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_语文论文
课堂上的“艺术人生” ——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 蔡蔚
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于老师的魅力,那种挥之不去的教益给我自身的教学以诸多启示。
当脑中不断再现于老师讲授<全神贯注)的精彩片断时,我决定就我的视角、我的体会试着走近于老师,走进他那精彩课堂„„
一、尊重赢得尊重
纵观于老师的课,不难发现,他始终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答案,即使是有误的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导向正确的一面。从语文教学上看,学生在于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正确答案;但就一个学生的发展来看,于老师为学生赢得的是对自身的肯定。所以说,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再思考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尊重学生的教师同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所以学生们都打心里喜欢于老师,喜欢他的课,喜欢他独特的教学方式。这种“尊重”也使得于永正老师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尊重”的长者。
二、幽默的语言——课堂的“佐料”
如果将一堂语文课比作一碗方便面,那么幽默的语言就如方便面的“佐料”,给整堂语文课加入了无穷的滋味。
我们不妨从一个课堂片段中来领略于老师作为“幽默语言大师”的魅力。
《狐假虎威》片断:
师:是的。“扯着嗓子说”的“扯”懂吗?(老师边说,边用双手做了个“拉”的动作。)
生:是拉的意思。
师:不错,“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什么呢?
生:拉嗓子。(笑声)
师:把嗓子拉长?(说着,双手做了个拉喉咙的动作。)这能受得了吗?(众笑)
想一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
(学生朗读第二节)
于老师的“课堂幽默”不仅让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而且还一点点地形成了一种内在的东西——一种从于老师身上感染到的幽默气质。
三、讲台——另一种“舞台”
于老师将“三尺讲台”变成“舞台”,将课文中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内容演化为一种“表演”,使老师和学生扮演课堂特定剧本中的演员,从而在表演中获取更直接、更深刻的知识。
《草》是白居易的名作之一,赞美了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学过课文之后,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于老师又设计了一个经典的检查环节。用戏剧语言形容的话,即第一幕“于老师扮演某学生的妈妈”,主要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第二幕“于老师扮演某学生的哥哥”,以“哥哥”记错作者为“李白”,来检查学生对作者的了解;第三幕最有趣,“于老师扮演某学生的奶奶”,并事先提醒学生”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由这样的奶奶提出“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嘛写草呢?”和“一岁一窟窿”的误解,从而检查学生对诗歌诗句和主题的理解。并在最后以“奶奶像你这么大时候,哪有钱上学呀”的感慨形成今昔对比。
四、粉笔——描绘五彩课堂”
有人说,语文教师不是演员,但应该有演员的素养;语文教师不是诗人,但应该有诗人的气质。于老师不仅有演员的素养、诗人的气质,还具有画家娴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如在教学《壁虎》和这《翠鸟》时,根据书中的描述一步一步用粉笔勾勒壁虎和翠鸟的外形,这就比指着挂图一部分一部分地介绍更形象,也比多媒体来得亲切,因为学生感受到的是于老师的整个创作过程,而且这种过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活生生的。
传统的语文课上,学生只是“守”在位置上听老师传授知识。而在于老师的课上,却能经常置身于精心设计的戏剧表演,这样直观形象的课不仅可以让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而且还能让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更深刻、更难忘的印象。
于老师用他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教学方式向他的学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他作为特级教师的”艺术人生”。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
第二篇:特级教师于永正访谈
语文建设2012.12 人生是花,语文是根
——特级教师于永正访谈
1962年,于永正老师踏上小学老师岗位,到2012年,从教整整50周年。于老师跟一般的语文老师不太一样,他教语文,却提倡学生人人学一样乐器;教语文,却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玩;教语文,却很少分析课文而是跟学生一起写、一起说、一起读。于老师还爱唱京剧,写得好书法,写得好文章。有时候,他说自己教的不是语文,而是孩子;有时候,他说自己至今还是像孩子般好奇、贪玩;有时候,他说自己教 了五十年书才知道该怎么教。以上种种,可以归结为于老师对语文的理解:“人生是花,语文是根。”亦可以为于老师的如下课堂教学理念做一些注解“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这应是做语文教师的最高境界吧。这样说,于老师大概要反对的,他会说:“没有什么,我只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
至今,“于永正”三个字似乎已经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是简单、扎实的教学风格的象征,是细心、耐心的教学方法的象征,更是把孩子当成孩子、把语文当成人生之根的教学思想的象征。在于老师从教50周年之际,本刊采访到他,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不简单的语文老师。
语文最有情
李 节(以下简称“李”)在庆祝您从教五十周年的研讨会上,您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您说:“教了五十年书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为什么这么说?
于永正(以下简称“于”):类似的话,李吉林老师也说过。她自己说是“长大的儿童”,我还说过“要蹲下来看学生”的话。这都是形象的说法。意思是说,老师要有一颗童心,要与儿童相似。比如说吧,为一年级的小朋友朗读《乌鸦喝水》,就不能用“大人腔”,无论是语气还是表情,都要活泼些、生动些,就像当年孙敬修老师给小朋友讲故事一样。如果适当加些手势之类的体态语,小朋友会更喜欢,更容易进入文本。五十年前我这样读,五十年后还这样读,而且比年轻时读得更认真、更生动。小朋友听了,不但乐了,而且会情不自禁地拿起书来,眉飞色舞地读起来。
童心不泯,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一次我们带学生春游,来到湖边,学生要求划船,班主任不答应,怕出危险。我说:“有工作人员和我们在呢!怕这怕那,什么都办不成呀!要理解学生——划!”学生欢呼雀跃。
最近我重读萧红写的《祖父的园子》,被深深地触动了。老师也好,家长也好,不要把学生“看”死了,“管”死了!给他们留出自主发展的空间,允许他们玩,允许他们调皮!当老师的,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呀!李:您是一个懂孩子、懂语文的人。我知道你还重视艺术教育,提倡学生们都要会一件乐器。在您的“五重教学”理念中,放在第一位的是情趣,您说语文要“有情有趣”。您为什么这么重视情趣、重视艺术教育?
