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16:4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篇: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几只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了妈妈的样子特点,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最后变成了小青蛙,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的历程中,逐渐发育成青蛙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几经曲折最后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蝌蚪、大青蛙的外部特征,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朗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会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小蝌蚪和小青蛙,做环保小卫士。

4.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动作技能目标:

借助手指玩具,分角色演一演,使学生在朗读表演中,进一步理解词句的意思,充分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热情,能自觉保护小蝌蚪和青蛙,争做环保小卫士。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3.通过质疑、解疑,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怎样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一)教法:

1.采用变序教法,可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想深入了解哪个问题就学习哪一部分。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2.多元智能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感悟、朗读表演、唱一唱、画一画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各类情感因素,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从而积极、有效地投入学习。

(二)学法:

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我为本课预设的学法是: 1.探究法:学生可以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知识,获得成功的愉悦。

2.合作讨论法:在解决问题时先自己找答案,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最后小组代表发言,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三)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青蛙和小蝌蚪的贴图。

2.学生准备鲤鱼、乌龟、小蝌蚪、青蛙的手指玩具。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1.读题

2.质疑:①小蝌蚪长什么样?②它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③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生字表二中的拼音老师)2.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

3.看连环画,找到相应的小节,一起读一读。4.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

(三)学习生字

见PPT 会认字

塘、脑、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 会写字

两、哪、皮、跳、就、肚、孩、生字组词

塘 táng 鱼塘yú táng 池塘chí táng 脑 nǎo 大脑dà nǎo 脑袋nǎo dai 头昏脑涨 袋 dài 袋子dài zi 一袋yī dài 酒囊饭袋

灰 huī 灰色huī sâ 灰心huī xīn 万念俱灰 哇 wā 好哇hǎo wā 哇啦wā lā

教 jiào 教室jiào shì 教育jiào yù 因材施教 捕 bǔ 捕鱼bǔ yú 捕蝉bǔ chán 捕风捉影 迎 yíng 迎接yíng jiē 欢迎huān yíng 曲意逢迎 阿 ā 阿姨ā yí 阿婆ā pï 刚正不阿 姨 yí 阿姨ā yí 姨妈yí mā

宽 kuān 宽阔kuān kuî 宽大kuān dà 宽大为怀 龟 guī 乌龟wū guī 海龟hǎi guī 龟年鹤寿 顶 dǐng 头顶tïu dǐng 山顶shān dǐng 灭顶之灾 披 pī 披衣pī yī 雨披yǔ pī 披红挂绿 鼓 gǔ 敲鼓qiāo gǔ 打鼓dǎ gǔ 一鼓作气 两 liǎng 两岸liǎng àn 两岸liǎng àn 一刀两断 哪 nǎ 哪座nǎ zuî 哪儿nǎ er 皮 pí 皮袄pí ǎo 牛皮niú pí 皮开肉绽 跳 tiào 跳高tiào gāo 跳远tiào yuǎn 上窜下跳 就 jiù 就是jiù shì 就来jiù lái 一挥而就 肚 dù 肚子dù zi 肚子痛dù zi tîng 小肚鸡肠 孩 hái 孩子hái zi 孩童hái tïng 填空过渡:(有)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游。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小蝌蚪长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一节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读。2.根据课文内容同桌合作画一幅画。

3.对照课文,评一评画得对不对,为什么?(检测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4.朗读课文,表现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5.仿照《小蜻蜓》的曲调,学唱歌曲《小蝌蚪》(小蝌蚪真可爱,黑灰身子大脑袋,甩着长尾水中游,游来游去多快活!)

(五)课后延伸

1.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大青蛙)

2.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我们下节课再学。课后请去搜集关于青蛙方面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问题

1.鼓励学生用不同形式展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如:读生字说说记字好方法;读课文说出小蝌蚪的样子;展示自己所画的小蝌蚪在池塘里游的图画;唱上节课教的儿歌等等)

2.我们已经知道了小蝌蚪可爱的样儿,那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构建问题情景。这节课就围绕这些学生想知道的问题进行学习、研究。

(二)围绕问题,探究学习

学生想先深入了解哪个问题,就先学习哪一部分。问题1: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怎么样?

1.自由朗读2.3.4小节,先把所有写小蝌蚪妈妈样子的词句用横线划出来。再四人小组内交流,看看是否找对找全。讨论一下怎样连起来说说青蛙的样儿?

2.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价。

3.研读描写青蛙样儿的句子,感悟“披、露、鼓”等用词的准确、生动 简要交流所搜集的信息,知道青蛙是种有益的动物,我们要保护小蝌蚪和大青蛙,做环保小卫士。

朗读句子,体会青蛙的美,表达大家对青蛙的喜爱之情。4.学唱歌曲《青蛙妈妈》,记住青蛙特征,积累好词。

(自编歌曲:大青蛙四条腿,披着绿衣露白肚,鼓眼睛儿宽嘴巴,捉起害虫顶呱呱。)

5.对比朗读写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特点的话,知道他们的样子不一样,这是小蝌蚪要找妈妈的原因之

一、问题2: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呢?

1.由读读2.3两节,边读边想,你能自己读懂哪些内容?还有哪些需要请教大家?

2.重点理解:

(1)小蝌蚪为什么忽然想到要找妈妈?(这是小蝌蚪找妈妈的另一个原因。)(2)小蝌蚪为什么错把乌龟当作自己的妈妈了?(知道鲤鱼妈妈、乌龟妈妈介绍得不够全面。)

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再现找的过程(请几位小朋友戴上拇指玩具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表演中随机理解:迎上去、追上去)。

4.小蝌蚪最后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齐读第5节,体会见面时的情景。抓住青蛙妈妈的话“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质疑,可引出下一个问题情景,即:问题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

(三)复习巩固,完成书面作业。

1.课文中的生字,还记得吗?谁来领大家读一读?

2.“迎”和“追”两个字相同在哪些地方?(偏旁相同,笔顺规则相同,都有走过去的意思。)走过去的方向一样吗?(迎:面对着走过去。追:从后面赶上去。)

3.口头填空:荷叶上()着一只大青蛙,()着碧绿的衣裳,()着雪白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

4.学习生字“什、么;变、条”:读字组词,交流记字好方法。先描红再看老师范写,体会书写要领,最后独立书写。读句子:不知什么时候,小蝌蚪的那条长尾巴变短了。

(四)课后延伸,请大家课后去搜集有关小蝌蚪生长变化方面的知识与图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学生简要交流所搜集的信息。

2.课文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呢?请大家仔细读读全文。

(二)细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描写小蝌蚪形体变化的句子。2.给小蝌蚪形体变化过程图标上序号。

3.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4.完成填空题: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腿,再长出两条()腿,后来尾巴变()了,最后尾巴()了,成了一只()。

5.读读说说:(用“已经”说话,可以先利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训练,然后再进行开放性训练,如:小蝌蚪的尾巴已经不见了。它们黑灰色的身子已经变成了青绿色。它们已经变成了小青蛙。小青蛙已经会跳了。小青蛙已经会捉害虫了„„

书上作业: 练习

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说句子。披着碧绿的衣裳 鼓着大大的眼睛 露着雪白的肚皮 甩着长长的尾巴 读一读,记一记。脑袋、口袋、袋子、袋鼠 欢迎、迎接、迎风、迎面 水塘、池塘、鱼塘、荷塘

(三)总结导行: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2.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有哪些收获?

(四)课后延伸:

1.画小蝌蚪变化过程的连环画。

2.课后阅读所提供的学习资料。(摘自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方惠珍的《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问鲤鱼、乌龟?(青蛙)大脑袋先长后腿四条腿 黑灰色的身子再长前腿宽嘴巴

长长的尾巴尾巴变短披绿衣 尾巴不见露白肚 鼓眼睛

2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4个字。会写9个字。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背诵课文、了解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画水,交流图画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画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说明】课前画水,不管画的画简单还是复杂,那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在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某些孩子思维没有拓宽,学完课文之后,他可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某些孩子画的水比较复杂,思维很独特,学习课文时他就会更加自信,学完之后再去画水,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更多的想象。

二、猜谜,认识水

1、范读,猜谜。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学生猜“我”是什么。

2、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生字词。

会认字

晒、极、傍、越、滴、溪、奔、洋、坏、淹、没、毁、屋、猜 会写字

变、片、海、作、带、给 生字组词

晒 shài 晾晒liàng shài 晒台shài tái 风吹日晒 极 jí 北极běi jí 极大jí dà 乐极生悲 傍 bàng 傍晚bàng wǎn 傍午bàng wǔ 傍若无人

越 yuâ 越来越大yuâ lái yuâ dà 越来越快yuâ lái yuâ kuài 不可逾越 滴 dī 水滴shuǐ dī 一滴油yī dī yïu 水滴石穿 溪 xī 小溪xiǎo xī 溪水xī shuǐ 妇姑勃溪 奔 bēn 奔跑bēn pǎo 狂奔kuáng bēn 万马奔腾 洋 yáng 海洋hǎi yáng 大西洋dà xī yáng 远涉重洋 坏 huài 坏苹果huài píng guǒ 坏人huài rãn 气急败坏 淹 yān 淹没yān mî 淹死yān sǐ 淹淹一息 没 mãi 没有mãi yǒu 没人mãi rãn 没大没小 毁 huǐ 烧毁shāo huǐ 打毁dǎ huǐ 毁于一旦 屋 wū 屋后wū hîu 屋前wū qián 叠床架屋 猜 cāi 猜测cāi câ 猜想cāi xiǎng 两小无猜

变 biàn 变魔术biàn mï shù 变成biàn chãng 一成不变 片 piàn 一片yī piàn 片段piàn duàn 片甲不留 海 hǎi 大海dà hǎi 海水hǎi shuǐ 人山人海 作 zuî 工作gōng zuî 作业zuî yâ 一鼓作气 带 dài 带领dài lǐng 皮带pí dài 一衣带水 给 gěi 给我gěi wǒ 给你gěi nǐ

3、自由读课文,认识水。

(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板书:

雹子

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舞

唱歌

开大会

温和

暴躁

(2)动动脑

师:小朋友,我们给每一项起个题目,好吗?

例:“我会变”

“我的家”

“我的活动”

“我的脾气”

【说明】这是对整篇文章的通体认识,整体了解文章,简单了解水的多种表现形式。“动动脑”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到此为止,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朗读,赞美水

1、自选题目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对水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项和第三项合并为一项来学。

2、自主合作学习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

(1)认真读一遍自选部分。

(2)画出自己不会的字或词,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去认读。

(3)用心读每一句话,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句子读好?

