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三峡博物馆心得体会
参观三峡博物馆有感
今日的博物馆,让我领会到很多东西。展览馆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历史的写照,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光辉的历史,每一段历史都充满了生命,让我感受其中历史的光辉。此时此刻的我,没有杂念,心中所想的、所念的,就只有一个——感受历史。
我们在解说员的解说下,开始进行参观。首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伫立在博物馆内的镇馆之宝‘乌杨汉阙’。这座,“乌杨汉阙”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2005年开始,“乌杨汉阙”一直陈列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庭。此时我觉得这件文物的价值已经是我们不能衡量的,它透漏出来的霸气、威武、威武,已经让我深深折服,我想,这就是艺术和历史的结合吧,也是人类才有如此的力量,建造出这么美妙的东西。接着我们走进了壮丽的三峡这个展厅。这个展厅以它丰厚的文物资料,给大家展示了一个三峡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这里有三峡最原始的面貌,有几千年被冲刷的岩石,有三峡江河里稀少的鱼类动物,有一座座的樵石,一幅幅图片展示出了三峡发展的全过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三峡纤夫拉船的雕像了。他们的表情是僵硬的,纤绳在他们的身上打磨,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这也见证了三峡人民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重庆的历史。我看到了远古巴渝时期的文明,有很多古老时期的石器,这些都是老重庆的写真。我一直都没有机会来正真的了解它,今天算是让我大开眼界了。我还看到了一些重庆的老店,这些老店仿佛把我带回了那个时代的重庆,有弹棉花的店、裁缝店、药铺、打铁铺等,当然也少不了的就是重庆最出名的火锅了。这里的火锅是隔开煮的,在当时是为了方便分食而吃的,而现在就不讲究那么多了。
当然,我还是将博物馆的整体部分都参观了一下的。我看到了抗战时期的重庆,那些为革命而献身的英雄,还有他们留下的光辉事迹,都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对国家深深的热爱,也充分的展示了他们对这个国家的贡献和牺牲。大量的照片、书信、衣服,刻画出了当时抗战的艰苦,更让我觉得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更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这次三峡博物馆的参观,我对重庆的了解又更深了一步,对重庆的文化更是由衷的赞叹。这些历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让我们体会到过去的文化历史、人文精神。很感谢有这么一次机会来参观我向往已久的三峡博物馆,让我身临其境的感受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规模宏大,它展现的生命力是无可替代的。这里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不需要什么修饰,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词语来赞美,这就是历史的光辉!
第二篇:参观三峡博物馆有感
参观三峡博物馆有感
韩洁 tj201003010041
五年的重庆生活我以为我对重庆有了足够的了解,可当校车驶至三峡博物馆门前时,我才明白,厚重的重庆我所了解的只是皮毛,一个城市文化才足够留住一个人。
当天三峡博物馆正在开展《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重庆巡展》,我们参观了这次巡展,对于这次巡展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展区,犯罪·危害中一个孩子痛苦、哭闹的图片,那是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中婴儿的照片。头大,嘴小,浮肿,低烧,鲜花般娇嫩的幼小生命,刚来到世间几个月就枯萎、凋谢,罪魁祸首竟是本应为他们提供充足“养料”的奶粉。泛滥于安徽阜阳农村市场的“无营养”劣质婴儿奶粉,已使229名婴儿营养不良,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的189人,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婴儿共计12人。
虽然我们查处了犯罪分子,追究了渎职人员的责任,但是对于每一个父母来说,造成的损害是无法弥补,他们失去了他们的骨肉,失去了精神的支柱,图片上,父母挣扎、无助、痛苦、绝望的眼神使我们不得不警醒。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恪守职业的准则,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的产生,因此公务员自身职业道德的提高势在必行。
