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要点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中英文 :机械设计基础 Foundation of Mechine Design 课程编码: 101002 学分和总学时: 5.5,100 实验(上机学时: 课上 10学时,课外 10学时 开课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选课对象: 机械类、近机械类、非机械类
二、课程内容与实验目的: 《机械设计基础》是我国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 主干技术基础课,它起到由基础理论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机械设计基础 实验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开始认知机械设备与机 械,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验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实际设计的基 本工程训练能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培养高水平综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任务。在实践中培养综合设 计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尤为重要,开设具有创造性的实验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 质有很大帮助,在培养学生的全局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实验教材与实验考核
实验教材:《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配套光盘
实验考核的方法:学生成绩从实验报告和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两个方面综合评定。实验报 告的审核根据实验要求加以评定,主要看是否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对实 验相关知识、技术的的学习和掌握;实验表现主要看学生对实验的态度,纪律遵守情况 等。
评分标准:实验报告占实验总成绩的 70%,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占实验总成绩的 30%。实验各项目在实验总成绩的比例根据学时分配;实验成绩占课程总考核分数的 20%。
四、实验项目内容 实验项目明细表 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属性 实验内容 实验 学时 是否 必选
实验所需主要仪器设 备名称 1 机构认知实验 普 通
实 验
初步了解《机械原理》 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 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实例。1√ 机构陈列柜 2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实验 普 通 实 验
初步掌握根据实际机 器或机构模型绘制机 构运动简图的技能。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 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机构的比较,巩固对机构结构分析 的了解。1√ 机构模型 机构运动分析实验 普 通 实 验
利用计算机对平面机 构动态参数进行采集、处理, 作出实测的动态 参数曲线。
利用计算机对平面机 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 仿真和测试分析。1 机构运动分析仪 4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普 通
实 验
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 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 观察渐开线齿轮齿廓 曲线的形成过程。了解渐开线齿轮齿廓 的根切现象和用径向 变位避免根切的方法。分析比较标准齿轮与 变位齿轮齿形的异同。齿轮范成仪 5 齿轮参数测量实验 普 通 实 验
掌握应用普通游标卡 尺和公法线千分尺测
1√
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 轮基本参数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并熟悉齿 轮各部分名称、尺寸与 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 及渐开线的性质。1 齿轮实物 6 普 通 实 验
工作原理。
掌握用动平衡机进行 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原 理与方法。1 转子动平衡仪 7 机械零件认知实验 普 通
实 验
初步了解《机械设计》 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 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了解各种标准零件的 结构形式及相关的国 家标准。
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 及应用。
增强对各种零部的结 构及机器的感性认识。机械零件陈列柜 8 螺纹连接拉伸实验 普 通 实 验
1√
了解螺栓联接在拧紧 过程中各部分的受力 情况。
计算螺栓相对刚度, 并 绘制螺栓联接的受力 变形图。
验证受轴向工作载荷 时, 预紧螺栓联接的变 形规律, 及对螺栓总拉 力的影响。
通过螺栓的动载实验, 改变螺栓联接的相对 刚度, 观察螺栓动应力 幅值的变化, 以验证提 高螺栓联接强度的各 项措施。1 螺纹拉伸仪 9 带传动实验 普
通 实 验
观察带传动中主动轮 和从动轮上的弹性滑 动和打滑现象。了解预紧力及从动轮 负载的改变对带传动 的影响, 测绘出弹性滑 动曲线和效率曲线。了解试验机的工作原 理与测试方法。1√ 带传动实验台 10 普 通 实 验
裂现象、分析影响滑动 轴承油膜承载能力的
主要因素;测量轴承周向及轴向 的油膜压力、绘制其油 膜压力分布曲线;测定轴承的摩擦力、绘 制轴承特性曲线;掌握滑动轴承试验机 的工作原理及其参数 测试方法。1 滑动轴承实验台 11 减速器结构分析及 拆装实验 普 通 实 验
了解减速器的整体结 构及工作要求。了解减速器的箱体零
件、轴、齿轮等主要零 件的结构及加工工艺。了解减速器主要部件 及整机的装配工艺。了解齿轮、轴承的润 滑、冷却及密封。通过自己动手拆装, 了 解轴承及轴上零件的 调整、固定方法,及消 除和防止零件间发生 干涉的方法。了解拆装工具与减速 器结构设计间的关系, 为课程设计做好前期 准备。1√ 减速器模型 轴系结构测绘实验 普 通
实 验
减速器结构分析及拆 装实验基础上, 在测量 一种轴系的各部结构 尺寸, 并绘出轴系结构 装配图。1 减速器模型 机构运动学和动力 学仿真实验 综 合 性
运用 MATLAB 语言对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和综合进行数值求解。并 对 设 计 结 果 用 MATLAB 进行可视化 输出, 以提高对机构的
分析和综合的理性认 识.1个 教学 学 时, 另有 5个 课外 分散 学时 √
Matlab 软件 机械传动效率分析 实验 综 合 性
通过实验, 使学生们能
了解封闭功率流式试 验台的基本原理, 机械 传动效率及承载能力 的测试方法。1个 教学 学 时, 另有 5个 课外 分散 学时 √
机械传动效率实验 台 合计 20 注:本课程实验总计 20 学时,其中课上 10 学时,课外 10 学时;安排 10 次实验,基础实 验 1至 12必须选足 8个(8学时 ,综合 性 实验 2个。其中普通实验(按学时计算占 40 %,综合 性实验占 60 %。
第二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要点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The basics of machinery design 教材:刘江南、郭克希主编《机械设计基础》湖南大学出版社 学时/学分:88 /4.5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等 适用专业:机械类专业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介绍常用机械和通用零件的基础知识及基本设计方法的技术基础课。教学内容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有关的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掌握机构的结构、运动特性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知识,使之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并对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有所了解。2. 培养学生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维护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使之初步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1章
绪 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机械设计基础在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全局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机器、机构和机械的概念,机器和机构的用途以及区别;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2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 本课程的地位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四)学时分配:2课时
第2章 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基础知识
(一)基本要求:
