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

时间:2019-05-12 16:5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

第一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

课题:生活中的趣事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中有趣的事是数不清的,比如说出去玩、做了个奇特的梦……能够把它画下来,那就更有趣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各种奇闻趣事,体验生活中点滴乐趣。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表现生活中趣事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把生活中的趣事表现清楚。

2、是否突出了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3、能否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儿童画作品,各种颜色的制、多媒体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图画本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小组交流生活中的趣事,派代表把最有意思的事向大家讲一下。

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图上表现的故事。

活动二:

教师放,展示多幅儿童绘画作品,通过分析与对比了解创作的方法:明确主题、确定人物,添画相应的背景。

教师为每一组发一幅儿童绘画作品,学生分析与讨论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

教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

活动三:

学生进行创作,创作完后,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同学。

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运用其他的方法进行创作。

教学评价:

4、能否把生活中的趣事表现清楚。

5、是否突出了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6、能否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学。

札记:

在引导阶段,个别学生把吓唬别人、恶作剧也当成了趣事来说。对于这些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的孩子,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不准画这样的题材”。而是诱导他们:这样做你感觉有趣,可是被你捉弄的人感到有趣吗?你被别人捉弄时感觉怎样?学生很快明白了捉弄别人不好的道理。也就不再画这样的题材了。其实在画创作画时,常常有学生把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不良现象当成有趣的事画下来,我认为这时老师不应该不管不问,也不能劈头盖脸的训一顿拉到,因为教师的职责不光是教书,还应该育人。所以应该耐心的让学生了解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画出内容健康的画。

课题:泡泡飞呀飞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吹泡泡是小孩子喜欢的活动,表现泡泡,表现于泡泡有关的想象中的情景,也是学生乐于去做的。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边吹泡泡边观察泡泡飞起来的情景。

2、引导学生想象泡泡飞起来的时候,透过泡泡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有创造性的构思。

3、引导学生试着用各种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及泡泡与人、建筑、动物等各种物体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

2、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

3、引导学生在泡泡装饰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新颖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大瓶洗洁净调成的肥皂水,彩色纸、图钉、气球等。

学生每人带一小瓶泡泡水、吸管、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塑料袋。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在愉快的游戏中观察泡泡飞动的情景,激发表现这一情景的兴趣。

要求学生边游戏边思考通过透明的泡泡可以反映那些景物,除绘画外,还可以运用哪些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

活动二:

回到教室,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作品是怎样透过泡泡反映出各种自然美丽的景色和梦想的,使用了哪些新材料?

启发学生讨论:如果让你表现“泡泡飞呀飞”,你会运用什么表现方法,表现什么情景?

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教师建议:可以运用气球,塑料袋、图钉等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还可以在这些材料上装饰、美化,表现各种泡泡新颖有趣的特点。

活动三:

表现“泡泡飞呀飞”,学生完成作业后,要求学生边欣赏边评一评谁设计的泡泡有新意,谁画的图想象力丰富。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同学富有创意的构思和有个性的表现形式。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尝试,用各种材料及表现形式,用画泡泡或做泡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能大胆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

2、是否能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

3、是否能在泡泡装饰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新颖的特征。

札记:

在画泡泡时来讲涂色技巧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幼儿园时孩子们就知道了太阳有七种色彩只要物体表面光滑,就能反射出绚丽的色彩,所以在阳光下泡泡是五颜六色的。我在黑板上示范了一种运用涂色技巧表现泡泡质感的方法,并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涂?孩子们的思维是异常活跃的,他们涂出来的效果更丰富。相信他们对自己摸索出来的这些涂色技巧会运用的更自如,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也会灵活的运用。

课题:太空里的植物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设计。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太空里的植物。

3、引导学生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教学准备:

教师:关于太空的、彩纸、吸管、橡皮泥、kt板等各种材料。

学生:彩纸、吸管等各种材料。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放音乐及创设情境,让每一位学生做一位太空人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在太空看到了哪些奇异的植物,互相交流想象中的太空植物。

要求学生想象出太空植物与常规植物的异同。

活动二:

每位学生在小纸上画出想象中太空植物的草图,并在小组内交流、修改。

老师和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共同制作一棵太空植物。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创作方式,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制作或画出一种太空植物。

在作业过程中肯定学生大胆构思、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的创造和表现。

活动三:

作业完成后,以“探空植物博览会”的形式展出学生作品,让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并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太空植物”。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废弃材料,化废为宝,进行创作,正当环保小卫士。

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是否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3、学生是否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札记:

太空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是很具体,但科幻卡通片对学生思维的影响是巨大的,好些学生的作品怎么看都是卡通片的布景。学生在这一课里想象力的发挥还不如前几课。卡通对孩子的影响真是太大了,当然也有正面影响。可是在童年时期对想象力的扼杀,其后果也是不堪想象的。

课题:香甜的水果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各种水果造型,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突破水果常规的造型和色彩,谈谈感受。

2、引导学生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创新。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垫板、尺、铅笔、剪刀、牙签、彩泥等材料和一些新鲜水果。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最喜欢的水果的造型与色彩,谈谈自己的感受。

分组展示,观察课前准备的新鲜水果的造型与色彩,引导学生讨论制作方法,尝试用彩泥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造型。

活动二:

展示尝试制作的作品,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怎样利用彩泥制作出香甜的水果。(提示:可以从色彩的搭配、造型拟人化等方面引导学生的想象。还可以介绍一些团、搓、压、接、印、刻等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制作一两件有趣的水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用“水果店”、“水果吧”等形式展出作品,并可以通过“选购自己喜欢的水果”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运用学过的制作方法制作不同的水果。运用其他材料(陶土、纸张、布等)制作水果。

教学评价:

1、是否突破水果常规的造型和色彩,谈谈感受。

2、是否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创新。

3、是否团结协作。

4、是否在课前准备了充分的材料。

札记:

这样的课,运用实物投影仪来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我先请学生自己试着做几个水果,互相参观,大家可以向做得好的学生提问,然后由他在实物投影仪下演示自己是怎样做的。这样由学生来教学生,技法问题迎刃而解。教的学生有成就感,学的学生没有距离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课题:运动场上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可惜今年学校修草场不举行校运会了,不然的话让孩子们看过运动会再上这一课,效果一定好。但他们在幼儿园里参加过运动会,尤其是趣味运动会,这更适宜于用彩泥来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彩泥表现具有动态的人物造型。

2、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对运动中的人物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造。

2、引导学生掌握泥工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师生共同准备垫板、尺、铅笔、剪刀、牙签、彩泥等材料和一些运动场上的各种人物造型的照片、录像。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幼儿园时参加运动会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运动场上发生的事情。

欣赏教师带来的运动场上的各种人物运动的照片、录像,丰富学生的形象记忆。

活动二:

针对跑步的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怎么制作跑步的人?

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尝试制作一个跑步的人。

展示尝试制作的作品。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怎样利用才你制作出更多不同造型的运动的人物造型(可以从色彩搭配、立体造型、半立体造型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

为每组提供一幅运动场上的各种人物运动的照片和相应的运动骨式图。

活动三:

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运动的人物造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可以通过创设“小小运动会”的情景等方式对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述。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制作方法制作出不同的人物造型

2、用其他材料如:陶泥、纸、布等制作运动场上的人物。

札记:

有的小组的学生象上学期做“我的好朋友”那样将运动场上的人做成可以站立的立体的小人,脚上粘上一小团橡皮泥来固定。大家做好后把各种动作的人摆到一起,真的很像一个运动场,有趣极了。我表扬了这个小队的大胆创新及团结协作。在他们的带动下,别的小队也做出了一个个的小运动场。

课题:乘上大船游世界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学生选用多种材料、工具、进行各种船的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撕、画、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轮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轮船的造型。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想象,并画出、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轮船造型或画面情景。

2、引导学生能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运用于作业中。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展现各种轮船的,准备图片、录像资料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2、布置学生回去搜集各种轮船的照片。学生准备铅笔、蜡笔、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轮船的图片,说说自己从家长口中、电视、书本中得到的关于轮船的知识。

活动二:

教师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向学生展示各种轮船的造型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启发学生想象祖国现代化蒸蒸日上,同世界各国交往与日俱增,水上交通日益繁忙的情景,想象自己乘着大船游世界的美好情景。

活动三:

你想乘一艘什么样的船来游世界呢?

参考着图片来画一艘大轮船,也可以想象着画。

活动四:

将大家画的轮船贴到一起组成一支船队。

布置下节带多种材料、工具来运用多种手段表现轮船。

第二节:

活动一:

出示纸折船,问学生:“你还会别的纸折船的方法吗?”启发学生回忆并向大家介绍自己会的、看到过的纸折船的方法。

活动二:

欣赏书上的范作,启发学生思考:除了用纸来折,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船?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利用多种造型手段大胆、自由的表现立体的船。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集体制作,如在一个组中,有做船身的,有做船帆的,有做桅杆的,有做其他设施的……

活动三:

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提醒学生收拾工具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的整洁。

课后拓展:

回家收集一些表现水上交通工具的图片,通过想象自己设计未来的轮船。

教学评价:

1、是否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并激发出对想象、创作的热情。

2、是否积极的动脑筋,大胆想象,并画出、作出与别人不同的轮船造型或画面情景。

3、是否能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运用于作业之中。

札记:

由于前几节课一直使用橡皮泥作东西,所以这次有不少的学生仍然使用橡皮泥来做船。在我稍加引导之后,孩子们将纸、数学学具盒里的小棒、花片等与橡皮泥结合着来做船,效果还真不错。这样,学生在愉快的造型游戏中自然的理解到了“综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作品的效果更加丰富、多变。这比老师去讲授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

第六课春天的颜色

一、教材分析:

春天五彩缤纷、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记忆。通过组织孩子们走进山林、原野,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美好春光,通过画笔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美术表达工具,涂抹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色彩,表达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丰富他们五彩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感受春天丰富的色彩,感受季节美。

操作目标:在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并讷讷感用自己擅长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情感目标:通过对春天的观察与表现,充分感受春天的色彩没与季节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春天的色彩没,用简短的语言和自己喜欢的色彩加以描绘和表现,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

难点:用什么样的美术语言表现春天的色彩美。

四、教学准备:

师:景点、授课环境的选择;应用与写生、示范、指导的工具材料。

生:学生所需的相关工具材料及户外活动的服装、鞋帽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知道,春天!

师:对了,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那春天跟冬天有什么不同呢?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植物园(根据地方优势,也可以是公园、野外等),看看春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你们愿意去找一找吗?

生:好!哦!去植物园了,去找春天哦!

(组织教学,讲解室外写生纪律要求)

二.

发展阶段:

师:同学们,你找到春天了吗?

生:找到了,找到了,春天呀——

(请小朋友观察周围的环境,从这些事物的生长现象和色彩变化方面加以描述。)

师:那么,你们觉得春天美吗?你想怎么表现?

生:有——

师:好,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的眼中春天最美丽,颜色最漂亮!

.学生绘画或制作(可分小组协作),教师指导。

2.请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价。

.收拾整理:强化环境卫生的维护。

一.拓展阶段:

.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春天唱支歌吧(边唱边舞)。

2.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春天留个影吧!

