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案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
案
1、了解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元化。
2、了解艺术作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
3、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
4、学会尊重他人的审美选择。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开首语: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和课题,本节课谨以美术的艺术形式对这个课题进行探讨。
本节课我们要了解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艺术多元化的现象?如何理解这个现象?对于不同主张、不同风格的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
好,现在让我们步入不同的艺术时空,寻找一下在世界各地曾经出现过的著名的古代文明。
1、问题:你能举例说出几个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吗?
课件:逝去的文明……
亚洲--中国、古巴比伦
非洲--古埃及
欧洲--古希腊
美洲--古玛雅文明
学生举例说明
2、课件展示各种古代文明的美术精品图片
3、小结: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风格、不同样式、不同效果的美术作品。
问题:说一说这些作品是如何反映出民族、地域、宗教的艺术特征的?
引导分析:
1、民族特点:人种、服装
2、地域审美特点:
《朝元图》为道教壁画,表现的是一群神仙朝拜元始天尊的情景,这是其中的一个局部。中国传统重彩勾填的方法;人物气质闲雅,面部平和庄重;线条潇洒飘逸,色彩绚丽辉煌。
《水边的狩猎》反映出古代埃及人的审美观。画面表现丈夫、妻子、女儿的生活场面。埃及人认为绘画必须将每样东西以最能表现出
它们的特点的角度画出来,因此在表现人物时他们就把一只正面的眼睛画在侧面的头上,上半身画成正面的,下半身则是侧面的。这幅画的色彩非常鲜艳,线条清晰,背景平实,无纵深空间感。对鱼、鸟等动物观察仔细,描绘细腻写实,形象生动。
《利比亚女先知》是米开朗基罗在罗马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天顶所绘的壁画《创世纪》中的一部分,女先知健壮的身体充满了力量,是米开朗基罗对于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歌颂。
问题:艺术进入到现代,又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呢?
引:古代交通、通讯不便,各民族有自己风格的艺术,现代交通、通讯发达,是不是艺术表现形式就大一统了呢?
请学生回答。
课件欣赏西方艺术流派作品
问题1:现代艺术风格多种多样,你喜欢哪种风格?为什么?
问题2:我们该如何理解艺术多元化的现象?
引导学生探讨。
小结: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问题:想一想,同是长城,为什么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吴冠中:现代水墨画,长城被简化成抽象的符号,百转
千回、疏密得当的线条表现出长城在山间奔腾的气势。
邵宇:传统中国山水画,用勾、皴、点染的传统技法和深远法的布局表现长城重重叠叠、渐行渐远的巍峨气势。
李健:写实性油画,再现长城冬日的苍凉、险峻之美。
詹建俊:融入强烈个人情感的现代油画,压低的地平线,风云突起,变化莫测的天空,构成壮阔、奇伟的景象,显示出一种“遗世独立、与天为徒”的豪情。
问题:我们应如何对待每件倾注了艺术家心血的艺术作品?我们应怎样面对艺术的多元化现象?
小结:宽容、理解和尊重
1.以“梦”为主题进行一次多元化创作。
创作形式可以根据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梦境用绘画手段,也可用雕塑、剪纸、拼贴的方式,还可以用短文、诗歌、表演的方式,大家通过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梦”的诠释,体会多元表现的意义。
2.收集你喜爱的艺术流派的作品图片,并在网上或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运用你熟悉的软件制作一到两页的介绍资料,内容包括画家介绍、流派介绍、作品分析的介绍性文字,还要包括你本人对画家、画作的真实感受和个人的观点。
第二篇:【新版】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案【名校精品】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的面貌是多元化的,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风格的主要差异。了解西方的现代派绘画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明白绘画的多元化的原因在于艺术品是精神产品,它的产生必然会受到艺术家的文化背景与个人审美追求的影响,艺术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2、过程与方法: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中西方绘画的差异,用填表格法归纳其特征,用独立思考、师生探究、课堂抢答、游戏猜一猜等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深入了解多种艺术风格的绘画,培养学生具有包容的胸怀与开阔的视野。通过对中西方绘画的对比学习,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美感,从而增强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增强对世界多元艺术的了解、包容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西方绘画风格的主要差异,以及西方现代派绘画多元的风格与面貌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生对绘画多元化产生原因的准确认识和深刻理解。教学过程
一、抢答游戏导入。
导入:十几岁的中学生是不可小觑的,有时他们的见识和观点让人始料未及,是这样吗?今天老师就以抢答题的形式考考大家,以下哪幅作品是名家之作?
二、欣赏评论。
欣赏《朝元图》《利比亚女先知》。
1、教师简介背景。
2、师生共同分析两画不同之处。
3、教师以表格形式总结两幅画的不同,并告知学生两幅画的差异即是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4、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是壁画作品在绘画的对象、表现形式(造型、色彩、风格等)上有会这么多不同?
5、学生回答。
6、教师总结:
由于各国,各民族有着独特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因此,绘画风格、方式自然各异,这就决定了艺术的多元化。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艺术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三、欣赏探究评论。
(一)欣赏《春山游骑图》《村道》《星月夜》。
1、教师简介背景。
2师生共同分析为什么同一题材的绘画可以呈现出多元化?
3、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
艺术多元的重要原因:就是艺术家所处的国度、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并且每个人都富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审美追求。
(二)欣赏《委任状》《梦》《蜻蜓》。
1、教师简介背景。
2、师生共同分析为什么同是人物题材的绘画可以呈现出多元化?
3、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
画家所在的国家不同,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同一题材的作品采用的绘画方式、风格自然各异。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的多元化。并且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审美最求,因此,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三)欣赏19世纪末,西方现代实验艺术《红色的和谐》、《一体,构图十一号》、《维加、吉思基之二》、《红色、黄色、蓝色与黑色构图》。
1、教师简介作品及画家背景。
2、出示名家观点。
3、师生共同分析为什么十九世纪末,绘画面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元化的现象?
