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长阳县龙舟坪中学
程廷陆
随着新课程、新教材在我县的全面实施,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我县生物教师正在享受着新课程、新教材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正快乐并痛苦着。通过一年的实施,大家都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也正思索着如何进一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开展探究性学习这个全新的理念。生物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阵地,课堂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工场”。其实也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大家都知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角,老师是这一学习过程中的导演。我们如何设计出生动活泼、富有人性课堂45分钟,这是大家都在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甚至我们可以说,一个好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对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上述这个问题,把自己参考的一些资料和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1.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的概述
1.1 定义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是指为完成生物教学课程所规定的目标,安排、规划某一课堂的教学步骤,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课堂的组织方式等,作出符合学生教育、心理规律的全面安排。
1.2 内容
授课时间安排、课时安排;课题名称;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学习任务分析;课时目标分析和确定;教法的选择和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确定;学生起点知识、能力、情感的确定;教学主要事件的确定和安排;作业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1.3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是指课堂教学中安排教学事件及其前后顺序。例如学生课堂看书、讨论、朗读、探究活动、提问、讲解、谈话、野外调查等。课堂教学设计是落实整个教学设计的基本点,课堂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标程度,可以说,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对整个课堂教学做出一个全面的规划和安排,精心设计每个细小教学活动,尽量完善教学过程,才能比较好的有的放矢的进行课堂教学。2.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2.1 赫尔巴特四阶段课堂教学模式
赫尔巴特根据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心理过程,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简单的理解就是讲授新知识,唤起已有知识,概括总结新旧知识,应用于实际。
2.2 凯洛夫六环节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凯洛夫根据知识学习过程的三阶段理论,即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理论,提出课堂教学过程的六个环节:组织上课→检查复习→告诉目标→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这种模式对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影响最大,运用的也最多。
2.3 加涅八阶段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加涅认为学习过程是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预期系统协同活动的过程,据此,加涅将课堂教学过程分成八个阶段:注意→选择性知觉→复述→语义编码→检索→提取→反应→反馈。3.生物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类型 3.1探究性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3.1.1科学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这次“课改”的核心,既是生物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一次学习方式的变革,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尤其显得重要和迫切。很多老师反应新教材不好教,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材上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太多,也许是我们还没有弄清编者的意图。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应把“探究性学习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作为科学课程的生命科学由于涵盖的是科学知识与科学过程,而科学知识是科学过程的产物。因此生物新课程特别强调科学过程,要使科学过程在课堂中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实施,科学探究便是最好的实施策略。其实,生物科学探究实质上是教给学生处理信息时,学会使用类似生物学家进行研究时使用的技巧、方法,对提出的问题加以解决,它强调的是内容和过程以及科学的调查。科学探究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通过研究认为,要在科学课程中引入“科学过程”,让学生成为“小科学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他认为,探究性学习型课堂应该包括“问题的感受、假说的形成、验证、计划的实施、从材料引出结论”五个阶段。还有些学者认为生物科学探究的体系应包括:指定调查范围、构想问题、确定研究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四步。根据上述理论,我们认为,讲授探究活动时针对不同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巧:
使用表现科学技术探索性本质的表述。例如:“我们不知道„”、“关于它的证明时矛盾的„”、“我们还不能确认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使用“探究性叙述”代替“结论性表述”,尽量不用或者少用如下说法:“有9000多种鸟类”、“基因是遗传的单位”、“鱼类适宜在水中游泳的特点是„”。
精心设计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解决实际生物学问题之中。
3.1.2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与活动设计
科学探究学习是通过一个一个的探究活动训练来完成的。探究训练是设计一种把科研程序压缩到一小段时间内的练习,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步骤,我们教材一般将探究训练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阶段:面对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阶段、组织资料和形成解释、成果的表达与交流。
3.1.2.1面对问题:
讲解探究步骤:在开始探究之前,教师要仔细为学生讲解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免学生盲从。
提供问题情景:问题一般是指与我们观念或现实相冲突的事件,其中认知冲突可以形成探究的课题。
创设问题情景:这是教师进行探究性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关键所在。有以下一些具体办法共大家参考
提供数据、信息资料、对比找出矛盾,进而发现并提出问题。例如,教材中关于鸟的飞行原因提供的一些资料包(消化、循环、呼吸等)、也可以选取本地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叶片,让学生先观其形,制成临时装片,进行对比其结构上的差异,学生应该可以提出很多问题的。
呈现标本、模型,指导学生通过对生物体结构的比较,从中找出差异,进而发现并提出问题。例如,向学生展示四种动物的心脏模型,结合相关知识,提起学生探究具有不同心脏结构的动物的兴趣,从而提出有关问题。
描述或引领学生实地考察两种或多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引起学生分析其生态因素及其适应性,发现并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有些植物能生活在水中,而有些植物却不能?为什么放在家里的向阳植物不久就死掉了,而厚皮树却长得更加茂盛?
栽培植物、饲养动物,学生在植物栽培、动物饲养中会碰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碰到教科书触及不到的问题,在这种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饲养草履虫,草履虫吃什么?草履虫生活在什么温度范围内?草履虫如何繁殖后代的?
深入校园和社区,寻找和发现绿化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从校园环境和绿化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例如,校园内有哪些绿化树种?校园中常来的有哪几种鸟?为什么一些树常青?一些树到了冬天却成了“光杆司令”?
对自身的观察和研究。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会发生剧烈变化,学生对自身的变化总是很感兴趣,学生在关注自己身体变化的的同时,从中问为什么,形成探究问题。例如,“遗精”、“月经”的生理现象。为何男性长胡须,男女生声音不一样?体位发生改变后,为什么头会晕?
播放动、植物录像材料,让学生在观看中引发好奇心,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猎豹奔跑的速度那么快?鸟儿为什么要迁徙?为什么海里的鱼不怕咸?
