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时间:2019-05-15 07:3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五彩的烟花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 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激趣。

(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注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很美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五彩的烟花》。

2.欣赏。

(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幅,并说明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

3.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

4.创作。

(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

(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5.小结。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较好地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

6.拓展。

(1)举办烟花主题日活动: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

2、水彩游戏

【教学目标】

1.了解染、吹、淌、滴这些不同水彩技法产生的效果。

2.初步学习运用染、吹、淌、滴这些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

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颜料、调色盘(盒)、水彩画笔、毛笔、吸管等水彩画的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资料等

【教学过程】

1.出示课件,引出课题。

(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水彩游戏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并给这些画取名字。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水彩游戏》。

2.观察范画,学习技法。

(1)出示课件,让学生思考这些画的表现方法,并请学生来说说。

(2)教师归纳:染、吹、淌、滴。

(3)教师举一个以春天为主题的例子进行示范。

3.学习创作,提供主题。

(1)提出创作要求:尝试染、吹、淌、滴等多种形式的水彩玩法,并对效果进行联想、添画,创作出一幅有主题的作品(主题自定),并为自己的画取个名字。

(2)提出创作建议:构思新颖、独特,有创意;用多种方法尝试水彩的不同效果,水彩玩法尽量多样化、与众不同,呈现出自己的特色,表达出自己的心情、情感;突出主题。

(3)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于水彩技法、情感刻画等方面的指导)。

4.提出建议,作品讲评。

(1)提出评价建议: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水彩游戏的各种玩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2)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5.本课总结,课外延伸。

(1)教师总结本课内容,解决学生疑问。

(2)课后要求学生动手尝试其他玩法,和家人一起创作(还可以用作品布置装饰自己的房间)。

3、缤纷花布

【教学目标】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

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

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了解、欣赏花布,准备铅画纸、蜡笔(或油画棒)、水彩颜料等

(教师)各种各样的花布、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花布。

播放课件:图案精美、色彩各异的花布及用花布制作的艺术品。提问: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

2.揭示课题。

揭题:《缤纷花布》。

3.知识传授。

(1)传授点、线、面的知识:点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对的,如:小花点、方点、圆点、三角点以及不规则的点等;线有长短、宽窄、粗细、曲直、动感、力感、空间感等变化,线具有多种表现功能;面也有长度、宽度、位置、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化,面可由点排列而成或由线排列或封闭而成。

(2)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法和倾斜式组织法等。

(3)运用点、线、面纸片拼贴各种形状的花布。

4.学生创作。

(1)主题: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图形等)。

(2)注意: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画出心中新颖美观的花布;提倡随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间疏密匀称,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变化;用蜡笔(或油画棒)描绘出图案,再用水彩涂底色,并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统一。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结合上面的拼贴游戏作指导)。

5.课外拓展。

(1)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为自己或父母设计一块新颖、色彩鲜艳的花布(课后也可用印模制花布)。

(2)试着用自己设计的花布装饰房间或做其他用途。

4、美丽的盘子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硬纸板、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师)盘子(实物)、范作等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欣赏盘子作品,谈谈感想。

(2)出示课题:《美丽的盘子》。

2.欣赏范画。

(1)欣赏书本作品及教师范画,说说喜欢哪个盘子及原因。

(2)结合课本讨论:盘面的画与一般的画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知道作品中圆盘子的图形一般由中心花纹和花边组成连续和重复图案。这是花边构成的重要方法之一。)引导学生观察、研究教材中的范作,学习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装饰盘子。

(3)指导学生选一个单独纹样去制作盘子的花边部分。

3.制作盘子。

(1)在卡纸上画圆,然后剪出来,贴在硬纸板上,自制盘面(有现成的纸盘子可以带来)。

(2)构思出一组美丽的装饰图案。

(3)在彩纸上剪出图案拼贴,有的可以直接把装饰图案画上去。

(4)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及时指点和表扬。

4.讲解作业。

(1)师生一起交流作品,交流制作体会。

(2)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盘子。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剪刀、彩泥或黏土等

(教师)纸盘子、范作等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讲述上节课创作的问题与优势。

2.启迪思路。

(1)谈话引出用彩泥拼贴的方法装饰盘子,展示教师范作。

(2)学生描述出自己心中盘子的装饰图案。

3.动手创作。

(1)指导学生粘贴盘子:先设计装饰图案(可在纸上设计,从不同的花样中挑选最美的图案);用浮雕、圆雕等方法去粘贴;边粘贴、边观察、边修正,直到满意为止。

(2)指导学生互评作品,互动解决问题。

4.编讲故事。

发挥想象力,为自己的作品编一个故事,回家可以讲给父母听,让父母共同分享创作的乐趣。

5.课外拓展。

(1)将自己制作的美丽的盘子用来布置教室,美化环境。

(2)制作可以实用的盘子。

5、粘贴小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泥塑的一般特点和小动物的不同种类。

2.掌握彩泥或黏土粘贴的一般操作方法,能用彩泥或黏土粘贴出有趣、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的兴趣,从小树立爱护小动物、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准备彩泥(或黏土)、底板(纸板或木板)等工具材料

(教师)小动物图片、课件、小动物范作等 【教学过程】

1.播放课件。

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认识动物名称,熟悉外形特征。

2.知识竞赛。

分组进行知识讲座的比赛,说说动物的知识和小动物的故事(注意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外形特征等)等,学生评分,教师总评(提示学生注意:可以用树枝、牙签等进行创作、添加、刻画等,同时告诉学生泥塑的不同形式,可以制作平面的,也可以制作立体的,还可以挖空,本课以平面为主,最后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创新意识及与动物和睦相处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3.欣赏动物。

(1)教师带几只小动物供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说说特征。

(2)教师出示各种范作(有浮雕、圆雕、透雕等作品,以浮雕为主),学生欣赏。

(3)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彩泥小动物。

4.方法传授。

讲授操作方法,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注意它的头、眼、嘴、耳、身体、尾巴等特征(形状、色彩、结构等)。

(1)先搓泥条,围出动物的基本外形,再粘贴动物器官和花纹(粘贴时注意色彩搭配)。

(2)用浮雕的方法。先压泥片,再用小刀或另外的制作工具刻出动物外形,然后逐一去粘贴动物的细部。

(3)播放动物各种动态的课件,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要注意小动物的动态处理:如跑、跳、游等。另外,还可以进行大胆想象,粘贴出形态奇怪、色彩鲜艳的小动物,也可为我们的小动物们创造一个漂亮的乐园,在乐园里“种”上花草树木,这样会使整个造型更丰富多彩。

(4)教师边示范边解说,同时强调还可以用圆雕和透雕的形式进行制作。

5.作业指导。

(1)学生创作时,教师及时巡视指导。

(2)学生展示作品。

(3)师生互评,为自己的小动物编小故事或诗歌等。

6.课外拓展。

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做一系列美术作品。

6、船儿出航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船的知识,知道船的基本结构和用途。

2.能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航行中的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3.使学生从小热爱航海事业,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船的资料(船的特点、用途、航行时的表现、遇到风或暗礁时的应对措施和船的历史等),分组进行准备

(教师)船的有关资料、模型和范画等

【教学过程】

1.认识航船。

(1)讲述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船的资料(船的分类、各自用途及特点)。思考:船行驶时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船儿出航》。

2.欣赏作品。

(1)出示作品,提问: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它在航行时有什么特点?它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2)教师小结:强调航行时船的特点。

3.学生创作。

(1)主题:我心中的船。

(2)学生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建议:运用不同技法或不同材料进行创作)。

(3)学生构思创作,教师指导。

4.作业讲评。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互评。

(2)学生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纸、胶水、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工具

(教师)各种船的模型、脸盆或其他盛水的工具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模型。

(1)出示各种船的模型,提问:你最喜欢哪种船?为什么?

(2)演示出航情景:将模型船放入水中,学生观察并说出船的航行特点。

(3)模拟触礁情景,学生提出触礁时的保护措施。

2.学生创作。

(1)学生分小组合作创作,运用折纸、剪纸等形式,制作一艘美观而有创意的船。

(2)分组指导。

3.评价作业。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形式。

(2)提供评价建议:外形是否美观、是否富有艺术感、材料是否环保、功能是否齐全、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

4.共同实验。

(1)在准备好的脸盆或其他大的盛水工具中使自己的船航行起来。

(2)研究航行中发现的问题,合作解决。

7、“蘑菇”家园

【教学目标】

1.观察蘑菇的生长特点,了解蘑菇的有关知识。

2.能运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设计“蘑菇”家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蘑菇”家园的设计,表达对自己家园的热爱。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事先了解有关蘑菇的知识(如蘑菇的种类、生长环境、特点、形状、色彩、用途等),准备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等

(教师)课件、录像、范作等

【教学过程】

1.交流特点。

(1)播放录像:蘑菇的生长过程。思考:蘑菇是怎么长大的?

(2)学生结合平时的观察,分组交流课外了解到的蘑菇知识(如说说蘑菇的造型特点、写蘑菇的观察日记、讲述有关蘑菇的故事等)。教师小结。

2.作品分析。

(1)播放课件:蘑菇作品。提问: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2)提供欣赏意见:画面整体的处理,蘑菇的造型、色彩特点,作者的情感。

(3)学生当小老师上台尝试分析作品。

(4)教师小结。

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美丽的“蘑菇”家园。

(2)提出创作建议:用绘画的方法进行创作,可以联想、想象、夸张,融入自己爱家园的情感。

(3)学生创作,同桌互相帮助,指出存在的问题。

(4)作业讲评:教师评、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4.回家作业。

(1)回家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

(2)准备下节课的纸塑工具。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橡皮泥、小装饰物等

(教师)“蘑菇”家园模型图、课件、范作等

【教学过程】

1.分析问题。

(1)师生共同分析上节课存在的问题。

(2)明确本节课任务:用泥塑的方法创作“蘑菇”家园。

2.欣赏范作。

(1)欣赏“蘑菇”家园模型,提问:这座“蘑菇”家园你喜欢吗?你觉得哪一部分最漂亮?有什么地方存在不足,需要修改?

(2)教师小结(强调创作时的注意点)。

(3)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创作目标。

3.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蘑菇”家园(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合作)。

(2)教师巡回指导,多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4.讲评作业。

(1)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展示作品,小组自由交流。

(2)教师评价小结。

(3)学生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

(4)同桌或小组合作,介绍自己的家园或表演有关的小节目。

5.课外拓展。

课外进一步探索蘑菇的特点,发现新的秘密。

8、各种各样的树

【教学目标】

1.了解树的结构、外形和种类等知识。

2.运用绘画、拼贴的形式来表现所观察到的树的特点,并进行添加、想象的训练。

3.培养热爱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不同的树的特点,准备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范画等

【教学过程】

1.交流认识。

(1)师生交流有关树的知识(如树的结构、外形、种类、色彩等)。

(2)播放课件:大森林。提问:课件中的哪些树是你认识的或喜欢的?请为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展示树的结构图(抢答激趣)。

2.树的变化。

(1)播放课件:不同季节中的同一组树。要求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

(2)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

3.欣赏范作。

(1)播放课件:画家眼中的树。思考:这幅画哪里画得最好?

(2)教师小结:强调画面中艺术家的情感处理和树的精神品质。

4.学生创作。

(1)创造主题:各种各样的树。可以画一棵树或一组树在不同季节下的变化,也可以画树的生长过程,还可以画各种各样的树。

(2)学生说说创作思路。

(3)教师提供创作意见:注意树的形状、特点、色彩、肌理,可以结合速写等形式,加入自己的想象也行。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作业讲评。

(1)师生互评作业(从树的特点、形状、色彩、肌理、构图和情感的表达等方面来讲)。

(2)课外调查树的作用。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颜色的布和纸、剪刀等工具

(教师)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学生交流。

(1)播放课件:树的作用。思考:树有哪些作用?

(2)学生交流,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2.保护树。

(1)播放课件:人类对树木的保护。提问:你还知道人类为了保护树木采取了哪些措施?

(2)教师小结:强调要保护树,学习树的精神。

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保护树木,保护我们的家园。

(2)提出创作建议:可以运用拼贴的方法,可以全体制作,可以手工与绘画结合(小组合作和个体创作结合也可以)。

(3)学生创作,讲评作业。

4.课外拓展。

(1)课外收集有关树的诗歌、散文、故事等。

(2)说说我们要如何保护树。

(3)在教室里布置绿色家园,宣传有关保护树的知识。

9、卡通宝宝

【教学目标】

1.认识卡通的类型和特点。

2.学习用水彩笔等作画工具制作卡通形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段,把自己喜爱的物品设计成鲜明的卡通形象。

3.培养学生对卡通的热爱,为创作富有特色的中国卡通形象而努力。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卡通的资料(卡通的历史、类型、中外一些有名的卡通形象及有趣的卡通故事)等

(教师)卡通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学生回忆。

(1)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及最喜欢的动画人物的特点。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画人物?

(2)老师小结,揭示课题:《卡通宝宝》。

2.学生创作。

(1)出示卡通范画、图片和小物品。提问:你觉得这些卡通宝宝怎么样?你准备怎么表现自己的卡通宝宝?

(2)教师小结,讲述卡通宝宝的特点,强调头画大,身子画小,宝宝的形象会显得更可爱。

(3)提供步骤:准备一张纸,在纸上添加眼、嘴、手脚等,四肢和身子作适当的夸张处理。

(4)建议:设计卡通宝宝时,可以适当夸张,使宝宝更可爱;一个宝宝形象可以有多种变化;可以在创作后讲一个卡通故事。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作业讲评。

(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卡通宝宝(名字、形状、色彩等)。

(2)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并提出修改意见。

(3)教师建议:从不同角度设计卡通宝宝的不同变化,要求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4.课外拓展。

(1)收集有关卡通资料等。

(2)课外给自己的卡通形象编个连环故事。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纸、水彩笔等

(教师)范作等

【教学过程】

1.交流。

(1)学生分组派代表讲述收集的不同的卡通资料和自己编的连环故事(三至四组,时间是每组两分钟左右)。

(2)师生共同评价,教师小结。

2.创作。

(1)讨论:小组成员互相商量,对本组画的卡通形象的形状、色彩、动态等方面及故事情节进行商讨,形成一致意见。

(2)尝试创作单个形象,教师提出指导性建议。

(3)分组创作连环卡通故事,教师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3.表演。

(1)创作故事并上台表演故事:一人旁白,其他人分角色表演(配上声音、动作)。

(2)讲评故事: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评为辅。

4.讲评。

师生互评,派两名代表上台作重点发言,教师小结。

5.拓展。

(1)把平时听到的有趣的故事,以卡通画的形式画下来。

(2)师生合作一本班内卡通作品集,并在班上传阅。

10、信封纸偶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封纸偶的不同形式,体会其艺术魅力。

2.学习运用不同手法制作有趣的纸偶,并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表演和设计能力。

3.在做做、玩玩中培养学生制作纸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养成变废为宝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学生)废旧信封、各种纸张(或布)、胶水(或两面胶)等

(教师)信封纸偶数个、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纸偶。

(1)教师出示信封纸偶数个。提问: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2)猜一猜这些纸偶是怎么做成的。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信封纸偶》。

(4)思考:各种形状的信封适合做怎样的纸偶?

2.设计制作。

(1)播放课件:雄狮纸偶。提问:你能说说信封纸偶的制作过程吗?

(2)教师总结:先完成纸偶的头部,再把信封口朝下,接着,把头部和信封连接起来,最后完善纸偶,进行细节处理。

3.学生创作。

(1)提出创作建议:制作一个或一组纸偶,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布料、纸张、毛线、橡皮泥等)进行创作。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3)师生互评。

4.表演活动。

(1)分组合作,为所做的信封纸偶创作一个小故事。

(2)小组上台配音表演纸偶故事。

11、“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

1.认识纸材可以折成不同造型。

2.能独立折出一个完整的“东西南北”,利用画、剪、贴等各种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美丽的立体造型的“东西南北”。

3.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师)课件及示范作品等 【教学过程】

1.作品欣赏。

(1)教师出示“东西南北”的范作供学生欣赏。

(2)提问:其中的制作方法怎样?

