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队训练教案

时间:2019-05-12 16:4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舞蹈队训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舞蹈队训练教案》。

第一篇:舞蹈队训练教案

舞蹈兴趣班 教案

一、教学目标

校舞蹈队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一方面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迎接“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给学生一个舞台锻炼的机会。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舞蹈队的学生是分两个班,小班是一、二年级学生,大班是三、四、五年级学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结合我们舞蹈队的实际情况,特别做出如下的训练计划:

三、训练步骤

1、经过选拔组建舞蹈小队,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教师通过有趣的基训,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规范而且简化的芭蕾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通过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4、舞蹈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呼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小班学习舞蹈《快乐的音乐课》

大班学习舞蹈《雏鹰展翅》

五、训练时间

舞蹈队小班:每周二下午二节课后。舞蹈队大班:每周四下午三节课后。

六、训练地点:舞蹈教室

七、学生名单:

小班:蔡嘉恒、罗嘉慧、赵佩文、张怡茗、王柏雅、陈墨瑶、李想成真、柴懿、程鑫琪、杜若尘、彭博理想、朱嘉絮、王海菡、王阮芷、李紫涵、黄柳佳音、马筱童、王子涓、施如画、宋文清、康泽盈、刘佳欣、窦羿阳 共23人。

大班:赵静雯、闫畅、孔捷、郭奕彤、李雅涵、刘雨萌、张艺涵、张笑影、车怡加、王佳音、贾恩雅、刑紫瑄、张骞、贾孟夏、魏于晴、董凡征、黄奕佳、李沐琳、宋张陶然 共19人。

七、辅导教师:金倩茹

八、舞蹈《快乐的音乐课》设计:

角色1:15个“同学们”

角色2:8个“音符”

舞蹈《快乐的音乐课》表现的是很多喜欢唱歌的同学们在音乐课上练声、唱歌,有一个小女孩一张嘴唱跑调了,大家都笑她,可是她一点都不气馁,仍然继续认真的学习音准,在“音符”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越唱越准,越唱越好听,得到了大家的表扬和肯定!

队形设计:

九、舞蹈《雏鹰展翅》设计: 角色:一群刚刚长出羽毛的小鹰。

舞蹈是美丽的、自信的,同时也会疼痛,会受伤。舞蹈《雏鹰展翅》借助于表现一群刚刚长出羽毛的雏鹰不怕风雨、不怕困难,勇往之前的精神,展现了舞蹈队孩子们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地面搬后腿、地面卷腰、地面搬前腿、下大腰、下半腰、前桥、大跳、搬后腿、搬旁腿、横叉、竖叉、托举等。

队形设计:

第二篇:中学舞蹈队训练教案

中学舞蹈队训练教案

第3周 训练目标 训练专题 勾绷脚 训练 课时安排 5 对舞蹈最重要的勾绷脚进行集中、系统练习。

指导思想:让学生明确勾绷脚的含义,以及要领,清楚勾脚与绷脚的区别。组织形式:集中进行,老师分别指导。教 法:

一、课堂常规;

二、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强调训练的相关要求;

三、训练内容;(1)提问:学过舞蹈基本功的同学说说什么是勾绷脚,并且示范;(2)老师解释什么是勾绷脚,明确区别勾与绷之间的差别,防止学生 混淆;(3)勾脚训练;(4)绷脚训练;(5)勾绷脚结合;(6)听音乐做勾绷脚组合。

四、放松总结

第4周 训练目标 训练专题 古典手位训练 课时安排 5 通过古典手位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典舞“圆”的动 作特征和审美感觉。训练过程:

指导思想:通过手随眼动的手位练习,训练学生的协调性。组织形式:分组进行

教 法:

一、课堂常规

二、训练内容(1)老师示范完整的手位组合;(2)左、右手分别从上下左右画弧线;(3)在准确掌握左、右手画弧线的基础上,加上眼睛的练习;(4)头、手、眼睛同时配合;(5)完整的手位组合;(6)听音乐分组练习。

