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它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关注个体的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怎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一精神,使每一天的课堂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这是目前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我们认为,演好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备课,致关重要。也就是说,要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必须要重新认识、理解、思考“备课”这一命题,要赋予它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和要求。
备课,简言之就是为教学做准备,它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备课是一个多层面且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研究教材,撰写教案是备课;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情况也是备课;翻阅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了解国内外形势还是备课;研究教育理论,锻炼教学能力是备课;与同行交流、获取相关信息也是备课;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还是备课,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备课。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为备好课、上好课做准备。概括起来讲,备课主要包括专业准备和教学设计两个方面。
一、专业准备
备课是展示教师创造性劳动过程的真实记录。假如把课堂比作一个舞台,一篇好的教学设计恰似一个精彩的剧本,教师好比是剧作家兼导演,学生是主角。在这个精彩的“剧本”里,蕴涵着教师的思想观点、文化品味、人文素养、个性品格、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事实证明,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没有相应的专业水平,其备课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专业准备即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要求广大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育专业知识等职业知识,三者缺一不可。
其次是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1)丰厚的人文素养。包括伦理修养(能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善于合作等)、艺术精神、生命意识、民主意识、审美意识等。(2)积极的专业精神。教师既要乐业又要敬业,既要积极进取又要不断创新,还要有忘我的奉献精神。(3)良好的职业心态。备课可以说是教师生活的一部分,因而需要一种安静的心态,要对教育充满激情。也就是教师要具有专注的专业情感,能珍爱自己的职业生命,对自我的工作充满期望,对教育事业充满美好的憧憬。
第三是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学设计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支撑,同时进行教学设计是为了实施有效的教学,如果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再好的教学设计也都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操作能力、班级建设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的锤炼,努力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来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第四是不断提升自主特性。教师也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各有所长,各具风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适时机地彰显自己的专长,注意扬长避短,在与同班教师形成差异互补的同时,注意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和有序建构;同时它也是教师调动经验、自我梳理和资源储备的一个过程。教学设计涉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等诸多方面。
(一)精选教学内容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备课首先要备教材,但绝对不仅仅是准备教材内容,或只是由教参到教案的简单的“块移动”。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对教材重新进行结构的组织、脉络的把握以及内在规律的揭示。
1、走进教材
(1)吃透教材,感悟文本。
首先要把教材看作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成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要与作者形成对话,感悟文本的内在意韵。教材的背后是作者,是编者,是“人”,我们要尝试着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编者对话,努力把握他们的思路与写编意图。
(2)把握要求,明确目标。备课是为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而进行的整体规划。换言之,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新课程要求教师备课必须既注重知识的学习,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关注其情感的变化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教学任务和学生需要来规划学习目标,体现目标的全面性(整合三维目标)、整体性、适度性、渐进性和实效性,努力使“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在过程性目标中得以体现,并逐步得以实现。
(3)瞻前顾后,沟通联系。
教学设计要“瞻前顾后”,瞻前就是指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顾后就是要考虑已学知识、即将学习的和今后要学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学校的全部教学活动作为有机的统一整体,教学系统的各层次、各类型的教学活动都要瞻前顾后,相互促进,承上启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这就要求教师从整个教学的进程来思考、设计每一课,争取做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力图为学科教学勾勒出一幅美好图景,指明前进方向。
另外,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也应瞻前顾后,一定要着眼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每一课学习目标的制定,更要注重单元目标的制定,这样才能使单元的整体目标和每一课的具体目标相互融合,使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持续、稳步发展。
(4)合理舍弃,突出重点
要学会研究不教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明确不教什么比只研究教什么还要重要。合理的舍弃是一种智慧,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是课堂教学走向自主、开放,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2、活化教材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资源,并通过多种形式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努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