4、学生回答。
5、教师总结:
原因在于:艺术的生命需要不断的创新,因此出现了千奇百怪的各种流派,而每一个画家都具有独特个性,于是绘画的风格也就更加多元化。
6、面对风格迥异的作品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7、学生分析并回答。
8、艺术是多元的,对于不同风格、手法的作品,我们要学会了解、欣赏、理解、包容、借鉴,因为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艺术观点的权利。
四、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
(一)游戏:猜一猜作品的名字。
1、给出提示语:
(1)这幅画中的人物没有眉毛和睫毛。
(2)大名鼎鼎的戴高乐总统情绪烦躁时,必前往卢浮宫欣赏这幅作品,出来后便满面春风。
(3)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对此画情有独钟,无缘享有真迹就收藏了四幅赝品。(4)数百年来一直被誉为最名贵的肖像画,60年代此画价值已达1亿美元。(5)它是:美、智慧、永恒三位一体的最美“微笑”。
2、欣赏《蒙娜丽莎》。
3、介绍作者达.芬奇。
4、各抒己见:欣赏了这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作品,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5、教师简述:《蒙娜丽莎》被誉为全世界最宝贵的艺术珍品之一。以至于从它诞生之日起,便有无数人试图模仿、复制、再创。
欣赏毕加索、达利、俄罗斯画家重塑的关于《蒙娜丽莎》的作品。
6、介绍作者背景及成功的艰辛之路,进行德育渗透。
7、探究:艺术家运用自己的方式和风格进行再创作,外界对他们的评价褒贬不一,你持哪种观点?
8、教师总结:艺术是精神产品,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们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因此,艺术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艺术是多元化的。
(二)了解画家张大千的作品及拍卖价。
五、随堂测试。
1、如果为画展的宣传海报配图,你会选择哪位大师的作品表达方式呢?(1)抽象绘画展。(2)中外美术家绘画展。(3)中国画画展。
2、学生口头表达。
教师总结:老师用一至七数字来总结本课流程。
1、一个主题:绘画的多元化。
2、两幅画的对比总结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3、三位教师的作品与张大千的作品同台展出。
4、四目相对,你明白我的心事、收获新知、感受画意。
5、五颜六色多元的绘画让我们结识。
6、让我们齐贺张大千作品走出国门被世界认可。
第三篇:人美版八年级下第一课 绘画的多元化教案
第一课 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安排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出示预习提纲并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搜集有关现代艺术流派资料、图片等,预习本课内容,做好笔记 教师先出师不同艺术流派图片,然后出示思考题
a.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各取决于什么?他们表现的艺术形式是否一样,为什么? b.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主张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其变化与社会发展有无关系,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 1.学生欣赏图片,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
2.学生可根据课本文字或收集的资料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3.学生自由讨论,并谈感受或观点 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 合作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 a.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
b.艺术的多元化:①概念;②产生的社会背景;③发展时期;④各流派及艺术主张 c.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d.看课本、学习建议,及思考讨论 让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看内容、赏析图片,看思考题 2.教师提示,让学生根据问题积极动脑思考,认真自学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力求帮助学生整理自学思路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对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有:
a.现代艺术多元化的“多元”、发展时期及各流派艺术主张(教师可结合课本图片讲解)b.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对疑难问题,教师在讲解时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如:广告、动画、漫画、工业美术等)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胆陈述自己的好观点 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多元并存现象,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把艺术作品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这样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性,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布置学生创作
1.设计一张现代艺术的展览门票,门票背后附有说明 2.写一篇“观赏某件艺术作品的小论文”
要求发表自己的艺术观点,写出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
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学生构思并进行设计创作 让学生更好的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展示评价 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作品
引导学生评价作品 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构思及感受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课外延伸 教师可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艺术类活动,从互联网、报刊多关注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并建议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亲临类似的展览参观学习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生的趣味性
小结 通过学习,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与收获,诠释“多元化”的意义,教师归纳 教师提示下节课需准备的材料,让学生提前预习
第四篇:《绘画的多元化》教案
《绘画的多元化》教案
仁寿县坝达初级中学
李博***
教学课题:《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类别:欣赏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指导思想
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们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因而,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各种形式风格的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的多元化。此外,让学生对美术及美术作品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形式语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社会艺术的多元化有所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素质。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社会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必须具备一定的普通知识。这些普通知识是一个人的快乐之源,它既是专业知识发展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普通知识涉及广泛,美术知识就是其中之一。对经典美术作品的必要理解,是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当具备的普通知识。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以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域,以及不同流派艺术的介绍、欣赏与综合分析为主线,试图对艺术多元化形成的原因和对多元化的立场取向进行探索。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了解世界各国的绘画都有其独特的面貌,就像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文 字一样。了解绘画作品独特的思维艺术创作主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对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以及同时期同民族地域不同流派绘画作品的欣赏,充分体会艺术的多元并存特点,并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不同的艺术流派之间的差异。
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四、教学方法:
1.学生可根据课本文字或收集的资料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2.学生自由讨论,并谈感受或观点 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
3、合作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 :
4.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
五、教学手段
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资源及灵活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激活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 美理想。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作品给人的感觉有些抽象,教学时应该就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画面的各个情节作比较详细的介绍和讲解,对教材的内容做适当的补充。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1、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安排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出示预习提纲并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搜集有关现代艺术流派资料、图片等,预习本课内容,做好笔记。
2、导入部分(谈话导入):
教师先出师不同艺术流派图片,然后出示思考题
a.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各取决于什么?他们表现的艺术形式是否一样,为什么?
b.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主张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其变化与社会发展有无关系,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 1.学生欣赏图片,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
3、新授部分:
(一)、绘画的多元化 a、想一想:
从造型、色彩和风格特点三个方面分析比较朝元图和利比亚女先知两幅壁画有什么不同。
朝元图 元代(永乐宫壁画 局部)
作品用勾线平涂法造型,形象追求平面单纯的美,服饰华美绮丽,富于装饰色彩。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利比亚女先知(壁画)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作品用明暗法造型,形象写实,立体感强,观之如同在墙 壁上开窗,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一般。
b、这两幅壁画作品在 表现形式上又有什么不同?
