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文导入:出示雷锋照片及毛泽东主席书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介绍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
2、交流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
3、谈谈你对雷锋叔叔有什么印象?
4、今天这堂课,咱们共同学习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播放音乐链接:学习雷锋好榜样)
5、齐读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观察一下这篇课文和前面学到的课文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不是自然段的结构,而是从中间空行断开。每断开一次就是一个小节。)认识小节。
2、学生尝试找出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并在每一个小节前面标出序号。
3、明确课文由五个小节组成。
4、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小节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7、我们读一读课文,思考:雷锋在哪里呢?
8、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曾、蒙、泞、顺、迈、踏、荆、棘、瓣、莹、觅、啊、需、献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泞、瓣、献、荆、棘。
(1)比较认知“迈”和“踏”:两个字都是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
(2)“泞”字强调偏旁是“氵”,想一想还见过哪些“氵”的字呢?(预设:江、河、湖、海、洋„„)
(3)“啊”字强调读音为四声。
(4)“荆棘”:出示荆棘的图片,帮助理解生字。
5、猜谜语。
水泊宁静——泞
一个瓜分两辛——瓣
南边来了一只狗——献
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图片上的这个人,你可知道是谁吗?说一说你对他的了解。一起来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1、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认真读,读出诗歌的韵律美!试着读出来!)
2、小溪说:
昨天,他曾(cãnɡ)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mãnɡ)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nìnɡ)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体会着雷锋叔叔的助人为乐来读这一小节。)
3、顺(shùn)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注意“你在哪里,你在哪里”的朗读!)
4、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mài)的大娘,踏(tà)着路上的荆(jīnɡ)棘(jí)。
瞧,那花瓣(bàn)上晶莹(yínɡ)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深情地来诵读这一小节,雷锋叔叔的精神在这里体现。)
5、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mì)。
啊(à),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xū)要献(xiàn)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6、结合情景,读好课文。
五、课堂展示
小组推荐优秀小选手比赛读句子。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2)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六、交流分享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像雷锋叔叔一样的好人,一起来说一说啊!
七、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锋、昨、冒、留、弯、背、洒、温、暖。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锋、弯、洒、温”的注意要点。(预设:注意“钅”的书写。)(想一想其它“氵”的字。)
4、学生临习生字。
八、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拼音练读。
2、给生字组词,开火车组词。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出示多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学习生字,说一说同一个偏旁的字有什么特点。
7、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读
导学:图片上的这个人,你可知道是谁吗?说一说你对他的了解。一起来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一)学习第一小节。
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1、“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重复出现,增强了语气。
2、照样子仿写:长长的小溪
仿写:长长的小路长长的腿长长的直线
(二)学习第二小节。
小溪说:
昨天,他曾(cãnɡ)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mãnɡ)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nìnɡ)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1、找一下拟人修辞的句子。
2、雷锋叔叔在哪里?他做了些什么?
(三)学习第三小节。
顺(shùn)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1、照样子仿写:弯弯的小路 仿写: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小河
(四)学习第四小节。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mài)的大娘,踏(tà)着路上的荆(jīnɡ)棘(jí)。
瞧,那花瓣(bàn)上晶莹(yínɡ)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1、深情地来诵读这一小节,雷锋叔叔在哪里,做了些什么?
2、雷锋叔叔的精神是什么精神呢?
(五)交流分享。
1、读了这几个小节,你了解到了什么?
2、我来问,你来答: 示例:雷锋叔叔在哪里? 雷锋叔叔在路上。„„
雷锋叔叔在帮大娘过马路。„„
3、你对雷锋叔叔的了解还有哪些啊?在小组里说一说。
4、模仿着第一第二小节的形式进行问答。
(六)学习第五小节。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mì)。啊(à),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xū)要献(xiàn)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七)课堂训练 仿照例子作答。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雷锋叔叔在哪里做什么?
答:雷锋叔叔在路上帮助大娘过马路。
答:雷锋叔叔在雨中抱着迷路的孩子找妈妈。
三、课堂展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有感情!
四、中心点击
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助人为乐的精神,多帮助别人。
五、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起来闯关吧!
六、作业布置
1、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件好事。
2、把积累的好词好句子写到小本本上。
6.千人糕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掌握多音字“的”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
1、认识16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好不好?
2、齐读课题《千人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在讲些什么?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糕、特、嘛、买、糖、蔗、汁、菜、熬、算、销、售、劳、的、确、应。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特、的、确、应、汁。
(1)比较认知“特”和“确”: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出示谜语帮助识记生字。)
(2)“的”字强调音节是“dí”,还有一个读音“de”。要注意区分开,在文中的词语“的确”中读第一个音节。
(3)“应”字强调音节是“yīnɡ”,还有一个读音“yìnɡ”。要注意区分开,在文中的词语“应该”中读第一个音节。
(4)“特”字也是左右结构的字。出示谜语,帮助理解生字。
(5)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生字“甘蔗”和“甜菜”。
5、猜谜语。
寺旁有头牛——特
加水十次——汁
石头一角——确
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好不好?一起来学习《千人糕》。
1、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把句子读通顺。)
2、“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想一想如何才能读出“好奇”的语气。)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真好奇啊!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啊?)
4、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tâ)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哦。这句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
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mɑ)!您给我买(mǎi)过。”(到底是什么回事呢?)
6、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很想知道,你呢?)
7、孩子说:“是把大米磨(mî)成粉做的,还加了糖(tánɡ)。”
8、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朗读时注意顿号的停顿时间。)
9、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zhâ)汁(zhī)、甜菜(cài)汁熬(áo)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suàn)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xiāo)售(shîu),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láo)动。”(注意把长句子读通顺、流利。)
10、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bǎi)在我们面前。”(大家的力量!)
11、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dí)确(quâ)应(yīnɡ)该叫‘千人糕’啊!”(原来是这样!读流利、读通顺哦!)
五、课堂展示
1、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A.出示:
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就是平常吃的米糕。
B.讨论:这两句话是什么句式?
