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生活中的一次性
一、设计思路与说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也越来越多,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一次性衣裤、一次性电池、一次性医疗器械,甚至一次性手机,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一次性用品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一次性问题也层出不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统计,中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用于生产一次性筷子的树木需2500万立方米。以这样的速度,在10年内便可消耗完中国的森林资源!而有普及趋势的一次性手机的芯片均含有一定量的黄金,大量生产一次性手机,即使使用塑料外壳,也难免导致世界面临黄金危机,这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由于一次性问题产生的社会、自然影响日益明显,这一发人深省的事实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广泛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走访、调查、上网等多种途径认识一次性包含哪些内容,给人们带来哪些便捷、哪些社会危机,并了解一次性产品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不同年龄的人对一次性的看法,一次性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国内外一次性问题的现状及处理办法等。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就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进行辩证的思考,激发环保意识,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
本活动可以分四次教学活动完成。第一次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一次性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思考;做好组织分工;按组拟好活动计划。第二、第三次活动,让学生分组走上社会、走进社区调查访问,上网、翻阅图书、查找资料。第四次活动,汇报感受、展示成绩、进行总结。
二、活动过程设计
激发兴趣,引起思考。话题可以参考“设计思路与说明”相关内容。组织分工,明确活动任务。根据班级情况,建议分成5-6组,如知识
(一)(二)
组、采访组、资料收集组、实践组、后勤组等。任务可以参照“设计思路与说明”相关部分,适当取舍。
(三)调查走访行业、政府、个人
1、调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① ② 解本地一次性产品的使用状况,哪几类一次性产品在本地使用较多? 了解本地一次性污染的情况; ③ ④ 一次性污染的污染源集中在哪些方面;
本地区采取了哪些治理一次性污染的措施或出台了哪些政策。
2、一次性餐具。① ② ③ ④ ⑤ 一次性餐具在餐饮业的使用情况;
不同层次的餐饮业经营人员对一次性餐具的看法; 消费者对餐饮业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看法; 一次性餐具的制作材料及来源; 国内外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情况。
3、一次性医疗器械。① ② ③ 一次性医疗器械在周围各医院的使用情况; 医务工作及患者对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看法;
我镇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来源、去向,生产大家及质量、经营情况。
4、其他,如一次性的电池、水笔、衣物等。
(四)查阅资料、丰富知识
1、什么是白色污染?
2、一次性发泡餐具究竟有哪些危害?
3、白色污染治理技术;
4、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方式的异同;
5、国家相关政策、法令。
(五)成果展示,总结汇报。
1、活动资料和成果展示。
2、以一次性问题为主题,把活动过程中采集到的图片资料在校园内做一个小型的环境教育展览。
3、向社会相关单位发出消除一次性问题的环保倡议。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背景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和难点,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积累课程实施经验,对于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也积极响应提出政府提出的课改的号召,全校启动课改,并尝试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综合主题的形式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及少先队活动等融合在一起实施,达到较为理想的整合状态。这一举措,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建构了一种全新的课程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朝阳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点工作部署,我级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做了整体规划和安排,以推动学校课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活动目标
1、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积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经验,为课程的全面实施做好基础保证。
3、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在教育质量、教育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升办学层次。
三、内容安排
第一阶段:三月份为准备阶段。制定活动计划,宣传发动,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综合时间活动的要求和开展方法。
第二阶段:四月—五月为实施阶段。积极按计划开展活动,做到定期活动,定期交流,分层分步实施。
第三阶段:六月为总结阶段。(1)要求学生对本学年活动的开展,进行总结、反思,撰写有一定质量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或是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反思,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困惑,全体教师共同交流、研讨。(2)评选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分子。(师生)
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形式:
(1)与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发挥乡土性优势。
(2)与日常生活、环保实践相结合,发挥生活化、实践化优势。
(3)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优势。
(4)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发挥多育并举的优势。
(5)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发挥基层组织的优势。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具体内容:
1、人力资源的利用。
(1)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引领者。教师自身要通过校本培训,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
(2)校外人才资源的利用。社区家政领导人、企业员工、专家学者、学生家长、具有专长的社会人士和退休教师等等,都是可利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他们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的许多困难,为学生提供校园环境中无法获得的生活指导。
2、物质资源的建设。
(1)学校活动场地的建设。要因地制宜的安排好综合实践
活动的场所,利用现有的专用教室及图书管、阅览室、电视台等场所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也可以通过维护和布置学校的花草树木、橱窗、学习园地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社区活动资源的开发。我们要研究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充分根据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校外活动基地,让学生在社会问题探究、社区活动参与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八、活动的评价
(1)档案袋:主要存放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材料,(如:搜集资料,创新设计,研究论文,劳技作品、照片奖状等)。
(2)每个学生交一份最满意作品,从中考察学生“心灵手巧”。
(3)在每节课后,让学生将活动的过程和感受以体验日记的形式写下来,留有一定时间给学生谈活动体会,从学生体验的程度深浅、口头表达能力、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对学生作合理的评价。
(4)建立评价表,分阶段由个人、小组、家长、教师共同填写。重点对学生通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后的学习品质和适应社会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
(5)以“听课考核”和“学生座谈”的方式考核评价教师。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因此,我级部会通过制定规划,加强指导,不断实践,认真总结、反思,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的水平,相信在我们六年级师生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取得累累硕果!
