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小小商店》教案
《小小商店》教案
教学内容:
《小小商店》(教材第14、15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2、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
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
·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二)自主探究
1、师:现在咋们注意看第一幅情境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 12+9=21(元)师:回答得非常准确,真棒!
2、师: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 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生:1盒水彩笔15元,那么20-15=5(元),应该找回5元。
3、师:说得真好!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在组织汇报。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30元都可以,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
4、师: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么付钱?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即使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两种: 3张1元和1张2元,正好是花皮球的价钱5元。·我可以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
5、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72-68=4(元)。
师:思路很清楚,说得非常正确,真棒!继续努力哦!
6、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同问题,请其他同学解答,并组织交流想法及计算结果。
(三)总结提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共需要多少钱?用加法
应找回多少钱?用减法 如何付钱?凑钱数
第二篇:小小商店教案(模版)
《小小商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第14-15页:小小商城。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2、教学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
·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交流各自的发现,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
1、师:现在咋们注意看第一幅情境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12+9=21(元)师:回答得非常准确,真棒!
2、师: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生:1盒水彩笔15元,那么20-15=5(元),应该找回5元。
3、师:说得真好!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再组织汇报。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30元都可以,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
4、师: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么付钱?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即时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两种:
(1)3张1元和1张2元,正好是花皮球的价钱5元。(2)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
5、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72-68=4(元)。
师:思路很清楚,说得非常正确,真棒!继续努力哦!
6、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同问题,请其他同学解答,并组织交流想法及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总结提升: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 ———解决生活问题
1、共需要多少钱?(用加法)
2、应找回多少钱?(用减法)
3、如何付钱?(凑钱数)
第三篇:小小商店教案
《小小商店》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购物的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换算及简单计算。
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商品价格,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及思维灵活性。
3.在活动中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增强与人合作,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以学生的购物经验和已学的加、减计算和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为基础开展的实践活动课。针对一年级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特点,我把教室布置成“小小商店”,设置“文具区”、“玩具区”、“体育用品区”,让所购物品更贴近生活实际。采用“快乐教学法”,让学生置身真实的活动情境,运用“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是,一年级学生自制能力较弱,因此实际操作的难度相当大。活动的有序组织就成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力求营造一个有秩序又有意义的良好活动氛围。
活动准备
教师:售货员卡,课件,钱盒。布置一个小商店,设置“玩具区”、“文具区”、“体育用品区”。
学生:每人准备2-3件商品,了解物品价格,制作价格牌。准备若干模拟人民币,自带一个钱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组图片,请你看看这是哪儿?你去过吗?(多媒体展示超市图片)
2.提问:每次去超市,你最喜欢哪个柜台的东西?为什么?自己用钱买过哪些东西?
(二)创办商店 1.布置柜台
(1)揭题:同学们真的很厉害啊,自己都会买东西了。那么。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也来开办一个“小小商店”好吗?大家一起来体验购物的快乐吧。
(2)教师介绍柜台,提出活动要求:先想好自己带来的物品应该放在哪个柜台出售,然后再放上去,还要把价格牌整齐地摆在商品前面。
(3)学生布置柜台,师生共同检查摆放的是否合适并适时评价,表扬有条理分类摆放的学生。
2、招聘售货员
谈话:现在每个柜台上都摆放着商品,大家想买吗?不过作为商店,好象还缺少点什么?
生答:售货员。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招聘售货员了,作为售货员要懂得算钱啊,所以我们就以答题的形式来招聘。(出示课件)
(1)出考题,学生答题。
“笑笑想买一辆坦克和一架飞机,她应该在哪个柜台买呢?一共需要多少元呢?”
(2)出考题:“小明只有30元钱,他可以在玩具柜台买到那两个商品呢?”(3)出考题:“小亮想买一盒水彩笔,他应该在哪个柜台买呢?他付给阿姨20元,阿姨应该找给他多少钱呢?
(4)出考题:“小伟想买一个玩具球,他应该在哪个柜台买呢?他现在有两张2元的纸币和三张1元纸币,他有哪几种付钱方式呢?”
(5)出考题:“同学们,大家都能看到书上的足球和篮球,那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啊?”
