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课时教学设计1[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16:3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敬畏自然》课时教学设计1[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敬畏自然》课时教学设计1[范文模版]》。

第一篇:《敬畏自然》课时教学设计1[范文模版]

《敬畏自然》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课前预习,查字典,疏通字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3.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

4.了解文章拟人、反问等修辞的手法,品味文章中的富有哲理的语句。学习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和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2.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难点:

了解文章反问等修辞的手法,品味文章中的富有哲理的语句。学习设想:

1.组织学生搞好课前预习,朗读课文,疏通字词,搜集有关人与自然方面的资料。2.创建一个和平融洽的学习氛围,倡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3.教师准备些必要的课件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从学生对“人”和“自然”的认识导入。

二、检查预习: 1.字词疏通情况。

示例:咫尺蓬蒿鲲鹏幼稚相形见绌 ★师生交流 ★生生交流

2.划出文中对你有启发的语句。★师生交流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

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语句能表达作者的观点。★提示: 最后一段。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他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他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他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四、探究,思考:

(一)认识人类:

1.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我们取得了哪些骄傲的成绩。试举例说明: ★讨论:

(提示:四大发明人类登月计算机的普及等)★课件展示: ★总结:

2.对人类取得的这些成绩,你的态度如何呢?作者对人类取得这些成绩,态度如何呢?

★学生自由探讨,交流。★教师总结:

(二)认识自然:

联系课文,结合自己的实际,具体谈谈你对自然的认识。★课件展示:

(三)人类和自然的关系: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如何?在本文中,作者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交流。★课件展示:

教师归纳:人类是大自然机体的一部分,人类应该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和谐统一,共同发展。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自然是伟大的,它有着深邃,高超的智慧;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六、作业:

1.积累重点词语,理解、分析关键句子。2.观看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节目。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你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拟人,反问等修辞的手法。

2诵读课文,品味文章中的富有哲理的语句。学习内容和步骤:(略)板书设计 敬畏自然

人:四大发明,人类登月…… ↘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和谐统一,共同发展。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第二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1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理清本文行文思路。

2、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3、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

一、导人: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然而,不自量力的人类却妄图面对充满了母性关怀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说:“我要征服你!”快看看这篇文章,望我们保持理智的清醒和灵魂的温情吧。

二、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围绕:问题(1)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进行思考,理清文章行文思路。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理由:

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

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

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第10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第11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

三、语言品读: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以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为例)

四、反问: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

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五、质疑: 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维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

1、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 的?

2、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3、我们对自然正确的看法应当怎样?

4、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自然界有目的吗?

5、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是否也一样?那么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6、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六、探究活动: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七、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同时在文字里我们也读到了作者一种大生命观:生命平等,生命尊严的理性之美和人文关怀。“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

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之美好境界当是人与自然真正和谐之境界。附录:阅读钱钢《唐山大地震》(节选)沉痛的记忆——26年前唐山大地震(史海钩沉)26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世界地震史上最惨痛的一页———中国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书向全世界公布了唐山大地震中惨绝人寰的事实:死亡,24.2769万人;重伤,16.485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一座重工业城市毁于一旦„„ 唐山大地震以一座城市和这座城市中的百万生命为代价提醒我们:在人类研制的各种行星探测器频繁飞向宇宙太空,甚至放言要向太空移民的今天,我们对自己脚下的地球又了解多少呢?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终究不在于力的征服,而在于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我们优秀的科学家们的首要任务也并不是在于研制出各种先进的武器,以“抵御外敌”,相互搏杀,而是如何立足于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更加充分地认识它,驯服它,不再在它嚣张暴戾地作恶时而毫无预见,束手无策。也许,这就是我们纪念发生在26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的真正意义。不可预知的灾难 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42分53.8秒,河北唐山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24万余人在灾难中丧生。仅仅在一秒钟以前,地球表面似乎还是平静的。在东经118.2度,北纬39.6度———中国河北唐山市,一切都和往昔一样,夜阑人寂。谁也不曾想到,若干年来,地壳运动产生的巨大应变能正在唐山的脚下聚集着,直到岩石再也支撑不住的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终于在这一天的凌晨发生了,犹如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离地面16公里处的地壳中爆炸!唐山上空电闪雷鸣,大地上狂风怒吼,在强烈的摇撼中,百万人口的唐山瞬间被夷为平地。唐山震后惨状 唐山第一次失去了它的黎明,天地间被一座城市毁灭时所产生的一切死亡物质笼罩着。唐山矿冶学院图书馆的第一层楼面整个向西剪切滑动,原来三层的建筑像被地壳吞没了一层。唐山第十中学前的水泥马路被拦腰震断,一截向左,一截向右,错位达一米多。而这次大地震地裂缝穿过的地方:唐山地委党校、东京街小学、地区农研所以及整个路南居民区,都像被一只巨手从地面上抹去了似的,不见了。在陆军二五五