(1)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领悟学习内容,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的预设,并努力使其更具挑战性和感染力。
(2)将静态知识动态化。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当教材在没有进入教学过程前,它只是处于知识的储备状态,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材中的静态知识操作化、活动化。因为这种形式更符合学生心理,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学科融合
学科融合,主要是指为保持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而采取共建、调整、重组、合作等各种集合形式。新课程倡导学科教学走向综合,新教材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一改传统教材学科单一的模式,既突出了学科性,又体现了基础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学科融合性,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发展空间。备课时要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融合,而学科融合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与结合点,同时要突出本学科特点,通过学科间的紧密结合,构建新的学科结构层次。当然,学科融合不能表面化、形式化和牵强附会,不能喧宾夺主,只有遵循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融合得当,才能集合相关学科的各种资源和优势,才能使学科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挖掘资源
学科教学要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必须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我们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际,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准备,努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源头活水引进课堂,使教师真正做到变“如何教教材”为“如何用教材教”,力图成为教材的开发者、课程的创生者。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尊重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我开发。因为教师是资源,学生也是资源,资源的开发是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顺应学生的需求,努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真正将“差异”作为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应该说教学资源无处不在,但要遵循“外在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课外是对课内的补充和延伸”这一原则。
5、选准话题 没有“话题”(问题)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教学,有话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话题设计要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其一,“话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是平等对话、互动生成的“中介”。好的话题是促进对话、互动向深度发展的动力,它能引起学生的共同兴趣、共同思考和共同探求,因此话题必须要有探究性和思考价值。其二,话题还应具有开放性。话题的表现形式通常是“发问”,其设计要能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方向,而决不仅仅是师生、生生进行一一对应(一个问题仅一个答案)、机械问答的拐棍,力求做到一个话题对于不同的对象应有独特的思考和个性化的答案。其三,话题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入点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但教师设计的话题还要有序进性,体现情境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其四,有的话题还应由学生自主生成,也就是说要注意备学生可能引发、生成的话题(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经验储备
教学机智源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源于“问题资源”的储备。经验资源的储备是被许多教师所忽视的,有的人做了一辈子教师,相同的内容教过好多遍,至今却没有一篇教学后记,没有一份学生常出错内容的记载,更谈不上教学经验的积累和“问题资源”的储备,对学生曾出现过多次错误的题目和提出的疑议仍感陌生,毫无应对的措施。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必须学会教学后的反思,认真记好“三记”,即观察日记、教学后记和问题累记,并把它作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加以储备,为课堂教学中有效的互动生成提供有力的事实和经验支撑。
(二)研究实施过程
备课更要备方法,尤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的指导。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最重要的阵地。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及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那么课堂就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要时空,教师要转换角色,始终扮演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欣赏者、互助者和指导者。因此,备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准备教学方法,创设积极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进行积极的活动体验、情感提升,达到自主、和谐发展的目的。
1、建构教学过程 备课是对教学过程的合理建构,是引导师生平等对话、互动生成的蓝本。教学过程的构建,首先要树立现代教学观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期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建构过程时,教师要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分析,要努力遵循教材的特点,还要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教材的内容不同,呈现的形式不同,采取的教学程序也有所不同。比如,我们经常采用的:“情境——活动——体验”、“问题——讨论——总结”、“自择——自悟——交流”等教学程序,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但无论采取何种程式,都应注意体现以下特点:是否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是否有利于问题的生成;是否有利于合作学习;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体验;是否有利于全员参与;是否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选择教学方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必得法。教师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方式和操作策略,为灵活选择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打好基础。从理论上讲,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接受式,二是自主式。接受式强调的是结果,自主式强调的是过程。新课程主张由结果走向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等过程,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创造,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
