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1-92页的例1--例2及相关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也是本单元教材的“核心”,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抽象思维难度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知识,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平均分概念的认识上拓展的,是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认识有一定的困难。有部分孩子可能接触过这部分内容,但是认识不够全面,读写不准确。
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通过分月饼活动,初步认识分数;
2、通过折纸活动认识几分之一,能够理解几分之一,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准确说出各部分名称。
教学方法:启发法、演示法、探究法。
学习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准确说出各部分名称。
学习难点: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体会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可以用分数表示。评价方案:
1、通过课堂提问检测目标一;
2、通过学生的读写,课堂提问和折一折活动,检测目标二。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美丽的秋天来了,小朋友们要去郊游了,他们带了很多可口的食物,你能不能用所学的知识给他们分一分吗? 4个月饼分给2个同学,怎么分才公平?用什么数字表示? 2个月饼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个呢?用什么数字表示? 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又该怎么分?用什么数字表示?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教学二分之一
当我们的整数不够用时就要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表示。每人半个月饼,可以用表示。教师分析如何分月饼,并在讲台上让学生演示折一折,然后把学生折好的圆剪成两部分,边剪边跟学生陈述分月饼的过程“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
2、板书,让学生说一说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并读一读。
3、练一练(课件显示)判断图中哪些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二)教学四分之一
1、幻灯出示一个圆形纸片,把它平均分成了3份,提问:我把这个圆片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分之()。(设计意图:本节课是第一次出现分数,由于分数与整数差异很大,学生会感到很困难,对分数的意义理解透了很不容易,本节课从最简单的二分之一入手,逐一认识三分之一等)
(三)教学例二
1、拿出自己在正方形上涂出?
2、组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大家涂的都一样吗?不同的涂法为什么都能表示呢? 学生观察并总结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只要通过平均分成几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课堂活动: 你还能折出一个几分之一,大家折一折,说一说。
四、课堂练习、写: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2、想: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3说:它们分别占了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七、课后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内容,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本课教学后对下面几点做了思考:
1、精心设计是有效课堂的基石。
在本课中我就力求在选材上体现生活性、简单性、实用性、挑战性。在课的一开始,创设郊游中简单的分月饼的情景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状态中。知识层面上,从整数的平均分开始,从4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到2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再到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结果是半个。在其中渗透“平均分”的概念,并让学生发现问题(半块月饼用数怎样表示),用以前的知识不能解决,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让学生在平均分中初步感受从自然数到分数产生的价值和意义。课中让学生动手创作几分之一,在亲身经历中建构几分之一的概念。
2、自主活动是有效课堂的保障。
在本堂课中,无论是折纸、创作几分之一等活动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如在创作几分之一的活动中,学生是很自然、主动地把自己所想到的分数表示出来,而其中就已蕴涵了他们对几分之一个性化的理解与诠释。开放的空间,自主的展示,使他们学得轻松,思维、行为、情感都达到了三位一体的参与,充分的体验了促进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重要作用。
3、在教学重点处、关键处、突破难点处,应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既直观又形象。
教学中有很多不足之处:
1、我过高的估计了学生。平时教学让学生说完整的话。
2、动手操作时对学生作品的展示不充分。
3、动手操作充分,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比较欠缺。如创造一个分数后,应该让学生之间多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先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认真钻研小学数学教育。努力做到高效。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学反思
《时、分、秒》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由于时间单位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时、分、秒”的认识更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难点。学生在一年级时曾学过认识钟表这一内容,对整时、半时和分都有了认识。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认识秒和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考虑到与以前所学知识相隔时间挺长,在课刚开始,我引导学生对钟面和之前所学的时间知识进行了复习。在《认识秒》的这节课上我改革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1秒钟写字、拍手、跺脚,1分钟写字、跳绳、转呼拉圈等体验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科学的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因为在教学中做到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组织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由于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与以往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都不同,所以时间单位的换算是个难点,课上虽然进行了细心的辅导,也还有不少学生会迷糊,出错,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把这课延伸到课外,让他们随时看钟或表,读出自己在什么时间作什么事,加强练习。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 李小平更新时间:2012-12-30 17:44:1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
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如果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如果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5、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目。
指导完成第1幅图。“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请在括号里表示出来。”“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来表示?”
其余几幅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反馈。“怎样表示?为什么?”(2)(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目。
交流:你选第几幅图?为什么?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教师板书:1/
2、1/
4、1/8,让学生读出各数。谈话:“看到这三个分数,你能说出它们谁大谁小吗?”(学生猜测,交流)“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动手来验证一下,请从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学具里选择合适的学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发现。”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2、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1)、(课件出示第3题)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一样长)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该怎样表示?
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生答,师演示)
你能根据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出这三个数的大小吗?
(2)、(课件出示第5题)指名读题目,并说出题目的要求。
学生独力完成,集体反馈。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
【课后反思:】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呢?经多次“磨课”后,选择了让学生拍手表示物体平均分后的数量.这样一来,表示“半个”就不可能再用一个手指来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办法.课堂上学生的出色表现是令人惊叹的,他们在短暂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弯着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挡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还有的干脆说:没法表示,就写两个字——半个。这时老师提出:“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学生
提出用分数表示,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老师都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黑板上用数表示出来。然后老师有选择的告诉学生:“0.5可以表示半个,这是小数,以后会学到,而像这个数(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数,也可以表示半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结合课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
2、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在进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猜想1/
2、1/4和1/8哪个大,哪个小,然后为他们提供试验材料,鼓励他们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确了对于同一个物体(或同样大小的几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数就越小,所以1/2﹥1/4﹥1/8。这样一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以及大小的比较的理解会更深刻,对探究数学的兴趣会更大更浓。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代学生设计教学,才会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上传: ***076 更新时间:
2013-7-29 21:18:58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昌北二小 周灵平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教具准备:学习纸 “游戏”纸卡 多媒体课件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课前质疑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读写法,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来继续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
1.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数字的变化。看这是数字几?生:1 师:这是一个整数
师:等会你们一起小声喊:1,2,3,大,老师就可以把这个数变大了。
生:1,2,3,大。
师:把1变成10,10和1比扩大了10倍,…… 引导学生发现在整数的末尾添上0,数会变大。
2.师把100变成10,10变成1, 引导学生发现在整数的末尾去掉0数会变小
3出示0.1 师:这个数你们认识吗?生:0.1 师:这是一个小数,师:我们再来试一试。
依次出现0.10,0.100然后再在不断去掉末尾的0,让学生猜测数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还是大小没变呢? 引起学生的冲突:到底变了吗?(师:认为变大的举举手,认为变小的举举手,认为大小不变的举举手,到底谁猜对了呢?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一)教学例1 1.师: 0.1、0.10、0.100,他们到底是变大了,变小了还是大小不变呢?我们先给他们带上统一的单位--米,请出米尺来帮帮咱们。(将0.1,0.10,0.100同时带上单位米)
(1)课件出示米尺(复习旧知)
1米=()分米=()厘米=()毫米
1分米=()厘米=()毫米
师;那么0.1米,0.10米,0.100米之间的关系可不可以转化成这些单位来研究呢?咱们试试吧!