(4)读给你的朋友听,互相提一提建议。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提示:以下是预设内容,这三部分内容是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进行的,以下的顺序可以改变。

“我会变”

(1)“我学会了字词”

“漂浮”、“碰到”、“雹子”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填空:

云在天空中。

一只小船在水上

着。

师:请小朋友想象云彩在空中飘浮和小船在水面上漂浮的情景,想一想,“漂浮”和“飘浮“有什么区别?

指名回答。

师出示雹子的图片,让学生对雹子有直观的认识。

(2)“我是小小朗诵家“

指导读第1~2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语气,很活泼。第二自然段,“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雪花飘下来”这三句话的感觉是不同的,应读出“落”、“打”、“飘”的不同意思。

指名读,评价,练读,再指名读。

(3)师:想一想,我还会变成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冰

霜„„

“我的家”、“我的活动”重点指导朗读

师:现在小朋友都很累了,请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吧。

师:好,该“起床”了!刚才,小朋友们睡觉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乱动,也没有一个人讲话,这就叫做──

生:安静。

师:对!叫安静。那咱们去看看池子里的水安静不安静,好吗?

生:好!

师:(出示池水的图片)大家看看,这里的水好像正在睡觉,安静吗?

生:安静。

师:那谁能把这句话读得让大家觉得很安静?(出示“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

生:读课文。

师:大家再想一想,它在小溪里散步时的样子。谁能说说它是怎样散步的?

生:慢慢地散步。

师:对呀!看谁能读出水在慢慢散步的语气。(出示“在小溪里散步”)

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再想想,水在江河里是怎么奔跑的,在大海里是怎么跳舞、唱歌的。现在,我想请一位小朋友读课文,要读得让大家感觉到水在奔跑,在跳舞,在唱歌。谁能?

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师:课文第三段有个词语写大海里的水很多很多,看谁能找到这个词语,而且要说说为什么。

生:这个词语是“开大会”。因为开大会时人很多。

师:你真会动脑筋!请你把这句话读读,看看能不能读出水在大海里开大会的样子。

生读课文。

师:读得真好!老师也得向你学习!好,大家学着他的样子,把第三段齐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的家还在哪里?我还有哪些活动?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稻田里

水杯里

水管里

天上„„

飞舞

慢跑„„

【说明】低年级语文教学应重点放在朗读上,用较短的时间把自然科学知识解决之后,剩下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朗读指导和识记字词。第1、2自然段比较活泼,也比较容易读。难点是第三自然段,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声音不同、气势不同,所以读的感觉也不同。通过出示图片和练习生活实际来引领孩子们感悟,慢慢提高朗读能力,形成语感。让学生在不同的朗读体会和比较中,慢慢感受到朗读的技巧,学会阅读。

第二课时

一、回顾所学内容

1、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我是什么》,文中的一些新朋友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评价。

二、了解“我的脾气”

1、“我学会了字词”

(1)出示词语:

温和

暴躁 灌溉

机器

帮助 淹没

庄稼

冲毁

灾害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引导学生联系水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理解“温和” “暴躁”两个词语。

(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灌溉”“淹没”“冲毁”。

(3)填空:有时候,我很

,有时候,我很

。我既给人们带来

,又给人们带来了。

引导学生从以上词语中选择填空,理解“帮助”与“灾害”。

2、“我是小小朗诵家”

由以上对词语和图片的感受,直接过渡到读。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水的温和和暴躁。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3、“展开想象的翅膀”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的脾气还会怎样?

学生回答。

【说明】这一自然段中,生字生词特别多,所以,运用联系前后文,看图片来直观感受,理解记忆字词。当对词语理解到位了,对水的“温和”和“暴躁”直接感受到了,读好这一段也就轻而易举了。

三、我自信,我能背

1、师:同学们,课文我们学完了,谁来评一评这篇文章写得怎样?

指名回答,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最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去。

3、“展示我自己”

(1)自由背诵。

(2)对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3)教师选择背诵的部分,邀请学生帮忙一起背。

【说明】由读通课文,到读好课文,再到朗诵课文,这是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优美的文字应该靠背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才能提高语文素养。

四、我要写好字

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学一学”部分,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

等等

五、小小作家

师:请同学们模仿“我是什么”,用几句话写一样东西。写好以后同桌互相读一读,让别人猜猜你写的是什么。

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说明】文中的语言很美,句式很整齐,如:“有时候„„有时候„„”“我会变,变成„„变成„„”“我在„„在„„在„„”这样的句子,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应用。仿写在低年级是训练写话能力的很好方式。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就会对写话产生兴趣,慢慢养成写的习惯。

板书设计:

02我是什么

我会变:云 雨

雹子

霜„„

我的家: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

稻田里

水杯里 水管里 天上„„

我的活动: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舞 唱歌 开大会

飞舞

慢跑„„

我的脾气:温和

暴躁„„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读12个生词,借助拼音读准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自制乖乖猫卡片奖励学生。

2、利用课件片段与插图学文明理。

3、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与讨论中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重点

1、知道植物种子的传播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2、识字认读词语,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

2、让学生知道丰富的知识要通过仔细观察与认真学习才能学到。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讨论法

3、朗读法

教学准备:趣味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探(播放视频或图片)

师:孩子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植物的种子成熟了,种子宝宝要告别自己的妈妈开始新 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方法送走孩子们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1、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拼音或者问问老师同学,要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生词朋友说了,要想把课文读好,必须先过它这一关,看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自己来读一读。(自读)

有信心把词语读好吗?看,这里有一座词语山,咱们看看那一小组用最快的速度登上山顶。

3、生词朋友很开心,已经成为你们的好朋友了,相信生字宝宝更难不倒你们,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来读,(找生领读)这个老师当的很棒,我们来开列小火车,相信你们一定能顺利到达终点。会读字

植、如、为、旅、备、纷、刺、底、炸、离、察、识、粗、得 会写字

法、脚、娃、毛、知、它、她、更 生字组词

植 zhí 植物zhí wù 种植zhîng zhí 植党营私 如 rú 如果rú guǒ 假如jiǎ rú 一见如故

为 wâi 为什么wâi shãn me 为何wâi hã 为民请命 旅 lǚ 旅行lǚ xíng 旅客lǚ kâ 进旅退旅 备 bâi 准备zhǔn bâi 备用bâi yîng 有备无患

纷 fēn 纷乱fēn luàn 五彩缤纷wǔ cǎi bīn fēn 五彩缤纷 刺 cì 刺刀cì dāo 刺耳cì ěr 芒刺在背

底 dǐ 底部dǐ bù 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 井底之蛙 炸 zhà 炸弹zhà dàn 爆炸bào zhà 狂轰滥炸 离 lí 分离fēn lí 离开lí kāi 寸步不离 察 chá 观察guān chá 觉察juã chá习焉不察 识 shí 博识bï shí 识字shí zì 不识好歹 粗 cū 粗大cū dà 粗壮cū zhuàng 财大气粗

得 de 走得慢zǒu de màn 跑得快pǎo de kuài 一举两得 法 fǎ 办法bàn fǎ 法律fǎ lǜ 以身试法

脚 jiǎo 两只脚liǎng zhī jiǎo 脚指头jiǎo zhǐ tou 七手八脚 娃 wá 娃娃wá wa 葫芦娃hú lú wá 毛 máo 毛发máo fà 皮毛pí máo 一毛不拔 知 zhī 知道zhī dào 先知xiān zhī 一无所知 它 tā 它们tā men 它是tā shì 别无它法 她 tā 夸她kuā tā 她们tā men 更 gâng 更加gâng jiā 更好gâng hǎo 更进一竿

三、感悟课文

1、生字词我吗已经读的很棒了,淘气的生字宝宝又回到了课文中,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的更好。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现在我们请5名同学分小节读文。(指名分小节读文,读的同学做到字音准确,句子通顺,声音洪亮;听的同学要认真,如果他读的好,你就夸夸他,如果你认为他哪读的不够好,你就帮帮他。)

2、快速读文,边读边思考: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生汇报:(用完整话回答: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有很多办法;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知道种子长大了就得四海为家)

师追问: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师相应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2、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一会说给大家听。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汇报

(1)生:我认为蒲公英的办法好,(因为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轻轻一吹是怎么吹?你来吹吹?介绍图片,这就是蒲公英的种子,聚在一起毛茸茸的。

师:只要有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纷纷出发了,你们想看看纷纷出发是什么样子的吗?(播放视频加音乐)师:蒲公英妈妈的办法真容易呀!让孩子们乘着风就能飘走了!你们快来读一读吧,学生练读。蒲公英的种子乘着风轻悠悠地飘,多美啊!

师:美丽的蒲公英乘着风出发了,它们可能会飞到哪呀?

生自由发言,蒲公英宝宝飞到哪,哪就是它的家,在那生根发芽。如果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是什么呢?——四海为家。(2)四海为家的宝宝不光有蒲公英,还有谁呢?

我认为苍耳妈妈的办法好,(好在哪?)(因为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就 能去田野、山洼)

看这就是苍耳(展台出示成杈的苍耳种子)拿几个让前面同学摸摸,捏捏,什么感觉呀?(因为苍耳浑身长满小刺,刺上有小钩子,挂住动物的皮毛不容易掉下来)

你们想知道苍耳是怎么旅行的吗?(播放视频)

师:看,人走过来了,苍耳挂在了人得裤子上。小羊跑来了,苍耳要随小羊去旅行啦!

师:苍耳妈妈多聪明呀!不费力气就能让孩子去旅行,我们来夸夸苍耳妈妈吧!谁来读一读?

师:苍耳妈妈这么聪明,你没读出来,我们再试试好吗? 师:你对苍耳妈妈的敬佩和赞赏读出来。谁来读一读。

师:苍耳妈妈的办法多神奇呀!它借助小刺能保护孩子同时挂住动物的皮毛,让孩子们去旅行。豌豆妈妈更有办法,你认为她的办法好在哪里?(看课件文字回答)

(3)学习豌豆传播这一节

师:让我们一起看看豌豆娃娃怎样离开妈妈的吧?(播放课件:这就是豆荚,情啊?带着这种高兴心情读给你的同桌听。

师:孩子们蹦着跳着出发了,多快活呀!谁把自己当成小豌豆来读一读。3.小结:(指板书小结)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用自己的智慧送走了宝宝,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呢?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小节。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只有细心、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拥有它,获得许许多多的知识。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谁来说说你搜集到了什么?

2、老师也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出示课件拓展内容)仔细读一读,用“——”画出每一种传播方法里介绍了哪些植物?