再向同学们提一些较容易的题目,让他们充分的了解人民币和学习数学加减法。
(三)智慧岛环节
在桌子上分别放上地球仪,玩具球,玩具汽车玩具枪等10件商品。
谈话:经过刚才的答题竞争,工作人员已经全部到位,我宣布“小小商店”正式开业!(多媒体演示开业场面,并播放喜庆音乐)
1、购物的要求:
适时进行文明购物的教育,提出活动建议:①要文明购物,注意排队。②注意观察,学习他人的购物经验。③提前计划,做好准备。还要看好自己钱物,以免丢失。
售货员的要求:
教育售货员要文明待客,检查顾客付的钱是否正确,同时注意算好帐、找对钱。
活动要求:
我还有一个要求,请买好东西的顾客,回到座位上和小组同伴说说自己买东西的经过和感受。现在请工作人员站到自己的岗位,做好接待顾客的准备,各位小顾客拿上自己的钱包,排好队到自己喜欢的柜台购物吧!
2、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自由购物。
3.小顾客和各柜台工作人员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买(卖)东西的经过和感受。4.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体验。
5.随机的抽取几个学生进行有奖问答,回答正确奖励一本数学作业簿。(1)出考题:“如果你想买一个文具盒,要付多少钱呢?”(2)出考题:“如果我有40元,我想要买一个玩具球和一个文具盒,我的钱够不够呢?”
(3)出考题:“玩具球比地球仪便宜多少钱呢?”(4)出考题:“如果我有60元,我想买两样东西,我可以买哪两样呢?售货阿姨应该找回多少钱呢?”
5.交流:你在购物时遇到了什么麻烦或问题吗?你是怎样解决的?谁还有什么好办法?
6.评选文明顾客,征求建议。
表扬文明购物的顾客,指出:他们文明购物,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大家在公共场合都能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引导小顾客评价“小小商店”的服务,并提出建议。
(四)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自己亲手开办了一个“小小商店”,并且开展了非常有意思的购销活动,你们快乐吗?回家后别忘了把这份快乐与爸爸、妈妈分享!以后,你们还可以做他们的小帮手,去帮他们买东西。
(5)全课评析:
本节课突出的特点是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高兴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借助多媒体演示的具体情境,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一次次的情境演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堂教学注重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师生间知识信息的沟通,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一个个问题的抛出,一个个思维高潮的掀起,使学生常常沉浸在讨论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
本节实践活动课突破传统学科的界限、空间的界限,将商店搬入课堂,关注学生健康的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注重数学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小小商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小小商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小小商店》(教材第14、1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
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交流各自的发现,为信科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二)自主探究
1、师:现在咋们注意看第一幅情境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 12+9=21(元)师:回答得非常准确,真棒!
2、师: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 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生:1盒水彩笔15元,那么20-15=5(元),应该找回5元。
3、师:说得真好!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在组织汇报。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30元都可以,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
4、师: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 张2元,他可以怎么付钱?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即使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两种: 3张1元和1张2元,正好是花皮球的价钱5元。·我可以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
5、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72-68=4(元)。师:思路很清楚,说得非常正确,真棒!继续努力哦!
6、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同问题,请其他同学解答,并组织交流想法及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提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共需要多少钱?用加法 应找回多少钱?用减法 如何付钱?凑钱数
第五篇: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6.1教室有多长
教学目标
1、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2、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及工具的多样性。
3、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
一、导趣 复习导入
在一年级我们学过比较长短的方法。看图(图一两根绳子两端对齐,但一直一曲)这两根绳子哪根长?
(图二两根绳子仍是一根曲一根直但两端不对齐)这两根呢?
看来我们不能一眼就看出答案了,谁有好办法?(量一量)对,生活中离不开测量。今天我们就要给教室里进行一次测量。你们认为我们可以测量教室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呢?
我们先从量教室前墙到后墙的距离开始,为了同学们测量方便,老师提前在地面画了一些白色色的直线。这部分距离就是教室的长。板书课题:《教室有多长》
二、导向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
平常你都见过家长用什么来测量长度的?
看来同学们真细心。刚才同学提到的拃、步长也叫做测量工具。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度同样可以用。除了这些测量工具你还能想到哪些?
出示活动要求:
1、小组内讨论:确定测量工具、明确小组内分工(要有测量人员、计数人员、记录人员及汇报人员。)
2、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测量。
3、所选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里。生分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汇报:从方法、结果两个方面进行汇报,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各组测量结果。大家看,这些就是同学们的测量结果,观察一下这些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总结:测量工具不同的情况下,相同的长度会量出不同的结果。
四、导练
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练习
五、导评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6.2课桌有多长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难点:
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掌握测量方法以及能用“厘米”作单位。掌握测量方法,理解长度单位“厘米”。
一、导趣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吗? 请用你喜欢的方式量一量。生1:我测量的结果是课桌有6拃长。生2:我测量的结果是课桌有4支铅笔长。为什么同样的桌子,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通常人们用尺子进行测量。
二、导向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
认识常见的尺子。
(出示各种尺子)我们常见的尺子有:卷尺、皮尺和直尺,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直尺。2.认识直尺。
仔细观察,尺子上有什么?
