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修辞手法公开课教案
走进修辞王国
教学目标
1.复习梳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七种修辞手法.2.了解七种修辞手法的不用特征.3.学会运用七种修辞手法,结合具体语境领悟其表达效果.教学重点
梳理七种修辞手法,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教学难点
领悟修辞的表达效果,品味语言。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对比句子,说说好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2.小结:确实,老师也觉得“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比“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因为翩翩起舞这个词让句子更加形象生动,增强了语言的美感,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导入课题:今天带领同学们走进修辞王国,寻找各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回忆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二﹑了解学情 以学定教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会了的修辞手法,并说出相关的例句。2.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三、重点复习
1.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出示句子: 出示特点:
(一种修辞手法,一种练习。)
四、巩固提高
1.热身赛。(出示比较简单的题目)2.抢答赛。(出示难度较大的题型)3.积分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改写句子)4.总决赛。(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片段)
五、总结课堂
今天我们重温了七种修辞手法,希望今后大家能和修辞交朋友,多运用,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让大家回味无穷。
第二篇:修辞手法教案
修辞手法总复习教案
上传: 黄妹香
更新时间:2012-6-1 13:23:26
复习目的:
1、对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能正确辨析所出句子的修辞手法;能根据要求仿写比喻句、拟人句及夸张句。
3、了解所学修辞手法能让我们把话说得更好,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尝试把需要的修辞手法运用到学习中。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猜一动物)
——鹅(找出修辞手法---拟人、比喻)
2、“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洲上。”(猜一植物)
——荷花(修辞手法:拟人、比喻)
二、做练习,总结特点,了解概念。
同学们是否掌握了这些修辞手法呢?老师带来了一些习题想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习题)
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填在后面的()里。
1、雨来光溜溜的身子像一条小泥鳅。()
2、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3、雷锋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4、是谁又吹响了那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5、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6、小鱼在河里窃窃私语。()
7、一阵风吹来,柳枝欢快地跳起舞来。()
8、这棵树直插云霄。()
9、我的家只有巴掌那么大。()
(做完第1、2题,总结比喻的特点。板书: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做完第3、4题,比较反问和设问,总结它们的特点。板书:反问:只问不答,问中有答。设问:自问自答。做完第5题,总结并板书: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做完第6、7题,总结拟人的特点,板书: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做完第8、9题,总结夸张的特点,板书:夸张,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加以扩大或缩小。)
刚才,通过练习,我们总结了它们的特点,同学们能够对照句子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大家是否能根据要求改写句子呢?老师还想再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 我会改写句子:
1、花开了。(改为拟人句)
2、八月十五的月亮很圆。(改为比喻句)
3、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三、小组活动。比比谁的修辞手法写得好。
1、小组完成。
2、学生展示。
四、总结:看来同学们对这几种修辞手法已经掌握了,其实,修辞能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把我们学过的一些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第三篇:修辞手法教案
修辞手法
考试题型主要有判断(选择题)、辨析其表达作用(参考阅读)、仿写或续写修辞句。
一、比喻
定义: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类型:
<1>明喻(甲象乙)例:共产党象太阳。
<2>暗喻(甲是乙)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3>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用喻词)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印”)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用来刻画人物或事物的形象,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如: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
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二、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比拟:(拟人或者拟物)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例: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人是没有尾巴的,这里把帝国主义写成兽类了)
三、夸张
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心眼小得象针鼻儿。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四、排比
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
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风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五、对偶(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六、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
[举例]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去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1.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作用:主要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作用。也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充满语言美。
七、设问(定义):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举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八、反问(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作用):增强语气。
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
