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景写生》教学反思设计
《风景写生》教学反思设计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能力目标: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10—12分钟)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28—30分钟)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2、作业点评。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部分学生们有点感觉了画的还不错,我发现学生越大越需要鼓励,表扬。有的同学告诉我:老师,其实画画很有意思,用笔能表现不同的美,很神奇。课后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学生都很喜欢画实物。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学生的作品不能要求太高了,以激励,表扬为主,让他们喜欢上美术课,喜欢画,这节课目的达到了,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还要想更多的方法来让他们喜欢画画。
第二篇:风景写生教学反思
风景写生教学反思
我认真的看了教学用书,给我了一些启发,让学生画自己的学校,让学生体会画实物的真实感,课上我首选让学生欣赏一些风景写生的图片,讲一讲结合上一节课的透视知识,如何画好风景画,学生被我的幻灯片所吸引,听的特别认真。我请个别学生们都说自己如何去画,学生没画过实物都还不是很自信,包括到校园画时不敢下笔,我鼓励他们大胆去画,部分学生们有点感觉了画的还不错,我发现学生越大越需要鼓励,表扬。有的同学告诉我:老师,其实画画很有意思,用笔能表现不同的美,很神奇。课后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学生都很喜欢画实物。
首先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学生的作品不能要求太高了,以激励,表扬为主,让他们喜欢上美术课,喜欢画,这节课目的达到了,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还要想更多的方法来让他们喜欢画画。
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做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为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要让学生接受我,自然而然就接受了我的教学,并能主动的参与。
昨天,我上了一节《风景写生》课,课后反思起来,这节课成功主要得益于课堂教学中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使学生想学,乐学。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转变了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
以往课堂多体现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总是打不开思路老是围着教师转,这
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把学生领到教室外面,走进大自然,多观察,多思索,首先以学生的自主尝试、合作探究为主,教师讲解示范为辅。通过学生尝试、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方法,出色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为学生营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
在教学中,我与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朋友。如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我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画,帮助他们难以表现出来的地方进行辅导。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提倡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让课堂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学生真切感受我是他们的学习伙伴。
虽然这节课我觉的是上的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时间把握的不理想,色彩对比讲解的不够详细等等。以上是我在教学《风景写生》这课后进行的反思。通过这次课堂教学,让自己感到收获不少。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要求学生用发现美的眼光看世界,同时我们更应该这样要求自己。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的东西,教师要勇于突破成规,发现、挖掘身边的素材并用到实际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和表现美的欲望,从而达到完善人格、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这正是美术教育的特殊性所在。
第三篇:《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对美术认识很局限,仅仅搞教师讲授,自己对身边的美术资源认识不清楚。但大部分的学生都很喜欢美术课,特别是手工制作及写生课。教学方法:
依据学生学情,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我着重从我们身边的美术资源出发,通过地方特色的景物的速写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目标:
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学情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同学或老师的介绍了解家乡的一些旅游资源。通过速写练习,观察生活,使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灵敏的观察、感受能力和迅速捕捉物象形神的能力,能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家乡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速写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难点:如何启发学生的艺术感受,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表现方法、开发自身的语言模式,使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特点。教学过程设计: 说导入:出示一些立石玉龙湖及老街的摄影作品, 并给以说明,让同学们觉得原来我们生活的地方这么美,激起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新授课:
师:这些图片是不是很漂亮呢? 生:是,很漂亮。师:看了这么多图片,体会到了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要把这些摄影作品展示给你们看,目的是什么?