3、知道了这么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们也来当当小诗人,仿照第2、3、4小节的格式写一写吧!看谁是最棒的小诗人!小结归纳:植物王国千姿百态,植物妈妈办法多多,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板书设计: 蒲公英 吹 风

植物妈妈有办法 苍耳 挂 动物 豌豆 晒 太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一:有趣的动物

【魔力话题】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你们知道吗?动物王国,那可是一个充满奥秘,有趣的王国。比如:鹦鹉会说话;萤火虫会发光;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今天,让我们走进动物世界,去了解、探究、发现动物们那些绝技和有趣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有趣的动物。【思维爆破】

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绝技和有趣的地方。【交际魔方】

模仿一: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发现动物的特点。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动物(实物、视频),发现动物的某特殊本领与奥秘,以及有趣的地方。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再说说它有趣的地方。

二、说说动物的外形+有趣的地方。

三、观察、发现、小组讨论,说说动物外形+有趣的地方。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

资料袋袋库:奇趣动物王国

世界动物之最

最大的动物:蓝鲸。(最大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26米,重达120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33.58米,重239吨。)

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象(平均重达8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长颈鹿(平均高5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北极熊

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

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最大的鸟纲类动物:鸵鸟(平均高2.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

体积最大的飞鸟:柯利鸟(体长1米多,体重约18千克,生活在非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信天翁(翅展2~3米)

最早的鸟:孔子鸟、辽宁鸟(距今2~3亿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

嘴巴最大的鸟:巨嘴鸟(嘴长24厘米,宽9厘米)

形体最小的鸟:蜂鸟

飞得最高的鸟:天鹅(最高能达17000米)

最耐寒的鸟:企鹅

产蛋最大的鸟:鸵鸟(宽8公分,重量可达1.5公斤。蛋壳纵径长约15~16厘米,横径长约11~13厘米)

第三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拍碎了霞,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二、快乐读书吧。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篇:部编本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角色体验,创设情景,用心灵去感悟青蛙和小鸟的心理,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二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2.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3.全面、正确地认识青蛙。教学准备:

课件、青蛙和小鸟的头饰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借助拼音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三、学习生字、新词。

四、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复习巩固。

1.(出示动物图片)今天,老师把两位动物朋友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是?这是哪篇课文的主人公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坐井观天》。2.课件出示课题,读题。

3.复习(生字、课文第一段内容和青蛙小鸟的位置)

师:青蛙说,在学习课文之前要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过这一关吗?谁愿意接受挑战?如果他读对了请大家跟读一遍。

①(出示课件2)认读词语:井沿 口渴 喝水 弄错 无边无际

师:青蛙说你们可真了不起,词语读得这么好,再给你们出一个更难的问题,怕不怕?

②在白板上画出枯井图(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的时候才有一点儿水。)青蛙和小鸟的 位置你们知道吗?要不你来说说看?(在白板上画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③(出示课件3)那“坐井观天”什么意思呢?适时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二、朗读感悟

(播放课件4)这两只小动物吵吵闹闹,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它们在争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1.默读课文二至七自然段,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课件5出示阅读要求)2.对话在大屏幕上出示,便于老师指导

3.学习第一次对话,同桌同学扮演角色读。(课件6)青蛙: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我从天上来,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1)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说说它有可能飞过哪些地方呢?

(2)(课件7-11)播放小鸟可能飞过的地方。(小鸟飞过这么多地方,“一百多里”说明它飞的路程很远,也说明天非常的大。)

(3)(男女朗读)青蛙的话要读出青蛙好奇、问的语气。小鸟的话“一百多里”要读出路程的远,从而感受天的大。)

过渡:青蛙相信小鸟的话吗?我们来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4.学习第二次对话。(课件12)

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1)小组分角色读对话。

(2)什么叫大话?谁能联系实际说说。(夸张、吹牛不切实际的话叫大话。如“我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我什么都会做。”)

(3)课文里的“大话”指什么?青蛙为什么认为小鸟说的是“大话”?

(课文中的“大话”指小鸟说自己飞了100多里,而青蛙不相信,就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4)那么青蛙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呢?理解反问句“还用飞那么远吗?”,齐读青蛙的话,体会青蛙的自以为是。

(5)小鸟同意它的看法吗?小鸟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

(6)“无边无际”什么意思?课文中说天无边无际,还可以说什么无边无际?(沙漠、大海、草原等等)。(播课件13)

(7)用“无边无际”练习说话。

(8)朗读指导:青蛙的话要表现出自以为是,不相信的语气,读小鸟的话要表现出诚恳,突出天的大。

过渡:青蛙又怎么反驳小鸟的话呢?请看第三次对话。5.学习第三次对话。(课件14)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1)指名上台戴头饰朗读对话。问青蛙:小青蛙你刚才在笑谁啊,你笑小鸟什么啊?问小鸟:小鸟,老师刚才看到你也笑了,你一定在笑青蛙对吧,你为什么要笑青蛙呢?

(2)白板上写句子:“我()不会弄错的” 如果要在括号里加个词,你会怎么加?(3)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6.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注意读出它们不同的语气。(课件15)

三、揭示寓意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难点,用4个问题层层深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寓意。1.讨论以下问题:

(1)青蛙和小鸟为在争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天有多大” 白板板书)(2)他们两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无边无际

井口那么大” 白板板书)(3)同一个天,为什么他们的观点截然不同。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4)用“因为„„所以„„”说说小鸟的看法。

(播课件16)帮助学生理解小鸟的观点:播放课件小鸟飞了一百多里,飞过了高山、大海、城市„„让学生理解小鸟的观点是正确的。用练习说话的方法:因为小鸟飞呀飞,飞过(),飞过(),飞过(),还没有看到天的边际,所以它说天是()。来理解天的大。

过渡:小鸟没有错,那是青蛙错了吗?青蛙看到的天空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 2.实验(突破难点:)

让学生把硬纸卷起来看看黑板有多大?看后交流观察所得。(再播放课件17)青蛙坐在井里看天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青蛙的观点,因为深深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青蛙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4.那他们俩谁错了?错在哪?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固执、自以为是、骄傲、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没头没脑、不听话等)(指名在白板上写,展示漫游)

5.小鸟与青蛙相比,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白板板书:见多识广)6.从小鸟和青蛙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7.(播课件18)“坐井观天”是比喻那些像这只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还自以为是的人,我们应该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见识,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

四、认识青蛙

1.同学们,现在老师做个调查:喜欢这只青蛙的请举手,不喜欢的请举手。

2.千百年来,直到今天,这只青蛙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太可 怜了,这是一只可怜的青蛙!(白板板书:可怜)老师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出示课件19)利用枯井图画引导理解。

(1)青蛙并没有说谎,他说的是真话,他看到的天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一只诚实的青蛙。

(2)这一口枯井太深了,青蛙那么小,光凭他自己的力量,怎么跳得出去呢?如果自己能跳出去,他早就跳出去了。

(3)这一只青蛙一生下来就呆在这一口枯井中,没有亲人,没有同伴,太孤独太寂寞了。(4)井底没有丰富的食物,只能吃一些不小心掉进来的小虫子,有时还要饿肚子。(5)这只青蛙很有礼貌,见到有人来就跟他们打招呼。他是一只有礼貌的小青蛙。(6)他永远也无法享受外面精彩的世界。

五、结课

1.同学们,刚才我们分析的这几点足以说明这也是一只可怜的青蛙。我们不应该讨厌他、指责他,而应该同情他、帮助他。现在,谁来想个巧妙的办法帮助这只青蛙离开这口枯井呢?

2.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课件20)3.总结:同学们,尽管这只青蛙值得同情,但在他身上也存在着很多缺点。我们不能像这只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自以为是,应该让自己变得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课件21)4.出示课后练笔(课件22)

板书:

小鸟图 天: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青蛙图 天:不过井口大

(目光短浅 自以为是)

13寒号鸟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理解“晴朗、劝告、啰唆、冰窖、哀号、得过且过”等词语。(重点)2.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和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美好生活的道理。(难点)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新词卡片、关于寒号鸟的资料。(教师)2.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老师想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故事里寒号鸟住在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如果你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它哀号的声音:哆啰啰,哆啰啰„„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学生质疑。3.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认识多音字“号、当”,并组词。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相机正音:“缝、当、朗、将、狂”是后鼻音;“面、衔、劝、趁、阵、纷”是前鼻音;注音区分“却”“劝”“且”的读音;“吼”不读kǒng,“复”不读fú。

(2)注意这些生字的字形了吗?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 如:加一加 良+月=朗 木+古=枯

换一换 “芬”的草字头换成绞丝旁就是“纷”。(3)学习多音字“号、当”。用不同的读音组词。(4)巩固识字:老师读生字,学生快速找生字。(5)课件出示词组,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呼呼地刮着

冻得直打哆嗦 温暖的窝里

冷得像冰窖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教师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里,采用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这个故事里有几个动物?它们发生了什么事? 2.学生自由交流。预设:

生1:故事里有两个动物——寒号鸟和喜鹊。

生2: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喜鹊让寒号鸟垒窝,寒号鸟一拖再拖,最后冻死了。

3.指导学生画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4.指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三个时间里发生的事。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说说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预设:

生1:“纷、阵、枯、将”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生2:“却”字左右大致一样宽。生3:“夜”和“衣”的字形相近。生4:“面”是独体字,里面是两个小横。2.师着重指导书写“阵、却、纷”三个生字。

3.师范写,学生书空。提醒学生注意“却”的最后一笔是竖。“纷”字右上部是“八”,不是“人”;第五笔捺要写得舒展。

4.学生描红、临写。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寒号鸟和喜鹊各自的窝。师范读第1自然段。2.听了朗读,再观察插图,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生1:我知道了寒号鸟住在哪里。它住在山脚下的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生2:我知道了喜鹊的窝在河边的大杨树上。生3:我知道了寒号鸟和喜鹊住得很近。

二、朗读品味,感受特点

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天气越来越冷? 2.交流。

(1)“几阵秋风,树叶落尽。” “尽”字写出了冬天快要到了。(2)“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呼呼地”写出了风很大,寒风就是北风,吹到身上非常冷。

(3)“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①联系实际说一说大雪纷飞的天气是怎样的。

②听音频,理解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感受天气的寒冷。

③有多冷呢?(冷得像冰窖)看图,老师介绍冰窖,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寒冷。④模仿“冷得像冰窖”,说说冷得怎样?(冷得像在冰窟窿)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天气的寒冷。

4.默读课文,用“

”画出描写喜鹊的做法的句子,用“____”画出描写寒号鸟的做法的句子。

5.交流一下。说说你对喜鹊和寒号鸟的看法。(1)预设:

生1:喜鹊很勤劳,看得远。冬天快要到的时候,它就已经给自己做窝了。我是从“一早、忙着”看出来的。

生2:寒号鸟很懒惰。它“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生3:寒号鸟很懒,还不听别人的劝告。喜鹊让它做窝,它说喜鹊傻,而且还说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生4:寒号鸟不吸取教训,很懒。已经挨了一次冻,嘴里也说要做窝,但第二天天气一好,又去玩了。

理解“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2)寒号鸟说喜鹊傻,你怎么认为呢?

