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扬州慢》新课程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教案
扬 州 慢
姜 夔
教学目标
1、了解姜夔及其创作风格;
2、诵读,理解大意,背诵;
3、艺术鉴赏: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引用前人诗句,形成对比;
4、人文体悟:黍离之悲。
教学重点
1、姜夔及其创作风格;
2、诵读,理解文本大意。
教学难点
艺术鉴赏: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引用前人诗句,形成对比。
教学方法
诵读体悟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扬州说起……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
扬州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建城,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
扬州是古今旅游胜地,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繁华。
扬州是帝王感兴趣的地方,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扬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至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
但是南宋时金兵两次侵犯扬州,扬州城变得破败不堪,词人感慨昔盛今衰,写下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二、题解
慢:慢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词。“扬州慢”,既是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以后此词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
三、姜夔
1、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一生未仕,飘泊江湖,依人作客,却绝不曳裾侯门,逢迎取合。他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为文字交,诗词皆卓然成家。
2、其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胜场。他深谙音律,能自度曲、工诗,有《白石道人歌曲》。
四、背景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五、初读感知
1、听范读(多媒体)
2、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3、自读,理解大意:
译文:刚来到这曾经是淮水东边、竹林西边的闻名都市扬州,于是怀着迫切的心情,解下马鞍初次稍住一会儿。走过这曾被杜牧称为“春风十里”的地方,现在却到处是青青的荠菜和小麦了,自从金兵洗劫以后,就连那废弃了的城池和那不会说话的树木,都厌恶说起那次洗劫。渐渐地到了黄昏的时候,驻军的号角在空中回荡,冷飕飕的叫人心寒。据说杜牧很善于鉴赏,可是就算现在他又来到这里,也会因为这里的破败景象感到吃惊,虽然他曾写过工巧的名诗表达过“十年一觉”青楼梦好的美梦,可是现在面对这荒凉的景象,恐怕也难写出喜悦的感情。二十四桥仍在,无声的冷月倒影在碧波荡漾的水中。再看看那桥边的芍药啊,不知道它年年为谁生长啊!
4、导读
A、慢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词。读这首词,吐字宜慢,句后停顿也要长一些,要读得从容不迫。
B、朗读时,首先要把词中所写的那些内容全都变为自己的“视象”,才..能体验出词人为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
六、精读赏析
(一)、整体把握
上阕写景,概写劫后扬州的荒凉。
下阕联想,伤今怀古,不胜家国《黍离》之悲。
(二)、重点突破
1、上片、下片的“词眼”各是什么?找出来并说明理由。上片词眼是“空”。因萧条而空,因凄清而空,上片就是围绕扬州的萧条凄清展开描写,“空”字统领了上片所写内容。
下片词眼是“冷”。因为“冷”环境才显得凄清,因为凄清才显得冷。“冷”表现作者的彻骨之痛,渲染悲凉气氛,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无论写景、叙事、抒情都在围绕一个“冷”字展开。
2、名句赏析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拟人手法,废池、乔木是金兵劫掠时的目击者,受害者,它们“犹厌言兵”,何况当地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冷月无声”,属于移就辞格,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喧哗,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词人因而发出这样的感叹,进一步表达了他感时伤乱的情怀。
3、艺术手法
A、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上片,开头便用虚写:“淮左名都”,说明扬州是人们向往的大都会;“竹西佳处”,使人联想到唐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是写词人想像中扬州昔日繁华的图景。接着是虚实结合的写法:“春风十里”,也是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这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中自然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由此再转入直抒胸臆,以“胡马窥江”表示对侵略者的愤恨,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揭露侵略者给扬州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表达了词人对扬州人民的同情和感时伤世的意绪。最后用听觉细节“清角吹寒”渲染凄清的氛围,点明扬州已成一座“空城”,初步写出了词人的“黍离之悲”。而从词的章法看,“空城”二字实为全词关眼,词人在写过“荠麦”“废池”“清角”之后,用它来结住上片,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下片仍以“空城”为主线继续展开,可分两层:前一层是虚写,以杜牧的“重到须惊”和“难赋深情”返照出今日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哀痛;后一层是实写,写扬州著名的景点二十四桥。二十四桥在唐代曾是游人荟萃之地,杜牧曾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来形容那里的欢乐图景,然而今日却是满目凄凉,使人不忍目睹,这是寓情于景的写法。然后词人又将目光凝聚在桥边的红药上,并直抒胸臆道:“年年知为谁生!”