我们发现尺子上有些数字,0、1、2、3、4、5„„,这些数字称为刻度,还有很多小竖线,有的长有的短,这些线叫做刻度线,其中较长线之间是一大格。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厘米也可以记作cm。3.认识1厘米。
例如: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从1刻度到2刻度之间的距离也是1厘米,你还能找到尺子上的1厘米吗?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吗?
例如:同学们写字用的田字格,它的宽大约是1厘米,1个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还有我们的食指宽大约也是1厘米。4.认识其它单位长度。
生活中光认识1厘米是不够的,你能在尺子上找一找3厘米、5厘米、8厘米吗?
尺子上从0刻度开始往后数几大格就是几厘米,例如:从0刻度开始往后数3大格到刻度3,就是3厘米,从1刻度开始往后数3大格到4也是3厘米,从刻度5开始数3大格到刻度8也是3厘米。同学们,你能在尺子上找到5厘米、8厘米吗?
5.用直尺进行测量。
我们已经认识了尺子和长度单位厘米,你能用所学知识判断一下小熊的测量方法正确吗?
四、导练 1.量一量。
下面我们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
首先,我们把尺子和线段紧挨在一起,然后把线段的一端和尺子的0刻度线对齐,再看另一端指向6,就是6厘米。
2.画一画。
我们已经学会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你会画一条带刻度的线段吗?例如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首先我们找到直尺上的0刻度线做标记,再找到刻度5,然后连接刻度0到5,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5厘米。同学们,你学会了吗?
五、导评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6.3
1米有多长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掌握 1 米 =100 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 位表示物体的长度。2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
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一、导趣 情境导入
想一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能用手指比划告诉老师吗?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 1 厘米长的小纸条,准备用这些小纸条测量教 室的长度,你有什么想法吗?(生:小棒太短,测量起来太麻烦。)
小结: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而要测量教室地 面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长度 单位,它就是米。
二、导向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
师出示情境图 :游乐园里真好玩儿,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往里面跑,可是长颈鹿却被保安给拦在了门口,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它的身高超过1米了,需要买票。)师: 因为游乐园要求“身高 1 米以上要买票” 呀﹗小乌龟需要买票吗?为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1、认一认,想一想。
师:(1)、你能用手估计1米会从地面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做好记号。(2)、现在我们来看看米尺是怎样制成的。你发现了什么?(100个1厘米是一米师板书 1米=100厘米 也可以这样写1m=100cm)
(3)、画出1米长的线段。师:它到底有多长?介绍米尺。我们测量比较长的 长度时用米尺就方便多了。
(4)、观察米尺:你有什么发现?(0----100的数字、数字间距离一样大、从0开始)
2、比一比,说一说。
(1)、请学生到教室前面比一比一米到自己的哪个 部位,对比自己刚才估计的对吗?
(2)、小组选择一项进行测量一米有多长:两只手臂伸开、双腿叉开、几个人的队伍长。(3)、组长汇报。
3、小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度。
4、想一想,填“厘米”还是“米”。学生独立填写。
四、导练
1、第一题:教师拿出一支铅笔让学生估计一米相当于几支铅笔长。先估计再验证。
2、第二题: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第三题:先分析,再测量。
五、导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7.1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经历把小数目的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会画图或用语言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小数目的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经历把小数目的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一、导趣 情景创设
师:“我们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生日,谁愿意说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指明说自己的生日)今天是小熊淘淘的生日,他邀请了好朋友来和他一起过生日,看看都有谁来了?(课件出示:2只猴子,3只小兔,3只小狗),淘淘准备了好吃的东西要分给大家。下面我们一起帮助小猴分一分吧。(板书课题:分物游戏)
二、导向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
1、活动一:分桃子
(1)师:4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可以有几种分法? 用2个圆片代替2只小猴,4根小棒代替4个桃子。自己动手分一分。学生先动手分一分,然后说一说是怎么分的。(2)讨论:如果把三种分法分成两类,你会怎么分?