(喜鹊不傻,因为天一冷,喜鹊就住进了自己搭好的温暖的窝里。)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1)想想喜鹊会怎么说。

喜鹊热心帮助寒号鸟,语气诚恳。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再不做窝的后果,语气加重。换用句式:

“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小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导学生读寒号鸟说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喜鹊劝告?为什么不做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做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做窝?

(3)小结:寒号鸟不仅懒惰,还非常糊涂。“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三、课外拓展,总结回顾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寒号鸟说些什么? 2.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讲给别人听。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在反复的朗读与领悟中,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生字书写正确规范。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小葫芦(生答)(课件:葫芦动画跳出)

2、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它叫——葫芦hu lu(生答)(课件:图变成字,加上拼音)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课件:我要的是葫芦)

4、齐读“我要的是葫芦”;小声读“我要的是葫芦”;边读边想,不出声地读“我要的是葫芦”。你想到些什么问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答案藏在课文里。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出示生字卡片“葫”“芦”“藤”“哇”“盯”“邻”生试读。

3、师教读生字,并标注拼音,生跟读。

4、生再读生字(齐读)。

5、师擦去生字拼音,学生再试读。

6、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1、说给同桌听听;

2、指名说。(结合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并进行板书。)

四、写字

1、读生字,看谁读得准

2、观察生字,看看谁会发现

(1)相同偏旁的字:怪、慢

(2)相同部件的字:挂、哇

(3)相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看老师写字,比比谁会看

每——指导写笔顺。挂、哇——右边是两个土。慢——右边中间是四字旁。

4、生完成书上的写字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句子的语气。教学难点:明白蚜虫与小葫芦的关系,提示寓意。教学准备:葫芦和葫芦叶的剪纸、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复入导入。

1、课件出示课题,生读题。

2、复习生字。

二、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是啊,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段。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3、指名回答。

A、这棵葫芦长得好。从哪儿看出来?(长满了绿叶,开出了美丽的小花,挂起了可爱的小葫芦等)结合板书:叶子(长满)葫芦(可爱)指导读这句话。

B、种葫芦的人很喜欢。(每天、看几次)指导读出喜爱的语气。

这真是一棵长得非常好的葫芦,相信以后会长得更加好的。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课件图二,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叶子都枯黄了,上面全都是小洞洞,小葫芦也都掉一来了。

是啊,真想不到呀,我们来看看课文上是怎么说的?抽生读课文,说说你读了这一段,明白了什么?请学生们自由说说。结合板书:落了

你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来?(可惜、伤心、着急等)指导朗读。

小朋友,学到这里,你再联系前面第一自然段,你心中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请学生自由说,重点抓住:长得这么好的葫芦,为什么没过几天,就会一个个全落了?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请小朋友把书打开,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吧!

四、学习二自然段。

1、请男生读第二段。

2、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葫芦落下来的原因了吗?

指名说说:叶子上有蚜虫,他不治。结合板书:长蚜虫 不治

他为什么不治呢?他在想些什么呢?再读第二段,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理解“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学生答后课件出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指导读。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那他到底在乎什么呢?(在乎小葫芦)你从哪个个句子体会到的?

出示句子“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呀,快长呀,快长呀,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说说你从他的话中明白了什么?结合理解“盯着、自言自语、赛过”。指导朗读。

小朋友读得真好,让我们再来来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从这段中还能找到了小葫芦落下来的原因吗?

五、学习第三段。

请女生们读第二段,边读边想。

指名说说:邻居劝他,他也不治。

邻居是怎么劝他的?你能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读邻居的话,说说邻居说的意思。

是啊,听了邻居的话,那个人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结合理解“奇怪”为什么会感到奇怪?“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又是什么意思? 指导读这句话。

同桌对读这一段,想想体会到了什么?(那人很不听劝,自以为是,很固执。)分角色读这一段。

六、想象说话:种葫芦的人看到这满地落下的葫芦,他心里一定会 ,他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句式“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不得落了,可能会地说:“。”

七、总结,明寓意。

第三篇: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

2、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解释每个字:登,登这个字在《青蛙看海》这节课已经学过了。凡是带有撇和捺的字写时要舒展一下,登这个字下面是个豆。鹳,这个字是本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字,这个字右边是只鸟。雀,上面是个小字头,雀这个字,小字头我们在脚尖的尖中学过这个部分,那下面部分是“隹”部,隹这个字一般都跟鸟有关,比方说“小鹰学飞”中的“鹰”,雁过留声中的“雁”都有隹部,所以它指的一种鸟,凡是带有隹部的这个字,写的时候距离要紧一些。

“楼”古时候的楼都是木制结构的,那木当偏旁的时候把捺变成点。楼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作为偏旁时要把木写得小一点,这叫做左窄右宽。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诗中带斜线是的作用?(停顿)学生读题目(登鹳雀楼)

所以诗的标题应该这样读,登 / 鹳雀楼。全班齐读。生再读。录音机范读。

2、诗会读了,要想弄清是的意思就要弄清每个字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你们看。

要想学一首古诗,要先把它读好,那你再把诗读一遍,把生字宝宝认一下。楼(楼房)(高楼)依(依靠)(依然)尽(尽头)(尽力)欲(欲望)(欲念)穷(贫穷)(穷人)层(云层)(层次)瀑(瀑布)(飞瀑)布(一匹布)(瀑布)炉(火炉)(炉子)烟(烟雾)(烟气)遥(遥远)(遥望)川(山川)(四川)

三、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问“想不想接受一下老师的挑战?”

1、检查生字 鹳雀楼一共三层。那么每一层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生字宝宝。如果你们读准我们就可以一层一层的登上去了。

①现在看第一层:谁来读?“入层”其中“层”是平舌音。②第二层我要交给你们加大点难度了。三个字了。依河目

③第三关,那我再加大点难度。最后抽查一下,随便从中挑几个字。

现在我们三层楼都登上了,没有难住你。那如果你能接受住下一个考验,你就能站在最高的一层楼上看到美丽的景色了。你想不想看?

2、再出示易混淆的生字

指导写字,注意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 “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千:去掉一笔是“十”。明白区别之后在手掌心写这两个字。

四、品读诗句

1、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啊。但小朋友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问:白日指么?(必要时解释为何称“白日:可能是因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阳区分开来,所以称为白日可能是因为当时山谷里的云雾很重,遮挡了太阳的光线,使得太阳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怎样呢?看图,读句,想。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紧挨着西山)依山尽是说太阳——指名再说说这句诗绘的情景。

我们来把这个壮观的情景画下来吧?怎样画呢? 简笔画:连绵起伏的山让生添画“白日”,再次感受“依山尽”。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这句话谁能读好?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她读了什么样的情景?)再指名读,齐读。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指名,评,读出气势。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齐读。

5真有气魄呀!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想什么 引读——

引:千里目指想怎样?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示“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是还要往上的意思。)

引导说:诗人想:要想——,就必须要——。(如果站在原地的话,再好也只能看到那景色)这是因为——?让生试说。(登高才能望远)引出——所以中国就有一句俗语叫做:站得高,看得远。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一首美丽的诗,现在我们一起跟着王之涣的脚步一起来看下这首诗(播放歌曲)

多美丽的景色啊,白日、远山、黄河、组成了一幅壮美的景象,让我们也胸襟大开,想要登高远望,看到千里之外更开阔更高远的地方,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呀!这首诗的最后两行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有人在作文中用到它,也有人把他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理想。

今天老师也想把这首诗送给大家,当我们想要自己编的更优秀时,就对自己说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激励自己。

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我们也对自己说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鼓励”自己。

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欲穷千里目。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生紫烟”“挂前川”,体会“飞流”“直下”“落九天”的含义。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设计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

(李白生卒年月701-76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

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1、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2、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3、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4、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请看光碟。

5、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

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6、看了这些优美的风景,你想说什么?

三、初读,检查预习

1、全班自由读。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师范读全诗。学生边听边学习老师的读法。

4、指名读,师生纠正错误。

4、全班齐读这首诗。

四、合作探究

1、师:刚才检查了同学们的读,老师看出同学们的预习做得很好。下面,我们该做什么

了?(学生回答)理解诗意。好,下面我们分小组来合作学习。

要求:四人一组,通过读注释、查字典、看插图来理解诗的意思,无法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2、学生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五、全班交流

1、通过交流,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来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2、指名汇报。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师指导朗读,要读出如仙如幻的感觉。(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没有,那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为了表现山非常高,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古诗中经常用这种方法,比如我们学过的: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师指导学生感受诗句所描写的壮观景象,朗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气势。(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六、指导朗读

1、师出示录象,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

2、学完了这首诗,你的体会是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注意古诗韵律和节奏。

七、作业:

给《望庐山瀑布》诗配画,或者将诗改为一篇文章。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生紫烟

挂前川气魄雄伟 三千尺景象壮观 落九天

9.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学习会认的14个生字的正确读音,掌握会写的8个生字的笔划笔顺;

2.读熟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点:识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2.搜集黄山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们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2.师用曲线划出“黄山风景区”。

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风景区吗?请你来谈谈。

3.师介绍: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精辟评价。古人还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1990年,黄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风景区的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有大小72个山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黄山有四绝,即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1)“闻名”是什么意思?“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

(2)除了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风景区或成就闻名中外?

