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探讨_人教版新课标-精选文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在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规定为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①“主题设计”是我国现实条件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探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依据、主题内容确证、主题生成与展开的方法,旨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参考。
一、主题设计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需要寻求基本的依据,否则,可能使主题内容脱离时代要求,悖离课程性质,偏离课程目的,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课程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
进入信息化社会,人类生活充满无限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教育的时间、空间、内容、方式也发生着空前的改变。“零距离”教育时代渐渐来临,教育时间任意安排成为可能,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以任何方式接受任何内容的教育,所有这一切,极大程度地改变着学校教育的内容,改变着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学校课程,无论被定义为何种涵义,始终与时代发展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它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中,综合实践活动被确定为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对应信息化社会,学生的生活和整个人类社会都已经发生了越来越不确定的变化,反映综合实践活动本质的活动主题已经不可能是固定的和预期的,它需要因应时代的变化、学生生活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变化,体现知识的变化。
从课程管理角度讲,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而由地方和学校依据实际开发的课程,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课程资源,不同的地理环境,课程开发的方式、内容也都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
(二)课程性质与主题设计
课程性质是确立课程内容、方式以及相应课程开发方式的重要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有着特殊的课程性质,对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活动方式、主题组织方式以及课程开发方式有着特殊的规定。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课程的性质。所谓“综合”不是强调两门以上学科结合,综合结果不是形成一门新的学科,而是活动项目和方式的统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内在地统整个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以实践经验为课程内容,课程范围涉及学生全部教育性社会生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主题设计强调综合性,非专门性。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学生经验的、生活的、社会的统整,也涉及现有学科框架无法收入的现代课题。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不是学科知识的连接,但它同时也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属于跨学科性课程,所以,活动主题可以是跨学科的课题。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性质。从历史角度看,它属于活动课程的一种存在形式。活动课程强调“体验”、“开放”、“整合”、“自主”,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本质上仍然离不开这些特征。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设计以学生实践经验为核心内容,倡导主动参与、主体体验、探究、调查等主要活动方式,注重学生在体验自然、志愿服务、观察、实验、调查、手工制作、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此外,活动课程设计指向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开发方式以学校本位为主。因此,课程设计和实施统一于学校层面,活动主题设计强调选择“适合学校和地区特色的课题”。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互联系。有文献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非学科性”,这种观点在一定意义上将其与学科课程区别开来,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容易导致过分地与学科课程划清界限,孤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难以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统整功能。从此意义上讲,与其提“非学科性”,不如主张“跨学科性”。
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而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而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③从跨学科角度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将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同时避免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学生在发现和探究课题的过程中,综合地、相互联系地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目的与主题设计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框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着重强调以下五方面目标: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这些规定明显表现在“情意态度”和“能力”领域,而对“知识”领域没有过多的说明。事实上,没有无知识的课程,只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知识有着独特的性质,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方法”的知识,包括调查、实验和探究的方法;“学习方法”的方法性知识;收集、运用与处理信息的方法等。其二,综合性知识,包括超越教科书的知识,即社会知识、生活知识、交往知识、网络知识、课外书本知识等。其三,“经验”的知识,包括直接体验、运用知识的知识。明确这些知识的性质,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主题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与实施需要认真研究课程目的,在目的指引下选择活动主题领域或范畴,再分别确立各领域或范畴的目标,规定活动内容。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一些学校往往凭教师直觉确立主题,不问为何要设计活动主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效益。
二、主题领域的确立
考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目的以及变化的时代同“主题设计”的关系,并非意味着主题设计可以完全成为可能。对于具体的主题设计者而言,活动主题的成功设计,仍然依赖于体现地方和学校课程资源优化重组的主题领域。
