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校园绿地面积-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6:2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校园绿地面积-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校园绿地面积-教学设计》。

第一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校园绿地面积-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校园绿地面积 第 1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自主开展查找资料、实际测量、整理数据、分析讨论等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对相关面积计算的理解。

2.使学生通过参与事前规划、事中合作、事后反思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自主开展查找资料、实际测量、整理数据、分析讨论等活动。教学难点:根据图形确定需要测量的具体数据。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3分钟左右)

回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导入: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二、提出问题(10分钟左右)

1.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独立思考后小组商讨办法。出示教材中的问题。

导入:要知道学校的人均绿地面积,需要收集那些数据?可以怎样收集数据? 2.小组制定方案。导学单(时间:5分钟)

1.你们组要测量哪几个绿地的面积? 2.要知道这些绿地面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3.制定校园绿地面积测量记录表。

点拨:了解校园分布情况,制定测量和统计校园绿地面积的方案,在全班交流。提示:注意小组分工,把校园绿地面积分配到各个小组。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

1.说说自己小组测量的绿地的形状,需要测量的数据。

2.教师和学生约定:成排树木的占地面积按总长度×2计算,单棵树木的占地面积按每棵2平方米计算。3.测量记录表如何设计的? 导学要点:(1)绿地的分配(2)小组分工:测量人、记录人、数据核实人、计算人。

三、实地测量(16分钟)1.学生拿着记录表实地测量

教师巡视,解决学生实际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四、汇总分析(8分钟)

1.根据测量结果填写数学书第29页的统计表。2.交流从统计表中知道些什么?

五、回顾反思(3分钟)谈谈自己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七、家作。

1.《课课练》第26页。2.阅读小数报

第二篇:苏教五年级数学考试题

一、解方程

10x = 5.5 x-= x 1.2 = 6

二、填空

1.5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2.在横线上填最简分数。

4厘米 = 米 750克 = 千克 25秒 = 分

3.一个钟面被分成两部分(如右图),较小部分占整个钟面的,较大部分占整个钟面的。

4.一根彩带被剪成两段,第一段长7分米,第二段长9分米。第一段的长度占这根彩带的,第二段的长度是第一段的。

5.1215 = = =

6.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不用求解)

(1)上衣单价x元,买8件这样的上衣一共用去420元。

(2)一班和二班共有100名学生,一班有x名,二班有48名。

(3)树上原来有x个桃,摘下26个,还剩34个。

7.a是大于1的整数,以a为分母的分数中,最大的真分数是,最小的假分数是。

8.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6段,每段长 米,占全长的。

9.把半径8厘米的圆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图形近似于长方形(如图)。这个长方形的长 厘米,宽 厘米。

10.把、、分别填入右图的方框里。

三、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

1.如果a是一个偶数,下面哪个数和a是相邻的偶数?

a-1 □ a+2 □ 2a □

2.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四次后,得到的图形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 □ □

3.一张城市平面图上,公园位置用数对(4,3)表示,如果少年宫的位置用(3,4)表示,它在公园的什么方向?

北面□西面□

西北面□ 东北面□

4.一道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减数与差相加的和是120,被减数是多少?

120□ 60□ 40□

5.一本书已经看了一半多一些,下面哪个分数适合表示没有看的占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 □ □

6.两张正方形硬纸板,一张剪去1个圆,一张剪去4个圆(如图)。哪一张剩下的废料多一些?

剪1个圆剩下的多□ 剪4个圆剩下的多□ 剩下的一样多□

四、画图并填空

1.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以点(4,9)为圆心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

2.如果把这个圆先向右平移7格再向下平移5格,平移后圆心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五、解决实际问题

1.列方程解答。

(1)水果店五一期间卖出西瓜920千克,比卖出的桃多660千克。卖出桃多少千克?

(2)一个长方形花圃的长15米,面积是120平方米,这个花圃宽多少米?

2.一个超市今年四月份上、中、下旬的营业收入如下表。这个月营业收入超过全月计划的几分之几?

时间上旬中旬下旬完成全月计划的几分之几

3.张芸自制科技作品,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半圆形(如)。剪下的半圆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棵树的树干直径是40厘米,一根绳子绕树10圈后还多出44厘米。这根绳子长多少厘米?