(2)课件出示直尺图 0.10米=()米=()分米
引导学生将0.1米先转化成1/10米,再转化成1分米,并说一说转化的理由。
师:一分米在米尺上是0到刻度几?课件出示一分米线段。
(3)课件依次出示 0.10米=()米=()厘米
0.100米=()米=()毫米 师;0.10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又等于多少厘米? 0.100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又等于多少毫米呢?请同学们拿出一号学习纸,小组讨论并合作完成。比一比哪个组合作的又快又好.(4)生汇报,并说一说理由
课件依次出现10厘米,100毫米的线段图
师: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并演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5)指导看黑板;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师:0.1米=0.10米=0.100米(板书)这三个长度是一样的,都是以“米”为单位,我们就可以把数抽象出来0.1=0.10=0.100。师:这几个数大小不变,那些同学猜对了,掌声鼓励。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可以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什么地方多(少)0?在这个小数的什么位置?多(少)0还可以怎么说?
末尾添上“0”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小数 0.1= 0.10= 0.100 大小不变
末尾去掉“0”
小数的末尾添上0大小不变,去掉0大小也不变。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个规律呢?我们还需再验证一下。
2.验证
师:刚才我们借助了米尺来研究,接着我们借助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来研究。
(1)出示课件:比较0.30和0.3的大小。
师:0.3和0.30这两个小数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同桌之间拿出印好的大小完全相等的两个正方形,涂色分别表示出0.30和0.3。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导:想想0.30表示什么意思?0.3呢?应该涂多少格? 学生涂完色问:你为什么这样涂?之后演示涂色过程。
(2)同桌商量比较,汇报结论。
师:谁涂的面积大?0.30和.0.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直观比较法:看上去都一样大;(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取了其中的30份和把它平均分成10分取了其中的3份是一样大的)
理论推导法:0.30是30个1/100,也是3个1/10;0.3是3个1/10。
课件演示重合图形。(在原板书下再板书:0.30=0.3)师:那0.4和0.40呢?0.8和0.80呢?
(3)观察思考
观察板书0.30=0.3 师: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再次验证我们的猜测。
3.讨论归纳,揭示课题
教师指着板书说:你能把上面的研究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4人小组之间讨论一下,想想该怎么说才比较完整?
教师提问几个小组代表让其归纳,不够完整可以由其他小组代表补充。得出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课件展示并板书)
4、指导阅读。
生齐读小数的性质。
5、质疑问难:(判断)
师:你们对这句话理解的够不够透彻呢?这句话的关键词在哪呢?做完下一题,看能不能帮你们找到答案。(以下题目陆续出现)
(1)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后返回小数的性质,红字强调“小数”。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后返回小数性质,红字强调“末尾”。
(3)10.50=10.5=10.500 判断后返回小数小性质强调“大小不变”。
三、巩固运用、交流反思
1.教学例2 师: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利用小数的性质,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体现数的简洁。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小数的化简。
出示例2:把0.70,105.0900和12.0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师:0.70你认为可以怎么化简才能大小不变?
(2)学生自己完成。指名回答,让其说说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3)0.70与0.7它们的大小不变,但意义相同吗?
(不同,0.70表示70个1/100,0.7表示7个1/10)
(4)为什么105.0900的5左边的0不能去掉呢? 问: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大小改变。师要强调小数末尾的”0”)
师:同学们真棒,老师还没教,你们就会了,那下一题呢?课件出示12.000(5)师:12.000该怎么化简
生回答后小数末尾的0红色闪现。
师:12.000去掉0后是多少?将小数化简成整数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强调:12去掉0后,小数部分没有数,可以把小数点也去掉。
2.教学例3 师:在今后的生活中或者今后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有时要将数转化成相应位数的小数,便于计算,接下来咱们利用小数的性质来学习数的改写。
电脑演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 4.08 = 8.1840= 3 =(1)学生自己完成。
(2)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师:你是如何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3如何改写成三位小数? 3能不能直接在后面添0?
注意:A、在小数的末尾添“0”。
B、当这个数是整数时,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注意小数的化简是将末尾的0去掉,而小数的改写可以根据需要添加0或去掉0.四、巩固运用,拓展升华
1、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师:同学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数学知识,咱们来看一个发生在马路上的小故事吧,看一下这里还有些什么数学知识?
课件演示小故事(然后孩子按题目要求完成练习)师;孩子们,我们还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生:乐于助人 尊老爱幼······
师 是啊,我们应该向小林和他妈妈学习,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挑战自我
师:孩子们学得还真不错,敢不敢接受下一个挑战?有没有信心?
课件出示,怎样才能使 600、60、6这三个数之间划上等号?
3、思维拓展
课件出示 按要求说出一个数
(1)所有“0”都不能去掉(2)所有“0”都能去掉(3)既有能去掉的“0”,又有不能去掉的“0”。
四、全课小节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但是通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0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数字。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板书: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0.1 = 0.10 = 0.10 0.3=0.30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上传: 杨绍华 更新时间:2013-1-2 15:06:33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课本P49—P5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或失败情感,树立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归纳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教学准备:前置性小研究、PPT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课前两分钟:
145×2 45×12 先估算再笔算。说说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笔算乘法
二、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那你们知道一列普通火车的运行速度是多少吗?(145千米/时)
(2)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结合前置性学习中的自学指导,再次预习一下课本第49的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分别做上记号。
PPT出示:
自学指导:
1、仔细读题。
2、认真分析:已知条件、问题、怎样做?
3、解决问题:列式计算、还有别的算法吗?
4、归纳总结: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怎样验算?完成P49的做一做。
3、小组交流:
互相学习,互相配合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这次学习请大家这样做:
依据自学指导,分工合作,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4、全班展示: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交流的结果和大家共同交流?
5、教师点拨:
听了刚才××小组的交流,你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谁能再说一说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PPT出示:
1、数位对齐;
2、分位相乘;
3、合并相加;
4、满十向前一位进1),与我们以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有什么不同?
三、反馈练习:
1、出示课本P51页第7题。
小马虎也做了三道题,请同学们帮他诊断一下,他有没有出错,错在哪里?帮他改正过来。
2、出示课本P51页第5题。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当回小会计,帮学校图书管理员算一算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出示课本P52页第9题。
图书管理员又遇到新麻烦了,你能继续帮他解决吗?说说可以怎样做?还有别的方法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积极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解决了许多相关的问题,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问题。
五、拓展延伸:
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数我们如何来计算呢?213 1234×12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145×12=1740(千米)
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布者:郑自光 发布日期:2012-03-23
× 31什么是周长(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及简析】
教材44-45页(周长的认识)
《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内容,是新课标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与测量”的内容。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对周长也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主要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边线、一周、封闭”这些词,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课前预设】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课我准备采用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际这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
发展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本课我打算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实践探索,理解新知;操作实践,巩固新知;实践训练,深化新知;归纳总结,完善认识五个环节,通过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量一量、围一围;想一想、算一算、练一练;说一说这些活动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具】
1、电脑课件、展示台
2、学具袋(光盘、直尺、细绳子或皮卷尺、水彩笔、树叶、作业纸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大树爷爷告诉我:小蚂蚁特别喜欢练长跑,瞧!一只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作运动场,它正准备沿着树叶的边跑一周,你觉得它应该怎么跑?(现在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跑的?)根据学生看蚂蚁爬过树叶的动画,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提示: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我们再看看是不是这样跑的。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是树叶的什么呢?
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周长的认识)
【设计意图】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枯燥的空间与图形的数学内容还不是很感兴趣,所以通过一个童话故事引入新课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二、实践探索,理解新知
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感知周长
(1)课件出示各种封闭与不封闭图形,问:哪些图形是有周长的?
