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十二章》教学案
《论语》十二章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
【学习重难点】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自主预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明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教师范读,强化解读文义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单”变“双”。如:学--学习、乐--快乐、温--温习、师--老师、思--思考、知--知道、择--选择。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义
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②吾十有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②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③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新的理解”)
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快乐)⑤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3)古今异义
①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②三人行(古义:表示概数,表示多;今义:表示确数)(4)一词多义
乐不亦乐乎(高兴)回也不改其乐(乐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2.重点句子的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明确: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明确: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无所得。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明确: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不好的地方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确:孔子在河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淌。”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明确: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到不明白的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三)整体感知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概括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
第二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三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第四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五章: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第九章:前两句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后两句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对照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说明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前两句将正确的学习态度。即使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也不可以被轻易改变。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三、板书设计
重要字词
重点句子
每章要点理解内容--掌握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解读各则语录并进行分类,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3.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习重难点】
1.解读各则语录并进行分类,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重点)2.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论语〉十二章》中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此外,《论语》是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本课。
二、教学新课
1.文章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态度: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学习方法: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传不习乎?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品德修养: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④子曰:“贤哉回也……”
⑤饭疏食,饮水……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明确: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疲倦而无所得。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识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耻。
三、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学习方法 勤于复习
学思结合
学习态度以学为乐
诚实谦虚
珍惜时间 修身做人宽厚仁义
坚贞守节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四、拓展提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是怎么看待“箪食瓢饮”的?
生甲:颜回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真是不容易,所以说,能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生乙: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会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也不会迷失自我。
生丙:我不太赞同以上二位的意见。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摒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它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
五 课堂小结。
12章主旨归纳,本问通过孔子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分别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个方面来谈,告诫人们要勤奋自勉,谦虚上进,加强修养,给每位求学之士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六 作业:
P52,53 课时练。
第二篇:12《论语》十二章教学案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端正学习、生活态度。重点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成语、格言、警句 难点 理解每则语录的意义
1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超市】
1、走近作者: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2、相关知识: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一、自学导航
(一)自主学习
(教师寄语: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
学法指导:诵读课文,用斜线划分好前六章的停顿。对照课文下的注解,并查阅工具书,解释每章中加横线的重点字词,再理解每章的意思。第一章: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乎?有 朋 自 远 方 来,不 亦 乐 乎?人 不 知 而 不 愠,不 亦 君 子 乎?” ①朗读并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想想本章中的三句话各讲了什么。第二章:曾子曰:“吾 日 三 省 吾 身:为 人 谋 而 不 忠 乎?与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 传 不习乎?” ①朗读并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想想本章中讲了什么。第三章:子曰:“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学,三 十 而 立,四 十 而 不 惑,五 十 而 知 天命,六 十 而 耳 顺,七 十 而 从 心 所 欲,不 逾 矩。” ①朗读并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想想本章讲了什么。
④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⑤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第四章: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①朗读并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本章中讲的是什么。
第五章:子曰:“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 ①朗读并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想想本章讲的是什么,阐述了什么与什么之间的关系。
二、达标练习(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1、回顾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章的意思并背诵前六章
2、请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文学文化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二、自学导航
(教师寄语: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
学法指导:诵读课文,用斜线划分好后六章的停顿。对照课文下的注解,并查阅工具书,解释每章中加横线的重点字词,再理解每章的意思。第六章:子曰:“ 贤 哉,回 也!一 箪 食,一 瓢 饮,在 陋 巷,人 不 堪 其 忧,回 也 不改 其 乐。贤 哉,回 也!①朗读并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本章讲的是什么。
第七章:子 曰:“知 之 者 不 如 好 之 者,好 之 者 不 如 乐 之 者。” ①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想想本章阐述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第八章:子曰:“饭 疏 食 饮 水,曲 肱 而 枕 之,乐 亦 在 其 中 矣。不 义 而 富 且贵,于 我 如 浮 云。” ①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本章讲的是什么内容。第九章:子 曰:“三 人 行,必 有 我 师 焉。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其 不 善 者 而 改之。”
①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本章讲的是什么内容。