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C.指导读句子。
第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第二句要用肯定的语气读。
2、小组推荐优秀小选手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说说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千万人合力得来的,让我们心怀感恩吧。(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味、具、汁、劳”的注意要点。(预设:“具”三横不要少一横。“味”注意“未”上横短,下横长。“汁”想一想其它“氵”的字。“劳”注意偏旁下面没有一点。)
4、学生临习生字。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千人糕》”,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拼音练读。
2、给生字组词,开火车组词。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出示多音字、同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学习生字,说一说同一个偏旁的字有什么特点。
7、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析
(一)品读第1—4自然段。
导学: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好不好?一起来学习《千人糕》。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tâ)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1、你在这些文本中读到了什么?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千人糕”是什么呢?我也很好奇,小朋友们,你好奇吗?
4、为什么用“很多很多”呢?
5、在孩子的想象中,“千人糕”是怎样的呢?
(二)课堂展示
观察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A、提示语在前面,加:“”
B、提示语在中间,加“”,“”
C、提示语在后面,加“。”
(三)品读第5—9自然段。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mɑ)!您给我买(mǎi)过。”
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mî)成粉做的,还加了糖(tánɡ)。”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zhâ)汁(zhī)、甜菜(cài)汁熬(áo)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suàn)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xiāo)售(shîu),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láo)动。”
1、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2、试着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平常吃过的米糕为什么就叫做“千人糕”了呢?
4、“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5、观察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6、顿号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7、用上“就算„„还得„„”说一句话。
8、用上“要有„„还得有„„”说一句话。
9、仿照例子写句子。
AABB:平平常常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四)品读第10—11自然段。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bǎi)在我们面前。”(大家的力量!)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dí)确(quâ)应(yīnɡ)该叫‘千人糕’啊!”
1、“才”字说明了“千人糕”制作的不易。
2、想一想“经过”的意思,并用上“„„经过„„”说一句话。
3、的确:确乎,确实。试着说一句话吧!
4、为什么叫它“千人糕呢”?
三、交流分享
1、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通过大家合作得来呢?(播放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
2、句式训练。
例:
看到“千人糕”,我想到了农民、稻谷、大米、甘蔗汁、包装„„
看到“衣服”,我想到„„
看到“铅笔”,我想到„„
四、中心点击
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五、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千人糕》”,一起来闯关吧!
六、作业布置
1、写会本课生字。
2、把积累的好词好句子写到小本本上。
3、把自己懂得的道理写在“我的小本本上”。
6.一匹出色的马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8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有归类识字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思考爸爸的话和他的做法,理解鼓励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8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培养归类识字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思考爸爸的话和他的做法,理解鼓励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学生自由发言。
2.齐读课题《一匹出色的马》。
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和家人一起经历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在讲些什么?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郊、泛、波、纹、葱、软、毯、异、恋、舍、求、株、骑、跨。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波、毯、株、骑。
(1)比较认知“波”和“纹”: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出示谜语和图片帮助识记生字。)
(2)“舍”字强调音节是“shě”,还有一个读音“shâ”。要注意区分开,在文中的词语“舍得”中读第一个音节。
(3)“株”字强调音节是“zhū”,不要读成“shū”,注意它的偏旁和结构。
(4)“骑”字也是左右结构的字,按照汉字书写的要求,书写的时候注意衔接。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出示谜语,帮助理解生字。)
(5)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生字“波纹”和“绿毯”。
5.猜谜语。
水面一层皮——波
两把火一根毛——毯
一匹奇怪的马——骑
一棵红色的树——株
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这匹出色的马到底出色在哪里呢?一起来学习《一匹出色的马》。
1.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jiāo)外去散步。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fàn)起层层波(bō)纹(wãn)。河岸上垂(chuí)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把句子读通顺,读出一家人在一起的美丽心情。)
2.路的一边是田野,葱(cōng)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ruǎn)的绿毯(tǎn)。(景色这样美丽,我们也要读得很美丽哦,读流利,读通顺。)
3.春天的郊外,景色异(yì)常美丽。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liàn)恋不舍(shě),不想回去。(读通顺,不丢字,不多字。)
4.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qiú)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哦。这句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要读出妹妹的语气。)
5.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妈妈为什么摇头,要读出妈妈的语气。)
6.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zhū)柳树下,拾(shí)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zhī)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qí)着它回家吧。”(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很想知道,你呢?)
7.妹妹高兴地跨(kuà)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朗读时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时间。爸爸的柳条好有魔力啊!)
五、课堂展示
1.讨论交流:妹妹说累了,爸爸妈妈分别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2.小组推荐优秀的小选手上台进行分角色课文朗读。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匹、波、纹、像、景、恋、舍、求。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匹、纹、恋、求”的注意要点。(预设:“匹”注意结构,同类的汉字注意笔顺。“纹”注意偏旁部首。“恋”想一想其它“心”的字。“求”注意一点。)
4、学生临习生字。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一匹出色的马》”,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拼音练读。
2.给生字组词,开火车组词。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出示多音字、同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学习生字,说一说同一个偏旁的字有什么特点。
7.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析
导学: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这匹出色的马到底出色在哪里呢?一起来学习《一匹出色的马》。
(一)品读第1—3自然段。
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jiāo)外去散步。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fàn)起层层波(bō)纹(wãn)。河岸上垂(chuí)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把句子读通顺,读出一家人在一起的美丽心情。)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cōng)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ruǎn)的绿毯(tǎn)。(景色这样美丽,我们也要读得很美丽哦,读流利,读通顺。)
春天的郊外,景色异(yì)常美丽。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liàn)恋不舍(shě),不想回去。(读通顺,不丢字,不多字。)
1.你在这些文本中读到了什么?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我们一家人在什么时间去哪里做什么了呢?
4.景色是怎样的,你能不能读出来呢?
5.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这里的美景呢?
6.这里的景色这样优美,我们的心情很很好!
7.课堂展示:
碧绿碧绿:乌黑乌黑、雪白雪白
葱葱绿绿:高高兴兴、清清楚楚
8.“异常”是什么意思?
9.“恋恋不舍”照样子说词语。
10.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二)品读第4—6自然段。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qiú)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哦。这句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要读出妹妹的语气。)
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妈妈为什么摇头,要读出妈妈的语气。)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zhū)柳树下,拾(shí)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zhī)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qí)着它回家吧。”(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很想知道,你呢?)
1.我们走的时间久了很累,妹妹要做什么?
2.妹妹很累,妈妈也很累。
3.妹妹累了就要妈妈抱,你小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
4.又长又细:又大又圆
5.爸爸为什么默不作声呢?
