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时间:2019-05-12 16:2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的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来源于教师的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创设一些于学生实践紧密相连的情境,让学生饶有致地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参与数学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多样的教学手段,亲切的教学态度,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及适当的游戏,巧妙的设疑,形象的教学语言,开放式的问题,良好的学习氛围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了条件。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一年级下册19页20以内退位减法“用数学”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暂,所以了解应用题结构比较困难,通过设计“捉迷藏”13个同学玩捉迷藏,没藏好的6人,藏起来的多少人?“丢手绢”有8个男同学,6个女同学,有多少人在玩丢手绢?“捉小羊”捉住了7个,还有几个?让学生用三句话自由编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玩中了解了应用题的结构,又比较顺利地理解了其加减法的含义。

二、创新意识地培养

新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一次明确地写入了“前言”部分,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大纲的全文。“创新意识”是指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真理的心理取向,它是一种意愿。数学是科学思维的工具,因此,创新意识必须反映在创新思维方面。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我们探讨的问题。有经验的教师认为,数学学习不仅成为学生对要领、法则、定理、公式的弄懂、牢记、再现和熟练地运用,还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如在组织学生用0、1、2、3组成乘法题并分类后,我有选择地让学生练习,练习中没有规定用口算还是笔算,而是提出要求;能口算的就口算,不能口算的就笔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这几句话中,教师把自由交给了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对于能口算的给予表扬,让学生在计算后感悟,今后做题要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要死板地认为哪种用口算,哪种用笔算,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计算能力。又如在复习课中,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已学过的知识,有的画枝状图,有的画集合图,各有特色,让他们用自己的记忆方法来整理。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把例题放开让学生自己思考、试做,然后讨论、评价,同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来表现数量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基本能用线段长短比例表示数量,还能用多种算法来解答。我认为这些都是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沿袭已久地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地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的情况,是采用调查和收集数据。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哪些呢?”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作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有些数据得来得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需要具备驾驭教材,处理教材的较高能力,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教学法加工,这样才能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同时,更需要教师角色的一系列创新,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进而推进中国教育改革纵深发展。

第二篇: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

○天长小学沈美莲

本书是校本研修热点丛书中的一本,本套系列从书由成都教育学院周小山院长,严先元教授负责编写设计并组织运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由本书李建萍担任主编,郑大明担任副主编。各部分的编写者:第一部分:郑大明;第二部分:程依青、郑大明;第三部分:赵笑梅、李建萍、陈琳、林方全;第四部分:李建萍、文芳、汪峰。全书由赵建萍统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针对广大教师在小学数学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实践的感悟和反思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本书在撰写中注意对实践中的经验进行理论概括,提出问题,并以一线教师探索与创造的经验为依据,给出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教师澄清模糊认识,解决问题。

本书特色:

1、理论阐述通俗易懂。

2、课例鲜活而富有内涵。

3、行动策略具体详尽,可操作性强。

全书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程目标,第二部分是课程内容,第三部分是教学活动,第四部分是课堂学习。全书针对40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每一个问题都力求作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理论认识尽量深入浅出,实践有操作性,从而切实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针对每个部分内容,我都有比较感兴趣的点:如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中,作者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怎样恰当地陈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的知识技能性目标的定位程度

2、准确把握“经历,体验,探索”等活动过程性目标的行为程度

教师在研究如何在课程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首先要研究的是我们如何把学习过程科学而又质量地展现为一个可供学生经历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的心智得以运动,且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生的情绪感受;其次要研究的是体验,也即如何让学生在完成经历之后,回过头去审视自己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体会自己是通过哪些步骤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的。

3、科学地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了划分,制定教学目标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中,又讲到“要真正用好教材,教师在分析教材时不妨问自己几个问:”

1、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了《数学课程标准》所必需的?还需要补充什么?有哪些内容与目标无关?哪些内容需要渗透数学思考方法?

2、教学从哪里开始?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教材所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为教学

顺序?