(3)揭题并板书:《“东西南北”》。

(4)部分学生玩“东西南北”,其余学生欣赏。

2.讲授新课。

(1)介绍我国折纸的悠久历史。

(2)讲述“东西南北”的生动性和艺术魅力。

(3)播放“东西南北”的制作过程,教师示范,学生欣赏,注意第四步的折法(主要步骤有:一是将正方形的纸沿斜角对折两次后打开;二是分别将四角往内向中心的交叉点折;三是将纸翻过来,再将四角往内折一次;四是再将纸翻过来,把四角拉开;五是插入手指,“东西南北”就会动了;六是发挥想象,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做成头像)。

(4)想象、添画或拼贴:让学生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制作一个生动有趣的小动物头像或其他形象来装饰,并交代要求形象生动、巧妙、富有情趣,并注意卫生、安全。

(5)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作业讲评。

(1)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

(2)个别玩、同学互玩。

(3)有条件的班级可以拿用“东西南北”制作的纸偶表演纸偶剧。

4.课外拓展。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开展其他折纸活动。

(2)学生回家后和父母一起玩。

12、纸拎袋

【教学目标】

1.学习纸拎袋的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一个实用新颖的纸拎袋。

2.通过纸拎袋的设计、制作和装饰美化,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学会用自己的巧手美化生活。【课前准备】

(学生)旧挂历纸(或旧画报纸)、剪刀、胶水、绘画常规用具、粗毛线(或绳子)

(教师)教学课件、旧挂历纸、剪刀、胶水、范作(包括礼品、鞋服的拎袋)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检查学具,调查:你们的美术学习用品是用什么东西装来的?

(2)出示拎袋范作,教师从袋子里拿出剪刀、胶水、绘画用具等物品,展示袋子:“漂亮吗?”“这是老师自己做的。想知道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的吗?”

(3)揭题。

2.引导欣赏,分析讨论。

(1)你见过哪些形状的纸拎袋?它们有什么用途?

(2)出示课件:作品欣赏(服装、酒、保健品等纸拎袋)。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说说最喜欢的袋子。

(3)分析纸拎袋的特点及基本形的制作方法。

3.选材识图,激发创意。

(1)自主探究:你认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表达。

(3)你认为纸拎袋的外形可以有哪些变化?怎样变?袋子里面如何设计与制作?(如各种几何形、仿生设计的水果形、卡通形象形等)

(4)怎样装饰?用什么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5)拎带的制作:①确定形式;②选料、制作绳子;③对称式打孔或取点;④串、粘带子(注意带子的牢固度,可在内侧绑一根小棒)。

4.独立制作,装饰美化。

(1)提出作业要求:用不同的纸制作一只漂亮的小拎袋,并选择合适的方法美化。

(2)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并使设计的纸拎袋实用、新颖。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业,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6.整理打扫,保存作业。

(1)保存学生作业,整理打扫。

(2)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3)在拎袋内放一些小礼物或花草作为礼品赠送给好朋友。

13、热带鱼乐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

2.运用夸张等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

3.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蜡笔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录像、范画等

【教学过程】

1.播放录像。

(1)播放录像《海底总动员》。提问:热带鱼有什么特点?

(2)播放课件:热带鱼与普通鱼。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

(3)师生共同小结热带鱼的特点。

2.欣赏范画。

(1)播放课件:热带鱼的作品。提示:热带鱼整体造型独特,线条流畅,身体表面图案自然和谐,色彩鲜明。

(2)教师小结并指出作画要点。

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美丽的热带鱼。

(2)提出创作建议:创作一条或几条热带鱼,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

(3)学生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评价作业,并进行热爱海洋的教育。

4.课外拓展。

(1)收集有关热带鱼的分类、特点和生活习性等资料。

(2)准备好下节课的拼贴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有关拼贴的材料(布料、纸张、蜡笔、水彩笔等)

(教师)范作等

【教学过程】

1.拼贴作品。

(1)学生分两人一组拼贴一幅热带鱼作品。

(2)创作建议:可以适当添画;可以夸张、变形与想象;可以创作故事作连环拼贴等。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并指出注意点。

2.互相交流。

(1)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热带鱼乐园。

(2)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3.装扮教室。

全班同学一起装扮一个热带鱼乐园的教室。

4.课外探索。

对热带鱼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索热带鱼和海洋的秘密。

14、神气的大公鸡

【教学目标】

1.能抓住鸡的神态,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的常规用具、有关鸡的图片、玩具

(教师)课件、范作及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猜谜揭题。

(1)听听(鸡叫的)声音,猜猜是什么动物。请两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形象。

(2)揭题:《神气的大公鸡》。

2.欣赏提问。

(1)出示课件,欣赏、评述各种公鸡的图片。

(2)提问:从外形上看公鸡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小组分类研究。

(1)每组自主选择鸡的一部分,研究鸡神气在哪里(但每个部分至少有一个组研究)。

(2)提示:头——顶上有锯齿状的大红肉冠,眼睛圆圆的,嘴又尖又利,嘴下有肉髯,特别威武。颈——长又圆,长满了美丽的羽毛。身子——胖又肥,背上有短短的翅翼,满身披着美丽的羽毛。尾巴——特别美丽,尾巴上的羽毛特别长,颜色丰富多彩。脚——金黄的色彩,粗短有力,脚上生爪。

(3)每组选代表交流,组员补充。

4.听听图画里的声音。

(1)首先让学生观看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和陈大羽的《雄鸡图》,提问:“这两幅画中有什么景物?”“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谁能模仿这种声音?”

(2)请学生表演。

(3)老师讲述两位画家画公鸡的历史背景及画面表达的意境。

5.欣赏比较。

欣赏课件中古今中外艺术品中的公鸡形象,并同真实的公鸡进行比较,体会艺术品之美。

6.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进行作业赏评。

7.课后研究、拓展。

收集鸡的有关素材,如鸡——吉——吉祥,属十二生肖之一。

15、剪拉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

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及各色彩纸

(教师)若干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一根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 【教学过程】

1.演示学具,引发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张纸。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能伸缩呢?

(2)学生自主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

2.揭示课题,欣赏范作。

(1)板书课题:《剪拉花》。

(2)欣赏书本上或教师的范作。

(3)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拉花的用途。

3.选材取料,学剪拉花。

(1)裁纸,叠纸。

①提问:怎样才能把纸做成拉花?学生通过思考,了解制作拉花首先要把纸裁开。

②提问:用什么方法把纸裁开?裁成什么样的形状?叠成几叠?怎么折?

③小组讨论,确定合适的方法。(教师要强调使用一些工具的注意事项,指出用不同方法构思拉花)。

④动手操作:先画样稿,再剪制。

(2)连纸的方法。

①讨论: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方法把纸连起来?

②学生讨论交流。

③尝试练习:把纸条连成环,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④小结:说说连接的方法以及使用到的工具。

⑤师生共同讨论后小结。

4.观察拉花,启发想象。

(1)欣赏拉花的形状,说说与其相似的物品。

(2)欣赏范作,提问:利用拉花做成了鱼的哪一部分?还能用拉花表现别的东西吗?你有与书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吗?

5.集体创作,美化教室。

(1)提出作业主题:把所有的拉花和彩练连起来,装饰和美化教室。

(2)提出创作建议:用恰当的方法和纸材来表现拉花,注意连接要牢固。

6.师生评价,反思体会。

(1)分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乐趣。

(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7.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继续探究裁纸、连纸的方法,从而了解更多的制作拉花的方法,并用拉花制作各种装饰物。

16、彩旗飘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形的变化。

2.能用绘画或者剪贴的形式制作一面小彩旗,并能用制作的彩旗美化环境。

3.在了解彩旗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提高对形的联想能力和基本的设计制作能力。【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旧画报纸、旧挂历纸(或各色彩纸)、常规画具

(教师)彩旗的范作、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每天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谁能到黑板上画一画我们的国旗?

(2)学生演示,师生一起修改。

(3)说说升旗时候的心情、感受。

(4)说说在生活中、电视电影里、画报图书资料上见到过的古今中外的各式各样的彩旗。

2.观察比较,欣赏评述。

(1)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欣赏这些彩旗,并说说这些彩旗的类别及用途。

(2)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总结彩旗的特点(一般由旗面、旗穗、旗套等部分组成)。

3.学习方法,思考用途。

(1)提问:你想做一面怎样的彩旗?为什么?

(2)思考:怎样表现?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可以分组讨论制作方法、使用的材料。)

(3)师生共同讨论后小结:关键是旗面形状的变化和图案的设计。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选择材料和表现形式(注意图案的设计要联系用途)。

(2)小组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创作一组或一面彩旗。提示:一组彩旗可以是一个活动主题的内容,如2008北京奥运会、国际服装节等;一面彩旗指可以四人创作一面旗帜,如小队旗、小组旗、童话王国旗等,旗帜可稍大些。

5.作品展示,师生互评。

(1)把旗子悬挂起来,自己介绍。

(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6.保存作品,整理清扫。

(1)保存好学生的作品。

(2)整理剪下的小纸片和自己的学习用品。

7.提供主题,拓展思路。

用其他材料做小彩旗,用做好的彩旗美化环境。

17、面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多种不同风格面具的艺术特色,参与美术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2.学习用纸质材料设计制作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体验设计制作纸面具的乐趣,在做做、玩玩中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拓展美术视野。【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各种彩纸、松紧带等

(教师)收集的面具实物、自制的面具范作、剪刀、彩色纸、双面胶(或胶水)等 【教学过程】

1.表演导入。

(1)请学生戴着教师用多种材料制作的面具进入教室。

(2)提问:他们头上戴着的叫什么?你们也想制作一个面具表演吗?出示课题:《面具》。

2.赏析探究。

(1)展示课前收集的面具实物,请学生观察分析面具的造型有什么特点,用了哪些材料。

(2)小组内欣赏教科书中的面具作品,讨论:在这些面具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示范指导。

(1)学习教科书中的面具制作步骤图。

(2)教师示范并指导面具眼睛的定位和佩戴方法。

4.设计制作。

(1)作业要求:两人合作做一个有趣的纸面具。

(2)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交流。

(1)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2)引导学生评价同学的作品。

6.游戏体验。

学生戴着自己做的面具和同伴玩一玩,体验玩面具的乐趣。

18、画画亲近的人

【教学目标】

1.初步进行人物的绘画练习。

2.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的特征和表情,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

3.通过欣赏和表现最亲近的人,增进对最亲近的人的感情,从中认识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课前准备】

(学生)最亲近的人的照片、常规画具等

(教师)课件、人物作品、常规画具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帮助回忆。

提问:你最喜欢、最亲近的人是谁?他(她)长什么样?喜欢做什么事?

2.引导欣赏,观察评述。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父亲》。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提问:画面表现的是谁?画中的人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它表现了亲密无间的关系?《悄悄话》中的小女孩在讲什么呢?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感受,教师小结。

(3)欣赏课本中小朋友的画,说说最喜欢哪一幅及原因。

(4)提问:你能用别的方式表达你对亲近的人的思念或爱吗?(如:唱歌,跳舞等。)

让学生通过欣赏,认识艺术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作品展开联想,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要珍惜这份爱,同样用真心去回报他们、对待他们。

3.捕捉特征,激发创意。

(1)明确学习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最亲近的人。

(2)传授方法。

①观察和回忆亲近的人的形象特征。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脸形、发式、五官和服饰等。每个人性格不同,他们在外貌上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如憨厚、精明、温和、严厉等。

②启发造型。从脸形开始,再到发型,根据五官在脸上的位置逐一表现。

③思考如何从动作和表情上表现出亲近的感觉。

(3)引导学生尝试色彩也能表达人物的情感。

(4)要求学生把自己画进去。思考:自己在画中干什么?安排在什么位置?

要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视觉符号表现,教师不要示范五官的具体画法。

4.选择形式,表现“亲人”。

(1)学生用线描或色彩的形式表现想要表现的人(可以参考带来的照片)。

(2)提问:怎样表现你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心呢?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说说你表现的是谁,你是如何喜欢他(她)的。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了自己的感受;作品是否有爱心,是否与众不同;线条、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1)把画好的画送给最亲近的人,请他们收藏并评价。

(2)做一件小礼物,写上一句“知心话”,送给最亲近的人。

(3)回家画画另几个同样亲近的人,告诉他们:“我爱你。”

19、夏日

【教学目标】

1.初步进行人物的绘画练习。

2.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的特征和表情,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

3.通过欣赏和表现最亲近的人,增进对最亲近的人的感情,从中认识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课前准备】

(学生)最亲近的人的照片、常规画具等

(教师)课件、人物作品、常规画具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帮助回忆。

提问:你最喜欢、最亲近的人是谁?他(她)长什么样?喜欢做什么事?

2.引导欣赏,观察评述。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父亲》。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提问:画面表现的是谁?画中的人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它表现了亲密无间的关系?《悄悄话》中的小女孩在讲什么呢?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感受,教师小结。

(3)欣赏课本中小朋友的画,说说最喜欢哪一幅及原因。

(4)提问:你能用别的方式表达你对亲近的人的思念或爱吗?(如:唱歌,跳舞等。)

让学生通过欣赏,认识艺术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作品展开联想,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要珍惜这份爱,同样用真心去回报他们、对待他们。

3.捕捉特征,激发创意。

(1)明确学习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最亲近的人。

(2)传授方法。

①观察和回忆亲近的人的形象特征。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脸形、发式、五官和服饰等。每个人性格不同,他们在外貌上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如憨厚、精明、温和、严厉等。

②启发造型。从脸形开始,再到发型,根据五官在脸上的位置逐一表现。

③思考如何从动作和表情上表现出亲近的感觉。

(3)引导学生尝试色彩也能表达人物的情感。

(4)要求学生把自己画进去。思考:自己在画中干什么?安排在什么位置?

要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视觉符号表现,教师不要示范五官的具体画法。

4.选择形式,表现“亲人”。

(1)学生用线描或色彩的形式表现想要表现的人(可以参考带来的照片)。

(2)提问:怎样表现你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心呢?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说说你表现的是谁,你是如何喜欢他(她)的。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了自己的感受;作品是否有爱心,是否与众不同;线条、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1)把画好的画送给最亲近的人,请他们收藏并评价。

(2)做一件小礼物,写上一句“知心话”,送给最亲近的人。

(3)回家画画另几个同样亲近的人,告诉他们:“我爱你。”

第二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用途、不同特点的船,初步了解船的发展历程。

2、能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地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3、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使学生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2、教学难点: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过渡语:老师给你们猜个谜语,请大家仔细听、认真想!谜面是: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全靠它。打一交通工具。揭示答案:船 2.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船。板书课题:《船》

(二)讲授新课 1.船的来历

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最早的船——独木舟(把一根圆木中间挖空)。然后,出现了有桨和帆的船。后来18世纪,欧洲出现了蒸汽船,又出现了用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的船。今天人们用太阳能和喷气式发动机作为船的动力,航行的速度令人吃惊,最高时速已经可以达到500千米以上了。

2.了解船

(1)船的种类、名称、用途

提问:你都见过什么样的船呢?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过渡语:有的同学说,我在公园里见过游船,旅游、观光用;有的同学坐过轮船,载人用的;有的同学说我在电视里看过破冰船,它能把河面上冻住的冰破碎;军舰用于军事打仗等等。

过渡语:老师这里还有不同种类的船呢。帆船:用于运动比赛、捕鱼和本地贸易。

货轮:运送货物的轮船叫货轮。船上有一座带烟囱的领航船桥。船桥下有发动机和住舱区。船的其余部分可容纳尽可能多的货物。

气垫船:气垫船有一个充气的气垫,可使船体浮出水面航行,由于水的阻力减少,因此航行速度很快。

铁皮船:是一种在中国长江一带的特有船只,是中国独有的,外面包铁皮,里面用木材,三国时期被经常使用,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

橡皮船:广泛应用于水上休闲、娱乐、钓鱼、捕鱼等水上作业。钓鱼船:渔夫捕鱼用的(2)船的结构

提问:你知道船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过渡语:由船头、船壳、船舵、船尾、船帆、甲板等组成。(3)船的形状

提问:船上每部分可以用什么形状来概括?