第三篇: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落实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时为3-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3课时。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弹性课时制度。
(二)制度制订 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常态课”,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级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1、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小组。组长:董令群 副组长:姚丽华
成员:赵艳萍 李铁群 赵红伟 杨红芳 王俊玲
2.课程管理
(1)活动建设:为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舞台。
(2)活动主题选择: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主题,也可以自己开发主题,设计活动内容。
(3)活动实施要求:活动前,各任课老师将制定指导计划及实施方案,并报于年级组长,并认真开展活动。
(4)师生活动成果展示:各任课老师要注重对学生活动材料的收集与积累,收缴检查并且展示。收集的资料包括:老师和学生的作品,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体会、感悟、反思等写成的活动日记等。
(5)教师活动总结:任课教师每期一次的优秀案例及活动总结,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要根据自己的指导情况,写出教学案例,每期都要进行活动总结。
4.课时安排:我们按教育局规定,合理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一课时,用于研究性学习每周一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班组活动有机结合,充分保证基本教学时间的落实,发挥该课程的效益。
3.教师安排:各班班主任及任课老师。
五、活动方式:
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特别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事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
班级集体探究需要全班学生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入探究。此后,可以进入第二轮研讨,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组研究、班级研究或其他各种合作研究形式要强调集体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为基础,避兔出现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闲,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学生之间的不合作现象。个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与合作,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资源。
五、评价奖励: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方式主要有测试、观察、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竞赛等。(一)评价内容:
1.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2.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3.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二)评价方式:
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2.建议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将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及评价装入成长档案袋,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3.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4.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5.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6.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重视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四篇:小学六年级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六年级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当前,面对时代的挑战,基础教育向学生的生活回归,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今国内教育的趋势.一、指导思想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思维能力和联系英语与生活进行创新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具体实施
1.实施内容: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所学英文教材,让学生表演情景剧。
2.实施方法: 一般情况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教师根据内容进行整合编辑,告诉学生一个具体操作方法,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然后教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学生对资料熟悉,教师在汇报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纠正.最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表演以总结此次实践活动的体验和感受.三.评价方法
活动课的教学效果不仅体现在学生活动效果的好坏上,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学生活动时的态度、情感和心灵的投入程度上。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采取的是教师、小组、个人三方面综合评价的方式,用等级制表示,即:一、二、三等奖。最终评价等级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三者的综合得分决定。
第五篇: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和美实验学校 褚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和进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一、关于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
(一)评价原则
1、过程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学生亲历体验的课程。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只要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肯定其活动价值,给予积极的评价。
2、多元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多元化。因此要鼓励并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自我表现方式,如演讲、表演、写作、绘画、制作等,评价不应只由教师来决定,要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多种形式,将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与指导教师或社会、家庭有关人士评价结合起来。
3、反思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改善、促进的功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对活动过程(特别是细节)的记录习惯,要通过活动过程、交流和活动成果汇报,让学生学生学会对问题的讨论、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与思考,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4、激励性原则。坚持正面评价,运用表扬、鼓励、表彰等方法激励学生,并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无论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遭受失败的时候,无论是定性还是量化评价的时候,都应该激励学生,使激励评价成为学生获取成功的动力。
(二)评价内容
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档案和收集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以定性为主量化为辅、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与学习能力、收获与反思进行评价。
1、参与态度。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以及是否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提出活动设想或建议、认真查找资料、准时完成计划和学习任务作为评价的依据。
2、合作精神。包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进行评价。
4、收获与反思。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小组活动记录来反映,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日记、活动征文、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反映,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活动成果来评价。
(三)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1、“档案袋评价”。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学校每学期举办一届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每学年举办一届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比活动。
4、项目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在每个活动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之后能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导后继的活动,并为每学期的阶段性综合评价提供依据。阶段评价做为学生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二、关于指导教师的评价
(一)评价内容
1、参与态度。是否主动热情做好活动前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民主、平等对待学生,经常为学生作具体指导,与其他教师协作。
2、指导能力。是否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调整活动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了解校内外教育资源,能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
3、继续学习。是否主动学习课程的前沿知识,能根据学生探究的内容钻研有关知识,掌握有关科研方法,提升指导水平。
4、指导效果。是否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指导的小组有相当的成果展示。
(二)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采用“协商研讨评定”方式,以自评为主,结合学生评价、教研组评价与学校评价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1、问卷调查:①教师自我评价;②学生小组评价。
2、察看案头工作:是否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做好指导工作记录。
3、成果展示:每学期组织一届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比,每学年举办一届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价活动,对指导教师给予适当评价,并从中评选优秀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