第十章:子 在 川 上 曰:“逝 者 如 斯 夫,不 舍 昼 夜。” ①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本章讲的是什么内容,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十一章:子 曰:“三 军 可 夺 帅 也,匹 夫 不 可 夺 志 也。” ①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本章讲的是什么内容。
第十二章:子夏曰:“博 学 而 笃 志,切 问 而近思,仁 在 其 中 矣” ①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本章讲的是什么内容。三
1、互动相关练习
2、背诵课文
第三篇: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第11课 《论语》十二则 【文海拾贝】:
1、半部《论语》治天下,万世师表耀古今。
2、《论语》中并非深不可测的大道理,全是为人处世的真本事,是至圣先师的谆谆教诲,是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
_________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获奖感言
4、“四海之内皆兄弟”。
______联合国总部大堂的标语
3、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重点)
2、了解孔子及其《论语》。
3、弄懂十二则语录的基本意思,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重点)
4、积累成语、格言。
5、学习儒家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第一课时
完成目标1、2。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完成文学常识填空: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___,字仲尼。我国_____(朝代)时期伟大的思想家、___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
3、《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共二十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二、课堂研讨重点学习1-6则。
(一)课文内容 1.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第1句讲:学习方法 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 第3句讲:个人修养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2),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3),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4),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4.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本章谈学习方法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
(二)重点记忆
1、完成加点字注音,请填空。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四十而不惑()从心所欲不逾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箪()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曲肱()而枕之 不舍昼()夜 ..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小题。(1)、解释重点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阅读探究。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习小结】
1.《论语》十二则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内容。
2.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达标检测】
1.当堂背诵前六则。
2.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___家,是____ 家学派创始人。
3.《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4.《论语》中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完成目标3、4、5。
【学习过程】:
一.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问题回顾上节课内容。
《论语》十二则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有的谈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的谈_____________。二.重点学习后六则内容。
(一)课文内容
7.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9、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10、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第十一章
11、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12、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二)重点记忆
1.解释重点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
择其善者而从之()...子在川上曰()
博学而笃志()..2.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朗读吟咏,积累反思。
1.请从《论语》十二则中积累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做人修养的的名言警句,并说明此句告诉了你怎样的道理。
用“我认为_____________与学习方法(态度、修养)有关,这句话告诉我___________的道理”这个句式说话。
如:我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学习方法有关,这句话告诉我要学思结合的道理。
你的收获是: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有关,这句话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中的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为成语,在生活中为人们广为使用。如:温故知新。请你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一归纳。
出自《论语》的成语:
温故知新、不舍昼夜、乐在其中 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四.多少年过去了,《论语》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有着永久的生命力。找出文章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的看法。
略
【学习小结】
泱泱中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留下的灿烂辉煌的文化,至今仍光芒四射。在对《论语》的吟诵流连中,我们唇齿留香,我们获得了多少精神的滋养?怎能不激起我们对祖国灿烂文明的自豪感?
本科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4.传不习乎 1.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愉快)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放在整数5.饭疏食饮水 与零数之间)饭:名词-动词,吃饭
(二)古今异义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不亦君子乎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四)一词多义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为: 2.可以为师矣 可以为师矣
(当,做)古:可以、凭借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今:可能、许可
3.饭疏食饮水 知 古:粗劣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今:疏通、疏散 温故而知新
(懂得)
4.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而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5.匹夫不可夺志也 温故而知新
(表顺承)
古:普通人 博学而笃志
(表并列)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其 古:多次 仁在其中矣
(它的)今:数词,三 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人)
(三)词类活用
(四)特殊句式 1.学而时习之 省略句: 时:名词-状语,按时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2.吾日三省吾身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日:名词-状语,每日
3.温故而知新 判断句: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贤哉,回也!会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达标检测】
背诵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课外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文
【课后反思】
第四篇:论语十二章复习导学案
《论语十二章》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积累成语、格言、警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学习过程设计: 一 导入: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论语》一书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孔子智慧的结晶。就目前来说,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那么,《论语》中到底有哪些精神食粮供我们学习呢? 二 基础知识检测: 1 给下列的字注音
不亦说()乎
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
不逾()矩 论()语
一箪()食 曲肱()而枕之
博学而笃()志 2 解词
时习
愠
信
传
立
天命
耳顺
罔
殆
堪
逾矩
川
乐之者
曲肱
于我如
斯
匹夫
笃
切问
3翻译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 理解性默写
(1)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2)阐述君子应该具备的风度的句子是。
(3)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句大意相同的句子是
。(4)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二 合作交流:
1、作家作品:
孔子——
《论语》——
四书:
五经:(了解)
2、成语:
3、通假字(2个):
4、名言警句: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品德修养:
5、文言总结: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三 知识拓展: 1 你喜欢哪一则?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后的收获
2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l课时。【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自“新浪网”)(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2分)
(3)盐城市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2分)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四 学贵置疑: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都提到了学习要温习,但侧重点相同吗?