5.学校气象小组把某星期各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制成下面的统计图。

(1)这个星期的最高气温从星期 到星期 保持不变。

(2)星期 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最大,星期 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最小。

(3)这个星期的日平均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

P44-P45例1-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感受其优越性。

3、掌握用字母表示数时省略乘号的简便写法。

4、通过数学活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知识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时省略乘号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轻松一下好吗?(课件播放字歌曲。学生跟

着唱)

师:刚才我们唱的内容是什么?(英文字母歌)

师:谁来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字母?(生答)

师:是呀,字母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广泛的应用。我家在新乐小

区E幢C单元。这里的E和C分别表示什么?(分别表示数字5和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1)、(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

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第(3)小题。

三、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教学例2:

(1)学生用文字叙述出加法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学生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两种方式表示出乘法交换律。

(3)体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优越性。

(简明易记便于运用)

(4)在运算定律表中,用字母表示出其他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2、教学运算定律的简写。

(1)让学生自学发现: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

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判断下面的简写是否正确?

a÷b= ab()2×3=2 3()●●

ɑ×b ×c写作ɑbc()5 ×5写作55()

b×c写作bc()ɑ + b写作ɑb()

(3)让学生用简写的方式把运算定律表示出来。提醒学生注意

哪些能简写,哪些不能简写。

指定一名学生上台板演

(4)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订正。

四、知识链接——运算定律的运用

1、请说出下面的算式中,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能使计算简便?

2.33×0.5×41.2×2.5﹢0.8×2.5(0.4﹢0.8)×0.251.25 ×9.88×802、根据运算定律或性质,在(1)5χ+ 4χ =((2)(ɑ+46)+54= □ 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 □)χ □ +(□+ □)

□×(□ × □)

□□+ □□ ● ●(3)(80y)× 125=(4)(χ+25)x× y =

五、拓展

认识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第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

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一)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1.课件呈现“放风筝”的情境以及各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2.课件呈现“买风筝”的情境(例1的主题图),画面上醒目地显示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

3.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来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教师板书或PPT课件呈现:3.5×3=)

2.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3.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尝试,感悟算理

(一)感知算理

1.算一算:3.5×3,可以怎样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计算出买3个蝴蝶风筝所需的钱数。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用加法进行计算;改写为复名数进行计算;化“元”为“角”进行计算等。

(二)重点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

1.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多种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和充分肯定。2.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

(2)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角×3,最后将结果105角转化成10.5元。

(3)教师边小结边适时板书(或PPT课件动态呈现)如下竖式计算过程:(4)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想到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以“角”(或“分”)作单位的整数乘整数来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依托现实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其他合理方法之后,着重分析和评价化“元”为“角”的算法,引导学生总结、概括这种算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整数还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进行计算,初步感悟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巩固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第2页“做一做”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演板。

(2)重点评价“把4.6元看作46角”进行计算的方法。2.第2页“做一做”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关注下面两种方法)。方法一:先算出具体的钱数6.4元×7=44.8元,再与40元进行比较,做出判断。

方法二:直接通过估算解决,一个燕子风筝的价格是6.4元,超过了6元,买7个就超过了42元,所以40元不够。(3)拓展:50元够吗?

三、运用转化,探究算法

(一)动态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1.出示算式0.72×5=?,提问:“0.72不是钱数,怎样计算?” 2.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引导学生提出:“能不能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3.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4.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5.学生全班集体交流转化过程和计算方法,教师适时板演(或PP课件演示)乘法竖式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算法。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因数0.72转化成整数?乘得的积应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由于因数0.72化成整数72必须“×100”,所以要使积不变,积360应“÷100”。

(二)将乘得的积化成最简小数

请学生观察乘得的积“3.60”,提问:3.60是最简小数吗?(不是!)提醒学生,乘得的积如果不是最简小数,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三)小结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3.5×3、0.72×5的计算过程。

2.提问:“想一想,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最后又做什么?”