3.等到节假日请爸爸妈妈带你一同去踏青,把美好的春光写在你的日记里。

二.评价总结:

评价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师评、生评、自我评价等方式,内容包括:○学生组织性、纪律性执行情况,环境卫生维护情况。

○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态度进行评价。

○对学生语言表达、构思创意和画面表现的效果进行评价。

○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进行评价。

第7课转转儿

一、教材分析:

人类的创造体现在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上。儿童虽然不具有改造物质世界的主动性,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都融于情感驱使的富有乐趣的活动之中。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以自由的心态放松着自己的思维,以无拘无束的行动为大胆地创造,感受着无尽的愉悦和满足。具有深远意义的是,这些活动和自由的玩乐就是创造精神的萌芽。学前时期,儿童就喜欢玩转转儿。无庸置疑,本节课是儿童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教师的任务是让儿童在转转儿的玩乐中感受制作的乐趣,寻找图形和色彩混合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了解转转儿玩具的原理,掌握制作的反复法,并能独立操作。培养儿童动脑想、动手表现的能力和兴趣,并养成爱创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转转儿的制作方法和游戏方法。

难点:圆的剪制;转转儿中间部位的制作,组织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制作,形成积极参与的游戏氛围。

四、教学准备:

师:转转儿几个,剪刀,胶水,卡纸,纽扣等制作工具。

生:剪刀,胶水,卡纸,纽扣,线等

五、教学过程:

1.活动的准备:

教师和学生充分准备活动工具。教师课前提醒学生在准备剪刀等工具的时候,要注意它们的安全性,准备儿童专用剪刀,并存放、保管好自己的圆规,特别注意圆规的尖部。

2.活动的导入:

师:小朋友们都玩过转转儿的游戏吧?(教师取出转转儿然后旋转起来,激发儿童兴趣。)

3.活动的尝试:

A.教师知道儿童将纽扣穿起来,绳线的两头打结。

B.教师知道儿童尝试让纽扣转起来。

4.活动的发展:

A.师:纽扣太小,如果添上卡纸,再纸上画上美丽的颜色,转起来就会有梦幻般绚丽的色彩出现。

B.看教师的范作,激发兴趣。

c.初步研究、了解制作方法。讨论并掌握制作方法。

转盘的制作:圆规画园---剪出圆形---给转盘涂上漂亮的颜色---确定圆)心---将纽扣粘在圆形卡纸的正中间---用针穿孔---穿线并打结---尝试旋转。

2)注意事项:圆心旁边的两个相对应饿点不能距离圆心太远,大致和纽扣的两个对应的孔距离差不多。

D.学生尝试制作。学生利用自己的工具制作转转儿,并在转转儿上涂上漂亮的颜色。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同学合作完成。

5.活动的延伸:

A.试者让转转儿转起来。

B.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和材料制作转转儿?尝试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独到的发现。

c.游戏,相互欣赏交流。举办比赛,谁的转转儿旋转的时间最久,转起来最漂亮。

活动的收拾:

打扫卫生

教师总结

第8课校园真热闹

一、教材分析:

儿童在校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本课的内容和儿童的活动与生活紧密相关,所有的构思和表现的基本素材都于儿童平时的校园活动和生活;画面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手段也是儿童们熟悉的,但创造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受到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因此,观察就是通过经验来获得视觉感受。引导儿童观察热闹和活泼的场面,理解和体会动态的构成因素,表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和氛围。通过画面的构图和相互的配合,可以让儿童之间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同时,通过会议、想象和美术表达,让儿童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教学目标:

指导儿童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构图和用色,表现热闹的氛围;培养儿童画面的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儿童绘画和表达的兴趣;培养儿童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表现校园的活动氛围。

难点:人物动态的夸张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四、教学准备:

师:欣赏作品若干

生:彩色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观察校园里的各种活动场面,积极参与活动。

五、教学过程:

*回忆和想象。

通过回忆和想象,说一说校园里活动:

.联系自己的实际,想一想校园里举办过那些活动。

2.活动的场景。

3.想一想精彩的活动场面,上台来表演一些动作。

*欣赏图片资料,讨论表现方法。

.欣赏教材和教师准备的图片资料,理解画面内容,感受活动气氛和表现方法。

2.小组讨论表现方法。)表现手段: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颜料,铅笔等各种材料的综合应用。

2)画面氛围的刻画:内容要充实,色彩要鲜艳,人物形象的动态要夸张,表达要大胆。

3)想一想自己要表达哪些内容,讨论:如何使画面的安排更充实,如何能表现热闹的气氛。

*课堂练习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尝试用各种方法刻画活动场面,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展示和评价

相互欣赏作品,并相互点评,教师总结。

第9课这是我呀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所涉及的学习领域极其宽泛,教学的系统性、层次性较强,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培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值得深入研究和精心施教的一堂好课。本课教学的连续性、条理性、综合性很强,能够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要义。本课与学生身心特点相融,与美术语言相通,凸现课标精神。本课与其他同类课题存在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同之处是本课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较强,是一个“面”化的教学体,而其他课是“点”化的活紧密联系,以人为本,以我为美,生活的我就是没的塑造者,与自然存在着共舞、共生、协调等关系;与儿童的精神世界存在着认识自己、塑造自己、发展自己的关系,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自己,进而实现美化自己的目的。本课在情意领域上,应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尝试欲,能够通过自己、做自己、雕自己提高自信心,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运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难点:初步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比例关系,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能够运用生活媒材进行恰当的表现。实现情趣化、个性化的绘画表现;掌握一定的手工制作方法;能够尝试性地运用立体手法创造性塑造人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测量工具、小镜子、照相机、制作工具及材料等。

生:制作工具及材料、照片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发现自己。

教师可在班级向同学们描述一个特征鲜明的学生形象,让大家猜,这位同学自然地发现“这就是我呀”!

*出示课题,引导观察。

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魅力”所在(特征),可与同学交流观察结果,互相提出看法。

*探讨比例,学会方法。

教师可让学生开展实验性的“比例游戏活动”,可把头作为身高的比例单位,把眼作为面部的比例单位,同学之间进行测量,并写出活动报告(强调安全教育)。在掌握比例关系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的特征和比例,运用画笔进行大胆的表现,并尝试性地运用各种绘画表现方法。

*作画过程,互评互进。

引导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以自己为中心,结合同组的同学的意见,完善画面的形象。建议学生给自己重新设计发式和服饰。同学之间的互评,不够使每位同学更准确地表达特征,情趣更浓厚。

*课后拓展,初步感知。

教师可让学生把描绘自己形象的画面放在面前,进行趣味性评价。让学生课后收集制作材料和观察自己的照片、录象等来发现自己的特征。

第二课时

*组织教学,展示作品。

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备的制作材料放好。欣赏几幅有特色的情趣作品,给予学生启发。

*启发想象,学会方法。

启发学生想象,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材料才能使画面有立体效果?学生答出运用手工制作方法和运用纸、布等材料制作。

*欣赏范作,探究学法。

教师出示几件不同材料制作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欣赏,学生通过看、摸、拆、拼、想等探究性学习,基本掌握了制作方法,并能够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设计“我”的形象。

*合作探究,个性制作。

同组之间互相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制作爱好,初步确定制作方案。学生进行制作,同组同学之间互提建议,特别是形象特征上和情趣上给予帮助。

*开展游戏,情趣评价。

在学生制作好以后,教师要求学生把制作好的作品放在面前,同学之间进行“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提倡情趣性评价方式,指出作品的可取之处和存在问题,以便改善。

*课后拓展,触摸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认真观察并能够触摸自己的头、面、身体等,初步感受自我形体结构的立体感,并准备制作塑型材料。

第三课时

*欣赏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出示几件有代表性的情趣化人物雕塑作品,让学生观察作品的形象特征、制作材料、形态情趣等,并让学生摸一摸,增强学生对立体作品的感知。

*讲授方法,尝试制作。

教师讲解立体塑型的初步方法,如:搓、捏、盘、接、雕、刻等方法,特别是人物姿态的拼接和制作过程的流程图,应讲清、讲明。学生尝试运用制作方法,同学之间可交流讨论,试验出其他制作方法。

*合作探索,制作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能够尝试性地摆出个性化的动作和神态,同学之间观察、审美,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用笔把动态画出,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的照片进行播放、评点。学生有了个性化的表象内容,同学之间相互切磋,运用适合自己的媒材进行制作,可用黏土、泡沫块等

可塑材料进行雕制。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互相评点,完善作品。

*游戏评价,凸现自我。

教师与同学一起开展“这是我的ABc”游戏,小组之间进行展评。A。自画像;B。自我形象手工;c。自我情趣雕塑。师生互评,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奖励,形成一种和谐向上的游戏与评价氛围。

*课后拓展,布置房间。

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用于室内装饰(如教室、家庭等),放在有趣的位置,让来客欣赏你的作品,并说说他(她)像谁?当来客认出制作的是你自己,那么回家帮爸爸、妈妈制作一件作品

第10课纸线绳小浮雕

一、教材分析:

本课要求学生利用纸、线、绳制作小浮雕,通过动手制作,不仅锻炼学生对物体的概括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色彩搭配、点线面结合等方面的能力。本课的原材料来自于日常生活,这会促使学生认真地体验、感受生活。在创作上,可以充分发挥不同质地的纸、线、绳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组合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注意点、线、面的结合要具有美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利用多种材料大胆制作。

难点:点、线、面的结合要具有美感。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若干、纸、线、绳、胶水、及剪刀。

生:色卡纸、白纸、线、绳、胶水、剪刀、自选可以用来制作的媒材。

五、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按组重新排列桌椅,集体协作完成。

*感受材料: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接触所带的材料,说出质感。

2.用小手触摸老师所带的材料。

3.讲述感受:选择某些纸、线、绳,说好所你觉得它们适合表现何种物体?

4.再次加工:对已有的材料根据其特性进行加工:染色、卷曲、打结等,使学生完全融入其中。

5.尝试创作:)欣赏范图,学习经验。

2)勾勒草图。

3)选择材料。

4)动手粘贴。

6.展示交流:)开一个小小展览会,请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可以赠给你的好朋友,和他(她)共享艺术之美。

第11课神奇的瓦楞纸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第10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原材料的机理效果进行创作,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瓦楞纸剪、撕、切等操作,引导学生们在具体情境中发现生活中的美,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力,而且学生的创造力、实践力、表现力也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本课以常见的包装盒之类的瓦楞纸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从废旧物品中拓展思维、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瓦楞纸的观察,是学生们感受肌理,加深他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以瓦楞纸的剪、撕、切、贴等方法组成一幅幅浮雕式的绘画,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对比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是学生能够大胆地想象与表现。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瓦楞纸的观察,利用它的多层凹凸面进行创作。

难点:巧妙地利用纹理的粗细确定粘贴的饿方向。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粗细不同的瓦楞纸盒、胶水、美工刀、剪刀等。

生:各种瓦楞纸盒、剪刀、胶水、美工刀以及一些废旧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纸张比较(宣纸、卡纸、餐巾纸、瓦楞纸等)。)直观对比;

2)感觉、触摸对比(重点感觉瓦楞纸)。

2.研究表述。)讲述各类纸张对比结果。

2)瓦楞纸的特点及功能;

3)可以再次加工的方法:撕、剪、贴等。

3.欣赏范作。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范画的表现方式及形式美感。

4.尝试制作。

试着用撕、剪、贴等方法做一幅简单的画。

第二课时

分小组合作

.展示作品。

自评、互评上节课的作业。

2.欣赏范例(受机广告画、立体模型等)。

通过欣赏,拓展思维。

3.分小组构思创作草图。

要求在前一课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4.动手创作。)表现内容要丰富,多样;

2)用弯、折、卷等方法更增强立体感;

3)粘贴形式根据纹理色彩。灵活地粘贴。

5.共享活动。

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第三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个性化设计

1、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用途、不同特点的船,初步了解船的发展历程。

2、能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地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3、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使学生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三、教学难点: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画出船的状态。

四、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船的图片及图像资料,查找有关船的发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

学生:绘画工具、剪刀、胶水

教师:代表大海的蓝色大纸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题

2、感知与启示

分小组展示学生收集来的有关船的图片和资料,并选择小组集体认为最好的图片资料向全班展示。

师问:①你知道这艘船叫什么船吗?为什么?

