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时间:2019-05-12 16:3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三化学教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三化学教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一篇:初三化学教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初三化学教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四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目标:

1、知道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能分辨典型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2、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4、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初步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教学重点:溶液概念的形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起点分析:溶液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如果问起学生什么是溶液,学生可能会列举见到的种种液体,可能对溶液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教材直接从食盐的溶解入手,使学生首先形成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感性认识,这对后面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教师也应该从溶解入手,使学生轻松得出溶液概念,并通过糖水甜、淡的比较使学生体会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教学方法:实验分析法、讨论法、信息处理法、归纳法 教学手段:分组实验,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海水、河水、地下水即使清澈见底,也还不是纯净的水,这是为什么? 举例,讨论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动天地:取一只小烧杯,倒入约0毫升水,用药匙将食盐一点一点洒落水中,仔细观察食盐的变化,直至食盐在水中消失,用手轻摸烧杯壁的凉热。

认真操作,体会实验中蕴涵的道理。在操作中可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从一些常见的现象中,讨论本提出的3个问题。这个实验看似平常,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盐水放置久了会怎样,学生很少主动去思考,抓住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实验:

出示:食盐水、黄泥水和油水混合物。教师再列举以下事例:糖水、医用碘酒、汽水等,引导学生认识溶液。

比较三种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的状态,对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形成感性的认识。

不过早的让学生对溶质、溶剂等一般概念进行辨析,只要能将食盐水中的溶质、溶剂的关系理顺即可。

引导学生阅读本49页,了解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观念。认真阅读,体会,交流、归纳。

学生不可形成只有大颗粒才受重力和浮力的影响的片面认识。

促进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能力培养。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

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交代实验用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假设并自行设计实验步骤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在分析食盐的溶解过程时,要,明确溶剂分子对溶质分子的作用。

分组认真研究,讨论,作出假设。再设计实验步骤进行验证,要注意在充分的讨论后进行实验。

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使学生体会溶解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的这一事实,要注意限制物质的用量,所以水的温度,质量以及所用氢氧化钠和硝酸铵的质量都应有所限制,逐步使学生学会控制变量的方法。乳化作用:

活动天地:向一只试管中加入1/3的水,然后再加入两滴食用油,再加几滴洗洁净;在另一只试管中先加1/3的汽油,然后再加入两滴食用油,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试管中的现象,联系生活中的经验,解释其中的道理。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作用叫做乳化作用。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实验天地:

1、称取8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4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2、称取10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做实验并讨论下列问题:

1、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减少,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2、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增加,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3、若溶质的量增加且完全溶解,溶剂的量不变,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4、若溶质的量减少,溶剂的量不变,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从活动入手,使学生首先感知溶液的组成可以用溶质、溶剂的量来表示。

学生对上述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并不困难,这些有意识训练对学生学习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非常有帮助的。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讲解例题: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0㎏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首先明确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是溶质质量分数。将公式应掌握清楚,但不能死扣概念。

启发学生讨论,运用小学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对于概念的理解应到位,学会知识的举一反三。还可适当介绍体积分数的表示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溶液的配制

活动天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与同学合作,配制10克16%的氯化钠溶液。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特别是通过正反两个方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

讨论实验步骤,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1、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

2、称量和量取所需的溶质和溶剂;

3、把溶质溶解在溶剂中;

4、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好标签。本实验是一个定量实验,实验时要教育学生注意用量的准确性。

注意计算过程的规范。

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规格的量筒量取12毫升的水为宜? 回顾与反思:

通过以上的探索,请对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的解题思路和一般步骤总结出来,通过交流,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回顾反思、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挑战自我:

完成后练习,检查堂效率。进行练习,巩固所学新知识。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体验成功。

教后记: 溶解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本节系统的学习对学生来讲还是很有新意的,并且这是学生第一次定量配置溶液,学生有成就感。

第二篇: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2、能通过比较、整理研究结果,从而概括出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道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去,这样的现象叫溶解

3、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会溶解,有的物质在水中不会溶解;了解溶解的主要特征。

3.激发学生对物质能溶解和不能溶解的深入探究。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食盐、面粉、沙子、高锰酸钾、五个透明的杯子、装水的大可乐瓶、一次性筷子、漏斗、滤纸、铁架台、药匙。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教师:今天又和大家见面了,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现在我们是朋友了,对不对?

学生:对。

教师:作为朋友,我带给大家一件小礼物,要不要? 学生:要。

师:这礼物是一瓶饮料,谁来尝一尝,然后告诉同学们,这是什么饮料?(指两名学生尝)

师:什么饮料? 生:盐水。

师:盐水是什么做的? 生:盐加水。师:可我怎么没看见水里有盐呢?盐哪里去了? 生:溶解在水里了。

师:说得好。板书 溶解

师:谁能用语言描述一下,盐是怎么溶解在水里的? 生:一点一点化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看清楚了吗? 生:盐一放入水里,就看不清楚了。

师:想看清楚吗?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板书课题 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

二、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 1.引入:

教师:为了研究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老师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拿到我的礼物之后,可要仔细观察,到时比一比谁观察的最仔细,知道的最多,好不好?