6.讨论:
妹妹累了为什么要爸爸、妈妈抱?
爸爸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呢?
(三)品读第7自然段。
妹妹高兴地跨(kuà)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1.刚才还嚷着说累的“妹妹”为什么突然就可以蹦蹦跳跳地跑回家了?
2.想一想“迎接”的意思,并用上“迎接”说一句话。
3.照样子说词语:蹦蹦跳跳。
4.妹妹是怎样回家的?
5.为什么她很累了却跑得这样快呢?难道真的是那匹马的魔力吗?
6.课堂展示
观察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A.提示语在前面,加:“”
B.提示语在中间,加“”,“”
C.提示语在后面,加“。”
三、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一匹出色的马》”,一起来闯关吧!
四、作业布置
1.书写本课生字。
2.把积累的好词好句子写到小本本上。
3.把自己懂得的道理写在“我的小本本上”。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词,了解常见职业名称。
2、根据情境,练习写话。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4、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培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5、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词,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
难点: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读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能不能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正音。
3、请“小老师”带读词语。
4、解释词语意思。结合图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5、全班一起齐读词语,每个词读三遍。
二、我会写话
(一)照样子写一写
1、出示课本短文景物:田野、云、大树
示例:天上的云
雪白雪白的
好像一群小绵羊
2、你喜欢哪些景物?为什么喜欢它?请同学来说一说。
景物:风景,花草树木,山峰,河流,建筑等都属于景物。
3、指名同学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
提示:鲜花——蝴蝶
小河——飘带
月亮——白玉盘
„„
4、写一写。拿出练习本,把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用上“„像„”的句式,写一写,写一句即可。
5、作品展示。
挑选优秀的作品放到投影下进行展示。
(二)介绍我的好朋友
1、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
2、指名学生起来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
引导学生以“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这个思路组织语言。
3、出示课本示例。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按照出示的例子,自己也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吧!
4、作品展示。
三、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别圈出两组句子中的“特别”“经过”。
这两句话带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吗?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解。
特别:第一句中特别强调“很、十分、非常”;第二句中的特别强调“与众不同”。
经过:第一个经过是“花费、集结”的意思;第二个经过是“路过、走过”的意思。
4、小结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理解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进语言环境里,才能理解得更准确。
第二课时
一、我会积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出示3句谚语)
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2、读了这些句子,你明白了什么?(要为身边的人伸出热情的手)
3、交流句意。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告诉大家,你给别人带来快乐,你自己也会很高兴。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平时你乐于帮助他人,那么当你遇到危急情况时,也会有人来帮助你。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与其在别人好的时候去祝贺,不如别人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
4、小结。
通过民间谚语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学习谚语,让我们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无私的帮助他人,这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二、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音频,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诗歌,把不会的地方圈点勾画,读完小组交流。
3、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特别是自己勾画的地方。
4、分五个小结,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指导校音。
5、理解诗歌内容。
出示“踮疲倦、挂牵”,理解两个词的意思。放到句子中理解。
“踮”:一个动作,表现出孩子的小心翼翼,生怕打扰到老师
“消除疲倦”:消除疲劳,让老师放松心情。
“牵挂”:时刻的想着我们。
6、复述诗歌内容。
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能说一说吗?指名复述诗歌内容。
学生把一株紫丁香种在老师的窗前,让老师消除疲倦,表现出孩子对老师的关心和喜爱。
7、师生合作朗读诗歌。
8、尝试背诵诗歌。
三、课堂小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很多有趣的语言形式等着我我们去探索。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好好的继承和发展。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二
田野——绿毯我的朋友
天空——棉花糖、小绵羊他是谁?
小河——飘带长什么样子?
月亮——白玉盘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完成课后第一题,按要求写笔画。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
2、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
三、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
1、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文2—5自然段。
读完后用“ ”的蚕姑娘来说一说,还可以“aabb”的蚕姑娘,或蚕姑娘是“ ”来说一说。
2、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呢?
3、课文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黄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写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眠”我们
叫它头眠、二眠、三眠、大眠]
4、学习第一次换衣服。⑴、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⑵、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⑶、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⑷、指导朗读。
5、学习第二次换衣服。教学过程
⑴、按上面的方法自学。⑵、交流。
6、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
⑴、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
⑵、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⑶、齐读4、5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第三题。
2、用“渐渐”写一句话。(完成课后第4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6、7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
2、朗读课文。
3、知道“穿、新、嫩、瘦、吞”等词的反义词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一、复习检查。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穿--()新--()嫩--()瘦--()黑--()晴--()
2、我们知道蚕姑娘在蚕床上经过四次睡眠,身体渐渐发亮,那么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
二、学习第6段。
1、看课件后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重点理解“蚕山”,“盖间新房”。⑴、看课件理解“蚕山”。
⑵、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 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三、学习第7段。
1、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
2、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 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
3、指导朗读,“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
3、完成课后作业题。
卵 又黑又小
又白又胖 蚕 又黄又瘦
茧
蛾
3、月亮湾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 识字、写字,理解词义。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掌握月亮湾的地理位置。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感知整体画面,知道这是一幅农村风景画。
2、学会书写生字“湾”。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1. 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见过农村的美景吗?让我们随着图画去游览农村的美景。
2、出示挂图。3. 揭题
这美丽的村子叫什么名字?相机板书(月亮湾)4. 读题。注意正音“亮”(轻声)
过渡:月亮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二. 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初读课文—“送生字回家”。
要求:自由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与生字交朋友,别喊错了它们的名字”。
2. 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注意正音,师声评议。
(1)平舌音:载zai;翘舌音:朝zhao、绕rao ;后鼻音: 映ying(2)指导读好句中轻声。3. 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想象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 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过渡:月亮湾是什么?请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1.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 交流:月亮湾是什么?(是一个美丽的村子)(是我家住的地方)(是作者的家乡、是美丽的村子)说说是谁的家乡? 3. 指导朗读。
(1)你觉得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
(2)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重读“美丽”一词。四. 过渡:这美丽的村子为什么叫“月亮湾”呢? 1. 默读全文,找出有关句子。2. 交流。
(1)相机出示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放映动画。(2)指导读好长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村子的名字为什么叫“月亮湾”? 3. 学生字“湾”。(1)师述:“湾”本义是指水流的地方,本文中指地名。(2)比一比,再口头组词(弯—湾)。4. 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五. 布置课后语文实践。1. 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 喜欢画画的同学,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
第 二 课 时
一、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齐读第一自然段。映示课文第一自然段。2. 过渡:月亮湾美在哪里?