于:懂,谈不上。我是一个热爱教育的人,包括语文教育。我说的“五重”,首先是“重情趣”。这里的“情趣”是“有情有趣”的缩写,或者说是“简称”。情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纽带。师生之间是由“师生之情”维系在一起的。不论你是什么学科的老师,对学生都要有情,要关心体贴学生,要理解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语文是最有情的一门学科,理所当然的要求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感情。情感世界荒芜的人,是教不好语文的。首先你读不懂课文,不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面对着许多感情深沉、意蕴丰厚的课文,你总不能用同一种语气、同一种表情读吧?总不能干巴巴地讲吧?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情感的深处,让学生受到感染,还奢谈什么“情感、态度、价值观”呢?再说了,任何学习,都必须有良好的情感参与,否则,不会有好效果。正如列宁所说:“没有良好的感情参与,就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总之,教育不能缺少情,少了,教育就是一个空壳。
关于艺术教育,我在有关文章里已经谈了不少了。李政道说:“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艺术是养人的,能陶冶人的情操,开发人的想象力。我很庆幸,我在小学遇到了张敬斋老师,是他激发了我对美术、书法、京剧的兴趣。艺术成就了我,也成就了我的语文教育。所以我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让艺术完善学生的人格,启迪他们的智慧,让艺术给他们的人生带来充实和快乐。
守住小学语文教学的“常” 李:都是语文,小学语文跟中学语文有什么不同?都是教语文,小学语文教师跟中学语文教师的区别在哪里?
于:语文姓“语”。小学语文除了姓“语”还姓“小”,是教6-12岁的小孩学语文的。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教小孩学语文与教中学生、大学生学语文不同。即使是小学生,也有区别,不能把一年级的小朋友当作六年级的学生。
小学生要掌握哪些语文知识?培养哪些能力?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等方面有哪些质和量的要求?每个年段的要求又有哪些不同?每教一篇课文、一册语文书,要给学生留下什么?这些我们必须去研究,做到心中有数。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有“越位”现象,如不适当地拔高、挖掘、拓展,忘记了坐在我们面前的是几岁的娃娃。相比之下,不到位的现象更普遍、更严重。比如书写水平、朗读水平、口头和书面的表达水平,以及背诵量、阅读量,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好多学生达不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目标意识和落实意识。我的导师张庆先生说:“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作文、习惯是小学语文的七大教学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写字、读书、作文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毕业生,能把字写好,书读好,文章写通,并养成了读写的习惯,就可以向家长、中学老师、社会交待了。”
“写、读、作、习”四个方面落实了,其它方面会有的,人文性也跑不了。
教小孩子学语文,要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手把手地教,说的是耐心、细心;实打实的教,说的是要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不能搞花架子。这是一种责任,一种韧劲,一种“夯”的精神。
李:您教了五十年语文,经历过多次课改,使用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教材,您怎么看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变与不变?
于:语文教学中的确有不变的东西,我常说要守住语文教学中的“常”,“常”就是不变的东西,是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哪些是不变的?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是不变的,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会变的。语文教学一直为人诟病,就是没有守住“常”,没按规律办事。写字的规律是什么?是描红、仿影、临帖。而且要天天描红、仿影、临帖,无论是硬笔字、软笔字、概莫能外。新中国成立以来,谁按照这一规律去指导学生写字了?
朗读的规律是什么?是让学生听老师读、跟老师读。教作文也有规律可循,这就是“读写结合”。读是基础。书是最好的作文指导老师,每篇文章都在告诉你怎样写作文。因此,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包括朗读),重视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同时要关注表达。重视课外阅读,老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当前,关注语文教学的提法不少,“颠覆”“革命”“转身”之类的词语屡见报端。其实,“常”是颠覆不了的,正如日出日落,四季交替,是“不以尧存,不以桀亡”的道理一样的。
要说创新,我觉得学习方式可以创新。比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一个,老师们可以设计一些好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学习。设计活动的眼光要放远,视野要开阔,比如可以关注世界、关注地球,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此外,教学手段也可以创新,比如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展示汉字的演变等。多媒体只有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老师们要动动脑筋。
李:相对于一些花哨的教学方式,中国传统经验的价值和意义就显示出来了,也就是您前面说的“常”。能否谈谈您对传统经验的理解?
于:我们的古人对语文教学的规律已经摸得很透了,“熟读、精思、博览、多作”是古人对语文教学规律的高度概括。山东的郭宗明老师直言:“现在我们在语文教学上搞不过古人”。我同意他的说法。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古人的好的经验我们没有很好的继承下来也是事实。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并似乎明白了李大钊为什么取字“守常”。不可改变的也不能改变的,要守住;规律,要遵循。
不能只教一本书
李:您 的课为什么很少分析课文?是因为小学课文内容浅显,不必重视对文本的解读呢,还是另有奥妙?
于:“内容分析”是小学语文的痼疾。原因很多,一是“相沿成习”——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的老师都是这样做的;二是“左邻右舍”和某些公开课的影响——好多名师都是这样做的;三是“语文教什么”教材上规定不明确,有的课后思考题,就是让学生去“分析”的。于是,就出现了虽然“百花齐放”但少了些“争艳”的局面。同一篇课文,不但有不同的教法,而且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明确教什么,这是课文教学效率不彰的根本原因。
我的语文教学是读写并重。首先是读,学生能把一篇课文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语言有了,形象有了,情感有了,表达方式也有了。如果读不好,则什么也没有。然后是写。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会表达。还有写字,写好字是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目标。不但写正确,还要写规范——入楷书之体。到了高年级,我还让学生学写行书。在语文教学中我很少分析讲解,不是因为小学语文浅显,也不是因为我不会讲,是因为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有位名人(忘记谁了)说:“如果说学校设置的课程可以砍掉一门的话,那就是语文。”这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的!大名鼎鼎的黄永玉先生,上小学时留过五次级,外号叫做“黄逃学”。莫言先生上学也不多,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成为大家的呢?——读书!读来读去,黄永玉成了著名艺术家,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李:目前,小学生在课上做“课课练”“达标卷”、在课余做家庭作业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您怎么看待这些练习和作业?您是怎么给学生留作业的?