学生外出旅游,参观动植物园或者国家公园,布置学生仔细观察,激发情感体验,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什么长颈鹿的颈项那么长?河马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
观察农村的田间劳作,也有很多问题可以值得思索,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
给学生发放某些材料,让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中认识动植物,输入相关信息,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和好奇,在这种冲突和好奇中提出问题。
总之,问题的提出是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或者观察或者已有的生活经验提炼出来的,而不是老师帮助或者老师强加的,老师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氛围。问题的价值取向、难易程度、可信度,可以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成正比上升。
3.1.2.2 确认阶段(作出假设): 是指老师指导学生搜集关于自己看到或经历过的问题,然后将问题转化成探究的课题并作出假设:确定课题名称:陈述、疑问式(一般疑问式和反问句式);采集相关信息和资料,指导学生筛选信息;形成课题的假设。确定探究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作出探究的安排或者规划。确定自变量、操作变量和控制变量。
3.1.2.3实验阶段:这里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探索类型:这种探究不需要某一理论或者假设来做指导,一般指改变事物的条件已观察它是否变化,但这种探索可能会为某一理论提出某些观点和意见。例如,观察鱼鳍的作用。另外一种就是直接验证,指学生检验一种理论或假设。例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3.1.2.4 组织资料和形成解释:这个过程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处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搜集的数据或资料,并从资料中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探究,搜集和记录到数据或资料,必须经过恰当的处理,才能找出数据间或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依据数据间的关系,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从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通俗的讲,就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性,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在探究中作用:
全面指导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特别要引导学生观察特殊现象和偶然现象,从偶然和特殊现象中发现新问题、新规律。 指导学生恰当分配注意力,以免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
检查和督促学生按探究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探究任务,训练探究过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树立正确的科学探究观。
督促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如实记录和保存数据,避免或尽量减少不真实的数据的出现。
正确处理和协调探究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让学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处理和应对探究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因为探究过程不只是限于教室,有时在实验室,甚至在野外,各种偶发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探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落实自主探究的观念,共同讨论和研究问题。决不能因为在探究中遇到某些困难而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或者由老师代替学生操作。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教师要多鼓励,并和学生一起想办法,同甘共苦,度过难关。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产生探究的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和梳理探究中所获得的信息或材料。
由于一项探究活动耗时很长,因此教师在探究设计和计划中,要充分预测各项活动、任务、困难,并作出恰当安排,以免打乱课堂秩序。
及时组织交流和成果分享。当小组长遇到困难、疑惑或取得成果、有新想法时,教师要组织小组之间或小组内的交流与分享。其目的有三:一是帮助解决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二是分享某小组的探究成果,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促进进一步探索,三是相互借鉴探究经验,交流探究体验。3.1.2.5成果的表达与交流: 交流重要意义
展示成果,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
提高生物作文和写作能力,即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获得科技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包括论文的写作方法、主要结构、数据的使用、结论的引出等);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如锻炼学生的胆量,展示学生自己的个性等 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和探究氛围; 促进探究经验和情感体验交流。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交流的表达方式
报告式:指导探究小组根据探究过程和结果,撰写出探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教给学生各种报告的写作方法、报告的基本结构等。 图文式:用照片和图片及其文字说明来展示探究过程和成果。
记录片式:用镜头将整个探究过程加以记录,事后进行恰当的整理、剪辑,形成一部完整的展示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记录片。
展板式:将小组的整个探究过程制作成展板,向全校学生展示。交流的组织形式
小组内交流。指探究性学习完成之后,以小组总结的形式,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探究过程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灵活机动,比较容易控制和掌握,但交流的效果不太好,信息分享度也很差。 小组间交流。
班内交流。以班为单位举办交流会,安排每一小组交流他们的探究过程、成果及感悟。
校内交流。以年级为单位举办交流会。或采用向全校师生展出展板或利用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播放探究内容、过程、结果及感悟。
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采用哪种形式,可以根据探究的内容、难易程度、探究的价值灵活采用不同的方式。交流注意事项
尽量让小组内的各个成员都有发言机会。最好采用轮流发言的的方式进行,要求小组内的各个成员都担任发言任务,杜绝小权威包揽,为一些胆怯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要限定时间。要求交流小组语言简洁、清楚明了、最好生动,抓住要害点、创新点、陈述自己的观点,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运用多媒体时,不要太花哨,以免分散听着的注意力。
留出对共同问题讨论和咨询的时间。有时间让学生充分辩论,查找原因。 组织好课堂秩序。不要让交流会变成“麻雀会”。 把握好每个时机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教师的作用
对学生的探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进行审阅和指导,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交流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别要关注胆小和表达(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
交流时做好现场记录,为成绩评定提供第一手材料。
组织协调好各小组的交流,控制好交流时间,掌握好交流节奏,把握好交流的势头和趋向,营造好交流的氛围。
科学探究活动只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的一种可选择的教与学的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尽管新课标极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并将其提倡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说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诚然,这种方式对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会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概念和科学的本质,体会科学探究的艰难,培养科学精神以及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毕竟不是学习的全部,也不能替代其他学习方式,只是说这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对于探究性学习它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切不可滥用。另外,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认真贯彻探究的思路和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探”和“究”,切不可旧瓶装新酒,形成“黑板上种庄稼”之类的“黑板演绎探究”的假探究。当然在实际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实际及学校为探究提供的各种支持条件,恰当选用教学设计的某些阶段,并作适当的安排,并非所有的科学探究都要完整的展示这些内容和步骤。因此,朱正威教授说,在初中整个生物教学过程中,最少做一次完整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有这方面的体验和体会就足够了,并不要求都做。只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这种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我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把探究性教学贯彻到教学过程的始终”的真正内涵。
3.1.3科学探究的评价
目前没有好的评价,建议采用“档案夹评价”,就是指将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材料、表现、行为录入档案,等活动结束后,再给学生以评价的方式。一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档案夹里至少应具有学生的以下行为:提出问题的情况;作出假设的情况;设计的探究方案;是否按方案实施;操作各种生物仪器是否规范、科学;是否实事求是的记录和搜集实验数据;处理数据、引出结论的情况;表达交流的情况;与人合作的情况;探究报告的完成质量等 3.2实验型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大家知道,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生物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次新课标对生物实验进行了很重大的改变,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认同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不是纯粹以记忆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科。所以我们就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在“黑板”和“书本”上进行“实验”,然后“背诵”实验的这种设计思路,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因陋就简完成实验。一般生物实验分“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3.2.1生物科学实验设计的要求
实验设计的形式要多样化。包括“真实验”、“模拟实验”和“虚拟实验”。所谓真实验是指运用真实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模拟实验是指不能运用真实材料或条件,代之以其他材料所进行的实验;虚拟实验是指采用电脑技术或其他手段在虚拟空间内开展的实验。生物实验一般为真实实验,适当的做一些“模拟实验”和“虚拟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坚持实验设计的探究化思路。无论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都具有探究思想,要把探究性教学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实验课也是如此。建议不但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更应要求学生动手设计实验。
充分挖掘学校和社区的实验资源。要广开思路,创造多种条件,尽量多地开好、开足实验。实验场地不应限于生物实验室,校园、教室、野外、家里等都可以考虑在内。
实验时空化。如开放实验室,由于探究或实验时间比较长,在课堂时间内不能完成实验,开放实验室就成为必然,但应加强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同样,学生在校外更应加强管理,教师要周密布置,强化安全。 既要注重定性实验,也要重视定量实验。定性为主,定量为辅
要把实验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特别是教师要详细介绍和强化生物实验器具、药品的安全使用常识,加强实验监视和监督工作。 注意控制实验课堂秩序,忌实验走过场。3.2.2验证性实验的教学过程设计 讲解实验原理和主要步骤
介绍实验桌上的仪器和药品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困惑,及时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
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撰写实验报告。3.2.3评价
采用多种方式,依据不同的实验情况,对学生进行如实评价。3.3讨论型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新的课程理念最核心的一点我认为就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人本主义思想,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用静止的观念去看待我们的学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来实施我们的教学。而人的发展包括持续不断的学习知识的努力,以及对他人观点理解和感知的能力。讨论是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法,因为我们只有同别人商量之后,才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3.3.1交谈或对话与讨论是不同的
讨论有明确的主题或者针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理由,而交谈或对话没有那么严格;讨论具有批判性而交谈不一定具有批判性。3.3.2对参与讨论的学生提出的要求
热情倾听、积极参与、高度注意、谦逊的态度、民主参与。
寻找讨论主题有关资料,并于讨论前分发给参与讨论的学生。好的讨论必须是让参与者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充分了解,并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预测,做好应付这些问题的对策。3.3.3指导学生开展讨论
3.3.3.1指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要求学生讲出更多的证据。例如:你的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你能为怀疑你的观点的人提出哪些反驳的证据来?