3、从教学目标上看,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第三部分教学活动中,又重点论述了“怎样认识数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

(一)创设以人为本的人文学习环境

1、关爱学生的学生活动

2、呈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

(二)营造以对话为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1、生生交流自主探索

2、师生交流共同发展

第四部分课堂学习中重点分析学习方式开始,揭示了学习方式的概念,着重分析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揭示了三者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表现形式及在新课程中如何引导等内容。

人类已进入了“合作”的时代,什么是合作?合作是所有组合形式努力的开始。一群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把他们自己联合在一起。拿破仑·希尔把这种合作称之为“团结努力”。什么是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一书中是这样界定的合作学习,将学习任务下达到合作学习的共同体,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是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成员都承担一定的责任,都有义务为共同体的进步作贡献,这促使每个成员都为共同的目标亲身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发现,思考,尝试,交流,评价等一系列过程。

学会合作已经是现代人的基本的生活方略,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我们教育领域合作尤为重要,由于我们要培养现代具有较强合作意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我们在平素的教育中恰恰是忽视了这种意识的培养。在2002年微软教育论坛上微软副总裁李开复拿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打起了比方:“如果举行编程比赛,一个清华学生对一个麻省理工学院学生,我赌清华赢;双方各出100人,我可能要偏向美国赢。”故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迫在眉睫,而起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合作;再者,新的课程计划的颁布,新教材的推行,新的课程理念的逐步渗入,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间彼此合作,共同提高;还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共育英才。在此系统中,教师要学会与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沟通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伙伴似的关系,这样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有效的开挖。因此,教师学会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合作呢?

首先合作者要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目标,能使合作者形成合力执著的去追求。合力在物理学中是指:多个矢量在方向一致(共线同向)时,矢量值最大;而多个矢量组合在一起有夹角时,会形成内耗,矢量值较小。共同的价值追求即方向一致,可以使大家产生合力;再有,合作者集思广益——凝成合力的智力支持,合作者积极参与——凝成合力的行为保证,合作者相互体谅——凝成合力的情绪协调。如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要用明确的教与学的目标来指引,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上准确定位,让师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的探究中去,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中这样介绍:在合作学习中逐步制定活动规则,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首先要合理分工,让每个孩子分别承担任务。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如收集信息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踊跃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讨论的习惯;互相配合的习惯的等等。

在当今这一社会,我们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自己同样也要学会自主,探究。而且不仅要合作,还要学会学习。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观念,要渐次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就需要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学习、学习、再学习,全力建设学习型学校。

教师个人要勤学不辍,学会学习是每位教师的人生主餐。首先教师要主动学习间接经验。其途径是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语);向周围其他同仁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巧妙移植,可以少走弯路;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再者,要积极主动积累直接经验。要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灼见,实践长才干。学习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迅速获取有用信息;二是利用它来解决问题;三是变革它推陈出新。

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主旨是培养学生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是师生从事知识建构与发展的实验室,要积极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探究活动。师生、生生、生与媒体间可以尝试专注式学习、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络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使我们的学习真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愿学、乐学、创造性的学。(网络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单一主体探索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它经常以网页呈现问题作为开始,引导学习者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犹如一位探险者,与一群各俱专长的探险高手,在网络中作知识探索。)

我们的社会正从“学历化社会”走向“学习化社会”,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即学习。许多国家提出如新加坡等建设学习化的国家,上海等城市提出建设学习化的城市,我们教师工作成长的学校也应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而打造为学习型的学校。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五项修炼是改善个人与组织的思维模式,使组织迈向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这五项技术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孤立或分割开来。我们的学校要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用共同的远景目标培养成员对学校的长期承诺,客观的审视自己,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团队中成员不断超越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全局利益出发,全面提升整体的教书育人水准,全力打造学习型学校。