欧洲壁画 :
作品突出写实性,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米开朗基罗壁画)
中国壁画:
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时代不同,审美 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飞天、敦煌壁画、埃及壁画)
总结:
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
人们对艺术作品被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因而,艺术不可能有同意的审美标准。各种形式风格的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的多元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文字,世界各国的绘画都有其独特的面貌。作为艺术的一部分,绘画的内容和形式取决于不同民族特定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艺术创作主张(艺术观念)。
艺术观念:法。观念指看法和思想。
艺术观念指对艺术的认识和看
第五篇:八年级下册16册 人美版 美术教案
敦煌莫高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 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1、导 入
同学们,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 生:《千手观音》。
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放《千手观音》)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
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
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由提问导入,播放《千手观音》的录像,启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观看录像。
2、新课
1、教师演示课件第257窟壁画《九色鹿王本生》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师: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幅壁画,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敦煌的历史。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课件(放课件[昔日繁华])
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
2、播放课件[佛的世界] 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
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品各1~2幅。例如: 彩塑
年代
图片
艺术特征(学生总结)北凉
第275窟 交脚弥勒
隋
第419窟 菩萨阿难像 唐
第158窟 涅盘像 壁画
佛传故事 第329窟 乘象入胎
本生故事 第257窟 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 因缘故事 第285窟 五百强盗成佛 经变故事 第148窟 弥勒下生
第217窟 观无量寿佛
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后讲讲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总结: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北朝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备受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扬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观的情调。
3、教师结合上述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进行小结。
播放课件第130窟供养人像与张萱的《捣练图》、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比较。学生谈唐代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造型特点。师总结:唐代社会的繁荣成就了艺术上的繁荣。
学生欣赏从西魏到晚唐的图案艺术,感受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追求和时代精神。
4、播放课件[百年蒙羞藏经洞])教师简述藏经洞的发现与被盗经过。(课件展示:藏经洞的被盗文物及偷盗者名单、图片。
学生描述1900年的中国社会,思考藏经洞被盗的历史根源并回答问题。(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德育渗透)
教师总结
3、练习
发挥(播放课件[神游敦煌])
师:同学们都爱好旅游吧,今天在课上来一次敦煌模拟旅游——台上的是导游,台下的是游客。哪一个旅游团先来介绍。
学生分组,由一名同学代表全组上前解说。
4、小结
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给予鼓励和表扬。
师:同学们,(放张大千作品)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正因为他们触动了许多人心底的蕴藏!
教学反思:
艺术与科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各种物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性。能画出简单的设计图稿。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教学重点: 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的。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1、导 入
1、播放汽车视频(多媒体课件展示)
2、回顾汽车的发展史。(提问:看了上述图片,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引出本课的课题 《艺术与科学》 缓解学生紧张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性。
观看课件
2、新课
一、艺术与科学概念
1、艺术: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美感,主要依靠激情和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揭示人类的情感。(美观、愉悦、舒适)
2、科学:科学强调客观规律,主要依靠理智和实验,以抽象思维为主,探索自然发展的规律。(实用、合理、便利)
二、分析实例:
欣赏图片进一步感受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1、长信宫灯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一说长信宫灯美在什么地方?(神态、动作、色彩、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课件 造型)
2、安 济 桥
教师实验,使学生更直观感受到拱形桥设计的科学性。
3、蒙娜莉莎
利用光学原理和油性原料进行绘画,逼真生动。(体现在绘画中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
三、小组讨论总结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不断融合,协调发展。
学生加深理解
学生欣赏图片,同桌讨论后说出安济桥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如:桥的简练、美观、古朴、对称美等。科学合理的设计如:拱形减轻桥的重量、利于排水等)。
3、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认真思考。把刚才提到的设计不合理的例子重新设计。(例如:班级的桌子、椅子等)
2、利用手绘线条的方法进行绘画。
3、将设计的作品在全班交流,并让设计者说出设计意图。教师加以点评。
4、小结
艺术与科学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自古代人们就能认识到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的结合。到了我们现在那就更应该注意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所以我希望各位同学,不要只注意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艺术的学习。
教学反思: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能力目标: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的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的资料,使自己对我国古今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教学难点: 什么。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1、导 入
艺术是文化的产物,故,艺术要与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海,而中国画的形式和一般的绘画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梦溪笔谈》中说到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得到客人送的《按乐图》很兴奋,王维说这是画的《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第一段,客人不信,请来乐工演奏那段舞曲,这才信服。因此说,图画只能画出一瞬间的演奏活动即“止(只)能画一声”而不是一段舞曲的演奏过程。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诗的前两句是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然诗歌(词、赋)却能做到表现时间、空间、环境、音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包罗万象 ;也正好弥补绘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课件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画之不足。但诗是含蓄的,不及画的直观通俗易懂。历来有诗、书、画同源之说,三者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都是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
激发兴趣,敢于质疑,以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由故事引入。
2、新课
一、分析中国画作品《平沙落雁》。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画面:溪流、荒滩(荒漠)、弹琴的老人、大雁„„。在一望无垠、贫瘠的荒原上,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野兔的奔跑、也没有牛羊的欢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和那一阵阵卷带着黄沙的寒风掠过„„。
屈大夫(我们把画中人看作屈原)在那溪边独自抚奏着古琴,时而委婉忧伤,时而悲怆激昂;陪伴他的只是那涓涓的溪流;荒漠俯首、溪流停吟,仿佛在听他述说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大丈夫的壮志未酬„„。一群大雁掠过头顶,“呀呀”地自南飞去,屈大夫多么希望那高飞的大雁和潺潺的流水能尽带走自己满腹的哀愁啊。
依画之意境作诗:
平地风起愁近秋①,沙飞卷带百花休②。落幸③屈子《离骚》④奏,雁去流水《九辩》⑤忧。
【解释】①愁近秋:古代不得志的文人对秋天的到来,总觉惆怅悲痛不已。②休:休息,这里指花谢了。③落幸:失落[失去],宠幸。④《离骚》:我国著名诗人屈原所作的文章。骚:即发牢骚。⑤《九辩》:屈原流放时做的第一篇为己辩白的文章。
诗的释义:
在戈壁荒漠的平原上,忽然刮起一阵阵寒风„„秋天到了,万物将失去春的生机,是多么令人愁怅呀。秋风吹起黄沙,打在美丽的花朵上,使花儿凋谢,也卷带着许许多多零落的花瓣,飞向天空、漂落远方。正在流放中的屈原面向旷野、溪水,一边弹奏着古筝,一边吟唱着《离骚》、《九辩》曲;他多么希望那南飞的大雁和涓涓的溪流能尽带走自己的满腹愁绪呀。
二、《江山如此多娇》 磅礴旭日升中华,九州沐浴金彩霞。世纪更替逐浪高,国昌民种富贵花。
《江山如此多娇》付抱石、关山月
三、《万山红遍》
红遍万山染成林,飞流直下显白练。幽燕大地升紫气,而今华夏小康里。万山红遍 李可染
通过欣赏、观察、讨论,理解画的意境。讨论画的意境。
3、练习
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是如何表现意境的。学生按几个小组分析讨论课本第8—9页的山水画作品,并在班上交流。讨论题:(1)画家生活的背景与时代。(2)画家的风格及著名作品有哪些?(3)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景物?(4)你能通过作品“读出”什么样的意境?(6)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4、小结 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到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
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理解了意境是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教学反思:
中国画的形式美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绘画中形式美感与内容的协调统一,是构成作品艺术美感的重要的两个方面。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认识诗、书、画、印独特的形式美感。: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尝试创作一幅中国画
(2)体现了形式美探索的多样性,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变革和升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
(2)难点: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题画诗:郑板桥诗一首。展示图片。说说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2)比较下面两幅中国画作品,你认为具有哪些美感?