过渡语:(基本形)梯形、倒梯形、半圆形、三角形等等。3.欣赏作品

(1)欣赏艺术家作品

过渡语:我们欣赏一下艺术家创作的船吧。艺术家们不仅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了船,还大胆想象设计出了汽车船、蜻蜓船。

(2)欣赏学生作品

提问:这些是同学们设计的船,我们一起看看吧。

过渡语:看,人们正坐着大渔船垂钓,多开心啊;一艘大货轮驶来了,上面装满了货物;不要小看这艘帆船,它上面有很多的功能呢。

(3)启发创新

提问:前辈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他们那个时代最先进的船,你们能开动小脑筋,创造出未来属于你们时代的最先进的船吗?那么,在你的想象中,未来的船是什么样儿的?

过渡语:儿童船的外形设计,可以像小动物、水果等造型,具有童话色彩。4.教师示范

过渡语: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画,看看老师是怎样表现的吧。(1)在作画的时候先确定船身的形状和大小,画出船的整体外观造型,表 现出大体轮廓,再画出局部结构,如划桨、桅杆、栏杆、船帆、船篷等部分。

(2)注意局部结构的大小比例与整条船的比例相协调,船体的造型和设 计与船的用途相联系。

(3)可以根据相应的色彩、线条进行适当的背景添加来衬托船,使画面构 图完整。

(4)我们还能用彩纸折出漂亮的小船。

(三)艺术实践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也动手试试发挥你的创造力,用绘画的方法,表现一艘你想象中的船,也可以折一只纸船,加以美化。

(四)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

过渡语:你们看,同学们画出了漂亮的渔船,创作出了未来的鞋式船。同学们还用彩纸、废旧物品制作出了一艘艘精美的小船。2.知识拓展

过渡语:世界各国有哪些远洋史和航海家,他们为人类作出了什么贡献?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探险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人。他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

郑和: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大明帝国和南海(今东南亚)、南亚、西亚等的关系。

过渡语:今天我们看了这么多轮船、军舰,很多方面都占世界领先地位,这些都是我们国家自己制造出来的,咱们的国家可真伟大。从现在开始,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建造比这些更大、更威武、用途更广的船。

第二课长啊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及过程,运用绘画的方法,把植物不同阶段的成长特征表现在同一个画面上。

2.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植物形象特征的能力,初步的构思和画面的组织能力,以及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植物生长过程的造型能力。

3.通过观察植物的成长、描绘植物成长的过程,感受生命成长的历程,表现对生命的热爱。培养学生观察、研究手机绘画素材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观察植物的形与色,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2.教学难点:植物不同阶段的外形特点及构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粒瓜子。

过渡语: 同学们,你知道它是哪种植物的种子吗?

——对,它是向日葵的种子,它长呀长,不断的长大,就会变成向日葵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呀长》这一课。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

过渡语:小瓜子是怎样发芽的,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下面老师就给大家播放一个小影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向日葵种子发芽过程的视频。

过渡语:谁能说一说小瓜子的家在哪里?需要提供哪些条件它才能发芽长大?

小结:有了土壤做家,再加上阳光和水,小瓜子就能发芽了。

2、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过渡语:植物的种子发芽后是怎样长大的呢?

小结:根越来越密、茎越来越高、叶越来越多、开出了漂亮的花朵、结出了很多果实,植物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部分组成的。

3、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及其根、茎、叶、花、果实的不同形态

(1)过渡语:不同植物的种子及其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一样吗?它们的外形都有什么特点?

老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及其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都不一样,在画植物时,我们要抓住不同植物各部分的特点进行表现。

(2)连线游戏

出示西瓜、桃子、苹果的种子图片,再出示其叶子及花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辨认,并用线进行连接。

4、请学生说说你喜欢的植物长什么样子? 植物在成长过程中有谁来帮忙? 出示蝴蝶、蜜蜂、小鸟、青蛙、蚯蚓、七星瓢虫图片。

5、展示在恶劣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图片

过渡语:大家看这些植物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你看了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小结:这些植物生存的环境都比较恶劣,但它们依然用顽强的生命力,坚强地生长着,我们也应该学习植物这种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

6、教师示范:绘画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过渡语:下面老师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7、相关作品欣赏。(播放课件)

(三)艺术实践

过渡语:请同学们选择一种自己了解的植物,画出它茁壮成长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

过渡语:你能介绍一下你画的是什么植物吗?它有怎样的特点呢?

2、课堂延伸:

你愿意种一些植物吗?请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

第三课出壳了

一、教学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观察与分析,学习基本形组画动物的方法。2.通过观察、欣赏,想象动物破壳而出的情景,并进行大胆的表现。3.通过本课学习与创作,激发学生对生命诞生时刻的理解与认识,体会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习基本形组画动物的方法,运用遮挡方法表现动物的破壳而出。2.教学难点:

学习表现画面的大小关系与主次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教师语言: 播放视频儿歌“出壳了”,让学生跟着一起唱一唱、听一听。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壳了》。

(二)讲授新课 1.了解卵生动物

教师语言: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破壳而出的呢? 教师总结:鳄鱼、蛇、壁虎这些爬行动物都是卵生的,还有像鸽子、鸵鸟等鸟类也都是卵生的。

2.了解孵化过程(1)了解孵化的过程

教师语言:请同学们看看小鸡孵化的过程,想一想,请你把这些图片按照时间顺序编一编序号。

教师总结:卵——胚胎——成形——破壳——出壳,看来它们经历很多过程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真不容易啊!(2)表现孵化的过程

教师提问:小鸡出壳会是一帆风顺么?请你看看说一说,我们如何表现小鸡与蛋壳的关系?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表现小鸡在蛋壳中的样子;也可以表现小鸡破壳时的样子;当然我也可以这样表现一瞬间的情景。

出示图片:小鸡破壳时候的样子。3.赏析不同的卵生动物。(1)样子相同的卵生动物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动物宝宝出壳了,它是谁啊?长得像妈妈么?

教师总结:鳄鱼和蟒蛇,无论是样子还是花纹,它们生下来就和妈妈长一模一样,只存在着体型大小的区别。(2)样子不同的卵生动物

教师语言:你们看这些卵生动物生下来,就和妈妈长得不一样了,你能找一找它们谁是谁的宝宝呢?

教师总结:朱鹮的宝宝和妈妈一样有一张长长的喙,却没有那些漂亮的花纹;鸵鸟宝宝和金雕宝宝,它们除了体型相差很大以外,颜色上也和妈妈不一样。

4.表现不同的卵生动物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如何表现这些不同的动物么?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来表现它们。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基本形的概括与练习。5.启发联想、表现情景(1)启发联想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动物宝宝们爬出蛋壳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动物宝宝们会去找妈妈、找吃的、会躲避危险等等„„(2)赏析学生作品

教师语言:引导学生们赏析学生作品,学习遮挡与构图的方法。

(三)教师示范

1.教师使用基本形组画法表现动物; 2.根据大小表现画面的主次关系; 3.运用遮挡关系添画背景,完成画面。

(四)艺术实践

1.作业内容:创作一幅表现动物破壳而出时的作品。

2.作业要求:注意画面中动物宝宝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和大小关系。

(五)课后拓展

有些卵生动物的爸爸、妈妈,会一直守候着宝宝们破壳而出的时刻,寸步不离地照顾宝宝们长大,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我们应该好好孝顺他们,关爱感恩我们的父母。

第四课我们身边的线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的不同种类及美感。2.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初步体验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表现的方法。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发现认识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及其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二)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线条组织有美感的画面。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动画片段《线条先生》。过渡语:你知道这个动画中的人物是用什么表现的吗?对,就是线条。线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寻找《我们身边的线条》。出示课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讲授新课 1.认识线条(1)直线

教师出示一根直直的毛根,请学生在练习纸上用线条画出来。

过渡语:你能用线条画出这根毛根的样子嘛?这些线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能给它们起一个名字吗?对,它们都是直直的,我们把它们叫做直线。

(2)折线

教师将毛根折出几种不同的样子,请学生再次画出。

过渡语:现在老师手里毛根的样子变了,你还能用线条画出它的样子嘛?这些线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能给它们起一个名字吗?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线条都有转折,我们把它们叫做折线。

(3)曲线

教师出示彩带,摇动出不同的样子,请学生用线条画出来。

过渡语:你能画出老师手中彩带晃动出的线条吗?这些线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能给它们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吗?这些线条都是弯弯曲曲的,我们就叫它们曲线。其实,我们把各种各样的线都可以分为直线、折线和曲线三大类。

2.寻找线条(1)生活中的线条

过渡语:你能在这些图片中找到线条吗?说说你找到了什么样的线条。直线给人感觉刚硬、平稳、安定,折线给人感觉激动、有力、跳跃,曲线给人感觉优美、流畅、轻快。你还能在你的身边找到这些线条吗?请学生说一说。

(2)艺术作品中的线条

过渡语: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这些线条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春如线》这幅作品中大量使用了活泼的曲线,色彩淡雅,让人联想到了春天嫩绿的柳枝,出土的嫩芽和春暖花开的田野。这些线条为艺术作品增加了魅力,带来了美感。

3.表现线条

课件出示两组线条对比图片,请学生观察。

过渡语:你觉得哪组线条好看?为什么?我们画线条时应该注意线条样式多样、排列有序、粗细变化、疏密关系。

教师演示:线条装饰画和用纸绳装饰花瓶。

4.欣赏线条作品

欣赏教材第9页学生作品和课件中的作品。

(三)艺术实践

过渡语: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形式和线条完成一幅美丽的作品。要求:

(1)可以选用彩笔画线、泥条粘贴、纸绳粘贴等不同的形式表现线条。(2)注意线条样式多样、排列有序、粗细变化、疏密关系。

(四)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

欣赏同学们的作品,互相交流。2.知识拓展

过渡语: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线条,请同学们课下继续寻找。

第五课太阳

教学目标

(一)采用揉、捏、粘、压等泥塑方法设计太阳的形象。

(二)通过欣赏多种形式的太阳作品,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在设计与制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设计制作太阳的脸和光芒。

(二)教学难点 太阳五感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印象中的太阳是什么样子呢?

教师小结:圆圆的,大大的,有时红红的,有时黄黄的„„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日出日落的照片吧!

板书课题。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太阳》。(教师板书课题)

(二)知识新授

1.艺术作品中的太阳:

过渡语:自古以来,人们热爱光明,喜爱太阳,并用各种形式表现太阳。我国出土的最早的帛画中,就有太阳的形象。

教师语言:(1)介绍马王堆出图的帛画

(2)莫奈《日出·印象》

(3)西班牙阿兹特克人太阳历石 2.复习泥塑技法

(1)揉(2)搓(3)压(4)滚(5)组合 3.教师示范:太阳的制作方法 4.欣赏同学的作品

5.听老师讲《后羿射日》的故事:

教师语言:在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他们有红色的、有绿色的、有蓝色的,有的光芒万丈发射红光、有的发射短而多的黄光、还有的发射紫光„„

(三)艺术实践:

过渡语:今天艺术实践的要求:请你用可塑的材料和小伙伴一起创作太阳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

(四)课堂小结和课后拓展:

过渡语:同学们做的很棒!有的颜色鲜艳,有的造型别致,还有的精美绝伦。教师语言: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也用了太阳的造型?太阳的项链坠、太阳的镜子„„今天,大家做得都很棒,请你在家里找个合适的地方摆放它吧!让太阳的泥塑来美化你的家,美化我们的生活!

第六课漂亮的瓶子

教学目标

1.了解瓶子对称的特点和折剪方法,能掌握对折剪的基本方法。在感受陶瓷文化的同时,发现瓶子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初步培养设计意识。

2.通过体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对折剪的方法,创作一个大小合适、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进行美化和装饰。

3.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初步感受传统陶瓷瓶文化的艺术魅力,体验创作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瓶子背后蕴含的文化,了解瓶子对折剪的基本方法及简单的纹饰设计。

教学难点:剪对称形的瓶子时,如何是瓶子的大小合适、外形美观,给人美的享受。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过渡语:小朋友,你们好,下面请你来玩一个游戏,请你猜一猜。出示谜语:口小肚子大 柜上摆着它 能盛食和水 又能把花插。打一个生活用品,是什么呢?对,是瓶子。

请你观察这些瓶子具有什么特点呢?它们很漂亮,你喜欢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漂亮的瓶子。

出示课题:《漂亮的瓶子》。

(二)讲授新课

1、瓶子的文化

过渡语:从古至今,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喜欢制作各种各样的瓶子。它们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精美,有的甚至还成了世界艺术珍品。下面请你看一段视频,了解瓶子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有着显著的成就。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当时,人们偶然发现用火可以将陶土烧制成各种器物,于是陶瓶、壶、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后来中国的先民发现陶器上面刷上釉作为装饰,可以使瓶子变得更加坚硬,因为刷上釉之后与普通的器皿不同,所以不叫陶,而成为瓷。后来釉彩逐渐创造出青花、五彩、珐琅彩、斗彩等不同种类,加之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及纹样造型精美,烧制的工艺也越来越精湛,我国的瓷器受到了世人的喜爱,人们都说“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2、探究瓶子结构和种类 A结构

过渡语:看了这么多瓶子,你发现瓶子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没错,有瓶口、瓶颈、瓶身、瓶底,有的瓶子还有两个瓶耳。B种类

过渡语: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种类和材质的瓶子呢? 从造型上分:花口瓶,碗口瓶,小口瓶,葫芦瓶等。从材质上分:玻璃、塑料、塑钢、陶制、石制等。从用途上分:液体瓶、固体瓶、装饰瓶、创意瓶等。

3、瓶子与生活的联系

过渡语:瓶子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的非常密切,瞧,小瓶子大用途,除了可以盛装生活物品以外,还可以制成玩具,生活物品等等。

(1)盛装生活物品(液体、固体)(2)制成玩具、装饰生活、服务生活

4、探究瓶子之美(1)外形美

过渡语:下面请你欣赏一段视频,观察瓶子的外形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播放视频)

共同的特点是对称的,不同的是它们形状各异,有的细细高高的、有矮胖。(2)花纹美 A马家窑漩涡彩瓶

教师语言:你能看出这些花纹是用什么表现的吗?

我们不难发现运用点线面作为装饰,曲线的线条像是流水一般。B古希腊黑绘陶壶

教师语言:这是古希腊的黑绘陶壶,黄褐色的陶壁上绘制的黑色的花纹,成为古希腊人生活的一种风尚。瓶身上画了人们劳动的画面,好像在讲述一个故事。其他位置又装饰了什么?对,有许多的连续图案,我们可以运用连续图案进行装饰。

C明代 五彩镂空云凤瓶

过渡语:这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五彩镂空云凤瓶,它运用了镂空、浮雕、堆贴、彩绘等多种技法。请你观察瓶身的位置装饰了什么纹样?对,装饰着具有吉祥寓意的凤凰和花朵等,纹样造型精美,正体现了东方人独特的审美观。

总结花纹装饰特点:在瓶口、瓶颈、瓶底装饰的花纹是比较规则、均匀的。在瓶身装饰花纹是自由随意的。

(3)色彩美

过渡语:请你观察瓶子上有哪些色彩?有红色、黄色、蓝色、粉色,五颜六色非常鲜艳。这个瓶子是黑色和白色组成的,显得干净优雅。我们创作的时候也要注意颜色的变化。

5、探究对折剪的方法 准备材料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利用彩纸、剪刀、胶棒和画笔来表现漂亮的瓶子。那么怎样才能剪出各种对称形的瓶子?