建立机械设计的总体概念,了解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了解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理解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化原则。(二)重点与难点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 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标准化。(三)教学内容
1.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2.机械零件的强度
3.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4.机械零件的耐磨性
5.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四)学时分配:3课时
第3章
平面机构基础知识
(一)基本要求
1、掌握运动副、约束和自由度等概念。
2、能较熟练的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3、能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掌握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运动副及其分类、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三)教学内容
1、机构的组成
2、机构运动简图
3、平面机构自由度
(四)学时分配:5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3-
5、3-7
第4章
平面连杆机构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传动的特点及其主要优缺点。
2、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型式和平面四杆机构的一些应用实例。
3、掌握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有曲柄的条件、行程速比系数、急回特性等)
4、了解四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学会根据给定的运动和几何条件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知识,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设计方法。(三)教学内容
1、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
2、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3、平面四杆机构的特点及功能
4、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四)学时分配:6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4-
1、4-
4、4-
6、4-7
第5章
凸轮机构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2、熟悉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性。
3、了解凸轮机构压力角的意义
4、了解凸轮机构常用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二)重点与难点
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性,凸轮机构压力角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
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2、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3、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4、凸轮轮廓设计
(四)学时分配:5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5-
1、5-
5、5-6
第6章 齿轮传动
(一)基本要求
1、了解齿廓啮合的基本定理。
2、了解渐开线及其性质,掌握渐开线齿轮啮合特性。
3、熟悉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各部分的名称、基本参数,会计算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基本尺寸。
4、熟悉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等有关问题。
5、了解渐开线齿轮齿廓切削加工原理。
6、了解各类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特点,并能了解其几何设计。
7、了解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计算准则、齿轮材料及其选择。
8、掌握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9、掌握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根弯曲强度计算及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10、了解齿轮结构与齿轮传动的润滑。
11、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12、了解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方法。
13、了解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了解蜗杆蜗轮材料的选择。
14、掌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方法。
15、了解蜗杆传动的润滑、效率及热平衡计算。
(二)重点与难点
学习本章的重点是渐开线圆柱齿轮机构的传动设计。对于其他齿轮机构重点掌握其与直齿圆柱齿轮机构的特性及异同点。应重点注意 :
1.渐开线的性质和渐开线方程是研究渐开线齿轮机构的基础,只有牢固掌握这些内容,才能正确理解一对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和轮齿啮合过程。2.齿轮材料的选取原则。
3.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4.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5.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6.易混淆的概念的分辨:
(1)法向齿距与基圆齿距
(2)分度圆与节圆
(3)压力角与啮合角(4)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5)齿面接触线与啮合线
(6)理论啮合线与实际啮合线
7.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8.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9.蜗杆传动的材料、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三)教学内容
1、齿轮机构类型和应用
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3、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
4、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6、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及根切现象
7、渐开线变位齿轮
8、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9、圆锥齿轮机构
10.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11.齿轮材料、热处理及其选择。12.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13.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计算: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4.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计算: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15.直齿锥齿轮传动:受力分析。16.蜗杆传动的类型。
17.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18.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19.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20.圆柱蜗杆与蜗轮的结构设计。
(四)学时分配:15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6-
3、6-
5、6-
11、6-
13、6-
14、6-
15、6-16
第7章
轮系及减速器
(一)基本要求
1、了解轮系的类型及功用。
2、熟练掌握各类轮系传动比计算与应用。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轮系的传动比的计算。
(三)教学内容
1、轮系的类型
2、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4、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5、轮系的功用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7-
2、7-
4、7-
5、7-9
第8章 间歇运动机构
(一)基 本 要求
1、掌握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功能和适用场合。
2、了解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功能。
(二)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搞清各种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和功能,并了解其适用的场合。(三)教学内容
1、棘轮机构
2、槽轮机构
3、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4、不完全齿轮机构
(四)学时分配:3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8-