(二)、新课:
以上两幅作品,两位画家分别用不同的形象、酣畅笔墨、丰富色彩和灵活
的章法等手段,表现出中国画所特有的形式美感。
欣赏以下作品,说一说你对中国画中形象美的理解?
(1)形象之美:“形”的目的是为了“神”,“神”的基础是“形”。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
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表现任何形象,形似仅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你是如何理解的?
(2)笔墨之美: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的快慢、顿挫、提按与墨色的干、湿、浓、淡、枯、焦等,干湿、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虚实相生。
(3)色彩之美:中国画用色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
(4)你知道中国画的形制包括哪些内容吗?
扇面、册页、手卷、框裱、条屏、立轴。
立轴适合远看,横幅、长卷适于近视。立轴先看整体,后看局部;长卷先看局部,再引伸到全貌。
(5)印章:阳印与阴印;名章与闲章。
(6)章法之美: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如中堂、条幅、横披、手卷、斗方、册页、扇面等,在大小、长短、方圆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象的物象叫做章法。中国画上的题款与印章,也是画面构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书法与篆刻可以为画面增色。中国画的装裱也很讲究,使形制的外在结构形式更加完美。
(7)、作业:制作一幅扇面作品。
(8)、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体验中国画的形象、笔墨、色彩章法的美感,使我们能够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感悟到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中国画精髓,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教学反思:
用电脑画山水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能力目标:学习运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层处理功能和滤镜变形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
情感目标:巩固对中国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用电脑图像处理功能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将“滤镜”功能进行合理组合使用。
教学方法: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导 入 由播放山水画作品欣赏导入。播放课件
2、新课
一、山水画的构图方法
学生欣赏
“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构图方法,简称“三远”。
二、欣赏
看一看,这几幅山水画的构图运用了哪种构图方法。
1、《游春图》(隋)展子虔
“自山前而窥山后”,采用的“深远”构图法。
2、《雪景寒林图》(宋)范宽
“自山下而仰山颠”,采用的“高远”构图法。
3、《千里江山图》局部(宋)王希孟 自近山而望远山”,采用的“平远”构图法。
三、分析
分析一下这几幅画,画家在笔墨处理和构图上有什么特点,作品带给我们怎样的意境。不同的山峦,不同的树木,不同的水,营造出不同的意境。
两幅画画给人寒冷清寂的感觉。好像听不见城这市的喧嚣,只有风声和雨声。
四、制作步骤
电脑“山水画”作品完成效果
《梦中的水乡》
1、收集图片
2、选择并截取图片
3、拼合图片
4、合并图层
5、菜单栏---图像--Adjustments--去色
6、菜单栏--滤镜--水彩画
五、电脑山水画欣赏
中国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利用“滤镜”功能可以变化出多种效果。利用色彩调节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
了解了用电脑画“山水画”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一下用Photoshop软件的图层、滤镜、羽化等功能完成一幅有独特意境的山水画。介绍山水画的构图方法
3、练习
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山水画,参考这幅作品寻找合适的图片素材,运用电脑创作一幅山水画。
4、小结
中国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
教学反思:
欢乐陶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3、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教学重难点:
1、赏析陶艺作品,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教学准备:课前信息收集,课件等。教学程序:
一、说陶
1.介绍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 陶
1.赏析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赏析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了解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赏析现当代陶文化。
三、玩 陶
1.课件出示陶作品,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你感觉怎样。2.讨论: 1)手捏制作:
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2)泥条盘筑:
A、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B.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3)泥板拼接:
A.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B.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3.再用课件出示陶作品,问:“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 4.欣赏学生作品。
四、用 陶
1.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2.请学生课外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教学反思: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晓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造出有倡议、具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
◆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素描作品的欣赏,了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能运用以学知识对素描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观察、动手操作,体会明暗与立体表现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作意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范画、素描工具
学具准备:写生物品、素描工具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过程:
课前搜集相关素描作品、资料。
导入新课:
(一)、3、观者距物体的远近、感觉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4、物体本身的色彩、质地、肌理不同,明暗感觉不同;
5、物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光与明暗的关系:三大面,五调子
(二)、欣赏优秀素描作品(课件、实物、学生收集),体会明暗色调在表现物体立体感、空间感中的作用。学生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分析,说明明暗素描使用的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及塑造出的不同情境。
明暗素描使用的材料:笔、纸、墨水、水彩等
(三)、利用课件、演示、不同技法作品的比较,师生共同分析现代素描的表现、构成的过程和方法,了解多种具有尝新意义的素描表现方法,例如拼帖放、电脑制作等。
素描表现技法:
1、基本技法:竖排线、横排线、对角线、随意线、交叉线、斑点、块面等
2、薄涂技法:
3、水墨技法
4、版画技法
5、电脑制作
6、综合技法
教师做适当的示范,也可让学生动手尝试。
讨论:还可以有哪些表现技法?