出示视频,了解对称花瓶的做法。

6、制作步骤

过渡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制作步骤。第一步 将纸对折 第二步 画瓶子外形 第三步 剪出瓶子 第四步 装饰花纹

7、表现方法

方法:镂空法、粘贴法、绘画法。绘画方式:A点线面装饰

B动植物图案等等 C装饰色彩

8、教师示范(1)工具和材料 过渡语:下面就请你来看一看老师怎么表现漂亮的瓶子。首先准备好要用的材料。

(2)示范步骤

一折纸 将左右两边对齐之后对折、压平二画样 沿着开口的一边画瓶子的一半外形 三裁剪 沿画线将多余的部分轻轻剪下 四展开 将剪好的瓶子图案展开 五装饰美化 用自己喜欢的图案美化

9、欣赏学生作品 出示学生作品

(三)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请你剪一个对称形状的瓶子,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色彩进行美化。鼓励学生利用剪贴、绘画等不同表现方法。

(四)课堂小结 1.展示评价

教师语言: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这些花瓶在你们手中变得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已经能用自己的双手为生活增添美了。

2.拓展总结

教师语言:同学们,其实生活中漂亮的瓶子还有很多表现形式,你看用彩绳装饰的瓶子,利用绘画的方法装饰废旧的瓶子。

第七课童话城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城堡的外形特征,感知城堡是一个建筑群,具有高低错落,形状各异的特点。

2、能表现出具有形态各异、高低错落的童话城堡。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运用各种图形组合出具有高低、大小等变化的城堡造型,根据想象,适当添加有趣的情景,使画面富有童话色彩。

(二)难点:城堡造型新颖,富有创意,注意细节的添加与描绘。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每当我们打开童话故事书,走进神奇而美妙的童话世界,总会想起美丽的白雪公主、小美人鱼和阿拉丁这些熟悉的小伙伴,你们还能想起他们都住在哪里吗?哦,原来他们都住在童话城堡中。

出示课题《童话城堡》

(二)新授 1.认识城堡

过渡语: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咱们拼一拼,看拼出了什么?原来是《阿拉丁神灯》中的童话城堡。

过渡语:你知道吗?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城堡:最古老的城堡布拉格城堡位于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记载,布拉格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长为570米,宽为130米。长久以来这里一直都是布拉格的王室宫殿,现在仍然是捷克总统的居所和国家机关的所在地。

过渡语:尚蒂伊城堡位于巴黎近郊的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堡始建于1560年,由岩石所造,四周湖水环绕。在图书室中,收藏着 11世纪以来的古书 13000余册。

过渡语:我国最著名的城堡就是地处北京的故宫了,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小的城堡在中国的北京,已经高龄800岁的北京北海团城是大元帝国皇帝忽必烈的玉瓮之地。

2.分析城堡的结构

过渡语:咱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些图形是城堡上的哪一个部分呢?哦,原来是城墙、城楼、塔楼、城门、窗户„„组成一座城堡。

3.基本型概括城堡外形特点

过渡语:你是否从这座童话城堡上看到了一些基本形状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半圆形长方形在一起的组合形,看老师把这些图形拼贴到一起,用图形组成了一座童话城堡。

4.对比发现城堡组合规律

过渡语:怎么老师摆出的城堡没有书上的城堡漂亮?原来漂亮的城堡由各种图形组合而成,并且组合时要有高低、大小、前后和遮挡等变化。

5.分析城堡中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

过渡语:城堡上有哪些好看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呢?原来这些折现和曲线可以搭配出好看的纹路和图案,这些丰富的色彩也能让城堡看起来更加鲜艳和迷人。

(三)教师示范

过渡语:童话王国发来了一封信件,原来他们要为小公主和小王子分别征集一座新的童话城堡,你看,小公主和小王子分别提出自己的喜好了,给小公主设计造型美观装饰漂亮的童话城堡,给小王子设计造型奇特表现大胆的城堡。大家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新颖的图形来表现城堡?

过渡语:受到大家的启发,老师先来画一座城堡。还有什么方法使城堡变得更加漂亮?在城堡的屋顶、墙壁、窗台„„都有装饰性的图形与线的组合。

(四)城堡作品欣赏

过渡语:基本形组合可以搭建一座城堡,你还能想出别的造型的城堡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的同学是如何创作的吧。我们可以用手中的彩笔绘画出漂亮的童话城堡,给小公主设计造型美观装饰漂亮的童话城堡,给小王子设计造型奇特表现大胆的城堡。

(五)作业要求

过渡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公主和小王子的心愿吧,(录音导入心愿:给小公主设计造型美观装饰漂亮的童话城堡,给小王子设计造型奇特表现大胆的城堡。)

(六)拓展提高

过渡语:看!我们的生活中,许多艺术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了许多新颖别致的城堡,例如:沙雕城堡、纸造型城堡、木雕城堡和建在笔顶端上的城堡,这些城堡如此多元化。

过渡语:这些城堡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城堡。老师希望大家平时可以出去旅游或者从书中欣赏一些中外有特点的建筑文化。

第三篇: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

课题:太空里的植物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设计、想象太空里的植物,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2、初步掌握简单的设计常识和方法,培养艺术想象力,鉴赏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形象设计、情趣构思以及对绘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大自然中有许多钟的'植物,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你希望这些植物朋友都长在什么地方呀?

2、新授:

(1)创设情境:人类早就在三十多年以前就登上了太空,试图在太空里寻找除地球以外的植物,可是至今还没有发现,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到太空去寻找太空里的植物。

板书课题:太空里的植物

(2)联想:学生自由发言描绘自己想象的太空里的植物的样子。

三、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我们的同学都非常聪明,就想象出这么多新奇有趣的太空里的植物,我们要是把它们画出来,涂上色彩那多好啊!你们想画吗?

1、要求:每人任意选择一种或数种太空里的植物,观察、想象,作一幅想象画,注意形象的设计和颜色的选择搭配。

2、工具、材料:可以运用你现有的各种作画工具、材料。如油画棒、水粉画颜料、水彩笔、铅画纸、水彩画纸、橡皮泥等。

四、:表扬优秀作业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2

教学思路:本课让学生欣赏一些用点、线、面、形、色来表现的大师的作品,使学生从重受到启迪,理解如何运用点、线、面、形、色来作画,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精神、丰富的感觉能力、大胆的边线嫩里和综合评价能力。通过感受、体验各种味觉、嗅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来表现各种味觉和嗅觉,体验美术造型游戏的乐趣。

重难点: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大胆地表现不同的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切身的体验表现自己的味觉和嗅觉感受,可以大胆夸张的表现,要有独到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电脑、投影仪、图片资料等。

学生:水彩笔和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可以用来品尝的小食物。教师准备几种气体和液体,用深色的瓶子封好。

二、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一大片大蒜,让学生品尝。出示几幅地图共学生欣赏。

2、学生品尝大蒜,让全班同学注意观察他的表情。

3、薛恒说说自己品尝后的感受。

4、再让同学品尝一些味道,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5、学生尝试闻一闻,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展开活动。

1、请小朋友将自己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尝一尝、闻一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品尝味道,表述自己的感受。

1、拿出自己的.绘画工具用点、线、面画一画自己的感受。

4、学生尝试表达,战士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分享活动。

1、欣赏书上的作品,体会作者的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理解大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

3、小组讨论自己对各种味觉和嗅觉的理解和感受,如何用颜色和线条边线这些感受。

4、选择一种或几种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工具大胆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五、延伸活动。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相互欣赏评价。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3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的皮影戏。

2、寻找影子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造型。

3、描画的影子清晰并且造型基本准确。

课前准备:

1、收集剪影作品

2、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在投影仪的照射下,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影子造型)。

3、收集马蒂斯的剪纸作品。

4、浏览中国皮影网。

教时数: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肯定看过《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红军桥》、《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美术影片,小朋友有没有觉得它和其他的卡通片不同呢?我们给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做皮影戏,这些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那小朋友知道有关皮影戏的哪些知识呢?

二、讲授新课介绍皮影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劫难之后至今未能扭转。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看来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真是了不起啊!刚才呢,小朋友已经了解了皮影的原理,那我们小朋友是否可以到大自然中,在我们玩的游戏中去找一找呢?譬如:在太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以及大树和其他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师在投影仪的光照中用手做出各种动物的形状)。

小朋友也可以自己来试着做一做各种造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描画下来。并思考在不同光线下影子的不同变化。

三、布置作业

寻找生活中更多的影子造型,了解皮影的相关资料,及制作。

四、小结

教学随感:

学生了解了皮影戏的制作原理和方法,也明白了根据太阳方向的不同,影子的方向也不同,为下节课的作业打下了铺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皮影,也知道了它是我们中国优秀民间艺术的一种。同学们如果还有知道更多内容的,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现在我们生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小朋友们可以利用电脑查找我们需要的各种知识,真是又快捷,又省时间。不会的可以求助你的爸爸妈妈,和老师。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世界艺术大师——马蒂斯。

(一)欣赏他那独具风格的剪纸作品。

马蒂斯他用剪刀创造的植物世界,色彩鲜艳,造型简单、有趣,充满动感,使人感受到他对生命充满乐观的精神。

本来马蒂斯只用油彩画画,后来他发现了色纸。他先用色纸做出布局,再开始画。剪刀能剪出千变万化的图案,线条简单有力、色彩鲜艳明亮。

马蒂斯真正剪纸是在年纪较大时。有一次开刀,身体复原期间,只能做一些不吃力的工作,像画素描或剪纸,才发现剪纸比绘画更有趣味性。马蒂斯的剪纸看起来很简单,变化却很多。红色、橘色、蓝色的树页,果实、美人鱼、鹦鹉,像是一首大自然的组合曲;同样简单的线条,也可以变化充满旋涡动感的海洋。

他说,在剪纸的过程里,并不知道要剪出什么,只是完全信赖他的手,当他剪出一只鹦鹉时,他觉得自己就变成那只鹦鹉了。剪纸使他重新找到了自己。

在大自然光的造化下,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请同学们把你观察到的奇妙景象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一下,老师看看谁最勇敢?

(二)发展阶段

1、再现影子——可以通过投影仪描画影子,也可以通过太阳照射描画影子。

2、再造影子——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3、创作影子——学生在太阳光下做出各种姿态互相描画。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4、美化影子——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和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三)欣赏书中图例,并谈谈感受。

三、布置作业

画有趣的影子

作业要求:

1、合理的构图,使影子作为主体鲜明而饱满的画出来。

2、描画的影子清晰,造型基本准确。

3、在影子造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大胆添加和美化。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

六、小结

每个小朋友画的都非常有自己想法,老师很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七、课后拓展

1、向大师学画,运用色彩组合和变化。完成具有装饰意味的影子画。

2、试着做做你熟悉的故事中的形象把它做成皮影戏。

教学随感:

由于上节课的分析和范画的欣赏,学生以基本了解光源不同,影子也不同,影子是不断变化的,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已经理解了科学的判断,作业情况很好!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4

一、全册教学目标:

(一)绘画

1、自己选择颜色,描绘景和物。

2、用记忆画、想象画等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内容。

(二)工艺

1、制作简单的纸版拓印画。

2、用撕或剪的方法制作纸工图形。

3、用各种平面材料贴面。

4、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三)欣赏

1、观赏可爱的动植物。

2、欣赏学生喜爱的.儿童画。

3、欣赏民间玩具。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用记忆画、想象画等形式,用大胆和谐的颜色表示自己熟悉的内容。

2、制作简单的纸版拓印画,及各种平面材料贴画,进一步提高撕纸和剪纸拼贴的能力。

3、欣赏儿童画及自然物,提高欣赏能力。

(二)难点:

1、在绘画中要求大胆想象,用色大胆较真实,造型较生动自然。

2、在纸工制作中培养其动手制作的精神,动手的协同性,在泥塑中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教学情况看,该年级段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对工艺制作非常喜欢,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但也有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整体的差距比较大。

2、构图布局还不够完整。

3、工艺制作能力比绘画技能差点。

四、措施: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

2、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

3、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

五、全册课时安排:

本学期新授教学30课时,机动5-6课时,补充教学4-5课时,考核1-2课时(考查)。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展开回忆与想象,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生长的情景。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植物形象特征的能力,初步的构思和画面的组织能力,以及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植物生长过程的造型的能力。

3、情意目标:

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使学生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

4、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回忆与想象植物生长的生长情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从环境、生长过程或片段、情节等多方面展开联想生活,激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2、教学难点:表现的自由性与流畅性,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

三、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各种种子(植物、庄稼、水果等都可);找有关种子发芽的童话故事;水彩笔、油画棒。

2、教师课前准备: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待上课时观察种子的生根——发芽——长出的小叶等。(注意:植物的根最好紧贴器皿边缘便于观察种子长的根。)学生的作品。

3、教学器材:电脑、实物投影等。

4、教学课件:记录片(植物生长的过程)、《绿拇指》动画。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教学:

1、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

2、请学生每日观察并记下种子的成长记录。(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学生种种子,每日做记录。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汇报自己两周来观察记录下的种子的生长情况。

2、教师播放影片课件:总结、观察、欣赏种子成长的过程。

(种子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一个生长时期色彩、形状都会有所不同。)

学生回忆汇报

学生观看。

三、讲授新课(观察与想象):

1、教师出示一粒种子:

你们认识这是什么种子吗?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种子。如果老师现在将它种在土里,几秒钟后它有什么反应吗?

我们看,“绿拇指”也在此刻种下了一粒种子,顷刻间会怎样呢?(多么神奇呀!这粒种子顷刻间生根发芽、越长越高,冲破了城堡的窗户,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2、观察想象:

面对着我们眼前这一棵棵刚刚发芽、长叶的小苗,想象一下你想把它移栽到什么地方?

出示课题:长呀长。

交流植物生长所需条件的.有关知识及图片。(教师引导关注环保知识,如水土资源、环境污染等。)

师生小结:植物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个生长时期色彩、形态都有所不同。

它将长成什么样子?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你将会做些什么?它在成长中会碰到谁?它会开花吗?会开什么样子的花?会结果吗?会结什么样的果?(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想象。)

3、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4、不同植物的种子一样吗?有什么形状?

5、展示图片,观察:不同植物的叶、花、果实形状一样吗?

6、图片展示:观察植物的叶、花、果实的形状。

7、视频播放:种子是怎样长大成才的呢?

8、图片展示:它们长大后果实、叶子什么样?你们认识这几种吗?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9、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有谁来帮忙?

四、欣赏学生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哪儿有趣儿?

五、创作提示:

1.用你喜欢的绘画方法,画出一种植物的生长样子。

2.借助图中植物资料,画出植物生长的故事。

3.请把画面安排饱满。

六、学生做作业,教师辅导:教师指导学生绘画,解决学生绘画中的问题。

七、本节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艺术创作:

学生作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画出它茁壮成长的过程。

二、作品展示,欣赏评价。

1、学生介绍自己的画面。

2、学生互相评价。

3、颁发“种植创意”奖。

三、课后延伸:

这节课我们用画笔记录了植物的成长过程,发现植物身上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老师这里有一些小种子,谁愿意记录下它们的成长过程?

发种子。

希望每个同学都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生活,发现、记录生活中的美。

四、板书设计: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6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2.画一副画中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

3.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程序:

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

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

2、出示儿歌《画中画》——画好老鼠,画好老鼠;再画猫,再画猫;画张大床,猫儿睡啊;画中画,画中画。(师生拍手唱儿歌,教师提示认真看、仔细听)

二、师生探讨添画方法

1、问:画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

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呀?怎么想到画张大床?