综观全词,有虚有实,有景有情,回环反复,跌宕生姿,读来颇有身临其境之感。
B、引用前人诗句:
引用前人诗句是词中用典的又一种方式,目的是加深词中意境,促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词中引用杜牧诗句中的词有“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四语,原诗抄录如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名。“豆蔻词工”和“青楼梦好”,它们使人联想到杜牧曾写过许多赞美扬州的诗篇,并且佩服他那出众的才华,可是如果他活到今天,目睹扬州惨遭洗劫后的凄凉景象,却很难写出他的感受来。这就表明,这景象确实使人有难言之痛。这样写,使词中意境又深了一层。
C、对比手法
这首词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写景抒情。一开始就将扬州作了今昔对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概写了昔日扬州的繁盛;而待词人“过春风十里”,则“尽荠麦青青”,昔日花团锦簇的繁华长街,已面目全非,呈现出一片荒凉景象,这里盛衰对比,何其强烈。
4、主旨
描写劫后扬州的荒凉,伤今怀古,抒发不胜家国“黍离”之悲。
七、作业
比较鉴赏: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顾亭怀古》与姜夔《扬州慢》这
两首词皆吊古抚今、吟咏古人、即景抒怀,所写内容和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特点?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案扬州慢(必修三
《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化用诗词、对比等表现手法及拟人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自行阅读鉴赏中国古代作品的能力,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含蓄蕴藉的表达手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味诗人为国家的残破以及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
1、体会情景交融、对比的写法
2、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
【教学设想】
1、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激发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一课时完成。【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导入语:唐诗过后是宋词。词同诗一样,是一种抒情的文学、言志的文学。词人纯真的爱情荡涤着我们的心胸,像柳永的《雨霖铃》、秦观的《鹊桥仙》;词人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激励我们奋发,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之痛“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易安居士李清照的国破家亡之感、天涯沦落之悲,怎一个“愁”字了得?那么,词人姜夔的《扬州慢》又抒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呢?这节课就和大家一起来诵读鉴赏这首词。
(二)介绍扬州
展示图片„„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时有“扬一益二”之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
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人文荟萃之地。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姜 夔(1155 — 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由于讲究音律和锤炼字句,其作品精工典雅,意蕴谐婉。姜夔喜欢新创自度曲(自己创制新词调),共有自度曲17首,本篇《扬州慢》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首。
写作背景:南宋时期,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抢掠,“横尸二十里”,扬州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隆兴二年,金兵又大举进攻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在1176年冬至,诗人途经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三、展示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化用诗词、对比等表现手法及拟人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自行阅读鉴赏中国古代作品的能力,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含蓄蕴藉的表达手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味诗人为国家的残破以及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全班齐读
五、初步感知
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写作时间
淳熙丙申至日
所见所闻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缘由
感慨今昔 其他人的评价
有《黍离》之悲
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渲染“空城”的,这些景物描写是怎样表现词人“黍离之悲”的?(6分)
2、请选择体会较深的诗句,进行理解鉴赏。(4分)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七、精讲反馈:
1、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渲染“空城”的,这些景物描写是怎样表现词人“黍离之悲”的?
明确:
青青荠麦
景
: 废池乔木
二十四桥
无声冷月
寂寞红药
声 :清角吹寒
①青青荠麦――对比(名都佳处春风十里)-→萧条冷落,昔盛今衰 ②废池乔木――拟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痛恨战争 ③二十四桥/无声冷月――移就-→“物是人非事事休”,凄清冷落 ④红药――直抒胸臆-→“寂寞开无主”,感时伤乱
2、请选择下列体会较深的诗句,进行理解鉴赏。“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明确:化用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荠麦,一片荒凉景象,造成了强烈反差。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明确: 这三句用了拟人的写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
恨。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明确:“冷月无声”,属于移情辞格。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当年杜牧曾写过:“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反映了扬州二十四桥的热闹景象。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而今呢?桥虽在,时已非,水波、冷月,寂然无声。这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无限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八、小结全词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我们可以思接千载,体验词人为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给予词人极高评价:“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九、拓展练习
阅读有关扬州的诗句,写出你心中的扬州。(100字以上)杜牧诗 《赠别二首》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寄扬州韩绰判官》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题扬州禅智寺 》
„„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
答案:扬州是一个充满着文化意蕴的江南城市,繁华程度堪比上海。早在古代,扬州就是旅游胜地,深受古代帝王的青睐。诗人杜牧更是写了不少的诗歌来赞美扬州的美景。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反映了扬州二十四桥的热闹景象。扬州的夜生活及其丰
富,在二十四桥下,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这样一座风景优美而又繁华的城市,怎么能让人不生喜爱之情呢?
第三篇:《扬州慢》教案
扬州慢
姜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诵读、想象等方法来鉴赏名句从而体会黍离之悲。
过程与方法: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用典等表达技巧。情感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忧国伤时、抚今追昔的哀思。【教学重点】通过鉴赏理解黍离之悲。
【教学难点】通过对名句的赏析掌握本词的表达技巧。【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到了唐朝,扬州更是美丽繁华,让人醉生梦死。李白就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而杜牧更是两度在扬州生活。翻开杜牧的诗集,最亮丽、最受人喜欢的是描写扬州的;可以说,杜牧传播了扬州的美名,扬州成就了杜牧的诗名。三百年后,又一文人路过此地,扬州还一如从前吗?他眼中的扬州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姜夔的《扬州慢》。
二、知人论世
1、作者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词人。一生漫游各地,到处依人作客。政治上困顿、失意,屡试不中,未能做官,最后在贫困交迫中死于杭州西湖之畔。一生好学、好客、好藏书。擅长诗词,精通音律,能自制新声,还工于书法,精于鉴赏,是个多才多艺之人。生前与很多文人学士有密切的往来,并以文学艺术受到大家的赞赏。其词多写景咏物,记述客游,是南宋后期婉约派的代表作家。
词尤负盛名。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2、背景介绍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挚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3、解题
这首词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后来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朗诵提示:语速慢而舒缓。
4、小序
(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待了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的缘由(感慨今昔),他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2)小序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你找到这一句了吗? 明确:“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一个“悲”字,奠定了本诗悲切伤感的感情基调。一句“黍离之悲”深刻的概括了这首词的主题,作品中寄慨了很深的家国之恨。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二、诵读吟咏
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古人传给我们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新的《教学大纲》对诗词教学的要求。
1.学生自读〔注意三个层面:字正句顺;感情基调;语感(语气、语速、节奏)〕 [补充] ①词的节拍不像诗那样整齐划一,诵读时要注意音节的停顿。如 “算而今/重到须惊”、“年年知/为谁生”等。
②词里的特殊句式,开头用一字领起,稍作停顿,其义直贯本句及下句,称“一字逗”,要读出提示语气。如“过春风十里”的“过”;“尽荠麦青青”的“尽”;“自胡窥江去后,„„”的“自”;“纵豆蔻词工,„„”的“纵”;“念桥边红药,„„”的“念”等。
2、指名朗读(语速要缓慢、绵长,语调要低沉、悲吟)
三、整体把握
1、扬州这座繁华之城在词人眼中是怎样的?(用一个词概括)体现在哪?(找出相关词句)(学生动手圈注)明确:空城。
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冷月、桥边红药)等。(破败荒凉)
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站在扬州城边,看到了青青的荠麦、废旧的城池、高大的树木、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一个“空城”,营造出了凄清的氛围,结住上片,领起下片,实为全词词眼。
2、下阕中哪个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想象杜牧来到扬州是何感受,这只是杜牧的感受吗?)