2第9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一)基本要求
了解带传动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了解V带的类型与结构,了解带传动的力分析,了解带的弹性滑动、打滑现象。了解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了解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了解V带轮的材料、结构及尺寸确定,了解带传动的布置、张紧方式和张紧装置。了解链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了解链传动的运动特性(速度的不均匀性及动载荷);了解滚子链的结构、特点与材料,了解链传动的布置、张紧与润滑。(二)重点与难点 1.带传动、链传动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特点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应力分析。2.V带传动的设计与计算。3.链传动的运动特性。4.滚子链传动的失效形式。(三)教学内容
1.带传动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3.带的弹性滑动概念与传动比。4.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5.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带轮材料、结构和尺寸。6.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载荷及张紧装置。
(四)学时分配:6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9-
2、9-
4第10章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一)基本要求
掌握螺纹和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了解螺旋副受力分析;了解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理论和方法,以及螺纹联接的预紧与防松措施;了解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各种措施;了解螺旋传动的主要类型,掌握键联接的类型、结构、特点。(二)重点与难点
1.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及特点。2.螺栓联接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3.螺纹联接的预紧与防松措施。
4.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结构和工艺措施。5.键联接的类型、结构、特点。(三)教学内容
1.联接螺纹和传动螺纹的概念、主要类型及特点。2.联接件的标准及其性能等级。
3.拧紧力矩,预紧力及其控制,螺纹联接的防松原理及防松措施。4.螺纹联接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5.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6.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7.螺旋传动的基本类型和应用。8.键联接和花键联接 9.销联接
(四)学时分配:6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10-
8、10-
9、10-10
第11章
滚动轴承
(一)基本要求 了解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结构特点及代号,了解轴承套圈及滚动体上载荷分布及应力的变化,了解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了解基本额定寿命、基本额定动载荷及当量动载荷,了解角接触球轴承(7类)和圆锥滚子轴承(3类)轴向载荷的计算方法,了解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寿命的计算方法,掌握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静载荷的计算;了解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了解轴承的配置、固定、配合、预紧和装拆,润滑与密封。(二)重点与难点
1.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结构特点及代号。2.轴承组合结构设计。
(三)教学内容
1.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结构、特点、精度和代号。
2.滚动轴承元件上的载荷分布。3.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4.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及当量动载荷的计算。
5.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静载荷及当量静载荷的计算。
6.滚动轴承组合的结构设计:轴承与轴颈、座孔的配合,轴承的游隙、预紧、调整及装拆: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四)学时分配:6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11-
2、11-
3、11-7
第12章
滑动轴承
(一)基本要求
了解滑动轴承的用途与分类,了解径向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了解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了解轴承材料及轴瓦结构,了解滑动轴承润滑剂的选择知识。
(二)重点与难点
1.滑动轴承的用途与分类。2.径向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三)教学内容
1.滑动轴承的应用和分类。
2.滑动轴承的结构,轴瓦结构。3.滑动轴承的材料及其选择。7.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比较。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12-
2、12-
3第13章
轴
(一)基本要求
了解轴的用途和分类,了解轴的结构设计原则,了解提高轴的疲劳强度的措施,了解轴的材料及其选择方法。(二)重点与难点
1.轴的结构设计原则。
2.提高轴的疲劳强度的措施。(三)教学内容
1.轴的类型及应用,轴的材料及其选择。
2.轴的计算准则:强度、刚度、。3.轴的结构设计。
4.提高轴疲劳强度的措施。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3、13-8
第14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
(一)基本要求
了解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类型、结构、特点和应用场合,掌握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择及计算方法。(二)重点与难点
1.联轴器的特性和选择。2.离合器的特性和选择。
(三)教学内容
1.联轴器的分类、特性、标准及选择。
2.离合器的分类、特性、标准及选择。(四)学时分配:2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14-
5第15章
弹簧
(一)基本要求
了解圆柱拉、压螺旋弹簧的结构、特性曲线和计算,了解其他类型弹簧的特点和应用。
(二)重点与难点
圆柱拉、压螺旋弹簧的结构、特性曲线和计算。(三)教学内容
1.弹簧的功用、分类、材料和许用应力。
2.圆柱拉、压螺旋弹簧的结构、特性曲线和计算。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5-1、15-
3第16章
机械平衡及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平衡和速度波动在机械工程中的重要性。
2、了解刚性转子静平衡、动平衡的计算方法。
3、了解刚性转子静平衡、动平衡实验的基本原理。
4、了解周期性速度波动及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区别及其调节方法,了解飞轮转动惯量的简易计算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刚性转子静平衡和动平衡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方法。
(三)教学内容
1、平衡的目的及分类
2、刚性转子的平衡
3、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
4、飞轮的近似设计方法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16-
4、16-7
三、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验证所学理论,并巩固和加强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试验内容:本课程要求开设实验3——4个(6—10学时),试验内容建议从下列题目中选取:
1.机械运动简图绘制实验 2.渐开线齿轮范成实验 3.齿轮几何参数测定的实验 4.轴系结构测绘实验 5.减速器拆装实验 6.带传动实验
7.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现场教学实验
四、课程设计
目的: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学生能根据设计任务拟定总体方案,按机器工作状况分析、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力,选择合理的材料、计算确定零件的主要尺寸,考虑制造、使用、维修等问题,进行结构设计,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注明有关技术要求。
设计题目:简单机械传动装置(以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主体的机械传动装置)。
工作量:部件装配图一张(0号或1号图纸);零件工作图一~二张;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约4000字左右)。
课程设计后应进行答辩,按五级分评定成绩。
五、主要教学参考书
1、机械设计基础
王华坤、张庆编
兵器工业出版社
2、机械原理
郑文纬
吴克坚主编
高教出版社
