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聚焦片段教学》读书心得
读《聚焦片段教学》有感
《聚焦片段教学》一书是由钟建林和余辉编著的教育著作。本书运用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的许多案例,分析了怎样设计、怎样组织和怎样实施的问题。片段虽然不全,却可以全面展现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以及学识、修养和境界。读完这本书,我发现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尤其对一堂低年级英语课《Hobbies》感触颇深。
Hobbies(爱好)是我上个星期刚刚讲过的一堂课,对比我和本书中陈嘉琳的教学异同,我发现了很多可以提高的教学技巧。
首先,创设相关的课文情境,运用单词卡片领读单词。和我平时的集中领读单词不同,陈嘉琳老师在情境中利用单词卡片领读单词。教师高高举起一本集邮册,并用神秘的语气说:I like collecting stamps.(这句话属于新授句子)。经过一一展示邮票后,教师总结:I like collecting stamps.接下来,教师说:Look, stamp.(出示单词卡片)。Read after me, stamp.用相关的导入和恰到时机的单词卡片领读,学生可以对stamp有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老师引入Topic,老师说:I like collecting stamps.Collecting stamps is my hobby.Today we’ll talk about “Hobbies”.(板书)Hobby means like doing sth.Do you like playing games? If you do well, I’ll give a stamp to you..其次,游戏一直是活跃课堂气氛最好的手段。利用游戏引出单词和句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屡用屡见效的一种教学手段。我在自己的课堂上比较欠缺的是这一部分。陈老师在这一步是利用guessing game,利用课间呈现人物动作或者将图片做模糊处理。学生猜出来动作之后,老师奖励一张邮票,并且问Do you like running? 如果回答No, 教师接着问What’s your hobby? 一节课40分钟,如果想要让学生的思维时刻处于兴奋状态,教学手段就必须多样化。反思自己,应该有意识地在每一个环节都设计相应的活动。陈老师教授”listen to music” 和”play chess”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讲出来是“听音乐”、“下国际象棋”的意思,而是通过让学生猜测图片内容,引出词组,并且在游戏中教学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playing chess.为了巩固练习I like 句型,老师播放音乐,football, football, I like playing football.Music, music, 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Can you say a chant like this?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总之,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久学不厌。
多媒体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PPT的使用,可以巧妙地使用多媒体技术。陈老师在练习What’s you hobby? I like..这一句型的时候,在课件中快速呈现学生的大头照,教师随机点击一张提问。这样要比在课堂上随机点名提问学生更加有效。学生可以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充分理解和感知本课的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和本书中的《Hobbies》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我发现自己不仅要提高自己设计教案的能力,还要提高自己的上课技巧。学习更多的教学手段,聚焦课堂,进一步探索英语的高效课堂。
第二篇:聚焦课堂教学读书心得
在寒假期间我认真的阅读了《聚焦课堂教学》这一本书,现在我来谈一谈学习《聚焦课堂教学》所获得的一些收获和感悟。
一、我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结论与过程”的关系问题。从教学角度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就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达到教学目的或者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二、另外,我们应避免矫枉过正,由轻过程走向轻结论。如上所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仍然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事实上,其中还涉及一个如何看待知识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功能及地位问题。因为知识构成了结论的内核,知识的科学性、正确性决定了结论的科学性、正确性。我们反对将知识作为现成的、僵化的结论生硬地灌输给学生,但是这不等于说包含知识在内的正确教学结论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没有任何作用。我们更不能将问题简化为新课程只要过程,不要结论,或者只顾教学过程的热闹,不顾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只讲过程的推进,而完全无视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与掌握。所有上述这些观点和做法教是错误的。
三、科学地看,新课程提倡重视结论的同时更重视过程的真义在于:仍应将理解和掌握知识当做重要的教学目标来看,所谓的正确结论中仍包含诸多知识目标。但是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一点上,应当注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听讲和记忆不是掌握知识的唯一方法,也不是最必要的和最好的方法,因为知识本身也需要思考、目标的局限,以争取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并重,因为过程本身就包含了促进学生体验、感悟的因素,学生的聪明才智与独特个性正是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一句话,强调过程就意味着:掌握知识不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通过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抽象的知识与形象的东西联系起来,即将生涩的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知的体验,从而使教学获得理想的效果。
第三篇:读书心得精彩片段
第一辑: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三)班主任应该有着怎样的素养
2、爱心:对孩子的依恋之情
我认为,我们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即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而然的情感和行为。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就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
陶行知:“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
李老师在刚工作的时候,把大量的休息时间“给”了他的学生,和他们一起穿梭于大自然中;即使是成了家,和爱人在旅游时也不忘给孩子们写信。这就是“爱”!
记得06年7月暑期在丝绸之路旅行时,5个晚上,4天在宾馆里我都拿起笔,在小小的一张明信片上写上几句祝福的话,同时也对自己游玩的景点做一简要说明。可惜的是,寄出了47张明信片,收到的学生仅只有二分之一。这也是我对学生的“爱”!
