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多少》教学设计--李芳
《比多少》教学设计
-------李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多”“少”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教学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教学用具:动画课件;学具卡片。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兔妈妈看到小兔们一天天长大了,就决定盖一间大房子,小猪也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它们终于盖了新房子!你怎么知道是小兔要盖房子? 〔从房子上面的头像知道的)你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看水中的小鱼也在为它们加油呢!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
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物体的个数。
2、小组交流。
(有4个萝卜,3个苹果;有3只小猪,4只小兔;有4根木头,4个小凳;有1只兔子搬1块、没有多余的砖或兔子)
同学们说得很好,兔子和砖是一一对应的,这时我们就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
(板书:同样多)
同学们,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谁愿意说说?
(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还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还剩1根木头)
你发现了谁多谁少吗?(木头多,小猪少)(板书:多
少)很好,还可以怎么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多少)
3、同桌互相说一说。
动画片中还有什么与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少?什么比什么多?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① 一个同学先摆,同桌需摆得和他同样多。② 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同学们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或者同样多?(数一数,写上数。对齐摆,长的表示多,短的表示少,一样长的表示同样多)他们的方法都好,你们是怎样摆的呢?我们应该多动脑,多思考,讲究方法。
2、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谁能用”同样多“"多些”“少些”说说生活中的事?
(我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样多。我家女的比男的多,男的比女的少„„)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说得这么好,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课堂演练
第4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
A、用数的方法:先数出红珠子有几颗,黄珠子有几颗,再比较。
B、一颗红珠子和一颗黄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可真聪明,说得妙极了!这节课大家学得很好.其实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呢!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二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平台镇中心校 张金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6~ 7页内容及第8页做一做,练习一中第1~4 题。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 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头图片,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音频,结合教师讲述。
故事: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 ?小鱼哗啦跳出水去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 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 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1.教学同样多。
教师:同学们,今天想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 ?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
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
进行德育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 ?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 ?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 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来势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2.多媒体课件出示
操作(教科书第8 页做一做第1 题)
(1)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 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教师和学习有困难学生一起摆弄,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 ?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3.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 ?一共有几根木头 ?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多
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 ?(随意比较)
4.操作。(做一做第2 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
(1)第1行摆 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 行摆几个○ ?
(2)第 1行摆 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 朵,第2 行摆几朵黄花?
二、运用新知
教科书练习一第 1~4 题。
1.第 1 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 2 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 3 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 4 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 5 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三、总结
多媒体课件出示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第三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关系符号=并理解其含义,知道读法、写法,能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方法,以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符号的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以及创新的数学思想。
二、目标分析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知识是有困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一一对应比较多少的方法基础上来学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征比较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和=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由于和 比较相近,学生难以分辨,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的分辨小方法和教师讲授的顺口溜以及之后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熟悉并且能正确使用这三种关系符号。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和记忆和。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和=。
四、教学准备
课件,猴子、梨、桃、香蕉图片,三种符号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回顾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字?(1~5)
2.小猴欢欢今天过生日,它邀请了2位好朋友一起参加生日派对,欢欢的爸爸、妈妈帮它们准备了很多好水果,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出示图片)(2根香蕉、3个桃子、4个梨)
师: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
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一一对应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来。发现猴子数量和桃子的数量一样多,梨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多,香蕉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少。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创设小猴过生日的故事情节有效地激发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旧知和新知搭建了桥梁。
(二)激发兴趣,类比迁移
1.认识关系符号
(1)教学=
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谁和谁同样多?
师: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加以说明。3只小猴的数量和3个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写成3和3一样多。
师:数量一样多的情况用符号怎样表示?
可以让学生先表达想法,之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将3和3一样多写成3=3,并认识等号。
总结:当小猴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来表示,读作3等于3。由于等号表示的是两边的数量相等,所以写的时候要把两条线画得均匀而且一样长。(板书3=3,等号,读作:3等于3)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个新认识的符号朋友。
(2)教学
师: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够分吗?大家想办法说明。
预设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猴子多,香蕉少。
预设2:刚刚猴子的数量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用=来表示。这回猴子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也就是3比2大,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2。
总结:猴子的数量3多于香蕉的数量2,我们就用(大于号)来表示,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最后写2。读作3大于2。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二个符号朋友。
(3)教学
师:分完了桃子和香蕉,现在咱们来分一分梨。一只猴子吃一个梨,梨够分吗?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1:用一一对应摆图的方法比较猴子少,梨多。
预设2:刚刚猴子的数量和香蕉的数量多可以用来表示。这回猴子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4。
总结:也就是说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上这个符号,最后再写4。这个是小于号,表示3比4少,读作3小于4。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三个符号朋友。
要求学生用学具摆出图,找到两个数大小关系,并用所学的符号进行连接。将摆图的结果写出来,再与他人说一说。
师:刚刚咱们认识了3个很棒的符号朋友,通过读一读和写一写,你发现它们身上的优点了吗?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4)辨析: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一对好兄弟,长得很像,该怎么区分它俩呢?(张着大大的嘴的一
边就是大数,尖尖的小尾巴的一边就是小数,大数在前面就是大于号,小数在前面就是小于号。)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教顺口溜: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2.小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出示两张数字卡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或=连接。教师演示游戏
玩法。教师出示5和3,学生选择摆在两个数中间。
(2)同学之间进行游戏,一人出题,其余人摆符号。【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可以表示两边的数的大小,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基础应用
(1)以学生独立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1、2题。
(2)以学生独立计算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8页第3题,数一数,比一比.2.内化提升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第6题,涂一涂,比一比。
(2)以讨论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9页的思考题。
提出问题:小猴说得一定对吗?