第三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创造过程,是一个开展思维活动的互动过程。多少年来就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已成为课堂改革的重点,“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上我们教师要致力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学习,将数学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呢?下面说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和形的学科,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有着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习起来枯燥、单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法,创设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合作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时,教师先用多媒体计算机出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一周后,缓慢地闪动三下,动态地标出平行四边形边长的单位,然后让学生在心里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周展开拉直,将会成为什么图形?有的学生会想到,这是一条线段。然后用计算机把平行四边形的一周动态展开,慢慢拉直,闪动两下,学生就很容易看出“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周就是要求这四条边的总和”,这样,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动态演示教学内容的优势,以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出知识的内涵,增强了“周长”这一概念的清晰印象,让学生的思维发展趋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静结合,较好地解决了教学内容的难点。

二、以学生自主为核心,促使学生动脑动手 ⑴在操作中学 让学生手脑并用、益智益能,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使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进行思维变通。在教学应用题“三角形有4个,正方形比三角形多2个,正方形有几朵?”时,让学生在边摆图形的过程中边表述两个问题:①摆的三角形、正方形各有多少个?②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形的个数?为什么?正方形的个数除了与三角形同样多的4个外,还多2个,也就是求比4多2的数,用加法计算。通过以上这样让学生手脑并用、益智益能,表述不同阶段的操作感受,让学生多种感官得到协调发展,把客观上的“要我学”转化为主观上的“我要学”,改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局面,既增长了知识,又增长了智慧。⑵在观察中学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进行比较异同,引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动地去探究,去发现,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进而掌握知识的本质。如在教学“乘法分配率”时,先出示口算题:(15+6)×4=15×4+6×4(10+20)×4= 10×4+20×4(5+3)×2= 5×2+3×2

再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上面的三组等式,启发学生思考:等号左右两边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竖着看左边算式有什么相同点?(两个数和一个数相乘),右边呢?(两个加数都与这个数相乘、相加),横着看左右两边算式有什么关系?在学生掌握了规律后,再让全班同学举例验证。刚才我们举例中提到的是“两个数”,如果是三个数、四个数也适用吗?乘法分配律指“两积的和”,如果是“两积的差”、“两积的商”适用吗?让学生逐一举例释疑。这种启发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方法,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学习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乘法分配律”,挖掘了数学知识的内在因素,学生学得更“活”,极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他人的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设计既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数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巩固课时,我把班上的孩子分组(买东西的、卖东西的),在班上设计出一个模拟购物情景,让学习在采购中学会认识价格、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甚至学会怎样识别假币,从而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中进行学习

小学生具有“好合群”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是为了让孩子增强责任感,学会在合作中如何尊重别人、倾听别人、评价别人,学会如何才能更好表述自己的观点;而竞争的目的不是激起学生间的矛盾,而是学会取长补短、求同存异、意见统一,更好的合作。如:在数学9的乘法口诀来源时,学生已从1至8的口诀学习中获取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数学中我让学生以小小组(四人小组)的形式自由选择关于9的一句口诀讨论得出的来源,并要求组内有分工(一个负责说出“几个几”、一个负责说出算式、一个进行计算、另一个向本小组的小老师汇报),然后看四个大组的小老师谁先完成总结任务:得出同一句口诀有不同的来源方法(可以利用加法计算,可以利用上下两句口诀的联系,可以用减法[1个9是10-1,2个9用20-2„„],甚至还可以从大人那里学来)。任务完成以后,可以让小组对别的小组作出一定的评价,以取长补短,老师也对讨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新观点、学生或小组表现好的方面作出一定的鼓励,强化合作的过程。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彻底转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解疑答惑,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的每一个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一系列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积极主动、探索创新的学习中,去认识数学、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

第四篇: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后的读书心得

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后的读书心得

庄晓华

读了李建萍主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一书,深受启发,感触很深。《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把学习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借助发展性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谈谈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些想法。

一、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策略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和发现新问题,自己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的理解是: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必需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初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㈠、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方式的建立。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因而,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㈡、以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以科研实验为先导,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构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式建立的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行为。