学生发现分类标准:分的桃子是否一样多。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分到的一样多,也叫平均分。
2、活动二:分萝卜
(1)师:淘淘希望能把12根胡萝卜公平的分给三只小兔子,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自己分萝卜,用园代替小兔用小棒代替胡萝卜,摆出分的过程。(3)组织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怎么分的?几次分完的?结果是什么?(4)小结:刚才我们给小猴子分了桃子,给小兔子分了萝卜,虽然我们分的过程不同,但最后让他们都很满意,因为分完后它们都分的一样多,这种分法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板书副标题:“平均分”.)
3、活动三;分骨头
(1)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都分到几根? 讨论:平均分给3只小狗是什么意思?(2)小组合作分一分。
(3)汇报:在黑板上摆一摆分的过程。
4、活动四;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分骨头的过程。想把同学们在黑板上摆的过程记录下来,怎么办?
四、导练
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练习
五、导评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7.2分苹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2、让学生看懂图意,明确两次分苹果的不同要求。
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如何对发散性问题进行讨论。
一、导趣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出示图片)笑笑想让大家帮它分苹果,我们一起来,好吗? 生:好。
师:谁能说出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生:12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 生: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4个,可以放几盘?
二、导向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 问题探究
1、解决第一个问题:12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 师:你能用小圆片表示苹果分分吗?看谁分得最快。分完后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开始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师:你是怎样分的呢?
生:把12个苹果分成3堆,每堆4个,3个放一盘,这种分法最快。生:先往每盘里放2个,再往每盘里放1个,每盘就是3个苹果。教师给予评价鼓励。
2、解决第二个问题: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师:同学们分分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就把12个苹果2个2个的分,就可以分6盘。生:我知道12里面有6个2,我就知道可以分6盘。
三、体验感悟 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大家动脑筋想一想,除了书上的这两种分法,还可以怎样平均分?用小圆片试着分一分。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个。生:每个盘子放6个苹果,可以放2盘。
四、导练
出示“练一练”的1、2、3题。教师说清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出示结果,集体订正。
第4题,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五、导评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6个。
7.3分糖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经历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一、导趣
谈话引入,激趣促学。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分过东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大家有兴趣吗?
二、导向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
摆一摆,探索新知。
动手实践一:有50块糖果,平均分给4个人,可以怎样分?分分看,方法多的给予奖励糖果。
(1)学生动手合作摆一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摆的情况。(2)小组汇报摆的方法,进行奖励。
动手实践二:规则 让学生用4个圆片代表4个小朋友,用50根小棒代表糖果,动手分分看。
(1)分小组交流分的方法,并填写第62页的表格。(2)集体交流、反馈。
(3)在全班操作的基础上,指名学生上台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有没有分完了?
四、导练
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练习
五、导评
今天你学了什么数学知识,你喜欢这样的活动吗?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数学问题呢?请你把它写下来,好吗?
7.4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教学重难点:
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一、导趣 故事引入
(出示课件)老师给小朋友先讲一个故事。森林里有一只勤劳善良的猴妈妈。有一天,猴妈妈到森林里采果子,她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一些香蕉。
回到家,猴妈妈从篮子里拿出了一些香蕉分给她的两个孩子,猴大宝和猴小宝。
数一数,有几个香蕉?12个。猴大宝和猴小宝看着这些香蕉直流口水。猴妈妈心里很清楚,要是分得不公平,这两个小鬼一定会闹翻天的,那怎样分才公平呢?
二、导向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
1、分一分
(出示课件)请你拿出12根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如果没有小棒,也可以用身边的其他东西代替。
我们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
可以看出,猴妈妈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
2、认识除法算式
(1)读法、写法
两只小猴等得着急了。那么能不能把这种分法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呢? 是可以的,我们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和乘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那么除法同样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除号
请你注意看除号怎么写。(出示课件)先写一条短短的横线。然后在这条横线的上面和下面各点一个圆点。两个圆点离横线的距离是一样的。除号就表示平均分的意思。请你拿笔动手也写一写除号。
刚才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我们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12÷2=6(根)12÷2=6读作:12除以2等于6.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请你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除法算式请读一读。15÷5=3 8÷2=4 8÷4=2(2)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继续看12÷2=6这个算式。我们前面认识了除号。我们把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商。
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15÷5=3 8÷2=4 8÷4=2 各部分的名称。
3、探究其它分法
(出示课件)大宝和小宝正准备吃香蕉,邻居的猴妹妹来了。妈妈说:这些香蕉怎么办?
平均分成3份。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根? 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列出除法算式。12÷3=4(根)
读一读这个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四、导练
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练习
五、导评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