二. 细读课文,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月亮湾美在哪里?轻读课文,划出有关词句。(用曲线表示)2. 交流。相机欣赏动画,粘贴词卡,指导朗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一句。a.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粘贴词卡“小河”、“河上”。b.欣赏动画(2)、(3)。观察“月牙一样的小河”,读词 卡“月牙”。观察“河上有一座石桥”,读词卡“石桥”。.指导朗读第一句。(映示句子)“月牙”重读。领读、指名 读、齐读。“师生评议)(2)学习第二、三句。
a.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映示句子“河水饶着村子缓缓地流着”,齐读。欣赏动画(4),帮助理解词语。“缓缓地”一词换词说说。“饶着”一词,请两名学生上前演一个饶着另一个转。
b.映示句子“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欣赏动画(5),直观“一群群”的鱼。d.这一句写了哪里的美景?(可看看画面,答后粘贴词卡“河里”)过渡:河里还有什么美景? e.学生交流,相机欣赏动画(6)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为什么?集体交流。
/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f.指导朗读第三句,重读“清清的”等词。g.引读第二、三句。边看动画(4)(5)(6)。(3)习第四、五句。
a.生答“河岸上栽着许多桃树。”相机欣赏动画(7)贴词卡“河岸”。问:哪个词是“种着”的意思?读词“栽着”。
b.生答第五句。看动画说说什么像“一片朝霞”?有什么相同之处? d.引读第四、五句。边看动画(7)(4)学习第六句。a.欣赏动画(8)b.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d.指导朗读。重读“绿油油”一词。(5)学习第三自然段。a.欣赏动画(9),粘贴词卡“山坡”
b.指导朗读“一片”引导学生想象茶树茂盛生长的景象,读出月亮湾人们的喜悦心情。注:以上(1)至(5)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五个内容,应按学生交流内容的先后顺序随机教学,词卡随机粘帖。3. 再看画面(9),提问:
(1)这长满茶树的山坡在哪里?(相机板书“村后”。)这 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的内容?(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那么,第二自然段写了哪里的景色?(答后板书“村前”)4. 再读第二自然段。
(1)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村前”的景色的?(2)指名上黑板按顺序排列—粘贴词卡。(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5. 边欣赏动画边试背二、三自然段。(1)生自由轻声试背。(2)指名试背。(3)同桌互背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 你觉得月亮湾怎么样,你喜不喜欢月亮湾?你想说些什么?(相机板书“美丽”、“热爱”)2. 指导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赞美”、“热爱”的语气来。
三. 总结。月亮湾真是个美丽的村子。学了《月亮湾》这篇课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也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你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去月亮湾看看,看看作者美丽的家乡。四. 齐读课文。
第 三 课 时
一、课时目标:
巩固本课的生字,通过捏橡皮泥,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四、复习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口头)映示填空题,生回答后映示答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绿油油)的农田、(清清)的河水、(美丽)的村子、(粉红)的桃花、(月牙一样)的小河、(灿烂)的朝霞。
2. 朗读全文后提问:课文按什么游览顺序描述月亮湾的景色?答后板书: /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村后:山坡
二. 组游戏活动。(四人小组,每组一套彩色橡皮泥)1. 将各色橡皮泥捏成各种景物。(1)座座房子(表示村子);(2)拱形的石桥;(3)田字形的农 田;(4)三角形的山;(5)月牙状的小河。
2. 根据课文描述的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教师行间指导)村子的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桥,过了石桥是农田;村子的后面是山。3. 小组交流,按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背诵课文。三. 写字教学。1. 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2)给生字找朋友(说说词儿)。2. 交流。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如:比较法,口头组词。/坡 /缓 /绕
\波 \暖 \晓(2)说说汉字笔顺(书空)。“栽”(3)找出上下结构的字:岸(山字头)3. 指导写字。
(1)七个左右结构的字中,“朝”左右各半,其余六个字左窄右宽。(2)“绕”字不要多一点,“桥”字右边第一笔是撇,“岸”字下面的“干”应写在“厂”的里面。
(3)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3.月 亮 湾←―――――︱ ︱
︱
美丽↙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热爱 ↖ 村后:山坡
↗
4、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儿童在祖国的关怀和培育下生活幸福美好,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报效祖 教学重点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3.进行革命理想教育,结合课文第三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教学难点:
1.训练学生朗读诗歌,要读出语气。
2.要让学生知道理想的实现不是等来的,而是要从立志今天起就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否则远大理想就会变成一句空话。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会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收音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写出课题后让学生齐读,课题中的“节日”指的是什么节?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图。出示挂图(即课文中的插图。)
1.先让学生整体看一看图,用一句话说出图上的意思。(不要强求学生说得一致。时间、地点说得不够准确也没关系,要让学生大胆地练说。)2.让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细致观图。(1)图上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他们为什么这样高兴?(3)图上还有哪些景物?