②还有其它种类的船吗?(全体同学欣赏图片并议论)

3、了解船的发展历程,学生根据收集来的有关资料议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①师问:谁知道最初的船儿是怎样的?(就是根木头浮在水面上)

②师:这样的船造型真简单,老师也能马上想到几种,你们看,这块西瓜皮就可以成为一艘船。别看它小,至少可以装载几百、几千只蚂蚁。像这样造型简单又很实用的“船”,小朋友们还能想出几艘吗?(撑开的伞、香泡皮、瓶盖等)

③师:接着又出现了用木头做成的月亮型的船。有的造船师傅还在船上叉上风帆,就成了帆船,然后便出现了铁皮船、气垫船、快艇等。(课件出示相关船的图片)

4、设计创作

①师问:看了这么多的船,你能画出你心目中的大船吗?

②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评:

师:让我们的大船到海中去航行吧!

用剪刀将自己画的大船按外轮廊剪下来,贴在老师准备的蓝色大纸上。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2、长呀长

教学重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回忆与想象植物生长的生长情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从环境、生长过程或片段、情节等多方面展开联想生活,激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教学难点:

表现的自由性与流畅性,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各种种子(植物、庄稼、水果等都可);找有关种子发芽的童话故事(文字、影视都可);水彩笔、油画棒。

教师课前准备: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待上课时观察种子的生根——发芽——长出的小叶等。(注意:植物的根最好紧贴器皿边缘便于观察种子长的根。)学生的作品。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教学

1.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

2.请学生每日观察并记下种子的成长记录。(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学生种种子,每日做记录。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汇报自己两周来观察记录下的种子的生长情况。

2.教师播放影片课件:总结、观察、欣赏种子成长的过程。

(种子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一个生长时期色彩、形状都会有所不同。)

学生回忆汇报

学生观看。

三、讲授新课(观察与想象)

1.教师出示一粒种子:

你们认识这是什么种子吗?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种子。如果老师现在将它种在土里,几秒钟后它有什么反映吗?

我们看,“绿拇指”也在此刻种下了一粒种子,顷刻间会怎样呢?(多么神奇呀!这粒种子顷刻间生根发芽、越长越高,冲破了城堡的窗户,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2.观察想象:

3.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指名个别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给其他学生以启示。)

4.动画欣赏再次启迪学生的想象。

5.请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在指名将自己的想象讲给同学们听。-

四、作业要求:

1.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的画一幅植物生长的画。

2.展示范画(水彩笔画的、油画棒画的、二者相结合的。)给学生以绘画的启迪。

五、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教师指导学生绘画,解决学生绘画中的问题。

学生绘画

六、小结评价

3、出壳了

重点:

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难点:

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观察法

研究法

操作法

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画

生:胶棒、剪刀、彩纸、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胖胖的芦花鸡妈妈每天都下一个蛋,可是有一天,蛋全都不见了,鸡妈妈好伤心啊!过了几天,芦花鸡在草丛中捉虫子的时候,发现了有各种各样的蛋,不知是哪个粗心的妈妈丢掉的,芦花鸡用自己胖胖的身体盖住了蛋宝宝,辛辛苦苦的孵化了一个多月,这期间,先先后后地,蛋卵里的小生命一点一点的发生变化了┉┈

2、观察蛋壳中的神秘现象

3、表演:

4、构图思路:

(1)生命自然形成的连接图。

(2)先出来的宝宝帮助正在出生的宝宝里呼外应。

三、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四、展评作品:

(1)选出感情最生动、友情动人的作品。

(2)谁画的家庭成员种类最多?

(3)找出画面里面最有意思的地方。

(4)提出一个好的改进建议来。

(5)挣脱蛋壳情趣点。

(6)妈妈关注保护蛋宝宝的情节。

(7)你喜欢哪个家庭?为什么?

生:分小组讨论推荐典型的画面。

4、我们身边的线条

一、教学目标1.在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各种形态的线条,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表现手法来自于生活,艺术中线条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认识不同形态的线条会产生多种感觉,提高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3.学习用线条的不同形态表现思想情感,探索艺术的共性。

二、教学重点:

认识线条的不同形态

三、教学难点:

了解线条表现出的情感,学会用线条的不同形态表达思想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2.欣赏

3.让学生观察思考,在你的身边,在大自然中,哪些方面存在着线条表现出的美。(可以将这些线条的存在形式进行分类)

例如,斑马身上存在着线条的表现形式,(动物)

竹林中也有线条的存在,(植物)

还有北大桥、烈士塔等等(建筑物)

教师总结:

A.线条无处不在B.它可以分为视觉的和听觉的线

指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视觉的线

4.学生思考,课本上《红色娘子军》和《飞天》都是舞蹈图片,但它们给人的感觉确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去认识用不同形态的线条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5.阅读,阅读课本30~35页的图片,欣赏图片中指示的线条,并谈一谈自己的感觉。

7.听文章画线,要求学生用笔在纸上画出如下意境:

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丝风;

调皮的小鸟,投进了一粒小石子,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狂风掀起了一层巨浪。

8.作品展示,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9.课堂作业。

5、太阳

教学目标:

1、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培养创新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采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教学难点: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

教学准备:彩泥及附带工具。

教学过程

一、上节课作业简单回顾。

二、出示泥塑作品《美丽的太阳》。

1.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制作方法。

2.教师出示课件中关于揉、捏,搓、粘、压等方法的图象。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制作的动作。

4.出示更多的泥塑作品,让学生欣赏。引发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泥塑的基本方法,为接下来的造型表现作铺垫。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三、布置学生制作泥塑太阳。

体验造型艺术的乐趣,启发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学习。

四、小结,评价。

(把制作好的作品布置在底版上,学生互相观摹。)

展示自然界的太阳,生活中的和神话中的太阳。感受成功的喜悦。拓展学习领域,丰富学生知识。

6、漂亮的瓶子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和美化方法。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感受和瓶子对称造型剪法,使学生创作一个造型别致的瓶子。

教师用具:瓶子造型完成作品五幅,示范画一幅,16开纸若干张。剪刀一把。

学生用具:常规作业纸,剪刀一把,水彩笔,油画棒,固体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整齐摆放好学习用具,做端正。

二、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新朋友。(出示图)他是谁?--蓝猫儿来到了我们班!

(继续出示)他来我们班干什么呢?--开花瓶店卖花瓶。

这些瓶子给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好看的、漂亮的。

2、揭示课题--漂亮的瓶子。(板书课题)

三、新课讲授:

1、欣赏、观察

蓝猫开个瓶子店,请同学们做顾问,你喜欢哪个瓶子?能说说原因吗?为什么喜欢它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兴趣,懂得从细处去观察。

2、发现,解决

老师发现这些瓶子有两个共同之处。

(1)折起这些瓶子,发现--左右重合,大小一样,通过这样的发现,谁能找出一个可以快速剪出瓶子的办法呢?

(请同学回答,打出对折的剪法)教师示范(故意剪错对折线,剪出两个半边的瓶子)发现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让同学们发现,要依靠对折的线描画出半个瓶子的造型,这样,就连起来成了一个整体的瓶子造型)请学生示范剪出完整的瓶子,并大家一起评析。

(2)瓶子的花瓶都很漂亮

分别请四、五位学生就两个没画出花纹的瓶子进行联想和想象,各抒己见,谈谈,你会怎样美化瓶子。

四、学生表现:

1、作业布置:

蓝猫在我们班开了一个瓶子店,想把送我们同学们的。可是现在我们只有五个瓶子,我们班人又多瓶子也不够啊。没有瓶子怎么送?同学们你们能想到好办法吗?(我们同学们帮蓝猫做瓶子)

2、学生剪绘:

五、小结,讲评

7、漂亮的童话城堡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搭建童话城堡的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基本形之间的组合关系。

2.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拼摆、搭建童话城堡的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基本形之间的组合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具:城堡图片及课件、儿童喜欢的动画片歌曲、自制奖状、动画形象的图片。

2.学具:各色彩纸、儿童积木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发现城堡的基本造型,体会造型的美感。

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使学生在拼摆搭建的过程中了解基本形之间的组合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一组为单位,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1、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看:教师出示课件(几个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形象)

2、教师代表小客人们向大家问候。

3、以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

4、教师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形象拼摆、搭建城堡。

5、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

五、评奖。

8、《画自己》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

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与表现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自我的信心,让学生通过作品的表现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并提高审美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启发学生观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进行

表现,教学时要注意观察方法的引导,加强学习的交互性。

教学具准备:教师:大画纸、课件。学生:小镜子、彩色水笔、油画棒。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猜猜我是谁?”

二、发表质疑

1,请表演的学生下移纸板,露出头发,请学生仔细比较他们的头发有何不同之处?(长短、发型、颜色……)

2,继续露出眉、眼、耳,请学生再仔细观察比较其各自的特点。(大小、形态、位置……)

3,再露出鼻、嘴至整张脸,请学生比较每个人鼻、嘴的特点。(长短、大小、肥瘦、形态……)

4,比较脸型。(胖、瘦、长、短、方、圆……)

5,请学生谈谈:刚才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谁的特征最明显?为什么?

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象的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分段、分步寻找脸部特征,符合儿童注意力的广度与深度发展的规律。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发型、五官、脸型……)

2,说一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脸部特征。(喜、怒、哀、乐时的五官变化)

3,演一演: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的表情。

通过看、说、演进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及人物表情的无穷变化。

四、感受实践

五、巡视指导

六、欣赏评价

1,作业展示:请大家一起欣赏“大合影”。

2,自评互评:从“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谁?谁的脸部特征最明显?

七、课后延伸

9、手形联想

教学目标:

1.首先从平面手印大树入手,通过手影游戏(摆出手掌和手指的各种姿态),观察手的整体特征(影子)产生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添添、画画进行艺术创造。

2.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从内容、颜色、相互的配合等方面进行考虑,共同完成作品。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油画棒或水彩笔

教师准备:颜色盘(4个/组红、黄、蓝、绿)共28个、过滤纸7张、大水桶5个、抹布5块、磁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印大树

二、做手型

三、印手型

1.以组为单位(4-5人小组)

2.要求:

每组桌上有四个盘子、四种颜色、一张大纸、两到三组共用一个水桶——课件:座位图展示

请四-五人合作共同完成一幅手印画,再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稍稍添画。比比,哪组同学想得多,想得妙,想得和大家不一样!

注意:用手印换色时,把手洗干净,用抹布擦干,再用别的颜色。

在印的时候,不要用手来涂。——课件:两个太阳的对比

用水粉注意有一个好习惯!

四、作品展示、评价

1.自评:小组内讲一讲印了些什么?(张贴)

2.互评:你特别喜欢哪组的手印画?个别(把小手送给他)

五、拓展

生活中,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手的造型。——课件:图片展示

1.彩绘(立体)手

2.商品/广告/宣传画

3.雕塑

10、我和昆虫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

3、能力目标:利用所学的知识大胆想象和表现有情节的“我和昆虫”。

本课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

2、教学难点:表现向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

课前准备:彩笔、油画棒、彩色纸。

教学程序:

一、表演

回忆

发表(5)

1、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如图片、书籍或者网上昆虫的资料。

2、每人了解一种昆虫

3、引导学生观看录像。

二、观察

赏析

感受(10)

1、引导学重观察昆虫的变化过程

2、组织小组计论--说一说昆虫变化的过程

3、看书是2、3页分析昆虫的形态、颜色、花纹

三、思考

探索

创作(20)

1、昆虫的身体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昆虫的动态有什么不同?

