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浮力复习课
汉中乡中学 张冰冰
浮力复习课
学习目标:
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概念、方向、施力受力物体。掌握称重法测量浮力。
2、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注意控制控制变量方法的应用。
3、科学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并应用。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学生在课下自己对浮力这部分知识自己对知识点的总结,适当的加以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学生对照自己的总结查找漏洞。
(一)认识浮力
概念: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浮力。
1、方向:竖直向上
2、施力受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3、产生原因: 液体对物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压力差
(二)浮力的大小
1、F浮=G-F'
(称重法)
2、F浮=G排=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
3、F浮=G
(漂浮、悬浮)
4、F浮=F上-F下
(压力差)
这三种方法都可以计算浮力的大小其中阿基米德原理最为重要,下面对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回顾。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实验探究
简述实验探究的过程理解结论 科学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以视频的方式回顾实验的过程拼配例题加以练习
(三)物体浮沉
1、物体浮沉条件
上浮 F浮˃G ρ物<ρ液 结果 漂浮
F'浮 =G ρ物<ρ液
下沉
F浮 结果 沉底 G= F浮 +F' 悬浮 F浮=G ρ物=ρ液 2、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 工作原理: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工作的。(2)轮船 工作原理:利用“空心法”把密度比水大的钢铁材料制成空心使它排开更多的水,增大浮力,从而使它漂浮在水面上。 轮船从河里到海里吃水线的高度会变浅轮船在河里和海里都是漂浮,因此所受浮力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因为海里的密度比河里密度大所以海里比河里船进入的体积小。(3)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能够方便的在水中浮沉,是因为潜水艇下潜后所受浮力不变,但它可以靠向水舱中加水和排水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4)盐水选种 工作原理:把种子放入一定浓度的盐水中,饱满的好种子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下沉;干瘪的坏种子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上浮。(5)热气球 工作原理: 热气球巨大气袋中充满空气,用喷嘴加热气袋中的空气,气球内部温度升高,密度降低。当气球内部气体的的密度比外部气体密度小到一定程度时,气球上升。当气球内部空气冷却密度升高时,气球下降。 二、典型引领 1、质量相同的木块和石蜡,把木块放在盐水中,石蜡放在水中,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那么()A.木块受到盐水的浮力大 B.石蜡受到水的浮力大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由于液体的密度不同,木块与石蜡的密度也不同,所以无法判定 2、将重为4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上浮,F浮= 6 N B.物体悬浮,F浮= 4 N C.物体漂浮,F浮= 4 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 63N 3、一个重5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N,溢出水的重力是___N。 4、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某班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以及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 ①弹簧测力计;②装有水的玻璃烧杯;③装有酒精的玻璃烧杯;④顶端带有挂钩的铝块;⑤细线。 (1)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应选择的器材是顶端带有挂钩的铝块、细线、________和________;(填写序号)(2)甲同学认为“物体浸在液体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并在同种液体中用图甲实验证实 他的观点,即铝块从A到A`位置的过程中,浮力变大了。乙同学认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并在同种液体中用图乙实验证实自己的观点,即铝块从B到B`位置的过程中,浮力大小不变。请分析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___同学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3)经过认真分析发现,甲同学的实验适用于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关系。 初三物理 第八章《浮力》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浮力,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会求浮力大小; 3、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4、运用浮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重难点】 1、浮力产生的原因 2、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物体的浮沉条件 【复习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复习初三物理第八章《浮力》 二、投放目标:一学生读。 三、板块一 认识浮力 1、播放微视频:浮力产生的原因 下面看一段微视频,通过视频重新认识一下浮力。 由于上下两表面的深度不同,所以压强不同,压力不同,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小,两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教师板书:F浮=F向上-F向下) 浮力产生的原因课本中删掉了,但去年的中考说明又强调要有这部分内容,所以我们要引起重视。 举例说明:烧杯的底部有一个凸起,凸起的上方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下面由于没有水,所以没有受到水的压力,这样压力的合力是向下的,它就不叫浮力,(也就是不受浮力)。 浮力是压力的合力,所以对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力分析时,有浮力就不能有压力。 2、投影:浮力的测量 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测量小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学生叙述实验方法和步骤。 学生进行受力分析。(教师板书:F浮=G-F拉) 3、学生巩固板块一的知识点。 4、学生做自我检测题一并交流答案。 四、板块二 阿基米德原理 1、播放微视频,实验回顾: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学生做学案:板块二中的实验回顾,看是否认真观看实验。然后交流答案。(教师板书:F浮=G排=m排g=ρ液gV排) 3、学生巩固板块二的知识点。 4、学生做自我检测题二并交流答案。 5、教师重点分析第2小题。 五、板块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 1、投影:物体的浮沉条件。 以上浮为例,推导ρ液与ρ物的关系: ∵F浮>G物 ∴ρ液gV排>ρ物gV物 (教师板书)又∵V排=V物 ∴ρ液>ρ物 漂浮、悬浮和沉底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我们也可以利用漂浮和悬浮时求浮力。(教师板书:F浮=G) 2、学生填写学案板块三的知识点,进一步强化。 3、学生做自我检测题三并交流。 六、归纳总结: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学生归纳总结并完成学案,教师加以强调:每种方法适用于什么情况。 七、课堂小结:学生对照知识网络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八、挑战自我: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九、课外拓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浮力复习课 知识网络 重难点聚焦 1、能设计并进行有关浮力的小实验,会用测量计测量浮力,会画浮力的示意图; 2、能运用常见的器材设计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全过程; 3、浮力计算; 知识要点回顾 (一)求浮力的一般方法 1.压力差法:物体在液体中下、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2.称量法:,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称量的重力;这种方法还可以求出物体体积,物质的密度及液体的密度。 3.阿基米德原理法: 4.平衡法:漂浮或悬浮物体,若物体与容器底紧密结合,物体不受浮力。 (二)物体的浮沉条件,对实心物体而言 下沉 上浮 悬浮、漂浮 下沉 上浮 悬浮 与变化前的的大小。 (三)液面升降:确定液面的升降,只要比较变化后的1.浮冰熔化后液面升降 (1)纯冰浮于液面,冰熔化后液面升降。 ① ② ③,如冰浮于盐水中,冰熔化后,液面上升。,冰熔化后,液面下降。,液面不变。 (2)冰中含杂质,冰熔化后,水面升降。 ① ②,若冰中有铁、铜、铝、石块等,冰熔化后,水面下降。