明确:“惊”。因“空”而“惊 ”,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了。这也就是诗家所提倡的“诗贵含蓄,忌直露”,不说自己,偏说别人,杜牧尚且如此,我何以堪?借杜郎之口间接抒发自己感时伤世之情。
3、今日的扬州令姜夔悲从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从上阕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词句写到昔日的扬州?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 明确:昔日繁华的扬州城我们可以称之为:名都。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繁华热闹)这些景象是通过杜牧的诗句想象得来。引用前人诗句是本词一大特点,这些诗句让人想起昔日扬州的繁盛情景,而今日的扬州却是如此萧条,寂寞冷清,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抚今思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引用诗句,可以加深词的意境,促人联想而意于言外。
4、造成昔盛今衰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自胡马窥江去后”,表明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战争。古代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曹操悲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杜甫哀叹“边廷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胡马窥江”用借代手法,代指南宋初年,金兵屡次进犯。姜夔选取此题材正是为了极表他的“粟离之悲”,表达他因祖国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的心情。让我们重新读一遍,再次感受作者的黍离之悲。(学生齐读全词)
5、词人写昔日的扬州与眼前的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昔日的扬州:虚写。眼前的扬州:实写。
一虚一实,虚实相生,这是本词的写作特点。一“名都”,一“空城”,形成鲜明对比。
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虚,一边是实,两副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综观全词,有情有景,有虚有实,回环反复,跌宕生姿,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诗歌鉴赏很重要的一步是理解想象,这就需要紧扣关键词语,把握主要意象,注重修辞效果,善于联想想象。只有做好了这些才能理解诗歌。请自由选择你体会较深的诗句,进行理解鉴赏。
四、词句赏析
教师示范赏析“二十四桥明月夜,波心荡冷月无声”,学生自由赏析,并与同桌互相探讨各自的赏析。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明确;前两句八字,运用对偶、引用(暗引)修辞,概述扬州地理、历史、名胜,说明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繁华无比,这是词人的追忆,也勾起了人们对昔日名都繁盛的追忆,这八字又是下文“解鞍少驻初程”在原因。
前两句突出对名都的仰慕、神往,在笔法上是虚写反衬,以昔之繁华令人神往反衬下文今日扬州的破败荒凉。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读者联想当年扬州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十里长街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一片荒凉景象。
引用、对比、虚实结合,写入城所见,前句点盛,后句点衰。“春风十里”指代昔日扬州繁华的街道,化用杜牧诗句写昔盛,呼应开头两句,并与“尽荠麦青青”构成鲜明对比;“尽荠麦青青”既与序中“荠麦弥望”呼应,又扣应下文“空城”二字,与《诗经•王风》中的“彼黍离离”一句在表现手法和意境、情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尽了劫后扬州荒凉、冷落。
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胡马窥江”借代手法,四字点明了“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也即扬州成为“空城”的原因,流露出词人对侵略者的愤恨。
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金兵的劫掠虽然早已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的战祸兵灾有多么酷烈!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有知有情的人民对这战争的痛恨与诅咒,当然要超过“废池乔木”千百倍。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揭露了侵略者给扬州造成的惨象,给扬州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也表达了词人对扬州人民的同情和感时伤世的情怀。
以无情之物言有情,也可称作移情,这是诗歌常用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
4、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渐”表明词人伫立许久,陷入到一片悲凉之中,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又更加让人惆怅。
由视觉描写转入听觉描写,以黄昏清角吹寒(通感——触觉写听觉)打破了空城的死寂,进一步渲染了凄清沉寂、悲凉的氛围,从而点明扬州已成空城一座,景中寓情,表达了词人对名都沦为空城的不胜沉痛悲凉之感。
至此,上片由虚写“名都”“佳处”起笔,却以实写“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鲜明,充分表达了词人的“怆然”之情。
5、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才华横溢、善于作诗、有卓越鉴赏力的杜牧曾游赏于扬州,写过许多关于扬州的名句。作者进一步从怀古中展开联想:晚唐诗人杜牧的扬州诗历来脍炙人中,但如果他重临此地,必定再也吟不出深情缱绻的诗句。
为何而惊?扬州昔日繁华,今日萧条,荠麦青青,古今变化之大?杜牧之“惊”,侧面写扬州城如今的荒凉破败。流露出对战争的厌倦,对国家的伤痛之情。
6、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借代杜牧高超的诗才和丰富的情感。以杜牧之难赋深情,侧面写扬州城如今的荒凉破败。
7、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首先,此句化用杜牧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让我们想到昔日热闹场景: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以此来反衬如今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再写扬州城之“空”,以原有的热闹繁华反衬现在的冷落凄凉的景象。以乐景衬哀情,从而倍增今日之凄清。
其次,抓重点意象“月”,转寄情思,抒发感慨。月亮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但姜夔却借助“通感”手法,用触觉感受之“冷”与听觉感受之“无声”来展示视觉所见之“月”,移人情于物象,似乎明月也有情,为昔盛今衰之扬州而伤感、而沉默!作者借月这一意象营造凄清、感伤气氛,寄托悲怆之情。
8、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桥边的芍药花虽然风姿依旧,却是无主自开。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
这里的虚拟非常耐人寻味。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呢?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词情跌荡浓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五、课堂小结
词的上片记行写景,抓住“空城”等典型景物,渲染凄凉气氛;下片化用杜牧诗句,处处设想,今昔对比,抒写黍离之悲。
六、课后作业
思考:本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顾亭怀古》两首词皆吊古抚今、吟咏古人、即景抒情,试从所写内容、感情、风格、手法方面比较异同。板书设计:
扬州慢 姜夔
昔日:名都(繁华热闹)