(一)主题领域确立的难度与必要性
综观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国家一级课程管理大多只有基本要求,没有指定具体的活动内容。尽管如此,不同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大都表现为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学习和生活学习。④课题研究领域包括自然现象或问题的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实践学习包括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生活学习包括生活技能的训练活动、生活技能与创造活动。这些规定为地方和学校设计活动领域提供了不少启示。
在我国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定中,除性质、目标和内容描述外,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即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同时要求各学校在活动内容选择时,要把握四条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这些原则性规定为活动课程开发指明了基本方向和思路,只是相对地方和学校教育现实条件而言,仍然是相当“抽象”,学校教师难以操作*果地方和学校依据这些规定,挖掘自身课程资源优势,研究活动主题领域,籍此示范,可望对我国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一定推动作用。
(二)主题领域设计广个参考性框架
显然,不同地方(或者学校)存在相应的活动主题领域,本文以深圳为例,尝试说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领域设计思路。
1.分析城市特点与发展状况。从深圳移民文化、特殊地理环境、快速发展的产业、独特的发展历史、人口素质特征、特殊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系统分析,籍此发现活动主题领域的区域性特征。
2.分析地方教育发展历史、现状与要求。3.分析课程资源:优势、不足、机会、困难。4.主题领域确立:国际理解、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社会参与、生活经营、资讯科技。
5.课程目标具体化分析:⑤ 第一,“国际理解” 认识并尊重不同文化差异。包容不同文化。
了解、关心全球问题,有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意识。体验人际关系,尊重并关怀不同种族和人群。
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宽容人。把握自己的文化特色,分享自己对文化建设的价值。积极应用外语,展现对国际的理解和文化的学习。第二,“健康安全”
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生命的价值。
发现自己身心特点,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乐于表现和发展自己。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具有开朗J观、坚强的个性。认识各种灾害与危险情境,学会保护自己上他人。第三,“环境保护”
接触自然,感受自然,欣赏自然的美。
认识环境改变与破坏可能带来的危险,学工保护或改善环境。
了解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国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增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进行观察与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第四,“社区参与”
认识社区地理、人文环境,了解物产特色浪间风俗和传统节日。关心社区重大活动和主要问题,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关怀团队成员。参与社区团体活动,乐于表达,自愿与人沟通。为社区建设和发展服务,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第五,“生活经营”
学会合理消费,形成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意识,做明智的消费者。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分享自己安排时间、金钱和个人生活的经验。
规划适合自己的健康的休闲活动,具备一定的野外生活能力。分享自己与家人沟通的方式,体验管理家庭生活的重要。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设计与制作的程序和方法,并设计与制作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了解作物生长和农副产品的形成与销售过程,掌握种植、饲养的一般方法。第六,“资讯科技”
认识资讯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形成从事技术活动必备的品格与态度,能够安全而有责任心地参加技术活动。初步具有与他人进行技术合作、技术交流的态度与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六大领域及主题群,仅供学校教师设计活动主题参考,学校可与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协商,发现新的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活动主题。
三、主题生成方法
(一)主题生成准则 1.主题之前先有学生。
学生不是因为课程存在而存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能够做些什么,先决定学生应该学些什么,而是研究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主题设计要重视那些来自学生的课题,要以学生为主题展开学习活动。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经验,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
2.考虑主题对学生的价值。
Sylvia C.Chard提示我们,应当以“问问题”的方式思考主题的价值。⑥这些主题是否能根基于孩子已具有的知识及能力(或旧有的经验好是否能帮助孩子更加了解他们所居住的世界?是否能帮助孩子了解别人?是否能让孩子了解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读、写、数算的价值?是否能提供孩子戏剧扮演或表现想法的机会?是否能鼓励孩子在学校外寻找资源的来源?是否能促进孩子与父母间的沟通?
透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讨论,主题的价值得到活动参与者的认同、质疑或否认,活动主题是否确立便有了实在的答案。
3.从学生角度考虑学生的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注意学生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和问题,不能选择与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的课题。活动主题与学生生活相关联,反映学生认为有意义的生活、自然、社会现象,使活动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4.从综合角度研究课程知识。
整体考虑课程的价值,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视为学校课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思考学科知识的运用,思考知识的改造,思考相互联系地运用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5.资源的可获得性。
主题活动展开需要的资源,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获得的在使是教师选择的资源,也需要符合学生的阅读程度和资讯处理技巧。
6.根据活动展开过程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主题。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它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因此,除预先规划与设计活动主题外,需要高度重视主题在活动中的“可变性”,关注活动过程中主题的“生成性”,依据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的发展表现和需求,及时调整、增加、改变主题。