4.理解“奇特”

奇特什么意思?黄山风景区什么很奇特?(石头)

这篇课文写的就是黄山风景区奇特的石头。

5.板书课题:

二、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用“——”划出,交流

三、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

2.标序号,读通课文;

3.完成课后2、3题。

检查自学:

1.注意“状”和“琴”的写法。

2.“形”和“雄”的部首(右边)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交流课后2、3题。

“每当„„时候„„就”的上半句表示时间,后半句是说在这样的时候,谁(或者什么)会产生什么情况。“就”是连接词,并且还有必然性的意思。

四、熟读课文,理解第一节

1.小组朗读课文,理解第一节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交流:

第一句:地理位置。

第二句:写山上多奇石,人们根据它们的形状,通过想象和联想,给它们起了一些有趣的名字。既点明了题意,又有“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全文的总起。

3.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5人分节朗读,要求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

2.交流板书

二、学习课文

(一)第二节“仙桃石”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节,弄清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读,讨论理解:仙桃石奇特在哪里?请你用曲线划出有关词句。

归纳板书:①形状像桃子;②巨大;③似乎是从天上仙人那儿飞下来的;④险,“只有底部一小块挨着下面的石盘子”;⑤牢,尽管它与下面的山石接触面很小,但它还是“牢牢地站在那里”。

3.在引读和提问中理解:

看到形状像桃子一样的巨石,就会使人想象到——(它似乎„„落地太快)。因为它飞得太急,落地太快,所以——(只有„„石盘子)。因此第2、3两句是作者的想象。

第3句是什么关系的句式?(因果)通过想象将“仙桃石”神化的两个词是——(似乎、也许),突出了仙桃石的奇,也使文章生动有趣。

(继续读)尽管——(这样„„)还是——(牢牢„„)。这组关联词是什么关系的句式?(转折)进一步写出了“仙桃石”之奇。其中的“这样”就是指——(只有„„石盘子)。

4.齐读并小结:我们通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读懂了第二节,了解了仙桃石是块奇特的石头。

(二)第三节

过渡:猴子观海是块怎样的石头呢?

1.自由朗读第三节,找出写这一节的主要意思的句子用“——”划出。

交流:形象逼真

2.再读课文,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猴子观海”写具体的。

(一动不动,蹲,仿佛在观看)——拟人手法。

(三)第四节

过渡:我们用学习第三节的方法学第四节。

1.首先请自读,找出写这一节的主要意思的句子用“——”划出。交流。

特别有趣

2.再读,请你用曲线划出“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在哪儿的句子。交流。

3.这写冷冰冰的石头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它写活了,让人觉得它们确实有趣呢?(拟人)请你用小圈圈出描写“金鸡”姿态、动作的词和“五老”神态、心情的词。自读体会。

4.引读:

“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每当„„啼叫),可是,当你爬上天都峰,再回头看那“金鸡”时——(那只„„走来)。原来“金鸡”和“五老”是同一山顶上的一组大石头。

同一组石头为什么会有两个有趣的名字?书上哪句话中哪一个字告诉我们?

小结:同一组石头,作者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却不一样,真是特别有趣。

5.齐读第4节

(四)第五节

1.读文,课文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五老奔天都还介绍了哪些?有没有具体写?为什么?

2.作者怎样简单写的呢?再读有关内容。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四节;

2.仿照课文写法,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来写,看谁写得最生动。【板书】 黄山奇石

猴子观海抱蹲望 仙人指路站伸指 仙桃石飞落

金鸡叫天都伸对叫

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狮子抢球------【作业设计与布置】

★该句子,划去括号申不合适的字。1.“仙桃石”是黄山岩石中的一种(其、奇)石。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鸡蛋的形(壮、状)又各不相同。

3.课程表里的各门功课都要学好,其中语文、数学(尤、龙)为重要。4.人能产生(巨、具)大的力量。★组词。

徽()尤()陡()状()臂()峭()微()龙()徒()壮()避()消()★★在括号里对上合适的词语。

()的云海()的山峰()的画家

()的风景()的岩石()的雄鸡 ★★1.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2.黄山的怪石多有趣啊()3.你去过黄山吗()

4.妈妈,你带我去黄山玩一趟吧()★★★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l)“猴子观海”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2)“仙人指路”远远望去,真像____________________(3)“金鸡叫天都”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4)“仙桃石”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练习

黄山不仅因奇石而闻名,还有著名的“云海”。请你收集有关这方面的材料读一读。

10.日月潭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和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学会生字和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树立祖国统一的意思。

教学资源:中国地图、有关台湾的资料、图片、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找到台湾。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一台湾。在台湾省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它也是台湾最大的湖。出示课文插图,板书课题,这个湖就是一一(指读课题)〈日月潭〉。2.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1).课前要求: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 湖(湖水)(湖面)绕(围绕)(缠绕)围(包围)(围巾)胜(胜利)(胜出)央(中央)(央求)岛(小岛)(岛屿)华(华丽)(中华)隐(隐身)(隐约)约(约定)(约好)纱(面纱)(纱布)童(童年)(童趣)境(环境)(仙境)引(吸引)(引出)客(客人)(请客)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的.读得好的词.读得正确的词全班跟读.(2)对照图画读课文,感知字义词义.(3)去掉拼音,用多种形式读生字词,巩固识字.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以情激趣.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日月潭的美景。2.自读感悟.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理解感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3.合作交流.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质疑课题。1.出示以下生字词:

附近、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2.同学们,这是我们第一节课交的生字朋友,大家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检 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开火车认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

3.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展示了自己课外收集的有关日月潭的图片和资料,这一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并且解决4.上一节课我们质疑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好吗?齐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的问题: 日月潭在什么地方?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二、朗读感悟、自主参与。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轻声读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哪些能解决、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哪些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和同学交流讨论。

2、小组合作读书、交流讨论质疑提出来的三个问题。

3、全班交流汇报自读感悟的成果:(1)日月潭的位置:

师: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能把这两句话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

说话训练: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

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日月潭在台湾省台中市附近的高山上。”)能把这两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指名读---生生评读---相机示范读---自由放声读。(突出“最大”和“高山”)请同学们在读读第一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除了介绍日月潭在什么地方以外,你还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第二句话)

你有不明白的词语吗?让学生质疑“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二词。

请同学们看看图,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帮帮这位同学?(出示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鼓励积累:

你最喜欢哪些词语和句子?(指名读)同学们也喜欢吗?喜欢的就把它划下来。(鼓励积累好词好句)(2)日月潭名(3)字的由来:

谁通过读书知道了日月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指名汇报读有关句子)(评价:聪明!一下子就答对了)

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指名汇报)

4、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同样是向我们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两句话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用词形象、生动、具体、准确)对呀!作者用词真的很形象、生动、具体、准确!第二句话中用了一个“圆圆的”和一个“弯弯的”,使人明白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能把它读一读吗?(指名读---生生评读---男女生赛读)

4、鼓励积累:喜欢这句话吗?咱们把它画下来,课后把它积累到我们的“好词佳句本”中好吗?

三、日月潭的美景:

1、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美吗?谁能告诉老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指名汇报)

2、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分别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指名汇报,教师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3、师: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把描写你喜欢的景色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给同桌听,并告诉他你觉得日月潭这个时候的景色怎么样? 自由选择朗读自己喜欢的“清晨”、“晴天”、“雨天”三个不同画面,感悟景色的特点。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感悟景色的特点,并进行朗读指导: ①、汇报“清晨的景色”:

A、谁喜欢“清晨”的景色?(指名读)

B、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不清,蒙蒙胧胧的)C、除了飘着薄雾的日月潭以外,你还看到什么?(灯光、晨星)(板书:隐隐约约)

D、字词训练、调动积累: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像“隐隐约约”这种形式的四字词语,能说一说吗?

E、看到“隐隐约约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能把这个早晨的日月潭读出来吗?(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薄的”、“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F、指名读---生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G、鼓励积累:清晨的日月潭真美呀!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吧,咱们课后再把它积累到“好词佳句本中”。(鼓励积累好词好句)②、汇报中午太阳高照的景色:

A、谁喜欢“晴天”的景色?(指名读)B、想看看“艳阳当空”的日月潭吗?现在看到的日月潭,一切都很清晰。(板书、理解“清晰”)

C、看到太阳底下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导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D、指名读---师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找伙伴读---师生合作齐读。E、鼓励积累:你喜欢哪些词句?把你喜欢的画吧下来。(鼓励积累好词好句)③、汇报日月潭蒙蒙细雨的景色:

A、谁喜欢“雨天”的景色?(指名读)

B、想看看“细雨蒙蒙”的日月潭吗?(理解并板书“蒙蒙胧胧”)C、对比理解“清晰和朦胧”,鼓励学生积累这一对反义词。

D、看到蒙蒙胧胧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E、指名读---师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指名小组赛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F、鼓励积累:你喜欢哪些词句?把你喜欢的画吧下来。(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4、读思结合、加深体验。

1、师:日月潭的风光实在太美了,老师真想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赞美一下日月潭的风光,该用什么词语好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景色优美、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景色宜人、美不胜收、山河壮美、湖光山色”等,待有学生回答“风光秀丽”一词时,马上切入课文)

2、师: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句话:示范读---赛读---生生评读---齐读。(突出“风光秀丽”和“许许多多”)

4、引导背诵。

四、诵读全文。

1、宝岛台湾的日月潭风光秀丽,你喜欢吗?你最喜欢课文的哪部分?把你们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可以的话把它背下来。

2、试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积累运用、综合实践。

1.激发积累兴趣,教给积累方法。师:你喜欢日月潭吗?课文用了很多好词好句把日月潭写很美很美,课堂上同学们已经积累了好多,课后我们就把刚才画下来的好词好句收集到你的“好词佳句锦囊袋”中。

课后还有这一些,喜欢的话也可以把它摘抄下来。老师出示“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隐隐约约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蒙蒙细雨

风光秀丽

点点灯光

湖水碧绿

太阳高照

许许多多

2、谈感受、升华教育:

A、师:刚才同学们游览完日月潭,有什么感受呢?能谈一谈吗?(相机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并激发渴望回归的感情)

B、师: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景色如画!其实我么的家乡番禺,我们的化龙也很美!要是我们的宝岛台湾也能早日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那该多好呀!

3、给予展示的机会,鼓励实践运用。

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台湾、热爱台湾,课后让我们把搜集来的这些图片配上一两句话,可以的话争取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下节课我们来办个“台湾在我心中”的图片展,大家都来当当小导游,介绍介绍我们的宝岛台湾,好吗?

六、指导写字

1、学生书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2、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作业,板书设计 10.日月潭 台湾最大的湖

台中附近山名胜古迹 日潭月潭风光秀丽

11.葡萄沟

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勤劳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3.识记“葡萄沟、碉堡”等词语,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4.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重难点: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教具学具:

葡萄沟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

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葡萄沟。

2、质疑:你都想知道关于葡萄沟的哪些信息呢?