三.放松总结

第 5周 训练目标 训练专题 压腿练习课时安排 5 通过压腿,训练学生的柔韧度。训练过程:

指导思想: 进行基本压腿练习,使学生掌握压腿技术,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 的整体柔韧性。动作要领:身体协调统一,动作连贯,腰力的灵活运用。组织形式:分组进行

教 法:

一、课堂常规

二、训练内容(1)老师整体示范压腿组合;(2)理解压腿的含义,区别正、旁、后压腿;(3)学生跟着老师,学习正、旁、后压腿;(4)看视频,并模仿;(5)分组进行。

三、放松总结

第 6周 训练目标 训练专题 下腰练习课时安排 5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柔韧性。

训练过程: 指导思想:加强对腰力的控制,进一步提高身体的柔性度。动作要领: 腰力、腿力、手力相互配合。组织形式:老师一一辅导练习。教 法:

一、课堂常规

二、训练内容(1)了解下腰的基本要领;(2)在老师的支撑帮忙下,进行一一下腰练习,强调腰力、腿力及手力 的相互配合;(3)学生相互帮忙练习;(4)利用把杆自己练习。

三、放松总结

第7周 训练目标 训练专题 踢腿 课时安排 5 提高学生腿以及腰的柔韧性。

指导思想:通过系统的踢腿组合,整体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动作要领:头、腰、腿之间的相互配合。组织形式:集体练习教 法:

一、课堂常规

二、训练内容(1)讲解踢腿的要领;(2)双手扶把杆,小八字站立练习;(3)膝盖绷直,头抬起向前平视,练习正踢腿;(4)相同的原理,练习后踢腿,强调踢的时候切记身体前倾;(5)正、后踢腿结合。

三、放松总结 第 8周 训练目标 训练专题 学习蒙古舞蹈基本动作 课时安排 5 掌握基本的蒙古舞蹈动作,理解蒙古舞蹈动作的要领。训练过程:

动作要领:身体协调统一,动作连贯,基本掌握蒙古舞蹈动作。组织形式:集中练习,个别辅导。教法:(1)手腕动作: 手腕上翻、下压练习;(2)肩部动作: 左右肩分别向前、向后、向上、向下推动;(3)踮脚动作: 左右脚分别向前跨一步并且踮起,踮起时脚步坚定有力;(4)甩肩动作: 在掌握肩部动作的基础上,左右肩快速的分别向前后甩动。(5)复习放松组合。

第9周 训练目标 训练专题 地面组合 课时安排5 通过地面组合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

指导思想:加强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动作要领:身体协调统一,动作连贯。组织形式:集中练习教法:

一、课堂常规

二、训练内容(1)欣赏地面组合相关视频;(2)练习“趴青蛙”,身体趴在地面,双手张开贴住地面,模仿青蛙,双脚背紧贴;(3)“马踏飞燕”练习,身体趴在地面,双手向后抓住双脚,以腰作为 支点,尽量“飞”得最高;(4)跟着视频,整体练习地面组合动作。

三、放松总结 第10周 训练目标 训练专题 轻松组合 课时安排 5 学生在舞蹈练习中体验放松、愉悦。

指导思想:通过系统的轻松组合,使学生在舞蹈过程中感受愉悦、轻松。动作要领:身体协调统一,动作连贯,全身心放松。组织形式:集中练习

教 法:

一、课堂常规

二、训练内容(1)伸展动作练习;(2)抖动动作练习;(3)扭胯动作练习;(4)跳跃练习;(5)抬腿练习;(6)弯腰动作练习;(7)老师喊拍,学生整体做轻松组合。

三、放松总结

第11周 训练目标 训练专题 视频欣赏 课时安排5 通过对舞蹈视频的欣赏,提高学生对舞蹈的鉴赏能力。

指导思想:欣赏不同情绪的舞蹈视频,培养学生对舞蹈的鉴赏能力。组织形式:集中训练 教 法:(1)欣赏舞蹈《苗家早晨》 ;(2)欣赏舞蹈《小松林》 ;(3)舞蹈视频欣赏《蹦恰恰》 ;(4)欣赏视频《我是小兵》 ;(5)视频欣赏《妈妈,你在哪儿》。