7.尽可能就地取材,体现社区特色,并可以与地方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结合起来。
(二)主题生成过程
主题是由学生和教师以协商的方式共同选择和确定的。下面的步骤是主题以及主题网络化的办法,可资参考。
第一,共同叙事。教师与教师之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尽可能民主协商,必要时可以邀请一些社会人士或家长参与讨论,写下能够参考的或想到的任何与主题有关的词语,要求尽可能具体。
第二,比较归类。将比较类似的词语,记录在同一组项目中,把不同类型的放在其他项目。
第三,概念提升。为每一组写下标题或者分类标签。在每组中,选择一个适合的词语连接这组中所有项目的概念。第四,横向沟通A果与其他教师一起协同教学,此时就可以看看别人所计划的主题网。注意每一个计划中共同的特色;有一些项目和类别可能会在每一个人所计划的主题网出现;因为每一个人的兴趣和经验不同,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项目;当你看到每一个人所设计的主题同时,想想看哪部分可以合并在自己的主题网中。
第五,形成体系。将上述一组组的词语,使用“主题网状”的格式,誊写在纸上,主题中所有的概念并没有先后秩序之分。主题网上的许许多多小概念,就像是从一个中心概念(主题或论题)散发出的星点一般。
但是,活动展开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境,因此,预设主题并非绝对不变的。所以:
第一,在活动过程中增加新的有意义的主题。
第二,在活动过程中放弃无意义或经过努力仍然不可能完成的主题。
(三)选择主题的组织方式 1.主题的类型。
主题大致有三类:基于儿童的兴趣的课题、综合性课题、跨学科课题。三类主题的发展,一般从儿童有兴趣的课题发展到涉及学校、地区的课题,再发展到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九年义务教育1~6年级侧重儿童兴趣确定课题,7~9年级侧重以地区、学校特色确定课题,高中侧重选择跨学科性课题,但实际上,不管是九年一贯,还是高中,三类主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三方面是相互关联的。
2.主题组织方式。
主题组织以下列三种方式为主。
第一,横向统整。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背景,选择学科科际之间的连接点作为主题内容,统整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打散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所有知识放到同一个平台上,从“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连接”角度审视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连接点,寻找“知识”与“生活”的连接点,建构主题之间的关系。
第二,纵向递进。围绕主题,向纵深方向层层推进和展开。一般而言,要求主题综合性强,主题统整程度高。以“垃圾与我们生活环境”为例,第一层次主题可以是“垃圾的数量与变化”、“垃圾的种类与变化”、“垃圾箱的种类与变化”、“垃圾工人的辛劳”、“垃圾的运送与处理”等。在第二层次,“垃圾的数量与变化”又可以分解为“垃圾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增长”、“垃圾数量变化与生活方式”、“浪费与垃圾的增长”„„;“垃圾的运送与处理”可以分解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垃圾焚烧的主要流程”„„
第三,多元展开。注重概念、规则的统整,事实是概念、规则统整的基础。以主题为中心,思考主题一学生兴趣、主题一学科、主题一社会之间的连接关系,确立反映主题内容的不同概念和规则,进一步寻找能够体现概念、规则的事实,环绕在概念、规则的周围,形成一个由中心向周围发散开去的主题网络。如,主题“汽车”,与此相关的基本概念可以是“种类”、“驾驶资格”、“功能”、“构造”、“道路”等,而“驾驶资格”与“训练”、“执照”等事实相互关联,“构造”、与“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等事实发生联系。
第二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江南春》杜牧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描绘了优美的江南风光,同时寄托了兴亡之感,是一首怀古诗。在教学之前也看了不少老师的关于此课教学的案例,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将后两句定位课堂教学的重点,我深不以为然。顾名思义,《江南春》是描绘优美的江南春光的,在诗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展示了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春景图: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招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展开想象,体会千里江南那秀美的风光。在教学时不能因为诗句看似简单而忽略紧抓重点词句,在教学时,应抓住“啼”(可以和“叫”进行比较教学)、“绿指什么?”、“红指什么?”、“水村(小桥流水人家)”、“山郭(出示图片)”、“酒旗风”等词理解想象江南水乡优美的风光,体会诗歌的意境,沉浸在江南水乡的四月天。诗歌后两句是杜牧的想象,后两句不难理解,“寺”、“楼台”都是寺庙的意思,南朝统治者建造了那么多寺庙,现在还存在多少呢?对于这两句,学生能理解多少是多少,并不能作为重点来讲解,因为对于国家兴亡之感和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讽喻意味并不是四年级的学生能理解的,在课堂上,我发现即使学生说的头头是道,但是答案要么是教辅书籍上的,要么人云亦云,教师在适当的介绍“南朝”这个时代背景后,引导学生间要理解文章慨叹南朝兴亡之情即可。对于诗歌教学,在备课时的分析教材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样简单的诗歌,学生早已烂熟于心,就那么几个字,各种教辅已经讲它分析的透彻无比,老师还要教什么?我想学生所掌握的种种应付考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老师,如果眼光仅仅局限于每次的考试也太狭隘太简单了,在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感悟能力更为重要,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体会到我国灿烂文化的魅力,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智慧才是教学的根本。
二、活动背景:
这首诗是四年级学生必备的课外诗,四年级的孩子对抽象的东西不能完全接受,对形象的东西的记忆能力以及兴趣程度都会更好,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带动学生的五官感受去全方位的学习,充分利用四年级学生的过渡状态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感受读诗的美
2、让学生自己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并画下来,体会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3、比较学生互相的理解,讨论诗镜诗意
4、和学生一起唱诗,体会古人把诗当歌词来唱的美好,加强诗的记忆和理解
四、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张纸和彩笔
2、教师准备:课件、该诗的绘件、该诗的朗诵件、该诗的歌唱件
五、活动过程:
(一)教学过程
1闭眼听歌,猜歌名。用当下最流行的歌,让学生猜歌名,歌名答案是江南style,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自然引入对江南的理解,引出古诗《江南春》
2、听范读念该诗,体会该诗的韵律,请学生议论读该诗的重点读音在哪里,让孩子自己读
3、让学生自己体会诗的意境,拿出纸和彩笔,把自己理解的诗境画出来,并将诗提在画中
4、讨论各自的画的不足之处,补缺补漏,完善各自的画
5、学生根据讨论出的诗境体会作者写诗时的心情
6、带着对诗的理解,带着作者当时写诗的感情,和录音一起唱诗,同时感受古人唱诗的感觉
(二)收集反馈过程
1、收集学生对该诗的记忆程度
2、收集学生对该诗的理解情况
3、收集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评价
4、成立教学方法研究小组,收集学生各自喜欢的教学研究方法。
收集对象: 收集者:
调查时间 : 收集工具: 问卷