(四)全课总结
师:进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用和=吗?两个数比较大小,什么情况下用大于号、小于号或者等号?可能有的同学早就认识和=,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第四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一)”中的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是在上学期已经学习的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加深了对减法的理解,让学生学习根据减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设计说明] 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数学操作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为孩子营造广阔思维空间。开展游戏活动,通过生生合作、互动、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个性的数学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充满人文关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从而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情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智慧老爷爷听说小朋友特别爱动脑筋,心里可高兴。送了份礼物给大家,要想打开礼物,先解开盒上的密码:(课件:7比4 6比9 8比3 2比9)学生口答2.打开礼物出现水果。(课件出示)让学生对两种水果进行比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生活中常见事物数量比较,自然导入新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下面解决问题作铺垫。]
二、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数圆片师:数数信封里的圆片,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红圆片13个生:蓝圆片8个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生: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个?生:蓝圆片比红圆片少多少个?生:圆片和红圆片一共多少个?[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意识。] 2.摆圆片让学生摆圆片,摆出的圆片必须一眼就能看出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个?学生摆,教师巡视展示学生摆的情况,说出摆的方法(一个一个对齐)[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观察感知一一对应,直观的发现谁比谁多。] 3.领悟算法(1)让学生把红圆片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数量和蓝圆片同样多。(2)讨论:老师:什么要这样分?学生:发表意见。(3)要求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只要怎样?用什么方法?(反过来问又怎样列式?)从(13)里面去掉和(蓝圆片)同样多(8)个。
剩下的是多出的部分。(课件展示)学生列式(4)提问:13-8=5可以表示什么?教师适当的引导如:13-8=5可表示为:小明有13朵花,小红有8朵花,小明比小红多多少朵花?学生表述,教师评价。小结:求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就是从多的部分里去掉少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出的部分(少出的部分)[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手动、口动、脑动、眼动把抽象的理论变得简单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从而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计算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从算式入手“13-8=5可以表示什么。”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给孩子营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既巩固知识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开展游戏设问解答 1.分6组
2.交代游戏规则:(1)每组选三人抓棋。(2)抓棋的人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表格里,然后每人抓一次,数一数抓棋的个数,写在自己每名字的下面。(3)填好表后,每人根据自己组里填表情况提一个“比多少”的数学问题写在纸条上,最后把纸条贴在表格里。纸条:表格:
3.学生抓棋提问,师巡视。
4.展示学生填表情况,检查是否有误?
5.评选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合作小组。[此次游戏面向全班,让每一个个人都动手动脑,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设法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联系生活巩固拓展
1.献爱心师:小朋友们,老师看到你们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心理真高兴,但是你们知道吗?在一个偏远的小学里有23个小朋友家里很穷,没有鞋穿。一些热心的叔叔、阿姨捐钱给他们买了17双鞋,还要买几双鞋他们才每人都有鞋穿?(课件再现孩子没有鞋穿的情景)学生列式、作答师:小朋友们,看到他们还少6双鞋,你们会怎么做?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课中有的孩子愿用自己零花钱为他们买鞋、有的孩子愿把自己的鞋给他们、有的孩子还想把他们接过来和自己一起生活......)教师表扬热心肠的孩子,同时也教育他们要努力学习,从根本上让孩子过的幸福。
2.小小裁判员教师假装与大象伯伯打电话,邀请同学们到动物乐园给小动物当裁判。(课件:动物们采摘的东西情景。)让学生给自己喜欢的动物当裁判,说说谁赢了,多采多少?谁输了,少采多少?
3.脑筋转转转小明今年11岁,爸爸今年39岁,十年后,爸爸比小明大()岁?二十年后呢?三十年后呢?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也就是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比多少现象,希望你们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童心是纯真的,在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数学课堂边的更加丰富多彩。邀请同学当裁判员,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玩中用数学。设计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题,让学生主动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之感受到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具准备: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头图片,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去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1.教学“同样多”。
教师:同学们,今天想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进行德育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板书:和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来势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2.操作。(教科书第7页“做一做”第1题)
(1)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教师和学习有困难学生一起摆弄,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3.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
4.操作。(“做一做”第2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二、运用新知
1.做一做第3题。
2.练习一第3题。
3.练习一第4题
三、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