3、孙桓、陈作模主编,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设计教研室编
南京理工大学出版
5、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教研室编
南京理工大学出版
6、机械设计 濮良贵、纪名刚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7、吴宗泽,罗圣国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点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编号:02020006S 课程设计学分:2 课程设计周(时)数:2周 授课单位: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指导方式:讲辅
课程设计适用专业:近机类 服务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服务课程编号:02020006 服务课程讲课学时:88 服务课程学分:5.5 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它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高等工科院校近机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为今后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
4、学生应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并拟定设计计划,注意掌握进度,按时完成。
5、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反对照抄照搬或依赖教师。要求设计态度严肃认真,有错必改,反对敷衍了事。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安排
1、设计分段进行,每一阶段的设计都要认真检查,没有原则错误时才能继续进行下一阶段设计,以保证设计质量。设计计算
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校核轴、轴承、键等。草图绘制、审查和修改
根据上述设计计算,绘制传动件等,设计轴上其它零件和减速器机体及附件,标注尺寸。要求只绘制装配图的主、俯视图。绘制装配图
除绘制草图内容外,绘制装配图的侧视图,编写技术要求,对零件编号,填写明细表及标题栏等。绘制零件图
选择所设计减速器中任一轴和齿轮进行绘制。鼓励采用计算机绘图。5 编写设计说明书 6)答辩
2、每个学生应完成的设计任务 1 草图 1张(A1坐标纸)2 装配图 1张(A0图)零件图 2张(A3图,传动零件轴和齿轮各一张,鼓励用计算机绘图)4 设计说明书一份
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为来源于工程或生活实际的机械传动或简单机械(比较成熟的题目是以齿轮减速器为主的机械传动装置)。设计题目应多样化,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学生也可自拟课题,但须经指导老师审定后才能作为课程设计题目。
三、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应根据设计说明书、图纸和答辩情况等,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具体评分办法如下:
平时成绩(出勤、态度等)10%
四、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名称 设计计算 草图绘制、审查和修改 绘制装配图 绘制零件图 编写设计说明书 答辩 合计
说明书 30% 学时 2天 2.5天 2.5天 1天 1天 1天 10天(2周)图纸 40% 小计
2天
2.5天
2.5天
1天
1天
1天
10天(2周)答辩
20%
第四篇: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目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6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机械设计基础/ the basics of machinery design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高分子、无机、印刷、纺织、包装 学时数: 48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6
学分数: 3 考核方式:考试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 教学参考书:初嘉鹏等编.机械设计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
宋育宏等编.机械设计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毛炳秋编.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机原机零教研室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轻化工各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作为高分子、轻化、无机、印刷、纺织、包装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介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内容涉及常用机构的结构、特性以及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和简单设计计算方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使学生具备选用、分析基本机构和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以及运用标准、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了解零件的常用材料。教学重点和难点
机器、机构等有关概念。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二、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步骤
三、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概念
四、机械零件的强度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及机构自由度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
一、运动副及其分类
二、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三、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和特征,了解铰链的类型判定及其演化,掌握四杆机构的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
曲柄摇杆机构的工作特性:按给定的从动件行程速比系数K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教学内容
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征
三、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四、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设计
第四章 凸轮机构(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按给定运动规律绘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方法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
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教学内容
一、凸轮机构的分类和应用
二、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三、凸轮轮廓的设计
四、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五、间歇运动机构和组合机构
第五章 齿轮机构(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点、参数计算为主要内容,简介最少齿数。教学重点和难点
各种齿轮传动的啮合特点、受力分析及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教学内容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
二、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和齿廓曲线
三、渐开线齿廓
四、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
五、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六、渐开线齿轮的切削原理
七、根切、最少齿数和变位齿轮
八、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九、圆锥齿轮机构
十、蜗杆蜗轮机构
第六章 轮系(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轮系传动比计算,减速器结构可进行现场教学。教学重点和难点
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教学内容
一、轮系的类型
二、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三、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四、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五、轮系的应用
第七章 齿轮传动(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轮齿的失效形式,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能应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公式进行强度计算,掌握各种齿轮的受力分析、齿轮的结构等。教学重点和难点
齿轮的强度设计、受力分析。教学内容
一、齿轮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二、齿轮材料和许用应力
三、齿轮传动的精度