在选择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既要整体设计,又要分项考虑,某种学习方式既可以贯穿一堂课也可以体现在某个教学环节上,该用则用,不适合用则不用,还可以多种学习方式结合使用。例如合作学习,不是什么教学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有的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就没有必要合作。合作应有针对性,一般是对某些问题自我难以解决、理解文本内容需要角色表演、需要实践操作才能学懂的内容,可选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又如自主学习,它是在教师主导前提下的自主。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实施“支架式”引导,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对某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实”与“活”、“讲”与“练”、“动”与“静”的有机结合,即实现接受式与自主式(如,发现式、活动式、体验式、情境展开式等)的融合。因此,教师在备学生的学习方式时,主要是备问题的设计、备情境的创设、备引导性的语言,要注意体现自主性、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创造性等特征,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自觉的生成学习方式奠定基础。
3、注重教学艺术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学艺术一直颇为人们关注。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超凡的才能,而且必须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爱因斯但曾将教师修养概括为德、才、术三方面,这里的“术”就是指高超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综合艺术,它与教学技能、教学技术、教学技巧、教学方法、教学机智等范畴,是一种包含、从属的关系,但我们不能将它们等同视之。教学技能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能力,它是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潜在可能性,是教学艺术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教学技术是指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是教学艺术得以表现的媒体或物质条件。教学技巧是教师教学艺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是教学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要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教学机智是教师潜在的教学技能、应变能力等在教学实践中的现实表现,是教学艺术中的一种动态体现。
教学艺术是教学个性的升华与美化,具有审美性、趣味性。也就是说,教学艺术是一种科学再现教学内容求“实”、艺术表现思想情意求“活”、师生发展求“优”的辨证统一,是追求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过程。因此,备课时要通过我们的有效预设,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再现美,主体情思表现美,优化教法传达美,个性特色风格美”,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4、整合教学手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以及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建设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整合教学手段”,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而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与其它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努力服务于具体的教学任务,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它强调教师备课时,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以及传统教学手段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力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探寻设计依据
教学设计要能有效地引导操作,对学生的发展要有意义。也就是说选择、运用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能真正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1、理念支撑
任何一次教育改革,都应以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教育每前进一步,无不依赖教育观念的突破,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意。备课的改革也是一样,首先教师思想观念上必须有所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没有教师教育思想上的转变,就不会有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如果说有些教师教案没有创新,那就说明他们还未能真正跳出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旧模式,与其说是方法技巧的落后,倒不如说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落后。在备课时,最为关键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实施师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努力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认识到在新的时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一种平等交流、相互尊重、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师生关系。
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也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所以改革备课方法应先改革备课思想。也就是说,我们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以新的学生观、新的课程观、新的学习观、新的质量观等新的理论、观念来指导备课,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2、目中有人
“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设计教学”,既是一种理念,更使一种具体的教学行为。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目中要有学生,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了解学生就是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内在潜能要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充分估计,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间的联系要进行分析,努力寻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形成多种对策预案,使所设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相吻合。这就是“备学生”——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内在需要设计教学思路,准备指导策略,从而真正落实“分层要求,尊重差异,据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和策略。