预设:葡萄沟在哪里?(出示幻灯片,找一找葡萄沟)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工具书解决。)沟(山沟)(水沟)产(生产)(产品)梨(香梨)(雪梨)份(月份)(年份)种(种树)(种植)搭(搭配)(搭档)棚(凉棚)(草棚)淡(淡然)(清淡)够(足够)(够好)好(爱好)(好客)收(丰收)(收拾)城(进程)(城里)市(市民)(市长)留(留下)(去留)钉(钉子)(图钉)利(利益)(利用)分(水分)(盐分)味(味道)(气味)

2、通读课文,注意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

3、检查朗读情况。游戏识字。

三、“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导读:

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但“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2.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朗读第二自然段。

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朗读第三自然段。

3、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

四、多元对话,合探解疑(重点)

(一)学习第二段同桌交流汇报。

1、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

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1)用图片,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

(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3)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新疆老乡来了!

(1)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的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知道就让他们介绍,不知道教师就介绍:维吾尔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这些民族联合协作团结向上。)对我们新疆的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时,有意指黑板的画面,适当鼓励引导学生用上刚才学习的好词佳句)(2)“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体会悟这个词)

(3)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通过表演和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感悟老乡的热情好客„„)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嘛。(版书热情好客)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6、感情朗读:

过渡:如此优美的语言,大家难道不想美美地读一读吗?(1)先听老师读,大家闭目想象画面。(2)带着自己的想象朗读这段话。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读)(4)引导学生评价,以评促读。

(二)、学习第三段

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想想阴房是什么样。(发散思维,让学生异想天开)不过。他还有个问题要考者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读课文,看幻灯片,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

7、观察葡萄干。(让学生观察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板书:色鲜味甜)

五、审视文本,放胆质疑

1、回顾课文,自主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最大收获是什么? 预设:第四段(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看出来,同学们参观游览的真心。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动笔,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感悟、交际的训练)

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2、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夸夸自己的家乡,收集家乡的资料。

板书:

11.葡萄沟 出产水果品种多 葡萄五光十色 葡萄干色鲜味甜

老乡热情好客真是个好地方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并能学习这种方法

认识生活中的生字。

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

4、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5、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6、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7、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

2、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3、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好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火车票或其他车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识生活中的生字。

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孩子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

2、孩子们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3、引入新课。

二、识字加油站。

1、观察大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面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2、认识上面的生字:昌、铺、调、硬、卧、限、乘 昌(新昌)(昌盛)铺(店铺)(铺子)调(空调)(调解)硬(坚硬)(强硬)卧(卧室)(卧铺)限(无限)(有限)乘(乘客)(乘法)

3、读生字:同桌读、抽生读。

4、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还有哪些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一认。

5、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认识新字。

三、字词句运用。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像什么?说一说。

2、试着说一说。

3、学习句子:

(1)弟弟的鞋像鸟窝。(2)爸爸的鞋像小船。

4、读词语:

柳条 云朵 枫叶 椅子 路灯 胡子

5、你能用刚才那样的句子也说说上面这些物体吗?

6、学生全班交流。

(1)柳条像姑娘的发丝。(2)云朵像羊。(3)枫叶像邮票。

7、师:你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8、读句子,理解句子里词语的意思。

隐蔽:即隐藏,这里指小灰兔藏在草丛里面。烦恼:困难,拿不定主意,心烦。

流连忘返:这里指山水像画一样美,让人流连其中,舍不得返回。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们遇到过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没人的情况吗?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揭示新课:学写留言条

二、学习留言条。

1、阅读留言条。

留言条 妈妈:

外婆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我就不在家吃饭了。外婆还要给你们带些好吃的,晚饭您少做点儿菜。

小新 11月4日中午

2、看看留言条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写?

3、重点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应该怎么写?

三、学写留言条。

1、从下面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1)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2)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

2、学生写留言条。

3、分小组交流留言条。

4、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写得好的,在全班交流。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2、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3、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二、我的发现。

1、请孩子们自由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同桌互相交流,想想还有其他颜色吗?

4、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出示名句:

(1)桂林山水甲天下。(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自由读一读,不会读的字拼拼音。

3、看谁能熟读成诵。

4、想一想:还有哪些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警句。

5、搜集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锦句。

四、我爱阅读。

1、请孩子们自由阅读画家乡。

2、自由读,想一想: 画家乡

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边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她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画上的山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呢。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高高的竹子。那个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平平。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他画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他画的城市那么美。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那个正跑向图书馆的小男孩,就是京京。

小朋友,你的家乡一定也很美,请你画出来吧!(1)文中讲了哪些同学的家乡?(2)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3)他们的家乡都有些什么特点?

3、请同学汇报。

4、你觉得阅读的乐趣在哪?

五、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12.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会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教学准备:

1、青蛙、小鸟图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青蛙和小鸟的故事。

二、新授(播放动画)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课题是什么?(坐进观天)伸出小手写课题。生字组词: 沿(沿着)(边沿)答(回答)(答案)渴(口渴)(渴了)喝(喝茶)(喝水)话(说话)(讲话)弄(弄错)(弄堂)错(犯错)(错误)际(边际)(国际)哪(哪里)(哪边)抬(抬头)(抬手)

是谁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青蛙坐在井里干什么?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想不想知道青蛙和小鸟在什么地方争论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青蛙坐在哪里?(井里)。请同学把青蛙放进井里。

小鸟从哪里飞来?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小鸟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吗?(生答)就请你来,让小鸟落到井沿上吧!(生到黑板放小鸟)

师:井沿就是井的边,那你知道床的边应该叫什么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图片)

想不想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一边听一边看看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第一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第二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第三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

谁来读一读青蛙的问话?指生读。青蛙生活在黑暗的井底,很久没有见到过朋友了,突然有一天小鸟来了,它是什么样的心情?开心、愉悦。朗读应是声音上扬。

小鸟是怎么回答的?生读。一百多里远吗?一百多里,那就是飞了很远很远的距离啊,这个时候,小鸟会感到很累,很渴,谁再来读小鸟的话?(师读青蛙的话,指生读小鸟的话,两名同学读后全班读小鸟,突出“一百多里” 体会小鸟的累、渴)

请同学们分别扮演青蛙、小鸟、旁白。

师: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你知道它们是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争吵吗?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天)

青蛙是怎么认为的呢?(指读)你知道“大话”是什么意思吗?大话:不真实的夸大事实的话。师: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那它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那小鸟呢?(指读)(出示卡片无边无际)你们知道“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形容非常大。

那你们还能举例子说说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草原。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认真的进行练习,一会儿我们还要评出最佳青蛙和最佳小鸟,开始练习吧!(指生对读、男女声对读)师:现在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呢,同意小鸟说的请举手,那你们读小鸟的话一定很棒。同意青蛙说的请举手。

师:看来我们一致同意小鸟的看法,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生回答)因为青蛙生活在黑暗的地方,生活的地方很小。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把书本卷起来看天花板,看到的天花板有多大?小圆点。现在把书拿开看天花板有多大?很大。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纸筒。那是什么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井壁。

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就少,见识也少。

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因为小鸟飞在天上,看到的东西多,见识广。所以你们认为谁说的对?小鸟说的对。青蛙说的不对。

但是青蛙总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它现在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青蛙和小鸟争论的结果是什么?青蛙和小鸟第三次对话。(生齐读)

青蛙为什么笑了,它笑的对不对?青蛙自以为是,相信自己是对的,小鸟说的是错的,它在嘲笑小鸟。

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它笑什么,它是怎样帮助青蛙的?

笑青蛙愚蠢。

小鸟是怎样帮助青蛙的?生读。找出课文原文。现在谁把他们的三次对话表演出来?看看谁最棒。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跳出井口来吗?

师:看哪位同学的本领大,能把小青蛙劝出来。

师:老师相信这只井底的小青蛙听了同学们的劝告,一定会急着跳出来,看看这无边无际的天空,这景色优美的大自然。

三、拓展:想一想:如果有一天青蛙跳出井口,会看见什么?

四、全课总结:

演一演“坐井观天”这个故事。交流:学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板书:

12坐井观天

小鸟 见多识广 青蛙见识短浅

13.寒号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8个生字。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2.课文录音。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 “?”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4)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5)练一练: 号(学号)(号角)堵(堵着)(围堵)缝(石缝)(墙缝)朗(朗诵)(开朗)衔(衔接)(衔着)枯(枯草)(枯萎)劝(劝告)(劝导)趁(趁着)(趁早)将(将来)(将就)且(并且)(而且)腊(腊肉)(腊月)狂(疯狂)(轻狂)吼(吼叫)(大吼)复(复习)(重复)哀(哀求)(悲哀)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冰窖”、“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9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 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9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如果寒号鸟也做窝会是怎样的? 5.小结学法:

抓重点词 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 感情朗读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板书设计:

寒号鸟

懒惰 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14.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11个汉字,会写“棵、谢、想”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见过葫芦吗?大家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吧!

教师给学生呈现课件内容,结合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那么题目中的“我”是谁啊?他得到葫芦了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

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 葫(葫芦)(西葫芦)芦(芦苇)(芦荟)藤(草藤)(藤蔓)谢(感谢)(谢谢)哇(好哇)(对哇)蚜(蚜虫)(棉蚜)盯(盯住)(盯着)赛(比赛)(决赛)感(感觉)(感受)怪(怪事)(奇怪)慢(缓慢)(快慢)2.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2)自学检查

抽4位小朋友每人读一段。其他小朋友来当小医生,拿起铅笔,把他们读错的字圈出来。

4个小朋友读完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毛病呀?谁来说一说。

字你会读吗?你来读。请读错的人再来读。一起读。

(3)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

(4)教师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例如:

芦: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户”字第一笔是点,注意与“卢”字区分,“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字旁,右边是“丁”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表示目不转睛地看。

怪: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是“又”字,下面是“土”字,注意与“经”字区分。

(5)教师请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给予指导,写完后大家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同时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同学或者小组一定形式的奖励。

四、课后思考:

生字难关攻克后,教师请学生课下自由读课文并思考: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教师给学生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请学生认一认。

2.自由读生字、词,记忆词语。

二、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这里的“葫芦”和课题中的“我”要的是葫芦,两个“葫芦”的意思是一样吗?(句中的葫芦是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是果实)(2)“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花瓣凋落)

(3)一般都说挂灯笼,这里为什么说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从图上看葫芦的柄很长,从藤上垂下来,像挂在那里一样。)

师:谁能看图说说这棵葫芦的样子?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几朵雪白的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大家都非常喜欢,从哪儿能看出种葫芦的人也喜欢呢?哪些词?