学生:好。

教师:现在就请每个组的组长到我这里来领取礼物,拿下去之后,各个小组就可以进行观察了。注意只许看,不许摸!

教师:大家观察好了没有。学生:观察好了。

教师:那么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拿出来供大家分享。学生:我知道它叫高锰酸钾。教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这张纸上写着的。学生:它是一粒一粒的。学生:它们有的大有小。学生:我发现它是黑色的。

学生:老师,高锰酸钾不是黑色,而是紫色。学生:我发现它对着灯光会发亮。

教师:你是说高锰酸钾在灯光的照射下会闪闪发光,美不美?如果把高锰酸钾放入水里,它会变得更美,还能帮助我们了解盐是如何溶解在水中这个难题,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想。2.分组实验 师:好,请各组准备好,按老师指定的步骤进行实验。一定要注意观察,并填好实验记录表。

幻灯片 操作步骤1.用药匙取几粒高锰酸钾轻轻放入水中。师:谁来描述一下高锰酸钾进入水中的状态? „

学生:像节日的礼花在水中开放。学生:像焰火在水中燃烧。

学生:高锰酸钾很快的沉入水底,变成红色又慢慢的往上升。学生:高锰酸钾在水中划过后留下一条红色的带子在水中飘来飘去。学生:沉在水底的高锰酸钾放出许多红色的烟雾,这些红色的烟雾慢慢的往水面上升,而高锰酸钾却慢慢的变小,有的变没有了。

生:像烟花一样,沉到水中,红色慢慢扩散,像烟一样飘,颜色不均匀,这是红色的,那里却没有颜色„

师:好。板书 慢慢扩散,不均匀

操作步骤2.组长用筷子搅拌几下。师:搅拌后有什么变化? 生:颜色均匀了。师:板书 均匀了

操作步骤3.现在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什么样了?

生:看不见高锰酸钾了,都和水混到一块了。每个地方都是紫色的。幻灯片

教师边听汇报,边出示记录表幻灯片,并填写。师:谁能把刚才这一过程描述一下?

生:高锰酸钾到了水里,慢慢向四周扩散,由不均匀慢慢变得均匀。师:这一过程就叫溶解。板书溶解

师:看了高锰酸钾溶解的过程,谁能想象一下,盐在水里是怎样溶解的? 生:盐放入水里,慢慢向四周扩散,一点一点的盐和水混合均匀了,盐也看不见了。师:真好。看不见了,是因为盐在水中化成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颗粒了。向盐和高锰酸钾这样,物质在水中化成微小颗粒,均匀的分布在水中,就叫溶解。

出幻灯片,齐读:物质在水中化成微小颗粒,均匀的分布在水中,就叫溶解。

三、不同物质的溶解 1.引入

教师: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会溶解,那么别的物体放入水中是不是也会溶解呢?我们上节课已经做过几个实验,谁还记得?

2.共同回顾。

出示上节课实验情况记录单(或直接出示26页记录表 逐项回顾)幻灯片

教师边听汇报,边出示记录表幻灯片,并填写。并填写

3.结合以上的学习,你是怎么理解溶解的?

四、总结

教师:对了,我送给你们的高锰酸钾现在在哪里? 学生:在杯子里。

教师:你们能不能把它们从水中给拿出来?这个问题也让你们在课后去解决,好不好?

学生:好。

教师:请大家把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好,下课。

第三篇:《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发现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分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描述高锰酸钾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的异同

教学准备

学生:高锰酸钾,塑料小盒,塑料杯,木棒,盐,面粉,沙

教师:盐,面粉,沙,高锰酸钾,塑料杯,木棒,过滤装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回顾: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样同学们熟悉的东西----食盐和水,把食盐倒入水中,并充分地搅拌,你看到食盐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消失了,溶解了

2.提问:从一颗颗的小颗粒到消失不见的过程,你们有清楚地观察到食盐颗粒的变化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食盐等一些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溶解实验

1.引入:认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实现愿望—高锰酸钾。

2.出示实验材料:塑料杯、水、木棒、高锰酸钾

提问:利用这些材料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观察到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呢? 3.学生讨论(先观察再搅拌再观察)4.出示温馨提示,找重点注意事项

(1).观察在塑料小盒中的高锰酸钾,并记录下高锰酸钾颗粒的样子(2).高锰酸钾有腐蚀性,不能直接用手去碰,避免伤害我们的皮肤。

(3).高锰酸钾倒入水中后,观察点集中在高锰酸钾颗粒的变化上,并及时记录。(4).分别画出“静置,搅拌一下,完全搅拌”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的变化 5.小组实验

6.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①描述高锰酸钾颗粒在进入水中前后发生的变化和整个溶解的过程 ②思考:

根据表格小结下高锰酸钾溶解的过程(均匀,无颗粒,无沉淀)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它还能不能过滤出来呢? 活动二:分析比较

1.老师将高锰酸钾进行过滤的过程中,请你们也完成面粉,食盐,沙的记录,过滤过程请看投影仪上

2.小组领取材料观察,讨论完成记录 3.反馈交流,完善记录单(出示课件)

4.归纳总结: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呢?