,如冰中有木块、蜡、气泡,冰熔化后,水面不变。 ③,水面不变。,容器中液面2.漂浮在液面的“载体”,当把所载的物体取出放入液体中时,如下降,当时,容器中液面不变。 (四)几个规律问题 1.同一物体浮在不同液体中,是一个定值,都等于,此时 与 成反比(密度计原理,轮船浮在海中或浮在江河中,一木块分别浮在不同液体中)。 2.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浮在同一种液体中,为一定值,等于(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将露出液面部分切去,物体上浮又露出液面,为定值,等于)。 3.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变化等于物体重力的变化。 4.如图,细线拉力为T,细线断后,物体上浮至漂浮,浮力的减少等于细线的拉力T,即。 规律方法整合 1、浮力的大小可由物体的浮沉条件求解,如悬浮和漂浮,即 2、漂浮和悬浮时,尽管都是,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漂浮的物体静止在液体的表面上,悬浮的物体静止在液体内部或在液体内部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漂浮状态的物体,其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它本身的体积,而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其密度与液体密度相等,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它本身体积的大小。 《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九段:石彦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2.探究并了解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 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 1.用等效替代法,通过实验认识浮力,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 2.知道浮力大小和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1.浮力产生的原因。2.利用三力平衡,从方法上进行建模。 四、设计思路: 浮力是对力学知识的总结和延伸,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初三总复习整章安排两课时,这节课是第一课时,通过实验,录像,典型习题的训练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浮力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 1.演示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一个,大烧杯一个,细线,水,石块。2.多媒体教学:实物投影,录像播放 六、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七、教学设计: (一)实验导入,理解浮力的定义; 老师演示实验(称重法测浮力),让学生观察实验引入课题,使学生理解浮力的定义。完成导学案练习题1,2题及课件第一题。 (二)建模引导,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先指导学生观察171页图9-5,老师指导分析,立方体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前后两侧受到的压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即受力互相平衡;而上、下两个表面,由于深度不同,水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老师对此进行建模引导,使学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观看视频,再现阿基米德原理; 师:怎样测出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想出了办法,请同学们翻书到174页,回顾阿基米德原理。从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内容→公式→公式推导,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然后观看视频,再现阿基米德实验探究过程,最后通过实验探究题,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物体所受的重力为5 N,体积为4×10-4m3,当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N,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 N,方向。 延伸:物体静止时受到的合力为多少?引导学生画受力分析图,三力平衡,合力为零。 2.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如图7中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则d是测量。设四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由四个图中 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 ;如果关系式 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延伸:如果石块换成木块,哪个步骤不同呢?引导学生分析石块和木块的不同,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可以浸没在液体中,如果去掉拉力,石块会下沉,最终沉底,三力平衡;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静止时漂浮在页面上,步骤b不同。.如图4所示,一个重为0.2N的小球被线拉住而浸没在液体中,如果它受到的浮力是1.8N,则线对球的拉力是() A.1.8N B.1.6N C.0.2N D.0N 延伸:如果线断了,小球会向什么方向运动?小球静止时处于什么状态?(为下节课做铺垫)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合力为多大? 4.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8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1)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________N;(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3)分析图像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_ ___(选填“大”或“小”);(4)分析图像CD段,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5)图9中能正确表示圆柱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关系的是() (6)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a。(7)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圆柱体出的密度为___ ___kg/m3。 此题先引导学生分析图像,理解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会运用称重法计算浮力,能结合压强的知识,算出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并能利用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计算出质量,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算出体积,最后求出圆柱体的密度。此题综合性强,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帮助。 延伸:图9中能表示圆柱体下表面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与浸入深度关系的是()? 教学反思: 浮力是对力学知识的总结和延伸,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中考前总复习,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发展特点积极探究合适 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课时我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本节课通过实验,录像,典型习题的训练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浮力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教学方案、实验探究、总结反思三方面综合阐述有效策略的构建,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1.优点:①本节课从实验引入,能使学生对浮力有清晰的认识,理解得透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层层递进,从生活中的现象引申到物理学原理,更有利于教学的进行。②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通过录像再现,带领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关注溢水杯的使用,和测量误差的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有所悟,思想也变得非常活跃,再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科学素养,使复习课的效率得到提高。③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实验,课件,录像,实物展示,习题,讲解,扩展延伸,能很好的掌控课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④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多动脑、动手、动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了教学的探究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引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不足:①称重法实验演示完可以画出受力分析图,学生更易理解。