(最后一句)抓住动词(每天看几次)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这棵葫芦长得这么好,一定会长出大葫芦,实际是这样吗?小朋友来读第二自然段。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蚜虫怕什么?是什么意思?(有几只蚜虫不用怕,没关系,不要紧。)

精读什么叫“盯着”、“自言自语”、“赛过大南瓜”。

(抓住人物表情)“盯着”是一直用眼睛看着,“自言自语”是自己跟自己说话,“赛过大南瓜”是比南瓜长得还要大。

读种葫芦人自言自语说的话,应该怎么读?(用高兴的语气来读,体会内涵,使感情融入到学生心中。)

蚜虫是什么意思?(蚜虫是害虫,专门吸植物幼苗、嫩叶的汁液,对植物有损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葫芦上生了蚜虫,应该怎么办?种葫芦的人是怎么办的? 树上长了蚜虫,邻居和种葫芦的人都是什么态度?谁的做法对?为什么?分组讨论,互相学习,谈出自己的见解,反馈内容,互相评价。

(邻居告诉他:“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

(邻居做得对,因为叶子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跟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

“快治一治”是什么意思?(赶快想办法消灭蚜虫。)

蚜虫是害虫,会吃叶子,种葫芦的人为什么说蚜虫不用治?(他想,他不要叶子,要的是葫芦,所以叶子上有虫没关系。)

读邻居、种葫芦人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劝说、惊讶/奇怪、不以为然)从读中体会感情,分角色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结果怎样?用笔画出有关语句,再讲一讲。

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可惜)指导读出惋惜的语气。

三、扩展练习

1.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从这个故事中你能学到什么?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四、教师小结

在邻居的帮助下,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改变了过去只盯着葫芦,不管蚜虫的做法,最终种出了他想要的葫芦。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一样,当你有了小错误,别人提醒你时,你应当虚心倾听及时改正,否则也会像中葫芦的人那样后悔莫及。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藤----叶----花----葫芦要虚心听别人劝告

口语交际:商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生活中遇到当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或与人意见不一致时,遇到苦恼的事时,都可以找人商量,学会商量是一种交际的技巧。

2、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

3、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实践,培养他们表达的自信心,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指板书)——学会商量。【课件出示】

2、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写下了心中想与别人商量的事,谁来跟大家说一说?(指名说三个)

3、老师做了有心人,发现这三个同学所写的事很有商量的价值。【课件出示】(请三位同学将自己的事读出来。)

小结:是啊,同学们,商量的学问大着呢。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自己拿不定主意或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应该——学会商量。

二、创设情境,指导说话

1、商量的任务:

你值日那天因为你有事,所以你想和小丽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该怎样跟她商量呢?

2、请在4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3、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

4、讨论:怎样说,小丽才更愿意和你调换值日的时间呢?

5、总结学习商量的方法。

三、再创情境,集体讨论。

1、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样跟别人商量。(1)向同学借的书没有看完,想再多借几天。

(2)最爱看的电视节目马上就要开始了,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赛。

2、注意商量时就做到:(1)要用商量的语气。(2)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3、开始讨论,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下来。

4、全班交流。

5、将大家的交流成果择优写一写。

四、说收获。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3、积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4、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5、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锋(刀锋)(锋利)蜜(采蜜)(蜂蜜)蜂(蜜蜂)(黄蜂)幕(开幕)(闭幕)扫(扫地)(打扫)慕(羡慕)(爱慕)墓(扫墓)(墓地)抄(抄写)(抄录)炒(炒菜)(吵闹)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学生动手连线。

4、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5、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6、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一言不发不言不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少言寡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

2、你可以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吗?试试看。

3、选两个说一句话。

4、全班交流。

5、读句子。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6、和同桌用“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说话。

7、全班交流所说的句子。

8、补充句子。

(1)天空飘着气球。(2)池塘开满荷花。

9、学生汇报。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板书:《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出示全诗。

2、指名朗读,齐读。

3、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送词入诗说诗意。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3、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

4、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四、我爱阅读:骑驴

1、读一读。

一位老爷爷和他的孙子骑着小毛驴,到北村去找朋友。刚出村子,迎面走来一个中年人。他自言自语地说:“两个人骑一头小毛驴,快把驴压死了!“老爷爷听了,立刻下来,让孙子一个人骑,自己在旁边走。没走多远,一个老人看见了,摇摇头说:“孙子骑驴,让爷爷走路,太不尊敬老人了!”老爷爷连忙叫孙子下来,自己骑上去。又走了不远,一个孩子看见了, 很生气地说:”没见过这样的爷爷,自己骑驴,让孙子跟在他后面跑。”老爷爷赶紧下来,和孙子一同走。他们来到北村,几个农夫看见了,说:“有驴不骑,多傻呀!”老爷爷摸着脑袋,看看孙子,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2、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故事讲下来。

3、讨论:老爷爷应该怎么做呢?说说为什么?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第五篇: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15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大禹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意志顽强的语气。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洪灾、无家可归”等,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洪水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二、三自然段。教学难点:

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一、导入揭题,复习词语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2、组词语 洪(洪灾)(洪水)毒(有毒)(毒蛇)蛇(毒蛇)(蛇尾)兽(野兽)(禽兽)伤(受伤)(伤害)灾(灾难)(灾害)难(灾难)(苦难)继(继续)(后继有人)续(后续)(继续)退(后退)(退步)被(被动)(被子)耕(耕田)(耕地)恢(恢复)(天网恢恢)

3、你能用洪水淹没毒蛇猛兽恢复安居乐业上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生一个什么故事吗?

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样的洪水呢?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完了吗?在这段话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看出洪水的凶猛?把它们圈出来。2.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1)哪些词语写出了洪水来势凶猛?(泛滥淹没冲毁)(2)抓住这些词语,你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

(3)淹没了田地,人们将——冲毁了房屋,人们将—— 谁再来读读?

3.多么悲惨呀!谁再来读读?

过渡:这一切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所以——

三、品读文字,精读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

板块一体会“治水”决心 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指名读。是啊,洪水摧毁了家园,害惨了百姓,真该治一治它!板书:治好它 2.谁愿意做禹,再把决心表一表?(决心还不够坚定!决心很大)3.咱们一起来表表决心。(齐读,读好“下决心”)

过渡:禹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禹做了哪些事情?

禹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板块二感受大禹的无私

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据说禹为了寻找治水的好办法,他的脚跟泡烂了,脚上的皮磨破了,汗毛都磨光了。这么多的苦都尝遍了就叫做吃尽了”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大禹?(„„„„)

第二课时

板块三感知“治水”之智 没有挖土机挖河,没有炸药炸山,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大禹劳动时怎么干的?多不容易呀!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有感情地练读。读到这儿,老师不由得想起了禹的父亲鲧(gǔn),他治了9年的洪水,采用的是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这种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叫——疏,治水最后取得成功,从这里你能看出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爱动脑筋、肯吃苦、有智慧)感受禹治水的艰辛和智慧。

过渡:禹治水13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第三自然段就有一个,请小朋友读一读,然后请读得认真的小朋友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四、咀嚼数字,境中悟情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大家读得很投入。谁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故事听完了,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刚才读得最用心!你会填吗?

3.出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禹的儿子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4.禹真的不想妻子和儿子吗?那为什么到家门口也不进门去看看?谁代表大禹说句话?

5.是的,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造福,真是——大公无私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叫作——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说)

五、深悟文本,提升形象

1.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十三年啦,禹一心一意扑在治水的工作上,终于“洪水被制服了”,洪水像听话的孩子,在各条河道里乖乖地流向大海,不再淹没农田,不再冲倒房屋。

2.让我们怀着对大禹的感激之情,一起读读最后一段。

3.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你觉得这还是什么样的日子呀?(幸福、快乐、安居乐业)

4.假如你是老百姓,你想对禹说些什么?

5.是的,所以呀,大家非常感激大禹,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6.为了纪念他,人们还为他塑了像,你能代表当时的百姓表达一下对大禹的感激之情吗?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像大禹这样的伟大英雄多得数不请,有:开天的盘古,补天的女娲,尝药的神农,射日的后羿„„课后,我们多读读这些故事,不知不觉,我们身上也会感染他们的优秀品质,也许有一天,你的名字也将代代相传。

六、指导书写,阅读链接 指导生字:洪、灾、难、道等

1.观察字形:这些字分别是什么结构? 2.师指导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教材上的第75页习题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3.推荐阅读神话故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板书:

大禹治水

奔走 疏导开通

13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安居乐业

16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朱、攻、守”等于1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不畏艰险、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2.难点: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

2.课件或图片出示朱德像。认识“朱德”这两个字。你们知识他是谁吗?

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书:朱德的扁担,请你们读一下课题。

4.课件或图片出示扁担图,也可出示实物。认识“扁担”这两个字。这就是扁担,谁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扁担”这两个字怎么记。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

(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2)标出自然段序号。

(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

2.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3.集体认读生字词。朱(朱德)(朱红)德(德行)(品德)扁(扁担)(压扁)担(担子)(扁担)志(志气)(志向)伍(队伍)(行伍)敌(敌人)(敌军)抽(抽到)(抽签)陡(陡坡)(陡峭)难(困难)(难办)斗(北斗七星)(升斗)仗(打仗)(仗势欺人)疼(心疼)(疼痛)根(树根)(根本)料(意料)(预料)敬(尊敬)(敬爱)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2.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 4.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1)什么是“斗笠”?(2)“会师”“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疑。(1)利用实物、图片、插图解决以下问题:

(2)引导学生带着质疑3读课文,找有关的句子,初步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①让学生带着质疑3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②让学生读有关的句子,说说战士藏扁担和后来又不藏的原因。(因为战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担。后来大家敬爱他,不再藏他的扁担。)板书:心疼敬爱

(四)研读、感悟、理解战士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让战士心疼,找出相关的词句。

2.小组交流。结合自己找的词句,谈看法,互相补充。

3.集体交流。

学生先读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看法,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随学生发言投影以下句子,随机在重点词下面点点。(1)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是要进犯井冈山。朱德到山下挑粮会遇到危险。

(2)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远,要走多长时间。(天不亮出发,开黑才能回来。)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觉?(难爬、累、喘不过来气。)

想想朱德还要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这样难走的路就更难更累了。③指导朗读:评读、赛读。谁能把挑着粮爬这样的山,来回走五六十里那种艰难的感觉读出来。

(3)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①朱德穿着草鞋,肩上担的满满的一担粮食,走那么难走那么长的山路,实在让人心疼。

②朱德白天挑粮,晚上还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个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③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休息)④让学生进入角色。