四、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六、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七、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八、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九、齿轮的结构与润滑
第八章 带传动(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带传动中各力、应力的关系,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了解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掌握带传动的主要参数选择并了解设计步骤。教学重点和难点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打滑现象及影响带传动能力的因素、带的应力分布、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教学内容
一、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二、V带和V带轮
三、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四、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第九章 链传动(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链传动的特点及多边形效应、了解链传动的主要参数选择。教学重点和难点
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影响链传动工作平稳性的因素及参数选择。教学内容
一、链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二、链传动和链轮
三、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和参数选择
四、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五、链传动的布置及润滑
第十章 联接(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了解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及结构特点;了解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掌握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教学重点和难点
螺旋副的效率和自锁;紧螺栓的强度计算。教学内容
一、螺纹的主要参数及类型
二、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三、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联接件
四、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五、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六、螺旋传动
第十一章 轴(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轴的类型、材料;掌握轴的结构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轴的强度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一、轴的类型和材料
二、轴的结构设计
三、轴的强度计算
四、轴毂联接
第十二章 轴承(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向心滑动轴承的结构,掌握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掌握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和选用及轴承组合结构,了解向心轴承的选择计算。教学重点和难点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代号、选用及组合结构。教学内容
一、轴承的分类
二、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
三、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四、润滑剂和润滑装置
五、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代号和应用
六、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选择
七、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八、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第十三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刚性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的主要类型及特点;了解常见离合器的类型及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常见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类型与特点。教学内容
一、联轴器
二、离合器
三、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用
执笔人:胡建忠 审核人:初嘉鹏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机械设计基础/ the basics of machinery design 课程类别:自然科学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学时数: 48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6
学分数: 3 考核方式:考试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 教学参考书:初嘉鹏等编.《机械设计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
尚久浩编.轻工机械设计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喻怀正编.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机原机零教研室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服工专业的一门主要自然科学基础课。作为服工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能力。内容涉及常用机构的结构、特性以及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和简单设计计算方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了解零件的常用材料。教学重点和难点
机器、机构等有关概念。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二、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步骤
三、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概念
四、机械零件的强度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及机构自由度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
一、运动副及其分类
二、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三、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和特征,了解铰链的类型判定及其演化,掌握四杆机构的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
曲柄摇杆机构的工作特性:按给定的从动件行程速比系数K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教学内容
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征
三、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四、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设计
第四章 凸轮机构(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按给定运动规律绘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方法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
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教学内容
一、凸轮机构的分类和应用
二、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三、凸轮轮廓的设计
四、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五、间歇运动机构和组合机构
第五章 齿轮机构(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点,简介最少齿数。教学重点和难点
直齿圆柱齿轮尺寸计算。教学内容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
二、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和齿廓曲线
三、渐开线齿廓
四、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
五、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六、渐开线齿轮的切削原理
七、根切、最少齿数和变位齿轮
八、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九、圆锥齿轮机构
十、蜗杆蜗轮机构
第六章 轮系(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轮系传动比计算,减速器结构可进行现场教学。教学重点和难点
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教学内容