昔盛今衰的感伤——黍离之悲 今日:空城(破败荒凉)
对比鲜明,虚实相生 化用诗句,情景交融
第四篇:扬州慢教案
《扬州慢》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诵读慢词,抓住词眼,分析意象,体味意境。2.掌握今昔对比、虚实结合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3.体会姜夔婉约词和辛弃疾豪放词风格差异。教学重点、难点:
1.抓词眼,分析景物特点,体味“黍离之悲”。2.自主鉴赏好词好句 学情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诗词鉴赏训练,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鉴赏和分析简单诗词能力。但是,学生在朗读,比较鉴赏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本堂课争取能让学生通过讨论熟悉鉴赏和分析诗词的方法,在朗读和比较鉴赏上有所提高。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感知
引入:扬州风光秀丽,适宜人居。唐代诗人徐凝在《忆扬州》一诗中曾赞誉它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不过,扬州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有着久远的文化积淀。从南朝殷芸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到唐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到南宋辛弃疾的“烽火扬州路”都显现出扬州披戴着的历史风尘。这节课,让我们一同畅游扬州城的历史记忆,采撷姜夔笔下那朵美丽的《扬州慢》。
请同学们先看看《扬州慢》这首词的篇章布局,这首词比我们学过的许多词作多了一些什么样的文字? 明确:词序。
1.齐读,简述词序包涵内容。
明确:姜夔经过扬州的时间,扬州城的环境,姜夔自己的感受,创作的原因,别人的评价。
2.从词序中找出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怀有的感情。明确:予怀怆然,感慨今昔
作者怀着悲伤的心情,度曲写词,其词必然声声含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先通过朗读,感受作者悲怆的胸怀。3.朗读全词。
1)齐声朗读〔注意两个层面:字正句顺;语感(语气、语速、节奏)〕
2)教师配乐范读
3)学生再读.(语速要缓慢、绵长,语调要低沉、悲吟)
二、问题探究
1.作者满怀悲怆,诉说着眼前看到,听到的扬州。在作者眼前的扬州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请用词中的一个词概括。
这首词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作者眼前扬州城的特点(现在的特点)? 明确:空城
2.围绕这个词,作者描绘了现在扬州城的哪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样的环境氛围。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芍桥边药:破败荒凉。
3.小结:概括现在扬州城的特点。扬州城残破、荒凉、萧条、冷清。
4.纵览全词,找出能够反映扬州城以前面貌的词句。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青楼梦好。杜牧的词作作用(注:为什么写到杜牧)
5.小结:概括昔日扬州城的特点。繁华、兴盛、热闹 运用手法:今昔对比,以昔衬今。
讲评:姜夔目睹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缅怀往昔的繁华,立即想到晚唐风流俊逸的著名诗人杜牧。杜牧出入青楼歌馆,写下不少风流艳句。如脍炙人口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等。词人欲以“豆蔻词”“青楼梦”这些象征扬州繁华的艳句,在设想杜牧“重到须惊”“难赋深情”的衬托下,使劫后扬州的荒凉更加突出,当然说它带有自况的意味也未尝不可。衬托,有时比直抒胸臆感时伤乱,更为含蓄有致。
运用手法:今昔对比,以昔衬今。虚实结合
6.造成扬州城今昔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讲评:“自胡马窥江去后” “胡马窥江”指的是高宗建炎三年(1129)、绍兴四十年(1160)、四十一年(1161)和孝宗隆兴二年(1164)金兵屡次南侵之事。尤其是绍兴四十一年(1161)那一回。金主完颜亮亲率金兵攻占扬州。
南宋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 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扬州再次遭到极其惨重 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隆兴二年,金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
长年的战火让扬州萧条、破败,悲怆之情正与“黍离之悲?”相同,“黍离之悲”怎么理解呢。我们看《诗经·黍离》
7.朗读概括,体会“黍离之悲”。
何谓“黍离之悲”?即国家沦亡的悲痛。周王朝遭到外敌入侵,无奈迁都。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重新路过西周故都时,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叹周王室破灭,就写下《黍离》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
在 1176 年冬至,诗 人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现在我们对全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让我们齐读这首词,请同学们注意语速、重音。
词人姜夔诗词书画音乐,无不精善,在这首词中,有许多描写精彩的语句。请同学们分组找一找,品一品。
三、名句赏析
请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诵读并谈谈喜欢的理由。
【名句鉴赏】
1、“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有知有情的人民对这战争的痛恨与诅咒,当然要超过“废池乔木”千百倍。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从表现手法上看,作者这里采用的是的手法。在本词中有几处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废池乔木”,也是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池、木人格化,赋予池、木以人的感情,以充分表达战乱的凄惨景象。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是寓情于景;“人们犹厌言兵”是直抒胸臆。相比之下,前者诗味浓郁,意境浑融。
2、“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这三句转换了一个画面,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宁静。“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再联系视觉所见的“荠麦青青”与“废池乔木”,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间上来说都统一在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联系在一起,同时化景物为情思,将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来突出“黍离之悲”。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冷月无声”,属于移就辞格,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
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
这里的虚拟非常耐人寻味。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呢?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词情跌荡浓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教师总结姜夔词特点:极其工而极其变。学生齐读,体会这种特点。
四、比较体会
南宋诗人姜夔和辛弃疾在《扬州慢》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都提及扬州,两人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差异吗?