目中有学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备课,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备课时不妨认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①学生对什么最感兴趣?什么时候听课最认真,学习最投入?最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②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③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据此来选择、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并在教学中不断调整并优化教学设计,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3、体现自我
教师是教学资源,如果在备课时仅把自己作为进行教学设计的工具,而忽视了自我在实施教学方案中的优势作用,那么其教学设计肯定会不切合实际而理想化,这样不仅自我的资源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且会影响教学效果。备课时勿忘自我,注意体现自我,发挥自身优势,要努力使教师个体独具的个性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张扬,努力优化课堂教学,逐步形成较成熟稳定的教学风格。因此,在进行预案设计过程中,我们倡导“三问”:一问我的教学预设是否有效?二问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设计?三问对于我来说,到底怎样设计最有效?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与人(师生)合一,进入备课的最高境界,以期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最好的自我,不断追求整个教学行为的有效与完美,提升自己生命的质量。
4、注重创新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课堂教学亦是如此,由于每节课的教学所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是不相同的,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因而也是丰富、具体的。因此,新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灵活多样的,备课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课程内容、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异,力求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充满创造性。事实恰恰相反,我们调查发现,很多教案似乎都是拷贝克隆的,这些备课既没有标新立异的鲜明特色,更没有一丝一毫个性的张扬,常常是千篇一律,因而课堂教学也经年不变,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习负担重,教学效果差。课堂教学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备课的创新,注重从备课开始渗透新理念,体现新思想,融注新方法,才能备出特色,设计出好的教案,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是动态的、发展的。我们还应大力提倡“集体备课”方式,学习他人备课与教学的经验;备课时注意体现“三个痕迹”:书上有备课的痕迹,教案上有修改的痕迹,教完后有反思的痕迹(写教学后记),学会根据“学情”不断丰富、调整、优化自己的设计;预案设计力求详略得当,即简化程序性设计,加强预设性设计,为教学中的互动生成作充分准备。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理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可行的教学策略,应对学生各方面的需求,这样才能灵活贯通,更好的实施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探索出一条符合“课改”要求的“有效备课”新路。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撰文指出:“课堂教学蕴含着无限的精神财富。不思改革的课堂必然水波不兴,死水一潭;不思创造的教学必然机械刻板,浅薄乏味。永葆课堂教学创造性与有效性的精髓在于对课堂教学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与思考”。正是基于上述理念,我们远学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改经验,从我校学生实际出发对课堂教学先后提出了“三精一清”(学生精练、教师精讲、堂堂清)教学理念,以及“三个三分之一”(学生自学不少于三分之一,教师讲解不多于三分之一,学生训练不少于三分之一)教学要求。对各种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地学习、选择、判断,兼收并蓄,逐渐摸索出“自学、研讨、点拨、反思”四步教学范式,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主动,教学质量稳步增长。
一、“四步范式教学”的含义
教师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为依据,确定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以教材为蓝本,开发供学生前置学习的《自学导引》学案,在班级建立稳定的且能够互帮互助的弹性合作学习小组,培育起操作简便有效的学习过程评价机制,对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作业课、复习课等灵活选择应用“学生自学——分组合作研讨、交流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应用反思”四步教学模式。以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把话语权让给学生,把学习的责任也赋予给学生的生本课堂,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二、“四步教学范式”流程路线图
三、课堂基本结构 上课伊始,教师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根据物理学的属性和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通过某种方式引入课题。第一步:自学。(约15分钟)
1、细读教材,基础梳理。
(1)教师让学生四个明确:明确阅读内容;明确阅读时间;明确阅读方法;明确梳理要求。(2)教材和教辅或学科“自学导引”资料的配合使用。
2、问题导引,温故知新。
(1)教师满堂问,学生集体答毫无价值。
(2)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紧扣教材设计核心思考问题。
(3)设问要充分考虑学生新旧知识体系的衔接,合理设置思维的梯度。(4)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黑板呈现思考问题。(5)以问题导引学生思考,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定时训练,知能跟进。
(1)训练题要重基础,重能力。教师必须把握课标对课时内容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学生定时训练不能拔高要求,设置难路虎。重心在于熟悉基础内容。(2)布置适量的探究活动思考题或5—6个选择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定时独立完成,完不成的做好标记。
(3)教师巡视检查到位,初步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第二步:研讨。(约8分钟)
1、同桌检查,互批互改。
(1)在建构弹性合作小组时,充分考虑同桌组合的学习能力,能互帮互学,相互影响,让优生带动弱生。
(2)讨论或批改基础梳理的填空题或定时训练的选择题或探究活动中的问题。(3)若涉及验证性实验,小组内共同完成。