要求学生进一步弄清问题。请你举出一个能证明你的观点的例子,好吗?你能解释一下你刚才所讲的观点吗?
比较开放式的问题。例如,你认为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有哪些?你通过观察能说说鱼的鳍各有什么作用吗?
因果相关的问题。例如,光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原因吗?人的身体长高与吸收钙相关吗?
3.3.3.2让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抓住讲话者的主旨,即所讲的主要观点 学会做简单的记录,并批注上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抓住讲话者支持主要观点的主要证据 3.3.3.3回应
即对别人所讲的观点应作可与否的答复。可以是:没有问题的回应;肯定的表态;用沉默来回应。
3.3.3.4为讨论规定发言时间。
教师指导和控制每个参与讨论的人的发言时间十分重要,它能保证每个人都有阐发自己观点的机会。
3.3.3.5教师要及时作出鼓励性的评价。
为了使讨论更为激烈,能持续的进行下去,一个好的教师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鼓励,什么时候应该阻止某讨论者的发言,正确的控制讨论的进度和方向。3.3.3.6总结讨论的全过程,形成大家一致的观点。3.3.3.7评价。
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现场进行评价: 发言的次数和引起反响的情况 讨论中表现的态度
提问的次数和引起反响的情况等 3.4讲授型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讲授型课堂教学模式对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在新课标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的时候,很多人把讲授型课堂教学批判的体无完肤,普遍认为讲授型课堂教学是过时的、落后的、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不合时宜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也有人把这种模式看成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一种所谓“填鸭式”、“满堂灌”的一种学习模式。情况真是这样的吗?讲授型课堂难道真的完全被完全取代了吗?一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有些时候必须进行讲授,而且要实实在在的、老老实实的、完完全全的讲授。美教育心里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一个“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就是指在学习任务开始之前的引导性材料。其具体操作步骤大致如下:
3.4.1准备阶段(目标分析阶段)。
包括准确的陈述目标,确定评价标准,预测达标度。3.4.2选取先行组织者
所选取的先行组织者最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带有某种情绪的体验材料;所选取的先行组织者必须要与你将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体系有紧密联系的;先行组织者必须语言精炼、清楚明了,成为学生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成为“智力支撑点”;先行组织者要围绕学生学习领域的主要概念和原理而建立。
3.4.3提出学习任务,讲授学习材料
教师首先应选择呈现学习任务(材料或内容)的最佳方式;然后由教师选择讲授材料的最佳方式,通过讲授课文材料、阐述科学事实、讨论、观看影像资料、实验或阅读学习材料等不同的形式使信息传递到学生大脑之中,重新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讲授,使学生明确和理解学习材料中的各概念、各现象、各科学事实之间逻辑关系和顺序。总之,教师讲解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学习材料与先行组织者之间的关系,并在自己的认知地图上定位后,重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3.4.4强化认知系统
采用的主要方式有:复习学习过的知识点;指导学生总结新学习材料的主要特征;重复进行精确定义;辨别出所学内容中各种概念间的区别;要求学生举例说明所学内容的概念和原理;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和说明概念和原理;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检验新学内容;改变学生的学法;要求学生找出类似知识的学习方法并加以试用;将新学的内容与已学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清界线(比较法);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作出的假设或推理,去判断和挑战这些假设或推理,发现其中的冲突,并努力寻找原因(批判性学习)等。3.4.5评价
建议采用形成性测验法进行。4.总述
其实,生物课堂教学过程模式还有很多,如STS教学模式的设计等,无论哪种课堂教学模式各有其利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整合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模式,力争把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成为最佳,使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到极点。使我们每上一节课,或者开展一个实验,或探究一个问题都有新的体会,都有新的提高。让我们在新课程理念下与我们的学生共同进步,一同成长。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的新追求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的新追求
———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
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冯庆婷 湖州中学 全刚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也在发生根本的转变。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将会发生哪些转变?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是什么?本文将简要地阐述新课程课堂教学发生的转变及基本追求.
关键词 新课程
生物课堂教学
生活性
发展性
生命性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渠道。“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那么,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是什么?
生活性: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
发展性: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学习成为一种发展的需要; 生命性: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命需要。1. 教学的生活性
生活不直接等同于教育,但教育若是离开了生活,那就是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知识本是生活的结晶,但当我们单纯把它们作为知识传授,而根本就没有顾及它们对生活的意义时,我们所授知识只是一堆与人无关的僵化的东西。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少学生学习了高中生物课程,却不会解决现实中简单的生物学问题,不懂解释生活中简单的生命现象。新课标也明确要求生物教师、生物教学要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生活,服务生活。这无不要求生物课堂教学追求生活性。1.1面向生活的教学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每时每刻与自然、社会、他人发生联系,在与生活的接触中产生许许多多的问号,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发生联系。而生物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与生活的各方面都密切相关。例如:“转基因食品、绿色食品、基因诊断与治疗、克隆技术、试管婴儿、组织培养、非典、禽流感”等生物学名词在各种媒体中频频出现;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有血渍的衣物很干净,一般的洗衣粉却效果不佳。这些生物学名词和现象虽然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如转基因食品是如何产生的,禽流感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为什么加酶洗衣粉能很好的去除血渍等。课堂教学要面向生活,就是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疑问中引入课题,立足课本知识、使知识具体化、真实化,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对转基因食品的产生过程,对禽流感的产生等知识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对是否食用转基因食品做出决策和了解如何预防禽流感等。1.2联系生活进行教学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不可缺乏的认知停靠点。生物学教学要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才能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显得空洞、枯燥,而具有趣味性,这样也拉近了生物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亲自感受到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高中生物所涉及的知识点的教学几乎都可以联系生活进行教学。例如在“细胞渗透吸水与渗透失水原理”的教学中,就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例子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归纳。如“用盐腌萝卜盘子里的水会变多,这水是哪儿来的?学生很快回答出:“从萝卜的细胞中渗出来的。”这时要求学生模仿着也举这样的例子,很多学生举出了例子。“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细胞内的水份可以从细胞内向外渗。”再如“如果青菜发生了萎蔫现象,怎样使青菜变得鲜嫩?” “把青菜泡在清水中,菜叶中的水就得到了恢复。”“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青菜细胞吸水了。”在这一问一答中,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接着引导学生归纳出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在底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的原理;并利用这个原理,让学生分析:为什么盐碱地上的庄稼长不好,一次性施肥过多为什么会造成庄稼“烧苗”现象等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与信心。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正是因为学生有“实际生活”作为认知停靠点。2.教学的发展性
传统的知识性教学以学科为本位,旨在传授知识;发展性教学以人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其发展的内涵而言,是指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这个三维目标的整合,而这个三维目标的核心就是人的发展。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1由狭义教学向广义教学转变
传统的知识性教学主要是促进学生认知素质发展的最有效的资源,对于人的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来讲,它只是提供一个发展基础,可以说知识性教学是“狭义教学”。而“广义教学”,不仅仅是指关于知识的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育资源,它应有活动的教学、交往的教学、间接经验的教学、直接经验的教学、环境的教学等,总之包括一切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资源的教学。相对于传统的狭义教学,新课程强调广义教学。在“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教学中,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简单讲述沃森和克里克DNA模型的建构在科学发展和普及中的意义,激发同学们制作DNA模型的动机和热情;师生共同利用各种手段查询和收集DNA模型的相关资料;成立合作小组,设计制作方案;小组合作完成制作过程;课堂上各小组展示作品并由同学们做出评价;对自己的模型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学生在这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交流,修正自己的观点,激发出新的灵感。通过这样的互动、合作、交流、成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不仅学习了生物学知识,还扩展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网络,改善了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使学生之间不仅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形成合力,促进彼此的发展。2.2由讲授性教学向感受性教学转变
在讲授性教学中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有自主性的体验,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教师自己的体验,学生在学习书本中隐含的只能意会的知识时显得困难,只能靠死记硬背。至于学会解题要靠多做练习,自己在练习中去领悟,但只有少数好的学生能真正在练习中领悟到解题策略和方法,多数学生却没有领悟,大量的练习成了学生过重的负担,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厌恶学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要求,这些要求都在呼唤讲授性教学向感受性教学转变。感受性教学的进行主要是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体验,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从而习得只能意会的知识。某教师在“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教学中,发动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区,甚至到医院去调查。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遗传病种类、外在表现及其遗传规律。如让学生从社区了解常见遗传病到底有哪些种类,有哪些外在表现并通过交流获得比来自书本更为具体的必要信息;了解外耳道多毛症患者是否均为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是不是远远多于女性等。还借助当地医院收集了多份遗传病例、家系图谱,通过已有的遗传学知识进行分析,找出凡是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病案例的遗传特点。又组织学生到遗传咨询中心了解有关优生与遗传的知识。在这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的经历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组织学生体验的方式,还有互动式体验、情景中体验、想象中体验和艺术陶冶中体验等形式。2.3由依赖性教学向独立性教学转变