3、“画中画”找朋友。

问:“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提示:画中的老鼠画在哪了?猫画在哪了?)板书:包围添画

4、你发现“画中画”的奥妙了吗?(小结:由小变大,层层关联,包围添画。)

三、创设情境引导联想

1、由小青虫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所联想到的相关形象。)

2、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呢?还是树枝?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小胖虫”的故事。

四、启发想象明确要求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五、学生创作体验情趣

1、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

2、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教师提示:让“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画展小列车”

六、作品展评拓展延伸

1、观看“画中画”作品展,说说画中的故事。

2、出示三组作品,学生在“寻找画中画”活动中,发现“画中画”奇妙无穷。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7

一、所教年级现状分析:

一年级现在教学班二个,这些学生大部分接受了幼儿园教育,也接受了半年的小学教育,接触一些简单绘画。但由于年龄较小,所以还处于儿童涂鸦期,大部分学生的绘画简单稚拙,构图单纯。尽管这样,每个学生对美术都抱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向老师学习绘画知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这其中一些学生由于资质较好,接受能力快,很快成为班里的美术尖子生。那些没有受到学前教育的小同学,则美术能力较差,所以缺乏学好的信心,对学习美术的态度不够端正,需要教师着重帮助教育。

二、教学目标

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造型、表现)

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欣赏、评述)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综合、探索)

三、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颜色。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角的`感受。

5、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6、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以游戏的方式,观察或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2、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3、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采用折、剪、撕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

4、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的景色。

2、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3、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4、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5、到阅览室翻阅画册,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6、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7、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8

一、教材分析

纸拖鞋课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拖鞋”作为切入点,利用各种卡纸、色纸以及绳线作为材料,制作一双纸拖鞋。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09课 纸拖鞋

通过纸拖鞋欣赏、试穿各式各样的拖鞋,使学生从视觉、触觉上感受到实用美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积极投入学习、制作之中。纸拖鞋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拖鞋的结构(鞋底、鞋帮)以及制作拖鞋的原则(合脚)。从而根据自己脚的大小做一双合适的纸拖鞋,还可以试着穿穿,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由于纸拖鞋学习内容于学生生活,学生以自己的'脚型为模,做一双适合自己穿的纸拖鞋,教学任务的安排因此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和自主性。

二、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通过教师的有意引导,激励学生对生活中的“美”进行分析、认识与再创造,将认识拖鞋、制作拖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把“美术”、“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明了学习的目的。

教学过程的安排要注意首尾的呼应以及各个教学环节间的衔接过渡:

欣赏评论——试穿体验——自主表现——交流评析——激励发散。

在欣赏评论中教师可出示拖鞋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并分析拖鞋的结构、样式,试穿体验时可运用比较法,使学生认识到拖鞋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可以以自己的脚为模型进行制作。学生活动的开展以自主表现为主,学生选用准备的各种材料,进行自主创作,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评价以自评互评相结合,可以谈谈自己制作中所获的感受,也可评评谁做的纸拖鞋最漂亮、合适。

激励发散时教师可以将本课作为“点”,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发散到“面”.使学生感受到实用美术的应用与魅力。

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材料和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双纸拖鞋。

四、教学建议

为启发学生思维,可提供部分拖鞋样式图片供学生参考欣赏,还可以将范品与实物结合,指导学生从中体会两者之间的异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作业的形式既可以以绘画装饰为主,也可以以手工制作为主,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手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如:鞋底可用硬卡纸或泡沫板等,鞋帮可用纸条、纸片、绳线等。

学生作业的进度和效果显然会有差异。为此作业要求可适当放宽。

注意教学组织,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顺畅。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9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20课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非常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需要;形式多样有趣,为学生设置了很有趣味的情境,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尝试和体验,有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使教学更方便有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适当补充利用本地可利用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课堂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上老师要作很大的努力,而在思维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发展的空间很大,因此要好好把握机会,激发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能发现美,有创造美的想法。

三、学段目标:

1、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2、认识色彩,了解美术学习用具,掌握涂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

3、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具和材料,常和班主任沟通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2、运用讲故事、猜谜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多搜集资料,选择适合学生生活环境的形式和材料丰富课堂教学。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多示范、多鼓励、采用多元化评价手段。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0

一、教材分析:

儿童在校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本课的内容和儿童的活动与生活紧密相关,所有的构思和表现的基本素材都来源于儿童平时的校园活动和生活;画面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手段也是儿童们熟悉的,但创造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受到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因此,观察就是通过经验来获得视觉感受。引导儿童观察热闹和活泼的场面,理解和体会动态的构成因素,表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和氛围。通过画面的构图和相互的配合,可以让儿童之间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同时,通过会议、想象和美术表达,让儿童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教学目标:

指导儿童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构图和用色,表现热闹的氛围;培养儿童画面的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儿童绘画和表达的兴趣;培养儿童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表现校园的活动氛围。

难点:人物动态的夸张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四、教学准备:

师:欣赏作品若干

生:彩色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观察校园里的各种活动场面,积极参与活动。

五、教学过程:

*回忆和想象。

通过回忆和想象,说一说校园里活动:

1.联系自己的实际,想一想校园里举办过那些活动。

2.活动的场景。

3.想一想精彩的活动场面,上台来表演一些动作。

*欣赏图片资料,讨论表现方法。

1.欣赏教材和教师准备的图片资料,理解画面内容,感受活动气氛和表现方法。

2.小组讨论表现方法。

1)表现手段: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颜料,铅笔等各种材料的综合应用。

2)画面氛围的刻画:内容要充实,色彩要鲜艳,人物形象的动态要夸张,表达要大胆。

3)想一想自己要表达哪些内容,讨论:如何使画面的安排更充实,如何能表现热闹的气氛。

*课堂练习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尝试用各种方法刻画活动场面,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展示和

相互欣赏作品,并相互点评,教师。

六、教后记: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1

学生绘画课[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孩子运用线条表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生活中、艺术品中线条的美,初步尝试具体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线的组织及变化,利用线条拼摆图案。 [作业要求]

用各种各样的线画一幅自己感兴趣的画,自己想象,要求表现出线的变化和秩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线的种类(3分钟)

1、导入新课教师用电线做教具执教:师:你们知道老师此时的心情吗?生:紧张、乱……

师:老师现在心情平静了应怎样表现?请每个小朋友拿起电线把老师的心情表现出来。生:动手操作,折电线并展示图形,

师:谁能变出更多的心情?你能说出这些线的名字吗?生:用电线变出直线、折线、曲线……相互交流,并归纳。

师:投影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上课时,教师随机设置一个环节,使孩子的心一下子被老师手中的电线吸引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注意力得以集中,并初步认识了几种线。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低年级的儿童虽然不要求刻意去表现,但这种感觉可以从最初时潜移默化地培养]。

2、教师指导学生做找线游戏并总结:

(1)师:看准能找到我们身边哪儿有这些线?谁能找出最多。

生自由走动在教室内寻找(地板、黑板、桌椅、风扇、服装、头上、窗外……)(2)在他们发现身边的线后美术字揭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在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后采用游戏法设置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相互交流,同时很自然地导入新课。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好奇、兴奋地心情迅速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培养了孩子欣赏美术字的能力,为美术字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线条的美及表现方法(18分钟)

1、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

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本组课桌上摆放的工艺品上的线,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这上面有些什么线?

师生共同找出各类线

2、看课件:自然物品和人物绘画中的线指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线给我们什么感受?师生共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受。 3、线条的流动性,

师生一起用彩带、电线分别体验曲线、直线、折线给人的不同感受。师:刚才各种不同的线分别给我们什么感受?小组讨论、交流,记录,回答,教师纠正,

师投影部分词汇(活泼、快乐、坚硬、严肃、温暖、兴奋、感动、惊奇、)。小结:线也能表达各种感情。

[通过找工艺品上的线,观察课件中的自然物水波纹、动物身上的斑纹……,体验环境中的线:建筑、服装,使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在游戏中初步感受线的美感,逐步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全体师生共同舞动彩带,使孩子们充分体验曲线给人的自由活泼的美感,再次利用易弯曲变形的电线使每人分别体验折线的坚硬、直线的挺拔不同感受。]

4、线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件中几幅线造型艺术,感受美感(2)赏析赖利的《洪流》和克利的《奔流》

师:小组讨论这两幅画给我们什么感受?为什么?全班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师总结:波状弧线,整体又规律性的层次横跨画面,造成律动的幻觉,给我们强烈而又刺激的感觉。

(3)赏析线画《缅甸仰光大金塔》师:比较这幅画和刚才两幅有什么区别?生讨论:以直线为主,表现了严肃、庄严的氛围。

师:画家用不同种类的线表现不同的情感,我们国家对线的研究更为精深。从古代就非常重视用线造型。

(4)赏析李公麟白描人物画

师:这幅画在线的运用中有什么变化?师生共同体会线的疏密变化产生的节奏美

感。

[通过以上四幅典型的艺术作品,引导孩子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及表现力,初步了解线的表现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5)小游戏

师:现在请大家在黑卡上画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色彩画一根线,然后各组谈谈每张画给人不同感受。

生画出图案并讨论

师:不同色彩、不同工具材料表现出来的线能表现出不同的美感。

小结:线有丰富的表现力,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种类、不同粗细、疏密变化的线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

[课堂中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学习多样的表现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长久的情感态度。一年级的学生好动,还不是很适应学校生活,40分钟对他们来说显得漫长,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轻松的环节至关重要。教师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体验了美术学习活动的快乐与成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创作的欲望]

三、布置作业训练(3分钟)

1、讲述“我的梦”(语言描述)

请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述自己记忆最深最感兴趣的梦。 2、请大家把最感兴趣的部分用线画出来,并加入自己的想象。

3、作业要求:自己创作,也可自由组合共同完成。选择适合自己所画内容的纸、笔把它通过不同种类、不同粗细、不同疏密变化的线表现出来。

[只要大胆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变苦学为乐学,才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激情。“我的梦”既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又为孩子提供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合作创新、动手实践,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绘画的乐趣,给他们创设宽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发挥创造力。

四、学生画画练习(12分钟)

教师巡视指导(选择轻松、愉快的音乐、创设愉快的氛围。)

1、指导作业中构图情况及线的组织。

2、教师集中辅导:针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具体指导。 3、教师分组指导:对小组个别问题进行辅导。 4、对孩子学生进行差异指导。

五、指导学生作品评价,课外延展,(4分钟)

1、展示各小组的绘画作品

(1)各组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互评,推选出一名代表;(2)请各组代表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选两、三名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

作品,从构思、线的组织、工具、材料的使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教师进行评价。

[让孩子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教师的观念要适应时代需求,不应以“成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孩子,更不应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衡量他们,要鼓励他们自由表现、大胆创造。]

2、总结:展示几幅用线表现自己对这段背景音乐感受的作品。师:音乐与美术是姐妹艺术。

我们回家听一段音乐,用线表现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体会音乐与美术有什么联系。画完后可以与同学共同欣赏,装饰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可爱的生活环境。。 [指导美术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指导孩子把美术与音乐相联系,以形成更大的知识背景,发展综合学习能力,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学会创新与探究,学会让自己的东西变得实用,同时学会让别人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又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谊,效果良好。]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2

教材简析:

本课是湘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内容,通过让学生寻找变色龙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能画一只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变色龙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变色龙这个特殊的形象和它特有的能够变色的习性对孩子来说充满了好奇,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让孩子产生自己动手探索、制作的愿望。本次围绕着和变色龙躲猫猫的游戏情景,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场景颜色来为变色龙涂色,这是一个对学生来说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学生在选择、对应、涂色再对应的游戏活动中,积累涂色的经验,感受游戏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了解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画一只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变色龙。

3.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变色习性。

教学难点:相似色的恰当运用。

教法、学法:观察发现法、教师示范法、自主表现法。

教具准备:课件、纸、教师范画、颜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程序:

一、找一找

寻找游戏、激趣导入。

寻找变色龙游戏:

在这片树林里,住着一位有隐藏本领的小家伙,它是谁?你能找到它吗?为什么它们的颜色不相同呢?

小结:变色龙能根据环境来变化自己的颜色,来保护自己。

二、涂一涂

认识方法尝试练习。

1.教师出示一幅画,问:既然变色龙的颜色能72变,你能选出适合变色龙隐藏在画面中的颜色吗?

2.学生说说颜色,教师涂鸦色块,教学生认识更多的颜色。如:淡绿、柠檬黄、草绿、湖蓝、普兰等颜色。

3.请选择一种颜色,为变色龙涂上。学生涂色。

4.平平的变色龙怎样让它活起来呢?教师示范重叠涂画法,在动物的边缘重叠稍深的颜色。

5.学生尝试使用重叠涂画的方法练习涂画。

6.教师点评。

问题1:重叠涂画要在物体的边缘开始重叠。

问题2:重叠的颜色比本色要稍深。

小结:重叠画法使颜色更有层次变化。

三、看一看

观察形态了解步骤。

1.出示变色龙图片。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变色龙长什么样?扁扁的脑袋、椭圆的身体、四条腿、卷长的尾巴。

2.教师在白纸上示范画一只变色龙。

3.展示另外两幅步骤图。

第二步:添加了背景

第三步:添加变色龙以及背景的颜色

4.作品欣赏。

白天在花丛中的变色龙、晚上在树叶上的变色龙。

5.师:说说你还想让它藏在哪儿?变什么颜色?

小结:变色龙在大自然中快乐的生活着。

四、画一画

展开想象、自主表现。

1.大胆想象,利用叠色涂法,把变色龙藏进你的画中,想想它的皮肤会变成什么颜色。

2.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一评

欣赏评述。

1.自评:说说自己的变色龙藏在了哪里?变成了什么颜色?

2.互评:说说你觉得谁画的变色龙隐藏得最好,为什么?

六、玩一玩

课后游戏

请同学们将作业进行相互欣赏,找找隐藏在别人画中的变色龙。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画变色龙,并且能够选择出适合变色龙隐藏的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于变色龙的小动物,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或者是攻击猎物身体幻化成与环境相似的颜色。只要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物,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认真观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八、附:板书设计:

16、变色龙

头:三角形

身体:长筒形

四肢:弯曲

尾巴:长、卷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3

本学期一至六年级教材难度及灵活性有相应加大,所涉及的范围、绘画种类更加丰富,所需要的绘画工具及绘画方法上有许多精彩之处,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由于内容丰富、五彩纷呈,引人入胜,如欣赏、彩笔画、国画、图案、设计、手工制作、粘贴画及有关色彩方面的知识等课程为课堂增添许多轻松愉悦气氛。特别是五年级美术课本的内容在以往的绘画课为主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手工趣味性的内容,且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愉乐的同时结合现实生活,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天性,让学生在玩乐中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一、学生现状分析:

各年级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有因地域不同而不同,造成他们对美术课兴趣的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别。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可以作为较差的老师。年级差别产生的差距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低年级段

1、能够对色彩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运用彩笔画出富有儿童特点的作品。

2、学会简单的手工制作,培养其动手制作的兴趣。

3、能够从优秀的儿童作品中吸收一些营养以补充自己,让学生自己主动了解作品的题材及内容的安排,锻炼其欣赏能力及水平。

4、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创作,从中感受不同的美。

5、让学生能够尝试进行比较喜欢的主题创作画。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作能力,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中高年级段

1、让学生自行欣赏中外名作,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绘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绘画技巧。

3、掌握国画基础用笔并能描绘简单的小品画,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4、对美术字有一定的认识,对其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设计出适合一定主题的板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及创造性、参与意识。

5、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生活,改造生活,让美术真正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三)无论是低年级还中高年级,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维、质疑,能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教师真正的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手,参谋与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研究、探索、解决疑难。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4

教学目标:

1.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能把手的外形描下来并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3.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爱上美术。

教学重点:通过手形的变化能认识手、并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现手形画。

教学难点:能激发创造思维,画出有创意的'手形画。

教学程序: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手拍拍》,认识“小小手”。

提问:我们能用小手做一些什么事情?

2.小结:手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生活、劳动、学习都离不开它。

二、指导学生通过游戏、尝试、体验,形成感知。

1、师生互动,进行一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带领学生变换出各种有趣手形。

游戏规则:教师或一个学生各种有趣手形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其余学生跟着做出同样的手形并说“我就跟你这样做”。比一比谁变的花样多,反映快。

2、指导学生学习描画手形的方法。

(1)提问:你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将刚才做的有趣的手形描画下来吗?

(2)一两名学生上台尝试。

(3)教师点评比、修改、示范。

3、引导学生观察所描画的手形,大胆联想。

(1)提问:这些手形,象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联想到的物象。

(3)转动所描画的手形,让学生说说又联想到了什么?

4、请几名学生上台尝试将所描画的手形“变一变”

教师点评,修改、示范。

小结: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小小手,想象画成好朋友。

三、指导学生欣赏范画,学习方法。

1、通过课件展示多幅有趣的手形想象画。学生说说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归纳作画步骤:摆手形——描画手形——想象——添画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1、说明作业要求:动一动手,把手的外形描下来,添画成有趣的图形。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示、评价学生作业。

1、将学生作业,集中展示在黑板上。

2、学生介绍自己所“变成的好朋友”

3、指导学生从“想象是否有趣”“添画是否生动”两个角度说说你满意的作业。

4、给你同学的作业,提提小建议。

5、教师点评比作业,总结:我们可以用小小手打扮世界,小小手也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船的基本常识及用途,运用基本形组合的方法,以绘画、制作的形式大胆表现想象中的船。

2、能力目标:

能抓住船的结构特点,能用形状组合的方法进行表现,大胆地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3、情意目标:

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使学生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

4、思想品德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船的结构特点,运用形状组合的`方法,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2、教学难点:结合生活中的船及其用途,大胆进行想象并表现新颖而美观的船。

三、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船的图片及图像资料,查找有关船的发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

学生:绘画工具。

教师:代表大海的蓝色大纸。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猜一猜:金属铁皮身,讲话呜呜声。谁叫也不理,只帮人渡河。----(船)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回答图片中展示的是什么。(瓷器与丝绸)

教师总结:瓷器与丝绸起源于我国,在古代它们早已驰名海外。

教师利用课件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海域上画一个大问号。

你们知道它们是靠什么交通工具运输到国外的吗?(船)

引出课题。

在古时,我国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名叫郑和。今天,郑和进入时空隧道和我们一起乘船去探险和寻宝。

收集来的有关船的图片和资料,并选择小组集体认为最好的图片资料向全班展示。

二、了解功能,掌握特征。

找一找: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船。教师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船。(帆船、游船、军舰、轮船、汽艇、龙舟、摆渡船等)

请学生从教材中为郑和船长找一找适合探险寻宝的船,并说明理由。

小帆船:

客轮:

军舰:

古帆船:

教师总结:生活中的船由于用途不同,它们各自的特征和造型也各具特色。

三、感知结构,拼摆形状。

我们现在要为郑和船长建造一艘探险的宝船。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呢?