(四)、创作步骤:(教师示范和课件结合)
1、描出一件物体
2、反复叠印,留出空间进行想象、创造
3、完成平面形象的组合、设计
4、运用明暗变化画出空间立体关系
5、修改完善
(五)、创作实践:
实践主题:
以学生所带的写生物品和照片、图片等为依据,完成一件具有创意。有空间感、立体感的素描作品。也可进行想象创作。
要求:
所表现的内容、形式、方法、工具、风格不限,要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情感、意境等。
形式:可小组合作完成。也可独立完成 教师给予帮助、辅导
(六)、评价:
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反思: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三、教学目标及内容
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暗色调的基本形成及对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作具有一定创意的具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察,学习,实践,了解明暗与立体表现的关系和素描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时代个性。
四、教学重难点
如何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五、问题提示: ●明暗是如何产生的?
●明暗与立体的最佳表现手段是什么? ●什么是素描?
●素描主要表现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以欣赏范画图片的形式导入教学
教师出示几张表现明暗调子的素描或黑白图片作品,让学生欣赏,以引起学生对于素描的方法表现物体的明暗产生共鸣。另出示几幅有着明显光影效果的黑白摄影作品。
出示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二、讲授新知识
●
明暗产生的原因:光的照射(明暗是如何产生的?)●
明暗变化的规律
教师通过教具(灯光照射石膏几何形体)的视觉对比,请学生归纳对物体的明暗产生规律的元素:
1、光的远近
2、物体本身的色泽(颜色)
3、观者的远近●
明暗表达的常用绘画方式:素描(明暗与立体的最佳表现手段是什么?)
素描的概念:用单一的颜色对物体进行明暗造型的描绘。(什么是素描?)●
教师示范: 用素描表达物体的明暗
(素描主要表现的是什么?形体与明暗关系)
●
教师介绍素描常用的工具:铅笔、炭笔、毛笔、钢笔、中性笔等 ●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课本中的素描作品。
●
教师介绍素描表现物体的基本步骤:(教师示范)
1、构图
2、打轮廓线
3、找明暗关系
4、深入调整、强调明暗关系
三、学生作业练习
临摹一张课本中的素描作品
要求: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与空间感,强调物体的造型。
四、学生作业展评,教师本课小结;
教师调展学生的作业,找出作业中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评,肯定好的作品。教师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教学目标: 显性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视觉传达概念,认识色彩搭配在视觉传达种所起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能运用已有的色彩知识,进行色彩创意,并尝试进行视觉传达的色彩设计。
思想目标:感受色彩的魅力,培养合作意识,主体意识,探究意识。隐性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尝试用色彩与创意结合借助剪贴造型表达主观思想,发展个性。能力目标:提高审美能力、色彩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思想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用艺术手段传情达意。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视觉传达中色彩对人们情感产生的作用。(通过分析图片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难点:
1运用恰当的色彩搭配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分析范画、鼓励大胆表达解决)2色彩与图形的结合,色彩与创意的统一。(范作分析、巡回指导解决)课堂教学过程:
1. 导入:太阳给了地球生命,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姿。色彩时刻丰富着装饰着我们的生活。无色彩的生活是可怕的,难以想象的。今天,我们来探讨与色彩有关的问题: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出示课题。2、新授
A提问:“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想到什么?”出示课件,色块展示。(启发学生进行色彩联想)
B:出示有代表性的彩纸色块,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灰。请一位同学利用实物投影进行现场色彩搭配拼摆表演。出题:《火热的激情》,《寒夜》《忧郁和哀伤》,同学们对他的选色进行现场评价。
简短讨论,大胆发言)学生大胆进行色彩联想: 红:火、血液、太阳、红花等。
象征革命、热烈、喜庆、温暖、活力、禁止、警告、热情、危险等。橙:柑橘、秋叶、晚霞、灯光、柿子、果汁、面包等。
象征快乐、健康、自信、奔放、华美、成熟、甜美、温情等。黄:柠檬、菊花、香蕉、向日葵、玉米、月亮等。象征光明、希望、权威、收获、高贵、爽朗等。蓝:大海、天空、水、宇宙、远山等。
象征安宁、冷漠、平静、理智、沉重、悠远、悲伤、忧郁、无聊等。绿:草地、植物、军装、禾苗等。
象征生命、和平、年轻、安全、平静、春天、成长、活力等。紫:葡萄、茄子、丁香花、紫罗兰等。
象征优越、高贵、奢华、病态、哀愁、忧郁、自私、妒嫉堕落等。黑:夜晚、墨、炭、煤、黑卡纸。
象征恐怖、死亡、严肃、刚健、重量感、罪恶感、坚实、粗莽等。白:白云、白糖、面粉、雪、白墙、护士、婚纱、白兔等。象征:天真、纯洁、明亮、神圣、真诚、纯真、高尚、光明等。灰:树皮、乌云、水泥、油漆等。
象征平凡、失意、谦逊、成熟、稳重、消极等。C:提问:A为什么色彩会让我们产生联想?
师小结:色彩作为视觉符号向我们发出信息,我们的视觉接受了信息并快速传达到大脑,使我们产生联想。这个过程叫视觉传达。B如果世界没有了色彩会怎样?
出示图片提问:色彩搭配在视觉传达中的地位如何?
总结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具备什么特点: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相结合,也可单独运用。
你是否能用色彩表达情感?