(4)鼓励同桌大胆交流,即使批改错了也没关系。
(5)同桌解决不了的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中组长或大组长组织讨论解决。
2、组间交流,扫清障碍。
(1)中组长与小组长迅速交流答案,并在中组内交流,解决部分小组认识中的共同错误。(2)中组长将组内解决不了的认知矛盾提交大组长,大组展开交流讨论,再解决部分中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3)大组长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即将问题提交老师。
(4)各组长要同步做好记载。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好各组的学习评价。
3、小组展示,生成问题。
(1)通过组间交流,完成基础梳理和定时作业。要求学生作业用蓝色或黑色钢笔书写,小组、中组和大组批改时用红色笔书写。
(2)各组长将正确答案标示在老师指定的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或发言辩论。(3)教师摸清各大组长在组织交流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讨论中新生成的问题。第三步:点拨。(约12分钟)
1、学生发言,师生评议。
(1)通过组间交流、批改,正确的或不能确定的答案及问题已经比较清晰。
(2)教师不要忙于给出正确答案,鼓励学生发言表明对正误的再认识或看法,摸清学生思维方向和思维障碍,引导学生自解疑难。(3)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对学生中好的思维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
2、教师精讲,解析疑难。(1)学生已懂的不讲。
(2)超出学生认知能力,即使讲学生也难懂的不讲。(3)发现极个别学生的问题,不集体讲,进行个别辅导。
(4)采取最优的方法,根据课标要求,教师要抓住关键,抓大放小,精讲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让部分学生产生顿悟。教师的讲授必须把对方法的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而不是把结果呈现给学生,讲得透,点得活。第四步:反思。(约10分钟)
1、当堂作业,现场批阅。
(1)适量、分层布置教材中的作业或教辅(学案)上的作业,因人作业。(2)学生独立完成,不组织组间流动交流,同桌间个别问题可轻声讨论。(3)对先完成的,教师可先当面批改,以激励学生快速完成作业。(4)教师深入学生中检查、答疑、解惑,同时了解本堂课的教学效果。
2、及时整理,强化记忆。
(1)教师用1分钟时间归纳总结本节的内容,规律,公式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记住并在后面的巩固学习中进一步掌握。
(2)学生反省所学内容与方法,寻找需要进一步质疑之处,同时将所学内容与原有知识基础联结成网。
(3)学生整理笔记,及时记忆或消化理解。
四、精心设计《学案》,灵活应用模式 有效的课堂源于有效的积极的教学设计。我们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具体作法是,首先鼓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学习内容按照教师创设的情景进行自主学习;如果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个体开展探究性学习;如果个体研究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或集体合作的探索学习,对疑难问题积极思考,不断尝试物理研究中的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再提交老师帮助。在合作研讨过程中,鼓励小组内成员间、大组集体间,将学习结果交流展示,大胆质疑,相互补充,相互竞赛,直至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教师的点拨讲解要根据学情适时介入,当好导演,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积极引导好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学生已学懂的坚决不讲,无论怎样也学不懂的坚决不讲,确保课堂实现精讲、精炼、精评、堂堂清的教学佳境。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
摘要在教学中师生交往是老师与学生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 发展 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使学生在有效课堂交往中得到全面发展。本文从分析我国教学中师生交往现状和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 现代 教育 背景下师生交往的特点,探索构建和谐师生交往的对策,以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关键词师生交往生生交往课堂教学 新课标指出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着频繁而密切的联系,这种师生间、学生间的广泛交往与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现代教学理念下,师生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两者各具独立人格且完全平等,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和表现的最好形式便是课堂教学交往。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快乐。
一、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涵义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交往的社会,人类社会生活离不开交往,20世纪50年代开始,交往理论开始从 自然 科学 和技术科学领域迅速扩大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这引起西方 哲学 家对交往理论的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结果使交往理论获得重要的进展,交往理论也因此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哲学理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使交往实践观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使交往这个哲学主题迅速转变为社会主题,并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渗透到教育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认识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不应再是单纯的接受被动活动,而应是师生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交往的互动活动。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对交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交往是建立在主体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的,“只有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称得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则是被动的、单向的关系,是不能称为相互关系的”。[2]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是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课程教学的有效进行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课堂教学最终要实现的目的就是期望理解(教师所期望学生获得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实际理解(学生自己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的统一,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共识。因此,我们应该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一种交往形式。