实现“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念之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客观进程和有一定的客观规律的,是由完全依靠教师的阶段向完全独立地进行系统学习的阶段发展的过程。高中阶段主要是实现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基本独立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教师怎样教密切相关。有些老师非常善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发展得快,反之,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发展得慢。那么教师如何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这实际上是由重教师的 “教”的表演向重学生的 “学”的指导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彻底摆脱传教学中“至高无上”的权威角色定势的影响,不能以自己预设的思路和方案去取代学生的思想,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去影响学生,而是以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服务者去参与教学。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看书、查阅资料、动手实验等自学形式,指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设法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悟出其中的道理,理解所得的结果。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目的。在这个“从教到学”的转变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不断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作用发生与之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独立,教师作用告终。3. 教学的生命性
传统课堂,教育工作者常把人“物化”,忽视了教育场所中“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这种对生命意义的忽视,还表现为课堂的被动性、接受性和封闭性,从而影响了课堂的活力。而事实是教师劳动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而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感到新的成长和发展。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这是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境界。那么生命化的课堂教学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首先,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单个表演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再是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受体,而是形成“学习的共同体”,通过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共同建构知识的意义。其次,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只局限于认知方面的发展,而是促使学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不再是从外部强制地灌输知识,而是从内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体验学习的苦与乐,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再次,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再现,而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充分展现。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面对思维各异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很难扮演的,要开动脑筋,不断根据变化了的情形调整自己的行为,根据自己对课堂各种信息的综合把握,及时做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最后,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去构筑和支撑,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56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生物课程标准研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沈平.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学生物教学,2005,7-8:6-7.
第三篇:新课程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预先筹划、安排教学情景,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既需要理论的指导,又需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设计是理性与创造、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体。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设计比较有的以下几点突出转变:(1)从知识定向到三维目标的多元定向。(2)从教学内容定向到教学活动定向。(3)从教学结果定向到问题、过程定向。(4)从教师定向到学生定向或师生交互作用定向。(5)从学术定向到实际问题定向。(6)从单一课时设计到单元教学设计。(7)从课堂教学设计到课内外结合的设计。(8)从教案完成到活动任务及组织方式的设计。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明确知识对深化、发展学生认识的作用。2 .关注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 3 .注重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层次性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依据心理学与教育学上的有关思想以及相关理论,针对课标要求,提出设计思路,即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才能达到课标的要求。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以及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说明。• 教学内容分析:
(1)研读《课标》。明确《课标》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及建议。
(2)分析教材。
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应在明确《课标》对有关教材内容目标要求的前提下,重点分析 ①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②教材内容的相互联系。首先分析本部分内容与前后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本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准确把握所学内容的深广度。其次,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和其他学科内容间的联系,学科间的综合。③分析本部分内容的知识脉络,确定可用的教学素材等。④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认识功能。2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的重点是明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分析学生的认识脉络,确定问题线索,确定学生解决问题需要的证据等,为选取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依据。(1)对学生“前概念”的分析
化学学习是以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和背景,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品质。
学习者可以利用其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固着点”吸收和整合新知识,从而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量”的扩充;当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存在矛盾时,这时为了获得新知识,学习者必须对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做出调整或改变,从而使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就是在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发展和完善。现代的探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方法主要有:深层会谈——诱导法和设置认知冲突法(2)对学生认知方式的分析
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不同认知方式的人对于信息加工和处理的方式有差异,这种差异没有优劣之分,但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言之,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主要是明确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即先前经验)、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即自发动机)、学生能知道什么(即教学目标)、学生如何知道什么(即教学过程)。三.教学目标设计 1 . 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确立合理、适当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务。而如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则要依靠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加工以及对学习活动的组织。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陈述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行为的变化,不应陈述教师的教学行为。(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3)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4)教学目标陈述应用《课标》 “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中的行为动词。2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是知识网络中的联结点,是设计教学结构的主要线索。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感到难理解或难接受的内容。这些内容,或是由于知识本身抽象、复杂而难理解,或是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知识准备而难接受,要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不一定是教学难点,难点也不一定是重点,有时两者是统一的。一般来说,每节教材都有教学重点,但却不一定有难点。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设计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主要包括教学进程、学生活动、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指导策略等。1 .教学过程设计
包括问题或活动的安排,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各个阶段、各步骤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的设计,教学活动情境化的设计,以及设计意图等。.学习活动设计 新课程倡导帮助学生自
自主生成知识或观念,重视生成的过程,活动是为学生创设的,教师在组织学习活动的时候,应该考虑活动主体 —— 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需要选择调查、实验、讨论等活动类型。教师在充分理解学生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围绕课程目标的实现,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所教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让活动流于形式,如在引发学生思考时,教学重难点其是教学难点的地方,设计活动帮助学生度过学习中的困难,或在形成后,帮助学生在实际应用活动中巩固、检测所学,体验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完成对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实现三维学习目标,精致的学习活动可以避免生硬的说教,可以节省繁复的训练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 教学资源设计
确定学习本节课所需教学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明确从何处获取有关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对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师自身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围绕三维目标是否达到要求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应尽可能多元化,如纸笔测验、活动表现、观察记录等。要尽可能设计出学生乐意参与,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和学的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多年来教学评价只关注教师行为表现,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也过分依赖纸笔测验,忽视了其他质性评价方法,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把课堂教学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并采取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从形成科学素养的多个方面来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科学的评价。教师要根据实际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评价,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为教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教学评价上应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主体性的统一。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后,应该加强反思,从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在教学设计方案中将教学实施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整理,特别是学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观点。