㈢、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建立。

新课程主张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促进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助推器。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我认为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有正确的评价目标。教师的评价目标要从静态的、一维的、单一的、终结性的、刺激性的评价转为动态的、多维的、综合的、发展性的、激励性的评价;要从注重智力转为注重多元能力,即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再现能力、应用能力、对知识的重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假设能力、推理判断能力、选择能力、求异能力、质疑能力、批判能力、立论能力、概括分析能力;要从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转为关注了解学生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2.教师要有饱满的评价激情。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真诚的热情,特别在学生采用自己习惯、擅长的学习方式或提出有创意的想法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以学生肯定、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信息,使每个学生随时都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间的鼓舞。

3、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教师要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例如,结合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既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又能促进学生注重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探索、体验的过程和教学相长的过程;结合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程度。

二、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原则

教学中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还应遵循以下原则:⑴全体参与性原则。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成分自由的发展。因此,面向全体,注重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方向。⑵主体能动性原则。“现代教育派”代表人物杜威的“学生中心说”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⑶启发探索原则。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目的在于引导而不是代替“学生的探索”。⑷求异求优原则。要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尽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并能从“异”中求“优”。⑸民主愉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互相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保证。⑹个性化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帮助,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客观要

求。⑺实践操作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⑻评价激励原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实现成功,体验成功。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体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体会

——让每一个学生的手和脑子都动起来

阳城县第二小学原巍峰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又一次改革,教学模式的应用是这次改革的主线。在这次改革中,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虽然我还不能对“四环十六字”的模式够应用自如,但通过不断的教研,不断的学习,我有了很深的感触:

一、引导主动参与,培养数学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抽象性,特别是小学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特殊感情----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情感中,使学生产生好奇与求知欲,让每位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看图找关系》中,先用声音播放足球场上比赛的声音,提问“你知道这是哪里的声音吗”引导学生听一听声音有什么变化,是否眼前有足球场激烈的场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感受声音的变化,为更好的进入自学环节做好准备。

二、引导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践、分析、1

整理过程中去理解和获取数学知识。随着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有一些部分学生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班中优生的脑子和手都动得特别“棒”,例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设计了自学学案,有层次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完成学案时就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阶梯性的理解。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中、差生也都有很大的进步。此时,全班学生在老师的微笑和赞扬的目光中感受到自己成功的喜悦。

三、引导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学生自主学习后的相互交流,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能培养他们的乐于参与、乐于思考、乐于合作精神;小组合作交流又能体现团队的力量,更能让学生有机会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既获取数学知识,又培养合作精神。这真正体会数学的价值;这更有效地让每一个学生的脑子和手都动起来,同学之间共同进步。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合作有效有序有层次的展开呢?利用提示的方法,相当于给学生一个拐杖,帮助小组更好的展开讨论。例如:

1.在小组合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2.小组长要做好记录,以便汇报。3.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如还不能解决做好标记,在汇报时提出来共同解决等等。当然在这个环节中小组长起很大的作用,在负责组织领导整个过程还要做好记录,当然还要帮助后进生。平时要做好对小组长的培训。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困惑,比如:用什么方式促进学生更主动的自学呢?在前两个环节除了给学生提示之外还有其它的方法吗?教师的点拨怎样才能点亮?在练习环节怎样处理等等好多问题还需要我们结合实践、讨论、再实践。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中,不论运用什么教学手段或电教技术,都应注重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勤于参与、亲身实践、多与同学合作交流。这样,才能从不同角度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让每一个学生的脑子和手都动起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下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细则

    子长县秀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细则 小学数学教学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它是一个开放的创造过程,是一个开展思维活动的互动过程。目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汭丰乡中心小学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全校教育教学质量,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改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娄丈子寄宿制小学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细则 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全校教育教学质量,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专题设计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专题设计(远程教育)》读后感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专题设计》这门课程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良师益友,特别是在现阶段我们崇尚是是素质教育,创......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摘要: 我们农村小学教师务必通过自己教学方式的改变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研究性素材”,将“知识巩固”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