②在讲解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如果在学生读完题后再多留点时间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讲解再精细一些,对学生的思维提升有更大的空间。③对课标的解读应再深入些,题目设计情景再新颖些,更能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 3.改进的措施:①复习课不要面面俱到,要大胆放手,老师只要“点”到要点就好,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②根据初中生精力集中的特点,课堂预设问题分阶段递进,创设不同的情景,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提高学生学得质量,争取做到由“知”→“点”→“题”→“类”→“法”→“能”,从而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④教学注意模型的建立,习题设计多注意情景的选择,使学生根据情景确定公式,及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设计理念】 纵观近几年中考命题,不难发现,物理试题普遍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了物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动口、动脑平台。体验物理思维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考纲进行知识的系统复习、通过精选习题进行课堂训练,并对要点、重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压强知识得到深刻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会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 ②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④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⑤训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系统化、条理化。②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②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压强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②液体压强是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压力小桌、海棉、重物以及flash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拿出一些器材(海绵、压力小桌、重物),提出问题:“这些器材我们可以完成什么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从而引出我们今天这节课所复习的内容:压强和浮力的第一课时压强。 二、知识回顾、抓基础 首先,教师设疑:“你对压强知多少?”学生一一说明,教师板书。并利用投影打出知识结构(如图)。 其次,对于各个知识点,采取边复习边练习各个击破。 (一)复习“压力” 先设疑:“压力与重力一样吗?你能说出他们的不同吗?他们有联系吗?”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搞清楚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后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 ⑴作出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 (二)复习固体压强 学生说出概念、公式P=F/s、单位后教师设疑:“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学生回答。在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后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 ⑵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地面上,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放置方法是[ ] A.平放 B.侧放 C.竖放 D.无法判断 ⑶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是[ ] A.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铺在枕木上 B.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 C.把菜刀口磨得很薄,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 D.在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 (三)复习液体压强 先通过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 ⑷如图所示,a图底部的橡皮膜向外凸起,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b图侧壁的橡皮膜向外凸起,说明的物理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⑸如图所示,可以说明的物理问题是: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通过播放flash课件,学生观看熟悉连通器的特点及应用,解答问题。⑹下列设备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A.船闸 B.锅炉水位计 C.水塔的供水系 D.自来水笔 多媒体课件的展示直观、明了,学生印象深刻。 (四)复习大气压强 通过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 ⑺如图所示,将一试管中装满水,再将—支较细的试管插入并倒置,使试管口朝下,空试管不向下掉,反而上升,这是________把小试管推上去的。 ⑻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将[ ] A.往上喷出 B.稍微降下一些 C.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D.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⑼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面哪种情况对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影响[ ] A.玻璃管的粗细 B.玻璃管倾斜 C.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 D.外界大气压变化 ⑽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放置,则当时大气压为____厘米水银柱。 三、考点聚焦:利用投影打出中考考试要点以及出现的题型。使学生了解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会怎样出现、会考那些知识点。 四、课堂训练、强化知识巩固提高 以竞赛方式及小组讨论完成课堂训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导演,学生抢答: ⑾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⑿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⒀一只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P′,则P与P′的关系为() A. P′=4P B. P′=2P C.P′=P D. P′=P/2 ⒁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同种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a______Pb。(填“>”、“<”或“=”) ⒂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a______Pb。(填“>”、“<”或“=”)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⒃高速公路上严禁汽车超载,请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要限制汽车的超载? ⒄一本初中物理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何测定它对桌面的压强?请写出你所选择的器材、实验步骤及压强的表达式 ·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⒅如何测量你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的压强? 五、课堂小结、归纳重点、强调解题注意事项,学生应对中考能有的放矢 教师设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处理有关压强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打出投影。 六、布置作业 ⒆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请你算出: (1)小明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2)若小明同学背着重为50N的书包行走,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取10N/kg) ⒇医生测量某人的血压,测得高压为200毫米水银柱,低压为140毫米水银柱,结果他被诊为是高血压,请你帮他算一下,他的高压是___________Pa。(ρ水银=13.6×1033kg/m,g=10 N/kg) 【板书设计】第二篇:《浮力》复习教学设计
第三篇:浮力复习课(教案)
第四篇:《浮力》总复习教学设计
第五篇:《压强和浮力》复习课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