这次参观使我更深的理解了重庆,同时也使我不得不去思考以后的工作中要以何种态度去面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在处理案件过程中要设身处地的去想,当事人的感受,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2011年5月28日
第三篇:参观三峡博物馆有感
参观三峡博物馆有感
12月3日,胡老师组织我们参观了重庆三峡博物馆。我们一起走进了三峡博物馆,学长带领我们共同解读了这座收藏和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科学殿堂。
以前听朋友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一颗镶嵌在山水园林的山城重庆心脏的璀璨明珠,今天我终于有机会看到这美丽的建筑了,它的主体建筑气势宏伟,内涵深邃。它的总体布局通过以东西走向的人民大礼堂对称轴为主轴线,并以一个完形将人民广场与博物馆主体建筑联系起来,主轴线上人民大礼堂、人民广场、博物馆三位一体,一气呵成,张驰收放洒脱自如,形成“三位一体”的四维效果(包含人群的行为运动)。通过对完形的分解整合、高差变化、肌理对比,形成统一简约而又内涵丰富的象征图形。人民广场与博物馆一体图形,用一把巨型的琵琶图案连接。从东端人民大礼堂向西望,博物馆主体的玻璃顶在阳光照射下有如水中(前部水池)和群山(展厅山石状)中升起的红日,显出勃勃生机。从西端博物馆东望,人民大礼堂正面与人民广场、人民大礼堂保持三位一体外,其余部分均顺地势地貌而建,并与山体融为一体,结合地势高差与建筑的围合与半围合,呈现出山水主题的园林景观,舒展平缓变化的体量似从山体中生长雕琢而成。这座气势恢弘,内涵深邃的博物殿堂,在建筑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历史文化元素的完美融合。弧形外墙和对面大礼堂的圆形传统建筑,形成一种向心力的呼应和整体吻
合:弧线代表着水利大坝,而圆型代表着古建筑的文化特征。大面积的蓝色玻璃和古朴的砂岩,规避了一般大型建筑用大理石、花岗石带来的珠光宝气,同时,蓝色玻璃象征着水,而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充分体现了我们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而且外墙砂岩是专门从澳大利亚购进的,在晴天、阴天、雨后等不同的时候,砂岩的颜色都会有微妙的变化。博物馆正上方的玻璃穹顶不仅是满足了大堂采光的需要,而且,这个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在外型上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泻而下,与人民广场连相。这样就体现了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大门前由西向东的三叠水池,暗合我国从西到东的三级阶梯地势。博物馆的左右两边外墙上,各有一幅巨大的浮雕,这是我市著名雕塑艺术家江碧波的精心之作。浮雕取材于远古巴人的造型艺术符号:巴人图腾白虎,三峡特有的鱼,巴人信仰的巫教里的迎魂树、迎魂舟和楚文化的标志——朱雀鸟,它意味着巴楚同在一条江上,共同创造了远古长江文明。位于博物馆正面右上方,有一个4米见方的巨大篆体印章,印章由上到下、由右至左刻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9个大字。据了解,在建筑物上戳印章这种创意,在目前中国还是首次,而篆体本身就透漏出历史的沧桑。
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一座拥有丰富藏品的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它采用了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突出文物展品的形象特征,使其具有直观、生动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达到文物展品的历史
文化内涵与陈列形式的艺术构想的协调统一。
三峡博物馆的展馆有:壮丽三峡馆、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远古巴渝、历代钱币展、齐白石书画精品展、汉代雕塑艺术展、李初梨捐献文物展、西南名族风情馆……里面的文物数不胜数,使我目不暇接。
当我们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瞿塘峡风景画.长江就从两岸山峦中穿过.峡口很窄从远处望去好像要闯山的感觉.当看到这个画面时我不觉想起古诗中的一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好像自己陶醉在三峡的美景中.再往前走是一幅纤夫拉船的塑雕像.解放初长江两岸经常看见纤夫头上裹着白布巾打着赤膊和赤脚,弯着身躯将纤绳扛在肩上吃力的向前拉着,把上水船拉着走.他们就是这样常年累月的拉着,维持最低生活.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两岸农民全靠一双脚走,运输东西靠肩扛.他们祖祖辈辈就生活在山区,买油盐没钱背东西到集上去换.听说在偏僻的山里穿衣都困难,几人合穿一件衣服,谁出门谁就穿.真是太原始了,太穷了.同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他们为何受生活的煎熬啊!与富裕地区比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这不合理的现象非改不可。