二、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交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形成的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目的而建立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这种特殊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没有师生关系的和谐,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更谈不上教育教学管理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教学。教学不再是教学生学,而是师生的交往。所谓交往,即共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会话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基于这一理念,课堂上的“师道尊严”就非要摒弃不可了。教师心目中的学生,首先是与教师具有同样价值的人。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教与学应是民主的,教学氛围应是愉快、和谐的。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所言所行,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现,心灵的开放,个性的张扬,潜能的释放。
三、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中师生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曾有这样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有这样的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显然,这种所谓的师生互动是仅仅流于形式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维,不仅要让学生“跟着思维”,更要让他们“学会思维”这种形式在交往上较普遍存在于课堂教学中,这种交往无实质性的内容。其表现样式很多。如,在课堂提问中,教师问一些并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学生齐答,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问“1加3是不是等于4”,学生齐答“等于”,教师问“一百万是不是很大的数”,学生齐答“是很大的数”,教师问“这节课的知识都会了吗?”,学生齐答“会了”。又如,教师向学生提出某一个数学问题,某一学生站起来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其他学生明明已经知道是正确的,教师仍然要问“他的回答对不对啊”,学生齐答“对”,教师继续追问“他的回答好不好”,学生齐答“好”。诸如此类的形式上的师生交往在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中还可以举出许多。所以,教师必须建立一种能进一步启迪学生的思考的交往方式。有的教育教学研究者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中有80%的问题只需要运用死记硬背的知识就能解决”。[3]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形式上的交往已经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了。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的标志是什么呢?首先是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学生是否全神贯注地在听课味课。其次是看学生的意志力如何,学生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习有阻力时是否能继续认真地去思考,去尽力而为,虽然有时会犯错误,但有克服困难,克服阻力这样的意志就能够说明学生已经处于较为旺盛的思维状态了。
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交往的教学形式 交往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及教学互动形成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相互作用,在交往互动中建构文本信息的意义,建构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在交往活动中主要存在着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和学生与学生间的交往两种基本形式。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比如在授课《宋金南北对峙》这一节时,向学生提问了一个问题:岳飞既然是一名抗金名将,可以帮助宋高宗消灭金国、甚至可以统一南北、扩大疆土、实现 政治 家的梦想,为何宋高宗最终杀害岳飞呢?经过全班小组积极讨论后,其中只有一个学生回答是这样的:宋高宗害怕皇位受到威胁。这个答案超乎意料。而普遍的答案却是说:受到奸臣秦桧的谄害等等。然后再设问:如果那个朝代没有秦桧,宋高宗会不会杀害岳飞呢?通过与学生的层层交流与讨论,发现学生对于研究或探讨 历史 人物、历史事件兴趣甚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一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通过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特点有了张扬的空间并得以实现。在这个短短的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从而得到体现,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这种交往形式,允许学生发问和相互讨论,师生间能进行相互对话,开拓了更多的交流渠道,不仅加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使教与学相互作用,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达到师生关系优化的目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的交往是人与人的交流,它贯穿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他们间的交往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关系。教师在学生面前应尽量淡化自身作为教育者的角色的痕迹,取而代之的应是长辈般的严肃和慈祥,朋友般的亲密和关爱。
(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替代的组织形式。生生间的交往是学生个体间或个体与群体间为达成共同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的相互协作的学习交往形式。生生间的交往是通过学生间的不同见解、观点的碰撞,引发认知冲突,能够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交往语言,培养竞争合作意识和人际关系交往的技能。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创设真实的交往学习情景,并以“任务型”的活动安排发动学生对文本、话题等进行讨论。在这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要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运用听、说、讨论,并以问答、对话、辩论,表演、竞赛等形式将交往结果呈现在全班面前。学生的交往实践形式可以分为同桌交往、小组交往、组际交往、个人与集体交往等,以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造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中,小组内的交往应作为主要形式。在生生间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并非无所作为,而应及时转换角色,由交往的直接参与者变为交往环境的营造者,学生的顾问和帮助者,而不只是讲述真理的人。学生间的交往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或缺,且行之有效的学习形式。