这几个问题,老师事先可以写在小黑板上,也可以用投影仪显示出来。
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要结合课题来回答。可以问学生:“快乐的节日”指的是谁的节日?是哪一天?不光让学生知道是因为过“六·一”儿童节,所以他们非常高兴,还要引导学生知道:他们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爱护,在祖国的怀抱里幸福生长,过着美好的生活,所以他们非常快乐。
3.分小组看着图讨论以上三个问题,然后练习回答问题,老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
二、初读课文,创设情境
1.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小声地自己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说说诗歌共有几小节。用1、2、3、4标出序号,标在每小节第一行的前边。
3.请四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
4.老师范读课文,特别要让学生听清老师读的语气和每小节之间的停顿。5.老师指导学生读小黑板上的词语(老师要在课前写好):抚 摩、鲜艳、美丽、小溪、流淌、祝贺、充满希望、感谢、培养、幸福、成长、羽毛、丰满、勇敢、飞翔、理想、快乐时光。
学生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全班一起通过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的意思。
6.指导学生一小节一小节地朗读,要读得亲切,表达出快乐的心情。通过声音的轻重,声调的高低、停顿时间的长短不同,读出本课的语气。
7.这首诗歌是根据歌词改编的,放这首歌的录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8.学生分小组练习朗读。
9.全班开展比赛,看谁读课文最有感情。作业: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幸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
每年的六月一日,是少年儿童最高兴的日子,是你们的节日。在我们的国家里,少年儿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怀,被称作祖国的花朵。这首歌表现了少年儿童在节日里的愉快的心情。
二、理解课文内容
1.一个同学朗读全文,其它同学体会一下少年儿童的心情。2.边默读课文边找一找哪小节写出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一、二、四小节)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
3.分小节学习,体会快乐的心情。
第一小节写了哪些景物?画在书上(小鸟、风、花园、草地、红领巾、衣裳)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老师指着板书说:在小鸟的带领下,在微风的吹拂中,少年儿童来到了什么地方?(花园,草地)这里景色非常优美,少年儿童们打扮得什么样?(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美丽的衣裳)老师板书:鲜艳、美丽。让学生说这两个词的意思。接着问:少年儿童像什么?(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齐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这一小节作者是通过什么写出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创设情境,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默读第二小节,想:谁向我们唱歌?谁和我们说话?(花儿、小溪)老师板书这两个词。少年儿童在欢度自己节日的时候太高兴了,所以看到花儿在微风中摆动就觉得是在向自己点头祝贺。看到小溪哗哗地流淌,就觉得是在唱歌,在和自己说话。齐读最后一小节。问:“快乐的时光”指什么?(六·一儿童节)在这欢乐的节日里,少年儿童尽情地唱啊、跳啊,和老师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这一节更充分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以上三小节贯穿一条线——快乐。读课文时一定要表达出这种感情。男生读第一小节,女生读第二小节,全班齐读最后一小节。
三、学习第三小节,畅谈自己的理想
1.小声读第三小节,看看有几句话?每句所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1.感激之情;2.报答之情。)老师板书后问:为什么要感谢祖国?(党和祖国就像妈妈一样,哺育着少年儿童幸福成长,没有祖国妈妈的培养、爱护,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怎样报答祖国呢?齐读第二句。这一句里把少年儿童比作什么?(小鸟)“羽毛丰满”是什么意思?(小鸟的羽毛长大,长全才能飞得高,飞得远。本课的意思是: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小鸟的成长靠的是妈妈的哺育和自己刻苦地练习飞翔。少年儿童的成长靠什么?(靠祖国的培养,更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增长知识,长大才能为祖国服务。)
2..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说一说你的理想是什么?
分小组讨论一下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什么样的本领?这些本领你现在还没有,应该怎么办呢?
再请两个同学分别读第三小节,要读出感激之情和报答之情。3.老师小结: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认真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4.齐读全文,要读出感情。
四、反馈
说说每小节的主要意思是什么?(①通过对美丽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②通过对花儿和小溪的描写,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喜悦心情。③少年儿童要用实际行动报答祖国的培养。④少年儿童在节日里尽情地欢乐。)练习2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
2、按笔顺写好铅笔字。
3、熟记4条成语。
4、口语交际:学会讲童话故事。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部首查自法。
2、按笔顺写好铅笔字。
3、熟记4条成语。教具准备: 字典、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导读练习中学生和老师的对话。
(2)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不能拆开,弄不清哪个部首的,就可以按起笔的笔画去找它的部首。
(3)这儿有几个字,小猴实在找不出他们的部首,我们一起来教他。
(4)观察“世、义、电、书、我”这几个字,找出部首,按部首查字法查字典。(5)填表、汇报、交流,看谁查得最好。(6)小结方法。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教师范写,教学写字的方法。(“巾”中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保持中上,防止歪斜;“盖”的第五笔也要在竖中线上书写。)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齐读4条成语。
看图,并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熟读4条成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看图,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创设环境,布置黑板 教学过程:
1、每人准备一个故事,在四人小组内先讲。
2、每组选出一个人在班级里讲故事。
3、评选“故事大王”。
第三篇:部编本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角色体验,创设情景,用心灵去感悟青蛙和小鸟的心理,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二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2.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3.全面、正确地认识青蛙。教学准备:
课件、青蛙和小鸟的头饰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借助拼音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三、学习生字、新词。
四、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复习巩固。
1.(出示动物图片)今天,老师把两位动物朋友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是?这是哪篇课文的主人公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坐井观天》。2.课件出示课题,读题。
3.复习(生字、课文第一段内容和青蛙小鸟的位置)
师:青蛙说,在学习课文之前要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过这一关吗?谁愿意接受挑战?如果他读对了请大家跟读一遍。
①(出示课件2)认读词语:井沿 口渴 喝水 弄错 无边无际
师:青蛙说你们可真了不起,词语读得这么好,再给你们出一个更难的问题,怕不怕?
②在白板上画出枯井图(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的时候才有一点儿水。)青蛙和小鸟的 位置你们知道吗?要不你来说说看?(在白板上画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③(出示课件3)那“坐井观天”什么意思呢?适时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二、朗读感悟
(播放课件4)这两只小动物吵吵闹闹,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它们在争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1.默读课文二至七自然段,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课件5出示阅读要求)2.对话在大屏幕上出示,便于老师指导
3.学习第一次对话,同桌同学扮演角色读。(课件6)青蛙: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我从天上来,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1)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说说它有可能飞过哪些地方呢?
(2)(课件7-11)播放小鸟可能飞过的地方。(小鸟飞过这么多地方,“一百多里”说明它飞的路程很远,也说明天非常的大。)
(3)(男女朗读)青蛙的话要读出青蛙好奇、问的语气。小鸟的话“一百多里”要读出路程的远,从而感受天的大。)
过渡:青蛙相信小鸟的话吗?我们来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4.学习第二次对话。(课件12)
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1)小组分角色读对话。
(2)什么叫大话?谁能联系实际说说。(夸张、吹牛不切实际的话叫大话。如“我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我什么都会做。”)
(3)课文里的“大话”指什么?青蛙为什么认为小鸟说的是“大话”?