于:我们的老师之所以这样做,是怕考试;家长之所以支持这样做是望子成龙。可实际却与之相反,把学生埋在作业堆里,是对学生的极大摧残!我多次说过,应试教育是泯灭个性的教育,是扼杀天才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哪一个能根据兴趣学习?不能根据兴趣学习,哪里会出人才?所有有远见的老师都不把分数放在眼里,包括美国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分数不能和人才画等号。要让学生有志向,有专长,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标说的好:“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书是我的学生最重要的作业,其次是作文和练字。实践证明这三件事做好了,不怕考试,而且让学生受益终身。
李:小学生该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怎样充分利用在学校的课上时间,您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
于:不能只教一本语文书。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一辈子的事情。优秀的语文老师,有远见卓识的语文老师,都有自己的“课程”,他们的眼睛绝不只盯着一本语文课本。在这方面,陈琴、韩兴娥、李红霞等老师做的比我好。他们都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经典的。韩老师只用两三个星期就把课本教完了,陈老师大概用一个月。我是在课堂上教古代经典,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古诗词和其它古文。不讲学生不懂,在初知大意的基础上,我会让学生背诵下来。至于现代中外名著,是他们在家里读的,我只是了解一下,督促一下,与学生交流一下,或开个读书交流会。吕叔湘先生说:“我的语文能力百分之三十利益于课内,百分之七十利益于课外阅读。”可见,学生不能只读要一本语文书。我告诉学生,我们要抱着学语文的目的读课外书。遇到生字,记下来,查字典,注上拼音;遇上好词好句抄下来;遇上写得精彩处,背诵下来,多关注作家的表达方法。对于我来说,读书从来不是消遣,而是学习。因此,我也要这样要求我的学生。
一举手一投足都是语文
李:您说老师在课堂上要放松,是老师,但不能太像老师,要放低自己,抬高学生。这是不是做老师的最高境界?老师在课堂上该如何定位自己?
于:我说的“放松”,是老师的心情要放松,架子要放下,以大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绝不要求学生和大人相似,相反,老师要和学生相似。我是老师,但不要太像老师,最好不让学生感到我是老师。太像老师,就很难和学生融为一体。这一点,国外的同行,做得比我们好。我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就是两个:组织者、引导者。我希望我和我的学生能在和谐、轻松的氛围里学习。
李:您的不少徒弟已经成为名师,成为各地的教育骨干。这种“传、帮、带”的方式对于教师的成长有什么特别的作用?您收徒弟时,有没有标准?您怎么考查他们?
于:我的徒弟中有不少佼佼者,有的成为全国名师,但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我没帮多少忙。对青年教师来说,拜我为师只是一种荣誉,可能对他们有点激励作用。那张拜师证书,最多也就相当于一张奖状吧。有些主动的徒弟,会经常向我讨教,或讨论一个问题,或讨论某一篇课文的教法,或让我修改文章。也有向我请教朗诵的。我在电话的这一头读一句,他在电话的那一头读一句,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也有些徒弟把我的书放在枕边、案头,认真研读,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并经常向我汇报读书心得。我最喜欢肯思考。肯干的徒弟。具备了这两条,一拜师也会成功。写到这里,能干的徒弟立刻跃入我的眼帘:赵志祥、张庆祖、戴建荣、朱文君、李红霞、王晓红、郑勇、张芬英、丁强、姚进、杨然„„
李:我们常说学好语文是终身受益的。您怎么看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
于:人生是花,语文是根。一个人无论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学好语文,否则不会有大的发展。语文老师要有好的语文素养,能读善写,能说善书(写字)。这样的老师一举手一投足都是语文。
优秀的语文老师得是“文化人”,以“文”化“已”。“文”主要是指读书。职业要求语文老师必须是个读书人,要成为终身的阅读者。文化人的另一个方面,是以“艺术”化“人”。语文老师要有点艺术细胞,如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细胞多了,语文教学就一定会充满灵性。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得是个“思想者”。语文老师要把思考所得形诸文字,这样可以使思考更缜密、更深刻。一定要动笔写东西,并养成习惯。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应当善于与人交流。多与同事交流,如果谈笑有鸿儒,能够经常与专家交流就更好了。
(全文完)
第三篇:于永正简单语文
1、简单语文的实质是什么?
简单语文最早我是从崔峦先生那儿读到的,他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后来,张庆先生也说:语文教学要倡简,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我很赞成他们的说法。举个例子吧: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在1997年全区毕业统考,3000多名学生中,前17名是该班学生。邓治安主任前去调研,该班语文老师杨巧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师,但是,6年来,她抓了两件事:一个是读,一个是写。即大量读课外书,每天写日记。抓了读写两个字,语文成绩就这么优秀,全省为之惊叹。大家看,教语文是不是很简单?
简单语文的实质是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去做,它不纯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常态语文。如果忽视了读和写,也是教不好的。
2、新课程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简单语文如何做到简单阅读。请于老师作答!文章一旦成了课文,它就有两重意义:
一、内容意义,二、形式意义。阅读教学不但要披文得意,而且披文得文,也就是说意、文兼得,因此,钱正权一再告诫我们,不要把阅读课上成理解课,阅读课主要的目的是得文通过读,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读中知道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即要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千万不要把阅读课上成讨论课,把教室变成论坛。
3、简单语文是不是和深度语文相对而言的?立足之依据是什么?