每天晚上,我在沉睡前,都要想一想:今天自己做了些什么?有一些什么好的经验及过失?明天该去做些什么?该如何去做?其中让自己思考最多的还是学生:他今天怎么了?还是这么“丢三落四”,接下去我该怎么办?明天我去×××家家访,具体应该跟他们父母谈些什么„„
“爱”是最伟大的,“爱”是最崇高的,因为有“爱”,我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会变得越来越进„„
3、甜蜜的“苦差事”
当你和学生一起郊游时,在纵情嬉戏中,你会感到自己不知不觉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自己也变年轻了;当你重病在床时,最能给你安慰的,是床前学生的微笑和他们送上的一束鲜花;当学生毕业前夕,在他们依依不舍的眼神里,你会发现,学生最留恋的老师,还是他们平时有些“恐惧”甚至有点“怨恨”的班主任„„
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实践、用于创新,就会比单纯的任课教师取得更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
是啊!如果我们把教师当作一个工作在对待,她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是“度日如年”的感受;但如果我们将教师当作是自己的理想、一种幸福在对待,那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最快乐的,最幸福的„„
李老师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就是因为他的奉献,他把教育当作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当作了自己最快乐的事情在进行„„
所以说,转变理念很关键!尤其是转变自己的思维、工作的方式方法尤为关键。
(三)班主任应该有着怎样的素养
25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我们能够和孩子融为一体,爱心使我们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而责任心则能使我们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陶行知)。同时,优秀的班主任还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专家,能够使我们在学科教学或其他专业技能上(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道德上)征服学生的心,并给他们以积极的影响;思想家,能够让我们随时反思自己的工作,并以鲜活的思想点缀学生思考的火炬;心理学家,能够使我们不知不觉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时让学生不知不觉向我们打开心灵的大门。
童心、爱心、责任心——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这句话,说的多真诚啊!的确,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以上三点缺一不可。我自认为爱心还可以,责任心很強,童心(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还远远不够。
第四篇:片段教学心得
三、片段教学
片段教学主要考察的是教师在教学基本功上的水平,即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掌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等。
需要注意一下四点: 1.注重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节课的结构(也可以说是流程)是否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能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也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如若一节课的结构松散,东一块,西一块,有经验的老师立马就能看出来,而且许多老教师尤其看重这一点。
总的来说,设计好一节课的结构需要认真分析本节课的目标、重难点,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析本课的知识与能力内涵(来龙去脉),挖透这节的本质,从中提炼出最精华的线索,再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搭建结构。所搭建的结构必须具有应有的逻辑顺序,必须便于教师在进行环节的衔接,必须便于教学过程中前后呼应。
2.注重语言的自然、亲切、精炼、准确,富有激情,有一定的感染力。片段教学过程中,所用的语言必须自然,不做作,具有一定的亲切感、真实感,必要时还需模拟师生对话。我曾多次在应聘新老师的时候听到其他评委称赞某位选手——很有亲切感,因此也相信,亲切感是教学表现的重要标杆,居高临下的教师一定不会受到学生、评委的好评。
片段教学过程时间是有限制的,并且没有真实的学生与你进行互动,很多老师在这时会觉得很别扭,也就造成了有的老师平时课上得很好,可是到考核、比赛时就有了天壤之别。因此,我们在片段教学时,要不断假想自己平时上课时的情景,要让自己的讲述自然、大方,并且达到高潮时还需富有激情,能够感染听者。
3.注重板书的设计和书写
板书设计与书写是与片段教学分不开的。我先讲设计,再讲书写,目的很明确,设计重于书写。板书切忌东写写,西写写,最后一看黑板,跟草稿没什么区别。做好了以上三点,你才能将自己真实的教学水平表现出来,赢得评委的赏识。
第五篇:幼儿园片段教学心得
机关幼儿园片段教学大赛心得
今天观看了机关幼儿园的三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片段教学过程,这对于我这个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从上课技巧、仪容教态、语言表达等方面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几位评委老师的点评,不仅是对参赛老师的点评,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小决心改正,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大家往往把“片段教学”等同于 “教学片段”,但真正的“片段教学”与“教学片段”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片段教学的内涵:所谓的片段教学,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一般来说,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五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并且,可以通过参赛这展现的优缺点,来讨论更有价值的教学思想,更好的教学技能,从而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其次,片段教学的特点: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听课者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