一、轮系的类型
二、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三、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四、复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五、轮系的应用
第七章 齿轮传动(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轮齿的失效形式,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了解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公式进行强度计算,掌握各种齿轮的受力分析、齿轮的结构等。教学重点和难点
受力分析。教学内容
一、齿轮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二、齿轮材料和许用应力
三、齿轮传动的精度
四、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六、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七、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八、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九、齿轮的结构与润滑
第八章 带传动(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带传动中各力、应力的关系,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了解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掌握带传动的主要参数选择并了解设计步骤。教学重点和难点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打滑现象及影响带传动能力的因素、带的应力分布、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教学内容
一、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二、V带和V带轮
三、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四、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第九章 链传动(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及多边形效应、了解链传动的主要参数选择。教学重点和难点
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影响链传动工作平稳性的因素及参数选择。教学内容
一、链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二、链传动和链轮
三、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和参数选择
四、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五、链传动的布置及润滑
第十章 联接(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了解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及结构特点;了解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掌握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教学重点和难点
螺旋副的效率和自锁;紧螺栓的强度计算。教学内容
一、螺纹的主要参数及类型
二、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三、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联接件
四、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五、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第十一章 轴(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轴的类型、材料、结构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 轴的结构设计 教学内容
一、轴的类型和材料
二、轴的结构设计
三、轴的强度计算
四、轴毂联接
第十二章 轴承(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向心滑动轴承的结构,掌握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了解向心轴承的选择计算。教学重点和难点
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代号、选用及组合结构。教学内容
一、轴承的分类
二、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
三、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四、润滑剂和润滑装置
五、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代号和应用
六、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选择
七、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八、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第十三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刚性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的主要类型及特点;了解常见离合器的类型及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常见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类型与特点。教学内容
一、联轴器
二、离合器
三、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用
执笔人:胡建忠 审核人:初嘉鹏
第五篇:《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ON MECHANISM DESIGN 授课对象: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 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 学 时 数: 48 学 分 数: 3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 考查
先修课程: 《机械制图》《高等数学》《工程力学》 后继课程: 《暖通空调》《建筑施工》 开课教研室: 施工与机械教研室 执 笔 人: 刘朝英
二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目标.任务和地位: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理论、机械材料、机械加工工艺和简单机械运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2.知识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工程材料、冷热加工工艺、热处理和常用机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和选用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便为学习后继相关专业课打下基础.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具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机械制图等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3.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各个环节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分析简单机械的运动和结构,以及设计简单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能力,同时对有关机械问题的处理具有较好的基本技能和适应性.三 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及要求
(1)机械基础概论
1)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 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2)机械工程材料
1)金属的机械性能 2)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 3)铁碳合金相图 4)钢的分类牌号和用途 5)钢的热处理
6)铸铁、有色金属及合金
(3)公差与配合1)互换性的基本概念 2)圆柱体的公差与配合 3)形状与位置公差 4)表面粗糙度
(4)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平面机构的组成
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3)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5)平面连杆机构
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性质 2)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6)螺纹连接
1)螺纹参数及常用螺纹 2)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和元件 3)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4)螺纹连接的拧紧和防松 5)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
(7)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
1)键连接 2)花键和销连接
(8)带传动