教学后教师需要重新审视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如何 ? 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恰当以及所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否真正让学生 投入到学习中来,取得了有效的学习结果,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和预期不一致的地方?自己是否采取了灵活的应对策略,修正完善既定的教学方案?取得的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对这些问题的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处理教学事件时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促使教师将反思引向深入,找到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实施能力的方法。经过反思,教师的原始经验不断地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被加工,经验才得到提炼与升华。经过反思,教师更好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改善教学设计观,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其教学实践水平也会逐渐得到提升。教学反思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比较、归纳、练习的教学方法,进行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新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挑战的精神。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学生共同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二.教学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
(1)《课标》的要求: 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 概念;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初步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会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包括加水稀释的计算,)了解溶质质量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在本学科中的地位、作用: 《溶质质量分数》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 3,第一课时内容。溶质质量分数是继化学是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又一重要的化学计算。学生对化学计算已有一定的经验,本部分知识所涉及的质量分数,在第四单元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中,学过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在第八单元含杂计算中,学过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本课题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前面学过的这两种计算既有相同之处(分子、分母的确定),又有不同之处(关系量的范围不同);在今后综合计算中,仍然会涉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使本课题的学习不断延伸。(4)内容特色:
本课知识的得出与 “ 前概念 ” 有一定相似之处,具有较好的规律性、系统性。学生通过实验展开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行推出计算式,再运用反例、练习、概括解题方法等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综合计算打下基础,做好铺垫。2 .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 学生已经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还知道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等于溶液的质量;也会判断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还会确定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但不会从量的角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却是学生不了解的,教师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便水到渠成。
(2)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学生已处于青春发育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好奇心,动手欲望强烈。本节课从学生的好动欲望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用身边常见又特别喜欢喝的糖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从学生的认识水平上来看: 学生在学习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式,已经初步认识到解化学计算题,从已知入手找可知,通过所求找需求的解题思路。本节课突出在溶液的知识范围内找对关系量。
有了前期的知识准备,还必须有效调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本节课的目的不在意知识本身,而是形成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三.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 .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思考问题、习题演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初步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 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 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理论”的“前概念”策略: 在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学生对已知量、未知量关系的分析已有一定经验,具备了一定的 “ 前概念 ” 基础。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层训练,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总结方法。2 .由感性到理性的策略:让学生充分感受糖水的甜度上升到理性的过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享受学习的乐趣。.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 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本节课用 “ 制糖水,品尝甜度 ” 创设情境,用 “ 真心英雄 ” 等激励的评价语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放飞思维、快乐学习。六.教学流程:
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体验了学习的过程,学习了探究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从生活实践中体会到科学原理,并能用科学原理进一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得到了体现和提高。学生自我评价方式: 1 .谈谈本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2 .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认识课前与课后的对比。学生相互评价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同组成员的作用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以及作用。教师评价: 1 .习题检测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针对三维教学目标后两维目标的学生访谈。3 .学生后续学习情况观察。教学流程图
一、教学案例的涵义和特点
案例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特征:
一、真实性。无论是事件、事故的报道,还是生活中的情境,案例都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靠想象捏造出来的。
二、代表性。代表了一类问题或是情况,可以引发争论或思考。我国学者顾泠沅认为,“所谓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4] 郑金洲 教授则认为“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与教学案例的区别
案例教学(case methods of instruction)是一种教学的方法,是将案例引入教学中,通过对案例的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 [6]。这里的案例包括有多种形式,有医学中所用的典型病例,法学中所涉及到真实的案件,工商管理中涉及到具体管理的例子等。目前也有人将这种“用于教学的案例”统称为 “教学案例”,但它与本研究所指的教学案例是不相同的,本研究中的教学案例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教学过程。通常应用在教师教育、培训以及教师研究中。、教学案例的特点
(1)教学案例是教师经验性知识的外化
(2)教学案例是教学决策的结晶
(3)教学案例是专业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桥梁
二、教学案例研究的特点和意义、教学案例研究的涵义
目前教学案例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集中培训中通过对教学案例的研究来教授教学知识以及教育学理论等,另一类是中学教师作研究。、教学案例研究的特点
(1)情境性与过程性。也就是说我们要进行教学案例研究就必须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强调根据特定的时空情境解释某一件事,而不是抽象的考虑问题、做出结论。而这个特定的情境就要求教学是在自然的条件下发生的,不是经过教师反复操练、学生练习得到的表演课。也就是说我们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必须是真实的、鲜活的、丝毫没有水分的。情境性就要求我们关注整个过程的发展,而不是专注于一个点,静止的、孤立的看待问题,而是要注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把握整个过程。只有将情境性与过程性统一起来,我们的教学案例研究才具有更大的实际价值,才能算作是一个完整的研究。
(2)合作性。在教学案例研究中,光靠单个教师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多方面进行协调,互相交流,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使教学案例研究走向新的水平。首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的相关资料是进行教学案例研究的最翔实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资料,如果没有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可能就得不到供研究所用的教学相关资料,更谈不上 5
在其他学生资料的收集。其次,教师之间的合作也是不容置疑的。一个人的思路、想法是有限的,只有相互交流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将问题剖析的更加透彻,集思广益,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更好。最后,高校专家和教研员的参与对教学案例研究水平的提升也是不可忽视的。高校专家具有比中学教师更宽广的视野,谙熟教育教学理论、理解更加透彻,这恰巧能弥补中学教师在这方面的不足;而教研员的参与,使高校专家和中学一线教师的沟通更加高质量、高效率,同时也有力于教学案例研究成果在推广,使其意义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案例研究的意义
教学案例研究的对象是教学实践,研究的目的是形成一个个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时代性等特征,其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喜爱的原因至少有如下几方面:
(1)有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
案例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诊断,进行多维度解读和共同研究,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理论实际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给教学行为赋予崭新理念,可以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反过来又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师教育实践的合理性。
(2)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
教学案例研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总结得失,明确方向,有利于培养教师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领悟能力。
(3)有助于教师互相交流研讨,提高其看评课等教研活动的实用性。
教学案例研究的内容贴近教师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灵活,易于传播、交流和研讨,因此,常把教学案例研究作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引导教师研讨交流教学案例,有利于提高教师分析反思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有利于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在教学案列研究中,教师围绕选定的课题,积极扎实开展对某具体教育教学对象或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由于研究对象的个别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可保证教师在时空上有条件对研究对象或现象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和多纬度的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三、教学案例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 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将教学思路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和处理方法如实记录下来,写成“案例过程”,然后围绕案例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通过分析或集体研讨等,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值得探讨的问题,最终形成教学案例。具体地说,完整的教学案例研究一般要经过前期准备、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形成案例等步骤。、前期准备