1.比较《扬州慢》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体会同写扬州,姜夔和辛弃疾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差异。2.姜夔婉约词和辛弃疾豪放词的差别。
明确:这两首词风格不同,境界大迥。一个慷慨激昂栏杆拍遍,一个伤感低吟瞻顾徘徊,一个追念英雄欲保境安民一展雄才,一个怀念才子想重温旧梦恢复繁华,一个叹国土沦丧江山易手忧国忧民,一个惜美人芳草风流尽去感时伤世。这就是豪放派与婉约派词带给我们不同的美的享受。
五、结语。
《扬州慢》承载了作者深重的悲怆,其词感人,其情动心,言有尽而意无穷,课后请同学们多诵读,多体会。
第五篇:《扬州慢》教案
《扬州慢》教案
一、背景材料
这是南宋词人姜夔路过扬州时,目睹扬州破败荒凉的景象,以之也昔日的繁盛对照,感慨今昔,表达了对国事衰败的悲凉与哀痛,抒发了爱国的情思与内心的郁愤。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少随父宦游,往来沔、鄂几近二十年。父死,流寓湘、鄂,诗人萧德藻赏其才,以侄女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因与苕溪白石洞天为邻,故以之为号。往来苏杭间,与名人多有交游,范成大、杨万里对其诗文人品多有称赞。姜夔通音律,精赏鉴,工翰墨。为诗初学黄庭坚,而自拔于宋人之外,所为《诗说》,多精至之论。尤以词著称,能自度曲,今存有旁谱之词十七首,为词格调甚高,清空峭拔,对南宋风雅词派甚有影响,被清初浙西词派奉为圭臬。
《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以后此词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慢,慢调,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而得名。
二、谋篇立意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抒发了内心的郁愤,表达出一片爱国深情。
三、层次结构
上阕纪行写景,以反衬起笔,概写劫后扬州的荒凉。
下阕运用联想,伤今怀古,不胜家国《黍离》之悲。
四、写作特点
这首词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写景抒情。一开始就将扬州作了今昔对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概写了昔日扬州的繁盛;而待词人“过春风十里”,则“尽荠麦青青”,昔日花团锦簇的繁华长街,已面目全非,呈现出一片荒凉景象,这里盛衰对比,何其强烈。在这种昔盛今衰的对比景物描写中,抒发了词人对国事的痛惜伤感之情。在昔盛对比时,“昔”与“盛”用的是虚笔,“今”与“衰”用的是实笔。它以“虚”为陪笔,用以衬“实”;以“昔”为陪笔,用以衬 “今”;以“盛”为陪笔,用以衬“衰”。如此比衬,虚实相生,而以反映现实为中心,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其“感慨今昔”之情,也就表现得十分强烈。
五、重点难点解析
1、《扬州慢》化用杜牧诗句的作用
杜牧诗让人想起昔日扬州繁盛的情景。而的扬州却是如此萧条,寂寞冷清,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抚今思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扬州慢》都写到金兵入侵的历史背景,两人的感情有何异同?
都表达了真挚的爱国之情,但辛弃疾表现得昂扬激愤,姜夔则显得低沉哀伤。
[教材指瑕]
“犹厌言兵”的主语是什么
《扬州慢》中:“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句,课本的注释是:自从胡人的军队窥伺长江离去以后,(人们看见因金兵南侵而遭)毁坏的城池和古老的大树,至今仍厌恶谈到(那种破坏正常生活的)战争。我认为,这种解释有不妥之处。“犹厌言兵”的主语不是“人们”而是“废池乔木”。
从结构上看,词句的句子万分很明显:“自胡马窥江去后”是状语,“废池乔木”是主语,“犹”是状语,“厌”是谓语,“言兵”是动词短语作宾语。
这一句化用了《世说新语》中的曲典故:“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极言由于金兵南侵,昔日“春风十里”的扬州,变得满目荒凉,抚今忆昔,即使是“废池乔木”也厌恶谈到那次战争,言下之意,更何况人呢?
从表现手法上看,作者这里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在本词中有几处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废池乔木”,也是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池木人格化,赋予池木以人的感情,以充分表达战乱的凄惨景象。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是寓情于景;“人们犹厌言兵”是矗 抒胸臆。相比之下,前者诗味浓郁,意境浑融。
何谓“二十四桥”
课文注释说:“唐朝时扬州繁盛,有二十四桥。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条注释意为扬州有二十四座桥之多,不然就说不上繁盛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一百首》等选本的注释也说:“隋唐时候这里原有二十四座桥。”其实,这样的注解是值得商榷的。
有一种解释是,“二十四桥”是一座桥的名称。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记载:“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慢》结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芍药在宋朝时很有名,二十四桥附近盛产芍药,所以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红药即红色芍药。《扬州画舫录》又载:“《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可见二十四桥是因为曾有二十四美人同在桥上吹过箫而得名,并非形容桥多的确指或虚数,只不过一座古桥罢了。这种说法比较合理。
古之二十四桥在历史上已颓圮于荒烟衰草。但据报载,近年扬州市经过规划,又重建了二十四桥景点,一座飞檐翘角的楼台亭阁已在瘦西湖畔耸起;去年中秋节,扬州还举办了中国扬州二十四桥金秋赏月会,接待海内外宾客,如今二十四桥已成为新的浏览胜境了。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扬州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同时扬州亦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除此之外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致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并留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名句,几百年后,南宋时金兵两次侵犯扬州,又有一位文人路过此地,感慨今昔,化用了这一名句,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词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诗人姜夔的名作----《扬州慢》。
慢:慢词,所谓慢词就是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的词。可见本词是曲调舒缓,宜于抒情的“慢词”;它不同于“长调”,长调是就篇幅而言(91字以上)。慢词应该慢读的,调子还要低沉一点。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著有《白石道人诗集》。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由于讲究音律和锤炼字句,其作品精工典雅,意韵谐婉,但也有用典过多,词意隐晦等特点。同时他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词留下了十七首当时用于演奏的古乐谱,对研究唐宋音乐极有价值。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昔盛今衰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分析小序
1、序作为词的一个部分,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由,概括了写作的主旨。
2、小序中的“黍离”的来源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此词出自《诗经“王风”黍离》,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3、这段序中的内容,在词中都有相对应的词句。请把这些对应的词句找出来。
明确:“余过维扬”对应:“过春风十里”
“荠麦弥望”对应:“尽荠麦青青”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对应:“废池乔木”
“戍角悲吟”对应:“清角吹寒”
4、序的最后一句:“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在词中,最能形象地表达这种悲情的句子是哪一句?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四、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提问:大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情感上有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悲凉、凄凉、凄冷等)
2.提问:从哪些地方(字、词、句)读出这种感受的?
