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单 位:绥棱县双岔河中学
姓 名:刘胜德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绥棱县双岔河中学刘胜德
教材及内容分析: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围绕人与自然环境的主题,共有五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树立人文关怀意识,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等。
《敬畏自然》散发着理性光辉的散文,议论较盛,涉笔宏大,文句流畅。本文谈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学生情况简析:
八年级的学生,学过的记叙文和说明文较多,知识暂时还不具备立论、论证等基础知识,所以学习这篇散文,只能给以科学思维情感上关照,使其获得一定的现代意识。本文能引导学生对天地自然产生玄思。这是这个文本的特点,也是八年级学生学习这个文本所要面临的挑战。
教具使用:多媒体、小黑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掌握新词,理解作者的观点,掌握作者推理的方法。
2、品味哲理性、文学性语言。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师生达成共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做大自然地保护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2、品味哲理性、文学性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当你欣赏大自然中的美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青山绿水,你心情如何?(多媒体出示日本地震情形)当你听说日本海啸,核辐射将波及中国东北,你心情又如何?是啊,我们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严春友写的《敬畏自然》。(板书课题)
(二)复习巩固(检查课前布置的预习情况)
1、读准下列词语:
沾沾自喜咫尺、鲲鹏、蓬蒿、狼藉斑斑、相形见绌、精巧绝伦、深邃、混淆、硕大无比、美味佳肴
2、明确文体:
《敬畏自然》是严春友写的一篇议论性散文。
(三)明确目标(小黑板出示)
1、通过自学、互学的方法,感知内容,揣摩语言。
2初步掌握议论文的结构方式及推理方法。
3、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方法:教师口述,并在导学案上写明。使学生清楚学习任务。
(三)学生自主探究(部分问题有多媒体课件出示)
让学生自学,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1、学生速读课文,感知内容:勾画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2、再默读课文,探究问题:
(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3、感悟主旨:标题“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4、学生自由读文,分析写法:
作者是怎样推理得出结论的?(从以下三方面思考,结合文中语句说明。)
(1)推理部分用了什么写法?
(2)表达方式的运用有什么特点?
(3)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合作讨论
(一)。
(方法)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每组一题,小组代表发言,然后同组成员修正和补充,最后其他组成员发表不同看法。师生讨论明确导学案上的问题。
1、阅读最后一段,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其深刻含义。
(1)有些人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事实证明,征服自然过于急躁,往往违背自然规律,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面对现实,人类与自然本身就是一体的,都是宇宙的创造物,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爱护我们自己。
2、思考“敬畏”从字面上看是又敬重又畏惧。“敬畏自然”就是敬重自然的智慧,畏惧自然的惩罚。正确、充分地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美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探究文章的主要写法。
(1)对比的写法的恰当运用。把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作对比,突出大自然的伟大、神奇。层层推进,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先说人类的智慧无法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再说人类的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的,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最后说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是平等的兄弟关系。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
(2)《敬畏自然》全篇以议论为主,使文章富有哲理性。又富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使文章富有文学性。
(3)本文运用了拟人、反问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文学性语言,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概括)议论性散文不同于抒情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以说理为
主,有论点、论据、论证,又有议论文的思路。语言形象,富有文学色彩和抒情成分。
总结阅读议论性散文的方法:知内容,明观点、析写法,品语言。
(五)合作讨论
(二):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如果不认同,请说明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汇报,师生评价)
(六)检测课堂效果。(见学案中的测试题,此略)
1、学生自主选择完成测试题(学困生只做第3题):
2、让我们把“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变成具体行动,请就这一主题拟一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如:保护地球母亲,创建美好家园。
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完成后,同桌互评互改,检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七)盘点收获
1、学生谈体会
2教师课堂总结
(八)布置作业(学困生只完成第1题)
以下两项作业,任选其一:
1、课外阅读张晓风的《敬畏生命》,写下感想与同学交流。
2、向全校师生提出倡议,完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倡议书。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征服自然不自量力
人类智慧不值得骄傲
敬畏自然分析问题人类智慧与自然智慧关系与自然和谐共存 宇宙生命
和平共处
教学反思:
近日,引领学生学习了《敬畏自然》一课。这一课很值得回味。上课之前,我在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实际问题。
1、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一点很关键,因为这一课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内容比较枯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在课堂上多次播放大自然美景的视频,让学生从中有所感悟。
2、解决教学难点,辨清层层推进的议论方式。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性的散文,议论的较为严密,如何层层推进,是学习的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在这之前学生对议论文知识掌握太少,在此情况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和学生学习的方法都做了准备,但是上课情况与设计还是很不吻合,因为生成大于预设,这节课的实际效果与自己课前的预设有很大的差距,感觉学生学得还是很吃力。这样看来,是预设中所探究的问题超出了学生思考的范围。当然,本节课也有比较成功的地方。例如
1、学生对课文结构的特点掌握较好。第一段由人们征服自然错误认识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最后一段则是明确本文的结论,与第一部分照应。中间段落议论为何要敬畏自然。从整体看,段落清晰,结构完整。
2、学生对主体部分的学习更加明确。主体部分一是智慧的角度,一是生命的角度,让学生从两个方面入手,更显得层次清晰,论证严谨。如此看来,对学生的整体把握更加容易。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清晰的认识到,人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是不值得骄傲的,而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二是生命的角度,这里同学们掌握了宇宙是生命的,而人的生命是宇宙的一部分,其他生命也是生命存在的形式,与人类生命是平等的。至此,全班大多数学生对本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的一清二楚。