(2)画几个自己喜欢的封闭图形。
(3)展示学生作品,并指出图形周长,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
(1)描一描
A、课件出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周长
B、描一描光碟的边线,问光碟的内部线是它的周长吗?
(2)摸一摸(44页摸一摸)
让学生用手分别摸一摸数学课本封面的边线及文具盒面的边线,与同桌交流认识周长
(3)走一走
怎样走才是教室的周长?怎样走才是操场的周长?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以及各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学习过程中循循渐进的掌握知识。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
1、量一量(44页实践活动)
(1)测量自己的腰围与头围
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量出结果并记录
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测量过程;
(2)测量树叶的周长
自选测量工具,测量树叶周长,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方法
2、围一围(45页第1题)
让学生描出图形的周长,结合课件让学生知道可以有不同的起点,但是只能描一周,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 【设计意图】
让学生与同学合作量一量身边的一些物体的周
长,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实践训练,深化新知。
1、想一想
如果要知道三角形的周长应该怎样量?四边形呢?为什么?
2、算一算(45页第2题)
课件出示几幅图形,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活动,鼓励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正确算出图形的周长
3、练一练(45页第3题)
运用课件,通过测量、移动的方法,直观的比较两组图形的周长,从而深化知识
【设计意图】
练习题由易到难,从基础题到拔高题,层层深入,这样既顾及到全班好中差三个层面的学生,又为尖子生补充了”营养“。
五、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小就能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整理,并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板书】
什么是周长(周长的认识)
封闭平面图形
绕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边线 一
周
【反思】
《什么是周长》是一节帮助学生建立周长概念的一节课,这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认识平面图形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
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为后面的测量周长,计算周长以及周长的应用做好铺垫。同时也为日后学习面积的相关知识,区分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打好伏笔。基于以上的认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两点:
(一)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周长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放在让学生亲身感悟。首先我通过蚂蚁爬树叶的情境让学生看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通过对”一周“的强调初现周长概念。再让学生通过比、画、摸、走、描几种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感受到周长都是沿着图形的”边线“进行的,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感受”封闭平面图形“、”一周“、”长度“这三个关键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形的周长,从而抽象出周长的概念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我知道仅靠以上的体验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接着让学生围一围、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练一练来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整节课我都注重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在有效的活动中全方位的感受、探索周长的含义。
(二)在练习中让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得到升华。
数学课堂离不开练习,而有梯度的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而且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
展。因此我在最后的练习题中设计了这样两道题:第一道题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甲、乙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为什么?第二道题是比较一组中几种图形的周长是不是一样长?学生回答之后我总结出:”周长一样的图形大小(面积)不一定相等;反之,大小不同的图形周长可能一样。" 荐荐小初学二
数数
学学
教教
案案案
[1000(800 [1000
字字
])荐生活中的数学教字] 荐人教版初一上数学教案(全册)[1500字] 荐工程数学教案(500字)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
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如果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如果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5、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目。指导完成第1幅图。“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请在括号里表示出来。”“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来表示?” 其余几幅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反馈。“怎样表示?为什么?”
(2)(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目。
交流:你选第几幅图?为什么?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教师板书:1/
2、1/
4、1/8,让学生读出各数。谈话:“看到这三个分数,你能说出它们谁大谁小吗?”(学生猜测,交流)“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动手来验证一下,请从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学具里选择合适的学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发现。”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2、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1)、(课件出示第3题)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一样长)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该怎样表示?
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生答,师演示)你能根据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出这三个数的大小吗?
(2)、(课件出示第5题)指名读题目,并说出题目的要求。学生独力完成,集体反馈。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
【课后反思:】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呢?经多次“磨课”后,选择了让学生拍手表示物体平均分后的数量.这样一来,表示“半个”就不可能再用一个手指来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办法.课堂上学生的出色表现是令人惊叹的,他们在短暂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弯着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挡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还有的干脆说:没法表示,就写两个字——半个。这时老师提出:“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学生提出用分数表示,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老师都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黑板上用数表示出来。然后老师有选择的告诉学生:“0.5可以表示半个,这是小数,以后会学到,而像这个数(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数,也可以表示半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结合课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
2、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在进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猜想1/
2、1/4和1/8哪个大,哪个小,然后为他们提供试验材料,鼓励他们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确了对于同一个物体(或同样大小的几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数就越小,所以1/2﹥1/4﹥1/8。这样一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以及大小的比较的理解会更深刻,对探究数学的兴趣会更大更浓。
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代学生设计教学,才会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80~81。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三角形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一条高,认识三角形的三条高。
2、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角形特性和画三角形的一条高。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具准备:三角板、四边形木条、三角形木条、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纸。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景导入:
1、同学们喜欢看美丽的图画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几幅优美的画面,找一找这几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点? 生:在这些图片中都有三角形。同学们真够厉害,了不起。
那么三角形究竟有哪些特点?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探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板书:三角形)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三角形的特征:
(1)画一画:你们喜欢画画吗?下面老师和同学们比赛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看谁画得快?(2)同学们画得真快,现在你们思考一下: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生: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三条线段。师:三条线段是不是构成了三角形的三条边。板书:特征 三条边 三个角
三个顶点(3)指一指,标一标
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画的三角形的特征标出来。
顶点
角 边 边
角 角
顶点 顶点
边
师:谁能把黑板上老师画的三角形的特征指出来? 活动:指一生上台指出三角形的特性
(4)找一找:老师在电脑上也画了几幅图,请同学们来看一下: 生1:第(1)幅图中出现了一条曲线。生2:第(2)幅图中没有连接起来。生3:第(3)幅图画的是角。生4:第(4)幅图中画的太长了。生5:第(5)幅图是一个三角形。
(5)师:那你们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小组同学先互相说一说。现在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1: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的图形就是三角形。生2: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生3:应该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师:现在摆一摆,围一围:学生用实物摆三角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的小棒摆出一个三角形。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师:在这个定义中你觉得那些词最重要? 生1:三条线段 生2:围成
师:你是怎么理解围成的?
生:围成的意思应该是三条线段连接起来,没有空隙,是一个封闭图形。
师:同学们理解的真不错!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6)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师:只能用字母A、B、C表示吗?还可以用B、C、D或E、F、G等任意三个字母表示。
2、三角形的高。
(1)找相应的顶点和对边。
三个顶点读作:顶点A、顶点B、顶点C 三条边读作:AB边或BA边、AC边或CA边、BC边或CB边
师指图:请大家仔细观察,顶点A的对边是哪条?(BC边)顶点B的对边呢?(AC边)顶点C的对边呢?(AB边)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对口令游戏”,好吗?游戏是这样的,老师说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你们说这个顶点的对边;老师说三角形的一条边,你们就说出相应的顶点。比如老师说,顶点A,你们就说BC边;老师说BC边,你们就说顶点A。明白了吗?看谁反应快!(师生对口令)(2)三角形的高。①理解三角形高的含义。
多媒体出示情境图:现在有一只小蚂蚁想从A点向对边BC走,请同学们帮小蚂蚁想一想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师:谁来说一说小蚂蚁走哪条最近? 生„„
师:为什么你认为这条路最短? 生:垂直线段最短。
师: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师:这条垂直线段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的一条垂直线段,在这里它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 生„„
师指图中另外的两条线段追问:这条是三角形的高吗?为什么?这条呢? ②画三角形的高。
师:大家还记得怎样画“垂线”吗?那么三角形的高又该怎样画?想不想试一试?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纸上画三角形的高。学生独立试着画高。
师:谁来说一说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生„„
小组展示并演出作法: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在三角形的底上,然后平移三角板把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移到底所对的顶点上,然后画虚线。让学生评价学生的做法,把要点说明: 画高用虚线,画上垂直符号,标出底和高。(3)延伸:认识三角形所有的高。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高?