影响交往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课堂教学环境、学习条件等。但就交往活动本身而言,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策略。首先,小组内成员应合理搭配,以保证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学生所拥有的信息不同,“信息差”的存在使学生为获得彼此的信息而积极地交往。第二,教师要把握好“最近发展区”,既保证学习内容富有挑战性,又符合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第三,正面引导,及时肯定。每当学员积极参与交往活动,或在活动中有进步,教师都由衷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加学生对交往的自信心。第四,鼓励创造性,即在交往过程中对超出了主题深度和偏离了主题广度的深入性的探讨,教师应及时鼓励,以赞赏性的姿态加以积极地评价,为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五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让教师学生更好的交往 实施师生交往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师动生不动”。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是直接原因是没有能够生动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注意积极地鼓励学生的参与行动,没有给足学生发言的机会和行动的空间,还有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 规律。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做到“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而进行情境创设”,创设情境,以情境促动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产生极大兴趣。教师要以自己的激情来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精心设计的板演来促动学生主动地探究。教学方法也是吸引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交往的好方法。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具有互补的特点,各种教育方法在实现教育目标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殊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最好的方法,随着当代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努力建构多样化、最优化的体系,教学中要坚持以启发式作为指导思想,坚持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地思维,科学地思维。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的标志是什么呢?首先是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学生是否全神贯注地在听课味课。其次是看学生的意志力如何,学生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习有阻力时是否能继续认真地去思考,去尽力而为,虽然有时会犯错误,但有克服困难,克服阻力这样的意志就能够说明学生已经处于较为旺盛的思维状态了。所以说,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并为完成学生认识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是师生交往互动的策略。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高师生课堂教学实习探析.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课程理念下高师生课堂教学实习探析 作者:彭乃霞 陈亚萍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21期
[摘要]课堂教学是高师数学教育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理念下,高师生的教学实习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处理和使用教材,努力唤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高师生新课程理念教学实习
[作者简介]彭乃霞(1961-),女,山东济南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陈亚萍(1961-),女,河南驻马店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贵州都匀558000)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2-0141-02
高师院校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的母机是培养未来合格中小学教师的主阵地。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师范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措施。“对于高师学生来说,教育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其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从而培养其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职业能力。”①
目前,高师生在中小学阶段经历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数学知识的代言人,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者,是知识生产线的操作工。②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平等对话的互动过程,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第五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一轮国家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逐步实施,基础教育的课程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数学成为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工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主要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切使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有些教师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并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遭到了失败,于是这些教师宁可对这种教学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我们常常听到有些教师无奈地说:“我又何尝不想放开课堂、放开学生,让学生能顺心地学,可是课堂千变万化,一旦放开,学生的兴趣是有了,可是把课堂的有限时间占用了,后面的教学内容完不成,这样还能叫成功的教学吗?”对于课堂教学的这种尴尬处境和疑问还有很多。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呢?以下是我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关注学生的课堂纪律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多少年来,课堂纪律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尺度。然而,这一做法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冲撞。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我上过这样一堂公开课,课题是《有几棵树》,在不同的班级进行试教,其中一个班级的学生确实很守纪律,双腿并拢,身体坐端正,除了教师规定的动作,如举手发言、拿书、写字外,其余动作都是多余的,甚至连教师让他们讨论问题或提出问题,举手发言的学生甚少。而另一个班级的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但跳着、喊着、抢着回答,还提出不同的看法,请看学生是如何算“8+6”的。
