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要深刻认识十八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学习思考,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感觉贯彻落实好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首先要做到三个坚决。
一、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
长期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保证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必须有一个领导核心。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带领全国上下继往开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新局面。在这一伟大实践中,总书记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确立总书记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
民心所向。
回顾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二十世纪初期,以列宁为领导核心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带领全国人民一举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起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然而还是这一政党,却在20世纪90年代瓦解毁灭。究其原因,就是党中央权威没有了,谁都可以言所欲言、为所欲为,党内思想混乱、纪律松弛,这种情况下“哗啦啦轰然倒塌”也就成为难以逃脱的命运了。包括我党早期革命时期,特别是遵义会议前,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党中央,导致党的事业几经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危险。
因此,不管从历史还是现实看,坚决维护以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既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也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都要进一步深化对坚决维护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在思想上衷心拥护核心,在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在行动上主动看齐核心,以铁的信仰、铁的信念、铁的担当,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殚精竭虑办好自己的事,让党中央放心、让省委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要坚决把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正是在这样的传承和坚守中,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才 2
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淬火成钢。也正因如此,我们党才书写出“小米红薯加步枪”打败“飞机坦克加大炮”的革命传奇,才有了全面建成小康、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烧旺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反过来看,如果党内政治生活的炉子,长期不着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温度,就炼不出钢来。虽然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活气象一新。我们也要清楚,当前党的建设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四种危险”“四种考验”都将长期存在。商品交换原则、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想法,难免会渗透到党内生活中,社会上所谓的人际关系、庸俗交往,也难免会投射向党内政治生活。特别是去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落马者面对镜头,剖析自己信念动摇、纪律松弛的问题,都警示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常抓常严,严防政治灰尘和微生物污染、侵蚀党的肌体。
2016年12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坚持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带头落实《准则》和《条例》,召开民主生活会,研究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措施,这是党中央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和重要举措,为全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作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我们更要认真学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提出的明确要求,3
以中央政治局为标尺,把每一次民主生活会都组织好、召开好,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烧旺炉子、筑牢基础、去除杂质,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三、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要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重规矩、明纪律,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赢取民心的重要法宝。从成文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红军,再到进入上海秩序井然地睡在街头的解放军战士,每一个细节,都是政治规矩的体现,都是践行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要求的生动实践。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忠诚度的重要检验”。
纪律只要制定,就要动真格的,不能搞“下不为例”;规矩只要建立,就不能只是说说,让没规矩成为真规矩。纪律、规矩既是准则、标尺,也是底线、红线。现实中,有太多的党员干部,都因为忽视纪律、无视规矩,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从季建业、周本顺,到令计划、***等,都因为不守规矩、不守纪律倒了下来;从湖南衡阳的破坏选举案到山西“塌方式腐败”,再到辽宁拉票贿选案,都让我们看到了破坏规矩、不守纪律的危害之大、危害之深。
党员是人民群众的“排头兵”“领头雁”,更要在讲纪律、守规矩方面做表率、当示范。特别是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 4
要经常回忆一下自己在入党时,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字字如钉,声声有力的誓言;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清除掉思想认识的杂草枝蔓、举止行为的出格越轨,多念“紧箍咒”,常加“硬约束”。只有始终把规矩纪律挺在前面,才能够面对外部诱惑的时候不动心、不动手;才能在台上台下的时候,始终如
一、慎始慎终。
第二篇: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保康县妇幼保健院 王珍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一条例一准则对我们今后怎样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怎样进行党内监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通过听党校老师培训、听市纪委干部宣讲,认真学习条例和准则全文,我有以下三点认识:
一是抓学习宣讲,落实学深学透。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全面从严治党,展现了我党反腐倡廉决心之大,信心之坚。条例和准则的出台非常慎重,是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主线;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尊崇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着力把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系统化;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坚持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处理好新旧准则、条例和党内其他法规的关系。既从政治上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提出原则性要求,又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所以,我们要对全体党员干部做好宣讲,认真学习准则和条例全文,用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言行。
二是抓政治生活,落实从严治党。根据准则要求,我院支部要加强对党员政治生活的管理,加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举办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交心谈心,认真开好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严肃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让咬耳扯袖成为经常,让小错误、小毛病都因为同志们的监督帮助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维护中央权威,严守政治规矩,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抓监督执纪,落实责任担当。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肩负起主体责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同志之间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修正错误、共同进步。加强对单位内部的日常监督,发挥党员民主监督作用,把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结合起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只有既当好纪律的维护者和执行者,又当好纪律的监督者和纠偏者,才能形成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良好状态,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也才能保持我党的青春活力。
2016年11月29日
第三篇: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晋城三小
李
丽
十八届六中全会闭幕以来展开了一系列的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的活动。通过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感觉到从严治党和教育之间的关联如此重要。
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从从严治党到依法治教,必须加强法治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全社会有责,但教育具有最直接、最集中,最系统、最有效的作用,在加强法治教育中扮演着无可比拟的重要角色。一方面是对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的法治教育,培养现代法治人才。教育工作者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从严治党、依法治教的表率,这样才能肩负起培养合格法治人才的重任。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另一方面是对全体人民的法治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法治素质。在这一方面,教育同样肩负重要职责。全体人民法治素质的提高,既能为建设法治国家奠定基础,更能为建设法治教育创造环境条件。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这句话,也充分显示了党在今天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了一个篇幅强调了进一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着力规范党的权力行使,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真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为民谋事。教育工作者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从严治党、依法治教的表率,这样才能肩负起培养合格法治人才的重任。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进行法治教育,要从培养法治意识开始。法治意识是对法律法规和法治制度等的理性认识和把握,是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动力。培养法治意识,一方面靠学习,一方面靠行动锻炼,做到知行结合。为此,学校教育要与社会法治机构协同合作,共同做好法治教育与宣传。进行法治教育,要把培养法治思维作为重点。法治思维是一种运用法治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如果说法治意识使人有观念、有动机,自觉想到用法治来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话,那么法治思维使人有方法、有能力做到用法治解决和处理问题。