师:三角形另外两条高是怎样画的。(多媒体动态演示画三角形3条高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角形的3条高。)
(4)那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3条高呢?(课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A、大胆的猜测一下第一个三角形“它有几条高?” B、根据学生回答,请他们画一画,并对找到的高加以说明。① BD是AC底边上的高。② BC底边上的高是AB。③ AB为底,它的高是BC。(课件演示证明)
C、那这个三角形的高和前一个比较,一样吗?(前一个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的里面;这个三角形有两条高和三角形的边重合了。)D、提问:
① 猜猜看这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② 在哪儿呢,请你们先画一画。
③ 指名交流,课件演示。(延长BC,从顶点A作BC延长边上的垂线;延长AC,从B点出发作 AC延长边上的垂线;从C点作AB底边上的垂线)
④ 这个三角形的高和前面两个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角形的高有些在三角形的外面。
3、三角形的特性。
(1)引入:观察画面,发现问题。
师: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有关三角形的知识,那么三角形有什么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画面(PPT播放电线杆、自行车、篮球架等三角形应用的图片)
师: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作用? 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提问3位学生)师:真的吗?我们来做实验验证一下好吗?(2)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特性。
师:我们先看活动要求(多媒体出示活动要求:
1、每位同学轮流用手拉一拉四边形框架和三角形框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你的发现。
3、小组同学操作完毕,请小组长收拾好四边形框架和三角形框架。比一比,哪个小组表现最棒!)
师:每位同学都轮流用手拉一拉,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学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四边形虽然四条边长短固定,但形状不能固定,容易变形;而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一旦固定了,那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也就固定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3)师:怎样使容易变形的四边形固定住? 生:在对角线处加上一根木条。学生操作,并拉一拉,体验到拉不动。
师:为什么在四边形的对角线处加上一根木条后四边形就固定住了? 生:因为变成了两个三角形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4)回应“特性”的引入。
师:聪明的人类正是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创造出这些牢固、美观的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希望同学们长大后,也当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出更牢固、更美观的物体。(5)解决生活问题。
师:谁能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故事引入:一只小兔和一只小猴在围篱笆,小兔子坚持这样围,而小猴子坚持这样围。你们同意谁的做法,为什么?
生:我同意小猴的做法,因为围成三角形稳定。师:我们怎么帮助小兔子使它的篱笆牢固? 生:在对角线出加一条木条。
三、总结全课,小结学习方法。
1、很高兴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三角形。说一说你对它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80-82例
1、例2。教材简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课本的例1,结合生活情境和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及底和高的含义,学习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例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三角形的含义;从实际生活中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三角形的高,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能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一条高。(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在合作、表达和交流中,增强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认为运用活动教学形态,采取:“观察←→讨论←→操作←→观察”的循环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节课属于几何知识概念课,因此在设计中我十分重视为学生提供足量的感性材料,每个概念都是让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课把学生的观察、操作、演示、归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研究、探索,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观察和操作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想方法作结论,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
三、指导学法,自主探索。
合作能力是人不断发展的社会能力。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小组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增强团队观念,促进交往能力。同时,把动手、动口和动脑相结合,遵循从发现新知到概括新知再到获取方法的原则。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请学生欣赏老师收集到的一些生活中的有关三角形的图案和画片。
2、揭示课题。(板书:三角形)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操作感知,理解概念(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请同学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并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课件出示一组图形)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师生一边倾听,一边评价,主要看是否抓住了三角形的特点: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进行描述的。(3)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讨论:理解“三条线段”、“围成”的意义。
教师用三条线段的教具在黑板上摆放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三条线段、围成。学生发现: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准确无误地围成三角形。
(4)介绍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为了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举一反三,若三个顶点的旁边分别写的是M、N、D,那这个三角形又可以怎样用字母表示呢。并教学顶点和边的读法。
2、三角形的底和高(1)找相应的顶点和对边。
三个顶点读作:顶点A、顶点B、顶点C 三条边读作:AB边或BA边、AC边或CA边、BC边或CB边
师指图:请大家仔细观察,顶点A的对边是哪条?(BC边)顶点B的对边呢?(AC边)顶点C的对边呢?(AB边)(2)三角形的高。
小组合作,探究规律。我抓住契机,引入学过的垂直概念,让学生再次分组探讨三角形的底和高。其间我有充分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多方面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点拨。总结时我再边说明边操作: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三角形的底。
(3)延伸:认识三角形所有的高
推广验证,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底,都有相对应的高。这里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任意”两字,并要求画出另外两条边所对应的高,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对应的认识得到了提高。(4)那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3条高呢?(课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3.三角形的稳定性。
再次多媒体出示课本情境图:在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呢?它具有什么特性?其实这是知识的拓展,因为有之前的认识,再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不难想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但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我用实验来验证。
(1)出示一个由四根木条钉成的平行四边形,问:动手拉一拉,会发生什么情况?让个别学生动手试一试。学生上台试拉后会发现很容易拉动。
(2)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个平行四边形变得稳定一些呢?学生兴奋起来积极想办法。(3)指名学生上台操作演示,进行实验验证。学生会想到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钉上一根木条,结果平行四边形就不易拉动了,道理是什么呢?(得到了两个三角形)。这个实验也就充分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4)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全课,小结学习方法。
1、很高兴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三角形。说一说你对它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
1、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重组。如在导入环节中,我设计了利用长方体、(正方体)中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正方形)来导入本课,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使学生在亲切中自然进入本课;另外,就找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而言,学生能很快说出长方形与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因此我在设计时,就以这种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折、量、比等过程中感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这样,让学生自主的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的学习方式。
2、创设学习活动情景,把课堂变成数学活动探索的场所。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交流等活动。这节课,我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知识点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学习数学。如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通过变魔术的活动,让学生在推一推、拉一拉、折一折的过程中,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通过猜一猜,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3、注重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所以我将研究图形特征所采用的方法定位为这节课的重点。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研究长方形的边和角?在学生得出长方形的特征后,紧接着小结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然后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总结出的方法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其次,在引导学生练习数长方形与正方形比赛的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先由学生自己数第一幅图,再指导学生数出第二幅图后师生共同找出数这类图形的规律,从而由学生依照规律完成后面习题的教学思路。再次,本课结束前,我又一次引导学生回顾了这一节课研究图形进所采用的方法,并且加以延伸、拓展,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习方法,并且能利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
4、注重创设情境,合理运用电教手段。 从开始的课题引入到练习活动的各顶比赛,我都给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新知,而生动的课件演示恰到好处,更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验新知。
不足之处:
1、研究、理解教材的的编写意图不够深入透彻,如在验证正方形的特征时,只简单的说明先用研究长方形的方法就可以了,只把四条边都折两次,再用对角折一次。而没有说清楚对边折是验证对边相等的、对角折是验证临边相等的方法。
2、在变魔术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环节的演示过程中,操作欠细致,学生没有很好的领略在这个演示过程中的奥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通过探究身份证号码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教学。