(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启发学生分析作品如何创意构思)
现阶段,关爱环境,关注生命健康,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借助彩色纸和剪刀,用艺术语言来说出我们的心里话。
3、练习:
出示作业要求:选择关注环境,关爱生命的题材,自定题目,用恰当的色块用剪贴或绘画的形式做色彩搭配练习,表达出你独特的色彩感觉,传达你对环境和人类生命及社会发展的思考。可小组合作完成。
提示:《春》《和平》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进行色彩创意帮助及制作技法指导。(制作中提示学生收集好废旧纸张,完成后将桌面收拾整洁。)
4、小结:表扬创意积极健康,画面主题表达清楚明确并按时完成的作品,鼓励效果不理想的作品,并启发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将问题带到日常生活中去积极探索和思考。观察身边的色彩搭配知识。
为学生举办色彩设计展览,评出最优秀色彩创意作品进行奖励。
展示自己的作品,简略介绍创意构思及色彩设想。)同学之间互评作品。(色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愿我们大家共同保护和热爱,长大后更好的建设我们美丽多彩的家园。
将作品粘贴到小小展厅中去,长时间展示。
教学反思: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教学目标:
在巩固已学过的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的搭配,了解其规律。
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设计自己喜爱的现代产品。教学重点: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方法。教学难点:
色彩搭配的特定目的、艺术情调。教学特点:
分析各式饮料瓶的瓶体造型和色彩设计,让学生直观的理解现代产品中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并把这它们运用到自己对作业的设计和制作中。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各式饮料瓶,水粉颜料。学具准备:(选其一)
1.水粉颜料、调色盘、各式饮料瓶
2.卡纸、彩色纸、剪刀、胶水、各式饮料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老师:调试好多媒体教学设备,准备教具,检查学生学具。
学生:准备学具。
二、引入新课
老师:上周运动会上,老师发现同学们手中都拿着饮用水,这里边有矿泉水、有各种饮料。老师从一些同学手里回收了一些瓶子,现在大家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你们的?
老师和学生拿出若干个各式大小不同的饮料瓶,让同学们观察:
这其中有“冰点水”、“他.她”、“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天府可乐”、„„。在观察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饮料瓶的形态、色彩。
你最喜欢哪一个饮料瓶?为什么? 师生互动。
出示课题――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三、讲授新课
(一)播放课件:
课件中展示出风格多样的现代产品设计。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众多的现代产品设计,找出其中自己喜爱的色彩搭配,并且分析喜欢的原因。
讨论:什么样的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学生讨论......老师提问:你还可以对其中的哪些作品改变色彩搭配,为什么?
学生回答......(二)分析总结
1、根据课件中和生活中的现代产品,师生共同分析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举例讲解:
(1)运用相同色系色彩,和谐统一。
(2)运用对比色或互补色,最强烈鲜明、最富有刺激性。(3)对色调的把握:暖色调、冷色调
(4)色彩的生理反应:例如,红色就是一种非常刺激的颜色,往往会令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所以,红色非常适合用在需要引起注意和强调的时候,但若用在背景颜色的时候可能显得过于强烈。
(5)色彩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热情、浪漫、火焰、暴力、侵略、停止。绿色自然、稳定、成长、忌妒,前进。
2、现代产品设计的要点。举例讲解:
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统一,实用性与品位性的统一。
对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要遵循其产品“以人为本”的前提。
3、感受和把握多种材料的可塑性和色彩的特征。
(三)、设计与制作
1、教师示范讲解
步骤:构思、构图 画色搞。启发学生构思: 师生互动。
四、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以同桌的2人为组,选择下面的其中一样进行设计与制作。可以选择用颜料绘画的方式或彩色纸剪贴的方式。
1、针对学校食堂设计一套就餐用的餐具,对其进行色彩设计。
可以男生版、女生版和老师版分别设计为一个系列。
2、自己计划出一款外出水壶,对其进行色彩设计。
可以婴儿版、男生版、女生版分别设计为一个系列。
老师提示:
根据产品的功能,分析其色彩搭配的特点,并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和地域等特点。
老师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对其进行发展性的评价,并提出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
例如:在色彩搭配过程中是不是要结合到产品的结构和形态呢?是不是要考虑到材料的色彩特征呢?
五、展示与评价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出自己小组的作品。
1、先学生自评,说出自己最初的创意和完成作品之后自己的满意程度。
2、学生互评与师生互评。
六、总结
1、学生谈感想,并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2、老师答疑。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创造一些生活用品。
教学反思:
人文奥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奥林匹克蕴涵的深而广的人文精神,了解奥林匹克与美术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设计能力、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爱国主义的培养;体育运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对事业的追求和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 奥林匹克运动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 本课是通过对奥林匹克 运动丰富人文内涵的深入了解和探究获得丰富内心感受的新型课,因此调动学生研究热情和学习兴趣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导 入
在学新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手拉手》。在欣赏的同时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是为什么活动而写的?
对,奥运会,这首歌是1988年在汉城举办的第24届奥运会的主题歌,歌名是《手拉手》。
同学们知道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届时我们都将以主人翁的态度去迎接他,可是你对奥运会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入奥运会的历史。播放课件----《手拉手》
学生回答---奥运会
2、新课 这堂课我们就从奥运的历史、奥运的精神以及2008北京奥运这三方面来共同认识了解这经久不衰的奥运。
一、奥运历史
奥运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发展与前行的历史,它分为古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古奥运会是指从公元前776年古希腊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每4年一届,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几个阶段。古奥运会是人类体育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如:公元六世纪的酒罐就记录了摔跤比赛与公证执法的裁判,古希腊为传扬奥运精神与运动,把运动员形象绘于陶罐上,以及古希腊名雕塑家米隆所做的尽显运动员风彩而闻名全球的“掷铁饼者”。从古奥运会竞技会场遗址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古奥运的宏大规模与辉煌场面。
1、想一想,古奥运会为人类留下了那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代奥运会虽然衰亡了,但它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具体表现在:
1、积累了丰富的体育教育经验
2、在体育的理论和实践上留下了宝贵财富。
3、形成了一种价值体系——“奥林匹克精神”
古代奥运会谋求和倡导的和平与友谊精神,拼搏奋进精神,追求人体美的精神,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对现代体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介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创始人是法国教育家顾拜旦,1896年4月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正式诞生,从此解开了人类文明史上又一页新篇章。
奥林匹克标志的含义:由五个奥林匹克环组成的图案。五环自左至右互相套接,颜色分别为蓝、黄、黑、绿、红。上面是蓝黑红三环,下面是黄绿二环。
整个标志形成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奥林匹克标志在使用中也可以是单色的,奥林匹克标志的五个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谊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充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精神。
以下是那些奥运项目的徽标?