简单语文,我理解,是指教学目标简约,教法简洁,它强调的是读和写,对深度语文我没有研究,如果它指的是教材要挖掘得深,我也赞成,但要有度。深度语文如果指的是拓展由课内到课外,扩大阅读量,那么我更赞成。这种提法,和简单语文是一致的。一个人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在读的过程中,要会品味,即品词、品句、品段、品篇。
4、教语文,能不能像教数学一样反复地练习?如果像数学一样注重训练,人文精神又如何渗透?
大家牢记课标的一句话:语文教学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书是最重要的,要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有的东西要反复训练,比如写字、朗读、作文。这都是一种技能或者一种能力,凡技能和能力都必须训练才能形成。关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请大家记住张天若先生的话:课文读懂了,思想教育就跑不了,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老师也是一本书,老师这本书里要更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这本书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课文中的人文性。所以有人说,是好人,才能是好老师。愿我们一起做个好人,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5、简单语文,是否意味要摒弃课堂上的一些花样,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简单语文是要摒弃课堂上的花里胡哨的东西,语文教学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阅读能力是读来的,读才能得文,才能知道遣词造句的奥妙。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受表达形式的美。下面给大家背诵一段文章三国演义第五回,作者用62个字描写惊心动魄的战斗。曹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段文字第一没有正面写战斗场面,完全用的侧面描写。但是从侧面描写中,可以感受战斗的激烈,关公的英武。第二,作者以酒作了侧面的铺垫,华雄被斩,酒还没有凉,写得何等精彩,文字何等简练,写法何等绝妙。如果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哪能得到这样的感受,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语文要意文兼而有之,必须读书。
6、简单语文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有何要求?为了达到此种要求,教师平时应如何修炼内功?
老师要是个读书人,要能写点东西。老师善读善写,学生才能善读善写,这是叶老反复教导我们的。当然,如果老师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他的学生的潜能必然能极大地开发出来。美国有一所中学(名字忘了),出了不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专家一调查,发现这所学校有许多才华横溢的教师,于是,他们得出这个结论:学生跟着才华横溢的老师教学,就会很快成才。
7、简单语文的提法真好,它给广大一线语文老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语文教学应力求简单!而简单不是粗糙,不是简单化,它仍然追求教学的高境界真实、扎实、朴实(崔峦语)。简单是一个相对概念,有简单就一定有复杂,只有复杂作为前提,这样的简单才会有保障,才不会沦落为简单化。简单的是语文教学的设计与操作,而复杂的是什么呢?
简单语文,首先目标要简约,语文教学承载的是识、写、读、背、说、作、习。再简单一点,即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读字,特别是朗读。这个要严格要求,训练到位。一个人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在读的过程中,要会品味,即品词、品句、品段、品篇,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讨论课。因为有些讨论并不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给学生留下的是字词、是语感,是不可言传的感受。复杂,大概是指讲得太多,太繁琐,讨论得太多,开掘得太远,增容得太多,使语文教学变胖,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要么指的是声光电一起上,弄的学生头晕目眩,使语文味儿少了,我对复杂语文没什么研究,只能说这么多,谢谢!
第四篇:品读全国有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走近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
全国资深教育家斯霞老师终生倡导和实践爱的教育,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于永正是斯霞老师的崇拜者,他始终秉持着这种爱,在30多年的小学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以教为荣,以教为乐。按于老师的学识才华,本可以另谋高就,但他安贫乐道,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于永正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他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和孩子们同唱、同跳、„„同乐、同悲,有感情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有动作的默契。他能敏锐地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懂得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当教师难,当小学老师更难,难就难在一个“小”字上。因为孩子“小”,很稚嫩,需要细心呵护;因为“小”,易受熏陶感染,要尽可能给予正面、积极的影响。于老师50多岁了,依然童心未泯。在课堂上,有时“装猫扮狗”,逗孩子在乐中学;在课外,引孩子玩,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去感受人生,在感受别人的爱的过程中,学会爱人。
于永正老师懂得宽容。他说:“花朵是色彩斑澜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可见,学生不可能齐步走,教育不应搞“一刀切”。有人说,爱是一种能宽容别人的感情。宽容是一种美德。教师的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教学生懂得怎样做人。于老师说:“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虽然只需要几秒钟。”
爱,也是一种艺术。于永正老师和学生也有许多磕磕碰碰,也曾有过苦恼和困惑。正是对学生的爱,使他“吃一堑,长一智”,成为一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老师娴熟地运用批评的艺术、表扬的艺术,懂得利用小纸条的魔力,或在作文本上画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手„„
“老顽童”于永正
“您在我的心目中,不但是一位好老师,而且是一位好的大朋友。您亲切、和蔼。我第一次上您的课时,就不怕您,一点也不怕。我永生也不会忘记您这位思想活跃、开阔,性格活泼的大朋友。”--这是一位叫张婕的学生毕业前写给于永正的信中的一段话。
多年来,几乎所有学生给他写的“评语”中都有“慈爱和蔼”这类字眼。其实,初涉教坛的于永正曾经在学生们心目中是“打人”的“坏老师”。
1962年9月1日,第一天跨进徐州市搬运工人子弟学校三年级(2)班教室的于永正,上课之前就做了一件学生眼中的“坏事”--将两个打架的孩子拉出了教室。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罚站、用粉笔头砸……他几乎全靠这些手段才使班级秩序得以维持。直到有一天,一个愣头孩子朝着他大喊:“老师打人!”
就是这一句怒吼,把他从愤怒中点醒。他开始反省自己:板着面孔说教学生,只能使自己和学生拉开距离。
孩子的眼睛是最清澈明亮的,用于永正的话说是“一面熟悉自己 的镜子。”他渐渐悟出一个道理:老师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我们就能走进学生、体谅学生,就能和学生融为一体。”
从教四十多年后,当女儿即将走上神圣的教坛之际,于永正给女儿支了20招,招招都表达着同一个理念--“爱生”。于永正对学生的爱,随着岁月的增长,已经一点一滴地渗透到了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
“不知怎的,最近总喜欢将于老师和'老顽童'扯到一起。”江苏省连云港开发区朱曹中心小学的李海老师,新近听了于老师的课后发自肺腑地感慨,他绘声绘色地讲起课堂上的于老师:
不是吗?你看他在课堂上全无一点师道尊严的架子,十足一个大孩子:瞧,《狐假虎威》中,于老师成了那只“东张西望、半信半疑”的老虎,他气急败坏地喊道:“我也没到退休年龄,也没有犯错误,凭什么叫我下岗?”多有趣!