1.课前多方调查,了解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运用。鉴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在课前就让学生收集,了解有关身份证号码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并在收集过程中对所收集的资料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很多情况下离不开日常生活的丰富素材,数字编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着数学内容生活化去展开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能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这部分内容,对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从而在学习中自觉主动的把具体问题化为数学问题。
3.以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交流中,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的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猜测等方法展开对新知的学习。
4.加强实际应用。动作的技能是比知识的记忆要让人难以遗忘的。只有通过练习、操作、知识才能得以更好的巩固与加深。因此在新课教学结束后,我联系实际创设了与身份证号码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几,认识分数各部分组成的名称,并且知道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发展分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就是几分之几的认识。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传授新知识之前,我先进行复习导入,让学生温故几分之一的内容: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从而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我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让学生说说这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底表示什么意思。然后通过适当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我仍然让学生思考每道题的意图和如何解答。力求做到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当然,这节课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重点基本上把握,但花的力气不够,需要反复强调和讲解。学习分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平均分”,做好使学生在动手中深刻的体会到“平均分”,并且验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这些方面的缺憾都值得我今后思考和改进的。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4
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退位减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被减数连续有几位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这节课是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中的一个难点。
在教学中我分五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我先带孩子们一起回忆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这些回顾性的.复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回忆,更是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作好铺垫。第二层次自己利用课件出示美丽云南情景图根据情景图让学生自学数学书22页的内容,提出自学要求,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学习从而列出一个减法算式,并且知道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第三层次估算,你能估算出结果吗?把你的想法给同桌说说,交流估算方法。第四层次笔算517-348=,连续退位减法并没有很多新知识,一部分孩子已掌握了,但一部分学生正处于跟着教师走,思维逐步训练发展的阶段,我先让学生尝试笔算,再交流算法,学生们各抒己见,同桌说,小组说,个别说,最后老师把算法打到课件上,学生对着课件说,达到让每个学生都说出笔算方法,被减数连续有几位不够减该怎么办,每个学生都很清楚,从而大家总结出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法则,第五层次当堂训练自己设计三个挑战,挑战一做一做,挑战二数学医院,挑战三送信。
这节课存在的不足:
1、课后发现学生对于连续的退位减法还有一些问题,需在今后多加练习,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互帮互查的学习习惯。
3、在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方面还有待今后不断提高。
改进建议:师生共同交流、分析计算过程:个位上7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十,个位就变成了17,17减去8等于9;十位退了1还剩下0,0减4也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十,10减去4等于6;百位退了1还剩下4,4减去3等于1。应该再多让学生多说、采取全班说,同桌说、四人小组说,及时巩固。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5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观察、猜测、想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摆五辨花、探索规律)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从表内除法的引入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都安排了符合逻辑的活动和思考空间,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学的还不错,但在“发现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规律时,我是指名学生板书连续的算式,原先是想这样会缩短时间,由于学生在板书过程中没有把各数对齐,使学生没能很快的观察出这个规律,反而花的时间更多,如果由老帅自己来板书可能效果会更好。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6
我的一节数学课《分数的初步认识》,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说、去做,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
讲课中,我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对折,再用阴影画出一部分,说出这是几分之几,又让他们贴在黑板上。孩子们折呀、画呀,说出了许多。贴的时候个子小,够不着,我把孩子一个个抱起来让他们贴。每发现有孩子说出一个新分数,我都要夸奖一番:“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虽是一声很平常的赞语,但却极大地激励了孩子的自信心。
讲分数各部分名称时,我不是肤浅、生硬地去讲分数线、分子、分母。而是生动地打比方:我们开头把一个大圆月饼从中间切开,平均分成两份,这一刀啊就代表平均分,用一横表示,咱把它叫分数线。平均分成两份的“2”写在下面叫“分母”。这一半月饼是两份中的一份,就写在上面。它和下面的分母关系密切,该起个什么名呢?学生天真地说:“叫分儿。”“叫分女。”我微笑着告诉孩子:“你们想象得很好,等你们长大了也许会创造出新的数学公式,命名为‘分儿’‘分女’,咱们今天先叫它分子,同意吗?”我感到:这不是无足轻重的儿戏之举,它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点燃的'是智慧与创造的点点火花。
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缠着我再讲一会儿,不愿让老师下课。在依依不舍地停止了授课后,孩子们一个个争着告诉我:“老师,你的教材好。”“老师,我爱您!”这充满稚气又带着真挚情感的童言,打动了我的心。朴素的感情是最美的,它是孩子对老师的最高奖赏。我激动地说:“孩子们,我也爱你们。”我相信,这群孩子会把我永远铭记在心,终生难忘。
什么是师生平等、民主讨论,什么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学习兴趣最佳方式,从这节课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孩子获取知识,设法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兴趣。爱心是敬业的根本,博学是付出的源泉。把讲台让给学生,把学习、思维的更大空间留给学生,这样,也就把成功,把美好未来交给了学生。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7
本课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五册“万以内数的加法”,本课教学中存在一些优点和缺点,我有如下反思。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给我们提供的统计图表提供了多个信息,其中包括全世界已知的动物种数和濒危,受威胁的种数,根据教学需要,我在进行教学时,将这两部分大胆舍弃,只保留中国特有的种数一栏,这样避免了因为信息多而导致学生无从下手的现象,不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创设了情景之后,放手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最后交流汇报.整节课,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这也课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发觉学生多数喜欢用口算,在必算时不喜欢进位1,有先口算后笔算的嫌疑(部分学生都是先填写横式)错误时又发生。我强调算理,规范学生的表述: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多数学生的描述比预料中的有相当的`差距,口算运用的教多,笔算能力有所退步呢?看来接下来几课时的“进位加法”笔算,任务艰巨。
2、虽然重视了小组合作,但小组合作还要注意在学生已经独立思考后再展开,否则学困生会受到思维活跃的学生的限制或中懒于思考,要留出大块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我在课上则有些急了。
3、课上在学生小组合作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的时候,有个别学生的口算简算
法比较独特,因为时间关系我在处理的时候采取了表扬并简单重复的方式。要多关注孩子在课堂上思维的火花,有独特的方法应该重视。
4、要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说完整话、大声清晰的说话,尽快克服唱读的现象。
5、在今后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突出重点,学生板演时让他们说出计算过程。
6、还要多注意反馈,表扬好的,纠正错误。
在今后教学中我还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在课上多关注学生整体,课后及时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8
一、活用教材,内容生活化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配衣服”,后来,在教导主任和年级组成员的共同商讨下,把例题与习题交换,觉得这样更符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这样,把例题、做一做、课后练习题整理成一个情境串,学生从开始到结束,把知识不知不觉地体现,学得自然新鲜。内容取材于生活,如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电话号码的选择、寻找生活中“0”在前面的数字排列,寓教于乐于生活实际,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二、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早餐的搭配、衣服的搭配、电话号码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到的,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摆一摆”、“连一连”、“写一写”、“画一画”、“猜一猜”等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总之,我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理解搭配的思想方法。然而,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问题:
首先就是目标的把握,还是有点没拿准,比如,要不要引导学生计算一共有几种搭配的方法。当初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与主任也探讨过这个问题,如果要学生掌握算法的话,那么就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再总结算法。但是这样在时间安排上就得调整,难度也会提高,估计一部分学生会有困难。
其次,在教学例1的时候,虽然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强调要先确定一种事物,但实践中,孩子还是没有很好地建立起这个有序的思考过程,所以在做题的过程中,仍有学生不按顺序搭配,出现遗漏和重复的现象。造成这个后果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公开课,特别是操作课,课堂气氛很热烈,优生会抢着演示、发言,有意注意差一些的孩子就成了观众和听众。我班的刘宇桐同学就是,当我说到:“······为她准备了丰富的早餐······“时,他也不听我下面的要求了,就东张西望地找。所以,让学生踏实地上好一节课,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9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
(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3)竖式中的第二个4、6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应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4、6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3.缺乏新旧知识点的对比