让法治成为人民的信仰、国家的信仰,是法治教育的核心。要实现从法治意识到法治思维、再到法治信仰的法治教育目标,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法治素质,必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中纳入法治教育的内容,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法治机构共同参与的全面的法治教育体系。
通过学习,我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把教育工作提到了更高一个高度,让我把教育工作做好的信心百倍增加。
全会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明确了党的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我们更加强化了跟着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我将紧密团结在以习
遇意识、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将学习精神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教研活动和每一次主题教育中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于地方百姓。
第四篇: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做出新的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历史担当,体现了全党的共同心声,对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力量,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会议认为,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要始终坚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了积极作用。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来抓,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为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保证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完成中心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综合分析,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各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作出示范。
对此笔者认为,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树立大局意识。大局意识就是坚定小局服从大局,在关键时刻,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强化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的思想主导,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禁止出现无大局、无组织、无原则的事件。加倍珍惜目前的大好形势,珍惜好当前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树立服从意识。党员干部服从是天职,要不折不扣、不走样、不变形的执行好党的各项决议。基层干部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坚持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献给组织”,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和党员。党员不抓,一盘散沙。把“两学一做”活动开展到每个支部,就是让从严治党的精神真正灌输到党组织的每一个党员中来,把每个党员锻造成党组织在基层的“螺丝钉”,以实际行动体现党的先进性,以自我要求巩固党的纯洁性。
树立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员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及其书记必须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深化“责任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就做不到从严治党”的思想认识,将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主动把责任记在心、扛在肩、抓在手,推动党的各项事业无往不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强力问责倒逼责任落实,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其位、谋其职、担其责,真正使管党治党严起来、实起来。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六中全会。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6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6年7月26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1]。
会议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来抓,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为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保证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完成中心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综合分析,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作出示范。
会议认为,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3年颁布施行以来,对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显现出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强化党内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修订党内监督条例提供了重要遵循。这几年,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严明党的纪律,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奠定了重要实践基础。修订工作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应抓紧抓好。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企业效益有所回升,金融市场总体平稳运行,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加,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的风险隐患。当前,经济运行的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我们必须把握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压力为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通过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组合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走势,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会议强调,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相机、灵活调控,把握好重点、节奏、力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宏观环境。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保证公共支出能力和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领域。要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合理增长,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要持续深化“放、管、服”和财税、金融、创新、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优胜劣汰和产业重组,提升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要采取正确方略和有效办法推进五大重点任务,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去库存和补短板的指向要同有序引导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要坚持引导市场预期,提高政策质量和透明度,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住市场预期,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发展信心,特别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民间投资,改善企业微观环境,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要发挥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十分重要。各地区各部门要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提高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回顾: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15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会议指出,推动“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会议指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加快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必须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中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主要议题】
作为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从1953年至今,中国已完成12个五年规划(前十个为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由于2020年既是“十三五”的收官年,也是中国第一个百年梦想实现的时间节点,因此,这份规划将对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五年做出怎样的安排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
【十大领域】
从5月27日至今,习近平接连举行三场座谈会,听取上海、江苏、贵州、湖北、辽宁、吉林等18个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人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在这三场座谈会中,习近平明确了中国在“十三五”期间需要补齐的“短板”,部署了需要取得“明显突破”的十大领域。
一是保持经济增长。“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习近平要求,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将完成三个转变:从主要靠投资、出口变为“三驾马车”协同带动;从主要依靠工业变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从主要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为提升经济竞争力,中国将改造传统行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并积极培育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
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将在科技、产业、企业、市场、产品、业态和管理等领域全面推进创新。
五是农业现代化加快步伐。相比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当下的薄弱一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下,中国将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技术创新的步伐。六是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强调,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
七是协调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推出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多个区域经济战略,未来,区域、城乡发展的协调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成为政策重点。
八是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在调研中强调,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九是民生。今天的政治局会议指出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也要求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
十是扶贫开发。对于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的工作。习近平要求各地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