生1:把6分成2和4,8+2=10,10+4=14。
生2:把8分成4和4,6+4=10,10+4=14。
生3:把8分成5和3,把6分成5和1,5+5=10,3+1=4,10+4=14。
生4:把8放在心里,往后数6个,得14。
生5:摆学具。先摆8个,再摆6个,一共14个。
生6:我早知道6+8=14,所以8+6=14。
生7:我会算9+6=15,所以8+6=14。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习效果,一个班级的学生“太守纪律”,根本就不敢问,也根本谈不上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权利,学习效果也不会高,而另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却很愉快,学习的效果也大大提高。
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课堂切实需要纪律,课堂讨论也要有秩序、有规则,一个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七嘴八舌”也不是个性发展。可是,守纪律是否就要两手背后,双腿并拢,身体坐端正,除了教师规定的动作外,不做其他动作呢?这显然不是课堂教学所需的必要条件,而是为了防止个别学生影响教学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手段。只要学生在思考和体验,必然伴有丰富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和丰富的语言动作,甚至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跳跃,如果教师把这看作是防碍教学,以纪律为名去强行抑制,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就会受到压抑。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让孩子体验感悟的场所。是孩子身心完全放松的课堂。学生可以两手自由摆放,两脚随便活动,而且可以离开座位与同学讨论,还可以找教师请教,没有喧闹声,但有激烈的讨论声,有时还伴随着表达喜悦、遗憾或沮丧的动作和声音。
二、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我在上《观察物体》一课时,整节课采用教师问,学生答,气氛热烈,学生回答也不错。但我在反思中发现没有一个问题学生主动提出来的,这样教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于是,我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上《可能性》一课时,我让学生做摸球游戏,并填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白球 5 0 3 9 黄球 4 9 6 0 然后让学生看表格提出问题。如:①为什么第二组摸的全是黄球?②为什么第四组摸的全是白球?③为什么第一组摸的白球比黄球只多了1个,而第三组摸的白球却比黄球少3个?并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这样一节课的难点就不攻自破了。我觉得这样教学,把问题习惯于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质的变化。
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我觉得首先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三、认真对待学生的“两极分化”
过去,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接受同样的学习任务,回答着同样的问题,做同样的作业,迫使这些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完成任务。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多了民主性、少了强制性、多了自主性、少了被动性、减少了机械模仿,没有了强制手段,减轻了学习压力,一部分自觉性差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学习,使原本已有的差距拉得更大。另外,教师指导教学的思路发生了变化,关注的是学生的探索、创新,是师生互动中出现的新问题。由于课堂的开放,教师随时都可能面临学生提出新问题的挑战,关注课堂的发展和变化,于是就无暇按传统的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辅导和帮助,这些都促使个别学生向差的一极分化。所以,对于两极分化,应当具体分析。原来是齐步走,现在拉开了距离,好的更好了、更活跃了,一般能达到基本要求,就不能叫“两极分化”。有这样一道题:3盒彩色笔,每盒12支,求一共有多少支?你会用什么方法算?学生反馈时有:算法一,(摆学具);算法二,(口算法)12×3=36。算法三,(连加法)12+12+12=36。算法四,(折数法)8×3=24,4×3=12,24+12=36。算法五,(数的分解组成法)10×3=30,2×3=6,30+6=36。这样教学,一部分学生只会用
一、两种算法,而一部分学生每一种算法都能理解。我们应该看到,孩子本身是有差距的,我们不可能通过课改,让所有学生处在同一发展水平上。关键是要选择和运用好课堂教学策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也可以适当使用分层教学,尽量缩小两极间的差距,做到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
四、注重课堂机智的运用
课堂教育机智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敏而灵活地教育学生,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能力。
有一次,在上《时、分、秒》一课时,突然听到“啪”的一声,一个闹钟掉到水泥地面上,玻璃碎了。“刷——”,所有的目光倏地聚在这个学生的身上。接着许多学生叫了起来:“赔!要赔给阳阳同学!”于是,我接过学生的话茬,说:“赔?当然要赔!不过应该由老师来赔,因为这个闹钟是我要求带来的。”说完,我微笑着对她说:“现在,老师把班级的这个挂钟借给你。”然后转身对大家说:“事先申明,如果这个打碎,还是老师赔!”闻听此言,大家安静下来了,自信回到了女孩的脸上。这个片断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在那一瞬间,那个学生的神情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知道,学生无心打破闹钟,自责已经让她心情不安,如果再加以批评,那么这个学生探究的天性和热情,也许就这样会被压抑、被泯灭,她将无法继续安心上完这节课,甚至会影响她今后的研究和学习。所以当时我最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让这个学生从惧怕中走出来。
也许许多教师会这样认为,课堂出现意外就意味着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设计不到位。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的把课“做”得圆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要知道,“非预设性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特征。新理念下的课堂是鲜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不应该有花架子,不应该有装腔作势,不应该有娇情表演,有的是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教师真真实实地教。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不失为一个小插曲儿。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
总之,教师要进行成功的教学,不仅要学习课程标准理念、理解其内涵和意义以及操作方法,重要的还是要在情感上认同,大胆祛除传统模式化教学的束缚,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的理念将其自觉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主动地摸索、反思、积累教学经验,尽快探索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