教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改革的大方向,并要通过有关的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理论准备,然后确定教学案例研究的目标、研究的任务、体例、类型、结构等。根据所确定的内容,设计教学方案,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收集材料
收集充分的案例材料是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基础,收集案例材料的具体方法有课堂观察、访谈与调查。
(1)课堂观察。观察是一种较为基本和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感观和辅助工具对师生的教与学行为和学生的参与状态等教学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课堂观察可以是教师自己对课堂活动进行观察,也可以由其他教师来实施观察。课堂观察事先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对教学情景的洞察可以获得一般观察无法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对观察的资料,可以逐字逐句整理成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程序表、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表等,以便为后续分析案例提供翔实的原始材料。
(2)访谈与调查。对一些课堂教学不能观察到的师生内心活动,如教师教学的目的、教学程序的意图、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达标的成效度等一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是通过课堂观察无法实现的,需要通过与执教教师的交谈和学生的座谈,以丰富、充实课堂教学观察的材料,从这些访谈、调查的材料中,再分析课堂教学的现象,不难发现造成各种课堂教学现象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再具体寻找在哪个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研究
围绕案例材料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可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可以教师自己进行课后反思,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理念进行研讨,也可以围绕教学理论进行阐释。这里的分析研究,应回归到对课堂教学基本面的探讨才能展现案例的价值,不要过分地集中于个别情境或特殊问题,而应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以及值得研究的问题,要注意对课堂教学作整体的考察和深层次的分析,否则会失去案例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1)集体讨论
集体讨论一般指学校或学科教研组的集体教研活动,这样可以发挥教研组的集体作用,集体攻关,分工合作,共同研究。一般是大家共同看视频文件(如果有教师当堂听课次步骤可以省略);然后授课教师介绍前期的工作,包括设计本节课的思路,以及课前和课堂中的学生情况;最后就是大家集体集思广益,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挖掘教学中的教育思想,解决其中的问题。
(2)文献调研
案例研究必要时还要进行文献分析,文献分析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与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从中找到课堂教学现象的理论依据,从而增强案例分析说服力。同时通过有关教育理论文献的查阅,去进一步解读课堂教学的活动。
(3)专家点评
专家深厚的理论基础及其对现实教学情况的了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一线教师在集体讨论与文献查阅中的不足,开阔视野,进一步提升研究的高度和深广度。
以上三部分在教学案例的分析研究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教学案例研究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并不是缺一不可的,有的学校没有条件并不是就意味着就不可以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只要有了课前准备和资料的收集,几个教师坐到一起也可以进行讨论和文献的查阅,深入分析,找到教育精髓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就可以形成教学案例,是教学案例研究成果的最直接的体现。
四、教学案例研究的呈现——研究报告的撰写、教学案例研究报告的呈现形式
关于教学案例研究的呈现,可以根据研究的范围,研究问题的大小等,主要分为专题性教学案例研究、综合性教学案例研究的呈现两种形式等。专题性教学案例研究报告一般是针对教学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展开专题研究;综合性教学案例研究是针对教学中许多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分析,以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
无论哪种案例研究形式一般都要有研究的重点和主题,这个主题常与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事件相关,具体可以从教学的各个方面确定研究的主题,如从教师教学行为的角度确定主题-如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中的提问行为、教学媒 7
体的使用、教学评价语言、课堂教学调控行为等;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角度确定主题-如问题解决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另外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角度都可以确定研究主题。确定主题要注意典型性和时代感。确定主题后可以选用不同的形式和结构来撰写课堂教学案例。本研究的教学案例采取的是综合式的呈现方式。、教学案例研究报告的结构
案例的结构多种多样,写作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但从案例所包含的内容来说,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案例大致都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教学案例总是有标题的,总是要借助标题反映事件的主题或形貌的。一般地说,案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一是用事件定标题,即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标题,吸引读者进一步了解相关的信息;二是用主题定标题,把事件中包含的主题析离出来,作为案例的标题,能使读者把握事件要说明的是什么。
(2)引言。主要描述一下事件的大致场景,隐晦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的主题。使读者对案例的事件和主题大致有些了解,也可起一个“先行组织”的作用,使读者有一种阅读上的“心理准备”。
(3)背景。案例中的事件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框架之中的,是依托一定的背景的。一些教师善于描述事件,但常有意无意地忽略背景的描述,因为他们注意的焦点主要在问题的发生与解决上。实际上,背景的描述同样也是极为重要的,不同背景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并且案例写就以后,读者在分析案例时,也需要参照背景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出评论。
(4)问题。教学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围绕问题来展开的。在论述中,需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那些。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展示问题。尤其是用于教师培训中的案例,要能够给被培训教师一种问题的现场感,就更需要错综复杂情景的真实再现。
(5)问题的解决。问题发现以后,解决问题就成了重要的一环。这部分内容需要详尽的描述,要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会涉及问题解决初步成效的描述。这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教学案例的主体,切忌把问题解决简单化、表面化。当然,教育教学中也会遇到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把这样的问题形成案例时,虽然真实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未出现,但可以把解决问题的种种设想和打算罗列出来,以供读者参考、评论。
(6)反思与讨论。教育教学案例是由工作生活在第一线的教师自己完成的,撰写案例的过程,也就是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进行再分析的过程,同时也是梳理自己相关经验和教训的过程。因而,系统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提升教育智慧、形成自己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独特艺术等都至关重要。反思与讨论主要涉及的问题有:问题解决中有哪些利弊得失?问题解决中还发生存在哪些新问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如何进一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问题解决中有哪些体会、启示等等。
(7)附录。并不是每一个案例都有“附录”部分,是否安排“附录”,要视案例的具体情形而定。“附录”中的内容,是对正文中的主题有补充说明作用的材料,若放在正文中,会因篇幅过长等问题影响正文的叙述。例如,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的案例中,可以选取一节典型性的课堂教学设计置于文后作为附录。
上述教学案例包含的内容不是案例的固定结构,也就是说,不见得每篇教学案例各组成部分的题目都按上述几部分确定,只要在案例相关内容的叙述上,考虑到以上几方面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加以组合就可以了。、教学案例研究报告的撰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撰写案例要做到目标明确,描述真实具体,情节合情合理,材料选取适当,案例构思巧妙,文字表达生动。撰写课堂教学案例一般要经过撰写—讨论—修改—再讨论的多次反复的过程,不断完善;要反对“空话”与“套话”的泛滥,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虚实并重、小中见大”。
(1)内容要真实。案例素材要反映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教研、管理等工作实际。对于事件原貌,不允许进行夸张,更不允许歪曲。这样,案例才具有客观真实性、理论指导性和实际操作性。
(2)情景要完整。教学案例要写出事件发生的背景,即写出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如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要写出从提出问题到设计解决方案到课上实施情况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这个完整的过程。
(3)叙述要客观。写作教学案例的教师,对于所写的教学案例,必然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在案例写作中,只能客观地介绍典型事例,不能直接地提出问题,直白地表述观点,流露出感情的褒贬。
(4)要注意更新。形势的变化,实践的发展,新理论的出现以及新的教学理念的注入要求教学案例内容要不断推陈出新,编写补充一些新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案例,淘汰一些过时的案例,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促进教师的进一步发展。
(5)要有启发性。教学案例本身既不是纯理论性的内容,又不是简单的事例,而是包含一定需要思考的内容和问题,案例中的典型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定的问题而设立的,有的反映经验,可供学习;有的反应问题,需要对症下药地进行分析;有的反应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学习,以不断完善教学……因此,教学案例一定要有一定的启发性。
总之,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适合教师的教育科研方法,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开展新教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案例的研究以及案例的撰写,在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一方面需要更多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更好地认识案例本身,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共同努力、齐心协力编写出教育工作者自己的教学案例,并进一步形成案例库,改变目前教师师资培训领域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第四篇:在素质教育下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的新审视
在素质教育观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的新审视
(大竹县庙坝中学
刘洪莲)
素质教育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近年来,广大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的素质化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笔者感到,当前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还普遍滞后于素质教育思想观念,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落实。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落实课堂教学的素质化必须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因素,本文拟就素质教育观念下的这些设计作新的审视。
一、对教学目标设定的新审视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当前的生物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已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迈进了一大步,如仅以认知为课堂教学目标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尚有差距。素质教育首先要有教学目标的素质化。