医院,一个女兵被一根水泥梁柱横穿了胸膛,胸口血肉模糊;一位孕妇已快临产,人已断气,下身还在流血;一位年轻的母亲从三层楼的窗口已逃出半个身子,沉重的楼板落下来将她压死在窗台上,她死在半空,怀里抱着她的孩子,垂落的头发在余震的摇颤中拂动。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冲人喊着:“救救我哥哥吧,我的爸妈全没了,救救我哥哥吧„„”在他的旁边,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正大口大口地吐血,胸前一片殷红。和历史上许多大震之后的情景一样,无休无止的暴雨开始了,唐山的废墟中涌出了混着泥土和碎石的红色水流。剧痛中的唐山城在凄苦地呻吟着。生命大营救 7月28日凌晨4点10分左右,唐山大地震发生不到30分钟,一辆红色救护车开出了开滦矿。三个小时之后,这辆红色救护车出现在北京中南海门前。历史应当记住这四个人的名字:唐山矿干部李玉林、曹国成,唐山矿司机崔志亮、袁庆武。他们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最先报警者。当他们在那个大灾难发生的凌晨走进中南海紫光阁时,四个人同时大哭起来:“首长啊!唐山100万人啊„„”中央的紧急会议随后召开,决定军队、医疗队、救灾物资连夜向唐山开进。7月28日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10万救灾部队开赴唐山,抢救废墟中存活者的重任落在了年轻士兵的肩上。最早进入唐山的北京军区某团一营当时的教导员李福华后来回忆说:“战士们都惊呆了,满地的死尸、脑浆和血。我急了,喊‘快救人呐!’喊的时候声音都在发抖。”整个唐山废墟中,到处听得见呻吟,但楼群的残骸像山一样。当天下午,一营2/3的战士的指甲全都剥落了,可他们仍像疯了一样地扒呀扒呀„„在一座已经塌成陡坡状的楼房前,人们看见一位战士从废墟里站起来,身上背着一个中年人,然后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外挪,他的脚后跟拖着一块大木板,仔细看去,原来他踩中了木板上的钉子!年轻的士兵满头的汗,满脚的血。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火车、飞机、汽车,全国向那座剧痛中的城市和百姓运送粮食7611万斤,药品293.7万吨,苇席262万片,铁钉1030万吨,蔬菜1406万吨,衣服157.3万件„„28日夜,从北京开出的两辆发电车开始给设在唐山机场的抗震救灾指挥部供电;29日深夜,辽宁邮电系统维修队修复了东北经唐山通往天津和北京的通讯线路;30日,北京重型电机厂第一个将30辆水车的清水送到了唐山„„就在这场大灾难发生后的第二天夜里,唐山市一条布满瓦砾的小路上突然亮起

了一盏路灯,如烛光一般明灭不定,它是九位工人从工厂的废墟中扒出手摇发电机点亮的,这盏大地震后第一个亮起来的路灯犹如唐山这座城市不熄的生命之光!作者邮箱:jane.23@sohu.com