如果你是红军战士,你会对朱德同志说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练读,小组交流读、个人展示读。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讨论,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担,没办法去挑粮,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儿。

(二)研读读课文,感悟理解。

这节课,我们再认真读书,找找大家因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担。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请你们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找到答案的。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研讨。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看法。

(1)课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①朱德为了不让大家再藏他的扁担,就在扁担上写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②从“不料”这个词看出朱德这样做是大家没想到的。从这句话能看出战士藏扁担是挡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的决心。(2)课件出示句子: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①大家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所以越发敬爱朱德同志。②从“越发”这个词看出大家更加敬爱朱德了。

③大家对朱德产生了敬爱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④再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勇敢、不怕危险和战士同甘共苦等)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总结谈话。

读了《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担。当大家看到““朱德的扁担”五个字,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而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朱德的扁担》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岁高龄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

(四)拓展。

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五)指导书写。

1.让学生读、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难写的字。2.小组研究书写方法。

3.教师课件演示指导。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6朱德的扁担 战士们藏扁担 朱德找扁担(以身作则,同甘共苦)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在我们国家的南部有一个优美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我要介绍的地方就是云南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一下吗? 2.教师(板书:泼水节)相机认识生字“泼”,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点,右边是个发,水泼头发,泼泼泼。

3.教师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课件,初步感受泼水节的热烈场面。4.谁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

5.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介绍一下你查的资料。(每年凤凰花开的时候,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6.谁知道傣族人民居住在哪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

7.再观察图画,图上的人们表情怎么样?穿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

(人们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头上包着头巾,多数人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人们手里有的拿着碗,有的包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8.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与傣族人民一起共度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了傣族人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总理和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9.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泼(泼洒)(泼水)度(度过)(一年一度)敲(敲门)(敲打)龙(龙舟)(龙船)驶(驾驶)(行驶)容(容易)(笑容)踩(踩到)(踩死)铺(铺上)(铺开)盛(盛饭)(盛满)碗(碗筷)(大碗)祝(祝福)(祝愿)福(福气)(有福)健(强健)(健康)康(安康)(康复)寿(长寿)(寿命)(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初读情况(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主要讲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情景。)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1~3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短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开时就是泼水节到来时,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火红火红的)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今年”指哪一年?(今年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人们特别高兴。“今年”指1961年)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画出描写人们动作的词语。(敲起赶来撒满欢呼)如果把“赶来”换成“走来”行吗?为什么(“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大家都愿意来到最热闹的地方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听说周总理也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总理,大家恐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个大早。)

人们把最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表示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和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一读有关句子。“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江面驶过很多轮船,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非常热闹。)“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读?(人们渴望见到总理,今天愿望终于实现,人们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用欢呼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读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3.学习第4~6自然段

(1)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一自然段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以及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的情景。)

(2)看图上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一段中描写总理动作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接过、敲着、踩着、跳舞。说明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和人民是一家人。)

(4)小组学习第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民祝福。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他健康长寿。)

(5)齐读第6自然段,这一段写了什么?(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把节日热烈、欢愉的气氛推向了高潮。4.学习7~8自然段

(1)这两个句子各用上叹号表达了什么?“幸福哇”“难忘啊”提到句子前面起突出和强调作用。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难忘的?(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把幸福欢及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3)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难忘”。

四、总结

我们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让我们齐读课文,来表达我们队总理的热爱吧!1.齐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填空,再读一读。

()的地毯()的龙船()的头巾()的花炮()的泼水节()的山峰

(鲜红的地毯漂亮的龙船水红色的头巾好看的花炮难忘的泼水节高高的山峰)

二、自学生字

1.小组互查生字的读音。

2.说说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哪儿容易错,相互提醒。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小组学习情况。2.识记生字,对号入座

3.指导书写。学生仿写,写在书上的田字格里。4.给生字组词。

四、巩固生字,新词。

五、总结

本课生字较多,希望同学们选择最巧妙的方法,准确记忆。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傣族人民

泼呀,洒呀笑哇,跳哇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教学目标:

1、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

2、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爱阅读的习惯。重点难点: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前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明确要求

1、早就听说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孩子们个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能写善画,很会看图讲故事、编故事呢?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看图讲故事、编故事。有没有信心?再大声一点!

3、请你们把书打开81页,这节课我们要看这幅图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听老师读图下的两段话,看看有会么要求?(板书:看——想——说)

二、观察图意,指导方法

1、引入课题,出示图画。

(1)请你们看,图中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2)学生自由看图,看懂了举手向老师示意。

(3)孩子们:请把书放好,看大屏幕。你们看懂了?

2、观察图意,分图说话。(1)幻灯片出示第一幅图

①、看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②、他们吃饭是在什么时候呀? ③、他们在什么地方吃饭呢?

④把时间、人物、地点、事情连起来说说。板书:(吃饭)(2)幻灯片出示第二幅图

①大家看看第二幅图,图上又来了谁?

②孩子在做什么?爸爸开门做什么?(板书:看书)(3)幻灯片出示第三幅图

①仔细观察第二幅和第三幅图,看看孩子和爸爸有什么变化? ②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第三幅图。(4)幻灯片出示第四幅图

①餐桌前是谁和谁?谁不在?猜猜他做什么去了? ②同学们刚才说得真好,那第四幅图谁来说说呢?(5)幻灯片出示第五幅图 ①猜猜妈妈可能会说什么? ②谁能来说说?(6)幻灯片出示第六幅图

①猜猜第六幅图可能画的什么? ②把你想像的画面用语言进行描述。

3、完整叙事,交流评价。

(1)那你们能把六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请看要求,(幻灯出示)齐读,按要求试着跟你的同桌说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补充。

(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介绍一下?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完后可以评价,也可以补充。

(3)你觉得自己说得怎样?(4)抽生评价。

三、创设情境,表演故事

1、刚才同学们编的故事都很不错,你们愿意做个小演员,把你们编的故事演一演吗?(幻灯出示图片),读题目要求,想一想:这个故事需要几个角色:小明、爸爸、妈妈,剩下的小朋友就请做观众,对于成员的表演提出合理的建议,然后轮流进行表演。好,现在开始吧!

2、小组代表上台进行故事的表演。

四、感悟故事,拓展升华

1、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大家学到了很多:A、养成阅读的好习惯。B、学会了怎么样说清一件事。C、在交际活动中,培养了认真倾听、合作的良好交际习惯,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们!。

5、老师还给大家推荐一部非常好看的书《绿影仙踪》,我们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五、总结: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很美好、很可爱,同时,书中也有许多乐趣,让我们畅游书的海洋吧!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猜测多音字的读音。

3、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4、学习“我的发现”,会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识字。

5、积累关于励志的名言,培养阅读和积累励志名言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名言的魅力。

6、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另外组词: 轿(轿子)(花轿)救(救命)(营救)摩(摩的)(摩托车)托(拜托)(托住)防(预防)(防止)渔(渔夫)(渔民)货(货车)(货物)科(学科)(科目)考(考察)(考试)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车或船?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洒水车 长长一条龙,走路轰隆隆,跨河又钻洞,呜呜向前冲,载客又运货,运输立大功。火车

用脚踩,不需要用汽油的车。自行车

要排队等,一个一个投币才能坐的车。公共汽车 失火的时候一定需要它帮忙。消防车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警车 小朋友真棒!都猜对了

4、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看谁读得准。盛开床铺种子好人分别 盛饭铺路耕种好客水分 重新高兴口号干净难忘 重点兴起号叫干活灾难

2、看谁能给这些多音字注上拼音。

3、师出示正确的拼音,生检查自己的注音情况。

4、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多音字还有哪些?

5、我会选一组多音字说话。

6、请同学交流汇报。

7、感受标点符号的奥秘。句号:表述完整的一句话。问号:用于问题的末尾。感叹号:又称惊叹号、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讶。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

8、学生试着给3个句子打标点。

(1)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2)我们去公园玩公园花真多呀(3)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是什么树呢

9、想一想一般以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问号?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感叹号?

10、你能说一句问句和感叹句吗?

三、我的发现。

1、先观察,再读一读,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巴—把爸吧 包—饱抱炮 方—放防房 青—清晴情 马—妈蚂吗

2、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3、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4、感叹中国汉字的魅力。

四、我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多音字引入新课。

二、日积月累

1、师:孩子们知道我们今天要积累什么吗?

2、打开83页,读读:

(1)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2)志当存高远。

-----《诫外生书》(3)有志不在年高。

-----《传家宝》

3、读了这3个句子,你还想再了解些什么?

4、简要了解出处及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南朝《后汉书•耿弇传》中《临淄劳耿弇》(刘秀):“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志当存高远,志:志向。存:怀抱。是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有志不在年高,下句是无志空长百岁。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心里有远大的志向要从小就培养,心中没有理想,到老也是白活。

5、想一想,这3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6、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志向?有什么目标?长大以后要做什么?

7、全班交流。

8、师小结:作为小学生,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只要心中有了理想,我们便会为之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三、我爱阅读:鲁班造锯

1、读一读。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工匠和发明家。相传木工用的锯,就是鲁班发明的。有一回,鲁班领着大家建造一座宫殿,需要很多大木料,于是让他的徒弟们上山去砍树。当时还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一天砍不了几棵。鲁班很着急,就亲自上山去看。

山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忽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他在手指上试了试,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提醒的鲁班,他想如果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快得多吗? 鲁班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一试,果然又快又省力。鲁班就这样发明的锯。

后来,人们不断改进,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锯。

2、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讨论:鲁班是根据什么来造锯的?

4、和同桌讲一讲鲁班造锯的过程。

5、鲁班根据小草上的小齿便发明了锯子,那人们还根据大自然中的哪些动植物及现象有了新的发明的?

6、请同学交流。

7、拓展:你想根据生活中的哪些特别进行发明创造?仔细想一想。

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下载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5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12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认读‚井 观 沿 累 那 弄 错 际 相‛ 9个生字,积累‚坐井观天 井沿 回答 那么 弄错 无边无际 相信‛词语。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井、那、沿、际‛......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义务教育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 今年我主要负责二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将自己学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将课内与课外紧紧地融......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美丽的秋天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参与:杨玉文 孙健 郑云霞 李兮朵 主备:杨玉文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单元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42个一类生字,在书写中能注意......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狼、猩”等10个生字,将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2.积累并学会运用拟声词。 3.积累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并理解其意思。 4.写好左右两边......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 小蝌蚪找妈妈 一、教学内容 :小蝌蚪找妈妈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14个生字。会写“两、顶”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单元说明本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四篇课文,《古诗二首》中《登鹳雀楼》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