一是教学目标重心应向非认知领域转移。当前,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大多仍是以认知为核心的,非认知目标仍是一种附属和点缀。表现在一方面目标设定中非认知目标往往可有可无或空泛含糊;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定向,调节和评价大多以认知目标为依据,学有余力时才顾及非认知目标,或者有人听课时才“贴”一些标签。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诚然,作为基础教学而言,认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创新的基石,没有一定的知识具备,缺乏必要的基本技能,即使有着创新的火花也会熄灭。但在创新机制中,基础知识主要提供的是材料支持,相对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非认知因素来说,它是较为被动和次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知识并不难,人们常常可以直接应用前人创造的成果,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造,难得的是好的创意。因此,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就成为一种必然。
二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面向全体学生。目前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大多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差异性。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目标是相同的,这种按统一标准设定的目标,必然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另一基本特征。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也是一种资源。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针对这种差异因人定标,因材施教。要制订面向全班每个学生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但制订分层的教学目标则是可行而且必要的。
二、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的新审视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难点,是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难,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由于学生难学致使教师难教。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目标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教学重点,难点的多样性。但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中,重点和难点设定几乎都是在认知领域,很少见到有非认知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的。当我们把教学目标从认知向非认知扩展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相应扩展,当我们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转移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转移。人们在目标扩展和转移的同时,重点和难点的按兵不动也反映了人们观念并没有真正的转变。
目标的多元化要求重点难点的多元化,非认知目标比认知目标的落实更重要更困难,更难见效,因此在许多时候我们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是非认知领域的。如高中生物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等部分内容,如果仅从认知角度来看,只需几句话就可概括,然而这些部分的教材内容中却包含了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如科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这理应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三、对教学策略设计的新审视
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多年来,广大生物教师在教学策略上进行了不少实践和创新,不断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这无疑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的素质教育特征的。但由于教师“自我中心”意识的顽固和沿袭传统的惰性的影响,或者是由于缺少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的状态还未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例如,“自学辅导法”不失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一种好的方法,但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时往往是帮助学生确定好学习目标,同时将教材的知识内容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要求学生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程序,学习计划都是教师帮学生订制订的,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定向的机会。教师期待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着教师指定的目标和思路进行;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也是依据教师制订的学习目标,教师的评价指标和准则来完成。又如,“引导发现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实证的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也是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学生往往已不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和甄别;在“发现”过程中也不会遇到困境和挫折,也没有新的思路和方式;“发现”的结果自然也都是教师所预期的。这样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无从得到真正的体现。
根据素质教育的特征,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着重思考下列问题:
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如:①引导学生自我定向。思考如何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程序,制定学习计划,为自主学习定向。②引导学生自我探究。思考如何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和习惯,水平和能力,去读,想,做,说,议,画,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自主活动,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科学结论。③引导学生自主评价。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基于对自己的认识,依据学习目标和自身的评价指标和准则,对自身的学习目标,策略,方法,计划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进而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④引导学生自我调控。思考如何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寻找学习差距,考虑如何改 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策略和方法,以促进目标的达成。⑤引导学生自我激励。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激励自己战胜困难,获得学习成功,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如何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所提高发展,最基本的一条准则,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由于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起点(包括动机,态度,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落差较大,课堂教学起点准确定位是保障不同层学生都吃饱,吃好的关键。习惯的“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实际上是以优等生为教学起点,放弃了中下等生的教学,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出发点,但最终以落脚优等生为归宿。有的教师提出“抓中间促两头”,以中等生为教学起点,这比起“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来得公正一些,但这是以优等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部分无效和低效学习时间为代价的。因此,在班级授课制中,没有分层的教学过程是难以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的。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积极创设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机会,如设计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的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设计分层次的练习和作业,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难易适中,梯度明显的练习或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学情,有弹性地加以选择和完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学业成就评价方法,以增强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四、对教学媒体选择的新审视
教学媒体是教学设计中要涉及到的物质条件。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涉及的教学媒体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先进。除了传统的挂图,模型,标本及实验设备外,录像,投影,录音等设备也已广泛地进入了课堂,多媒体运用也已不再是新鲜的事。但从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要求来看,还需要在教学媒体设计上作进一步的拓展。
一是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创造更丰富的物质条件。我们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少实践活动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我们的教材与国外的相比,实践方面已明显不足,而在我们相当部分教师的教学中实践又被大大削减了,许多学生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或教师讲实验。如果不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成了空话。
二是要重视研究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在信息时代具有其他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各种公开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已不鲜见,这些多媒体的课件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大多数课件在交互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中足,直接带领学生网上冲浪的更少。因此在研究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时,要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上花功夫,特别要尽量创造条件进行网上的教与学。如带领学生到网上去收集信息资料,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要重视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学校教育要加强学生多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外,还要让学生亲自走进社会,走近生活,从实践中去感受科技,应用科学。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特别是活动课的设计,要把视野指向校外,把社会有教育意义的场所纳入教学设施范畴。可以从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确定一些研究性的课题,让学生去调查,去实践,去研究;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些长期合作的教学实践基地和一些用于学生实践活动的场所,使学生的实践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总之,教学设计是将教学的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的过程。只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上转化为具体的素质教育行为。没有教学设计的素质化,也就不会有课堂教学的素质化。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即指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教学目标,对教材呈现方式、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教学程序安排、教学传媒运用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谋略。从概念上看,教学设计是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中介,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依据。由此看,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应该说,国内外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创立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发现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这些无疑是一些可资借鉴的教学流程。当然,数学教学不可能有一种固定的教学方式,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本身的经验和能力来决定。学习和研究教学策略、教学设计对于适应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没有好的教学设计,就没有好的教学实践,就没有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教育教学的高质量。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具有哪些特征呢?