而在《荷花》中,这位六十多岁的老头又翩翩起舞。只晓得他京剧唱得好,谁料他还有这个本领?一到孩子们中间,他就和“老顽童”一样,全乱了套了。可是,孩子们偏喜欢他这样把他们带入神奇的语文艺术殿堂。
“这样的课堂,不也正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的课堂吗?”李海老师说。
这正是永葆童心的于永正。他不仅深谙语文教学的真谛,还洞悉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爱。他了解儿童,研究儿童,与学生同唱、同跳、同喜、同悲,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好朋
友。
“思考者”于永正
请人吃饭主人却忘了,这个笑话的主人公就是于永正。有一年,《小学语文教学》刊登了张庆等撰写的关于他的长篇报道,为了表达对他们的谢意,他定下宴请时间、地点,通知了张庆等人。朋友们都兴奋地按时赴宴,可左等右等一直等到晚上8点。于永正的家离酒店较远,当时家里没有电话,最后大家忍不住饿就先吃起来。而于永正呢,此时却正在家里琢磨写一篇教学论文。因有一个数据拿不准,9点过后,他来到教研主任家询问。教研主任的夫人见到他后睁大了惊愕的眼睛:“你!今天晚上你不是请他的客吗?”
健忘此类事情,在于永正身上经常发生,可让人纳闷的是,无论教哪一届学生,他都能在很短的时间记住全班每个学生的名字;一说起语文教学方面的事,他随口就能说出课文中的内容。
原来,他满脑袋天天都在琢磨语文课该怎么上。为此,他的朋友张庆为他撰写了一幅对联。上联:这也忘那也忘惟上课不忘,下联是:此亦长彼亦长数语文最长。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不少拜他为师的青年教师都曾问过他这样的问题。
他从来都不讲大道理,每次都这样回答:“我有四个习惯,一个爱好。四个习惯一是读的习惯,天天的报纸必读,订的刊物必读,好书必读,读到出色处必记;二是看和听的习惯,天天晚上中心台的《新闻联播》必看,天天早上中心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
节目必听;三是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四是'操笔为文'的习惯。一个爱好是唱京戏。”
这似乎文不对题的回答其实是在告诫每一个人:人是在思考中成熟的,教学也是在思考中日臻完善的。
“庖丁”于永正
多年来,在许多语文老师都津津乐道于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这样烦琐的分析时,于永正的课堂却总是用活教材,在字词句段篇上精心构思,让学生饶有爱好地快乐学习。
三年级有一篇课文叫《水上飞机》,文中要求学生用“究竟”造句。于永正讲到这个内容时,做了一番巧妙的教学设计--
先让学生读书上的句子:“小海鸥想,货轮、客轮啥样的我都见过,就是没见过这种长翅膀的船,它决心去看个究竟。”接着,他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想“看个究竟”的事。学生们说完后,他又将“看”擦掉,先后换成“问”、“探”,让学生再说说在生活中碰到的需要“问个究竟”、“探个究竟”的事。
学生的思维被渐渐激活了,发言活跃而出色。接下来,于永正出示了这样一个句子:“这种东西究竟省不省油?”让学生体会“究竟”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当学生知道了这里的“究竟”作“追问”、“追究”讲时,他再请学生仿照例子造句。最后,他引导学生以“恐龙”或者“外星人”为话题,写一段话,用上两个“究竟”,一个表示结果,一个表示追究……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短短的一节课,学生的听、说、读、写都得到了扎实的练习。350多页的《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都是他经
验的真实记录。
人们常用“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比喻技能上极高的境界。有人说,将于永正比喻为语文教学的“庖丁”,绝非言过其实。
“教科书”于永正
有人问于永正:“你当了特级教师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他说:“最大的感受是觉得--我应该是一本写着一个大大的'人'字的教科书。”
在他看来,当学生用稚嫩的小手轻轻翻开语文书的第一页时,也就翻开了“老师”这本书的第一页。所以,他总是要求自己一方面不断为自己写上新的内容,一方面不断修改过去已经写的那一部分。
讲《曼谷的小象》一课,之前他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开场白就说,曼谷是一座终年百花盛开、景色迷人的城市。它是世界上名字最长的城市,汉字译音全名是“共台甫马哈那坤奔他哇……”他憋足一口气念出40个字。学生们咯咯地笑起来。为了把这40个字念流畅,他课前不知练了多少遍。
多年后学生长大成人了,还经常回味着于老师的课堂,有的学生竟能再现他当年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见,“老师”这本书,多点知识性、趣味性,学生读起来就会有味道。
但是,在于永正看来,一本书光有知识性还不够。中国人更看重的是“道”。所谓“文以载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次班里大扫除,他都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劳动;发现学生的桌子下面有纸屑,他总是不声不响地走过去,弯腰捡起来。他时刻从“学”和“
身”这两个方面写好自己这本书。
他说:爱--是“老师”这本书的主题。
第五篇: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艺术人生一
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艺术人生一