老师出示:梯形、半圆形、倒梯形、三角形、长方形……让学生挑选,哪个形状适合做船身。

教师质疑:为什么不选择梯形呢?船上其他部分可以用什么形状概括?

请学生上台在黑板上摆出自己心中郑和宝船的样子。

四、表现细节,进行添画。(窗户、雷达、船的装饰图案等)

五、欣赏范画,拓宽思路。

欣赏书上学生作品,根据教师起的名字《大力士号》、《悠闲度假号》、《会飞的帆船》对号入座。

六、艺术实践,体验感受:以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心中的大船。

教师巡视辅导。

七、本节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艺术实践,体验感受。

继续完成上节课未完成的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学生大胆进行想象并表现新颖而美观的船。

二、作品展示,欣赏评价。

三、游戏:

1、折纸船。

同学们,你们会折纸船吗?下面我们就用桌上的彩纸来折一只好看的纸船。

2、玩纸船。

不知你们的船能航行吗?现在我们将它们放入水盆中试一试。

玩法指导:

①用各种方式让纸船在水中前进。

②可以在船身边放置物品,检测纸船的承载能力。

四、研究:

1、问:为什么纸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有浮力)什么是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就叫浮力)

师:那么除了纸外,还有哪些材料能浮在水中?(请学生将收集的废品放入手中试试)

2、小结:除了纸张外,有塑料类的物品,如塑料瓶、碗、袋、盖子、乒乓球、脸盆、玩具等,还有泡沫板、树叶、气球、水果皮……都能浮在水面上。

五、进行环保教育。

六、板书设计:

第1课.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小雨沙沙》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 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观察春天的小雨,学习春雨不同的画法。2.能想象画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动物的可爱摸样。3.了解简单的自然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样子。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线画出春雨的感觉。教学程序:

一、播放下雨的视频

1、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小雨沙沙。

2、师:沙沙沙,沙沙沙,小雨落在田野里,花儿开,草儿长,沉睡的大地醒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雨的温柔与可爱 吧。

板书课题:小雨沙沙

二、学习用点和线画雨

1、欣赏雨的图片

师:雨是什么样子的?回忆一下,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小雨,有什么感受?你对小雨的印象是怎样的?

2、画雨

师:请3个小朋友来画一画毛毛雨、小雨和小雨点。师点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画的毛毛雨是什么样子?

小结:雨有不同的形态,用点和线能画出雨不同的样子。

三、欣赏雨中植物的图片

1、师:春雨落在田野里,神奇的事情发生啦!生:小竹笋冒出了可爱的小脑袋。

师:小雨给了它什么呀?

小结:生命雨露

2、师:如果你是一朵花儿,能表演一下喝雨水的动作吗? 教师从头、手、身体和面部动作进行引导。

四、画一画花儿喝的动态

1、出示教材步骤图1 师:添画面部表情,花的身体和手。

2、比较学生的练习作业

师:添画面部表情时,你们发现了几种画法? 你认为哪一幅表现出了喝水的动态?

五、展开联想

师:小动物、小植物们可聪明啦,你们知道它们还用什么方法来吮吸雨露呢?

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1、欣赏优秀的学生作业。

2、作业点评,互评。

总结:春风细雨温暖了大地,滋润了万物。我们要更亲近自然,保护大自然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软绵绵的云》教案教学设计 第2课 软绵绵的云 教目标:

1.学习用弧线画几种软绵绵的云朵形状。2.能想象画出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3.体验创作的乐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想象小朋友在云上玩耍的情景。教学难点:能用弧线画出云朵的柔软质感。教学程序:

一、欣赏云的照片

1、师:云儿朵朵天上飘,又像小狗又像猫。飞上云天抱一抱,白云堆作游乐场。今天我们去美丽的云朵的世界玩一玩,好 吗?

2、师:仔细观察,云朵长什么样子? 小结:云朵白白的,一团团的。

二、画一画云朵

1、师:你会用怎样的线条画云呢?在练习本上试着画一画吧。

2、教师点评学生的尝试作业:线条流畅、连贯,云朵形状完整。

3、教师示范画云,边讲解步骤。

三、联想、表演

1、师:云朵的颜色和样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生:像棉花糖、蹦蹦床、软绵绵的。

2、师:看,小女孩把云朵当做抱枕搂在怀里,真柔软呀,好舒服呀!

1、师:你们想和云做什么呢? 生:抱一抱,摸一摸,跳一跳……

4、师:请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和云在一起,抱抱它摸摸它,和云做好朋友。

四、象形的云朵

1、师:云朵们听说小朋友们要来做客,好好打扮了一番,我们去瞧一瞧吧!生:哇!打扮成了小狗和小兔呢

师:它们在说什么呀?

2、师:想一想,在之前画的云朵上添一添,把云朵变成其它的形象。

3、师示范。

五、绘画表现

1、教材手绘插图欣赏

2、学生作业

师:看看这些小朋友在云中做什么呀?

3、师:下面我们也来画一画吧。用弧线表现软绵绵的云朵,想象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再画一画。

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1、云朵的线条流畅,表现出柔软的感觉吗?

2、想象丰富、有趣吗?画面内容饱满吗?

3、你喜欢哪一幅?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手形添画》教案教学设计 第3课 手形添画 教学目标:

1.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能把手的外形描下来并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3.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爱上美术。

教学重点:通过手形的变化能认识手、并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现手形画。教学难点:能激发创造思维,画出有创意的手形画。教学程序: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手拍拍》,认识“小小手”。提问:我们能用小手做一些什么事情?

2.小结:手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生活、劳动、学习都离不开它。

二、指导学生通过游戏、尝试、体验,形成感知。

1、师生互动,进行一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带领学生变换出各种有趣手形。游戏规则:教师或一个学生各种有趣手形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其余学生跟着做出同样的手形并说“我就跟你这样做”。比 一比谁变的花样多,反映快。

2、指导学生学习描画手形的方法。

(1)提问:你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将刚才做的有趣的手形描画下来吗?(2)一两名学生上台尝试。(3)教师点评比、修改、示范。

3、引导学生观察所描画的手形,大胆联想。(1)提问:这些手形,象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联想到的物象。

(3)转动所描画的手形,让学生说说又联想到了什么?

4、请几名学生上台尝试将所描画的手形“变一变”。

教师点评,修改、示范。

小结: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小小手,想象画成好朋友。

三、指导学生欣赏范画,学习方法。

1、通过课件展示多幅有趣的手形想象画。学生说说自己欣赏后的感受。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归纳作画步骤:摆手形——描画手形——想象——添画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1、说明作业要求:动一动手,把手的外形描下来,添画成有趣的图形。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示、评价学生作业。

1、将学生作业,集中展示在黑板上。

2、学生介绍自己所“变成的好朋友”。

3、指导学生从“想象是否有趣”“添画是否生动”两个角度说说你满意的作业。

4、给你同学的作业,提提小建议。

5、教师点评比作业,总结:我们可以用小小手打扮世界,小小手也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第4课《画中画》教案教学设计 第4课 画中画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2.画一副画中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3.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教学程序:

一、儿歌导入 揭示课题

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

2、出示儿歌《画中画》——画好老鼠,画好老鼠;再画猫,再画猫;画张大床,猫儿睡啊;画中画,画中画。

(师生拍手唱儿歌,教师提示认真看、仔细听)。

二、师生探讨 添画方法

1、问:画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

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呀?怎么想到画张大床?

3、“画中画”找朋友。

问:“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提示:画中的老鼠画在哪了?猫画在哪了?)(板书:包围添画)

4、你发现“画中画”的奥妙了吗?(小结:由小变大,层层关联,包围添画。)

三、创设情境 引导联想

1、由小青虫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所联想到的相关形象。)

2、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呢?还是树枝?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小胖虫”的故事。

四、启发想象 明确要求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

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五、学生创作 体验情趣

1、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

2、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教师提示:让“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画展小列车”。

六、作品展评 拓展延伸

1、观看“画中画”作品展,说说画中的故事。

2、出示三组作品,学生在“寻找画中画”活动中,发现“画中画”奇妙无穷。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由小变大的画》教案教学设计 第5课 由小变大的画 教学目标:

1. 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2. 画一幅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3.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教学程序:

一、初步感知 1.看老师这有一幅画,都画了什么呢?

2.老师想把这幅画变大,怎么变呢?老师有秘诀,出示教材中的儿歌:加一加,添一添,画完这边画那边。看一看,连 一连,小景变作大画面。

3.老师播放儿歌并展示小画变大的过程。提问,小画变大了吗? 4.板书课题:由小变大的画

二、激发联想

1.老师出示一张小画。提问,这张小画往上、下、左、右方向发展可以添画些什么内容呢?

2.老师示范在这张小画一旁添画,提问同学们还可以添画其他的内容吗? 3.请几位同学上台添画,教师点评。4.小结:大胆联想,扩大场景。

三、观察分析

1.老师与同学一起完成找一找的游戏。把已经画好的大画中的几块小画移出。请学生将他们复原并说出理由。2.找一找哪个是有小变大的画。3.小结:合理联想,扩大场景。

四、总结方法

1.介绍两种基本绘画形式。在拆开的小纸盒上添画及在多张小纸片上添画。2.总结绘画步骤:从其中一小块开始,逐渐添画变大。

五、自主表现

1.可以以个人的形式在自带的小纸片或纸盒的反面进行绘画。2.也可以几个同学为一小组,共同完成。3.教师巡回指导。

六、交流评述

1.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怎样添画的?你觉得自己画得怎么样? 2.学生互评。3.总结,下课

第六课 小人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特征及相对性。

2、尝试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小与高矮的区别。

3、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创新的精神,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分享快乐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表现大小、高矮的对比关系,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

难点:敢于大胆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大小

1、出示一张半开白纸。师问: 谁会用线条画一棵简单的树?

谁能用线条简单的画出一棵巨大的树?

2、选一名学生用线条简单画树。问: 谁能在旁边画一棵更大的树? 比第一棵树大吗?

你们怎么看出第二棵树比第一棵大的?

小结:通过比才能知道大小。大小对比使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指导学生认识到大小通过对比才能看出来)

二、启发想象

1、故事引入。教师给学生讲一段小人国的故事。

2、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也带同学们去小人国游览一下,大家想去吗?

3、引导想象。我们来到小人国会遇到什么事呢?例如我们怎么和他们一起学习、吃饭、休息、劳动、娱乐。和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学生发言,教师简要引导。

三、尝试表现

1、作品欣赏。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故事。

3、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构思,抓住有情趣的内容进行想象。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交流,互相丰富构思。

4、把自己想到的故事内容用画面表现出来,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将表现重点放在大小上,通过人与物、物与物的对比来体现大小关系。

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展示上节课作业导入。

1、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讲个童话故事。

2、师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出理由。

3、出示不太满意的作业,你对这些作业有什么意见?怎么办?

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添画前后关系,使之饱满。

二、继续完成作业:

三、作品评价

1、评价点

A、学生是否认识了大小高矮的特征及它们的相对性。B、学生能否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大小高矮。

C、学生作品表现内容是否富有情趣性。是否达到了自己希望的效果。

2、引导学生采用互评的方法进行评价,辅以适当的自评。

四、小结

第七课 你的家 我的家

教材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与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你的家 我的家通过动手画自己的家,画街道,画商店来培养学生初步的社区意识,提高学生的形象记忆和创造的思维能力,对地图的初步识图能力也有极大的帮助。本课你的家 我的家以训练学生的形象记忆和方位记忆而展开教学活动。

通过观察、记忆让学生认识、了解不同房屋建筑的形状、结构和特点,掌握房屋的基本画法来画各种建筑,引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你的家 我的家教师应引导儿童对自己居住的房屋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来表现,并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

教材你的家 我的家的图例以家和学校的路径联系为主线,并通过集体创作活动来作业。学生将各自画好的家剪下来,然后根据家所在方向、位置和距离粘贴在学校的周围,同时将学校和家用道路连接起来,并在道路的两旁添画上商店和其他场所,使人感到如入其境。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录相、图片等)让学生观察、了解各种房屋建筑的形式、结构及色彩,建立感性认识。通过让学生谈自己的家和其它建筑及街道的形状、特点,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的安排要注意各个环节的层次处理和相互的衔接。通过欣赏观察——认知感受——自主表现——集体活动——评价交流的形式,促进学生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第一课时,以欣赏、观察入手,认识、了解不同房屋建筑的形状、结构和色彩,掌握房屋的基本画法。引导儿童记忆、想象画出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

第二课时,教师要指导儿童将画好的家修饰完善。学习活动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各人根据自己的家所在方向、位置将其粘贴在与学校相应的地方。在粘贴好家的纸上,要指导儿童根据每天上学经过的道路把学校和家连起来,并在道路旁适当添画场景建筑和环境,以体现学校、社会、家庭的相互关系。

教学评价:谈自己与他人在表现与创造时的感受和集体活动中共同作业的愉悦感。

作业要求:画出各自的家并剪下来,大家一起用道路把学校和同学的家、自己的家连接起来,并添画上其它场景和环境。

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之前,可先布置儿童去观察、熟悉自己居住的房屋形状及上学经过的街道以及其它场所的情况。

◆儿童分组作业的纸(对开或全开)可课前准备好,同时将学校的位置先确定好(摆在纸的中间比较恰当),这样便于学生作业。

◆作业中添画街道和场所,可以画的画形,涂的涂色,同时进行。

课 型:综合 课 时:2课时

教学目标

◆记忆创造,感受生活情趣、培养初步的社区意识

◆了解各种房屋形状、结构,掌握基本画法。

◆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教学准备:有关房屋建筑的录相

教学重点:能用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对建筑物结构的描绘。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录象 回忆我家(教师播放有关房屋建筑的录象)了解各种房屋建筑的形式、结构及色彩。

2、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并说一说自己的家。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家和其它建筑及街道相比的形状特点。

2、自主表现 描绘自己居住的建筑物,教师辅导协助。

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

3、集体活动:师生一起讨论在学校的周围建造一条大路。引导学生将各自画好的家剪下来,然后根据家所在的方向、位置和距离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再在道路两旁添加上商店和其他场所。

4、游戏活动: 教师请较远的同学按就近原则从家到学校走一遍。看会不会迷路或绕远路。

三、收拾整理

布置下节课用具。

学期不结。

第八课 袋鼠妈妈的口袋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袋鼠的形态、习性特征。2.能想象画出有关袋鼠妈妈口袋的趣事。3.在创作和欣赏中体验学习美术的愉悦。

教学重点:学习袋鼠的形态特征并引导想象。教学难点:能抓住袋鼠的形态特征进行绘画表现。

教学程序:

激趣感知

一、导入课题 了解袋鼠

1、听赏音乐。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播放袋鼠之歌)。

老师看出,你们都很喜欢喜欢这首歌,小朋友,你们从歌曲中了解到了什么呢?板书:袋鼠

2、分享讨论。

老师在上周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袋鼠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吧!前后四人一组说说你了解的有关袋鼠的知识。

3、代表反馈。

刚才同学们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资料,那你们都了解到袋鼠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反馈,老师引导归类:袋鼠的种类、运动 特征、生活习性……

二、观察发现 技巧暗示

1、亲近袋鼠:刚才同学们说到袋鼠的许多特点,有一个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袋鼠就是不会走,一起表演一下袋鼠是怎样运动的!