第三篇:《敬畏自然》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11.敬畏自然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了解本文中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使用,重点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3.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4.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2.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

2.理解分析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字词:(听写)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提出了人类妄图“征服自然”的错误观点,并在课文的第二段至第十段对人类智慧和自然的智慧进行了论证,得出了人类是自然创造的,更是与自然创造的其他生物是平等的,最终作者将文章回归于“敬畏自然”上面,的出结论是“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1.这篇文章的文体是:议论性散文,这篇文章既有散文的诗意与意境,同时可以看出作者有很强的逻辑,它是采用论证的方式层层推进,没有将“敬畏自然”这个问题直接写出,而是通过许多的论据来说明,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场严密的论证。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含义: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含义: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含义: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三、向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引导。(用ppt)

(1)、如何理解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它们怎么能与人相提并论呢? 含义: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确实精巧绝伦,苍蝇的复眼,蚊子的吸血功能实在奇妙;灰尘微小,内部结构却异常精巧。它们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展示了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人类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苍蝇、灰尘也是,为什么不能相提并论呢?

(2)、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含义:人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包括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的大概念,一个是单指低级形态的小概念。“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其中“同一智慧”指“宇宙智慧”,“宇宙的智慧”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3)“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而看起来静止不动的东西其实也拥有着生命。

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反问句,请看课后第三题反问句的使用,默读定义。

四、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1)、文章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大自然拟人化。(2)、学习文中反问句的运用,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请同学们根据文章所给出的反问句来自己造一个句子,互相说说,互相评评

五、探究活动:

1.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是否真正的做到了“敬畏自然”呢? 2.你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敬畏自然”呢?

六、看人类对自然的污染的视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敬畏自然”观念,“敬畏自然“从你们做起。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

第四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蓬蒿、咫尺、狼藉、呐喊”等词的词义,学习运用“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等成语。

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2.理解本文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意,培养语感。

德育目标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教学难点

1.概括要点,理解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正确领会“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的含义。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有关人类征服自然的图片、画面、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

2.设疑激趣法。

3.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有关人类征服自然的图片,如登山、横渡、航天航空、空气污染、森林毁灭、土地沙化、„„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课文相关知识的理解

(1)、了解作者及课文背景知识

作者介绍: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严春友教授还爱好文学,写过诗歌和散文,《大自然的智慧》一文入选199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并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名称《敬畏自然》;人教社《语文读本》高二卷,课文名称《大自然的智慧》;收入广西教育出版社《新语文读本》高三卷,课文名称《大自然的智慧》。

(2)、理解题目及文体

“敬”:“尊敬”、“敬重”、“恭敬”。是各种推崇之心的涵盖,这个词还包含一种深深的爱护、珍惜和依恋之情。“畏”:“怕”“畏惧”之意

“敬畏”: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怕”是由于“敬”-“爱”-“惜”到了极点之后的“怕失去”“怕破坏”、“怕改变”。这是从美好的浓情中析出的“怕”,这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力量与神秘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叙事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有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性的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2、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鲲(kūn)鹏斥鴳(yàn)蓬蒿(hāo)咫尺(zhǐ)狼藉(jí)相形见绌(chù)美味佳肴(yáo)

(2)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精巧:精细巧妙。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呐喊:大声喊叫助威。佳肴:精美的菜肴。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3、学生自读课文两遍,初步交流读课文的感受。

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题,作者认为应从根本上纠正“征服自然”的理念,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三、合作研讨,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概括段意,划分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交流,求同存异,小组组长归纳成员发言要点。

3.小组组长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共同交流,教师酌情给予指点。

明确: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1段,从人类“征服自然”谈起。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200亿年,人类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肌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第二部分,包括2~7段,这一部分分两层。第一层(2~5),比较人类智慧和大自然智慧。2~4段着重谈人类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第一,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非常狭小;第二,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第三,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第四,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算不了什么。第5段谈大自然的智慧。大自然的智慧无与伦比:宇宙中的一切都精妙绝伦,人类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