一、教学设计的特征:
1、实效性: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必须注重实效,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提高素质。
2、灵活性:课标中说“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让每一名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力求让学生学习的是生动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新颖性:即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新颖的,能动性强而又有思考价值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4、培美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但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还将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课堂教学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评价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一人性化目标。
5、有趣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学设计要形式多样、富有趣味,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及积极性。如低段年级可运用儿歌和小游戏完成教学。
了解了教学设计的特征,我们再来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几种常用的教学设计
二、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
(一)基于思维加工的设计。
1、指导思想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思维。数学思维过程是人脑对外部的数学信息的接受、分析、选择、加工和整合的过程,是一个从外部感知到内化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另一方面,内部材料在经常得到恰当的使用过程中,逐渐使主体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教学活动过程即引导学生积极的、有效的提取可利用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知识,促使思维优化的过程。
2、操作框架
创设情境,激起学习“需要——思维加工与认知重组——提供反馈与修正——提供技能运用”的迁移情境,促进知识迁移。
案例:十几减9
一、新、旧教材的对比
原教材提供的解题策略;利用减法的意义直接计算(相加算减)。原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示范讲解——练习巩固。教材十分注意示范性,其数学科学依据是减法的定义,其心理依据是学习的迁移规律。原教材也注意到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初等化处理,即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内化为心智技能,并通过反复强化训练,达到算法熟练化。但问题在于:有的孩子不会加法,减法也就不会了,并且提供的材料的探究空间较小,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验证性成分多于体验性、探究性成分。
新教材变得开放性和探索性,为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加工信息留下了空间,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了可能。对此的解题策略有相加算减、破十法、连减法、退十加补等。显然,学生能采用什么口算方法,取决于其自身的数学经验。不同知识积累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教师应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有利于钓用已有知识加工信息、获取新知识的环境。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探究学习15-9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师:怎样计算15-9?请你们独立思考,想办法计算,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看谁算得又快又对)教师巡视。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请大家在小组交流一下,然后每组派代表介绍。
(3)小组全班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师:同学们响了这么多的方法,那你们最喜欢那种方法呢?小组交流一下,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2、小组讨论交流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喜欢的方法时,教师问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教师小结
3、迁移练习
(1)小组先交流解决16-
9、12-
9、14-9,有困难的可以借助学具。
(2)让个别学生回答,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你还知道哪些十几减9的算式”教师板书算式,让学生说一说想法。
(三)巩固练习(略)
(四)小结(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留给了学生加工信息的时间,学生结合滋生已有的计算和操作经验,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整理,建立了运算表象。学生的交流是在经过自己思考以后开始的。交流给学生提供了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也提供了反思自己的学习机会,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的措施:(1)设当提示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现实和已有的策略解决问题,并尽可能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去应用这些策略,使策略由外部监控转变为内部自我调控。(2)留给学生运用策略寻求问题的时间,并组织讨论和反馈评价,使学生在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二)基于“活动、操作”的设计
1、指导思想
学习是学生自主的一种意义建构,知识的获得及心智技能的形成,是由动作结构和活动结构逐步内化的,学生的发展有三条途径:观察、操作、思考。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并经由心智技能的掌握而促进智能的发展。
2、操作框架
建立学习目标,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进行实际操作——分析活动结果——概括学习所得——反思”的活动过程,促进学习迁移。
案例:认识图形
一、新、旧教材对比
原教材:直接通过引导学生对具有所学的平面图形形状的事物手帕、照片等的观察,抽象出平面图形。练习内容较单调,呈现方式过于机械,不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新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并注意(1)让学生将实物的面用印泥印、在沙上印、动手画等方式把平面图形表示出来,体会面于体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活动操作,形成平面图形的表象,了解基本图形中元素间的关系。(2)建立图形和相应名称的对应关系,运用概念辨析实物;(3)由面想象体,逆向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4)练习从比较复杂的平面图形中分析出简单图形。此设计,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要求。
课程标准中对空间观念的描述是“能由事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有几何图形想象出事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平面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作出立体图形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事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法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的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二)新授课
1、认识四种平面图形(摸一摸,认一认)
(1)观察已准备好的物体是由什么图形围成的,互相说一说。
(2)小组交流(生说自带无提示有哪些图形围成的,其他人可补充)
(3)班级汇报(学生拿自己的物体上来汇报,边指边说)
2、掌握四种平面图形的特征(画一画,说一说)
(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画长方形、三角形、圆。)(2)学生操作
(3)小组汇报(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说出自己画的图形名称;其他生可补充、纠正;评选画得好的贴在黑板上。)
(4)说说四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3、回忆生活中的图形(想一想,说一说)
4、巩固练习(说一说、连一连、涂一涂、数一数、小游戏)
案例中教师提供条件让学生活动起来。弗莱登塔尔认为,学习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通过“做”,把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知识。“动手做”也是国内外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动手做”的特点:(1)动手实践,从生活中取材。(2)主动学习,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能记住,做过的才能学会。(3)不仅强调知识学习,还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4)提倡合作交流。(5)有一个主题。
(三)基于探究性学习的设计
1、指导思想
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是提供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与探究,使之重新“发现”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概念、规则、原理等。
2、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
探究,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探究式学习应有以下特点:(1)问题。一个好问题的特点:本身具有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调动一形成的策略和模式;问题的解答中包含着明显的相关概念或技巧;问题有多种解法,或有多种解答方案,各种解法设计不同分支或领域;问题可以加以推广。(2)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假说或猜想。(3)证据。在课堂探究中针对问题搜集事实证据。(4)解释。对搜集的证据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等,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得出结论,作出解释。(5)评价。对结论的可靠性作出评价。(6)交流。学生阐述和论述自己的解释。
探究式教学不一定要包含上述全部基本特征。但不能缺少起核心要素作用的探究性活动内容。这一核心就是建立假说。,它能让我们确定收集证据方向。
3、操作框架
问题情境或研究课题——假设(因果关系)确认(收集资料)实验与发现——验证与问题解决、解释、习得。
案例:商不变的性质(详细过程略)
1、提问(师:看到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选择板书。
2、组织探究活动。
(1)大胆猜想(同时加上、同时减去、同时乘以、同时除以)(2)验证猜想
3、原理内化。(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他们的商不变)
4、巩固练习(独立练习、辨析练习、发展练习、)在教学中,教师经历了一次发现的过程:(1)让学生面对问题。(2)建立假说。(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商不变?)(3)收集证据,验证猜想。(以16÷8=2为例,小组合作进行验证。)(4)解释。学生解释验证结果(5)交流评价。通过归纳总结,对验证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进行组织和整理,或与教材对比,得出结论。
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从提出问题到指导探索,教师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教师又扮演的是“顾问”的角色,将学生置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在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在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过程中,培养以发散思维为中心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的。有三种水平:
(1)一级水平的探究活动(有结构的探究):探究式给学生提供将要调查研究的问题、解决问题所要使用的方法和材料,但不提预期结果。学生自己要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回问题的答案。
(2)二级水平的探究活动(指导型探究):在探究时只给学生提供要调查研究的问题,有时也提供材料,学生必须自己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弄清楚如何回答探究问题。
(3)三级水平的探究活动(自由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必须自己独立完成所有的探究任务,包括形成要调查研究的问题。
探究学习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否则,不能较好的完成探究任务。并不是任何新的学习,都要使学生从头探究。所以,探究性学习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但不是主要方式。其教学结构可以有:操作——发现(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观察——归纳(通过大量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教学设计的方法很多,但无论是那种方法都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要适合学生、适合教学内容。否则设计的再好,也枉然。那么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三、进行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第一 扎实进行课前准备,使教师大于学生
课前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做好课堂教学过程的预案。问题开放后学生的表现及反应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应该做好充分准备,使教师的预设大于学生的可能;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学习准备活动,如收集资料,社会调查,预习教材。三是发挥集体智慧,加强集体教研,使课堂准备集思广益。
第二
着力优化课堂结构,使教师小于学生。
课堂重在于生成。生成的东西大于老师的传授,就发生了裂变效应。如果课堂上教师说的多,学生没有共鸣与共振,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失败的课堂。所以优化课堂结构,就要变讲堂为学堂,是教师小于学生,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
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使学生等于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学会对自己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每课对教学目标达成要反思,每周对教学中的亮点和失误要有阶段性的总结。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反思自己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千万不要以为反思只是教师的事情。在反思这个方面,学生与教师都要同等地作到。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课堂是变化的,教学设计自然不唯一,只要教师们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掌握理论,潜心钻研,定会摸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