3、自然界的昆虫与人类有关系吗?

4、自然界昆虫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你能想象你和昆虫之间发生什么故事吗?

5、欣赏优秀作品。

四、展示

评价

延伸(5)

1、提出要求

2、教师辅导

3、课后延伸

11、奇妙的爬行

教学内容与目标

1、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2、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奇妙的爬行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教学过程

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1)欣赏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

(2)思考:①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②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③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

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

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

5、作业

要求:

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

6、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

7、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8、课后小结: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

(2)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

9、课后拓展:

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来。

12、可爱的动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动物,能比较准确地、传神的绘制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典型特征及神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动物录象、图片、图书、玩具、模型等

2、有关动物谜语

教学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做好课前准备。

猜一猜:

长长的鼻子,白胖的身体,大大的身体,黑眼睛,耳朵像扑扇,最爱吃的是竹子。

四肢像柱子。

()

()

我的脖子最最长,我还穿着花衣裳。()

看一看:

播放动物的录象,请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它长的什么样?

你能学学它的叫声吗?

你能学学它走路的样子吗?

说说发生在它身上的有趣的事情。

二、画一画:

教师出示一些典型的动物外形,帮助学生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并能夸张的表现出来。

启发学生尝试多种绘画手法,如:毛笔、手指点画、拓印等。

适当的添加一些背景,运用一点遮挡关系。

三、鼓励学生画出有情节的画面。

小组之间可以先进行讨论,分工合作完成连环画,表现一个连续的情节。

展示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画。画连环画的小组可以分角色讲讲其中的故事。

课堂拓展:

将自己的作品与你的家人共同分享。

小组合作的作品可以留在学校留念

13、狮子大王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大自然中狮子的观察、比较和对生活中的各种狮子艺术品的欣赏,了解狮子的特点。

(二)能大胆地运用不同材料表现具有不同个性的狮子。

(三)通过听听狮子乐曲,看看、画画、做做狮子,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如何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抓住狮子的特点,进行大胆表现。并了解身边的狮子艺术品并抓住狮子特点用身边的材料表现狮子。

教学难点:

狮子头部特征的表现。并能大胆地运用不同材料表现狮子的头部特征。

学生用具:

学生——收集身边的不同材料(毛线、碎布、挂历纸等)、剪刀、胶水。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1)引导学生体验狮子大王的凶猛,导入新课。

(2)分析自然界中狮子的特征。

(3)分析艺术作品中狮子的不同表现方法,增加美术文化含量,解决教学难点。

问:艺术作品中是如何突出地表现狮子大王的特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教材第16页中的雕塑作品及一些绘画作品,总结出狮子的嘴的绘制比真实的还要大,露出的牙齿更尖利,眼睛。。。

(4)分析学生优秀作业中狮子的表现方法。

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难点。

提出问题:

1、这些学生作业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狮子大王的棕毛做得有快有好?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范作及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分小组进行研究。

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开始动手制作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小结:播放《狮子大王》动画片的音乐。

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狮子大王的作品戴在头上,学一学狮子大王的样子。

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后拓展:回家以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狮子的形象,它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14、介绍我喜欢的玩具

教学目标:

能发现、欣赏自制玩具的美。在绘画、制作、游戏等活动中,结合运

用艺术要素,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体验在艺术创造中的乐趣与成功感。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商量、合作。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思考自己将要制作那一类的玩具,并根据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材料。如:各色的彩纸、废弃的瓶盖、饮料瓶、布片等。教师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带有鲜明地域、民族、民间特色的传统玩具。

教学过程:

1、观赏传统玩具。

教师先将课前收集的一些带有鲜明地域、民族、民

间特色的传统玩具,如:空竹、不倒翁、泥娃娃、布老虎、拨浪鼓等,展示给学生观赏,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玩具的名称、质地和玩法。教师可将自己了解到的关于这些传统玩具起源的传说和制作方法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积极性。

2、做个玩具一起玩。

可以美术和手工制作为切入点,教师和学生一起选择、制作适合一年级学生能力的简易玩具。如团纸球(集体或分组进行“打纸球仗”游戏);做纸牌(学生设计、制作,然后玩“纸牌”游戏);做棋子(收集废弃的瓶盖,制作象棋子、五子棋子等,然后一起“下盘棋”);做拼图(先画出图画,再进行裁剪,然后“玩拼图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爱玩的天性,让他们一起在劳动中玩,培养其动手、动脑、积极创造的能力。

3、带着自制玩具一起玩。

分组进行,先讨论自制玩具的玩法,再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合一起玩玩具。最后由教师对各组的玩具和玩法进行点评。学生们通过实践,选出最有推广价值的玩具和比较新颖的玩法,全班同学一起来玩。通过丰富多彩的自制玩具活动,使孩子们了解玩具中的人文情结,感受民风、民俗、民族传统,培养学生从小学习、珍视民族文化艺术。

15、春天的色彩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记忆,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2、认知目标;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

3、能力培养:感受水粉画的特性,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尝试用水粉表现春天的色彩。

教学难点:涂色方法以及色彩的整体倾向。

教学准备:教师:照片(桃花、柳树、小草等)、范作、各种涂色工具、水粉颜料

学生:水粉笔、刷子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2、学生跟着音乐拍手、跳舞。

3、学生交流:

二、展开

1、春天来了,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图片1。)

2、小组讨论,交流:小草钻出来了、桃花开了、燕子飞来了、柳树发芽了……

3、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颜色?出示图2、3(学生说出许多颜色,教师从中归纳出春天最主要的颜色,出示色块。)

4、教师归纳春天的主要颜色,让学生感知春天

5、看了春天的图片,你现在能用一句话赞美春天吗?

三、欣赏春天的画。

1、实物投影出示书中范作,说说这些画是怎样表现春天的色彩的?{学生讨论}

2、演示水粉工具及简单操作。

3、欣赏教师范作。

四、揭题、明确本课任务。

1、尝试用水粉表现春天的色彩。

2、用油画棒、水彩笔表现春天的景色。

3、用撕纸粘贴的方法表现。

五、学生创作。

(师辅助水粉画法)

六、作品交流。

1、生生互评。

2、集体评。

3、师有选择地评。(选取优劣典型)

七、课堂小结、延伸。

这些作品可以用来干什么?

16、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已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用春色彩装扮自己,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2、认知目标--学习用集体创作的方法、用春天的颜色,设计服饰。

3、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习用春天的颜色装扮自己,了解利用彩纸进行人物装饰的方法

2、难点:装饰服饰的方法。

教师用具:电脑设备、电脑光盘、皱纹纸、剪刀、透明胶

学生用具:挂历纸、皱纹纸、塑料花、剪刀、透明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查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谜语导入

1.今天,老师将大家的好朋友kitty猫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kitty猫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到底聪不聪明:河里冰块化,树上嫩芽绿。公园花朵开,大地换新装。请问这是一年里的哪一个季节?(春天)

2.认识春天的色彩: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

2.欣赏:现在,先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些关于春天的服饰图片吧!(课件)

3.小组讨论:

5.教师示范:(蝴蝶结、叶子、花等制作方法)

6.小组讨论:如何进行分工协作(①选模特②谁负责头饰制作③谁负责手脚装饰④谁负责衣服设计)

(四)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制作时应注意操作安全,要注意环境卫

(五)展示

1.服饰展示:2006年春季儿童服饰设计大赛开始了,我们掌声邀请模特上台为我们进行服饰的展示。(播放《春天在哪里》的音乐)

2.评选出1至3名

3.生生互评(哪一小组的服饰最有特色,为什么?)

(六)课后延伸

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了大自然的美,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保护环境,让大自然变得更美,好吗?

17.钓鱼

教学目标:

1.对各种材料的再认识及创造性的组合、利用。

2.感受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地进行设计制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认识、运用能力,以及设计制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收集、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用各种材料、方法制作的鱼,引导学生探寻制作、装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制作、装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鱼,各种废旧材料以及制作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验钓鱼

请学生在用塑料泡沫板摆成的椭圆形“鱼池”里钓鱼。体验着钓鱼带来的乐趣,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探索做鱼

1.想做好鱼,必须得探讨用什么材料做鱼,怎样做又快又美。

用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用不同材料做成的鱼。问:“这些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桌上的什么东西可以做鱼,怎样做?”

2.讨论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可以怎样充分利用做成鱼。

可以合作,也可独立完成。

在个别学生制作遇到困难时,可以同桌帮助解决。

三:鱼杆创新

教师举起自已做的鱼杆对学生说:“老师用筷子做成了钓鱼杆。那么你想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做鱼杆?”

小组讨论可以利用什么材料怎样做鱼竿。

四:钓鱼竞赛:

“钓鱼比赛开始了!”请学生们围着一个个用自己的凳子拼摆成的“鱼池”,分小组进行钓鱼比赛。在竞赛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18、伙伴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能区分中国传统国画和西方画种油画以及雕塑、摄影的不同表

现形式,学习简单观察艺术品的方法。

2、会描述作品表现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能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说出自己和伙伴(人、动物、物品)的故事。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班里的同学间应友善相处,珍惜伙伴间的友谊,真心对待别人,爱护身边的小动物、植物,珍视它们的生命,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效地观察画面,找出不同表现方法所呈现出的不同效果。注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并加以描述。

教学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讲授新课:

1、你们有伙伴吗?谁想讲讲自己的伙伴是谁?你了解你的伙伴吗?(找一对伙伴上台,一个在教室回答问题,一个到教室外回避)小伙伴经常在一起做什么?想想:古代的小伙伴会做些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18课《伙伴》

2、下面我们来一同欣赏书中的作品

重点欣赏《艰苦的岁月》,学习细致地观察作品中的细节,找出这尊雕像都有哪些伙伴关系。

听老师的问题,找学生回答

3、欣赏课件,边欣赏边讲解

通过观察,找学生回答问题。

4、你的好伙伴是谁?你要对他说什么?为他做什么?

人与动物也可以做伙伴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动物伙伴?

找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人与植物之间如何做伙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伙伴的含义。

进行德育渗透

19、花的世

教学目标:1,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

2,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发表、展示的勇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

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

教具准备:1、各种花的图片

2、水彩笔、橡皮泥、彩纸、绢纸、布、剪刀、易拉罐、塑料袋等各种媒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三)观察、欣赏、感受

1、十大名花欣赏(课件展示,伴有音乐,逐一播放图片。)

你知道国花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2、提问:(1)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3、说一说

4、应用欣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见花。你从生活的什么地方能找到它?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四)拼一拼

同学们手中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你能简单拼一拼,使它变成花吗?

(五)思考、探索

1、实例欣赏

2、小组讨论

(六)学生创作

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展示优秀作业。

(七)小结

跟我学写话(写事)

跟我学写话(写动物)

跟我学写话(写人)

跟我学写话(写景)

跟我学写话(写物品)

跟我学写话(想象类)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小雨沙沙》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 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观察春天的小雨,学习春雨不同的画法。2.能想象画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动物的可爱摸样。3.了解简单的自然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样子。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线画出春雨的感觉。教学程序:

一、播放下雨的视频

1、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小雨沙沙。

2、师:沙沙沙,沙沙沙,小雨落在田野里,花儿开,草儿长,沉睡的大地醒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雨的温柔与可爱 吧。

板书课题:小雨沙沙

二、学习用点和线画雨

1、欣赏雨的图片

师:雨是什么样子的?回忆一下,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小雨,有什么感受?你对小雨的印象是怎样的?