本次教学是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0
讲有“余数除法”时,我让学生先复习了“4×<9,5×()<43,()里最大能填几”和“8÷4、40÷5”等能整除的竖式计算,为讲新课做好准备。讲新课时,我没有直接讲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而是先让每个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10根小棍拿出来,我带领他们做分小棍的练习:“有10根小棍,每2根1份,可以分几份?每5根1份,可以分几份?”当然,学生做这道题不困难。接着我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继续分:“每3根1份,可以分几份呢?”学生以为可以分完,可是分到最后,每人手里都剩了一根,这时,他们都发现了“分不完”的情况,于是我才开始讲: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平均分一些东西,不一定都能分完,而且分不完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此时引出了课题,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在讨论到计算方法时,我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得出结论。如例1:“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不少学生知道要用除法计算,可是又觉得9个苹果没有分完,还剩1个,好像用已学过的除法计算解释不通。然而,这正是学生将要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关键之处,我仍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算理,而是启发他们去想:“为什么这道题要用除法计算呢?”学生都愿意自己把这个问题回答出来,于是就都积极地思考起来。想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终于正确地答出:这题是要求9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这样通过讨论,既复习了旧概念,又学了新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在讨论“9÷2”的试商方法时,学生都知道要商4,但对为什么商4的问题,不少人是这样想的:因为放两盘,所以商4。我问:如果书上没有图或者题目中数目很大,怎么办呢?这时,我努力激发他们想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说:你们想想过去学的本领,看哪个同学能够把学过的本领用上。一个学生很快举起手来,说:4乘以2等于8,最接近9。我说:有道理,谁能说得更明确些?黑板上复习的内容就有你们要用的知识。这时一个同学很准确地答出:因为4乘以2等于8,8<9,所以商2。
在讲第二个例题“43÷5”时,我就先放手让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然后针对他们出现的错题,组织大家进行分析。例如,一个学生的计算结果是,43除以5商6余13,我问大家:他错在哪儿呢?一个学生说:他的商太小。我问:你怎么一眼就看出他商小了?答:因为他没有取最大的商,13里面还有2个5呢。这样,学生对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做题时一定取最大的商,做完题后要把余数和除数比一比,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方法。这样学生对新知识不仅理解得深,而且记得非常牢。
《倍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第一部分我重视学生的感知,通过圈圈画画,让学生在学习了相差关系的基础上进入对倍数关系的学习。第二部分的处理上是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因此,我在设计时重视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充分建立直观形象。通过比较黄花朵数与蓝花朵数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但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还是难以理解的。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用“一份有2朵”,和“8朵能分成这样的几份”来帮助学生探索算法。然后又发展到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是因为这样的表述能更鲜明地表达相比较的两个数与“倍”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练习巩固中,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通过练习,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解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1
《万以内数的减法》是新课程数学第五册第二单元里的三位数退位减法的一节课。在这堂课中,深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在新课开始,利用课本上的情景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时,让学生自主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及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1、在教学情境的设置上增加趣味性,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创设了三年级的学生到云南旅游,从昆明出发,到大理,还要到丽江这条旅游线路,让他们感觉到数学的紧密联系,教学随时随地伴随在身边,这样就让需要解决的问题变得生动了活泼了,易于学生接受,也符全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探索的欲望,和情绪高昂的学习需求,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2、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使已掌握的知识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和影响,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成为学习新知的'诱发剂,这是学习数学时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在本单元教学中:将两位数、减法的笔算知识,进行迁移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知识;将学生了解的加减的互逆关系,进行迁移学习加减法的验算知识等。在教学时,可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重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小学数学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比如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既要表扬使用口算方法的学生,也要表扬在脑中想竖式的学生,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展开思路,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算法进行思维提升,让知识本身及其中包含的学习方法成为学生后续学习的扎实基础,并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优化。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2
学生对测量在大脑里不知是怎样做的,因此先了解长度单位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的活动。如,量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量橡皮差有多长,量一条线段有多长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1厘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同时用手势分别表示1厘米和1米以及1分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在大脑中感知长度概念,再引导学生推算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接着用厚度不足1厘米的身份证,让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并让学生感受到了1毫米大约是一张银行卡的厚度。学生在直尺上认识了1毫米后,可以测量不是整厘米的较短的物体。接下来我安排了10厘米长的硬纸条给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毫米”、“1分米”长的物体。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我让他们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答案多种多样,有的说身份证的厚度,硬币的厚度,磁卡的厚度等大约是1毫米,还有个小朋友说出了10张纸的厚度大约也是1毫米,把学生带入思考问题当中。
这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地位,引导学生估一估再测量,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测量纸条、针线以及线段和身边的实物,如圆珠笔、铅笔、笔盒、粉笔、课桌等长度。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1分米、1毫米、1米、1厘米的长度概念。为今后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不会用直尺来测量,第三是测量的方法不灵活。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3
本节课的教学,重在启发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周长的含义,自己去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通过寻求策略、尝试计算、交流、讨论,自己找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教师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能力。每个环节都是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对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有更具体的感受,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课伊始,让学生带着做花边至少需要多少边框料这个问题,展开求周长策略的探究,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法,教师没有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对其可行性加以思考、比较和取舍。
在策略的比较中,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接着,学生自主量一量,算一算,在交流算法时,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使思维得到共同提高。到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的思维迸出了火花,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4
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有笔算两位数加减的基础,因此,列出竖式笔算是学生较容易掌握的。本节课时,主要是解决计算加法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减法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位的计算方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重点,教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情境:回收矿泉水瓶,结合情境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信息提出了两个问题:
(1)两周一共收集多少个?
(2)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几个?
学生在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情境中,调动起兴趣,并经历了收集信息、处理、分析信息的过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来掌握数学知识,而不是光说光练计算,使得计算课也能生动有趣,而不是枯燥无味。
在笔算中,学生计算顺序和计算过程有一定的基础,重点来解决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1来减的问题,在这里,用2个问题提醒学生思考:
1、为什么百位上不是4?
2、为什么百位上是2减1?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在小组中合作交流讨论等学习形式,让学生清楚准确地掌握计算方法,同时在小结的过程中再提问: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引起学生对本节课主要知识的回忆,以及对计算时的习惯培养。
本堂课最大的.缺点练习的内容较少应该适当的在增加练习的内容更好的巩固知识,另外就是课堂的调节还有待提高,这也是在经后的教学学习中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缺点也是需要加强很改进的。希望在以后不断的学习生活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5
这节课主要是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正确估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1.结合“送温暖”的情境,让学生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列出算式:576÷6。
2.引导估算。请学生估一估,每所希望小学大约能分到多少本书。让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如:把576看成是600,600÷6=100,每所学校分到的书 不足100本;或6×90=540,每所学校分到的书多于90本……综合学生的分析,上面除法算式的商应该是一个两位数,且大于90小于100。
3.求准确商。先请学生独立试做,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中着重解决: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商“9”写在什么位上?
