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下广西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鉴赏课《金蛇狂舞》教学设计
2016下广西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鉴赏课《金蛇狂舞》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鉴赏课《金蛇狂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体会江南人民赛龙船时的热烈场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与体验,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作用与乐曲的内涵,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与音乐素养。
3.【知识与技能】了解“螺蛳结顶”与“对答呼应”民族音乐表现手法的特点与作用,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金蛇狂舞》的音乐情绪,能够哼唱主题旋律。难点:认识作品所表现的社会活动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欢迎大家走进音乐课堂,我们都知道不同的音乐能表达不同的内容,表现不同的场景。接下播放视频,思考:音乐中表现了什么场景? 播放《春节序曲》,请学生自由回答。
师生总结:《春节序曲》表现了春节热闹非凡的氛围,描述了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
(二)新课教授 1.初步感知
带领学生欣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欣赏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乐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听此乐曲可以想象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师生总结:热烈、欢腾的情绪,描绘了节日氛围,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万人喝彩、热闹非凡的场面。
2.介绍聂耳
(1)名字的来历:因为聂耳的耳朵非常灵敏,所以大家都喜欢这样写他的名字,称他为“耳朵先生”,所以他特地把自己的名字改成“聂耳”。
提问:大家对聂耳有什么了解?请学生自由回答。
师生总结:聂耳,原名守信。祖籍玉溪,生于昆明。20岁参加了北平左翼音乐家联盟的工作,并组织参加了“左翼音乐运动”。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比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等。
(2)通过一段影像资料了解聂耳的生平:他的很多音乐作品中都有民间音乐曲调的运用,著名民乐合奏作品《金蛇狂舞》就是聂耳1934年时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所改编的。
聂耳的生平:聂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艺,一作紫艺。祖籍玉溪,生于昆明。中学时代即加入共青团,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到上海,次年考入“日月歌舞社”任小提琴师。1932参加了北平左翼音乐家联盟的工作,并组织参加了“左翼音乐运动”。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进步音乐、戏剧、电影的创作和演出活动,并以“黑天使”的笔名发表艺术评论。1935年取道日本赴苏联,不幸于7 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逝世,享年23岁。
3.再次欣赏
聆听乐曲并思考:乐曲分为几个部分?乐曲演奏主要由哪些乐器组成? 师生总结:多曲由三个乐段反复交替组成。主要由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也使乐曲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4.分段聆听(1)分析第一段
①聆听第一段,思考这段音乐描述了什么场景? 师生总结:比赛开始时整装待发,人声鼎沸的场面。②带领学生哼唱旋律。(2)分析第二段
①聆听第二段,思考:与第一段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呢?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的? 师生总结:情绪更加热烈,节奏更加紧凑、力度加强、速度变快。②带领学生哼唱旋律。(3)分析第三段
①聆听第三段,并思考:金蛇和狂舞各指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师生归纳总结:金蛇——江面上比赛的龙舟,狂舞——龙舟队争先恐后竞赛的场面。
(三)巩固提高
1.展示乐曲的第三段的乐谱,请学生观察乐谱查找规律。
师生总结:使用了一种旋律写作手法——“螺丝结顶”,将乐曲中的某
几个乐句采用逐渐删减、收缩的方法,形成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层高涨的效果,最后达到多曲高潮。一问一答就是“对答呼应”,这是我国传统的创作手法。
2.思考:为什么运用这种创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师生总结:这部分乐曲运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把龙舟比赛你追我赶、交替前行的场面写活了。
3.带领学生们哼唱旋律,感受赛龙舟的场面。5.完整聆听
完整播放乐曲,并播放赛龙舟的视频让学生观赏,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在运动员入场时把《金蛇狂舞》这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反复演奏,有力烘托了北京奥运会这个多世界人民节日的欢腾气氛,体现了浓郁的中国特色,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五、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高中音乐鉴赏课《金蛇狂舞》教学设计,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中公讲师解析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金蛇狂舞》及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音乐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2、能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解乐曲三段体曲式结构。
3、能通过多种形式(语言描述、动作等)大胆的表现对乐曲的感知。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录象、录音磁带、录音机、道具。
活动过程:
1、欣赏第一遍音乐:
“你听时有什么感觉?听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进一步理解音乐:
这首《金蛇狂舞》是我们中国的音乐还是外国的音乐?为什么?”引导幼儿听辨乐曲中的乐器特点。“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
小结:这首音乐是我国明间一首很有名的乐曲,流传了好多年,这首乐曲表
现们热烈、欢庆节日、舞龙、耍狮子的场面。
3、分段欣赏:
引导幼儿感受第二段的音乐表现的内容。
如:两只狮子对话(通过节奏、音乐速度、乐句长短对比)越来越热烈的对话语气和越来越短的乐句结构。
4、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对音乐的感知,各乐段特点进行表演。
5、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运用多种步伐、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知。
教学反思:
《金蛇狂舞》是一节中班音乐欣赏活动,由于它的乐曲结构是幼儿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分辨乐曲结构,帮助孩子去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解决了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另外,在进行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可以说孩子们已经主动投入并沉迷在音乐之中,他们在主动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将活动达到高潮。
中班音乐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875字。
第三篇:高中音乐鉴赏课德彪西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鉴赏课: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一个独立的“印象主义——德彪西”单元,专门介绍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结合欣赏他的作品交响音画《大
海》的第一乐章,介
绍
有
关
印
象
主
义
音
乐
知
识,加
深
对
印
象
派
代
表人物——德彪西的认识。德彪西是印象主义的代表,现代音乐的先驱。而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在前面几个章节,学生已经逐一认识了从巴罗克时期的巴赫、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贝
多
芬、再
到
浪
漫
主
义
时
期的舒
伯
特、肖
邦、李
斯
特,这一单
元的出
现正好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把握欧洲音乐的历史脉络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印象主义音乐文化;开拓视野,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感受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让同学们对印象派风格有所把握。
3、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应用其他艺术形式(图画、散文等)表现音乐
;通过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的对比,比较分析音乐。
三、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赏析交响素描《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从旋律音色等表现要素上感受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表现音乐。
理论依据:新课标中“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和“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
教学难点:如何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正确把握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
理论依据:新课标中提出“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
四、教法:律动法、对比法、迁移表现法、讨论法
五、学法: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采用探究性音乐学习法、参与音乐体验法、小组合作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钢琴
音响设备
七、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本节的总体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充分挖掘探究性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以音乐为本,在体验聆听的基础上,设计具有探究性还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用多种形式表达鉴赏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师生双向互动和教学相长的过程。
(二)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是:
导入新课,揭示主题→交流探讨,展示主题→走进音乐,深化主题→拓展探究,表现(拓展)主题→归纳总结,升华主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1、创设情景:播放张雨生《大海》音乐片断。请学生用一些词或句描述印象中的海。
2、播放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第一乐章的音乐片断,思考问题:音乐片断描写的是怎样的大海?
这段音乐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引出课题:①、什么是印象主义音乐?②、谁是德彪西?
让学生以收集到的关于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的相关资料为基础发言和展示。
3、学生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式交流,学生代表发言
二、走进音乐深化主题
4、播放《大海》第一乐章音乐片断,对比赏析《黎明前的大海》乐段与《中午时分的大海》乐段,并附两幅大海图。
学生思考:
(1)、判断两幅图片分别对应哪个音乐:根据具体的情况做适当的补充,并做引导分析
(2)、德彪西描写大海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是什么因素引起大家的联想分析主题音乐
(3)、分析主题音乐
(4)、完整听赏《大海》解说版
(5)、再次聆听听《大海》
学生从音色、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列表比较分析音乐是如何表现平静与波涛汹涌的大海(课件展示)。
在学生复听音乐的过程当中,分做画、写散文诗、律动三组
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环节,比较法是音乐教学的一种特殊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的能力。
同时,根据课标中“坚持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通过学生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实现了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5、完整听赏《大海》解说版
6、复听《大海》
三、扩展探究,表现主题
7、对比欣赏德彪西的《月光》与贝多芬的《月光》
8、让学生课前收集两个作曲家作品《月光》相关资料
3、印象主义音乐特点的归纳判断题
四、归纳总结,升华主题
9、再次提出课题什么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的个性特点?师生交流总结,结束本节课。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金蛇狂舞》及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气氛,萌发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了解乐曲的三段体结构,并尝试用舞龙和敲锣打鼓等动作表现。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观看舞龙和敲锣打鼓的录像,丰富有关经验。
2.录音机、磁带;红绸道具。
3.已学会儿歌。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过新年情景。
1.师:小朋友们刚过完新年,你们觉得新年里最热闹的是什么事情?
2.幼儿交流。
3.师:新年里人们还敲起了锣、打起了鼓、舞起了龙灯呢!你知道怎样敲锣打鼓吗?<.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你见过人们是怎样舞龙灯的吗?
二、完整欣赏乐曲,初步了解乐曲内容和三段体结构。
1.完整欣赏乐曲: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新年里的乐曲和你们一起分享。
2.讨论:听了这首曲子感觉是怎么样的?