由此看来,课后反思,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11.敬畏自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了解本文中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使用,重点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3.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4.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2.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
2.理解分析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四、材料分析:
这篇文章属于议论性的散文,主要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的作者深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辨证关系,指出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它的高级形态,人与大自然中其他事物之间是兄弟关系。最后则忠告人们:人类在谋求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时应想到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果说发展是火,保护是水,那么作者用散文的笔调把这两者可以相容的实质提示出来,闪现着理性的光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1..人类是一种神奇的生物,我们往往赞美人类的智慧,可是当我们看到人类的成就、人类的伟大的同时,我们有没有留意是谁创造了人类,人类的母亲那是否是更伟大的,儿我们人类和这位“母亲”又是怎么相处的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美丽的母亲。
2播放《人与自然》片段,展现自然界的伟大和神奇的创造性。(视频)
一、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PPT)
鲲(kun)鹏 斥安鸟(yan)蓬蒿(hao)咫尺(zhi)狼藉(ji)相形见绌(chu)美味佳肴(yao2)2.解释下列词语:(PPT)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呐喊:大声喊叫助威。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精巧:精细巧妙。佳肴:精美的菜肴。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初步交流读课文的感受,并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5分钟)
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题,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作者的观点: 课文最后一段。过渡:这一观点是否在课文一开始就提出来了?(学生回答是在结尾提出的)。那么作者是如何层层推进,进而提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又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呢?我们一起分析课文结构和内容。合作探究,把握文意:(8分钟)
1、划分结构,理清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划分层次,概括段意。明确:可分三部分:(板书)
第一部分(1):从人类征服自然开始谈起。
第二部分(2—10):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论述宇宙的生命。第三部分(11)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
2、逐层分析:
第一部分: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存在于人存在之前至少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
第二部分:
第一层(2—7):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
第2—4段着重谈人类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找出理由来,并读一读): a、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
b、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c、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d、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第5-7段着重谈大自然的智慧。提出人类是大自然创造出的会思维的生物,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提问学生找出理由,并大声读出课文)
a.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b.大自然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而人类是自然发展的高级形态。第二层(8-10)宇宙是有生命的。
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可以在最后一段找出作者的观点,那就是我们要“敬畏自然”。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他不说“敬爱自然”或是“畏惧自然”?(2)为什么作者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互相补充。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字词:(听写)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继续学习课文: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提出了人类妄图“征服自然”的错误观点,并在课文的第二段至第十段对人类智慧和自然的智慧进行了论证,得出了人类是自然创造的,更是与自然创造的其他生物是平等的,最终作者将文章回归于“敬畏自然”上面,的出结论是“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1.这篇文章的文体是:议论性散文,这篇文章既有散文的诗意与意境,同时可以看出作者有很强的逻辑,它是采用论证的方式层层推进,没有将“敬畏自然”这个问题直接写出,而是通过许多的论据来说明,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场严密的论证。
2.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发现作者在字里行间中都透露着一种哲理性,理解富于哲理的句子,并且试着自己讲一讲。(研讨与练习的第二题)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含义: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含义: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含义: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3.向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引导。(用ppt)
(1)、如何理解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它们怎么能与人相提并论呢? 含义: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确实精巧绝伦,苍蝇的复眼,蚊子的吸血功能实在奇妙;灰尘微小,内部结构却异常精巧。它们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展示了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人类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苍蝇、灰尘也是,为什么不能相提并论呢?(2)、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含义:人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包括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的大概念,一个是单指低级形态的小概念。“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其中“同一智慧”指“宇宙智慧”,“宇宙的智慧”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3)“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而看起来静止不动的东西其实也拥有着生命。
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反问句,请看课后第三题反问句的使用,默读定义。
二、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1)、文章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大自然拟人化。(2)、学习文中反问句的运用,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请同学们根据文章所给出的反问句来自己造一个句子,互相说说,互相评评
四、探究活动:
1.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是否真正的做到了“敬畏自然”呢? 2.你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敬畏自然”呢?