生:摄影和绘画是有联系的„„
师:大家都说的很对,摄影和绘画是相通的,面对大自然,要进行选景和构图,主次关系等等。
师:面对这么美丽的风景,无不让人心动,如果没有相机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很想把它成功地描绘下来呢? 生:是„„
师:那我们该如何进行绘画?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景写生。
二、基础知识点: 1分类:
风景速写按题材来分:自然风景速写、乡村速写、建筑速写、城市速写等 风景速写按工具材料来分:有铅笔速写、钢笔速写、炭笔速写、毛笔速写等 风景速写按表现形式来分:有粗细线速写、带明暗调子速写、均匀线速写等 2 取景与构图
确定所画对象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感受,选择自己最想画的那部分景色。一定要克服不注意观察、缺乏感受、坐下就画、见什么画什么的盲目性,应该通过风景速写练习,达到既学习表现技法又提高审美能力两个目的。角度确定后,要确定视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视平线在画面的中间是平视构图,在画面的上方是俯视构图,在画面的下方是仰视构图。构图形象不同,画面的效果和气氛也不相同。安排视线的位置和主要形象的轮廓。为了集中反映主要形象,可以把某些次要形象省去不画,或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画面上改变它们的位置,使构图更加理想,主要形象更加突出。取景分三层:远景、中景、近景。3 速写语言
速写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是抒发感情的一种途径,是收集整理创作资料的一种手段,同时它也和素描一样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
学会利用速写语言绘画是风景写生中最为实质性的一个环节。手写是具体技法的表现,不同的技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如同样是线,有的轻松、有的凝重、有的流畅、有的滞涩、有的纤细、有的厚实,有的柔、有的刚、有的缓、有的急等等。因此,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技法去表现。
⑴ 观察自然景观中相互对立的关系:形意、主次、虚实、动静、疏密、大小、长短、轻重、曲直、前后、高低等。画风景速写,也就是要运用不同的技法将这些对立的关系统一起来。
⑵ 空间的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国画中的散点透视。⑶ 形体的疏密虚实关系
利用“点、线、面”的疏密排列,表现不同的风景。如同样是线,有的轻松、有的凝重、有的流畅、有的滞涩、有的纤细、有的厚实,有的柔、有的刚、有的缓、有的急等等。
点:圆点、三角形的点、不规则的点等 线:直线、折线、曲线、虚线等 面:画面的留白等 4 感悟自然的美
风景速写并非摄影一般纯客观地描摹对象,学生在表现自然世界的同时必然要渗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在实际写生中对自然景物的概括与提炼,对素材的取舍与添加等就源于此。这种感受一半源于眼观,一半则得自心悟。风景速写虽是表现自然景观,但同样要强调表现意境及情趣。这就需要同学们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除了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外,还应具有深刻的领悟性,要善于理解和发现其有意趣的生活内容及自然景观中的意境与情趣。比如在一个乡间的小村中的建筑与城市中高楼大厦对比,同学们你该选取什么样的绘画语言去表现呢?你该选取什么样材质的绘画材料呢?
而这些,有的需要同学用心去捕捉,有的则需要在表现中着意铺设。一幅优美的风景速写画,所表现的应是情景交融的意象。
三、临摹练习
选取一些风格不同速写作品,供学生临摹练习,在临摹中体会画家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悟,学习其表现方式。
(五)课堂小结:
好!今天我们学习了风景的速写,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把我们身边的美好用手中的画笔把它描绘下来!
第四篇:大班《风景写生》教学反思
大班《风景写生》教学反思/r/n
教师:**/r/n
学校:**幼儿园/r/n
情景回顾:/r/n
今天在大班的美术课上,我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到幼儿园的操场上去作业,布置好要求以后就让孩子们作画,突然有一个孩子跑到我这里来说:曾老师,我不想画幼儿园的景物,我诧异了说,那你想画什么?他也给出了一个惊人的回答:我想画迷宫。我马上回答道,不能画迷宫,我们今天是要画幼儿园的,他就不服气的走了;当我在巡视的时候,他又跑过来说,老师我要画迷宫,我也就随便的答应了,那好,你画迷宫,等会儿我来看你的迷宫。等到孩子们都交作业后,我去看他的“迷宫”,我诧异了,的确还不错,有装饰的味道。/r/n
存在的问题:/r/n
个别孩子有自己独特的爱好,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孩子,不能限制孩子的独特创作思维,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r/n