2、观察分析

谁能说说袋鼠的长相有什么特征?点击袋鼠身体不同部位出现闪动色块提示学生观察。

你们知道怎样才能画出一只活泼可爱的袋鼠吗?板书:特点

4、小小训练。老师演示:用不同模块拼出各种动态的袋鼠。

学生试一试:抓住袋鼠形体特征话一到两只不同动态的袋鼠。

三、赏析拓展 引导创作

1、看一看。

刚才我们还了解到袋鼠妈妈还有个口袋,是小袋鼠的房子,有趣极了。瞧,在袋鼠妈妈的口袋里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呢!板书:想象

2、编一编。

你也来编一个关于袋鼠妈妈口袋的故事吧,请闭上眼睛,伴着轻的音乐,走进了想象的世界。板书:袋鼠妈妈口袋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3.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四、说说故事 欣赏评价

1、说一说:你画的袋鼠妈妈的口袋发生了什么事?

2、评一评:你(他)的画美在哪?

第九课 有趣的拓印

教学理念

新课程要求在美术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在动手实践中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朝着目标和方向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有趣的拓印》意在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参与,并通过操作,经历和体验拓印的过程,掌握拓印的方法,体会拓印带来的乐趣和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有趣的拓印》这一课是湘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的设置是为了使儿童在活动中来认识、发现和体验实物纹理所具有立体感、浮雕感和形式的美感,在运用蜡笔等工具皴涂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形象,这种简单的方法是学生易掌握的。在本课的图例中展示的自然纹理和实物纹理,是为了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更多纹理清晰的实物,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多种颜色、形式拓印,在作业中体现操作能力、创造力,使实物的纹理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呈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 学生活跃了起来,相互说着魔术的神奇。师:那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学生安静下来,注意力集中了。

师:看,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师出示一片树叶)现在老师要把这片树叶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 生1:红色的。

生2:树叶变黄了,我想让它还是绿色。生3:我想让树叶上有各种颜色。

教室里笑了起来,说:“哪儿有彩色的树叶“

师:当然,只要想到一定能做到,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行。

教师拿出大部分同学选择的绿色,并悄悄地拿出另一片树叶放在纸下,用蜡笔拓印。

师:瞧,一片新的绿叶变出来了。

生1:真漂亮,老师,我也想变。有的学生禁不住用蜡笔在纸上画开了。生:我怎么变不出来? 师:大家想知道怎样变吗? 生:想。

教师将纸挪开,呈现纸下的树叶。生:原来老师是印的,我也会了。师:大家可以试一试。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学生动手拓印。(教室伴随音乐)

结果:有的同学拓印成功,纹理清晰,有的却没有出现纹理。师:让我们来找找原因吧。

2.请拓印好的学生演示拓印过程。

生:把树叶反面向上放好,盖上纸,用手按好后,再用蜡笔平涂。大家一起夸夸拓印成功的同学,并找自己失败的原因。生1: 我的树叶是正面朝上了。生2:我一涂,树叶、纸动了。……

3.质疑,体验纹理。

师:树叶为什么要反面朝上才能拓印出纹理呢?大家摸一摸树叶的两面,有什么感觉?

生:正面光滑一些,反面不平不光滑。

师:大家真聪明,树叶反面有许多纹理,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我们在拓印时只有拓印反面才能印出漂亮的纹理,而正面没有凹凸不平的纹理,就拓印不出花纹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

许多物品有美丽的纹理,都可以拓印出来。

电脑课件展示,让学生拓展思维。

师:大家觉得美吗?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你看看哪些可以用来拓印? 教师将物品按小组分发,让学生摸,体验纹理,找出能拓印的物品。师:下面大家可以选择你想拓印的物品,开始拓印吧。

4.鼓励创造,体现个性。

师:在刚上课时,有同学想要彩色树叶,现在动手试试,看看谁能作业变得更漂亮.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时表扬,感染全体学生不断创新.结果:有的学生将树叶拓印成一朵盛开的花,有的印出彩色的树叶,有的将硬币印成五环……

师:大家除了用蜡笔拓印还可以用什么拓印也能让花纹展现出来呢? 生1:我今天没有带蜡笔,用铅笔侧着涂也可以印出花纹.生2:老师,我还有更好的办法,把东西直接盖在橡皮泥上,也能印出花纹.教师积极肯定学生做法.三.总结

师:这节课玩得高兴吗? 生:高兴.师:今天我们的方法叫拓印.(板书课题:拓印)师:你们觉得拓印有趣吗? 生:有趣.(补充课题:有趣的拓印)师:大家下课后还可以去找更多有漂亮纹理的物品,把它变成美丽的画.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课堂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几点让师生共同受益.一、“趣”贯穿于教学始终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特别是对于初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尚未形成,只有激活他们的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在本课活动之初,我首先问学生:“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引起学生兴趣,再进一步告诉学生:“今天老师要变魔术”,有效的把学生兴趣引入到教师设置的活动中,通过“变魔术”,把学生最初的“感兴趣”提升为“探索秘密的兴趣”,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打下基础。

在学生带着兴趣去发现了秘密——拓印,就能在活动中不断体验拓印带来的乐趣,体会到成功拓印的喜悦,让学生在趣的引导下,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断去创造,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动手操作成为学生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

“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动手操作体验是让学生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活动中,我没有用讲的方法去直接告诉学生怎样拓印,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自我体验,寻找发现问题,通过交流、体验,找到正确的拓印方法,这样比教师讲更有效。另外在感受实物纹理特征时,也是由学生动手摸,比较后说出来的,让学生直接体验到实物纹理所具有的立体感、浮雕感。

三、激励评价,培植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

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成功的感觉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教学中,教师的表扬,哪怕是不真实的表扬,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鼓励。再整个教学活动中,我说得最多的是“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的想象真丰富”“你做得非常好”“你的画真有创意”……积极肯定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这些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如同兴奋剂一般,源源不断注入孩子的心田,使他们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因为赞赏而把学习活动当作愉快的享受。

四、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拓印

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正确拓印方法以后,我再提出:“除了用蜡笔还可以用什么拓印呢?”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在实践中发现,拓印不止能用蜡笔,还能用铅笔、橡皮泥……让学生单一的蜡笔拓印形式,得到更宽的发展,让学生更能体验拓印带来的乐趣。

另外本课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是一个成功之处,电脑课件对自然、生活中有美丽纹理事物的展现,弥补了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能去室外感知的缺憾,拓展了学生思维,让他们了解自然之美,美就在身边。音乐的引入,在创作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听觉信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第10课 拓印花纹组合画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拓印变化有趣的图形,并想象组合成新奇的画; 2.掌握拓印组合的要领和印制组合的方法、步骤; 3.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拓印组合的方法、步骤、要领。

教学难点:拓印纹理清晰完整,拓印过程中想象能力的激发。

教学程序:

一、欣赏导入

1、出示画家作品《窗》,师:这幅画运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作画方法,你们看出来了吗?(拓印)

2、回忆之前学过的《有趣的拓印》一课,说说拓印时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3、小结:今天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美丽的拓印花纹,拼贴组合成一幅有趣的画。揭示课题:拓印花纹组合画(板书)。

二、探索方法

(一)联想大比拼

1、引导不同拓片的不同联想

拿出自己拓印的花纹,仔细观察,说说看到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2、引导相同拓片的不同联想

老师提供一张拓片,请学生说说不同的联想,再转动拓片,做联想练习。

3、小结:只要我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就能利用这些简单的拓片,组合成一幅幅有趣的画。

(二)技巧大比拼

1、欣赏比较

出示教材中的3幅学生作业,请学生找找制作方法的共同与不同之处。

小结:这三张作品相同之处是都利用花纹拓片组合画面,不同之处是第一张是在纸上多次拓印组合成画,第二张是撕贴、不重 叠组合成画,第三张是撕贴、重叠组合成画。

2、探索方法

请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查看书上的步骤图,说说“多次拓印组合”和“撕贴组合”两种方法的基本步骤。

归纳多次拓印组合成画步骤如下:观察构思——逐步拓印——收拾整理

归纳撕贴组合成画步骤如下:拓片构思——撕碎——拼摆——粘贴(板书)补充:不管是那种方法,为了产生更美的画面效果,还要注意拓印时的色彩搭配。

三、体验创作

(一)互动尝试

以难度较大的撕贴组合成画为例,师生互动完成一幅拓印花纹组合画。

(1)老师示范随意撕花纹拓片,撕出来的纸片要有大小、形状的变化和对比。(2)拿出一张稍大的纸片,逐步转动,引导学生做联想练习。

(3)请学生上台拼摆、重新组合纸片,教师适当调整,使得画面感觉新奇有趣。(4)粘贴固定,完成作品。

(二)提出作业要求:

在一张纸上多次拓印不同物体的花纹,或者撕贴几张不同花纹拓片,把它们组合成一幅新奇有趣的画。

四、作业展评

1、引导学生自评作业。你运用了哪种方法组合成画的?说说你的想法?

2、师生互评。谁的花纹拓印清晰?谁的画面组合新奇有趣?

五、总结拓展

你还能尝试新的方法,利用拓片,组合成其他新奇有趣的画吗?

板书设计 拓印花纹组合画

1、观察构思——逐步拓印——收拾整理

2、拓片构思——撕碎——拼摆——粘贴

第11课 剪贴组拼小村庄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各地的民居特征。

2.能用彩纸撕贴或剪贴出美丽的小村庄。3.体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用各种形状组拼村庄的方法、步骤。教学难点:能撕贴或剪贴出不同样式的民居。

教学程序: 欣赏体悟

一、欣赏最美乡村图片

1、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最美乡村瞧一瞧!

2、最美乡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揭示课题:我们把小村庄画下来,把美景留在身边。

二、动画演示,激趣导入

1、动画: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闪烁出现,缓缓移动,合成教材主图《小朋友的画》。

2、师:这个小村庄漂亮吗?你观察到了什么?它是怎样做出来的?

3、小结:今天我们用基本形剪贴组拼小村庄。

三、欣赏邮票,开阔视野

1、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房子,猜一猜是什么地方,什么民族的房子?

2、你能找到基本形藏在哪里吗?

四、尝试拼贴树,掌握贴纸的方法

1、欣赏剪贴树。师:谁知道贴纸的方法?有什么要求?

2、师:用手中的基本形拼贴一棵树,注意贴平整,先拼再贴。

3、对学生贴的情况做出评价。

五、组拼房子

1、出示一个黄色三角形和一个紫红色长方形。并请学生拼出一个房子。师:还可以怎样拼?你是怎么做到的?

生:把长方形的房身横着摆和竖着摆,房子形状是不一样的。

2、出示一个红色三角形和一个绿色正方形。要求先后拼出两个不同的房子

3、出示六个图形,让学生组拼房子。

小结:通过改变房身图形和房顶图形的摆放方向,使之产生高、矮、胖、瘦的房子。

六、组拼小村庄+

1、师:房子已经会拼了,把房子和树木组合起来,就能做出一张美丽的小村庄的画。

2、出示两张构图不同小村庄作品

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七、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1、活动要求:用彩纸撕贴或剪贴出美丽的村庄。

2、教师巡视指导。

第12课 动物唱歌的模样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不同种类及形态。

2.能想象画出动物们歌唱时的样子。

3.对大自然产生浓厚兴趣,养成观察和了解自然与生活的习惯。教学重点:观察动物及人类歌唱时的姿态。教学难点:能抓住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程序:

一、视频导入

1、欣赏视频

师:仔细观察哪些动物参加了演唱会,它们长的什么模样?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

2、教师:小动物们唱歌的模样真是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一画这有趣的小动物唱歌的模样。揭示课题。

二、对比观察,分析特征

1、观察发现动物特征 师:老师还请来了一些表演嘉宾,说说这些动物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2、对比观察作业

仔细观察这两张学生画的动物,你能看出他画的是什么动物吗?(将画有动物特征明显与特征刻不明显的两张作业进行对比)

3、课件展示修改后突出了特征的作业,小结:善于观察,抓住动们特有的外形特点,就能很好的画出小动物了。

三、了解唱歌神态

1、看局部,猜动物

师:这里有四只动物的嘴部图片,你能猜出分别是什么动物的嘴吗?

2、认识神态

师:想画出他们在唱歌,要怎么画呢?

(嘴巴张开,眼睛的变化、眉毛、耳朵竖起来了……)

四、感受优美姿态

1、学生表演,体会姿态

师:欣赏了这么多动物,下面我们来放松下眼睛,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吧。请四位小歌手到台上来唱唱这些歌。(老师提供道 具:玩具吉他,沙锤,小鼓,话筒)

2、谈话交流,发现问题

师:你发现他唱歌的时候除了面部神态很有趣以外,还有什么表达了他唱歌时的快乐和激动。

生:手、脚、脖子的动作等……

师:唱歌时他的身体会情不自禁的跟着歌声一起舞动起来!不光小朋友唱歌时会手舞足蹈,小动物们也是一样。(出示动物唱 歌姿态变化的图片)

3、小结:动物们唱歌时夸张的动作,让他们唱歌时的样子更加有趣可爱了。

五、巩固知识 作品欣赏

1、谈话交流,知识回顾

师:动物们歌唱时嘴巴、眼睛、动作会发生怎样变化?生反馈。

2、背景

师:这里有一只动物在高声歌唱,你知道它是在哪里歌唱吗?

(展示一张没有背景的小动物唱歌,然后再出示一张添加了背景的作品。)小结:让动物们在一个美丽的环境中大声歌唱,他们会更加的开心。(添加背景)

3、优秀作业赏析(老师引导观察神态、动作、背景)

4、思维发散

师:还有一位小朋友觉得自己画得不够好希望你们来帮帮他,他哪画的不好,怎么改改呢?

教师:你想画什么动物唱歌的模样呢?他会和哪些动物朋友一起歌唱呢?(启发说说不同的动物组合)

六、创作表现

作业:展开想象,画一画动物唱歌的可爱模样。要求:注意画出唱歌的神态和动作。

七、评价交流 拓展延伸

1、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中动物唱歌的故事。

2、评评同学的作品,说说你最喜欢的画。

3、环保意识宣传:动物给我们生活中不仅带来了很多乐趣,还帮助我们改善生活环境,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与动物应和 睦相处。

第13课 彩泥连连看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树枝、彩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2.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3.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教学重点:用彩泥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怎样让这些作品粘稳。教师准备:课件 橡皮泥 小树枝 教学程序:

一、动画欣赏 激趣导入

(2分钟)

1.观看动画片,丰富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动画,坐好了,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2.提出问题:有谁发现刚才看的动画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动画中的动画形象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橡皮泥)你观察得真仔细!3.板书课题:(2分钟)

这些娃娃都是用彩泥做的,今天,我们没有彩泥,就用橡皮泥代替它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板书:彩泥连连看)。

二、观察感受 了解特点(3分钟)

1,问:小朋友们,老师布置的材料,橡皮泥和小树枝都带来吗?来,用手摸一摸,两种材料有甚么不同?(抽2——3个回答)

师总结:橡皮泥软软的,可随意造型,颜色也很漂亮。树枝呢?有的直直的,有的有分叉,有同学会奇怪?玩橡皮泥拿小树枝做什么呢? 2,(大家好,我叫黄黄,我叫橙橙,我可以到处跑,我真开心,我只能睡在盘子上,我很难受。)为什么黄黄能站起来,我们漂亮的橙橙却不能呢?橡皮泥太软了,小树枝在这里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三、欣赏感受(3分钟)

1,卢老师还带了许多小可爱到班上来,看,是什么?(掀开布,教室来回走,作品呈现)

2.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它放进了电脑里边,看看,(1)小树枝变成了刺猬的刺,太阳的光芒。我特别喜欢太阳,因为它的衣服最夺目。(2)为了让他们能站起来,小树枝变成了他们的腿(生答,是指)如果想让小椅子更稳,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装饰一点橡皮泥。(3)这里的小树枝形状最不一样,我把有拐的树枝变成了娃娃的手和腿,找了一个和吸管最相似的树枝变成了喝饮料的吸管。

四.尝试造型(10分钟)

小树枝的作用可真大,看看谁最会利用它。

1.问:老师这里有只螃蟹,可是没有腿,眼睛也不知道放哪?我们该用什么工具来帮助它呀?(小树枝)哪位小朋友想用小树枝来试一试呀?没有叫道的小朋友在下面可以当当小裁判,看看他做得怎样?

