第一篇:“万名教师访万家”家访活动心得体会
“万名教师访万家”家访活动心得体会
王志秀
本学期家访的收获: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整宿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从家访中,我们深感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有的孩子在家比吃比穿,有的孩子任性撒娇,有的家长对孩子宠的厉害,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家长总是说你不听话,就把老师请来,觉得老师就是万能的,能解决孩子的一切问题。如果在老师身上发现了什么不良之处,家长就觉得特别吃惊,觉得不可思异。家长对我们报以这么高的期望,我们真是深感责任重大。怎样为孩子们树立榜样,也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家访日志
“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家访日志
——用爱走进你 雁门小学:曹仕玉
留守学生,缺乏父母的爱,需要走近他们的心灵,用真情感化与引导,用真心去关爱。
班上的曹孝苗同学是个留守儿童,接送他上学的爷爷已经60来岁了。他不仅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也差。上课坐不住,听课不专心,喜欢管闲事,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下课喜欢追逐打闹,语文、数学成绩都不理想。
我放学后对他家进行了家访。当我出现在他家门口时,正在看电视的他赶忙站起身,惊慌失措,脸红一阵,白一阵,像犯错了似的。“曹孝苗,看电视呀?”我先向他友好地打招呼。“嗯。”他的声音低得不能再低。他随后给我搬来了椅子。这时,他的爷爷正好回来了。老人家对我的到来非常欢迎,说:“曹老师来的正好,苗娃子在家里不写作业,老是看电视!”说着,爷爷拿起他的作业递给了我。我打开一看,还真没做。我没有批评,而是先表扬他:苗娃子,是个待人热情、有礼貌、热爱劳动、讲卫生的孩子。爷爷听了,微笑着点头,然后说:“光有这些优点,不学习也不行啊,没有知识,将来干什么都会感到吃力的!”这时,我把曹孝苗一把拉到身边对他说:“爷爷说得对吗?”他点了点头。我趁势引导他说:“爷爷这么大年纪了,你爸爸妈妈又不在家,爷爷每天给你做饭洗衣服,你就不心疼吗?”他听了,顿时眼圈红了。爷爷也有些激动,屋子里出现了片刻的沉默。曹孝苗竟然走到爷爷身边说:“爷爷,对不起!我以后一定听您的话,按时做作业,不惹您生气。”爷爷摸着他的头,叹了口气说:“你要是能说到做到就好了。”说完后,曹孝苗就去做作业了。
通过交谈,我给曹孝苗的爷爷提了几点建议:一是及时与老师联系,以便于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流孩子学习情况和表现。二是回家后,家庭作业由爷爷监督完成,不用判断对错,只要他认认真真的写就行了。三是做完作业,可以让曹孝苗看动画片、动物世界或干自己喜欢的事。我还建议他和曹孝苗来个约定:不完成作业不准玩,对在学校出现的问题回来以后要正面引导、教育,不能打骂。四是建议每天晚上让小宇读书给爷爷听。上过的课文也行,课外书上的也行,但要尽量读够20—30分钟,以便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从这次家访以后,我也对他更加关心了,经常和他交流沟通,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发现他学习有困难时,就主动辅导;发现他心情不佳时,就及时了解情况,耐心开导,帮助化解心中的结。一个多月以来,老师和爷爷互相配合,使曹孝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一些坏习惯改掉了很多,学习成绩也有了一些进步。
课外访万家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老师与学生、与家长心灵上的沟通。以后,我将持久的进行家访,关心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按照“一个也不放弃,一个也不遗漏”的原则走进每个家庭,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化家长、温暖学生,聚活家校教育的合力。
2014年4月20日
第三篇:万名教师访万家心得体会
万名教师访万家心得体会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对于一些所谓“调皮”、“问题”学生的家访,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不仅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更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家访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使家长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政策、教育情况以及为提高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第二,家校之间加强了沟通,形成了共识。
第三,学校和教师形象有了新的提升。所到之处学生家长热情接待,对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家访表示感谢。
第四,自己在这次家访活动中,灵魂和觉悟得到了提升。感觉身上的担子、责任更重了,面对学生的企盼,即有爱心更有奉献;面对家长的嘱托,即有责任更有使命。
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第三,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小学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上中学后,希望也能这样。如果不能这样,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着不够关心孩子。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
第四,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第五,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几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总之,经常家访,让我和学生、家长的心靠得越来越近,越来越紧。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倾心奉献,把课外访万家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四篇:万名教师访万家心得体会
让孩子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心得体会