第二层(6~7),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认识自我的工具;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得出人与自然是一体,人类应该爱护自然的结论。

第三部分(8~10),论述宇宙的生命。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人类与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

第四部分(11),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4.教师总结。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智慧是一层,从智慧到生命,又进了一层,最后得出结论“敬畏自然”。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由引论到本论到结论,层层推进,水到渠成。

(多媒体显示)

四、深层探究,理解作者的观点

1、提问: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段是哪一段?明确:课文第11段。

2、为什么说“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骄傲”?

3、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4、为什么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结论是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

2、找出文章中的反问句,并体会其作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提问听写上节课的字词

二、研读课文

(1)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2)如何理解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它们怎么能与人相提并论呢?

(3)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4)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宇宙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这一句话能否理解为“我就是天,我就是地,我就是自然,我就是宇宙”?这是否是一种天真、狂妄的心态,是极端的唯心主义?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一层为“畏惧”,但不是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美好。

(2)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确实精巧绝伦,苍蝇的复眼,蚊子的吸血功能实在奇妙;灰尘微小,内部结构却异常精巧。它们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展示了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人类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苍蝇、灰尘也是,为什么不能相提并论呢?

(3)人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也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包括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的大概念,一个是单指低级形态的小概念。“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其中“同一智慧”指“宇宙智慧”,“宇宙的智慧”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4)照作者的说法,人之于宇宙,有如头脑之于全身,那么“人的智慧就是自然的智慧”就容易理解了。基于这一认识,就意味着人与宇宙休戚与共,人与宇宙同呼吸、共命运、同欢笑、共痛苦。

三、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科学文艺作品的文学性

(一)品味语言,体会句中哲理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讨论明确: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讨论明确: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讨论明确: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二)修辞手法

反问:

1、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作用: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2、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白掘的陷阱呢?

陈述句:谁也不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作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3、反问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作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

4、反问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作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归纳:反问句及其作用

1、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

2、用否定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3、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比喻: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明确:这两句都运用了比喻。(1)句,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后果,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2)句,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拟人:

(1)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明确:这三句都用了拟人的修辞。(2)句,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1)句和(3)句,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四、扩展练习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如: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呵护我们的明天。

3.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的身上,我们应该知道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泪,不是我的眼泪,更希望不是地球母亲落下的最后一滴带着绝望的泪!

五、布置作业

对于“保护自然”,你有什么建议?写一篇文章。

第五篇:敬畏自然 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

严春友

主备人:刘思宏

备课时间:2016.5.11

审核人:八年语文

集备组

整体目标:1.理解标题的含义及文章的主题思想,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2.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

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整体把握,理解课文。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概括文章情节,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展——

依据各班具体学情自行设计

导——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都是大自然富予我们的恩赐。但曾有一段时间,人类竟宣称要征服自然,人类开始向大自然宣战,大肆开采矿产资源,乱砍乱伐,追杀野生动物等,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继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近《敬畏自然》。学——

1.作者介信息、体裁介绍

(1)、作者: 严春友:(1959---),生于山东省。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 1 会学学院工作。爱好文学,写过诗歌和散文。作品主要有:论著《西方哲学新论》、《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精神之谜》等。

(2)、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叙事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有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性的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2.检查预习完成情况

鲲(kūn)鹏

斥鴳(yàn)蓬蒿(hāo)

咫尺(zhǐ)狼藉(jí)

相形见绌(chù)

美味佳肴(yáo)

3.初读课文,整体感悟文章的基本内容,找出每段的关键语句。

1)基本内容: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文中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否定了“征服自然”的口号,提出了“敬畏自然”的观点。2)