4.回答问题,并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每节课我都会尽量突出重点,把复杂的东西摒弃,让学生有一个更清晰的解题思路。这节课我就让学生掌握方法,强调容易出错的问题,效果还比较理想。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
1、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让学生感受到用集合圈来解决问题的价值,又能让学生掌握使用集合图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尤其是最后的巩固、拓展题的呈现,结合了学生的实际,顺其自然,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
2、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注重图形、算式和文本的有效结合。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充分发挥集合图的.作用,但同时加强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通过站一站、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等方式让学生既沟通了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联系,又体会到图形、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建立数学模型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3、本节课是在找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困惑点的基础上,寻找了一条符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途径。首先从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出发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服务。教师只有课前知学,然后才能知教。然而怎样去知学?又怎样去知教?是需要课前花足时间去思考的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
本课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五册“万以内数的加法”,本课教学中存在一些优点和缺点,我有如下反思。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给我们提供的统计图表提供了多个信息,其中包括全世界已知的动物种数和濒危,受威胁的种数,根据教学需要,我在进行教学时,将这两部分大胆舍弃,只保留中国特有的种数一栏,这样避免了因为信息多而导致学生无从下手的'现象,不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创设了情景之后,放手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最后交流汇报.整节课,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这也课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发觉学生多数喜欢用口算,在必算时不喜欢进位1,有先口算后笔算的嫌疑(部分学生都是先填写横式)错误时又发生。我强调算理,规范学生的表述: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多数学生的描述比预料中的有相当的差距,口算运用的教多,笔算能力有所退步呢?看来接下来几课时的“进位加法”笔算,任务艰巨。
2、虽然重视了小组合作,但小组合作还要注意在学生已经独立思考后再展开,否则学困生会受到思维活跃的学生的限制或中懒于思考,要留出大块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我在课上则有些急了。
3、课上在学生小组合作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的时候,有个别学生的口算简算
法比较独特,因为时间关系我在处理的时候采取了表扬并简单重复的方式。要多关注孩子在课堂上思维的火花,有独特的方法应该重视。
4、要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说完整话、大声清晰的说话,尽快克服唱读的现象。
5、在今后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突出重点,学生板演时让他们说出计算过程。
6、还要多注意反馈,表扬好的,纠正错误。
在今后教学中我还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在课上多关注学生整体,课后及时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3
1、注重知识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一定的计算技能,而且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好地落实了过程性目标。
2、本课时教学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创设了生活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对新知识的探究中,采用以旧带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同时运用合理、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但在学习评价上还做得不够,评价比较单一,语言的激励性还不够,因此缺乏一种感召力,今后应更加注意评语的激励作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4
成功之处:
1、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重组。如在导入环节中,我设计了利用长方体、(正方体)中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正方形)来导入本课,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使学生在亲切中自然进入本课;另外,就找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而言,学生能很快说出长方形与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因此我在设计时,就以这种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折、量、比等过程中感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这样,让学生自主的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的学习方式。
2、创设学习活动情景,把课堂变成数学活动探索的场所。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交流等活动。这节课,我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知识点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学习数学。如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通过变魔术的活动,让学生在推一推、拉一拉、折一折的过程中,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通过猜一猜,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3、注重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所以我将研究图形特征所采用的方法定位为这节课的重点。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研究长方形的边和角?在学生得出长方形的特征后,紧接着小结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然后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总结出的方法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其次,在引导学生练习数长方形与正方形比赛的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先由学生自己数第一幅图,再指导学生数出第二幅图后师生共同找出数这类图形的规律,从而由学生依照规律完成后面习题的教学思路。再次,本课结束前,我又一次引导学生回顾了这一节课研究图形进所采用的方法,并且加以延伸、拓展,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习方法,并且能利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
4、注重创设情境,合理运用电教手段。 从开始的课题引入到练习活动的各顶比赛,我都给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新知,而生动的课件演示恰到好处,更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验新知。
不足之处:
1、研究、理解教材的的编写意图不够深入透彻,如在验证正方形的特征时,只简单的说明先用研究长方形的方法就可以了,只把四条边都折两次,再用对角折一次。而没有说清楚对边折是验证对边相等的、对角折是验证临边相等的方法。
2、在变魔术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环节的演示过程中,操作欠细致,学生没有很好的领略在这个演示过程中的奥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
此课之前,学生们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特征,并初步理解了周长的含义,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们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课上我主要分以下几步骤进行教学:
一、“比眼力”让学生通过猜想激发探究兴趣。
首先出示两个长方形的图形,让学生们观察猜测哪个周长短一些,为了验证学生们的猜测,引出学生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
周长的计算方法,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获得解题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因为有了前面周长的认识,学生自主探索并不困难,关键是对各种算法的沟通、比较和理解。在学生交流算法时,我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注意引导学生对照图形,说出每个算式各部分的`实际意义,数形结合理解算理。我始终抓住问题的本质——不管怎样列式,都是求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的总和。几种方法中,长加宽的和乘2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利用区分两组长和宽的颜色来帮助学生理解。由长方形的长逐渐变短,变到正方形。自然的引导学生们探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巩固周长的概念,同时可强化长、正方形特征的表象。
三、注意方法优化,总结周长公式。
在总结长、正方形周长公式时,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过程,体会数学的抽象和简洁。学生在探索大量具体图形的周长经验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四、练习的设计,应有层次和坡度。
我设计了四种题型。抢答、口算、选择、解决问题。但由于时间关系只完成了两道题。这是教师教学时间把握的失控,还有习题不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没有循序渐进。
整节课上下来,我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对于教材的钻研不够透彻,二是教学用语不规范,三是教学组织方法不当,四是练习没有达到巩固的实处,只注重了结果没有问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修炼自己的语言,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多动脑思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6
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集中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的多样化。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能正确验算。
2、引导学生感受加法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启发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如下的感受。
①、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根据《课标》中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课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真看主题图,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购买运动服和运动鞋的情境中学习。并在课后练习中也安排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不仅理解算理与掌握方法,而且巩固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益于他们的一生,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从小抓起,循序渐进。完整的表述题意。现在的教材和一些练习的片子中,很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都是图与文字配合出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述题意,有利于学生分析理解,而且坚持下来,能形成方法与习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
一、教学设计:做到“目中有人”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需要心中有教材,更需要目中有学生。《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设计,我关注了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都以适合学生的“初始状态”为原则。
上课伊始,我以学生喜欢看《西游记》的故事导入:唐僧师傅给悟空和八戒分月饼,怎样分才让悟空和八戒没意见,引出“平均分”。4个月饼好分,2个月饼也好分,1个月饼怎样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呢?用手势表示。在学生“山穷水尽”时,点燃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思维。
二、教学方法:做到:“朴实有效”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进行了多次的试讲,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了月饼实物图片在黑板上进行了现场操作,加上老师的体态语和手势语以及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初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二分之一”,并说“二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学生由“不会”到“会”的效果非常明显。我认为课件取代了教师的演示,课件取代了学生的操作,这样的课堂不一定高效。
三、教师的主导性: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唯一的主宰者,而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共同学习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是由原来的“保姆式”变成“放羊式”。我认为教师还是要适时地点拨、讲解和有效的提问,因为教师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停步不前时,我们教师该出手时要出手。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苦练数学教学基本功。用朴实的教学,在真实的课堂中,一样能开出鲜艳的“花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