1)带传动的类型、应用和特点 2)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3)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4)V带带轮的结构
(9)齿轮传动
1)齿轮传动类型的原理 2)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3)齿轮传动条件 4)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5)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 6)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7)热处理和许用应力 8)精度等级和结构设计 9)润滑和效率(10)轮系和减速器
1)轮系的分类 2)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3)减速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11)轴、轴毂连接和联轴器
1)轴的类型和结构 2)轴的强度计算
3)联轴器类型、特点和应用
(12)滑动轴承
1)滑动轴承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2)轴承的结构和材料 3)润滑剂和润滑装置 4)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13)滚动轴承
1)结构类型及代号 2)类型选择 3)滚动轴承的计算 4)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2.时间分配和进度 :
(1)机械基础概论----------------------------2学时;(2)机械工程材料----------------------------5学时;(3)公差与配合------------------------------5学时;(4)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3学时;(5)平面连杆机构----------------------------2学时;(6)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2学时;(7)螺纹连接-5学时;(8)带传动---4学时;(9)齿轮传动-5学时;(10)齿轮参数测定实验-----------------------2学时;(11)轴、轴毂连接和联轴器-------------------4学时;(12)轮系、减速器---------------------------3学时;(13)综合设计实验---------------------------2学时;(14)轴承----4学时;3. 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 钢的热处理
钢的分类、牌号和用途 公差配合和选用
平面机构的的结构分析和平面连杆机构 螺纹连接的类型和强度计算 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齿轮的强度计算(2)难点: 铁碳合金状态图 钢的热处理机理 公差配合的选用计算 螺旋副的受力分析和自锁 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 渐开线齿轮传动原理
4.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学习本课程应具有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等基本知识.本课程为进一步学习液体机械、热工仪表、锅炉及空调等专业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机械基础》-------刘泽深等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0 《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机械设计》-------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四.大纲说明
1.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和金工实习,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系统的掌握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加工工艺,应具有独立设计和初步加工技能.2.配合相应内容应有习题练习,并结合难点进行讲评。
3.结合机构的应用、齿轮传动的学习,设置相应实验课,要求学生能独立动手操作实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4.配合理论教学,安排有金工实习和课程设计,金工实习要求学生初步熟悉机械工程材料的冷热加工工艺,并具有一定动手能力.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独立系统的完成机械装置的理论计算、设计和绘图,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系统方法.5.充分利用图片、模型、实物、电化教学并应创造条件采用多媒体教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情况:
课程设计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编号: 0203428
先修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基础(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开课学期: 第4(5)学期 课程设计计划周数: 1周 课程设计学分数: 1.0学分
课程设计适用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课程设计开课教研室:施工与机械教研室 课程设计执笔人: 刘朝英
二、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理论初步进行工程设计实践。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机械技术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内容、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独立分析与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计算、绘图、使用并熟悉有关常用标准和规范等基本技能,从而对学生进行工程师素质的初步培养与训练。
三、课程设计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本内容是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主轴系的设计,具体内容包括: 1.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根据任务书要求,分析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 2.选择电动机
计算工作机所需电功机功率,确定并选择电动机类型及相关参数 3.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各级传动比
根据电动机及工作机转速计算总传动比,并合理分配各级传动比 4.计萛运动和动力参数 计萛各轴:功率、转速、转矩 5.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根据各主要零部件在系统中的位置与功用,考虑工况条件,正确判断其主要失效形式,合理确定和计算其工作载荷,按正确的设计准则进行设计计算或校核计算,根据设计需要确定零件结构 6.润滑方法及密封的选择
根据传动及零部件的需要,合理确定并选择相应零部件的润滑方法及密封方式 7.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
根据主要零部件的计算结果设计并绘制主轴系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工作图,各工作图应附合相应国家标准
四、课程设计的进度安排 1.设计计算: 12学时 2.装配图: 12学时 3.零件图: 6学时
五、课程设计的考核
考核可从以下几方面评定:独立完成设计能力及工作态度,设计计算质量,绘图完成质量,答辩情
况等构成
最后由设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计算、绘图质量、综合表现及答辩,按五级分制综合评定课程设计成绩。
六、其他(黑体小四号)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应在结束《机械设计基础》课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并完成《金工实习》后进行,设计时间为1周。
2.由于专业不同,先修课学时、内容不同,课程设计分组不同,课程设计内容可不同,有所区别和侧重,以附合专业要求、题目要求或与先修课内容相符。3.参考资料:
(1)《机械设计基础》 刘泽深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赵军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刘泽深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朱龙根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 龚淋义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设计基础》实习大纲 一.实习时间
第四学期期中1周(6天)二.实习地点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三.实习的目的
金工实习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接触生产实际,对机械制造过程、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及安全操作技术、机械制造工艺知识等有一个基本了解;了解和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加工手段和加工工艺过程。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机械设计基础课及后续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四.实习内容及要求
(一)车工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范围。(2)初步了解车床的型号、结构,并能正确操作。(3)能正确使用常用刀具、量具及夹具。
(4)能独立加工一般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