具体做法:让学生到学生中去收集语文教学中他们喜欢的教学方法,集中广大孩子的教学思路,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让同学们充分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带动孩子自主性,自觉性。
(三)成立教学方法研究小组
1、将收集来的教学方法做个数据整理
2、学生自行研究语文一部分课程的教案
3、讨论教案适用程度
4、将教案实施到教学中,体验教案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受欢迎程度
(四)总结
通过老师的具体生动的一节课,引出学生的教学反馈以及教学方法调查以及教案设计,让孩子的主体特征得到充分发挥,体会自己大众所爱的教学过程,让孩子参与教学,感受教学。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
阜阳市颍州区袁集镇赵洼小学 安文英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实践
学习情趣
深入研究
切实解决
摘要:
论述了教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怎样组织教学,如何把教与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合理联想,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教师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正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材改革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小学语文综合学习的定位却有诸多困惑。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非语文因素的过多介入,课堂没有了语文味。综合性学习究竟是语文学习还是综合性科目学习,一直存在争议。我认为,这个新课型新在强调知识的相互联系,突出知识的综合运用,各科目的联系和跨越。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突出联系,而忽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和外延。
二、有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实则一无所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语文综合实践课的目的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具体情况来说,老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语文世界,让他们参与活动,重视并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锻炼,让他们被文化吸引,所陶醉。
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式把握不准。怎样做到既不能像平时阅读教学课,知识传授课那样,也不能放任自流,成为学生的自由学习课呢?我个人认为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我们需要适当帮助引导,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引导、发挥小组合作学习
上课时,老师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突出对学生观点的尊重,从而过度降低在课上的作用,忽视了老师的引领作用,忽视了老师转换自己的角色,既是课堂的组织者,又是课堂的旁观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个因势利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小组综合学习。例如:对学生在进行感恩教育中,我们先和学生一起学习《慈母情怀》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文中的内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了《慈母情怀》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吗?你能感受到来自父母对自己的爱吗?当我们生病,最着急的是谁?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我们的又是谁?当我们过生日时,又是谁给我们庆祝?当我们学习进步时,又是谁最为我们高兴?让学习讨论,进行一次采访调查活动,进行记录整理,然后在班内回报交流,最后总体评比,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讨论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认识作为子女应该回报父母家人的爱。
2、注意语调的变换,并辅以表情动作,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
上课时老师为了做到常教常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求课课摸索,改进教法,篇篇课后反思小结。我们经常看到著名评书演员,相声小品演员每场演出为什么都能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和笑声:那就是来自他们绘声绘色的妙语连珠,那惟妙惟肖的声调动作,给学生上课也是一门艺术,那么我们在给学生上语文课时,何以不能效仿呢?于是我给学生上课教学中,努力揣摩和模仿人物的声调语言,面部表情,注意讲课语言的简洁、生动形象,注意调解语言节奏,运用声调的高、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随时变换面部表情,配以必要的手势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心情跟随教师讲课的内容而变化,加深他们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记忆,教学互动,真正实现语文综合学习时间活动的体现。
3、提高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在综合学习语文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牢固掌握课本的内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发展,教师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生活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体现自我。有位老师在教学 《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语文情景,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有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论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课本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4、重视实践 让学生回到生活中
课题源自生活,生活赋予情感,而我们的生活来源于实践,因而在我们的语文综合实践里重视实践体验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勇于生活,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选择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表达情感,对父母的爱当然也要表达出来。这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选择汇报的方式方法,如:口语方法:唱歌、背诗、说话、朗读;书面方法:画画、写信、习作(日记);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付出。引导学生珍惜现有的良好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学生们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 的学习也都有收获,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去孝敬父母和学会感恩。可见,只有立于生活,我们的综合实践才会迎合孩子的要求,激发学生的探究的积极性,获得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2、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欢迎来参考!