《壮丽三峡》,以丰富的文物资料展示大三峡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也许是作为一名重庆人,有些私心吧!虽说我不是百万移民中的一员,但是,当看到展示的百万移民的点点滴滴之时,眼泪还是情不自禁的涌出眼眶,而他们忍住眼中的热泪,放下了世间最难割舍的亲情、乡情。他们在行囊里放进了故乡的泥土、石头和树苗,心里装
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一步一回头。那些眼泪是是幸福的泪,也是不舍的泪。为了大“家”,他们舍弃了小家。虽然,故土难离,家业难舍,乡情难分。在中华文化中,家乡故园是无数人的情感寄托和归宿;背井离乡,曾经只是为生计所迫的无奈选择。但是正是这群人,圆了历代中国人“高峡出平湖”的夙愿。
《抗战岁月》,以丰富文物资料,突出表现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中,重庆这座城市和重庆人民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这是一段让人不忍回忆的日子,而我们却又不得直面事实,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日本对重庆大轰炸,作为一个重庆人,我没有办法忘掉这段历史。五三、五四大轰炸,是日本对重庆主要为试探性的轰炸。八一九的轰炸尤为惨烈,日本投入超过140架轰炸机,重庆2000多户民居被毁。到1940年为止,日军对重庆投掷了4333吨炸弹。这是怎样的一个数字,就这样抛在了山城,抛在了中华大地之上。六五隧道惨案,超过3,000架次飞机空袭重庆,当中包括夜间空袭。6月5日,从傍晚起至午夜连续对重庆实施多小时轰炸,无数人因窒息死忘。重庆人民的抗战精神。但是,侵华日军的大轰炸,非但没能让重庆人民屈服,反而“愈炸愈强”。面对敌人的入侵,重庆人民表现出来的抗战精神、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国民党主席连战,曾经就读于重庆树人小学,小学四年级后,于1946年随母赴台。当时的重庆留给更多人的是不愿回首的记忆,很多人丧失了至亲至爱,带着伤痛,很多人离开了。当他回忆起这段岁月之时,辛酸,无奈,悲痛。
老师告诉他们,他们吃的饭是“八宝饭”(饭里面除了米之外,还有石子等八种东西),当他再次回到重庆之后,已经是一甲子之后的事了,当他看到今时今日的重庆,他知道,重庆已经今非昔比了,重庆已经走了来。虽说,那段岁月不堪回首。但是,历史给我们带来了伤痛,却也带来了教训,是的,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自立于民族之林。
《远古巴渝》以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馆藏文物,集中展示重庆古老文明,追溯3000年文化的根源。
《重庆:城市之路》,以大量文物资料,反映20世纪的100年中,重庆面临的若干机遇及发展,包括城市变迁、商业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工业的崛起等。扫描对重庆起推动作用的人物、事件,展示重庆直辖后的风采。
各具亮点的6个专题陈列中,《李初梨捐赠文物展》,荟萃已故著名收藏家、党的高级干部李初梨捐赠的各种文物,纪念这位革命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示他高超的文物鉴赏能力。《历代名家书画展》,从南宋至民国的1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0件左右)名家书画作品中精选100余件珍品展出。《历代瓷器展》,从8000件历代馆藏珍品中精选200多件展出。《汉代雕塑艺术展》,选择重庆地区独特的雕塑作品,包括著名的“说书俑”、“巴渝神鸟”等约300件展品。《历代钱币展》集中了从远古的贝币到当代我国的人民币,展品达2000件以上。《西南民俗民情风俗展》,集中展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生活及工艺美术品。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展示了这
座城市的精神与梦想。她正努力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她与这座城市命脉相通,与这座城市的市民们休戚与共。
这就是我参观重庆中国博物馆的感受,三峡博物馆那精美独特的设计和深远的文化使我受益匪浅。这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参观三峡博物馆活动策划
巴南图书分馆义务管理委员会组织
参观三峡博物馆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目的为了增进义管员之间的交流,锻炼大家的团结协作性,组织纪律性,同时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历史的了解,并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借此机会进行一次爱国教育学习,巴南图书分馆义务管理委员会组织全体义管员参观三峡博物馆活动。