2.讲解示范内容:
(1)概述:车削特点及加工范围;切削用量
(2)卧式车床:卧式车床型号;卧式车床结构及使用;卧式车床传动
(3)车刀:车刀种类、用途;车刀组成及车刀角度;车刀材料;车刀刃磨及安装
(4)车外圆、端面和台阶:工件在车床上的装夹方法;车削外圆方法;车削端面方法;车削台阶方法。???(5)车槽和切断:车槽刀角度及安装;车槽方法;切断刀及切断方法(6)车圆锥:车圆锥方法;圆锥面工件的测量 3.实习操作内容:
(1)按讲解顺序分别进行车床操作、刀具安装、车刀刃磨、车外园、车端面、台阶、车槽、车圆锥及车螺纹等分项练习。
(2)综合练习:加工一个具有外圆、端面、凹槽、锥面和外螺纹等特征的零件。
(二)铣工
1.目的和要求:
铣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范围 铣削设备、附件、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1)了解铣床的操作技能及简单零件表面的铣削方法 2.讲解示范内容
(1)概述:铣削运动与铣削用量;铣削特点及加工范围
(2)铣床的种类和型号;卧式万能铣床:①构造及使用②铣床传动;立铣;铣床附件(3)铣刀:铣刀种类、用途及安装。
(4)加工内容:铣平面①用圆锥铣刀铣平面;②用端铣刀铣平面;铣斜面方法;铣台阶面;铣沟槽:①铣键槽②铣T型槽 3.实习操作内容:
(1)操作铣床练习:停车练习;低速开车练习(2)铣平面练习,铣四方件平面(3)铣键槽练习
(三)刨工
1.目的要和要求:
(1)了解刨削的工艺特点和加工范围(2)能操纵牛头刨床,掌握其主要调整方法
(3)掌握各牛头刨床上正确安装刀具与工件方法,完成刨平面与垂直面的加工 2.讲解示范内容:
(1)概述:刨削运动与刨削用量;刨削特点及加工范围
(2)牛头刨床:牛头刨型号;牛头刨床构造;牛头刨床的运动;牛头刨床的调整(3)刨平面及沟槽:刨水平面;刨垂直面和斜面 3.实习操作内容:
1.刨床操作及调整练习2.刨削一长方体
(四)磨工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磨削加工工艺特点及范围
(2)了解磨床的种类及用途,掌握外圆磨床和平面磨床的操作方法(3)了解砂轮的特性、砂轮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4)了解掌握在外圆磨床及平面磨床上正确安装工件方法,完成磨外圆和磨平面的加工 2.讲解示范内容
(1)概述:磨削运动和磨削用量;磨削特点及加范围(2)磨床:外圆磨床:①型号②结构(3)砂轮:砂轮特性
(4)外圆磨床:工件的装夹方法;磨削方法 3.实习操作内容:
1.外圆磨床及平面磨床的操纵练习2.磨削平面及外圆练习
(五)钳? 工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钳工工作在零件加工、机械装配及维修中的作用、特点和应用;(2)能正确使用钳工常用工具;
(3)初步掌握主要工作(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扩孔、攻螺纹等)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按图纸要求独立加工简单零件(锺头、六角螺母等);(4)装配的概念及部件装拆方法。2.讲解示范内容:
(1)概述:钳工工作;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2)划线:划线工具;划线基准;操作示范(轴承座)(3)锯割:手锯;锯割操怍与示范(4)锉削:锉刀①锉刀材料②锉刀组成③锉刀种类与选用;锉削方法;锉削操作与示范(5)钻孔扩孔和铰孔:钻孔①钻床的种类与结构:②钻头及夹具;③钻孔;操作与示范(6)攻螺纹与套螺纹:①丝锥与铰杠:②底孔直径与深度的确定:③攻螺纹操作与示范 3.综合实习操作内容:制作手锤
(六)铸造
1.目的与要求:
(1)了解铸造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
(2)了解砂型铸造的主要造型方法(整体模、分模、活块等)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并进行独立操作:
(3)初步了解各种特种铸造方法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4)了解型砂、芯砂等造型材料的性能、组成及制备过程(5)了解感应电炉的构造,铸铁的熔炼和浇注(6)熟悉砂型铸造的铸件缺陷及产生原因。2.讲解示范内容:
(1)概述:铸造的特点、方法及应用;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砂型的组成、模样及芯盒(2)型砂和芯砂:型砂和芯砂应具备的性能;型(芯)砂的组成;型(芯)砂的制备
(3)整体模造型及造芯:整模造型①砂箱及造型工具:②造型方法;③浇注系统;④置口与冷铁;造芯①芯的用途:②制芯方法;整模造型操作与示范(4)分模造型:分模造型的应用;分模造型方法与操作; 3.实习操作内容:独立完成一零件的整模造型
(七)锻压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锻造与冲压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
(2)了解锻造与冲压生产设备(空气锤、冲床)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3)了解锻件、冲压件缺陷产生原因:(4)熟悉自由锻的基本工序并进行操作;(5)了解胎模锻造的工艺过程;(6)了解冲压基本工序及冲模结构:
(7)了解其他金属压力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2.讲解示范内容:
1.概述:锻造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2.坯料加热:加热目的和要求;锻造温度范围;加热方法与加热设备;加热缺陷及防止措施(3)手工自由锻:手工锻工具;基本工序与操作
(4)机器自由锻与胎模锤:空气锤结构与操作;胎模锻的特点及应用;胎模种类 3.实习操作内容:机锻一长方体
(八)焊接
1.目的与要求: 1.解各种焊接方法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
(2)了解手工电弧焊所用设备工作原理及使用,电焊条的组成及作用:(3)了解手弧焊的焊接规范,常见接头型式、坡口类型;(4)初步掌握手弧焊操作方法;
(5)了解气割、等离子切割原理和切割过程。2.讲解示范内容:
(1)焊接、焊接接头等概念
(2)手工电弧焊:焊接过程及焊接电弧;手弧焊设备;焊条;手弧焊工艺①焊接接头型式②焊缝空间位置③焊接规范;手弧焊操作 3.实习操作内容:手工电弧焊操作
用300×30×3两块钢板,焊一条长3COmm对接平焊缝。
(九)现代制造技术
1.目的与要求:
(1)了解熟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其程序编制、数据传输、操作数控系统和进行实际操作加工的知识。
(2)了解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加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了解程序编制、数据传输、数控系统和操作加工的基本知识。2.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1)数控车床实习:教学内容:①数控车床的基本理论②? 数控车床的产生、发展、加工范围及加工特点。数控车床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结构。数控车床的坐标系的确立。③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手工编程。程序代码格式和代码构成。自动编程,利用自动编程软件进行绘制加工图形,形成加工轨迹和数控代码程序。数控程序的数据传输过程;④数控车床的操作:数控系统的操作使用,机床操作面板的操作使用;工、夹、量具的使用,刀具的装夹和定位,工艺过程的控制;工件的加工。
(2)数控铣床实习:教学内容:①数控铣床的基本理论;数控铣床的产生发展、加工范围及加工特点、数控铣床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结构、数控铣床坐标系的确立;②数控铣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手工编程,程序代码格式和代码构成;自动编程,利用自动编程软件进行绘制加工图形,形成加工轨迹和数控代码程序;数控程序的数据传输过程;③数控铣床的操作:数控系统的操作使用,机床操作面板的操作使用;工、夹、量具的使用,刀具的装夹和定位,工艺过程的控制;工件的加工。(3)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实习:教学内容:①了解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的基本理论;②了解程序代码格式、构成和手工编程的过程;③了解自动编程和数据传输的过程;④了解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数控系统、机床操作面板的使用;⑤了解工具电极的安装与调整方法和加工成形工件的加工过程;⑥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的操作;数控系统的操作使用,机床操作面板的操作使用;工、夹、量具的使用,电极丝的安装和运丝机构的调整,工艺过程的控制;工件的加工。五.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
金工实习是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实习基地,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和工程训练中心指导教师具体指导下,互相协同做好实习组织管理工作。
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实习计划的制订及实习学生的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应经常到实习基地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对实习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实习正常进行。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应认真批阅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实习理论试卷根据其实习报告、考核成绩及综合表现评定实习成绩,并对实习报告、实习考核卷进行批改并给出实习成绩。六.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1.实习成绩按五级记分制,单独记入学生成绩册。2.实习成绩评定:
1.各工艺实习操作成绩和出勤表现,占总成绩的70%; 2.实习报告成绩占10%; 3.实习理论考核成绩占20%。七.说明
本大纲内容可进行适当调整,如不同专业的需要、机械加工方法的进步与更新、时间和实习基地条件等。
施工与机械教研室2 0 0 7年1月2 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