(课文中的“大话”指小鸟说自己飞了100多里,而青蛙不相信,就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4)那么青蛙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呢?理解反问句“还用飞那么远吗?”,齐读青蛙的话,体会青蛙的自以为是。
(5)小鸟同意它的看法吗?小鸟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
(6)“无边无际”什么意思?课文中说天无边无际,还可以说什么无边无际?(沙漠、大海、草原等等)。(播课件13)
(7)用“无边无际”练习说话。
(8)朗读指导:青蛙的话要表现出自以为是,不相信的语气,读小鸟的话要表现出诚恳,突出天的大。
过渡:青蛙又怎么反驳小鸟的话呢?请看第三次对话。5.学习第三次对话。(课件14)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1)指名上台戴头饰朗读对话。问青蛙:小青蛙你刚才在笑谁啊,你笑小鸟什么啊?问小鸟:小鸟,老师刚才看到你也笑了,你一定在笑青蛙对吧,你为什么要笑青蛙呢?
(2)白板上写句子:“我()不会弄错的” 如果要在括号里加个词,你会怎么加?(3)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6.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注意读出它们不同的语气。(课件15)
三、揭示寓意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难点,用4个问题层层深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寓意。1.讨论以下问题:
(1)青蛙和小鸟为在争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天有多大” 白板板书)(2)他们两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无边无际
井口那么大” 白板板书)(3)同一个天,为什么他们的观点截然不同。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4)用“因为„„所以„„”说说小鸟的看法。
(播课件16)帮助学生理解小鸟的观点:播放课件小鸟飞了一百多里,飞过了高山、大海、城市„„让学生理解小鸟的观点是正确的。用练习说话的方法:因为小鸟飞呀飞,飞过(),飞过(),飞过(),还没有看到天的边际,所以它说天是()。来理解天的大。
过渡:小鸟没有错,那是青蛙错了吗?青蛙看到的天空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 2.实验(突破难点:)
让学生把硬纸卷起来看看黑板有多大?看后交流观察所得。(再播放课件17)青蛙坐在井里看天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青蛙的观点,因为深深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青蛙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4.那他们俩谁错了?错在哪?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固执、自以为是、骄傲、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没头没脑、不听话等)(指名在白板上写,展示漫游)
5.小鸟与青蛙相比,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白板板书:见多识广)6.从小鸟和青蛙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7.(播课件18)“坐井观天”是比喻那些像这只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还自以为是的人,我们应该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见识,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
四、认识青蛙
1.同学们,现在老师做个调查:喜欢这只青蛙的请举手,不喜欢的请举手。
2.千百年来,直到今天,这只青蛙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太可 怜了,这是一只可怜的青蛙!(白板板书:可怜)老师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出示课件19)利用枯井图画引导理解。
(1)青蛙并没有说谎,他说的是真话,他看到的天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一只诚实的青蛙。
(2)这一口枯井太深了,青蛙那么小,光凭他自己的力量,怎么跳得出去呢?如果自己能跳出去,他早就跳出去了。
(3)这一只青蛙一生下来就呆在这一口枯井中,没有亲人,没有同伴,太孤独太寂寞了。(4)井底没有丰富的食物,只能吃一些不小心掉进来的小虫子,有时还要饿肚子。(5)这只青蛙很有礼貌,见到有人来就跟他们打招呼。他是一只有礼貌的小青蛙。(6)他永远也无法享受外面精彩的世界。
五、结课
1.同学们,刚才我们分析的这几点足以说明这也是一只可怜的青蛙。我们不应该讨厌他、指责他,而应该同情他、帮助他。现在,谁来想个巧妙的办法帮助这只青蛙离开这口枯井呢?
2.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课件20)3.总结:同学们,尽管这只青蛙值得同情,但在他身上也存在着很多缺点。我们不能像这只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自以为是,应该让自己变得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课件21)4.出示课后练笔(课件22)
板书:
小鸟图 天: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青蛙图 天:不过井口大
(目光短浅 自以为是)
13寒号鸟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理解“晴朗、劝告、啰唆、冰窖、哀号、得过且过”等词语。(重点)2.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和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美好生活的道理。(难点)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新词卡片、关于寒号鸟的资料。(教师)2.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老师想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故事里寒号鸟住在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如果你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它哀号的声音:哆啰啰,哆啰啰„„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学生质疑。3.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认识多音字“号、当”,并组词。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相机正音:“缝、当、朗、将、狂”是后鼻音;“面、衔、劝、趁、阵、纷”是前鼻音;注音区分“却”“劝”“且”的读音;“吼”不读kǒng,“复”不读fú。
(2)注意这些生字的字形了吗?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 如:加一加 良+月=朗 木+古=枯
换一换 “芬”的草字头换成绞丝旁就是“纷”。(3)学习多音字“号、当”。用不同的读音组词。(4)巩固识字:老师读生字,学生快速找生字。(5)课件出示词组,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呼呼地刮着
冻得直打哆嗦 温暖的窝里
冷得像冰窖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教师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里,采用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这个故事里有几个动物?它们发生了什么事? 2.学生自由交流。预设:
生1:故事里有两个动物——寒号鸟和喜鹊。
生2: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喜鹊让寒号鸟垒窝,寒号鸟一拖再拖,最后冻死了。
3.指导学生画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4.指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三个时间里发生的事。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说说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预设:
生1:“纷、阵、枯、将”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生2:“却”字左右大致一样宽。生3:“夜”和“衣”的字形相近。生4:“面”是独体字,里面是两个小横。2.师着重指导书写“阵、却、纷”三个生字。
3.师范写,学生书空。提醒学生注意“却”的最后一笔是竖。“纷”字右上部是“八”,不是“人”;第五笔捺要写得舒展。
4.学生描红、临写。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寒号鸟和喜鹊各自的窝。师范读第1自然段。2.听了朗读,再观察插图,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生1:我知道了寒号鸟住在哪里。它住在山脚下的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生2:我知道了喜鹊的窝在河边的大杨树上。生3:我知道了寒号鸟和喜鹊住得很近。
二、朗读品味,感受特点
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天气越来越冷? 2.交流。
(1)“几阵秋风,树叶落尽。” “尽”字写出了冬天快要到了。(2)“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呼呼地”写出了风很大,寒风就是北风,吹到身上非常冷。
(3)“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①联系实际说一说大雪纷飞的天气是怎样的。
②听音频,理解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感受天气的寒冷。
③有多冷呢?(冷得像冰窖)看图,老师介绍冰窖,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寒冷。④模仿“冷得像冰窖”,说说冷得怎样?(冷得像在冰窟窿)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天气的寒冷。
4.默读课文,用“
”画出描写喜鹊的做法的句子,用“____”画出描写寒号鸟的做法的句子。
5.交流一下。说说你对喜鹊和寒号鸟的看法。(1)预设:
生1:喜鹊很勤劳,看得远。冬天快要到的时候,它就已经给自己做窝了。我是从“一早、忙着”看出来的。
生2:寒号鸟很懒惰。它“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生3:寒号鸟很懒,还不听别人的劝告。喜鹊让它做窝,它说喜鹊傻,而且还说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生4:寒号鸟不吸取教训,很懒。已经挨了一次冻,嘴里也说要做窝,但第二天天气一好,又去玩了。
理解“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2)寒号鸟说喜鹊傻,你怎么认为呢?