明确: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二十四桥„„为谁生”等。
3提问:刚才你所撷取的这些词语,诗人是从哪些感官来描写的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色(视觉)、声(听觉)(以上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视觉:青青荠麦
听觉:清角吹寒
——耳边之声
废池乔木
二十四桥
冷月无声
寂寞红药
——眼前之景
五、课文分析鉴赏
扬州于宋高宗在位期间,曾两次遭到金兵的侵扰。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烧杀掳掠。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烽火连年,扬州自然受到影响。诗人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这一天,即金兵第二次南侵后的第十五年,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残破景象,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词,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反映了南宋时人民遭受的战争灾难。
词的上阕写景,着重写词人亲眼目睹的景象和自身心理感受,整个扬州城一片萧条、凄凉:“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开篇便点明扬州是淮左著名的都城,竹西又是这著名都城中名胜所在,吸引着作者驻足观瞻。在这里解下马鞍,小住停留,这是远行中开始的一段路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然而昔日环境清幽景色迷人的竹西亭已不复存在了,眼前只有“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这一番凄凉荒芜的景象,哪里还有什么绮丽风光,处处亭台楼阁的十里长街,这里的居民大多数已在战乱中死亡或逃散了,景象显得无比萧条,今昔的巨大反差让人丧乱之感顿生。“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作者没有直接写战争,而是以“胡马窥江”来写金兵的南侵,含蓄委婉。着重写战争后,以战后之景衬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名城被毁、风光不再已是其次,人们心灵深处的创伤才是最难抚平的。战乱造成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之痛让人们极度痛恨战争,但作者却没有写人们如何痛恨战争的,而仅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来写废池与古树都“犹厌言兵”,物尚如此,人何已堪?无限伤乱之语尽现无限伤乱之情。“自从高宗时金人两次进犯长江回去以后,古都扬州只剩下荒废的池苑和高大的古树,而劫后幸存的人们因为怕引起痛苦的回忆,谁也不愿再提起那两次残暴的战争,让自己的心灵重新受到折磨“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天气渐渐到了黄昏时分,戍楼上又吹起了凄凉清苦的号角,使行人感到阵阵的寒意,号角声不断地在劫后的空城上回荡,以号角之声来衬托空城的孤寂,更让人感到凄凉静寂。
下阕抒情,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伤今怀古,抒发感慨:“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牧是最欣赏扬州的诗人,他歌咏扬州的诗篇,表现出了卓越的鉴赏水平.杜牧眼中笔下的扬州是何等的繁华绮丽,他又如何能想到曾经盛况至极的扬州会变成今日这般荒凉冷落,即使杜牧重回扬州也会愕然震惊的。作者在这里借杜牧来写自己内心的震撼.“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杜牧才华横溢,但纵有赞美“豆蔻’芳华的精工丽词,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的绝妙才能,恐怕面对今日的扬州之景,也难有当年的兴致和情思了。杜牧当年写“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那样春风得意的文笔,也难以表达此时悲怆的心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所谓物是人非莫过于此。“二十四桥仍在”而吹箫之人安在?杜牧曾有《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中写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二十四桥仍然存在,可如今再也听不到美人吹箫的声音了。作者徘徊亭边,凄冷的月光沉浸在水中,桥下江中波涛激荡,显得十分清冷、空寂。“桥”虽在而“玉人”不在,水波空自荡漾,唯有“冷月无声”当年遗踪全无,唯有满目萧瑟之景,满腔悲怆之情。“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想那桥边的红芍药,现在已经无人有心情来欣赏它们了,可是它们还是一年一度地盛开着鲜艳的花朵,它们究竟是为谁生长为谁开呢?这桥边盛开的红芍药或许也曾是一景,让人流年往返。可是战乱之后,死的死去,生的逃亡,纵有留下的,恐怕也无赏花之雅兴了。花依然红艳,却无赏花之人,美景被白白辜负了。战乱让花不知为谁而生,那人呢?纵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难免“年年知为谁生”的命运。
本词用语凝练精警,诗意含蓄,即景抒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化用杜牧诗句信手拈来,浑然一体,不留斧凿痕迹。既揭示了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又对南宋王朝的偏安一隅有所谴责,是一首反映现实比较深刻的作品。词的上片主要是写景,以对比的手法表现古今之变,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片萧索、空阔、冷落、荒凉的景象,让人不得不深思带来这种巨大反差的原因何在,引起人们对战争的思考。下片主要写情,作者并不直接写情,而是采用化入的方法将杜牧的诗句引入词中,今昔对比,含蓄的抒发了作者伤今怀古之情。这首词情、景结合的很好,可称的上慢词中的经典之作了,词中很多语句引发深思,引起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
六、比较阅读《京口北固亭怀古》《书愤》和《扬州慢》:
我们知道,南宋的文人中,把家国忧患作为创作的主旋律的,主要有辛弃疾和陆游,请回忆《永遇乐.北固亭怀古》和《书愤》,想一想它们和《扬州慢》有什么不同。(生讨论,发言)
生:它们主题一样,风格不同,感觉辛弃疾和陆游的作品更悲壮一些。《扬州慢》的情调是衰凉而低沉的,它只是无奈的感慨、哀愁的叹息,却缺乏激昂亢奋的精神力量和博大的胸怀。这正是词人独特的风格,过去人谓之“清空”。[板书:清空]本词即是“清空”的代表作,它的胜人之处在于:词的情感蕴藉含蓄,少有豪壮激烈的情怀;词的语言、意象,不是色彩鲜丽或雍容华贵的,而是偏向于淡雅素净;词的意境,避免过于狭小逼仄或密集拥挤,而是疏朗开阔。
扬 州 慢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语文组 黄越前
教学目标: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体味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
3、品味词中引用前人词句的写作技巧。
重点难点: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把握忧国伤时的情感,体味“清冷”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词和诗一样,是一种抒情的文学、言志的文学。词人纯真的爱情荡涤着我们的心胸,像柳永的《雨霖铃》、秦观的《鹊桥仙》;词人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激励我们奋发,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之痛“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易安居士李清照的国破家亡之感、天涯沦落之悲,怎一个“愁”字了得?那么,词人姜夔的《扬州慢》又抒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诵读鉴赏这首词。(多媒体投影词题、作者,板书课题)
二、解题,作者、背景简介。
首先请问大家:这首词的词牌是什么?(扬州慢)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扬州慢)
明确: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后来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关于作者姜夔,大家了解多少呢?(学生介绍后多媒体投影)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他屡试不中,布衣终生(一生没有做过官)。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工诗,尤以词著称。他的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
提问:从词的题目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明确:这首词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
这首词写的是扬州的景象,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90年的历史。扬州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时有“扬一益(成都)二”之称。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扬州的盛况亦见于古诗词。同学们记得哪些关于扬州的诗句?(多媒体投影杜牧的四首诗。)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
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过扬州 韦庄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纵游淮南 张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从这些诗词中可见当时扬州的繁华,可谓盛极一时。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享乐,不思恢复。词人21岁时路过扬州,目睹扬州破败荒凉的景象,联想起了昔日的繁盛,不禁思绪翻滚,感慨万千。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了解他的所思所感。请看词前的序言。
三、小序讲读。
学生朗读词前序言。
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待了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的缘由(感慨今昔),他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2、小序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你找到这一句了吗?