应对策略:/r/n
1.课堂上不能把创作要求限制太窄,努力给孩子更多的创作空间,这样才真正区别美术课堂的与其他课的不同。/r/n
2.在选择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候,要正面的给出回答,不能随便的回答,让孩子感受老师的关心;多问几个为什么了,尝试更多的去了解孩子的心灵。/r/n
3.教师是课堂的客体,孩子才是真正的主题,把课堂还给孩子,客体要做好辅助作用,更好的发挥主体的创造性。
第五篇:风景写生
色
彩
风
景
写
生
心
得
姓名:刘守宽
学号:101064301
班级:环境艺术设计一班
静物写生中,初步掌握了构图、色彩、步骤方法及表现技巧以后,可以说已为到室外去进行风景写生做了准备。到室外进行写生与在室内的静物写生,目的任务不完全一样,写生的条件也不同。室内的静物写生,对象是比较单纯静止的,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程度和要求安排写生课题,还可以在稳定的光线和环境中,从容观察研究。室外风景写生的对象与条件要复杂得多,画风景要依靠自己选景,能不能在广阔的自然中,选准具有绘画表现价值的景色,是一个首先碰到的问题。在风景教学中,开始往往先由教师选定一个比较简单而能入画的景色,在规定的范围内,让学生根据这个景色,自己确定角度和地平线位置,以及构图时取景的空间大小,这样可以减轻初次风景写生时的负担,而且也便于教师的指导。此后,可逐步转入自己独立选景作画阶段。
风景写生是造型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像静物写生那样在特定的光线下、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作画,它有不同的季节变化、不同的地域特征、早中晚光线的转换、阴睛雨雪天气的变化等,为我们学习掌握造型规律营造了极好的客观环境。风景写生时要注重观察感受和理性分析。
风景写生视野宽阔、景物繁杂,要求立意构图,概括取舍。
①构图与起稿
根据取景、构思的需要,首先确定画面地平线的高低位置和构图基本形式。接着是确定景物位置,简略地画出景物的基本形。
构图起稿的主要任务是“经营位置”,确定布局。在这重要的第一步中,一是把握构图基本形式;二是把握透视关系;三是把握景物的主次、前后、疏密的布局变化。
②画大色调
画大色调要根据景物近、中、远景的空间关系,按照近浓远淡、近实远虚的色彩空间原理划分出三个色调层次,并画出大体的色调关系,为主题意境的表现奠定整体色调气氛。
画大色调要注意整体比较,从远景画起,从浅的色调层次画起,以利于把握由远及近的空间与色调关系。
③、中景刻画、近景表现
一般来说中景部分往往是风景写生的重点,即主体部分。中景的色调变化
最为丰富,它既可丰富空间层次,也可概括空间层次,它在远景的衬托或近景的掩映下所产生的变化,对画面气氛于意境的边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着力刻画。
中景的刻画要特别注意整体比较,准确把握近、中、远大块色调的对比关系。
近景一般都较清晰具体、对比强烈,在色调上深色更浓重,浅色则更明亮。近景的表现要根据画面主题的需要而定,如果以中景为主题,则尽可处理得简略概括一些。
近景的表现无论是简略还是具体,都需要准确把握与中、远景的色调对比关系,而使画面空间更加为丰富、深远。
④、调整统一
画面的校正统一要从主题与意境表现出发,通过添加求得画面的丰富,通过点缀求得画面的生动,通过近、中、远景色调的加强或减弱以求得空间层次和环境气氛的表现。
总结:
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构图与起稿、铺大色调、深入刻画、调整完成,完成表现一幅完整的素描风景画。在风景写生的实践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我们的绘画技能技巧才能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和升华,才能画出优秀的作品。风景画的创作,是通过表现大自然来抒发人的思想感情。一幅好的风景画创作,并不只局限于简单地模仿对象,而是以客观自然为依据,通过美术家独特的感受,创造性地将自然形态的美,升华到艺术形态的美,反映出作者的理想、愿望和感情。它应具有深刻的诗意和特有的情调。风景画的习作,是按照教学要求与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写生的作业,基本上应根据对象选取构图,表现自然形象和色彩,从而掌握风景画的方法和表现技巧。进行风景写生时常遇到的困难有:如何选景与确定构图。自然界中形象丰富、质感多样、气候、光线多变、色彩复杂,如何处理好广阔与深远的空间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水粉基础训练中的新课题,也是风景画习作的新要求。风景写生的进度,开始不妨选比较简单、平远的景色作写生练习。景色简单,便于集中精力研究外光的色彩规律和塑造生疏的形象。平远风景,便于画者认识天地景物的色彩关系和了解色彩与空间的关系,即同一色彩在不同距离和空间中,色彩在色相、冷暖及色彩含粉质状况的变化。所以一开始就选繁复的景色写生是不适宜的。在选定的写生取景中,必须去掉某些与主题无关的或有碍构图完美的景物。因此,往往需要采取移动、增添或改变自然物的形象等艺术处理方法,从而获得完美而生动的构图,并充分而集中地表现主题。其实,对取景中的景色稍加改动,并非凭想象虚构去创作。写生仍应坚持以客观的自然景色为依据,但若将所见到的一切如实描绘下来,那则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