2、画雨

师:请3个小朋友来画一画毛毛雨、小雨和小雨点。师点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画的毛毛雨是什么样子?

小结:雨有不同的形态,用点和线能画出雨不同的样子。

三、欣赏雨中植物的图片

1、师:春雨落在田野里,神奇的事情发生啦!生:小竹笋冒出了可爱的小脑袋。

师:小雨给了它什么呀?

小结:生命雨露

2、师:如果你是一朵花儿,能表演一下喝雨水的动作吗? 教师从头、手、身体和面部动作进行引导。

四、画一画花儿喝的动态

1、出示教材步骤图1 师:添画面部表情,花的身体和手。

2、比较学生的练习作业

师:添画面部表情时,你们发现了几种画法? 你认为哪一幅表现出了喝水的动态?

五、展开联想

师:小动物、小植物们可聪明啦,你们知道它们还用什么方法来吮吸雨露呢?

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1、欣赏优秀的学生作业。

2、作业点评,互评。

总结:春风细雨温暖了大地,滋润了万物。我们要更亲近自然,保护大自然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软绵绵的云》教案教学设计 第2课 软绵绵的云 教目标:

1.学习用弧线画几种软绵绵的云朵形状。2.能想象画出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3.体验创作的乐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想象小朋友在云上玩耍的情景。教学难点:能用弧线画出云朵的柔软质感。教学程序:

一、欣赏云的照片

1、师:云儿朵朵天上飘,又像小狗又像猫。飞上云天抱一抱,白云堆作游乐场。今天我们去美丽的云朵的世界玩一玩,好 吗?

2、师:仔细观察,云朵长什么样子? 小结:云朵白白的,一团团的。

二、画一画云朵

1、师:你会用怎样的线条画云呢?在练习本上试着画一画吧。

2、教师点评学生的尝试作业:线条流畅、连贯,云朵形状完整。

3、教师示范画云,边讲解步骤。

三、联想、表演

1、师:云朵的颜色和样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生:像棉花糖、蹦蹦床、软绵绵的。

2、师:看,小女孩把云朵当做抱枕搂在怀里,真柔软呀,好舒服呀!

1、师:你们想和云做什么呢? 生:抱一抱,摸一摸,跳一跳……

4、师:请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和云在一起,抱抱它摸摸它,和云做好朋友。

四、象形的云朵

1、师:云朵们听说小朋友们要来做客,好好打扮了一番,我们去瞧一瞧吧!生:哇!打扮成了小狗和小兔呢

师:它们在说什么呀?

2、师:想一想,在之前画的云朵上添一添,把云朵变成其它的形象。

3、师示范。

五、绘画表现

1、教材手绘插图欣赏

2、学生作业

师:看看这些小朋友在云中做什么呀?

3、师:下面我们也来画一画吧。用弧线表现软绵绵的云朵,想象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再画一画。

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1、云朵的线条流畅,表现出柔软的感觉吗?

2、想象丰富、有趣吗?画面内容饱满吗?

3、你喜欢哪一幅?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手形添画》教案教学设计 第3课 手形添画 教学目标:

1.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能把手的外形描下来并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3.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爱上美术。

教学重点:通过手形的变化能认识手、并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现手形画。教学难点:能激发创造思维,画出有创意的手形画。教学程序: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手拍拍》,认识“小小手”。提问:我们能用小手做一些什么事情?

2.小结:手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生活、劳动、学习都离不开它。

二、指导学生通过游戏、尝试、体验,形成感知。

1、师生互动,进行一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带领学生变换出各种有趣手形。游戏规则:教师或一个学生各种有趣手形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其余学生跟着做出同样的手形并说“我就跟你这样做”。比 一比谁变的花样多,反映快。

2、指导学生学习描画手形的方法。

(1)提问:你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将刚才做的有趣的手形描画下来吗?(2)一两名学生上台尝试。(3)教师点评比、修改、示范。

3、引导学生观察所描画的手形,大胆联想。(1)提问:这些手形,象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联想到的物象。

(3)转动所描画的手形,让学生说说又联想到了什么?

4、请几名学生上台尝试将所描画的手形“变一变”。

教师点评,修改、示范。

小结: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小小手,想象画成好朋友。

三、指导学生欣赏范画,学习方法。

1、通过课件展示多幅有趣的手形想象画。学生说说自己欣赏后的感受。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归纳作画步骤:摆手形——描画手形——想象——添画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1、说明作业要求:动一动手,把手的外形描下来,添画成有趣的图形。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示、评价学生作业。

1、将学生作业,集中展示在黑板上。

2、学生介绍自己所“变成的好朋友”。

3、指导学生从“想象是否有趣”“添画是否生动”两个角度说说你满意的作业。

4、给你同学的作业,提提小建议。

5、教师点评比作业,总结:我们可以用小小手打扮世界,小小手也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第4课《画中画》教案教学设计 第4课 画中画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2.画一副画中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3.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教学程序:

一、儿歌导入 揭示课题

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

2、出示儿歌《画中画》——画好老鼠,画好老鼠;再画猫,再画猫;画张大床,猫儿睡啊;画中画,画中画。

(师生拍手唱儿歌,教师提示认真看、仔细听)。

二、师生探讨 添画方法

1、问:画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

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呀?怎么想到画张大床?

3、“画中画”找朋友。

问:“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提示:画中的老鼠画在哪了?猫画在哪了?)(板书:包围添画)

4、你发现“画中画”的奥妙了吗?(小结:由小变大,层层关联,包围添画。)

三、创设情境 引导联想

1、由小青虫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所联想到的相关形象。)

2、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呢?还是树枝?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小胖虫”的故事。

四、启发想象 明确要求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

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五、学生创作 体验情趣

1、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

2、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教师提示:让“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画展小列车”。

六、作品展评 拓展延伸

1、观看“画中画”作品展,说说画中的故事。

2、出示三组作品,学生在“寻找画中画”活动中,发现“画中画”奇妙无穷。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由小变大的画》教案教学设计 第5课 由小变大的画 教学目标:

1. 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2. 画一幅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3.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教学程序:

一、初步感知 1.看老师这有一幅画,都画了什么呢?

2.老师想把这幅画变大,怎么变呢?老师有秘诀,出示教材中的儿歌:加一加,添一添,画完这边画那边。看一看,连 一连,小景变作大画面。

3.老师播放儿歌并展示小画变大的过程。提问,小画变大了吗? 4.板书课题:由小变大的画

二、激发联想

1.老师出示一张小画。提问,这张小画往上、下、左、右方向发展可以添画些什么内容呢?

2.老师示范在这张小画一旁添画,提问同学们还可以添画其他的内容吗? 3.请几位同学上台添画,教师点评。4.小结:大胆联想,扩大场景。

三、观察分析

1.老师与同学一起完成找一找的游戏。把已经画好的大画中的几块小画移出。请学生将他们复原并说出理由。2.找一找哪个是有小变大的画。3.小结:合理联想,扩大场景。

四、总结方法

1.介绍两种基本绘画形式。在拆开的小纸盒上添画及在多张小纸片上添画。2.总结绘画步骤:从其中一小块开始,逐渐添画变大。

五、自主表现

1.可以以个人的形式在自带的小纸片或纸盒的反面进行绘画。2.也可以几个同学为一小组,共同完成。3.教师巡回指导。

六、交流评述

1.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怎样添画的?你觉得自己画得怎么样? 2.学生互评。3.总结,下课

第六课 小人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特征及相对性。

2、尝试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小与高矮的区别。

3、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创新的精神,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分享快乐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表现大小、高矮的对比关系,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

难点:敢于大胆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大小

1、出示一张半开白纸。师问: 谁会用线条画一棵简单的树?

谁能用线条简单的画出一棵巨大的树?

2、选一名学生用线条简单画树。问: 谁能在旁边画一棵更大的树? 比第一棵树大吗?

你们怎么看出第二棵树比第一棵大的?

小结:通过比才能知道大小。大小对比使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指导学生认识到大小通过对比才能看出来)

二、启发想象

1、故事引入。教师给学生讲一段小人国的故事。

2、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也带同学们去小人国游览一下,大家想去吗?

3、引导想象。我们来到小人国会遇到什么事呢?例如我们怎么和他们一起学习、吃饭、休息、劳动、娱乐。和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学生发言,教师简要引导。

三、尝试表现

1、作品欣赏。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故事。

3、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构思,抓住有情趣的内容进行想象。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交流,互相丰富构思。

4、把自己想到的故事内容用画面表现出来,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将表现重点放在大小上,通过人与物、物与物的对比来体现大小关系。

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展示上节课作业导入。

1、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讲个童话故事。

2、师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出理由。

3、出示不太满意的作业,你对这些作业有什么意见?怎么办?

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添画前后关系,使之饱满。

二、继续完成作业:

三、作品评价

1、评价点

A、学生是否认识了大小高矮的特征及它们的相对性。B、学生能否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大小高矮。

C、学生作品表现内容是否富有情趣性。是否达到了自己希望的效果。

2、引导学生采用互评的方法进行评价,辅以适当的自评。

四、小结

第七课 你的家 我的家

教材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与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你的家 我的家通过动手画自己的家,画街道,画商店来培养学生初步的社区意识,提高学生的形象记忆和创造的思维能力,对地图的初步识图能力也有极大的帮助。本课你的家 我的家以训练学生的形象记忆和方位记忆而展开教学活动。

通过观察、记忆让学生认识、了解不同房屋建筑的形状、结构和特点,掌握房屋的基本画法来画各种建筑,引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你的家 我的家教师应引导儿童对自己居住的房屋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来表现,并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

教材你的家 我的家的图例以家和学校的路径联系为主线,并通过集体创作活动来作业。学生将各自画好的家剪下来,然后根据家所在方向、位置和距离粘贴在学校的周围,同时将学校和家用道路连接起来,并在道路的两旁添画上商店和其他场所,使人感到如入其境。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录相、图片等)让学生观察、了解各种房屋建筑的形式、结构及色彩,建立感性认识。通过让学生谈自己的家和其它建筑及街道的形状、特点,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的安排要注意各个环节的层次处理和相互的衔接。通过欣赏观察——认知感受——自主表现——集体活动——评价交流的形式,促进学生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第一课时,以欣赏、观察入手,认识、了解不同房屋建筑的形状、结构和色彩,掌握房屋的基本画法。引导儿童记忆、想象画出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

第二课时,教师要指导儿童将画好的家修饰完善。学习活动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各人根据自己的家所在方向、位置将其粘贴在与学校相应的地方。在粘贴好家的纸上,要指导儿童根据每天上学经过的道路把学校和家连起来,并在道路旁适当添画场景建筑和环境,以体现学校、社会、家庭的相互关系。

教学评价:谈自己与他人在表现与创造时的感受和集体活动中共同作业的愉悦感。

作业要求:画出各自的家并剪下来,大家一起用道路把学校和同学的家、自己的家连接起来,并添画上其它场景和环境。

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之前,可先布置儿童去观察、熟悉自己居住的房屋形状及上学经过的街道以及其它场所的情况。

◆儿童分组作业的纸(对开或全开)可课前准备好,同时将学校的位置先确定好(摆在纸的中间比较恰当),这样便于学生作业。

◆作业中添画街道和场所,可以画的画形,涂的涂色,同时进行。

课 型:综合 课 时:2课时

教学目标

◆记忆创造,感受生活情趣、培养初步的社区意识

◆了解各种房屋形状、结构,掌握基本画法。

◆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教学准备:有关房屋建筑的录相

教学重点:能用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对建筑物结构的描绘。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录象 回忆我家(教师播放有关房屋建筑的录象)了解各种房屋建筑的形式、结构及色彩。