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艺术人生一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中等个,头发花白,带着一副白边近视镜,他朴素、儒雅、谦恭,尽管已过花甲之年,仍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的足迹踏遍了我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他的“五重”教学和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作文教学传遍了大江南北。
于永正,如同一幕充满儿童生活情趣的轻喜剧,一首清新雅致情景交融的儿童诗,一篇文笔洗练隽永耐人寻味的优美散文,一支由几个乐章组成的行云流水般的乐曲,他以他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征服了千万个听过他的课、欣赏过他的京剧的老师们。于永正谦虚地说:“如果说,我对教材的理解比较深,教学设计比较新,教学的情感比较充沛,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比较丰富,那么,应该说,是得益于艺术对我的熏陶,尤其是音乐对我的熏陶,毫不夸张地说,我是首先步入了艺术的殿堂,而后才步入了教学艺术的殿堂,当然仅仅是‘步入’而已。”
一、以戏为伴——“我的悟性和灵性至少有一半来自音乐。”
于永正的家乡是“京剧之乡”胶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父老乡亲都懂京剧,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极大地影响了于永正,上小学三年级时,于永正师从张敬斋老师学习拉京胡,唱京戏,于永正天资聪颖,悟性好,嗓音清亮甜美,在张老师的栽培下,于永正学会了唱戏拉胡琴,小小年纪,居然在村里唱出了小名堂,村里人都称他是“小梅兰芳”。上中学时,学校里有一批喜欢京剧的老师和同学,大家常聚在一起谈戏,唱戏,有时还到广播室里唱,于永正大嗓小嗓都有,这期间学了不少唱段。半个多世纪以来,于永正以戏为伴,以琴为伴,京剧艺术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京剧艺术使于永正激发了灵感,培养了创造力。
正如太阳装饰着花一样,艺术也替人生彩饰上各种颜色。于永正热爱艺术,爱好广泛,在课余时间喜欢拉京胡、唱京戏、练书法、研丹青、弄诗文,他在音乐、书法、绘画、戏剧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而于永正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京剧艺术了。于永正意味深长地说:“如果我身上有一点灵性,比别人多一点悟性,我想,与我学京胡、唱京剧、热爱艺术有很大关系。”
于永正喜欢别出心裁,独辟蹊径,他不喜欢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听他的课的老师常常评价他的课有别开生面之感,他在运用教学理论、方法、原则于具体教学活动之中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创造性,实现教学
的科学性、生动性、多样性。他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学生在他的引导下,总是那么饶有兴趣地、轻松活泼而又扎实地学得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受到了教育。与此同时,他把自己的人品、智慧、艺术修养融进这一创造过程,使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从而增强了教学的魅力。
2、京剧艺术使于永正丰富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于永正家的客厅的电视墙上贴着他亲自画的一副副京剧脸谱,这些脸谱构图讲究,色彩绚丽,笔法遒劲,气韵生动,极富魅力,衬托出浓厚的艺术氛围。随手拉开于永正的抽屉,满满一抽屉CD、VCD都是戏曲,尤其是京剧碟片最多。于永正骄傲地说:“看,名家唱的京剧的我都有!我天天唱,一天不唱都不行。”
于永正唱戏真是投入,一段“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唱下来,必是泪水涟涟。于永正说:“每学一段京剧唱腔,每唱一遍哪怕是很熟悉的唱段,都是一次感情上的洗礼,都会增加一次感情上的积淀,京剧使我懂得了爱,懂得了恨。京剧教会了我喜,教会了我怒,教会了我悲,教会了我乐。总之,京剧使我懂得了人世间最重要的一个字——情。”
京剧作为国粹,代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一段京剧唱词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每一部京戏都是一本教科书,其唱词美,音乐,唱腔,舞蹈,服饰,脸谱都是美的,于永正在看戏唱戏中接受了京剧文化的熏陶,丰富了情感。他爱生活、爱音乐、爱美术、爱自然、爱学生,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3、京剧艺术让于永正童心不泯,满怀好奇。
于永正感情丰富,如孩子般怀着一颗童心,具有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尽管已是六十多岁,却显得那样年轻、活泼。97年,于永正去昆明讲学时,到景洪游览了西双版纳植物园,植物园中有一种叫“舞蹈树”的,导游小姐介绍说这种树听到姑娘唱情歌就会翩翩起舞,说着便唱了一支傣族民歌,奇迹出现了,叶子果然动起来了。于永正的好奇心上来了,他与同行的赵主任高声合唱《红灯记》中的“临行喝妈一碗酒”,没想到叶子跳得更厉害!周围的游客以为俩老头得了疯癫症,纷纷过来看热闹,于永正和赵主任旁若无人,一直唱完,然后如孩童般地拍手大笑。
于永正的课堂教学更是充满了童趣,课堂氛围特别轻松和谐,他蹲下来看孩子,走近孩子,理解孩子,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朋友,每次上完课,学生们总是团团围住他恋恋不舍地说一声:“于老师再见!”听课的老师也是簇拥在他周围请他签名,与他合影。法国小说家法郎士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那么可不可以说:好奇心也造就了于永正这样的特级教师呢?