九、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暗 引(间接引用)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辨析下列赐格: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E.清晨,鸟儿们唱着动听的歌。()F.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G.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H.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选出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A 设问 B 设问 C 反问 D 反问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是我们劳动群众。
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A 设问 对比 对偶 B 设问 对偶 明喻 C 设问 对比 明喻 D 对比 设问 明喻
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方法最少的一句是:()
A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B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C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D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选出语气最强烈的一项()A B C好。D
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比喻修辞方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明净的兴庆湖犹如一面照妖镜(“照妖镜”这个喻体,人们没有见过,越比越糊涂,改为“一面镜子”)B.小强的脑瓜笨极了,就像桌子一样,不会动脑筋。(“人和桌子”没有相似的地方,比喻物和本体无相似点,不能构成比喻,改为“橡榆木疙瘩一样不开窍”)C.足球队员个个身强力壮,如狼似虎地奔跑在绿茵场上。(感情色彩不一致,“如狼似虎”不能比喻朝气蓬勃的足球队员,改为“生龙活虎”)D.荷花淀几个青年妇女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样快。(织布穿梭、缝衣透针”比青年妇女驾船不贴切,不符合她们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乐观、上进的性格,应改为“箭一样飞去了”)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用具体的可以感知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而又不可触摸的抽象的精神,给人形象而深刻的感受。
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用多个比喻表现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
请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山”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岭,呼啸着奔向大海;长江,又好比慈祥的母亲,点点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 _。
例句:如果生命是树,尊严是根;如果生命是水,尊严是营矿物质„„
仿写:
下面一段话表达的是一位长者对年轻人的鼓励,在横线上填写组成与全段和谐的比喻。
年轻人,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
我只是一片树叶,你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一支蜡烛,你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只是一道小溪,你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仿写: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例句,补写出一个比喻句。例:诚信是人生路上的一张通行证。
声誉是
第四篇:《修辞手法复习》教案
《修辞手法复习》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怎样才能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谁来说说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复习这些修辞手法。
二、图片激趣,深入讲解,学练结合.(一)比喻
1.大家看,这是一幅弯弯的月儿图。(课件2)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小船)
2.谁能用一个比喻句将这两图连起来。在句子中,“月亮”是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小船”是喻体(比喻的事物),“像”是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
3.我们来了解一下介绍比喻相关知识:全班齐读(比喻的定义和作用)(课件3)
4.第一组的同学读例句:谁来说说哪个是本体、喻体、比喻词。
5.比喻句有三种形式:
A 明喻
(课件4)在这个句子中本体、喻体、比喻词分别是什么? B借喻(课件5)这个句子中,本体是什么?喻体呢?
C暗喻(课件6)这个句子中本体和喻体都没有出现,只出现了喻体,喻体是什么?把什么比作银条儿? 6.运用比喻句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全班读。(课件7)
7.不是所有含“像”、“好像”、“仿佛”等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我们看一下这些句子就不是比喻句(课件8)我们来判断哪些句子是比喻.(课件9)
8.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对比喻句的掌握情况,大家看题目。(课件10)
(二)拟人
1.过渡:一阵风吹来,花儿向我点头,小树向我弯腰。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师:什么拟人?全班齐读(定义和作用)(课件11)3.我们来找找句子把事物人格化的词:(课件12)
4.拟人句真是太有趣了,让我们也来试试吧!请大家一起完成这些拟人句。(课件13.14.15.16)
(三)夸张
1.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三种修辞手法:夸张,什么是夸张?全班一起读。(课件17)
2.夸张有三种类型,我们来了解一下。第一个句子小组读,这样的夸张我们叫做(课件18.19.20)
3.下面大家来看这几题,想想用了哪种夸张手法。(课件21)4.我们来说说下面句子怎样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课件22)
(四)排比(课件23)
1.介绍:排比和其作用。
2.同学们找一找句中相同部分。
3.同学要注意:排比句中有3个或3个以上的相同部分。(板书)
(五)设问(课件24).现在上课了吗?上课了。老师这句话里用到了什么修辞? 2.介绍设问:是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设问是自问自答。(板书)3谁来说一个设问句?
(六)反问(课件25)
1.师示例:难道这种修辞手法我们没有学过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全班齐读: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反问是问而不答,答案蕴含在问句之中。
3.提问学生造句。
(七)对偶(课件26)
1.我们一起来了解在古诗中常常用到的一种修辞手法--对偶 2.谁来举个例子。
三、交流练习,说说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七种修辞手法,接下来就是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们一起来玩冲关我最棒的游戏。请同学们拿出练习,进行第一关的练习。(课件27--31)
四、如何用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
1.第一关我们已经顺利过关了,接下来我们增加难度,冲过第二关:如何用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冲关之前,老师有些小小的建议,请全班同学一起读读。(课件32)
2、交流完成练习。(课件33--35)
五.进行语段训练
1.单个的句子大家已经掌握得不错了,现在我们加大难度,冲第三关,进行语段训练。
2.出示语段
(一):(课件36)
这段话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景,感情细腻,层次清楚。这样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漓江的水静、清、绿,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啊!
(2)课内的语段同学们掌握得非常牢固,那么课外的呢?我们继续增加难度,继续闯关!
3.出示语段
(二)(课件37)你发现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能全找出来吗?