3.再次完整欣赏: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这首曲子中好象在讲哪些事情?
4.师:这首欢快热闹的曲子,讲述了人们过年时舞龙舞狮子、敲锣打鼓的欢乐情景。音乐的名称就叫《金蛇狂舞》。
5.第三次完整欣赏:我们再来听一遍曲子,人们什么时候在舞龙灯?什么时候在敲锣打鼓?这首曲子一共有几段?你可以轻轻地用动作表演出来。
6.交流:人们先是在干什么?接着呢?然后呢?曲子一共有几段?哪些是一样的?
7.第四次完整欣赏乐曲,师同时提示三段内容的变化。
三、尝试创编动作表现音乐。
1.欣赏、表现第一段乐曲:
(1)欣赏第一段:现在我们一起来仔细听听第一段音乐,想象一下人们是怎样舞龙灯的?
(2)个别幼儿交流、演示舞龙灯动作和情景,重点学习用手臂表现舞龙灯的姿态。
(3)全体幼儿排成一列共同手举红绸成一条长龙,随音乐扭摆前行表演舞龙,提示幼儿不挤、不断、不随意碰撞。
2.欣赏、表现第二段乐曲:
(1)欣赏第二段:我们以前学过一首闹新春的儿歌,你能跟着第二段音乐把儿歌念出来吗?
(2)将幼儿分成两组,将每一长句儿歌分成上下两句,随音乐一组念上句、一组对下句,最后的锣鼓节奏一起念。
(3)在音乐中,幼儿一组做敲锣动作、一组做打鼓动作进行对答,注意体态、表情等的应答。
3.完整欣赏、表现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梳理乐曲表现内容:再来完整地听一听,可以轻轻地用动作表演一下。
(2)随音乐完整表演:第一段音乐时舞龙灯行进,第二段音乐时两组幼儿对念儿歌并表演敲锣打鼓,第三段音乐时继续舞龙灯,结束句时师说:“一二三四五六七。”所有幼儿一起站定说:“锵锵锵!”并将双手高举过头顶表示结束。
(3)重点练习结束句动作,再次完整表演,突出乐曲的欢乐气氛。
教学反思:
有了前面新年情境的回忆和交流做铺垫,孩子们自然地就将乐曲联系到了热闹的敲锣打鼓、舞龙舞狮等情绪和内容之中,对于三段体结构较易感受。在分段欣赏中,孩子们能想出排成一列长队来模仿舞龙,也能在问题中改进动作,如前后搭住单手甩臂以防止断开,特别是有了长绸带道具的运用,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也更生动了。
但对于第二部分的处理上与原方案有些出入,幼儿对儿歌不是很熟悉,配乐念儿歌难度较大,所以将之简单化:将幼儿分成两组,教师担任指挥,幼儿看指挥打鼓。在这样的听音动作之后,幼儿很快就发现了轮流、对应的乐句特点,再加上模拟鼓声、边敲边说“咚”的方式,幼儿对第二段音乐的感受还是比较深的。
在最后的环节中,将幼儿分成三组,一大组表现第一、三段舞龙部分,另两组对应着表现第二段打鼓部分,在教师的手势指挥下,合作得还比较成功。等幼儿熟悉音乐之后,尝试将椅子当做鼓,由幼儿敲击节奏的话,气氛可能会更好。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310字。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金蛇狂舞》及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1、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2、能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解乐曲三段体曲式结构。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录象、录音磁带、录音机、道具。
教学建议:
1、欣赏第一遍音乐:
“你听时有什么感觉?听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进一步理解音乐:
这首《金蛇狂舞》是我们中国的音乐还是外国的音乐?“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为什么?"引导幼儿听辨乐曲中的乐器特点。
小结:这首音乐是我国明间一首很有名的乐曲,流传了好多年,这首乐曲表现们热烈、欢庆节日、舞龙、耍狮子的场面。
3、分段欣赏:
引导幼儿感受第二段的音乐表现的内容。
如:两只狮子对话(通过节奏、音乐速度、乐句长短对比)越来越热烈的对话语气和越来越短的乐句结构。
4、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对音乐的感知,各乐段特点进行表演。
5、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运用多种步伐、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知。
教学反思:
《金蛇狂舞》是一节中班音乐欣赏活动,由于它的乐曲结构是幼儿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分辨乐曲结构,帮助孩子去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解决了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另外,在进行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可以说孩子们已经主动投入并沉迷在音乐之中,他们在主动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将活动达到高潮。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8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