新学期来临,仍然面对老面孔,但要重新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承受新的压力,即让自己减轻压力,又能搞出新名堂,出更上一层楼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塌实,学得兴趣高涨,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六班共有学生50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想上要求上进,作业认真、一丝不苟。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听讲认真,但是也许受年龄影响,肯积极发言的学生微乎其微,大部分甘愿当听众。作文方面,能做到文从句顺、文章优秀的学生仅占30%左右,而陈海丽与俞泽锋等几位学生是语文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辅导和监督。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 “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识字量,故从六年级上册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教材后面附有生字表,按课序列出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高年段前三册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读变调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手指》《北京的春节》《藏戏》《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另外,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关于热爱生活、民族团结、爱国主义、了解多元文化、热爱科学等方面的专题。还设置了以“告别母校”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专题“难忘小学生活”。另外,上承五年级下册旨在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的专题“中国名著之旅”,本册教材编排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这组教材在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的外国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则作为本册教材的学习重点,加以妥善安排。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六年级下册是在前面十一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本册教材的结构和思路对前面的教材有一定的继承,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以期向初中教材平稳过渡,使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适应中学教材,缩短升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期。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过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如第五组,在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后面,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体现了最后一册对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要求。再如第二组,在课文《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的《除夕》片段,这也是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习作有什么启发。这里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近的。
人教版教材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在相应单元里各安排了一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本册安排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四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习方法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有3篇文言文,篇幅也相应要长一些,有了小学的基础,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另外,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同,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图,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后部的。
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与高年段其他各册教材相同,本册各专题的导语除第一组和第六组外,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精读课文后有练习题,从课文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迁移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习作”的话题和内容大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与导语呼应,为学生总结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平台。
如,第二组“民风民俗”。
这一组的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还要求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民俗,进行小调查。
导语:第一段明确本专题要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二段明确了要学习的读写方法,还布置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课例:第一篇课文是老舍的作品《北京的春节》,课文后安排了“阅读链接”,让学生看看不同作家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节的,各写出了春节的什么特点。在这篇课文的思考题中,还为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了铺垫,让学生想想、说说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后三篇都是略读课文,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在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后,安排了“资料袋”,展示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色建筑。在后面三篇课文前的连接语中,都渗透了本组的学习重点,让学生着重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为学生后面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了铺垫,也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编辑思路。
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其实在本组的导语中已经有较为明确的布置,学生将在这段时间内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并利用在课文学习中习得的方法进行习作,写完之后相互交流、修改,最后可以编一本民俗作品集。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老王》教学设计范文
一、课型:
教读课。
二、教学目标:
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本文把琐碎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的写法;理解本文语言风趣含蓄、简练风趣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在我们周围有一些人,他们生活艰难,不被人重视,却有金子一般的心,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的《老王》这篇文章,探究这个问题。
(1)学生齐读课文后,找出生字词,师生一起解决。
(2)引导学生整体感悟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2、在这篇课文中,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对课文结尾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学生思考回答)
3、教师小结归纳:这篇课文写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凉艰难。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
作品写到“大革命”,那是荒唐的**的年代。学术权威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但是,任何邪风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他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的好人。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卜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4、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5、结尾一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讨论研究问题。
1、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从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再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他们总是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
2、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是怎样组织的?
引导学生先列提纲,再探究为什么这样安排。
指导与明确:作者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这三点是按逻辑顺序安排的。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下面三段,按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断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断写“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见出老王心地善良。
作者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的。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眼疾,说到女儿给他大瓶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老王对钱家也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三轮改平板三轮,没法坐了,作者还是很关心老王,对老王有好处,所以老王总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谢。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他送伪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解析:
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解析:
①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解析: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三)布置作业:(选作一题)
1、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人物思想感情。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
2、在你的周围有像老王这样的人吗?他有什么样的特点?在周记本里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