2、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并说一说自己的家。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家和其它建筑及街道相比的形状特点。

2、自主表现 描绘自己居住的建筑物,教师辅导协助。

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

3、集体活动:师生一起讨论在学校的周围建造一条大路。引导学生将各自画好的家剪下来,然后根据家所在的方向、位置和距离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再在道路两旁添加上商店和其他场所。

4、游戏活动: 教师请较远的同学按就近原则从家到学校走一遍。看会不会迷路或绕远路。

三、收拾整理

布置下节课用具。

学期不结。

第八课 袋鼠妈妈的口袋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袋鼠的形态、习性特征。2.能想象画出有关袋鼠妈妈口袋的趣事。3.在创作和欣赏中体验学习美术的愉悦。

教学重点:学习袋鼠的形态特征并引导想象。教学难点:能抓住袋鼠的形态特征进行绘画表现。

教学程序:

激趣感知

一、导入课题 了解袋鼠

1、听赏音乐。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播放袋鼠之歌)。

老师看出,你们都很喜欢喜欢这首歌,小朋友,你们从歌曲中了解到了什么呢?板书:袋鼠

2、分享讨论。

老师在上周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袋鼠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吧!前后四人一组说说你了解的有关袋鼠的知识。

3、代表反馈。

刚才同学们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资料,那你们都了解到袋鼠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反馈,老师引导归类:袋鼠的种类、运动 特征、生活习性……

二、观察发现 技巧暗示

1、亲近袋鼠:刚才同学们说到袋鼠的许多特点,有一个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袋鼠就是不会走,一起表演一下袋鼠是怎样运动的!

2、观察分析

谁能说说袋鼠的长相有什么特征?点击袋鼠身体不同部位出现闪动色块提示学生观察。

你们知道怎样才能画出一只活泼可爱的袋鼠吗?板书:特点

4、小小训练。老师演示:用不同模块拼出各种动态的袋鼠。

学生试一试:抓住袋鼠形体特征话一到两只不同动态的袋鼠。

三、赏析拓展 引导创作

1、看一看。

刚才我们还了解到袋鼠妈妈还有个口袋,是小袋鼠的房子,有趣极了。瞧,在袋鼠妈妈的口袋里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呢!板书:想象

2、编一编。

你也来编一个关于袋鼠妈妈口袋的故事吧,请闭上眼睛,伴着轻的音乐,走进了想象的世界。板书:袋鼠妈妈口袋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3.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四、说说故事 欣赏评价

1、说一说:你画的袋鼠妈妈的口袋发生了什么事?

2、评一评:你(他)的画美在哪?

第九课 有趣的拓印

教学理念

新课程要求在美术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在动手实践中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朝着目标和方向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有趣的拓印》意在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参与,并通过操作,经历和体验拓印的过程,掌握拓印的方法,体会拓印带来的乐趣和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有趣的拓印》这一课是湘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的设置是为了使儿童在活动中来认识、发现和体验实物纹理所具有立体感、浮雕感和形式的美感,在运用蜡笔等工具皴涂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形象,这种简单的方法是学生易掌握的。在本课的图例中展示的自然纹理和实物纹理,是为了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更多纹理清晰的实物,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多种颜色、形式拓印,在作业中体现操作能力、创造力,使实物的纹理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呈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 学生活跃了起来,相互说着魔术的神奇。师:那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学生安静下来,注意力集中了。

师:看,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师出示一片树叶)现在老师要把这片树叶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 生1:红色的。

生2:树叶变黄了,我想让它还是绿色。生3:我想让树叶上有各种颜色。

教室里笑了起来,说:“哪儿有彩色的树叶“

师:当然,只要想到一定能做到,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行。

教师拿出大部分同学选择的绿色,并悄悄地拿出另一片树叶放在纸下,用蜡笔拓印。

师:瞧,一片新的绿叶变出来了。

生1:真漂亮,老师,我也想变。有的学生禁不住用蜡笔在纸上画开了。生:我怎么变不出来? 师:大家想知道怎样变吗? 生:想。

教师将纸挪开,呈现纸下的树叶。生:原来老师是印的,我也会了。师:大家可以试一试。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学生动手拓印。(教室伴随音乐)

结果:有的同学拓印成功,纹理清晰,有的却没有出现纹理。师:让我们来找找原因吧。

2.请拓印好的学生演示拓印过程。

生:把树叶反面向上放好,盖上纸,用手按好后,再用蜡笔平涂。大家一起夸夸拓印成功的同学,并找自己失败的原因。生1: 我的树叶是正面朝上了。生2:我一涂,树叶、纸动了。……

3.质疑,体验纹理。

师:树叶为什么要反面朝上才能拓印出纹理呢?大家摸一摸树叶的两面,有什么感觉?

生:正面光滑一些,反面不平不光滑。

师:大家真聪明,树叶反面有许多纹理,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我们在拓印时只有拓印反面才能印出漂亮的纹理,而正面没有凹凸不平的纹理,就拓印不出花纹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

许多物品有美丽的纹理,都可以拓印出来。

电脑课件展示,让学生拓展思维。

师:大家觉得美吗?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你看看哪些可以用来拓印? 教师将物品按小组分发,让学生摸,体验纹理,找出能拓印的物品。师:下面大家可以选择你想拓印的物品,开始拓印吧。

4.鼓励创造,体现个性。

师:在刚上课时,有同学想要彩色树叶,现在动手试试,看看谁能作业变得更漂亮.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时表扬,感染全体学生不断创新.结果:有的学生将树叶拓印成一朵盛开的花,有的印出彩色的树叶,有的将硬币印成五环……

师:大家除了用蜡笔拓印还可以用什么拓印也能让花纹展现出来呢? 生1:我今天没有带蜡笔,用铅笔侧着涂也可以印出花纹.生2:老师,我还有更好的办法,把东西直接盖在橡皮泥上,也能印出花纹.教师积极肯定学生做法.三.总结

师:这节课玩得高兴吗? 生:高兴.师:今天我们的方法叫拓印.(板书课题:拓印)师:你们觉得拓印有趣吗? 生:有趣.(补充课题:有趣的拓印)师:大家下课后还可以去找更多有漂亮纹理的物品,把它变成美丽的画.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课堂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几点让师生共同受益.一、“趣”贯穿于教学始终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特别是对于初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尚未形成,只有激活他们的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在本课活动之初,我首先问学生:“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引起学生兴趣,再进一步告诉学生:“今天老师要变魔术”,有效的把学生兴趣引入到教师设置的活动中,通过“变魔术”,把学生最初的“感兴趣”提升为“探索秘密的兴趣”,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打下基础。

在学生带着兴趣去发现了秘密——拓印,就能在活动中不断体验拓印带来的乐趣,体会到成功拓印的喜悦,让学生在趣的引导下,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断去创造,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动手操作成为学生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

“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动手操作体验是让学生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活动中,我没有用讲的方法去直接告诉学生怎样拓印,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自我体验,寻找发现问题,通过交流、体验,找到正确的拓印方法,这样比教师讲更有效。另外在感受实物纹理特征时,也是由学生动手摸,比较后说出来的,让学生直接体验到实物纹理所具有的立体感、浮雕感。

三、激励评价,培植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

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成功的感觉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教学中,教师的表扬,哪怕是不真实的表扬,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鼓励。再整个教学活动中,我说得最多的是“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的想象真丰富”“你做得非常好”“你的画真有创意”……积极肯定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这些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如同兴奋剂一般,源源不断注入孩子的心田,使他们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因为赞赏而把学习活动当作愉快的享受。

四、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拓印

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正确拓印方法以后,我再提出:“除了用蜡笔还可以用什么拓印呢?”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在实践中发现,拓印不止能用蜡笔,还能用铅笔、橡皮泥……让学生单一的蜡笔拓印形式,得到更宽的发展,让学生更能体验拓印带来的乐趣。

另外本课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是一个成功之处,电脑课件对自然、生活中有美丽纹理事物的展现,弥补了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能去室外感知的缺憾,拓展了学生思维,让他们了解自然之美,美就在身边。音乐的引入,在创作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听觉信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第10课 拓印花纹组合画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拓印变化有趣的图形,并想象组合成新奇的画; 2.掌握拓印组合的要领和印制组合的方法、步骤; 3.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拓印组合的方法、步骤、要领。

教学难点:拓印纹理清晰完整,拓印过程中想象能力的激发。

教学程序:

一、欣赏导入

1、出示画家作品《窗》,师:这幅画运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作画方法,你们看出来了吗?(拓印)

2、回忆之前学过的《有趣的拓印》一课,说说拓印时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3、小结:今天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美丽的拓印花纹,拼贴组合成一幅有趣的画。揭示课题:拓印花纹组合画(板书)。

二、探索方法

(一)联想大比拼

1、引导不同拓片的不同联想

拿出自己拓印的花纹,仔细观察,说说看到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2、引导相同拓片的不同联想

老师提供一张拓片,请学生说说不同的联想,再转动拓片,做联想练习。

3、小结:只要我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就能利用这些简单的拓片,组合成一幅幅有趣的画。

(二)技巧大比拼

1、欣赏比较

出示教材中的3幅学生作业,请学生找找制作方法的共同与不同之处。

小结:这三张作品相同之处是都利用花纹拓片组合画面,不同之处是第一张是在纸上多次拓印组合成画,第二张是撕贴、不重 叠组合成画,第三张是撕贴、重叠组合成画。

2、探索方法

请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查看书上的步骤图,说说“多次拓印组合”和“撕贴组合”两种方法的基本步骤。

归纳多次拓印组合成画步骤如下:观察构思——逐步拓印——收拾整理

归纳撕贴组合成画步骤如下:拓片构思——撕碎——拼摆——粘贴(板书)补充:不管是那种方法,为了产生更美的画面效果,还要注意拓印时的色彩搭配。

三、体验创作

(一)互动尝试

以难度较大的撕贴组合成画为例,师生互动完成一幅拓印花纹组合画。

(1)老师示范随意撕花纹拓片,撕出来的纸片要有大小、形状的变化和对比。(2)拿出一张稍大的纸片,逐步转动,引导学生做联想练习。

(3)请学生上台拼摆、重新组合纸片,教师适当调整,使得画面感觉新奇有趣。(4)粘贴固定,完成作品。

(二)提出作业要求:

在一张纸上多次拓印不同物体的花纹,或者撕贴几张不同花纹拓片,把它们组合成一幅新奇有趣的画。

四、作业展评

1、引导学生自评作业。你运用了哪种方法组合成画的?说说你的想法?

2、师生互评。谁的花纹拓印清晰?谁的画面组合新奇有趣?

五、总结拓展

你还能尝试新的方法,利用拓片,组合成其他新奇有趣的画吗?

板书设计 拓印花纹组合画

1、观察构思——逐步拓印——收拾整理

2、拓片构思——撕碎——拼摆——粘贴

第11课 剪贴组拼小村庄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各地的民居特征。

2.能用彩纸撕贴或剪贴出美丽的小村庄。3.体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用各种形状组拼村庄的方法、步骤。教学难点:能撕贴或剪贴出不同样式的民居。

教学程序: 欣赏体悟

一、欣赏最美乡村图片

1、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最美乡村瞧一瞧!

2、最美乡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揭示课题:我们把小村庄画下来,把美景留在身边。

二、动画演示,激趣导入

1、动画: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闪烁出现,缓缓移动,合成教材主图《小朋友的画》。

2、师:这个小村庄漂亮吗?你观察到了什么?它是怎样做出来的?