(1)生交流
预设:句子
(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①生读句子。
②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为只有人才会“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我觉得这里把桃树、杏树、梨树当做人来写,把树写得亲切可爱,有生命力。
句子
(二)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①生读句子。
②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儿比作火、霞、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儿的美丽的颜色。
③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生2:这个句子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也将花儿的颜色写得很美。
④师:是啊,这一段话中,运用了这么多的修辞手法,多么生动、多么 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美好。
六、师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再一次地了解了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修辞是对语言的锤炼与加工,恰当地运用修辞是十分必要的。说 话 如 此,写作文也是如此。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做有心人,说生动话,写锦绣文。
七、课后作业:(课件38.39)
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公园里”为开头写一段话,用上你喜欢的修辞手法,看谁用得多,写得好。
板书
1、比喻: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2、拟人:把事物人格化
3、夸张: 夸大、缩小、超前
4、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
5、设问:自问自答
6、反问:明知故问
7、对偶:结构、字数相同
第五篇:复习修辞手法教案
《复习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熟知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2、能够正确判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3、能够把普通句子转换成含某一修辞手法的句子。教学重点:
复习常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准确判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教学难点:
1、掌握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技巧。
2、能把普通句子转换成含有某一修辞手法的句子。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同学们,请看这里的一组句子,请大家读一读,读后告诉我,你觉得哪一句比较好,说说理由。
对,“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比“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要好。因为用上翩翩起舞让句子更加形象,更生动,使句子表达的更透彻,明了,增强了语言的美感。这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复习常用的修辞手法:
1、好,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六年来,我们都见过哪些修辞手法?
2、学生各抒已见。老师板书学生汇报的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
排比 设问 反问 夸张 对偶
3、对,以上是我们学习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同学们能不能各写一句含有以上修辞手法的句子。可以小组来完成。(前后相邻两桌的4个同学可组合成一组)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4、抽两个小组来汇报结果。老师带着同学们听取汇报,并发表自己好的见解。
三、判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1、读这张幻灯片里的句子,独立思考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抽学生回答自己的判断。并说说判断的思路。(1)请第一个学生回答“不努力,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
老师补充说明:这个句子从标点符号来判断是一个问句,但它不要求人们做什么回答,因为答案就在其中,它的意思是:不努力,就不能取得好成绩。不过是用问的形式来加强这层意思罢了。反问句和一般的问句比较,它有较明显的标志词“怎么
呢”“难道
吗”(2)请第二个同学回答“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老师补充说明:这种修辞的句子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你看,一个碗很轻的,在这句中却觉得有千斤重,实在言过其实了,夸大其词了。还有缩小的那种,如:他的家只有巴掌大点地方。(3)请第三个同学回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
老师补充说明:对偶是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句子,一般诗句常用这种修辞手法。(4)请第四个同学回答“课外活动时间到了,同学们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老师补充说明:这种句子的特点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含有三个或以上的“有的”或“有时”“一会儿”的通常都是排比句。(5)请第五个同学回答“庄稼长得好,玉米粒粒饱,高粱乐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老师补充说明:这种句子明显的特点是把人当成动物或植物来写,或把物当作人来写。(6)请第六个同学回答“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老师补充说明:这种句子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说成另一个物体。两种物之间有相似之处,句中通常还有“是”“像”“如”“好像”等字眼。不过不是所有含有这样的字眼的都是比喻句,关键还要看句子是不是把这种东西说成了另一种。他们之间有没有相似之处。比如:“小明像他爸爸。”这一句就不是比喻句,因为“小明”和“他爸爸”是同一类。(7)请第七个同学回答“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
老师补充说明:设问句最明显的特点是自己提问自己作出了回答。设问句的好处是更能引起注意,表示强调。
四、把普通的句子转换成指定的修辞句
以上我们对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我们也知道运用修辞手法句子会更形象生动优美,所以接下来我们来按要求转换句子吧。(出示第三张幻灯片)
1、大家看这张幻灯片,读句子按要求转换句子。
2、老师每题抽两到三个学生回答自己做的答题。参考答案看幻灯片。
(1)、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离开。(改成反问句和设问句)反问句: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怎么能离开呢?
设问句: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能离开吗?肯定不能。(2)、天上下着大雨。(改成夸张句)夸张句:天上下着倾盆大雨。(3)、天上正下着大雪。(改成比喻句)比喻句:天上正下着鹅毛般的大雪。(4)、风轻轻地吹动小树。(改成拟人句)拟人句:风姑娘轻轻地抚摸着小树。
五、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小学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只要你掌握了修辞的特点,就能合理的运用了。希望同学们能灵活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把语言表达得更动听更精彩些。
六、作业:
以上修辞手法各创作一句。板书设计
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设问 反问 夸张 对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