家访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到我班学生欧德洋家进行家访的那一次,那也是我调到金石后的第一次家访。欧德洋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家庭作业经常没有完成,即使完成了书写也很糟糕。从班上同学的口中我知道他家就住在场镇,放学回家书包一放就去找同班同学银鹏和欧阳潼兴玩。欧阳潼兴和学校李廷勤老师又是邻居,要找这些孩子的家是很容易的。下午放学后,我一个人既忐忑又兴奋,总觉得去家访不怎么好意思,恰好这时妈妈推着我一岁多的儿子叫我陪着出去逛逛,在逛到十字路口时,我提议:到金石这么久了,我们还没走过这条街,我班有几个学生就住在这条街,我们一起去转转,顺便看看他们在家里干什么吧!一路上,我想象着与家长们的亲切交谈的各种画面。没走多远我就看到了银鹏的奶奶站在路边和另一老太太在聊天。从她口中我才得知,和她聊天的这位老太太正是我要家访的对象。这时,两家的孩子早跑得没影了,心中不免产生了许多失望和无奈——欧德洋的父母家住农村,离场镇较远,为了让他好好学习,为了方便老人照顾他,专门在街上租的房子让他们住。租住的房子很简陋,一间大屋子里摆放着一张简易的床和一张吃饭的桌子,屋子外的院子里摆放着一灶一锅,烧的是捡来的柴火。他奶奶告诉我,欧德洋一放学就说作业已经做好了就跑出去玩了,她说的话孩子都不听,管不住。我和家长聊了很多,告诉他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督促,要和学校共同来教育孩子。第二天,我私下和欧德洋谈心,让他明白父母的不易和奶奶
母亲开个摊子卖米线,当时,进进出出吃饭的人很多,家长根本就顾不上我。当然,当她忙碌了一阵终于有时间停下来和我说话的时候,她也不好意思地向我表达了歉意,还要热情地请我吃米线。其实这是我可以理解的,随着家访活动的深入,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大部分家长都是忙碌的,因为一个家庭的生计是最重要的,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第二位的。这并不是说家长不负责任,而是社会生存压力大,父母的首要责任就是要把这个家撑起来。作为教师,我们无法替孩子选择父母,选择家庭,我们只能选择面对不同的家庭,面对不同的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多一份关心,多一份鼓励。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的这份情感更增添了我们的责任感,我们感到肩头的担子又重了许多,我想对学生们说:“你们怎样来回报父母的这份爱,你们知道自己身上有着父母怎样的期待啊!要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家访使我很感动,特别是源自家长的那份信任,那份发自内心的渴求和敬意。从那一刻起,我决定对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言放弃,严格要求学生,就为了我的学生能成为走出校园的合格产品和精品而不是半成品和废品。
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此次“千名教师进万家”家访活动,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第五篇:“万名教师访万家”心得体会
“万名教师访万家”心得体会
实验二小分校
栾莉莉
随着我校“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热烈进行,我和学校的老师们也踏上了家访的征途。作为一名教师,深知家访的意义;而作为一名新教师,更清楚家访的必要性。这次活动犹如及时雨一般,既滋润了孩子和家长,又对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俗话说“沟通是架起友谊的桥梁”。家访即是一种沟通,是孩子、家长、教师三者之间面对面的一次坦诚的交流,是架起孩子和教师、家长和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和谐的桥梁。此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向家长传达学校教育方针,征求家长对学校各项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我们学校是一个新校,家长对我们学校充满期待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质疑。此次家访活动,不仅是教师与家长之间进行单纯的关于孩子在校表现方面的沟通,更重要的是向家长传递我们二小分校的所有老师对我校以后发展的信心,我们正在做的努力和成果。同时,也向家长们诚心的咨询对我校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多次家访,家长们的顾虑和困惑大体有这几点:
1.食堂问题。多数家长听说学校食堂要承包给配餐公司,对饭菜的质量问题提出质疑。他们觉得配餐公司主要以盈利为主,不会过于为孩子健康成长着想,饭菜质量可能没法保证。(回复: 学校食堂是学校和配餐公司双方同时进行管理,相互指导,相互监督,餐谱和进货都必须经过学校。)
2.供热问题。(回复:学校正在和燃气公司进行交涉,程序较繁杂,争取在12月底之前能供上热。不过目前教室每天都开着空调,学生的取暖可以保证。)3.班车问题。有的家长说别的学校都是提供大鼻子校车的,现在学生做的班车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学校以后会不会提供大鼻子校车?
二、让教师全面的了解孩子,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与各个家长的交谈,我们能看见每一个孩子完全不一样的一面,能更全面的了解他,使教师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比如班上的一个男生王乙翔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让我非常地头疼。通过访问才知道她的父母每天忙于工作,他跟着奶奶生活,而奶奶对于他的学习也照顾不到,一味地惯着宠着小孙子。知道这种情况后我就转变了方针,不再对他的种种行为进行严厉的指责,而是耐心的引导,在课堂上多给他发言的机会,在课下多次单独辅导他。他的表现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业能够按时完成,学习效率提高了很多。
三、协调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扳起指头算算,已为人师表的我们在求学的日子里,有没有讨厌过老师?讨厌过多少老师?就算你没有讨厌过老师,也一定对他的某次行为非常地愤怒过。现在的孩子犹如当年的那个你,对老师的某种行为(罚抄作业,当全班同学的面批评,给家长“告状”等)气愤至极,只是当年的你成了现在的教师。在此次访谈中,我特意问了那些被我责怪过的学生,我讲清楚责罚他的原因之后,他们基本上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也对自己偶尔的过激行为做出反思和改正,并请他们监督。
在此次家访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
1、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教育工作中相当重要的环节: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孩子交给长辈照顾。父母在外,隔代抚养,长辈的宠爱使孩子唯我独尊,心理放纵,在言论、态度、行为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对人刻薄无礼。不懂得分享和谦让等基本礼仪。这些更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基本礼仪的教育。
2、特殊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多阴影。单亲家庭、过于贫困的家庭、父母身体不好的家庭等,这些特殊的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之大,容易使孩子向极端发展,倡议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对这些家庭的孩子予以更多的关怀。
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此次家访,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