明确:“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具体一点,是哪一个字?
明确:“悲”字。一个“悲”字,奠定了本诗悲切伤感的感情基调。
四、整体感知,把握表现手法。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朗诵,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南宋初期屡遭金兵浩劫的扬州吧!
欣赏课文朗诵,同时思考词中如何表现“黍离之悲”的。
学生自由朗读,涵咏品味,体会其中蕴含的悲切伤感。
1、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如今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上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
明确:“空城”——破败荒凉。(板书:空城)
2、请结合作者的所见所闻具体谈谈扬州城空在何处。
明确: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冷月、桥边红药等。
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站在扬州城边,看到了青青的荠麦、废旧的城池、高大的树木、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一个“空城”,营造出了凄清的氛围,结住上片,领起下片,实为全词关眼。(板书:凄清)
3、下阕中,词人穿越时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
明确:“惊”。因“空”而“惊 ”,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此时次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心惊心痛了。这也就是诗家所提倡的“诗贵含蓄,忌直露”,不说自己,偏说别人,杜牧尚且如此,我何以堪?
4、今日的扬州令姜夔悲从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从上阕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
明确:昔日繁华的扬州城我们可以称之为:名都。一“名都”,一“空城”,形成鲜明对比。(板书:名都)
5、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词句写到昔日的扬州?
明确:“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
6、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
明确:繁华热闹。(板书:繁盛)
这些景象词人和我们并没有看到,而是通过杜牧的诗句想象得来。
词中化用杜牧诗句让人想起昔日扬州的繁盛情景。而今日的扬州却是如此萧条,寂寞冷清,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抚今思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引用诗句,可以加深词的意境,促人联想而意于言外。(板书:箭头、今昔对比)
7、“名都”是作者联想的,在写作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虚写。(板书:虚写)
8、作者眼前所见空城之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实写。(板书:实写)
一虚一实,虚实相济,这是本词的写作特点。(板书:虚实相济)
9、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虚,一边是实,两副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那么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自胡马窥江去后”,表明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战争。战争正是摧毁人类文明、摧残人类生命的黑手。古代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君不闻曹操的悲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君不闻杜甫的哀叹“武皇开边意未已,边廷流血成海水”。南宋初年,金兵屡次进犯扬州。(多媒体投影相关史实)宋朝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治所。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等城,烧杀掳掠,此后仍然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1161),隆兴二年(1164),金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烽火连年,扬州自然受到影响。
词人选取此题材正是为了抒发他的“黍离之悲”,表达他因祖国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的心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给予极高评价:“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让我们再来齐诵全词,进一步体会他的“黍离之悲”。(学生齐诵全词)
五、自由鉴赏。
综观全词,有情有景,有虚有实,回环反复,跌宕生姿,读来确有身临其境之感。诗歌鉴赏很重要的一步是理解想象,这就需要紧扣关键词语,把握主要意象,注重修辞效果,善于联想想象。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算真正理解了诗歌。请自由选择你体会较深的诗句,进行理解鉴赏。
1、“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有知有情的人民对这战争的痛恨与诅咒,当然要超过“废池乔木”千百倍。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杜牧的《赠别》诗“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同样运用拟人手法,以无情之物言有情,这是诗歌常用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
讨论:旧版课本对“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的注释是:自从胡人的军队窥伺长江离去以后,(人们看见因金兵南侵而遭)毁坏的城池和古老的大树,至今仍厌恶谈到(那种破坏正常生活的)战争。与现行课本不同,这两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明确:从结构上看,词句的句子成分很明显:“自胡马窥江去后”是状语,“废池乔木”是主语,“犹”是状语,“厌”是谓语,“言兵”是动词短语作宾语。
这一句化用了《世说新语》中的典故:“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极言由于金兵南侵,昔日“春风十里”的扬州,变得满目荒凉,抚今忆昔,即使是“废池乔木”也厌恶谈到那次战争,言下之意,更何况人呢?