3、小结:今天我们用基本形剪贴组拼小村庄。

三、欣赏邮票,开阔视野

1、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房子,猜一猜是什么地方,什么民族的房子?

2、你能找到基本形藏在哪里吗?

四、尝试拼贴树,掌握贴纸的方法

1、欣赏剪贴树。师:谁知道贴纸的方法?有什么要求?

2、师:用手中的基本形拼贴一棵树,注意贴平整,先拼再贴。

3、对学生贴的情况做出评价。

五、组拼房子

1、出示一个黄色三角形和一个紫红色长方形。并请学生拼出一个房子。师:还可以怎样拼?你是怎么做到的?

生:把长方形的房身横着摆和竖着摆,房子形状是不一样的。

2、出示一个红色三角形和一个绿色正方形。要求先后拼出两个不同的房子

3、出示六个图形,让学生组拼房子。

小结:通过改变房身图形和房顶图形的摆放方向,使之产生高、矮、胖、瘦的房子。

六、组拼小村庄+

1、师:房子已经会拼了,把房子和树木组合起来,就能做出一张美丽的小村庄的画。

2、出示两张构图不同小村庄作品

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七、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1、活动要求:用彩纸撕贴或剪贴出美丽的村庄。

2、教师巡视指导。

第12课 动物唱歌的模样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不同种类及形态。

2.能想象画出动物们歌唱时的样子。

3.对大自然产生浓厚兴趣,养成观察和了解自然与生活的习惯。教学重点:观察动物及人类歌唱时的姿态。教学难点:能抓住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程序:

一、视频导入

1、欣赏视频

师:仔细观察哪些动物参加了演唱会,它们长的什么模样?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

2、教师:小动物们唱歌的模样真是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一画这有趣的小动物唱歌的模样。揭示课题。

二、对比观察,分析特征

1、观察发现动物特征 师:老师还请来了一些表演嘉宾,说说这些动物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2、对比观察作业

仔细观察这两张学生画的动物,你能看出他画的是什么动物吗?(将画有动物特征明显与特征刻不明显的两张作业进行对比)

3、课件展示修改后突出了特征的作业,小结:善于观察,抓住动们特有的外形特点,就能很好的画出小动物了。

三、了解唱歌神态

1、看局部,猜动物

师:这里有四只动物的嘴部图片,你能猜出分别是什么动物的嘴吗?

2、认识神态

师:想画出他们在唱歌,要怎么画呢?

(嘴巴张开,眼睛的变化、眉毛、耳朵竖起来了……)

四、感受优美姿态

1、学生表演,体会姿态

师:欣赏了这么多动物,下面我们来放松下眼睛,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吧。请四位小歌手到台上来唱唱这些歌。(老师提供道 具:玩具吉他,沙锤,小鼓,话筒)

2、谈话交流,发现问题

师:你发现他唱歌的时候除了面部神态很有趣以外,还有什么表达了他唱歌时的快乐和激动。

生:手、脚、脖子的动作等……

师:唱歌时他的身体会情不自禁的跟着歌声一起舞动起来!不光小朋友唱歌时会手舞足蹈,小动物们也是一样。(出示动物唱 歌姿态变化的图片)

3、小结:动物们唱歌时夸张的动作,让他们唱歌时的样子更加有趣可爱了。

五、巩固知识 作品欣赏

1、谈话交流,知识回顾

师:动物们歌唱时嘴巴、眼睛、动作会发生怎样变化?生反馈。

2、背景

师:这里有一只动物在高声歌唱,你知道它是在哪里歌唱吗?

(展示一张没有背景的小动物唱歌,然后再出示一张添加了背景的作品。)小结:让动物们在一个美丽的环境中大声歌唱,他们会更加的开心。(添加背景)

3、优秀作业赏析(老师引导观察神态、动作、背景)

4、思维发散

师:还有一位小朋友觉得自己画得不够好希望你们来帮帮他,他哪画的不好,怎么改改呢?

教师:你想画什么动物唱歌的模样呢?他会和哪些动物朋友一起歌唱呢?(启发说说不同的动物组合)

六、创作表现

作业:展开想象,画一画动物唱歌的可爱模样。要求:注意画出唱歌的神态和动作。

七、评价交流 拓展延伸

1、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中动物唱歌的故事。

2、评评同学的作品,说说你最喜欢的画。

3、环保意识宣传:动物给我们生活中不仅带来了很多乐趣,还帮助我们改善生活环境,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与动物应和 睦相处。

第13课 彩泥连连看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树枝、彩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2.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3.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教学重点:用彩泥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怎样让这些作品粘稳。教师准备:课件 橡皮泥 小树枝 教学程序:

一、动画欣赏 激趣导入

(2分钟)

1.观看动画片,丰富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动画,坐好了,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2.提出问题:有谁发现刚才看的动画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动画中的动画形象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橡皮泥)你观察得真仔细!3.板书课题:(2分钟)

这些娃娃都是用彩泥做的,今天,我们没有彩泥,就用橡皮泥代替它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板书:彩泥连连看)。

二、观察感受 了解特点(3分钟)

1,问:小朋友们,老师布置的材料,橡皮泥和小树枝都带来吗?来,用手摸一摸,两种材料有甚么不同?(抽2——3个回答)

师总结:橡皮泥软软的,可随意造型,颜色也很漂亮。树枝呢?有的直直的,有的有分叉,有同学会奇怪?玩橡皮泥拿小树枝做什么呢? 2,(大家好,我叫黄黄,我叫橙橙,我可以到处跑,我真开心,我只能睡在盘子上,我很难受。)为什么黄黄能站起来,我们漂亮的橙橙却不能呢?橡皮泥太软了,小树枝在这里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三、欣赏感受(3分钟)

1,卢老师还带了许多小可爱到班上来,看,是什么?(掀开布,教室来回走,作品呈现)

2.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它放进了电脑里边,看看,(1)小树枝变成了刺猬的刺,太阳的光芒。我特别喜欢太阳,因为它的衣服最夺目。(2)为了让他们能站起来,小树枝变成了他们的腿(生答,是指)如果想让小椅子更稳,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装饰一点橡皮泥。(3)这里的小树枝形状最不一样,我把有拐的树枝变成了娃娃的手和腿,找了一个和吸管最相似的树枝变成了喝饮料的吸管。

四.尝试造型(10分钟)

小树枝的作用可真大,看看谁最会利用它。

1.问:老师这里有只螃蟹,可是没有腿,眼睛也不知道放哪?我们该用什么工具来帮助它呀?(小树枝)哪位小朋友想用小树枝来试一试呀?没有叫道的小朋友在下面可以当当小裁判,看看他做得怎样?

2.师随机指导树枝的粗细,有叉的,或用橡皮泥连一连。(螃蟹有几条腿?一共有十条腿,走路的有8条,剩下那对不能走路的是它的大钳子,只能用来挖洞、防御和进攻,所以我们选择小树枝形状是很有讲究的哟!)(4分钟)3.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卢老师也想做一做了,做什么呢?做一只小老鼠吧!老师的宝贝属鼠的,我想做一个送给她。有谁能教教我,老师做的这只小老鼠哪些用小树枝?能这样吗?让老师来试一试。我希望老师在做的时候,同学们管好你们的手,睁大眼睛认真的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给老师加油,怎么样?

(找一团泥,搓一个圆球,一头搓尖,身子做好了.然后做它的五官,先做眼睛,眼睛和我们平常画的眼睛一样,分为黑眼珠,白眼球,这样看起来更加立体。黑色取一点,分成两部分,搓圆,手指压扁。白色再取一部分,比刚才的黑色多点,也用相同的方法,然后把黑色压在白色上面,眼睛就做好了。耳朵选择你喜欢的颜色,搓圆,一半压扁。压一压,粘在头上。鼻子也可以选取你喜欢的颜色,搓圆,粘在上面,如果粘不稳,可以多压几下。

老师做的好看吗?老师有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刚才老师在做橡皮泥的时候用了哪些方法?总结板书(板书:捏,搓,压,粘)小树枝在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支撑,装饰,连接)的作用。(6分钟)随机评价 五.学生作业,(10分钟)1.布置作业

刚才就有同学手痒痒了,你想用橡皮泥做什么呀?你呢?好吧!该你们好好表现了,孩子们,你们动手吧!用橡皮泥和小树枝做一做你喜欢的小动物和小人物,注意色彩搭配。(课件:布置作业,音乐)2.学生作业,教师随机指导,评价。六.评价:(5分钟)

做好的同学自己拿上来,说一说自己做的作品的名字,说一个自己作品的优点,下面的孩子同意的话就给她一个微笑吧!,师评。七.环保教育(2分钟)(出示课件:)

问:孩子们你们的小树枝是从来里来的,你们说说他们做得对吗?(不能随意折断枝丫,应选择拾掉到地上的树枝。这样的话我们的树枝就会更加的茂盛)八.拓展(2分钟)

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和小树枝做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让它们能站起来,更加立体。看,我们还可以用纸,石头,木头等材料做出这样立体的物品,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如果孩子们善于发掘和利用,那个魔法师就是你!

《彩泥连连看》这节课我认为主要是激发学生运用橡皮泥和小树枝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橡皮泥和树枝生动的完成一件作品。这一理念在学生说老师示范制作小老鼠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与融汇贯通。在这一过程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不留痕迹地导入了本课的要求:造型与色彩可以突破常规,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像和创造;色彩搭配要鲜明,对比要强烈,树枝的合理利用。这为学生的创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没有过多的限制,只要自己觉得漂亮好看、有趣就行。

在这里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比较好。这样的话,在制作过程中,既是个体又是小集体。因在讨论的时候,四个人可以分工合作一幅作品中的某一部分,然后再拼贴添画成一幅完整的有内容的有趣作品;也可以在讨论中相互知道各自最喜欢、最有趣的、准备制作的是什么,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最后把各自的作品拼在一张卡纸上,形成一个整体,相互欣赏,在欣赏中自然会相互比较、评论。同时,也让他们的心目中初步形成一种合作的意识,不但可以自己独自创作出有趣的形状来,在制作中也会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在展示评述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或本组的作品放在投影仪下进行展示,对此学生很感兴趣,也很兴奋,做完的学生几乎都想在台上说一说,表现表现。我想,这可能就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吧。只要把自己的作品在投影仪下放一放,大屏幕上出现了自己的作品,心里就特别高兴特别自豪。为此,我在心里暗暗决定,以后的美术课,要尽量让学生的作品能在上面展示展示,使他们都感到自己是最棒的、最优秀的、最能干的,从而持续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第14课 剪对称鱼形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了解对称形的特征,掌握基本的剪纸方法。3.体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对折剪纸的方法。

教学难点:鱼形能抓住形态特征,纹样清晰细致。

教学程序:

一、欣赏导入

1、激趣:欣赏各种形态鱼的图片,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看变成了什么?课件呈现鱼儿变成剪纸鱼。

2、认知对称鱼形:演示将剪纸鱼“对折—展开”,设问:你发现了这条剪纸鱼的什么特点?(剪纸,对称)

3、小结:对称剪纸是将纸对折剪制的。(对折、对称)

4、导出课题:剪对称鱼形。

二、方法探讨

1、学习剪对称鱼形的基本方法

观察教材上步骤图,哪位小朋友说一说剪对称鱼形的过程是什么?小结:先将纸反折,在反面画出鱼形后再剪。(折—画—剪)

2、引导学生设计画出独特的鱼形

(1)设问解疑: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帮帮忙,一是对折后是把整条鱼都画下来呢,还是只画半条鱼?二是画在对折纸的什么位置

好?小结:我们应该把鱼形的一半画在靠折痕一边,而不是靠开口那边。(2)根据鱼的结构特点,引导画出独特鱼形的思路

老师这里画了热带鱼、剑鱼、飞鱼鱼形的一半的示意图,请小朋友们根据鱼的头、身、尾、鳍各组成部分比一比,说一说,有 什么不同?