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应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整堂课以“大卖场”为背景,用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运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饮食与健康”话题引入教学,让学生不仅了解了一些健康生活小常识,又激起学生很高的学习欲望。从琳琅满目的大卖场中选择自己想了解的商品信息,进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得自然、轻松。有探究的乐趣、有成功的体验;有学习的`机会,有展示的舞台。让学生了解本单元即将学习的内容,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剧增,学校的学习,只能选取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其它更多的知识包括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只能靠学生自己今后进一步或终生学习。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四种本领:即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从小培养起探究精神,义不容辞。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9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
(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3)竖式中的第二个4、6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应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4、6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3.缺乏新旧知识点的对比
本次教学是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
《轴对称图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且比较熟悉的图形。因此,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整个过程我充分让学生动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但课后,我想了又想:还是不应该一上来就把抽象的事物展现给学生,应把实际转化成抽象,这样更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在让学生画图形的另一半,使成为轴对称图形时,不应该拘泥与一种形式,放开,让学生选任意一边为对称轴画另一半,这样的话,效果会更好,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最后环节,应该让学生通过学的知识,画轴对称图形。既然学了,就应该让学生尝试运用学过的`新知画轴对称图形,再一次把抽象回归到生活中。总的来说,这节课该放手还是不够放手,作为老师应该多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是能做到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通过探究身份证号码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教学。
1.课前多方调查,了解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运用。鉴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在课前就让学生收集,了解有关身份证号码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并在收集过程中对所收集的资料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很多情况下离不开日常生活的.丰富素材,数字编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着数学内容生活化去展开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能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这部分内容,对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从而在学习中自觉主动的把具体问题化为数学问题。
3.以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交流中,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的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猜测等方法展开对新知的学习。
4.加强实际应用。动作的技能是比知识的记忆要让人难以遗忘的。只有通过练习、操作、知识才能得以更好的巩固与加深。因此在新课教学结束后,我联系实际创设了与身份证号码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2
讲有“余数除法”时,我让学生先复习了“4×<9,5×()<43,()里最大能填几”和“8÷4、40÷5”等能整除的竖式计算,为讲新课做好准备。讲新课时,我没有直接讲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而是先让每个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10根小棍拿出来,我带领他们做分小棍的练习:“有10根小棍,每2根1份,可以分几份?每5根1份,可以分几份?”当然,学生做这道题不困难。接着我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继续分:“每3根1份,可以分几份呢?”学生以为可以分完,可是分到最后,每人手里都剩了一根,这时,他们都发现了“分不完”的情况,于是我才开始讲: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平均分一些东西,不一定都能分完,而且分不完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此时引出了课题,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在讨论到计算方法时,我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得出结论。如例1:“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不少学生知道要用除法计算,可是又觉得9个苹果没有分完,还剩1个,好像用已学过的除法计算解释不通。然而,这正是学生将要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关键之处,我仍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算理,而是启发他们去想:“为什么这道题要用除法计算呢?”学生都愿意自己把这个问题回答出来,于是就都积极地思考起来。想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终于正确地答出:这题是要求9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这样通过讨论,既复习了旧概念,又学了新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在讨论“9÷2”的试商方法时,学生都知道要商4,但对为什么商4的问题,不少人是这样想的:因为放两盘,所以商4。我问:如果书上没有图或者题目中数目很大,怎么办呢?这时,我努力激发他们想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说:你们想想过去学的`本领,看哪个同学能够把学过的本领用上。一个学生很快举起手来,说:4乘以2等于8,最接近9。我说:有道理,谁能说得更明确些?黑板上复习的内容就有你们要用的知识。这时一个同学很准确地答出:因为4乘以2等于8,8<9,所以商2。
在讲第二个例题“43÷5”时,我就先放手让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然后针对他们出现的错题,组织大家进行分析。例如,一个学生的计算结果是,43除以5商6余13,我问大家:他错在哪儿呢?一个学生说:他的商太小。我问:你怎么一眼就看出他商小了?答:因为他没有取最大的商,13里面还有2个5呢。这样,学生对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做题时一定取最大的商,做完题后要把余数和除数比一比,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方法。这样学生对新知识不仅理解得深,而且记得非常牢。
《倍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第一部分我重视学生的感知,通过圈圈画画,让学生在学习了相差关系的基础上进入对倍数关系的学习。第二部分的处理上是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因此,我在设计时重视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充分建立直观形象。通过比较黄花朵数与蓝花朵数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但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还是难以理解的。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用“一份有2朵”,和“8朵能分成这样的几份”来帮助学生探索算法。然后又发展到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是因为这样的表述能更鲜明地表达相比较的两个数与“倍”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练习巩固中,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通过练习,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解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几,认识分数各部分组成的名称,并且知道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发展分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就是几分之几的认识。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传授新知识之前,我先进行复习导入,让学生温故几分之一的内容: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从而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我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让学生说说这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底表示什么意思。然后通过适当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我仍然让学生思考每道题的意图和如何解答。力求做到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当然,这节课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重点基本上把握,但花的力气不够,需要反复强调和讲解。学习分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平均分”,做好使学生在动手中深刻的体会到“平均分”,并且验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这些方面的缺憾都值得我今后思考和改进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4
一、活用教材,内容生活化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配衣服”,后来,在教导主任和年级组成员的共同商讨下,把例题与习题交换,觉得这样更符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这样,把例题、做一做、课后练习题整理成一个情境串,学生从开始到结束,把知识不知不觉地体现,学得自然新鲜。内容取材于生活,如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电话号码的选择、寻找生活中“0”在前面的`数字排列,寓教于乐于生活实际,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二、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早餐的搭配、衣服的搭配、电话号码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到的,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摆一摆”、“连一连”、“写一写”、“画一画”、“猜一猜”等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总之,我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理解搭配的思想方法。然而,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问题:
首先就是目标的把握,还是有点没拿准,比如,要不要引导学生计算一共有几种搭配的方法。当初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与主任也探讨过这个问题,如果要学生掌握算法的话,那么就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再总结算法。但是这样在时间安排上就得调整,难度也会提高,估计一部分学生会有困难。
其次,在教学例1的时候,虽然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强调要先确定一种事物,但实践中,孩子还是没有很好地建立起这个有序的思考过程,所以在做题的过程中,仍有学生不按顺序搭配,出现遗漏和重复的现象。造成这个后果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公开课,特别是操作课,课堂气氛很热烈,优生会抢着演示、发言,有意注意差一些的孩子就成了观众和听众。我班的刘宇桐同学就是,当我说到:“······为她准备了丰富的早餐······“时,他也不听我下面的要求了,就东张西望地找。所以,让学生踏实地上好一节课,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5
教材分析
《摸球游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样的词语描述这些现象。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用“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词语进行描述,为今后学习等可能性以及用数值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上,教材安排了“想一想”、“摸一摸”、“填一填”的环节,让学生经历实验验证猜测的全过程。通过“猜测---试验---分析实验数据---推测”,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教材安排了“试一试”,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同时让学生明白随机观念不是一次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次两次的试验就能形成的,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诸如以上那个的错误观点,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主要把重点放在让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发现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同时学会如何通过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而进行合理大胆推测的。
学情分析
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样的词语描述这些现象。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用“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词语进行描述,单从知识本身来讲没有多大难度,但一定要让学生在摸球游戏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到可能性的大小,为今后学习等可能性以及用数值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能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描述。
3、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知道其可能性的大小。
二、方法与过程
以摸球游戏为情境,通过“猜测---试验---分析实验数据---推测”,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难点: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