我的疑惑:
教学反思:
第五篇:我这样教《论语十二章》
我这样教《〈论语〉十二章》
蕲春县蕲州镇初级中学 陈军
摘要: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尽管在现代始终没有完整而严谨的实证研究推论出其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笔者在近两年的语文教学中,充分注意吸收其精华的内容,将“小组合作学习”、“马上应用”、“教给别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诵读
教辅
小组合作
教给别人
马上应用
文言文的教学一直困扰着各位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怎样让学生学得更高效,学得更充实,是摆在我们初中语文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学期,借助“学习金字塔”理论,我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有了一定的改观,下面就《〈论语〉十二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的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提取信息、诵读记忆
学习文言文,了解作家作品,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诵读文言文,培养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为学习本课做好充分准备。
1、借助教辅,强调预习。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利用早自习时间熟读课文,完成《阳光课堂》中的基础梳理部分,疑难问题留到课堂中提出或讨论。课中,让学生从《阳光课堂金牌练习册》中的“资料背囊”中提取重要信息,主要是对孔子和《论语》的介绍。然后,请学生从搜集的资料中补充有价值的信息,并在课堂笔记本中做好记录。学生补充的重要信息主要是“四书五经”的组成,孔子讲学的地方称之为“杏坛”,孔子的其他著作,这样,学生对孔子及其著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2、反复诵读,培养语感。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
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因此,《论语》这样的经典必须让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学生在整体感知、大体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又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势必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课本上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多是精粹语言,只要粗通大意,先吞下去再反刍是完全可能的。
二、小组合作、教给别人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因此,文言文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
1、师徒结对,同桌互学。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我将学生分成九个小组,“师傅”和“徒弟”同桌,小组中师傅之间和徒弟之间互相竞争,看哪位师傅善于教徒弟。因为“教别人”属于学习金字塔的“塔底”,可以记住90%的内容。课堂中,同桌之间、师徒之间互相订正《阳光课堂金牌练习册》中“基础梳理”的部分,疑难问题可以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
2、小组合作,解决疑难。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查找资料、小组合作讨论,由某一个小组选出代表说出其中一则“论语“的意思,再由其他的小组成员来评价。特别困难的可以向老师求助。
三、练习仿写、学以致用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效率在90%以上的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马上应用”。文言文在学以致用方面有值得发掘的教学资源吗?有!
1、仿写训练,培养能力。相比于现代文,文言文的仿写难度要大得多。但是我们可以先进行现代文的仿写,再模仿《论语》中的语句,将其“翻译”为文言文。如“不亦乐乎”的仿写:上课善于回答问题,老师表扬,不亦乐乎?写好一篇佳作,不亦乐乎?师傅教徒弟学习进步了,不亦乐乎?将以上三句改写成文言文,很精彩:课中善答,师赞之,不亦乐乎?有佳作自笔下出,不亦乐乎?师教徒,学日善,不亦乐乎?
2、结合实际,学会应用。《论语》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大都是做人的道理,很多言论都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启示。如:“吾日三省吾身”,我根据学生实际,安排学生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三省吾身”,对当天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反省,有的学生写道:“学业完成乎?日行一善乎?日明一理乎?”长期坚持,效果良好。
几点思考:
一、关于教辅资料的使用。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理解表达能力,但根本上语文是一门课程,学生面对的是试卷,想要的是成绩。那么怎样选择合适的教辅资料,怎样用好教辅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对《阳光课堂金牌练习册》情有独钟,使用也得心应手:练习册的编排既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也可以让学生课中讨论,还可以让学生课后练习,更有中考链接的编排,强调学习方法的运用,说通俗一点,就是教会学生怎样答题。可以说,“一册在手,语文无忧”。
二、关于小组合作的利用。当前,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喜欢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相对较高,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型或教学环节都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还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少数程度较好的学生参与了、思考了,但相当一部分小组成员基本上无所事事。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时候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大有学问。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明确合作目标,可以采取师徒结对互帮、对手竞争合作等方式让全体小组成员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关于学习目标的应用。我们都知道,每一课都有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无论是哪一层目标,只有马上应用,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因此,语文课中,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我们都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尽可能让学生马上应用,与学习实际结合,会考试;与生活实际结合,会做人,这样不仅能实现课程目标,而且效果很好,时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