2.师随机指导树枝的粗细,有叉的,或用橡皮泥连一连。(螃蟹有几条腿?一共有十条腿,走路的有8条,剩下那对不能走路的是它的大钳子,只能用来挖洞、防御和进攻,所以我们选择小树枝形状是很有讲究的哟!)(4分钟)3.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卢老师也想做一做了,做什么呢?做一只小老鼠吧!老师的宝贝属鼠的,我想做一个送给她。有谁能教教我,老师做的这只小老鼠哪些用小树枝?能这样吗?让老师来试一试。我希望老师在做的时候,同学们管好你们的手,睁大眼睛认真的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给老师加油,怎么样?

(找一团泥,搓一个圆球,一头搓尖,身子做好了.然后做它的五官,先做眼睛,眼睛和我们平常画的眼睛一样,分为黑眼珠,白眼球,这样看起来更加立体。黑色取一点,分成两部分,搓圆,手指压扁。白色再取一部分,比刚才的黑色多点,也用相同的方法,然后把黑色压在白色上面,眼睛就做好了。耳朵选择你喜欢的颜色,搓圆,一半压扁。压一压,粘在头上。鼻子也可以选取你喜欢的颜色,搓圆,粘在上面,如果粘不稳,可以多压几下。

老师做的好看吗?老师有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刚才老师在做橡皮泥的时候用了哪些方法?总结板书(板书:捏,搓,压,粘)小树枝在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支撑,装饰,连接)的作用。(6分钟)随机评价 五.学生作业,(10分钟)1.布置作业

刚才就有同学手痒痒了,你想用橡皮泥做什么呀?你呢?好吧!该你们好好表现了,孩子们,你们动手吧!用橡皮泥和小树枝做一做你喜欢的小动物和小人物,注意色彩搭配。(课件:布置作业,音乐)2.学生作业,教师随机指导,评价。六.评价:(5分钟)

做好的同学自己拿上来,说一说自己做的作品的名字,说一个自己作品的优点,下面的孩子同意的话就给她一个微笑吧!,师评。七.环保教育(2分钟)(出示课件:)

问:孩子们你们的小树枝是从来里来的,你们说说他们做得对吗?(不能随意折断枝丫,应选择拾掉到地上的树枝。这样的话我们的树枝就会更加的茂盛)八.拓展(2分钟)

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和小树枝做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让它们能站起来,更加立体。看,我们还可以用纸,石头,木头等材料做出这样立体的物品,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如果孩子们善于发掘和利用,那个魔法师就是你!

《彩泥连连看》这节课我认为主要是激发学生运用橡皮泥和小树枝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橡皮泥和树枝生动的完成一件作品。这一理念在学生说老师示范制作小老鼠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与融汇贯通。在这一过程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不留痕迹地导入了本课的要求:造型与色彩可以突破常规,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像和创造;色彩搭配要鲜明,对比要强烈,树枝的合理利用。这为学生的创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没有过多的限制,只要自己觉得漂亮好看、有趣就行。

在这里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比较好。这样的话,在制作过程中,既是个体又是小集体。因在讨论的时候,四个人可以分工合作一幅作品中的某一部分,然后再拼贴添画成一幅完整的有内容的有趣作品;也可以在讨论中相互知道各自最喜欢、最有趣的、准备制作的是什么,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最后把各自的作品拼在一张卡纸上,形成一个整体,相互欣赏,在欣赏中自然会相互比较、评论。同时,也让他们的心目中初步形成一种合作的意识,不但可以自己独自创作出有趣的形状来,在制作中也会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在展示评述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或本组的作品放在投影仪下进行展示,对此学生很感兴趣,也很兴奋,做完的学生几乎都想在台上说一说,表现表现。我想,这可能就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吧。只要把自己的作品在投影仪下放一放,大屏幕上出现了自己的作品,心里就特别高兴特别自豪。为此,我在心里暗暗决定,以后的美术课,要尽量让学生的作品能在上面展示展示,使他们都感到自己是最棒的、最优秀的、最能干的,从而持续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第14课 剪对称鱼形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了解对称形的特征,掌握基本的剪纸方法。3.体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对折剪纸的方法。

教学难点:鱼形能抓住形态特征,纹样清晰细致。

教学程序:

一、欣赏导入

1、激趣:欣赏各种形态鱼的图片,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看变成了什么?课件呈现鱼儿变成剪纸鱼。

2、认知对称鱼形:演示将剪纸鱼“对折—展开”,设问:你发现了这条剪纸鱼的什么特点?(剪纸,对称)

3、小结:对称剪纸是将纸对折剪制的。(对折、对称)

4、导出课题:剪对称鱼形。

二、方法探讨

1、学习剪对称鱼形的基本方法

观察教材上步骤图,哪位小朋友说一说剪对称鱼形的过程是什么?小结:先将纸反折,在反面画出鱼形后再剪。(折—画—剪)

2、引导学生设计画出独特的鱼形

(1)设问解疑: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帮帮忙,一是对折后是把整条鱼都画下来呢,还是只画半条鱼?二是画在对折纸的什么位置

好?小结:我们应该把鱼形的一半画在靠折痕一边,而不是靠开口那边。(2)根据鱼的结构特点,引导画出独特鱼形的思路

老师这里画了热带鱼、剑鱼、飞鱼鱼形的一半的示意图,请小朋友们根据鱼的头、身、尾、鳍各组成部分比一比,说一说,有 什么不同?

小结:大自然中的鱼多种多样,有的鱼瘦瘦的长长的、有的鱼胖胖的圆圆的、有的鱼像三角形。鱼鳍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半

圆形、有的像齿轮、有的像长了翅膀一样……鱼尾有长有短、有的像剪刀、有的像水滴……如果想剪出一条独特的鱼,画的时 候可以突出和夸张它一个有趣的特征。

3、学习与指导剪鱼外形

老师将其中一示意图快速剪出外形。强调沿鱼形边缘来剪,两手配合,转动纸张配合剪刀鱼形。并慢速剪鱼嘴和鱼眼。展开后 指出对称鱼形就剪出来了。

4、学习与指导剪内外花纹。

(1)互动:A.比较刚剪的外形与相似的鱼形剪纸范作,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在鱼形哪些地方剪了花纹?B.观察这4幅作品,你 能找出打扮鱼儿时运用了哪些花纹吗?

小结:剪条纹、波浪纹、牙牙纹、月牙纹、花瓣纹……进行装饰。

(2)师生合作尝试剪内外花纹。(提示:有把握的同学就直接剪花纹,可以不用画花纹)。

(3)及时发现学生尝试的问题并指导。

小结:花纹要剪得窄小一点,不要过于宽大,留下来的要相连,不能剪断。

5、回顾总结剪纸步骤:折——画——剪外形——剪内外花纹,补充板书并贴出每个步骤的示意图。

三、自由创作

1、提出活动要求:剪一件外形独特、花纹与众不同的鱼形剪纸作品,全班集体组拼成鱼的海洋。学生作业,教师行间巡视与个 别辅导。

2、集体组拼海洋鱼群图。

四、作业展评

1、自评:谁愿意来介绍你邀请来的鱼儿?(从外形和花纹两方面引导学生回答)

2、他评:你认为谁是被邀请来的鱼儿中最美的?

3、教师总评与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欣赏鱼的民间剪纸作品,认知“鱼”与“余”的谐音,了解民间剪纸作品的象征寓意的表达方式。

第16课 变色龙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2.能画一只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变色龙。

3.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变色习性。教学难点:相似色的恰当运用。教学程序:

一、找一找 寻找游戏 激趣导入

1、寻找变色龙游戏:

在这片树林里,住着一位有隐藏本领的小家伙,它是谁?你能找到它吗?为什么它们的颜色不相同呢?

小结:变色龙能根据环境来变化自己的颜色,来保护自己。

二、涂一涂 认识方法尝试练习 1.教师出示一幅画,问:既然变色龙的颜色能72变,你能选出适合变色龙隐藏在画面中的颜色吗?

2.学生说说颜色,教师涂鸦色块,教学生认识更多的颜色。如:淡绿、柠檬黄、草绿、湖蓝、普兰等颜色。

3.师:请选择一种颜色,为变色龙涂上。学生涂色。

4.师:平平的变色龙怎样让它活起来呢?教师示范重叠涂画法,在动物的边缘重叠稍深的颜色。

5.学生尝试使用重叠涂画的方法练习涂画。6.教师点评

问题1:重叠涂画要在物体的边缘开始重叠。问题2:重叠的颜色比本色要稍深。小结:重叠画法使颜色更有层次变化。

三、看一看 观察形态了解步骤

1.出示变色龙图片。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变色龙长什么样?扁扁的脑袋、椭圆的身体、四条腿、卷长的尾巴。2.教师在白纸上示范画一只变色龙。3.展示另外两幅步骤图。第二步:添加了背景

第三步:添加变色龙以及背景的颜色 4.作品欣赏

白天在花丛中的变色龙、晚上在树叶上的变色龙。5.师:说说你还想让它藏在哪儿?变什么颜色? 小结:变色龙在大自然中快乐的生活着。

四、画一画 展开想象 自主表现

1.大胆想象,利用叠色涂法,把变色龙藏进你的画中,想想它的皮肤会变成什么颜色。

2.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一评 欣赏评述

1.自评:说说自己的变色龙藏在了哪里?变成了什么颜色? 2.互评:说说你觉得谁画的变色龙隐藏得最好,为什么?

六、玩一玩 课后游戏

请同学们将作业进行相互欣赏,找找隐藏在别人画中的变色龙。

第17课 地下王国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蚂蚁王国的运行特征和习性。

2.掌握制作方法和步骤,创造出想象中的地下王国。3.体验手工绘画结合的制作乐趣和创造的愉悦。教学重点:地下王国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发挥奇异的想象能力,画面效果与众不同。教学程序:

一、出示作品,激发兴趣。

1、猜谜:小小娃娃,身穿黑褂,心眼灵巧,团结力大,地下王国,他们的家!(蚂蚁)

问:小蚂蚁们在地下王国里忙些什么呢?蚂蚁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有娱乐设施吗?有自己的超市吗?它们上学吗?请 每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2、谈谈欣赏《蚂蚁和西瓜》后的感受,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那一个画面。

3、小结谈话:日本绘本大师田村茂的作品《蚂蚁和西瓜》,画家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夸张的想象,画出了小蚂蚁们在地下洞穴快

乐生活的场景,画面轻松、好玩。看,不同的穴室,有不同的功能:厨房、餐厅、储藏室等一应俱全;通道里四处奔忙的蚂蚁

们姿态各有不同;特别是地下王国的健身房里玩耍的蚂蚁们多可爱啊……

4、板书课题:地下王国。

5、出示蚂蚁巢穴图片,了解蚁穴结构:通道、穴室(储粮仓、蚁后室、茧室、幼虫室等)。

二、探究技法,启发创意。

1、撕、摆、贴法探究:

①准备一张深色彩纸。

②设计“地下通道”的路线(用三条变化的曲线将彩纸分成4块,可以尝试不同的分法)。

③撕摆“地下通道” 与“穴室”: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按着轮廓线慢慢地撕开,将撕好的纸片按原来的位置摆放在白色的底纸

上,稍微移开距离,露出白色的底纸,即为地下通道。再分别在四块纸片上撕出小的通道以及大的穴室。

④撕:将纸片背面涂上胶水,粘贴在底纸上即可

2、添画:

①教师提问:你怎么进入地下王国?在通道里怎么行动?你想在穴室里做什么?……

②欣赏范作,学习方法:主题添画、动态表现……

三、综合训练,创作表现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对作业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四、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1、介绍自己的作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五、提供主题,拓展思路。

教师小结:冬天来了,在我们脚下很深的地方,小动物在地下巢穴里安睡,那里安全、温暖、安静……也许有一天,地下王国 也会成为人类生存另一片乐土!

第18课 灭火英雄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消防装备,能仔细观察并画出感兴趣的某个细节。2.能想象并组织画面,画出消防队员英勇救火的场景。

3.了解消防常识,能体会到烈火无情,养成小心用火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了解消防队扑灭火灾的整个过程。教学难点:能画出火场紧张激烈的气氛。教学程序:

一、故事导入,引发学习兴趣。

1.打火机点火,介绍“小火苗”给大家认识,观察小火苗的样子。

2.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小火苗”,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不过要小心,它的脾气可不太好。如果惹它生气了,它会变成可怕 的“大火魔”!

3.课件展示煤气灶忘记关火引发起火的情景。

4.课件呈现楼房起火的情景,观察楼房起火的样子。问:小火苗变成大火魔了,怎么办啊? 5.课件呈现消防队赶到火灾现场的情景。揭示课题:灭火英雄

二、初步观察,了解灭火设施及方法。

1.首先赶来的是灭火英雄——消防救火车!

课件呈现消防车并自我介绍,它能从消火栓吸水并加大水压。2.灭火英雄——消防队员手持消防水枪开始灭火了!水压好大啊,两个人才能抓稳消防水枪!一个人拿的水枪,水压可要调小一点哦!问:楼上也着火了,怎么办啊?

3.问:哎呀!楼上有人呼救,怎么办啊?

云梯车出场并自我介绍,云梯是营救火场高处居民的最佳工具。4.受伤了也不用害怕,救援队已经赶来准备好了!5.灭火英雄们真厉害啊!让我们为他们鼓掌吧!

三、细致观察,强化理解与记忆

大火魔终于被扑灭了!我们来感谢一下这些灭火英雄吧!1.问:刚才出场的灭火英雄们都有谁啊?谁来说说? 2.展示消防队员的图片,鼓掌感谢并仔细观察。3.展示消防灭火车的图片,鼓掌感谢并仔细观察。4.展示消防云梯车的图片,鼓掌感谢并仔细观察。5.展示医疗车队的图片,鼓掌感谢并仔细观察。

四、赏析画作,指导表现创作

赏析优秀学生作业,说一说作者观察并画出了灭火场面的什么情景?

五、表现创作,评议作品

1.学生自主表现,画一画消防队员英勇救火的场景。2.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展开自评、互评和师评。

六、小结下课

除了救火,英勇的消防队还要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营救人和动物呢!大家可以回家上网了解一下哦!

第五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沧山乡中心小学聂涌

一、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总体上有这样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1、隐含了美术的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选的教学内容里,却以一种趣味的操作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比如《长啊长》虽没强调绘画的基本功但却促使学生去探索记录的方法,并且使学生了解到美术的实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仔细地观察事物的习惯。

2、虽然是二册教材已经涉足了很多形式,特别是多种材料的运用,从小让学生知道,美术不只是绘画一种形式。

3让学生了解到美术的目的是表现自己身边生活的事。

4记忆和联想思维这是美术中所需要的特质,从小加以培养本册也有所重点体现。

2.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在美术的造型和技能和习惯方面都有所形成,但还需加强学生的仔细观察、细致表现、想象、动手制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造型、表现)

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欣赏、评述)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综合、探索)

三、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颜色。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角的感受。

5、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6、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以游戏的方式,观察或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2、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3、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采用折、剪、撕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

4、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的景色。

2、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3、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4、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5、到阅览室翻阅画册,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6、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7、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

3、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等,并表演舞蹈、童话剧等。

4、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

四、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小学教学设计网_www.xiexiebang.com+]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下载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美术教案 一年级下册 教师:陶枝勇 1 第一课影子的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来凤小学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画自己 课 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了解五官的形状与特点。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欣赏封内作品: 《冬日戏婴图》 「冬日戏婴图」 是北宋末的苏汉臣所绘, 苏汉臣是北宋末的汴梁人, 靖康之难后, 跟随宋室, 迁居钱塘。详细生卒年已经不可考,大致的活动时间为十一世......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外国小朋友的画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激发学生用手中的彩笔去表现生活中......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年级下册 《美 术》 教 案第1课 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观察春天的小雨,学习春雨不同的画法。 2、能想象画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动物的可爱摸样。 3、了解简单的自然生活常识。......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备 课 本 凯里第十四小学 年级: 一年级 科目: 美 术 教师: 王海波 2012至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1课 教学目标: 外国小朋友的画 1、 提高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美术第二册教学设计第1课 雪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册的第1课,旨在放松学生心情,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魁力。下雪是自然现象,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自然景观。这节课要求学生们回忆下......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 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1.观察春天的小雨,学习春雨不同的画法。2.能想象画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动物的可爱摸样。 教学重点: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