(喜鹊不傻,因为天一冷,喜鹊就住进了自己搭好的温暖的窝里。)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1)想想喜鹊会怎么说。
喜鹊热心帮助寒号鸟,语气诚恳。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再不做窝的后果,语气加重。换用句式:
“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小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导学生读寒号鸟说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喜鹊劝告?为什么不做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做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做窝?
(3)小结:寒号鸟不仅懒惰,还非常糊涂。“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三、课外拓展,总结回顾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寒号鸟说些什么? 2.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讲给别人听。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在反复的朗读与领悟中,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生字书写正确规范。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小葫芦(生答)(课件:葫芦动画跳出)
2、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它叫——葫芦hu lu(生答)(课件:图变成字,加上拼音)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课件:我要的是葫芦)
4、齐读“我要的是葫芦”;小声读“我要的是葫芦”;边读边想,不出声地读“我要的是葫芦”。你想到些什么问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答案藏在课文里。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出示生字卡片“葫”“芦”“藤”“哇”“盯”“邻”生试读。
3、师教读生字,并标注拼音,生跟读。
4、生再读生字(齐读)。
5、师擦去生字拼音,学生再试读。
6、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1、说给同桌听听;
2、指名说。(结合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并进行板书。)
四、写字
1、读生字,看谁读得准
2、观察生字,看看谁会发现
(1)相同偏旁的字:怪、慢
(2)相同部件的字:挂、哇
(3)相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看老师写字,比比谁会看
每——指导写笔顺。挂、哇——右边是两个土。慢——右边中间是四字旁。
4、生完成书上的写字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句子的语气。教学难点:明白蚜虫与小葫芦的关系,提示寓意。教学准备:葫芦和葫芦叶的剪纸、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复入导入。
1、课件出示课题,生读题。
2、复习生字。
二、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是啊,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段。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3、指名回答。
A、这棵葫芦长得好。从哪儿看出来?(长满了绿叶,开出了美丽的小花,挂起了可爱的小葫芦等)结合板书:叶子(长满)葫芦(可爱)指导读这句话。
B、种葫芦的人很喜欢。(每天、看几次)指导读出喜爱的语气。
这真是一棵长得非常好的葫芦,相信以后会长得更加好的。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课件图二,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叶子都枯黄了,上面全都是小洞洞,小葫芦也都掉一来了。
是啊,真想不到呀,我们来看看课文上是怎么说的?抽生读课文,说说你读了这一段,明白了什么?请学生们自由说说。结合板书:落了
你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来?(可惜、伤心、着急等)指导朗读。
小朋友,学到这里,你再联系前面第一自然段,你心中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请学生自由说,重点抓住:长得这么好的葫芦,为什么没过几天,就会一个个全落了?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请小朋友把书打开,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吧!
四、学习二自然段。
1、请男生读第二段。
2、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葫芦落下来的原因了吗?
指名说说:叶子上有蚜虫,他不治。结合板书:长蚜虫 不治
他为什么不治呢?他在想些什么呢?再读第二段,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理解“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学生答后课件出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指导读。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那他到底在乎什么呢?(在乎小葫芦)你从哪个个句子体会到的?
出示句子“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呀,快长呀,快长呀,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说说你从他的话中明白了什么?结合理解“盯着、自言自语、赛过”。指导朗读。
小朋友读得真好,让我们再来来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从这段中还能找到了小葫芦落下来的原因吗?
五、学习第三段。
请女生们读第二段,边读边想。
指名说说:邻居劝他,他也不治。
邻居是怎么劝他的?你能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读邻居的话,说说邻居说的意思。
是啊,听了邻居的话,那个人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结合理解“奇怪”为什么会感到奇怪?“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又是什么意思? 指导读这句话。
同桌对读这一段,想想体会到了什么?(那人很不听劝,自以为是,很固执。)分角色读这一段。
六、想象说话:种葫芦的人看到这满地落下的葫芦,他心里一定会 ,他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句式“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不得落了,可能会地说:“。”
七、总结,明寓意。
第四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设计: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教学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雷锋叔叔的动人事迹,二是让学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作者以问答的形式,教育学生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诗歌要熟读成诵,因此本导学案的设计加强朗读部分,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在朗读和背诵中去触摸雷锋叔叔的足迹。教学目标:
1.认识“曾”等13个生字;会写“锋”等9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 1.2.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2.教师:前面几课我们学习到小鹿、泉水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在我3.教师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1(2(3)课文介绍了雷锋的哪事迹?