(三)课堂小结 1.谈谈今天的收获

2.寻找生活中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的例子

第四篇:《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

上秦镇东王堡小学 陈天军

教学内容:《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描述高锰酸钾、食盐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各小组准备:装水塑料杯1个,空塑料杯1个,空烧杯4个,小口烧杯1个,漏斗1个,搅拌棒1根,过滤纸4张,铁架台4个,小药勺4个,高锰酸钾、面粉、沙、食盐各1份。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故事激趣:讲《小马过河》故事。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小马身上背的食盐是怎样溶解到水中去的?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还有其它一些物质也能溶解到水中,它们是怎样溶解到水中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第一环节:高锰酸钾的溶解、分离实验。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特点。

1、出示高锰酸钾,学生观察。

2、小组汇报,高锰酸钾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途。

(二)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

1、学生猜测把紫色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的,激发实验兴趣。

2、出示实验方法,学生了解实验方法,教师强调实验时最应该注意的方面?

3、学生分小组实验,并认真填写记录表。

4、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探讨“溶解过程”。

(溶解过程:入水后,物质与水混合,并分离成肉眼看不见的小微粒,小微粒不断分离,最后均匀分布在水中,与水一起形成稳定的水溶液。)

5、学生想象食盐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并讨论:高锰酸钾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比较、交流帮助学生把刚刚建立的认识进行迁移,加深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三)做高锰酸钾的分离实验。

1、学生猜想高锰酸钾能不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2、引导学生选实验装置。

3、教师强调做过滤实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做好记录表)

4、学生分组做高锰酸钾的过滤实验,教师在小组内指导。

5、交流过滤后的结果,总结提炼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特点:“看不见颗粒、没有沉淀、分布均匀、过滤不能分离”。

(四)思维拓展

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到水中?有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到水中?

(学生猜测,教师引导进入下一环节)

三、第二环节:面粉、沙、食盐的溶解、分离试验

1、出示面粉、沙、食盐,各组领材料,发放记录表。

2、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学生读要求,教师做强调。

3、学生分小组做实验,记好记录,教师指导。

4、分小组汇报交流:请学生对照记录表说说实验的结果。

5、教师课件出示记录表。

四、第三环节:收获交流台(能够溶解的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有哪些特点?)

1、学生讨论,刚才做的试验中,哪些物质能溶解到水中?有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到水中。

2、能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有什么特点?(均匀、稳定、无沉淀、过滤分不开)

3、启发学生归纳什么叫“溶解”。

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无沉淀、过滤分不开的溶液的过程。

4、找一找身边那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那些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

七、布置课外小课题:

课外认真观察,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质能和水溶解?

八、课堂收尾,赠送科学家的名言。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伽利略 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像力。—— 杜威 板书设计: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看不见颗粒

没有沉淀

分布均匀

过滤不能分离

2015年3月20日

第五篇: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马志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发现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高锰酸钾、食盐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的异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一瓶高锰酸钾 一个小勺 2个烧杯 一个过滤漏斗 一根搅拌棒

学生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4个烧杯、一根搅拌棒、一小包高锰酸钾、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喝糖水,引导学生说说糖是怎样溶解到水中去的。

2、介绍新朋友———高锰酸钾,来代替糖,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观察物质的溶解过程。(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实验

一、高锰酸钾溶解实验

1、出示记录表,引出实验提示

① 出示实验步骤

② 强调注意事项

③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2、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① 描述高锰酸钾进入水中前后的现象,② 交流:它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讲解:为了更加清楚地观察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状态,我们选择了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作进一步的观察实验。

2、分组实验:注意分工,并做好记录

3、反馈交流,完善记录单(出示课件)

4、小结:怎样判断物质在水中是不是溶解了?(尽量让学生根据记录表来归纳回答)

(三)联系生活,延伸问题。

1、总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拓展延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见过什么物质也能溶解到水中?

下载初三化学教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三化学教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三溶解现象(第二课时)(初中化学教案)

    初三溶解现象(第二课时)(初中化学教案)来源:网络金匙教育资源网收集整理时间:2008-04-16§7.1溶解现象(第2课时)教案 闽江学院附中 曾大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5篇

    篇一: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2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二、设计......

    水中物质含量(范文模版)

    2,水质分析中有无亚硝酸根离子的检测项目。 (查的)离子色谱可以分析亚硫酸根啊,http://.cn/netshow/SH100311/paperdetail.asp?id=1347 另外也可以用滴定的方法来测,用I2作为滴......

    初三化学教案

    初三化学教案 化学教学案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二节 化学之旅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初步学习......

    初三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范文《燃烧和缓慢氧化》教案 知识目标: 1、会判断燃烧和缓慢氧化。 2、能说出燃烧的条件并能说明常用灭火方法的原理。 3、能说明爆炸和自燃的原因。 技能目标: 1......

    初三化学教案

    初三化学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荐上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套 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 荐化学教学设计范例 荐中学化学......

    初三化学教案:化合价

    初三化学教案:化合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能够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

    初三化学教案--溶解度

    初三化学教案--溶解度 化学教学案 课题 课题2 溶解度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2. 溶解度的概念 3. 根据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