一、(1)人类要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妄想。

二、(2—5)把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指出大自然的智慧无与伦比。

三、(6—7)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体的。

四、(8—10)从自然的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

五、(11)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悟——用文中的关键句说说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标记到书上。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练——生字词考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敬畏自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解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

一观点的。

2、理解本文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3、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

精神与人文关怀。教学过程:

展——依据具体学情自行设计。导——复习导入。学——

(一)、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 结合文中语句回答。

讨论后明确: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深入探究。

1、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再读课文,概括文章各段的内容要点,说说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2-4)(请在文中找出依据。)

1)、在大宇宙中间,人类到达的空间非常狭小。

(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2)、人类的认识史是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的看今天,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

3)、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4)、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5)(从文中找出的理由。)

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2)、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

C、人类的智慧本身就是大自然智慧的一部分。(6--7)

(人类的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 的工具。)

D、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9-10)

(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统一智慧的不同阶段。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理所当然,人类应该爱护自然。)

2、归纳总结: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11)

归纳解读:1)文中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人类之所以应该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毕,最后水到渠成,引出结论。

2)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尽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敬畏和爱护我们自己。

3、“敬畏自然”的内涵是:

“敬”,“敬重”的意思,“畏”,“畏惧”之意。所以,敬畏自然即我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更要爱护自然。敬畏自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

悟——怎样才能做到敬畏自然?结合文中语句来谈谈你的看法?

A、作者在第10段中说说“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也即告诉我们要把宇宙中的其他所有个体当成兄弟。所以在态度上我们应该平等对待自然。

B、第6中“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是说只有站在宇宙的角度思考宇宙的价值和面临的系列问题才能敬重和爱护宇宙,爱护自然。也即要换位思考。

C、第7段中“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这里明确告诉我们从行动上爱护自然。

练——内容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敬畏自然》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标题的含义及文章的主题思想,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2.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

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教学过程:

展——依据具体学情自行设计。导——复习导入。学——

(一)语言品味,互动探究:(各小组讨论、交流,口头展示)

1、语言就是思想的“外壳”。文章有了美丽恰切的“外壳”、漂亮的“肌肤”,才会鲜活感人。再读课外,感悟本文语言的特点,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选取其中的两句进行品味。(可以从句子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内容、句式等方面品味。)

(结合课后习题二)

(1)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品味: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弟兄”一词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这句话形象地表述了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是我们的弟兄。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品味:这句话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语言形象生动,此句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于自己的认识。

(3)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 

品味: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为了便于说理,本文在表达了方式上主要选择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了让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文章主要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为了让文章更能激发读者的感情,让文章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多处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知识点拨】反问的修辞手法

1、概念及作用: 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二)跳读课文,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说说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例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表达效果:反问句更有力的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反问句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陈述句:然而谁也不能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表达效果:反问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反问句③: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表达效果:反问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悟——关于“人与自然”的问题,通过课文分析,层层深入。我们理解了作者的观点:人应该敬畏自然,把自然界中的万物当成兄弟,平等对待。可是现实生活中是这样的吗?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如何?请联系你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案例和其他资料,谈谈你的体会和意见

练——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载《敬畏自然》课时教学设计1[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敬畏自然》课时教学设计1[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格致中学 杨丽君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体会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 2、能力目标:锻......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以浓郁抒情的文学笔触道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教读本文主要采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方式进行,将学习的自主权......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第一课时) 严春友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明白“敬畏自然”的含义。 2、能够划分文章层次。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导入 【投影展示以下“名言”】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站起来的人民要改造一切!旧世界、......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11.敬畏自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 了解本文中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使用,重点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3. 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单 位:绥棱县双岔河中学 姓 名:刘胜德《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绥棱县双岔河中学刘胜德 教材及内容分析: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围绕人与自然环境的主题,共有......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 畏 自 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朱建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课文学常识,识记生字词。 2、研究文中反问句,理解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学习作者语言,锻炼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