小结:大自然中的鱼多种多样,有的鱼瘦瘦的长长的、有的鱼胖胖的圆圆的、有的鱼像三角形。鱼鳍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半

圆形、有的像齿轮、有的像长了翅膀一样……鱼尾有长有短、有的像剪刀、有的像水滴……如果想剪出一条独特的鱼,画的时 候可以突出和夸张它一个有趣的特征。

3、学习与指导剪鱼外形

老师将其中一示意图快速剪出外形。强调沿鱼形边缘来剪,两手配合,转动纸张配合剪刀鱼形。并慢速剪鱼嘴和鱼眼。展开后 指出对称鱼形就剪出来了。

4、学习与指导剪内外花纹。

(1)互动:A.比较刚剪的外形与相似的鱼形剪纸范作,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在鱼形哪些地方剪了花纹?B.观察这4幅作品,你 能找出打扮鱼儿时运用了哪些花纹吗?

小结:剪条纹、波浪纹、牙牙纹、月牙纹、花瓣纹……进行装饰。

(2)师生合作尝试剪内外花纹。(提示:有把握的同学就直接剪花纹,可以不用画花纹)。

(3)及时发现学生尝试的问题并指导。

小结:花纹要剪得窄小一点,不要过于宽大,留下来的要相连,不能剪断。

5、回顾总结剪纸步骤:折——画——剪外形——剪内外花纹,补充板书并贴出每个步骤的示意图。

三、自由创作

1、提出活动要求:剪一件外形独特、花纹与众不同的鱼形剪纸作品,全班集体组拼成鱼的海洋。学生作业,教师行间巡视与个 别辅导。

2、集体组拼海洋鱼群图。

四、作业展评

1、自评:谁愿意来介绍你邀请来的鱼儿?(从外形和花纹两方面引导学生回答)

2、他评:你认为谁是被邀请来的鱼儿中最美的?

3、教师总评与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欣赏鱼的民间剪纸作品,认知“鱼”与“余”的谐音,了解民间剪纸作品的象征寓意的表达方式。

第16课 变色龙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2.能画一只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变色龙。

3.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变色习性。教学难点:相似色的恰当运用。教学程序:

一、找一找 寻找游戏 激趣导入

1、寻找变色龙游戏:

在这片树林里,住着一位有隐藏本领的小家伙,它是谁?你能找到它吗?为什么它们的颜色不相同呢?

小结:变色龙能根据环境来变化自己的颜色,来保护自己。

二、涂一涂 认识方法尝试练习 1.教师出示一幅画,问:既然变色龙的颜色能72变,你能选出适合变色龙隐藏在画面中的颜色吗?

2.学生说说颜色,教师涂鸦色块,教学生认识更多的颜色。如:淡绿、柠檬黄、草绿、湖蓝、普兰等颜色。

3.师:请选择一种颜色,为变色龙涂上。学生涂色。

4.师:平平的变色龙怎样让它活起来呢?教师示范重叠涂画法,在动物的边缘重叠稍深的颜色。

5.学生尝试使用重叠涂画的方法练习涂画。6.教师点评

问题1:重叠涂画要在物体的边缘开始重叠。问题2:重叠的颜色比本色要稍深。小结:重叠画法使颜色更有层次变化。

三、看一看 观察形态了解步骤

1.出示变色龙图片。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变色龙长什么样?扁扁的脑袋、椭圆的身体、四条腿、卷长的尾巴。2.教师在白纸上示范画一只变色龙。3.展示另外两幅步骤图。第二步:添加了背景

第三步:添加变色龙以及背景的颜色 4.作品欣赏

白天在花丛中的变色龙、晚上在树叶上的变色龙。5.师:说说你还想让它藏在哪儿?变什么颜色? 小结:变色龙在大自然中快乐的生活着。

四、画一画 展开想象 自主表现

1.大胆想象,利用叠色涂法,把变色龙藏进你的画中,想想它的皮肤会变成什么颜色。

2.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一评 欣赏评述

1.自评:说说自己的变色龙藏在了哪里?变成了什么颜色? 2.互评:说说你觉得谁画的变色龙隐藏得最好,为什么?

六、玩一玩 课后游戏

请同学们将作业进行相互欣赏,找找隐藏在别人画中的变色龙。

第17课 地下王国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蚂蚁王国的运行特征和习性。

2.掌握制作方法和步骤,创造出想象中的地下王国。3.体验手工绘画结合的制作乐趣和创造的愉悦。教学重点:地下王国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发挥奇异的想象能力,画面效果与众不同。教学程序:

一、出示作品,激发兴趣。

1、猜谜:小小娃娃,身穿黑褂,心眼灵巧,团结力大,地下王国,他们的家!(蚂蚁)

问:小蚂蚁们在地下王国里忙些什么呢?蚂蚁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有娱乐设施吗?有自己的超市吗?它们上学吗?请 每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2、谈谈欣赏《蚂蚁和西瓜》后的感受,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那一个画面。

3、小结谈话:日本绘本大师田村茂的作品《蚂蚁和西瓜》,画家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夸张的想象,画出了小蚂蚁们在地下洞穴快

乐生活的场景,画面轻松、好玩。看,不同的穴室,有不同的功能:厨房、餐厅、储藏室等一应俱全;通道里四处奔忙的蚂蚁

们姿态各有不同;特别是地下王国的健身房里玩耍的蚂蚁们多可爱啊……

4、板书课题:地下王国。

5、出示蚂蚁巢穴图片,了解蚁穴结构:通道、穴室(储粮仓、蚁后室、茧室、幼虫室等)。

二、探究技法,启发创意。

1、撕、摆、贴法探究:

①准备一张深色彩纸。

②设计“地下通道”的路线(用三条变化的曲线将彩纸分成4块,可以尝试不同的分法)。

③撕摆“地下通道” 与“穴室”: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按着轮廓线慢慢地撕开,将撕好的纸片按原来的位置摆放在白色的底纸

上,稍微移开距离,露出白色的底纸,即为地下通道。再分别在四块纸片上撕出小的通道以及大的穴室。

④撕:将纸片背面涂上胶水,粘贴在底纸上即可

2、添画:

①教师提问:你怎么进入地下王国?在通道里怎么行动?你想在穴室里做什么?……

②欣赏范作,学习方法:主题添画、动态表现……

三、综合训练,创作表现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对作业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四、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1、介绍自己的作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五、提供主题,拓展思路。

教师小结:冬天来了,在我们脚下很深的地方,小动物在地下巢穴里安睡,那里安全、温暖、安静……也许有一天,地下王国 也会成为人类生存另一片乐土!

第18课 灭火英雄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消防装备,能仔细观察并画出感兴趣的某个细节。2.能想象并组织画面,画出消防队员英勇救火的场景。

3.了解消防常识,能体会到烈火无情,养成小心用火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了解消防队扑灭火灾的整个过程。教学难点:能画出火场紧张激烈的气氛。教学程序:

一、故事导入,引发学习兴趣。

1.打火机点火,介绍“小火苗”给大家认识,观察小火苗的样子。

2.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小火苗”,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不过要小心,它的脾气可不太好。如果惹它生气了,它会变成可怕 的“大火魔”!

3.课件展示煤气灶忘记关火引发起火的情景。

4.课件呈现楼房起火的情景,观察楼房起火的样子。问:小火苗变成大火魔了,怎么办啊? 5.课件呈现消防队赶到火灾现场的情景。揭示课题:灭火英雄

二、初步观察,了解灭火设施及方法。

1.首先赶来的是灭火英雄——消防救火车!

课件呈现消防车并自我介绍,它能从消火栓吸水并加大水压。2.灭火英雄——消防队员手持消防水枪开始灭火了!水压好大啊,两个人才能抓稳消防水枪!一个人拿的水枪,水压可要调小一点哦!问:楼上也着火了,怎么办啊?

3.问:哎呀!楼上有人呼救,怎么办啊?

云梯车出场并自我介绍,云梯是营救火场高处居民的最佳工具。4.受伤了也不用害怕,救援队已经赶来准备好了!5.灭火英雄们真厉害啊!让我们为他们鼓掌吧!

三、细致观察,强化理解与记忆

大火魔终于被扑灭了!我们来感谢一下这些灭火英雄吧!1.问:刚才出场的灭火英雄们都有谁啊?谁来说说? 2.展示消防队员的图片,鼓掌感谢并仔细观察。3.展示消防灭火车的图片,鼓掌感谢并仔细观察。4.展示消防云梯车的图片,鼓掌感谢并仔细观察。5.展示医疗车队的图片,鼓掌感谢并仔细观察。

四、赏析画作,指导表现创作

赏析优秀学生作业,说一说作者观察并画出了灭火场面的什么情景?

五、表现创作,评议作品

1.学生自主表现,画一画消防队员英勇救火的场景。2.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展开自评、互评和师评。

六、小结下课

除了救火,英勇的消防队还要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营救人和动物呢!大家可以回家上网了解一下哦!

第五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沧山乡中心小学聂涌

一、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总体上有这样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1、隐含了美术的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选的教学内容里,却以一种趣味的操作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比如《长啊长》虽没强调绘画的基本功但却促使学生去探索记录的方法,并且使学生了解到美术的实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仔细地观察事物的习惯。

2、虽然是二册教材已经涉足了很多形式,特别是多种材料的运用,从小让学生知道,美术不只是绘画一种形式。

3让学生了解到美术的目的是表现自己身边生活的事。

4记忆和联想思维这是美术中所需要的特质,从小加以培养本册也有所重点体现。

2.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在美术的造型和技能和习惯方面都有所形成,但还需加强学生的仔细观察、细致表现、想象、动手制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造型、表现)

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欣赏、评述)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综合、探索)

三、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颜色。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角的感受。

5、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6、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以游戏的方式,观察或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2、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3、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采用折、剪、撕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

4、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的景色。

2、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3、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4、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5、到阅览室翻阅画册,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6、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7、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

3、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等,并表演舞蹈、童话剧等。

4、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

四、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小学教学设计网_www.xiexiebang.com+]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下载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用途、不同特点的船,初步了解船的发展历程。 2、能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地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3、通过探究、表......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合集]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海阔天空真奇妙 1、 漫游飞行世界 课型: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课本展示了小鸟在天空翱翔的样子、让学生感知鸟类飞行中的形态美,联系生活中飞行动物的种类......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来凤小学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画自己 课 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了解五官的形状与特点。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美术教案 一年级下册 教师:陶枝勇 1 第一课影子的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欣赏封内作品: 《冬日戏婴图》 「冬日戏婴图」 是北宋末的苏汉臣所绘, 苏汉臣是北宋末的汴梁人, 靖康之难后, 跟随宋室, 迁居钱塘。详细生卒年已经不可考,大致的活动时间为十一世......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年级下册 《美 术》 教 案第1课 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观察春天的小雨,学习春雨不同的画法。 2、能想象画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动物的可爱摸样。 3、了解简单的自然生活常识。......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备 课 本 凯里第十四小学 年级: 一年级 科目: 美 术 教师: 王海波 2012至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1课 教学目标: 外国小朋友的画 1、 提高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

    美术教案一年级下册(推荐)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五彩的烟花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