三、看人类对自然的污染的视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敬畏自然”观念,“敬畏自然“从你们做起。
四、作业布置:相关练习
第三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敬畏自然”的内涵,理解作者观点
2、关注自然,保护环境。
3、品味兼有哲理性文学性的语言。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观点,关注自然,保护环境。品味兼有哲理性文学性的语言。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 教学方法:激趣法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欣赏图片谈感悟
或仿例造句,表达对自然母亲的感恩之情:感谢自然赐予我眼睛,让我看到如此壮美的山河。我们常常说:“人定胜天”“征服自然”,课文的作者却主张“敬畏自然”,对大自然要又敬重,又畏惧,这是两种对立的观点,你站在哪一边?且看课文为什么主张敬畏自然而嘲笑“征服自然”呢?
二、预习检查
(读一读)
三、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
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二)同桌交流,回答上面的问题 ——规范:作者的观点 P89最后一段
四、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2、既然人类在自然面前是那样渺小和微不足道,人类是否就应该任由自然摆布而无所作为了呢?
五、品味语言
3、本文语言富有哲理性、文学性,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加以品味,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赏一句话,读一句话。
(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增色,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
六、自主质疑 你还有什么疑问?
七、拓展反思
人类对自然有哪些不敬之举?请举例说说。面对此图此景,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八、创造应用
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第四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11.《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了解本文中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使用,重点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3.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4.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
2.理解分析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四、材料分析:
这篇文章属于议论性的散文,主要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的作者深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辨证关系,指出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它的高级形态,人与大自然中其他事物之间是兄弟关系。最后则忠告人们:人类在谋求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时应想到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果说发展是火,保护是水,那么作者用散文的笔调把这两者可以相容的实质提示出来,闪现着理性的光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人类是一种神奇的生物,我们往往赞美人类的智慧,可是当我们看到人类的成就、人类的伟大的同时,我们有没有留意是谁创造了人类,人类的母亲那是否是更伟大的,儿我们人类和这位“母亲”又是怎么相处的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美丽的母亲。
2播放《人与自然》片段,展现自然界的伟大和神奇的创造性。(视频)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PPT)
鲲(kun)鹏 斥安鸟(yan)蓬蒿(hao)咫尺(zhi)狼藉(ji)相形见绌(chu)美味佳肴(yao2)
2.解释下列词语:(PPT)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佳肴:精美的菜肴。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钟)
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题,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作者的观点: 课文最后一段。
过渡:这一观点是否在课文一开始就提出来了?(学生回答是在结尾提出的)。那么作者是如何层层推进,进而提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又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呢?我们一起分析课文结构和内容。
四、合作探究,把握文意:(8分钟)
1、划分结构,理清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明确:可分三部分:(板书)
第一部分(1):从人类征服自然开始谈起。
第二部分(2—10):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论述宇宙的生命。
第三部分(11)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
2、逐层分析:
第一部分: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存在于人存在之前至少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
自读课文,初步交流读课文的感受,并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5第二部分:
第一层(2—7):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 第2—4段着重谈人类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找出理由来,并读一读):
a、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
b、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
c、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d、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第5-7段着重谈大自然的智慧。提出人类是大自然创造出的会思维的生物,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提问学生找出理由,并大声读出课文)
a.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b.大自然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而人类是自然发展的高级形态。第二层(8-10)宇宙是有生命的。
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可以在最后一段找出作者的观点,那就是我们要“敬畏自然”。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他不说“敬爱自然”或是“畏惧自然”?
(2)为什么作者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互相补充。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字词:(听写)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提出了人类妄图“征服自然”的错误观点,并在课文的第二段至第十段对人类智慧和自然的智慧进行了论证,得出了人类是自然创造的,更是与自然创造的其他生物是平等的,最终作者
将文章回归于“敬畏自然”上面,的出结论是“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1.这篇文章的文体是:议论性散文,这篇文章既有散文的诗意与意境,同时可以看出作者有很强的逻辑,它是采用论证的方式层层推进,没有将“敬畏自然”这个问题直接写出,而是通过许多的论据来说明,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场严密的论证。
2.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发现作者在字里行间中都透露着一种哲理性,理解富于哲理的句子,并且试着自己讲一讲。(研讨与练习的第二题)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含义: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含义: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含义: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3.向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引导。(用ppt)
(1)、如何理解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它们怎么能与人相提并论呢?