片段教学的特征:
实践性:从本质上说,片段教学就是一次教学实践活动。完整性:片段教学相对而言在内容上只是局部的,所谓的完整性是指教学步骤的完整。
虚拟性:这是虚境行片段教学所具有的一种特征。
预设性:教师不但要做到眼中有幼儿,还有做到心中有课堂,按预设进行有声有色的虚拟教学。
案例一:李XX老师的“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磁铁”
1、李老师通过道具,别着磁针的长颈鹿,隔着纸片可以跟着老师的手移动(手中拿着磁铁)来引起孩子的兴趣。告诉孩子磁铁和回形针是相吸的。
2、李老师把各种不同的物品放在一起,用磁铁去吸。把能吸的起来的东西放在红色圆圈内,不能吸的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起。和孩子一起探讨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被磁铁吸起来而什么样的不能。进而得出结论:凡是含铁的东西都可以被磁铁吸起来。
3、探索磁铁和回形针隔着一层纸是否能吸的住。此环节,李老师分别用一层纸和一本书隔在磁铁和回形针的中间,观察磁铁和回形针是否可以吸的住。由此得出结论磁铁和回形针中间隔的东西比较薄的时候,是可以吸的住的。如果中间隔的东西比较厚,则吸不住。
4、磁铁和回形针在实际生活中的有趣应用。告诉孩子有一些回形针散落在沙堆里,怎么样方便又快的把这些回形针找出来呢。
5、让孩子回去思考,生活中的物品,含铁的部分都可以被磁铁吸住。在李老师的片段教学中,李老师老师在演绎教学活动的时候很有激情,具有适合教学情景的表情和语调,合乎小朋友们的特点。李老师的语言素质好,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很标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
在教学设计方面,李老师通过长颈鹿的小玩具来引出磁铁和回形针可以互相吸住的特点,然后通过众多的物品和回形针互相吸引的关系,来探讨具有什么性质的物品可以和磁铁相吸。此环节的设计增强了授课内容的探讨性,启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唯一不足的地方是,没有进行扩展,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生活
中常见的物品,如钥匙,喝汤用的瓢羹、钢笔、铅笔等物品和磁铁互相吸引的情况,进一步说明磁铁的性质。又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孩子得出的结论,既客观又易于理解。
另外,在通过薄纸片和书本来判断磁铁在隔着厚的东西时是否可以和回形针互相吸引时,结论以偏概全。磁铁和特定物品的吸引了与磁铁的大小、磁力、被吸的物品,间隔物的性质等因素有关。此例子仅限于在特定大小的磁铁和磁铁磁力一定的情况下,才适用于此结论。而孩子不会思考其他问题,他们只会记住老师说的结论,而把其他因素忽略。因此“磁铁和回形针中间隔的东西比较薄的时候,是可以吸的住的。如果中间隔的东西比较厚,则吸不住”的结论是不科学的。
案例二:郑XX老师的“小班音乐活动——小鸭小鸡”
1、郑老师通过创设环境,让孩子们想象一群小鸡和小鸭碰到时的场景。和孩子们一起表演小鸭和小鸡的叫声,进而引导出音乐中小鸭和小鸡的叫声(演唱方式)。
2、提问:小鸭和小鸡碰到一起会做些什么事情。在音乐中找答案。
3、提问,小鸭小鸡碰到一起,除了音乐中说的小鸡小鸭会一起唱歌跳舞,你们觉得它们还会做什么呢?
郑老师首先通过创设小鸡小鸭相遇的情景来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发挥孩子天马行空的思维。郑老师在引导孩子学小鸡小鸭的叫声时,具有很强的音乐和舞蹈表现力,不仅带动了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也感染了在场的观众。并且郑老师的提问围绕重点、有层次性、紧扣重点中心来提问。
在问到小鸡和小鸭在碰到的时候会做什么事情时,郑老师的提问方式可以稍做改变,问孩子这首歌中小鸡和小鸭都做了什么事情,为下个问题做铺垫,除了歌曲中所说的事情,小鸡小鸭还能做什么。在郑老师提的第三个问题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一部分的孩子扮演小鸭一部分扮演小鸡,展现一个真是的情景,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凭空想象更具有真实性。
案例三:陈XX老师的“大班语言活动——绕口令”
1、准备道具,盆和瓶子。用布遮盖住道具,让孩子猜道具,让孩子发现“盆”和“瓶”是指不同的道具,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发音。
2、分别教孩子“盆”和“瓶”在嘴巴中正确的发音位置,并用手放在喉咙位置,感受发音时声带的震动。
3、利用“盆”和“瓶”和碰撞是发出的声音,告诉孩子什么样的声音是乒乓,并教孩子们“乒”和“乓”的正确发音。
4、紧接着问孩子,是盆碰瓶还是瓶碰盆。以此引出绕口令“盆和瓶”:桌上放个盆,盆里放个瓶,乒乓一声响,不知是盆碰瓶还是瓶碰盆。
陈老师在此次片段教学中很好的掌握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并且围绕重点展开教学活动,教会孩子“盆”和“瓶”的发音及绕口令。陈老师很好地利用了肢体动作也语言的结合性。分别用不同的动作,生动地绘声绘色地表现 “盆”和“瓶”和“乒乓”的不同,当老师表演这些动作时,孩子们可以根据老师的动作,发出不同的音。当一整套动作做完时,一首绕口令也完成了。在给孩子比划动作,一起发音的过程中,陈老师和孩子们的双边互动比较强。
因为孩子还在呀呀学语的阶段,不太能分辨的清相同的发音,所以也很难把发音相似的字发出正确的音。此时老师的发音尤为重要。陈老师的发音在大人听起来是很清晰的,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需要有更高的分辨率,孩子才能分辨的出那些相似的发音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