3.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归纳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1)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2)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3)再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若积的末尾有“0”,末尾的“0”可以去掉。)

四、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一)专项练习

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对比。(第3页“做一做”第1题)(1)引导学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不同: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整数乘整数中两个因数都是整数;小数乘整数的积中,若小数末尾有0,这个0可以去掉,但整数乘整数的积末尾的0不能去掉。

2.确定积的小数点。(第3页“做一做”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的?积末尾的0是怎样处理的?

(二)计算练习(第3页“做一做”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2.组织学生交流,着重交流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两道小数乘法计算题(2.3×12和3.13×53)是怎样计算的。

(三)趣味练习(智慧岛)1.小狗登城堡。2.小金鱼戏水。3.小蜜蜂采蜜。

(四)应用练习1.练习一第3题。

(1)引导学生正确用合适的方法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如:用步测的方法估计,知道自己的步长约为0.6 m,从自己家到学校约走多少步,用步长0.6 m乘走的步数,就得到自己家到学校的大致路程。

(2)通过计算自己每天、每周上学要走的路程,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一千米有多长的具体的感受。

2.练习一第4题。

(1)第4题是根据第一列的积,写出其他各列的积。

(2)本题利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在按从左到右的顺序逐列写出积的过程中,自觉地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并打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体会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课堂总结,深化新知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六、课外作业 1.练习一第1、5题。

2.练习一第2题,是联系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源——课本进行的计算活动,应让学生先自己去了解五门学科课本的单价,然后再计算、填空。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6页例

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比1大(或小)时,积和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教学准备:课件、课本。教学过程:

一、类比迁移,情境展开 教学例3。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3)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2.4×0.8=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学生的讨论结果。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1.92×0.9=________(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在给宣传栏刷油漆的问题背景下,迁移已有的小数乘整数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2.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教材第6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教材上安排了计算方法的小结,通过本环节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一)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

(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0.56×0.04=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问题。(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二)及时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其中既有一般的小数乘法,也有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类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

2.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的计算。

(三)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1.集体订正“做一做”第2题时,引导学生分别将每组题中计算的结果和第一个因数比较大小,发现其中的规律。

2.组织学生交流、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3.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并结合具体例子明确应用这个关系可以判断乘法计算中的一些错误。

【设计意图:“乘得的积的小数数位不够,怎么点小数点?”是小数乘法中的难点,让学生用刚刚总结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来进行例4的计算,意图就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成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化解冲突,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从而突破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不仅为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提供了操作依据,避免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发生错误,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分析归纳能力。】

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基本计算)。

(1)学生独立练习。

(2)组织学生交流和订正。(其中有第一个因数的位数比第二个因数的位数少、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等多种类型同时出现的小数乘法计算,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练习二第2题(基本应用)。

(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指导学生看懂每种商品各有多少千克。(2)引导学生回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3)学生独立完成。

(二)拓展练习

补充题: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0.48=()×()

=()×()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的练习,旨在让学生通过基本计算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基本应用感受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拓展练习进一步体会因数与积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练习

练习二第3、4、5题。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内容。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加深“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单元安排的是一些简单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联的,及用数学语言描述他们获胜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我不仅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而且密切关注并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根据学生实际重组教材,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体会及通过设计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知识的构建。例如用“平时批改作业,用抽签的顺序批改”、“ 抽数字”、“ 猜卡片”等游戏来引导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可能性的大小与游戏的公平性,他们当然会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上通过精心的组织、策划,在课堂上使得孩子们每一次活动都有深刻的数学内涵,达到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领悟,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2、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试验、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

(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二、活动主体:

1、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重点突破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游戏的公平性。选择“引导探究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情境,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游戏、猜测、验证与交流中真正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以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学习法”,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动手实践,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3、本节课以实物教具为主,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而自主地获取新知,从而感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游戏的公平性。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测、试验与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体会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② 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小组内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活动过程:

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境教学,并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小组合作这些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环节:

(一)从实际生活着手,激趣引入;

(二)联系实际,体验游戏的公平性;

(三)动手操作,探究可能性的大与小;

(四)巩固知识,游戏反思;

(五)结合教材,巩固新知。

一、从实际生活着手,激趣引入

1、猜麻将,(教师准备麻将九筒、九万、九条各一个)让学生观察麻将后,交换麻将的位置,老师从中抽取一个麻将让学生进行猜想。根据回答小结词语“可能”

2、猜麻将,(教师准备麻将九筒三个)让学生观察麻将后,交换麻将的位置,老师从中抽取一个麻将让学生进行猜想。根据回答小结词语“一定”、“不可能”

3、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事件的发生

(1)可能: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结果。(2)一定和不可能是确定的

引导学生说出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对象,结果是肯定的又研究价值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可能性问题吧!