含义: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确实精巧绝伦,苍蝇的复眼,蚊子的吸血功能实在奇妙;灰尘微小,内部结构却异常精巧。它们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展示了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人类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苍蝇、灰尘也是,为什么不能相提并论呢?
(2)、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含义:人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包括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的大概念,一个是单指低级形态的小概念。“人的智慧
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其中“同一智慧”指“宇宙智慧”,“宇宙的智慧”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3)“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而看起来静止不动的东西其实也拥有着生命。
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反问句,请看课后第三题反问句的使用,默读定义。
三、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1)、文章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大自然拟人化。(2)、学习文中反问句的运用,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请同学们根据文章所给出的反问句来自己造一个句子,互相说说,互相评评
四、探究活动:
1.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是否真正的做到了“敬畏自然”呢? 2.你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敬畏自然”呢?
第五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格致中学 杨丽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体会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品味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掌握读懂句子的方法;了解反问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
2、品味句子含义:掌握读懂句子的方法;了解反问的作用。难点: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语句。
三、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1、课型:教读课(第二课时)
2、教学思路:回顾导入——师生共品——生生互助——自主学习——小结收获
四、教学过程
准备:课前预习作业找出本课中不懂的句子,写在作业本上。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敬畏自然》这篇课文。这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希望同学们可以利用先前所学内容更好的分析理解这篇课文。
2、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了解了本文的体裁是——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是——具有哲理性、形象性、抒情性。然而恰恰是因为文中的很多句子富有哲理性,导致同学们读不懂句意。那么,怎样才能读懂这些句子呢?希望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些许收获。
(二)师生共品
1、回顾第二段主要内容。
2、重点研读: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这三个句子的含义。
(1)分析第一个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A、什么含义?如何表达?有何作用?体会做着什么情感?
B、小结:你们的回答让老师想起了从前我们学到的常用的分析句子的方法——抓关键词、修辞、标点,来解读这样形象、抒情的句子。
(2)分析第二个句子: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
A、要想读懂这个句子,显然用刚才几种方法办不到。回归文本,再从“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一直读到段末,边读边思考,看看从其他句子中能否得到些帮助。
B、为了让大家理解更透彻,根据之前的理解举生活中的例子或学过的知识来证明这句话的意思。
C、将原文的句子换成同学们理解的语言,好不好?为什么? D、回顾分析这个句子时所用的方法。
(3)分析第三个句子: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A、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能否体会做这些反问句的情感?齐读,读出这种情感。
B、本文反问句已多次出现,比如下一段,体会到什么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谈谈你这样读体会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之前所学哪篇文章给我们这样的警醒? C、浓烈的情感正体现了本文的抒情性。
(三)生生互动
1、刚刚我们通过研读第二段中的句子,找到了一些解读句子的钥匙,下面请同学们尝试着用这些方法来解读第六段你不曾读懂的句子。
2、作业中有哪些同学针对第六段提出了不懂的句子,读一读。
3、默读第六段,结合语境分析刚才同学提出的句子含义。把你的分析提交到小组内交流讨论。
(四)自主学习
我们通过师生共品、生生互助成功的运用几种方法来解读一些句子。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来解读你作业本中剩余的不懂的句子。将你的分析写在作业本上。
(五)小结收获
这节课的学习将要结束,你在这节课上都有哪些收获?说来听听。
(六)单元小结
这几天我们通过第三单元的学习,收获了沉甸甸的真实:我们从《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认识到消逝的不是一个湖泊,而是人类“敬畏自然”的心灵;从《旅鼠之谜》中体会到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智慧;从《大雁归来》中品砸出尊重具有同等生命生物的款款深情;从《喂,出来》中预感到缺乏敬畏之心所带来的严重恶果。种种这些,“敬畏自然”这种生命意识就深深的扎根在我们的心里。
结束语:我想借庄子的一句话来结束本课的学习——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为一。让我们爱护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吧!
(七)作业 必做题:
1、整理作业本中剩余的不懂句子的分析。
2、摘取课文中可以作为警句的句子,背诵下来。(不少于5句)选做题:
本单元中任选一篇课文,谈谈你的启示。注意运用哲理性、形象性的语言。字数不少于100字,写在随笔本上。
板书:
敬畏自然
严春友 议
论 哲理性 联系上下文
性 联系生活经历或学习经验 散 形象性 读懂 抓关键词 文 抓修辞 语 抒情性 抓标点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