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都具有更高的启示。”
博大精深的京剧丰富了于永正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文学艺术素养,发展了思维,启迪了智慧。于永正曾深情地说:“感谢小学的张敬斋老师教会我唱戏拉胡琴,引我走进艺术殿堂。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而艺术给人带来的想象是无限的„„”
二、语文教学——“要努力使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艺术化” 优秀人物智力超常的奥妙在哪儿?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曼擅长绘画,敲桑巴鼓;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小提琴手,常常和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会吹圆号、弹钢琴,李政道擅长绘画„„现代教育学提出一个观点,即左右脑发展均衡。而艺术教育是右脑训练的最佳途径之一。作为国粹的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变化多样,优美动听,京剧艺术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使于永正大受裨益,他的课堂教学设计新颖,具有丰富而充沛的教学情感,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兴趣盎然,师生感情交融、关系和谐,教学效果极好。
1、于永正的“默”与“磨”。
学京剧讲究一个“默”字。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说:“科班的孩子练完功了,老师常叫坐下来,静一静,默一默。什么叫默?默就是用脑筋去思索、揣摩。学京剧使于永正养成了“默”的习惯,钻研教材时,他可以一动不动地“默”到半夜,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想出别人没有想出的主意。他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他的设计新颖匠心独运的一篇篇优秀课例都反映了他“默”的功夫。
京剧界有“十年磨一戏”之说,都是极言锤炼时间之久,呕心沥血之痛的。诗人、艺术家创作过程的艰辛和他们刻意求工的认真态度可见一斑。古人也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诗句。京剧艺术家为达到神妙的艺术境界而艰苦“磨戏”的严谨作风对于永正的影响是很大的。反映在备课上,于永正是一丝不苟,不敢有半点马虎。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于永正注意到鲁迅先生送给侄女的两本书:《表》和《小约翰》。送书,说明了鲁迅对侄女的关心。但这两本书是谁翻译的?如果是鲁迅的话,那么他关心的就不仅仅是周晔一个人了。于永正特意托人到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去查,一查,这两本书果然是鲁迅翻译的!上课时,于永正把这一点告诉了学生时,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对课文中关于给鲁迅“送挽联送花圈的何以有学生”一句的理解,就跟不讲大不相同了。
2、朗读和表演的艺术。
一个人朗读能力的高低,与他的情感、情操、艺术修养密不可分。于永正具有很强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情达意的能力,他能一下子捕捉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悲痛处为之落泪,惋惜处为之顿足。于永正尽管是一口标准的“胶东普遍话”,音色也不美,但学生们老师们都喜欢听于永正朗读课文,听他范读《马背上的小红军》会禁不住落下眼泪,听他读《狐假虎威》会让师生们乐得捧腹,听他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会被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深深感动„„他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调、节奏、韵律再现了文章的声感美,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了动听的声音信息,使学生借助动听的听觉形象进入了文章的意境,产生了美的享受。
京剧表演艺术家的一笑一颦、一招一式都是韵味无穷的诗。艺术家们的那种入情入境、出神入化的表演给了于永正很多启示。于永正进行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为了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为交际说话构建必要的环境与氛围,他常常巧妙的设计角色,以不同的身份走进课堂,使课堂更加自然化、生活化,他演得生动活泼,惟妙惟肖,不是演员,却具有演员的素质。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于永正也时时表演一下课文中的某一个情节,某一个动作,某一种神态,他的《狐假虎威》、《草》、《惊弓之鸟》、《小稻秧脱险记》等一些课堂精品,有朗读、有表演,可谓精心安排,寓教于嬉,奇思妙想,有情有趣!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篇构思精巧如行云流水般散文诗。凡是听过于永正课的人,都说是一种“艺术享受”。华东师大教授李伯棠是这样评价于永正的课堂教学的:“于老师把每一个教学环节组织得那么周密,雕琢得那么精细,使孩子们感到有趣——情趣盎然;有味——回味无穷;有奇——出奇意料;有感——留有思考余地。
3、读写结合的艺术。
于永正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因为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会写”,他说:“学生进入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不读不写怎么行?要符合小学生的读写规律,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
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于永正把学生提出预习时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中有一个词是“饱经风霜”,原文是:“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其它词语都处理了,唯独把“饱经风霜”这个词给漏了。“呀,”课文学完了,于永正惊讶地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忘了讲呢?”不光是学生,连听课的老师的眼光都在说:“是呀,怎么忘了呢?”没想到于永正这样安排:“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原来如此!不到五分钟,就有学生写好了,一个学生这样写:“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可是看上去却像五十多岁的人,他面色蜡黄,颧骨很高,两只眼睛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布满了血丝,眼角爬满了鱼尾纹。嘴唇发白,裂开了几道血口子。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连眉毛似乎都是灰白色的。”这位学生写得好,读得也好,听课的老师不禁为他缓慢低沉的朗读动容。
朱作仁教授说:“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规律”。于永正的读写结合训练做到“量要适度,要求要低”。他从不先考虑什么“创造”,也不要求学生刻意模仿,一切都在不经意中,一切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于永正说:“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
4、幽默的艺术。
京剧界有句话,叫做“无丑不成戏”。看戏是愉悦的事,但是,戏太“文”了,时间太长了,观众也会疲劳。如果小丑一出场,剧场内则会顿时活跃起来,使观众感到轻松。于永正说:“丑是生活中的一种色彩,京剧里的丑角是教我幽默的第一位老师。”于永正在教学时常常“幽”上它一“默”,放松放松学生们的紧张的神经,驱走他们身上的疲劳。
学习《翠鸟》第三段时,于永正发现学生小庆打了个呵欠,又与同桌嘀咕起来,便语调平缓却十分认真地说:“小庆,请你去逮一只翠鸟。”小庆慢慢腾腾站起来,很茫然的样子,于永正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并加了一句:“请你不要推辞。”“到哪儿去逮呢?”小庆可怜巴巴地说。其他学生也是面面相觑,神情迷惘,于永正说:“你看看书嘛,大家都读第三段,看看到哪儿去逮,看出来以后告诉小庆。”还没等别人发言,小庆自己说:“翠鸟不好逮,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小,里面又深,谁上得去呀?”于永正哈哈大笑,小庆说的正是第三段的主要内容,他读懂了。当于永正问小庆为什么老师请他去逮翠鸟时,小庆不好意思地笑了,说:“刚才我和同学说话了。”“你有点疲劳了,是不?不过逮翠鸟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虽然没有完成,却帮助同学们读懂了第三段,功不可没!”学生们听了,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苏联的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师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使学生乐于听课,产生“共振”效应。于永正有效使用“幽默”这一得力的助手陶醉了学生,陶醉了老师。