二. 活动时间
2011年5月22日
三. 活动对象
图书馆领导及全体义管员
四. 活动地点
三峡博物馆人民大礼堂广场
五. 具体行程安排
1.所有义管员于5月22日(周日)8:15在学校门口集合,并要求携带身份证及学生证。
2.各小组组长清点人数后,将参加人数情况报告秘书长,在主席这儿领取乘车路线及注意事项后,保证本组人员全部到齐后即可出发。
3.乘车路线:在校门口乘坐348到五公里(重庆工商大学)下车,换乘145路到大礼堂(三峡博物馆)下车。
4.下车后步行至人民大礼堂广场自由活动二十分钟后,在 重庆
中国三峡博物馆 前集合,各组长负责集合本组成员,大家商定参观后的集合时间,清点人数后即可进入三峡博物馆自由参观,参观过程中注意自己的形象,遵守公共场合秩序,做到文明参观。
5.参观完毕后,大家根据之前约定的时间和集合地点集合,各组长负责清点本组人数后,组织大家聚餐。
6.聚餐结束后,各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返回学校,如果有特殊情况,需向主席或秘书长说明情况后在离开,不允许擅自离开集体。各组成员到达学校后,有组长将本组成员返校情况报给主席。
六. 经费预算
往返车费(1+2)×20×2=120
聚餐费25×20=500
共计 620元
巴南图书分馆义务管理委员会
2011年5月16日
第五篇:三峡博物馆
毛利碧玉——三峡博物馆的外来客
一进入游览目的地,就看到两座建筑——三峡博物馆和人民大礼堂隔着广场遥遥相望。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样的设计安排只是为了让游客观光是感到方便,后来才了解到这样的设计自有他的寓意在其中。博物馆正面与人民广场、人民大礼堂保持三位一体外,其余部分均顺地势地貌而建,并与山体融为一体,结合地势高差与建筑的围合与半围合,呈现出山水主题的园林景观,舒展平缓变化的体量似从山体中生长雕琢而成。三者共同形成“三位一体”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群。如果说重庆人民大礼堂是20世纪50年代重庆的标志性建筑,那么,中国三峡博物馆将是21世纪初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一颗镶嵌在山水园林的山城重庆心脏的璀璨明珠。
我们这次游览的主要目的地是三峡博物馆。三峡博物馆内又设有内蒙古草原场、书画艺术展、新西兰文化艺术展等展览。我们很有幸地赶上了新西兰文化艺术展的时期,而且由于参观时间的有限,我们主要参观了新西兰文化艺术珍品展。毛利碧玉,是新西兰文化展的主要展品。毛利人是新西兰最早的居民,据说他们是亚洲太平洋航行者的后裔。在新西兰有许多关于碧玉的传说。传说有一名美丽的女子被称为泰尼瓦的龙形水兽掳走,然后再遥远的南岛河里被变成了石头,因此,碧玉被他们看做神圣的珍宝,是联接祖先的世界的器物。
新西兰碧玉不仅外观美丽,坚硬耐用,而且还有很好的触感和钟玲一般的声音。当然,更重要的是碧玉对新西兰人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碧玉饰物使佩戴者的威望更加显赫,例如,碧玉扁棍,它是毛利部落威望与身份的象征,往往与伟大首领的重要事件有关,世世代代为人尊崇;碧玉还作为缔结和平盟约时赠送的礼物。如今,碧玉成了新西兰精神的象征,需多新西兰人以佩戴碧玉为骄傲。当代毛利艺术家积蓄按照传统创作碧玉作品,以彰显碧玉的魅力和品质。因此,馈赠碧玉礼物是保持重要人际关系的一种独特方式。新西兰碧玉是不朽的,它不仅为珍宝,世代相传,而且也是与祖先进行联系的重要纽带。通过对新西兰碧玉的了解,除了了解到新西兰的独特文化,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新西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相同之处,正所谓“玉养人,人养玉”。佩戴玉饰可以让一个人看起来更具有气质,更有文化内涵,玉,可以滋养人的身体;而人的长时间佩戴会使玉变得更加晶莹有光泽,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除此之外,中国人也有以玉器为权势地位的象征,例如古代的玉玺,兵符许多都是有玉制成的。同时,中国人认为玉器不仅好看,而且,雕刻成形状还赋予它积极、吉祥的寓意,以此赠送友人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让人印象更深刻的是,新西兰文化展里面的玉石是可以让人触摸接触的,更加贴近了我们,打破了我们之前的博物馆里面的东西都不可以碰触的禁锢,这一点让我们感到很开心,很兴奋。这也算是我们一次独特的体验。
中国文化融于世界文化之中,世界文化也逐渐走入中国,在三峡博物馆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新西兰文化的引入使人们不出家门便可以了解到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是一件便民的事。而且,通过对新西兰文化展的参观,不禁使我们反思我们的文化历程。
由于时间的仓促,三峡博物馆里好多的地方没有去参观,有时间,我们一定会再去好好参观,欣赏我们的文化之宝的。
二班一组
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