2.(1(23.指名逐节朗读,并说说每节诗各讲了什么,初步体会情感。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9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3.教师重点指导“冒”和“洒”的书写,“冒”上边写得略宽,下边“目”写得略窄,稍
4.指导学生书写,评议。
四、总结,拓展。1.2.布置作业。教学反思:
强调朗读,以“读”贯穿全文。本文是一首诗,语言简炼,内容也是比较清楚明白,因此并不需要过多的琐碎分析。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古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到了雷锋的精神。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1.2.卡片冒着 雷锋 需要
二、精读课文,探究交流。
1.2.3.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诗句教学。
(1)他在小溪边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板书:雷锋 小溪边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2节诗)
足迹 叔叔
泥泞
②出示第2③理解“泥泞”的意思,想象雷锋叔叔冒雨送小孩④有感情地朗读第2(2)他在小路边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板书:小路旁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4②出示“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一句,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背”和“踏”两个动词,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雷锋的辛苦。)
③出示“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一句,指名读。(从“露珠”联
④齐读第4
(3)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5②出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说一说自己的理解。(雷锋叔叔时
③齐读第5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的“小雷锋”。
三、学唱歌曲,拓展延伸
1.读文后的学习伙伴的话,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学生联系生
2.3.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四、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文最后两行诗句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是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为别人着想,他把爱心洒遍祖国各地。对于这层含义的理解,我引导学生抓住“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年迈的大娘”两个场景朗读感悟,体会雷锋叔叔的伟大精神;深层含义是希望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让学生说一说: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身边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并从中受到教育。
6.千人糕
教学设计:
本课通过爸爸给我讲述“千人糕”,让“我”明白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道理,通过简单的对话向我们揭示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主题。借助插图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生活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得以培养。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好、要、种、的、应、着”。2.3.食品、衣服、文具等物品的制作过过程进而启发学生发现生活,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发现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
1.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启发谈话,说说对我们生活中的衣服食品的制作过程,引入课题。2.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2.3.检查(1(2)开火车认读生字。(34.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2 3.指导学生理清课文。
四、总结,拓展。
1.2.布置作业。教学反思:
3根据低年级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思考,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我在导入题时采用了层层揭示的方法。以兴趣为前提,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辅助提一些读书的具体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生活。进而培养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1.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爸爸说的(2(3)文章通过米糕的制作过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
想一想: 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哪些制作过程?
四、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所谓精神价值,即通过学习文章让学生明白文章所要讲述的道理,在他们的脑中建立起一种价值观,指导他们将这种价值观融入到生活中去。我们想要孩子学到更多文化知识,但我们更注重的是提高他们的能力,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7.一匹出色的马
教学设计:
本课讲述了爸爸给妹妹一条柳枝当马骑的小故事,表现了孩子天真可爱的天性。本课的学习中,除了对课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外,我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并通过让他们说说自己发现的玩具来引导他们发散思维,观察生活,同事启发学生要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学会成长,学会独立,不能一味地依赖父母。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发、看、还、舍、长、给、奔”。2.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想象能力。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要学会自己面对生活中难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掌握生字词。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要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
课前准备: 1.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2.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2.3.4.(1)开火车认读生字。(25.6.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2.((23.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本课学习内2.布置作业。教学反思:
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前提,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记生字词时,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做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记住生字词,而不是一味地灌输。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生活。进而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1.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引导学生小组内自主学习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妹妹开始时求妈妈和爸爸抱她,后来高兴地骑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妹妹
(2)通过学习文章,你学到些什么?(32.回忆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本可以自己解决,而我们却总指望父母帮忙?我们今后要怎么做?
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
1.2.想一想: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能想到些什么?
四、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次读文,可以带着问题读文,整体感知全文。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读书方法,还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了思考,提高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读书,自觉与文本对话,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动笔圈画的习惯,渗透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情被点燃,从而明白“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1个生字词,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养
2.3.4.5.教学重点:
1.认识112.积累词汇
3.4.课前准备:
1.查找搜索一些职业名称和日常用的谚语(学生2.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
1.谈话引入:(1(2(3(42.3.4.5.6.根据“职业”这个主题扩展词语,比比谁的词汇多。
1.(1(2(3(42.(1(2(3(4)在词典的帮
1.(1(22.(1(23.第二课时
(写话、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识三则谚语中的生字词。(1)学生正确朗读三则谚语,同桌互读。
(2)指导学生理解每则谚语的意思,并指导用法。2.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谚语,并解释大致意思。
1.学生自由朗读,在老师指导下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词。
(1)你能发现文中的生字都有什么特点吗?如“踮”、“栽”、“疲”、“眨”、“枝”,看看他们的
(2)辨别相近字 踮/惦 栽/裁/载 疲/破/坡/2.3.(1(24.(1)这首诗歌是写给谁的?他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25.(1)你还看过哪些赞美老师的诗歌?找出来分享一下。
(2)教师推荐学生阅读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歌作品,并试着课下给自己的老师写一首小诗歌。
三、写话 1.(1(2
2.教师展示课件上准备的几段描写人物的范文,给学生讲解人物作文的写作方法。如重点写他面部的突出特点,可以使用比3.4.布置一个小作文,让学生课下写一段描写自己身边好朋友的小作文,包括长什么样子,在一起时经常做得事。
第五篇:部编本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说明
第二组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和“语文园地二”组成,是一组陶冶情操的好教材。《识字2》中出现的12个词语都是说学生课外活动的。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栽花种草、观察气象,这些活动是学生非常熟悉、非常喜欢的。《场景歌》描写的是描述物体的数量词,让学生学会更精准的表达。《树之歌》使学生懂得不同季节的大自然的变化,通过不同的树木感悟美好自然,并拓展了相关简单易懂的谚语。《拍手歌》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拍手形式的儿歌,并感悟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田家四季歌》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季节不同的农作物生长过程,感悟四季轮回。《语文园地二》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表现,体验学习的快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年的学校学习,学生对学校生活已经很熟悉,在教室里读书、画画、做作业,在操场上奔跑、做游戏,在音乐室唱歌、跳舞——本组教材内容贴学生的生活,学生学起来一定兴趣盎然。教学这组课文时,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取指名读、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读中悟、读中思,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随文识字,在游戏中识字,根据活动情景,设置一些与活动有关的词语、句子进行识字,自主探究识字方法。用有趣的小故事复现生字,巩固要认识的字。要写的字,采取学生自学,老师指导写,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语文园地二》中的口语交际是结合《我选我》一课的学习,谈“我的想法”。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这项活动和《我选我》的教学结合起来,或者和推选班队干部结合起来。本组语文园地安排了学习部首查字法的内容,可在教学本组生字时做些铺垫,引导学生按部首给汉字归类,认识部首。教学时,可以一个字为例,指导学生试查,通过探索总结出部首查字的方法,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坚持运用,使学生真正掌握。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49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3、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珍惜时间,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三)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49个,规范书写4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3、鼓励孩子们自己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珍惜时间,好好学习。难点
1、理解句意,小组讨论并能质疑。
2、读课文并能初步体会文章感情,懂得做人的道理。
(四)单元课时分配
《识字2 场景歌》 2《识字3 数之歌》 2《识字4 拍手歌》 2《识字5 田家四季歌》 2语文园地二 4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