于永正说:“科学求真,艺术求新,人文求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要努力使每一节语文课艺术化。” 他以突出的教学成绩深受学生的爱戴,并受到李伯棠、张田若、潘自由、杨再隋等专家学者的赞誉。张田若先生听了于永正老师的课,对他的讲解、朗读、表演以及整个课堂设计用八个字作了概括性评价:炉火纯青,潇洒自如。
5、激励的艺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于永正关注教法的选择、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但他以人为本,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他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首先不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而是善待学生的艺术。”在于永正的教学中,他是引导者,是点拨者,是鼓舞者,是激励者。他表扬、肯定、鼓励学生,或运用语言、或通过爱抚、或传递微笑、或耐心等待、或物质奖励„„正因为于永正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各种各样激励的手段,学生才畅所欲言、兴趣盎然,课堂教学才有情有趣、耐人寻味。于永正的激励艺术催化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强化了学生成功的欢悦,不断地增强着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一次于永正评价学生板演的生字,他拿出红粉笔要给“写得最好的字画上红圈”。在圈出了明显较好的一个字后,于永正又端详起另三个实在一般的字,不一会他面露喜色,将两个写得好的偏旁圈了出来,最后连那似乎挑不出“优点”的“艺”字也在折角处给郑重地画上了圈,并竖起大拇指,夸奖道:“这个折很有味道。”于永正就是这样把学生的闪光点找出来,并将之放大,给他们以充分的欣赏和鼓励。看看他给学生的奖状、奖品上的题词,“奖给作文小明星×××”,“奖给小作家×××”,“盖世雄”,“盖夏青”,“盖葛兰”„„说话课上,谁说得好,就奖给一张“盖世雄”的卡片,朗读比赛谁读得好,男生就奖一张“盖夏青”的卡片,女生就奖一张“盖葛兰”的卡片;翻开于永正改过的作文,到处是波浪线,圆圈,大红星,有的写个“好”字,有的画一只竖起的大拇指。他搞的作文竞赛更是别出心裁,“看谁写得最长大奖赛”,“节外生枝大奖赛”„„所谓大奖,不过是一本书、一张奖状、一块橡皮、一支铅笔而已;听于永正的课,看看他的表情,品味他的伴随语言,欣赏他的课堂教学艺术,就会发现他善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定向、校正、强化、调控、激励,他时而面带惊奇之色,时而眼含关爱之意,时而口出赞扬之声,可以说他的举手投足都有“戏”„„
于永正认为:“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不断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尝到胜利的喜悦。要关怀、爱护学生,让他们从老师的信任、关怀中挺起胸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于永正的学生们也许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位面目和善慈祥、循循善诱又严格要求、期待他们成功的恩师,是他,给学生的学习装上了助推器,为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三、教育理念:“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
音乐对一个人的熏陶和感染,对一个民族的素质的提高有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艺术能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使学生情智互补,让他们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而于永正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艺术教育中我首推音乐教育。”于永正认为孩子是可塑的,尽管存在天资方面的千差万别,也应该让每一个学生有点“艺术细胞”。
1、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德国诗人席勒说:最终而言,有道德的人不是国家工具造就的,只有打开艺术之泉,通过艺术之泉的灌溉,才能养育出有道德的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于把音乐教育看做是培养人达到最高境界“仁”的最重要的手段。于老师曾经教过学生唱豫剧《花木兰》、唱京剧《苏三起解》,教学生写美术字,吹口琴,拉京胡。1990年,于永正在鼓楼小学带了一个“素质教育实验班”,他把学生演奏乐器列入正式课表,全班分组学习乐器,到小学毕业时,每人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有人会两三种。于永正教的学生温文尔雅,乖巧懂事,于永正教的48人的班集体也是一个优秀的集体。艺术教育,让学生变得成熟灵秀,让班集体事事走在前面。每当于永正听到全班同学的手风琴、电子琴合奏,每当听到由学生指挥、学生钢琴伴奏的全班的大合唱,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那美妙的琴声、那激动人心的架子鼓声、那几个声部和谐的童声,那随着乐曲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表情,都令于永正深深感动,他说:“学生融进了音乐,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他们会粗野无礼。”于永正的音乐教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深刻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了他们分辨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情操。
2、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智能的提高。
音乐能开发学生的大脑,启动思维,激发想象力,挖掘学生的智能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于永正认为艺术对人的教育和培养,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于永正教出的学生都特别出色,学生彭晓明,2002年高中毕业考上了清华大学,是徐州市应届理科高考状元,彭晓明的手风琴拉得特别棒,课本剧演得好,小时候就能背古诗三百多首。学生蔡苏考上西南政法大学,小学四年级时,蔡苏到南京师范大学考级——钢琴六级,主考的一位姓司徒的教授对他十分赏识,认为他对肖邦的曲子《小狗》理解得最好,处理得最好,当即决定:收蔡苏为徒,让蔡苏跟他学钢琴,那时的蔡苏早已熟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大量的古诗,文学修养很高,理解力想象力也就丰富。
3、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健康素质主要包括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音乐教育能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娱乐人的身心,使学生消除疲劳,焕发精神,增进健康,促进学习。长期参加艺术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并增进人际交往,促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大量的数据表明,艺术团的学生很少进行心理辅导,因为他们受到艺术的熏陶,形成了豁达开朗的性格,比较容易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于老师带的班级明显地看出学生的气质与众不同,而且在身材上明显地高于其他兄弟班级,我想这与学习音乐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吧。艺术教育就犹如一把“钥匙”,于永正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学习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他说:“作为教师,应该尽其所能,使每一个学生的人生都成为艺术人生。”
老师们都说于永正有一股子灵气、举手投足都是戏,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切又都是那么合乎情理,他的寓庄于谐、妙趣横生,他的演员的素养、诗人的气质,他的画家的娴熟的技巧、独特新奇的创造力既征服了学生,也征服了老师!尽管于永正已头发花白,却仍然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追求着,他的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他的一幅硬笔书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真诚地祝愿于永正老师在今后的求索中,登上教学艺术的更高峰,祝愿他的艺术人生更加绚丽多彩,更加灿烂辉煌!2003年5月
附参考目录:
于永正,《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1995年版。
于永正,《教学漫记》(专著)1999年版。
于永正,《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1999年版。于永正,《于永正文集》(专著)2002年版。
刘尊立,《于永正“言语交际”教学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