二、联系实际,体验游戏的公平性

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1)在学生兴趣还未下落是继续提出以下问题:(问题要与个人实际相结合)

①老师在改作业的时候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批改的呢?引导学生回想在操场中批改作业的情景—抽签批改。

②继续提问,老师这种批改作业的顺序公平吗?不公平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老师这种方法是否公平?请小组长(本班内学习小组设有的人员)领取教具(数字卡片

1、数字卡片2各一张,密封盒子一个)

④在开始实验之前讲清要求:

1、把数字卡片对折3次后放入密封盒;

2、将密封盒交于组长同桌摇匀后抽取;

3、教师示范统计方法,并由组长统计相关数据;

4、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统计人员和摇动盒子的成员不用抽取,其余同学每人抽取5次。

数字卡片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合计

2、分析统计数据,初步体验。

①由统计者口答统计结果,老师将统计结果板书在黑板上。②观察实验数据,发现抽取数字1与抽取数字2的次数相等吗?

③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抽取数字1与抽取数字2的次数是非常接近的。

④引导小结:引导观察数字卡片1与数字卡片2的数量,得出数量相同→抽取到的可能性相同。那么老师抽学号改作业的方法公平吗?公平

让学生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体验到游戏的公平性,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验证,使学生真正认识游戏的公平性。

三、动手操作,探究可能性的大与小

(1)提问:是不是在每种可能性问题中,数量都是相同的呢?不是

那么我们现在继续来研究,当数量不同时又会发生什么情况?请小组领取数字卡片2(2张)(2)按照以上方法继续进行实验。

数字卡片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合计

①由统计者口答统计结果,老师将统计结果板书在黑板上。②观察实验数据,发现抽取数字1与抽取数字2次数的多与少? ③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抽取数字1的次数少,抽取数字2的次数多。

④引导小结:引导观察数字卡片1与数字卡片2的数量,得出数量多→抽取到的可能性大;数量少→抽取到的可能性小。(3)全部齐读可能性结论。

四、巩固知识,游戏反思。游戏:猜卡片多与少(1)组长上交数字卡片,领取新的卡片包

(2)在开始实验之前讲清要求:

1、把卡片包打开,将未知卡片放入密封盒;

2、交换组员分工,继续游戏;

4、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统计人员和摇动盒子的成员不用抽取,其余同学每人抽取10次。

(3)根据小组统计猜卡片中有那些动物?(狗、猪、老虎)(4)统计汇报,猜动物卡片多与少,并说明理由。(5)课堂小结

①本课让我们知道可能性也有大与小,那么我们因该如何去判断呢? 数量相同→可能性也相同;数量多→可能性就大;数量少→可能性就小。②我们要进行游戏要如何才能公平呢?

使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也就是要数量相同,则游戏就会公平。

通过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反思回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结合教材,巩固新知。

练习119页例题,独立思考完成后集体订正。

六、作业布置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五年级上册P121练习二十一2、3、4 整节课是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有“猜麻将”、“抽卡片”、“猜卡片”等活动,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中突破重难点。本课教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知识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各种能力。

下载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校园绿地面积-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校园绿地面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 单元教学目标:1、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2、使学生会用“......

    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小数乘小数》设计 绿苑小学: 屈海新 教学内容: P.4~5页的例3和例4、“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

    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授课人 张家奎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认识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

    五年级数学上册《中位数》教学设计(精选)

    五年级数学上册《中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5-106页。 教学目标 1.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2......

    五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用到的数字编码,从而理解数字编码的作用,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并通过给......

    五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冀教

    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教材4、5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利用已有的对平移的认识和经验,通过自主尝试和交流,掌握综合应用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

    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近似值 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学目......

    苏教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东至县大渡口镇杨套小学 李仁豹 教学内容:第11课时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第72页的例15,完成练一练和P73练习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