国际曲棍球联合会会标、国际帆船联合会会标、国际柔道联合会会标
二、奥运精神
1、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奥运格言有哪些? 和平、友谊、进步 更快、更高、更强 重要在于参与,不在取胜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2、请思考一下:在艺术作品中如何体现这些奥运精神?(1)抓住人物特定外貌反应奥运精神。(2)通过增进友谊、交流技艺体现奥运精神。(3)抓住敢于拼搏、不断进取精神体现奥运精神。
三、2008北京奥运
以上我们对奥运会的发展历史作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成就。
你知道吗?
1、中国从什么时候起参加了奥运会?
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唯一参加比赛的是短跑运动员刘长春。
2、中国曾参加过多少届奥运会?
共10届,分别是:1932年10届、1936年11届
1948年14届、1952年15届
1984年23届、1988年24届
1992年25届、1996年26届
2000年27届、2004年28届
3、是谁打破了奥运金牌0的记录?
许海峰,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上以566环的成绩夺得自选枪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上第一枚金牌获得者,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中国运动员夺得的第一枚金牌。4、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是第几届奥运会?
29届。5、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是什么?吉祥物是什么?
主题: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含义是:体现环保意识的绿色奥运,体现尖端科学的科技奥运,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人文奥运。
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
吉祥物:是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莹莹、妮妮。
6、在奥运盛会中,哪些方面运用了美术设计?
奥运火炬、奥运奖牌、奥运标志、奥运体育场馆设计等。
7、播放视频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奥运已经有所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重温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瞬间。(播放视频)
看完这段视频,我想同学们心情一定非常激动,我国申办奥运成功,举国上下共同欢庆,让我们带着这份激动的心情来完成这样一道题:
想一想,我们能为2008年的奥运会做些什么?
课件出示《陶罐图片》、《掷铁饼者》、《奥运会竞技场遗址》。提出问题。
介绍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奥运标志及含义。
3、练习
想一想,我们能为2008年的奥运会做些什么?
4、小结 的确,奥林匹克运动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息。让我们用嘹亮的歌声为祖国富强而歌唱,为奥运健儿而喝彩,愿他们在奥运会上为我们的祖国争光、添彩!
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美术创作的一般形式。用语言评述一下所欣赏的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能够自由选择材料,确定形式,设计一件艺术品并加以装潢,使其更完整、更精美、更正规。
情感目标:学会传递情感,关心身边的校园活动,关心他人。从体育美术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养成认真、精细的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设计一件小艺术品,用色彩和形象表情达意。教学难点:要在作品中体现体育精神。
教学方法: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1、导 入
运动场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强者有强者的美,弱者也有弱者的美,勇者有勇者的美,成功者有成功的美,失败者也有失败的美...强者是运动场上的亮点,他们以力量、速度和无比坚定的信念来实践“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用美术作品来表现奥运精神?怎么去表现?
生:绘画、雕塑、工艺品、„
总结:同学们谈得很好,美术作品有多种形式可以表现体育精神。今天我们就共同来了解了解怎样去表现。(出示课题)
2、新课
一、课件展示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师生共同赏析课件中的作品,分析美术与体育的关系,以及作品与体育精神、情感表达的契合点。
学生讨论怎样在作品中体现体育精神?
二、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与纪念品设计方法
1、根据摄影图片完成绘画作品
如单色版画、套色版画、水粉画、彩色纸拼贴
教学课件
2、设计吉祥物
课件展示各个国家的奥运会吉祥物
3、设计广告招贴
分析课本中的奥运招贴(复习招贴画的设计方法)
4、设计纪念品
分析课本中的四组学生作业(扑克设计、邮票设计„)
三、学生畅谈设计构想
3、练习
四、设计制作: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纪念品
设计制作由同桌的两位同学合作完成,可以采用绘画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彩色纸拼帖的形式。
课件展示为学生提供的参考资料(运动项目的标志、球类、器械、运动姿态„)
4、小结 组织学生讲评。
由学生评出最优秀的作品,请设计者向全体同学宣讲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反思:
体育场馆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知识,如体育场馆设计中功能、结构与外观的综合构成关系等;懂得欣赏建筑的美,以及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协调。
能力目标:了解建筑常以组合形体的形式出现,认识和表现形体在空间中的构成关系,提高对形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在欣赏经典体育建筑作品之后进行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认真参与,坚持努力完成作业。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应放在对建筑外形美的赏析上,应从美术的角度去学习建筑,主要应注意其外观设计、空间构成、材料色彩、肌理与环境相互协调等审美层面的价值,不必去研究其力学结构与建造工程。
教学难点: 作业的设计完成。提高对建筑的审美眼光并不等于自己就可轻易做出好的设计,要完成一个构思并选择呈现形式将其制作出来是很不容易的。尽管完成作业难度不小,但教师一定要有机安排、启发、鼓励并引导学生坚持做完。
教学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1、利用录像或图片,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竞标设计。重点介绍主体育场“鸟巢”造型的设计。
2、欣赏课本上各国现代体育场馆的造型设计,在网上下载并欣赏富有特色的体育场馆造型。
3、组织学生参观本校体育场馆,选择角度画些速写。为学生营造研究的气氛与空间,以奥运会热点为题,利用各种媒体教学与实地体验,使学生了解现代体育场馆的设计特点,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与审美观,为下一步研究性学习作铺垫。
二、新课
一)、体育场馆设计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
奥运会既是竞技体育运动,也是科技、人文、艺术等展示的舞台。二)、体育场馆设计的几个特点:
1、功能性。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要有较大的比赛场地与看台,门窗与房顶要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台阶与通道应宽阔便于疏散。
2、标志性。体育场馆一般是本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要体现较高的建筑水平。
3、艺术性。体育场馆强调外观的独特和美感,可以说一个好的体育场馆就是一件感人的艺术作品。
4、人文性。体育场馆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5、扩展性。相对而言,体育场馆的造型并不很高,但占在面积很大,并与周围的绿化和辅助建筑连成一体,形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建筑群。
三)、体育场馆设计的形式美感:
1、采用立体构成技法,如体的组合,面的折曲、旋转,线的粗细、疏密变化等。
2、整体造型给人的感觉,鸟巢的造型、贝壳的造型、帐篷的造型、马鞍的造型、风帆的造型、圆饼的造型等。
四)、设计制作实践
(1)尝试用纸材设计制作一个体育场馆模型。
①教师作设计示范,先展示体育场馆设计草图;然后以纸为材料用若干大小、形状不同的体块、线材,变换构成方式,产生不同的外观设计效果。
②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启发,结合自己的速写并参照优秀体育场馆设计的图像资料,然后自己动手设计一个自己想象中的学校或奥运会体育场馆造型设计草图。
③根据草图用纸材进行切刻、折叠、弯曲等加工,然后从立体构成入手,用加工的纸材进行排列、拼贴、穿插等多种组合,形成有创意、有韵律、有美感的造型,从而完成自己的设计创意。
(2)设计制作中注意的问题
①模型一般应设计一个底托,使纸造型有整体感。
②注意比例尺度。可在周围做一些小树或灯杆,反衬出主体的高大。③选用合适的纸材(软硬、色彩)考虑作品的风格、技法、形式等多个方面。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研讨体育与科技、体育与艺术、体育与环保、体育与人文的关系,讨论体育场馆设计的各种因素。
能力。通过构思、制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与立体思维体会什么是创造,创造中应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创造中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及造型与功能的关系,从中体会创造的乐趣。
学生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勇于进行文艺批评。师生共同研讨,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
认识建筑设计的形式美感,为设计制作开阔思路。
3、练习
选择简单小型的体育场馆设计制作(如学校体育场馆)可个人独立完成;选择复杂大型的体育场馆设计制作(如奥运会体育场馆)可分小组合作完成。
4、小结
1、奥运会体育场馆设计竞标的形式,请学生谈自己设计制作的体育场馆模型的特点和感受。
2、师生共同讨论某些造型的优缺点,集思广益如何完善,并选出最佳设计与制作。
教学反思:
我们身边的体育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观察身边的体育运动,任意一种美术造型表现其中的一个场景。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抓住体育活动中感人的地方,美的瞬间,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练综合实践能力,用绘画、摄影及文字记录所需资料。教学重点: 观察和表现体育活动中美的场面和形式。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瞬间,把握生活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导 入 提问:每天是否参加锻炼,锻炼多长时间?参加哪项体育锻炼?
2、新课
一、(1)用一段典型群众早锻炼运动(如公园中老年人的早锻炼:太极、舞剑、腰鼓等)
学生讨论:活动中的形体、色彩、情感、动态等美感。
(2)用一幅校园体育活动的摄影照片(运动场面)和一幅画相对比较(同一个篮球场地的作品),教师提问: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
提问:体育题材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绘画、摄影、剪纸、陶艺等)
二、欣赏作品:各种美术形式的体育活动作品。
典型:选择两件比较传统的体育活动和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由体育活动引入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3、练习
要求:选一体育运动场面表现出来,表现形式自选。
学生制作:以个人或小组等方式来完成作品,绘画,个人完成;泥塑、拼绘等小组完成。参观、评价作品。
4、小结
教学反思:
以美术、体育方面总结本次活动。
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模拟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活动,使学生了解艺术品收藏的一般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有关程序,继而对艺术和市场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艺术与市场的关系认识能力,锻炼拍卖活动中的组织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带来的乐趣,并能够亲身体验收藏带来的生活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艺术品收藏的有关知识,了解艺术片拍卖的主要程序。教学难点:组织好模拟的拍卖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地进一步的认识。学习材料:拍卖的道具,手牌、锤子;典型的艺术品图片,拍卖时使用的艺术品,学生作品。
一、导课
多媒体播放相声《拍卖》的片段引入本课内容。
问:我们看过的这段相声叫什么名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二、讲授新课
(1)请学生谈自己的收藏活动,并展示自己的收藏品。
有收藏兴趣和行为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收藏经验,以及收藏活动带来的乐趣。分享收藏经验,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收藏活动。
(2)引导学生讨论拍卖和收藏活得关系,以及收藏活动的意义。学生通过讨论先行提出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收藏和拍卖活动的关系和意义(3)在艺术品收藏活动中应当考虑的问题: A.艺术家的选定
B.艺术品的选择
C.购买艺术品的地点
D.购买艺术品的时机
E.艺术品的鉴定
F.艺术品的收藏
让学生了解收藏活动的知识和基本方法。(4)艺术品拍卖的主要程序:
A.拍卖行与出卖人洽谈(确定价格、费用)
B.拍卖艺术品的整理阶段(将艺术品运抵仓库存放、分类编号)
C.宣传阶段(印发拍卖目录、确定拍卖条件、发布拍卖广告)
D.展示阶段(布置展厅,将拍卖品公布于众,相互了解,让竞买人心中有数)
E.
正式拍卖(入场、发竞价导牌、宣布规则、拍卖、竞拍、成交、笔录和公证)
F。
善后阶段(签合同、付款、艺术品交割)
三、学生练习:
模拟艺术品的拍卖与收藏活动(全体)
多媒体演示拍卖的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组织学生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模拟拍卖活动,体验拍卖的过程。
学生分配角色(主持人、出卖人、竞买人、观众)选定竞拍物,模拟拍卖的过程,进行竞拍活动。在竞拍之前应充分讨论竞拍物的价值,包括内容、形式、数量、时间等因素。
通过体验活动,加深对拍卖活动的感受和理解,加深对竞拍物的价值认识。
四、课堂总结
1、收藏的方法
2、拍卖的过程和方法
3、收藏与拍卖活动的意义
4、鼓励学生将收藏活动作为自己的爱好,可以看中央电视台2套的《鉴宝》节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