从表现手法上看,作者这里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在本词中有几处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废池乔木”,也是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池、木人格化,赋予池、木以人的感情,以充分表达战乱的凄惨景象。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是寓情于景;“人们犹厌言兵”是直抒胸臆。相比之下,前者诗味浓郁,意境浑融。
2、“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这三句转换了一个画面,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宁静。“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再联系视觉所见的“荠麦青青”与“废池乔木”,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间上来说都统一在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联系在一起,同时化景物为情思,将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来突出“黍离之悲”。(板书:情景交融)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冷月无声”,属于移就辞格,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
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
这里的虚拟非常耐人寻味。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呢?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词情跌荡浓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六、拓展阅读。
大家对这首词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表现手法领会得相当深刻。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意境。” 这首词把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描绘出了动人的意境。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我们可以思接千载,体验词人为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但理解鉴赏还不是终级目的,我们还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阅读鉴赏同类作品。为了进一步领会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下面让我们与“诗圣”杜甫一起来感受喜人的春雨吧!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具体指出哪些是真实描写,哪些是想象之词?
明确:
二、三联是实写,末联是虚写。
2、“喜”是全诗的诗眼,诗人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喜悦之情的?
明确:先从听觉上描绘,后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杜甫在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以及安史之乱弄得中原地区乌烟瘴气,不得不迎接跋涉山川之苦,由华州经秦州同谷,走向当时尚能暂时保持安定的夙称富庶的西蜀。年底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成都草堂”住了好几年。在这期间,杜甫和劳动人民来往较多,较为了解农民的生活习俗,所以他的作品也稍为带有农村生活气息,《春夜喜雨》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诗的开头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对农田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下雨,无法种植,就谈不上收成了。特别是在成都,气候温暖,冬天很少下雪,春雨就更显得重要了。诗一开始,就以饱满的感情来赞美这场适时而下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句,是说雨懂得季节,一到春天正需要雨水的时候,它便下来了。雨,是无知觉的,是拟人化的手法,是对春雨的赞美之词,但是它里面也蕴藏着杜甫喜悦之情。因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从他的感觉来说的,所以他对它的赞美,无疑是喜悦之情所促使的。
雨,适时而下,固然是好雨,但如果下得太大,雨骤风狂,定会折损庄稼作物;要是白天也下雨,也会影响农田工作。这场雨,既不是骤雨,又不是昼下,而是细雨,夜里下的。它的可贵应这里。第三、四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说明了这一点。雨,既然是随着风悄悄地飘进夜的空间,又是细得无声无息的滋润着万物,那当然是细雨,是好雨。这两句很可以看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对诗歌语言的精雕细琢的功夫。上句写雨下,既用“随风”,已见其小,又用“潜入”,更见其细;下句写雨滋润万物,也显出雨之细。用“润物”不用“湿物”,是取其小雨润泽,而不是大雨之细。“细无声”,是写细雨润物的过程,它有两层意思:一是饱含着作者歌颂的感情;二是既“细”又“无声”,那是毛毛雨了。可以说,每个字作者都费一番心思来选择的。韦应物《幽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意境与此相似。但其涵义较为单纯,不及这两句丰富深邃而又细致。
这两句是从听觉来描述,“随风潜入”“细无声”,都是属于这方面。而下两句则是写视觉了:“野径云俱灰,江船火独明”就是杜甫眼下的雨中景色。在他视力所及的地方,知识低矮的黑云压在原野的道路上,漆黑一片,以及江中船家的灯火闪耀着,在那漆黑中显得格外明亮。这里,充分体现了杜甫观察事物的细微,对观察现象描写的逼真。何以见得?因为这是夜里的雨,又是细雨,所以眼所看到的不可能是雨丝,所以在那迷蒙的夜里才能看到江中灯火,要是下雨,必然雨雾笼罩着一切,灯火是看不到的。诗人从“云俱灰”“火独明”来着墨,真实地描绘了细雨之夜的苍茫景色。
最后两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想象中的雨后景象。他因夜雨而联想起第二天早晨,看看那红红的湿润了的花丛,这该多好呀!同时,不仅一处如此,整个成都城的花朵都会同样被润湿,包含水分,颜色显得格外艳丽啊!“锦官城”即“成都城”。“晓看红湿处”的“晓”字,表现了诗人迫不及待的心情。“花重锦官城”句,很耐人寻味。城里既然是“花重”,那么城外庄稼的生长就不待言了,意在言外。
如上看来,作者细致地刻画了春雨的夜景,表达了他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这心情主要是出自于农作物得到春雨的滋长。这对当时具体历史条件下能参加一定劳动的杜甫来说,是值得肯定的。这诗历来被人们认为是诗人刻画雨景抒写内心喜悦的名作。
七、布置作业。
从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表现手法切入,阅读鉴赏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见《语文读本》P.15),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八、结束语。
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俗语云:“品得千盅酒,方解其中味。”只有爱读多读善读优秀的词作,才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厚的营养。这也是我对大家的殷切期望。下课!
[附]板书设计:
扬 州 慢
(繁盛)
今昔对比
(凄清)
名都
空城 情景交融
(虚写)
虚实相济
(实写)
教后感:
就心理需求而言,同学们更喜欢在师生交流和谐融洽,能形成情感与思维碰撞的氛围中品味文学作品,而并非仅仅聆听教师的侃侃而谈。
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语文阅读中的“实践性”“自主性”“整体性”要求,本节课希冀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特点,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感悟、熏陶”中让学生受到感染,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积淀必要的人文素养,同时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体会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本课教学旨在通过情境的创设和教师角色的淡化,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的时间、空间,培养赏析所需的兴趣、热情(激情),指导赏析的角度、思路,鼓励学生自行品味并充分发表自己对词作的理解,强化品味词作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把握词作中所隐含的“黍离之悲”,体会词人表达感情的艺术手法。
诗词是无声的画,无声的音乐,何况词本身就是诗和音乐的结合体,欣赏时需要神思飞扬的联想与想象,这就需要老师淡化自己的角色,让出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阅读品味,同时不失时机地切中肯綮地而又机智灵活地施行“点拨术”,把阅读引向深入,引向高潮。所以能否让学生在“想象中阅读”,高品位地完成“阅读中的想象”,是能否把握词中意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