第 12 周 训练目标 训练专题 表现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5 通过老师示范,视频模仿,培养学生对舞蹈的表现力。

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对舞蹈的表现力。动作要领:针对不同情绪的音乐以相应的表情、动作表现出来。组织形式:集中练习教 法:(1)请学生分别做出喜、怒、哀、乐、生气的表情;(2)老师示范用舞蹈的方式,用快乐、悲伤、跳跃等的情绪表现;(3)听不同的音乐,让学生找相应的感觉,并用舞蹈动作表示出来;(4)欣赏不同情绪的舞蹈视频,学生模仿;(5)每人准备一个舞蹈动作表现不同的情绪;

第 13 周

训练专题 初步欣赏蒙古舞蹈 课时安排 通过接触、欣赏蒙古舞蹈,感受蒙古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训练过程:

注意要点:蒙古舞蹈经典的动作。组织形式:集中欣赏 教法:(1)欣赏蒙古舞蹈视频《我是蒙古人》 ;(2)简单介绍蒙古舞蹈;(3)学生说说蒙古音乐的感觉;(4)分段剖析蒙古舞蹈的风格特点,老师示范;(5)跟着视频,尝试模仿舞蹈动作。蒙古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第 14 周 训练专题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在基本掌握蒙古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 蒙古舞蹈的表现力。训练过程:

动作要领:身体协调统一,动作连贯,感受蒙古舞蹈特色并模仿表现。组织形式:集中练习教法:(1)复习上一周所学习的蒙古舞蹈动作: 手腕、肩部、甩肩、踮脚舞蹈动作。(2)老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注意强调每个动作的要领和表情,刚柔 并济;(3)分别辅导;(4)分组检查;(5)放松组合。

第 15 周 训练专题《梦中的额吉》 课时安排5 训练目标:

初步感受《梦中的额吉》,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为舞 蹈的学习做铺垫。

训练过程:组织形式:集体欣赏 教法:(1)基本功训练: 手位、地面、下腰动作练习。(2)仔细聆听歌曲《梦中的额吉》 ;(3)学生说说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并为这首歌曲编故事,充分发挥学生 的想象力;(4)老师讲解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使学生对歌曲有更深的理解;(5)再次聆听歌曲,说说这一次的感觉; 第 16周 训练专题 《梦中的额吉》 课时安排5 训练目标:初步学习《梦中的额吉》舞蹈动作。训练过程:

组织形式:集中练习教法:(1)基本功训练: 复习勾绷脚、压腿、踢腿(2)歌曲《梦中的额吉》前三分之一舞蹈动作学习: <1>围成小圈,头微低,左脚向后踮起,右脚支撑身体,两手轻轻贴在 大腿两侧; <2>两手托起,碎步向后退,变换成大圆形; <3>左腿向下弯曲,后退向左腿够,同时贴着地面向左张开,右手从眼 前位置滑过,同样的动作,相反方向再做一次; <4>两手交叉,左腿在后,右腿在前,同时向下蹲,然后两手交叉不变,缓缓站起; <5>左右手背横着面向自己,放于胸前位置,分别一前一后推动。(3)整体复习。

第 17 周《梦中的额吉》 训练专题学习《梦中的额吉》舞蹈动作

课时安排5 组织形式:集中练习

教法:(1)基本功训练: 勾绷脚、古典手位、压腿、踢腿、地面组合整体复习。(2)歌曲《梦中的额吉》前三分之二舞蹈动作学习: <1>头部向后仰,左右手一前一后推动,放于胸前,同时下腰至三分之 一的位置; <2>变换队形,成半个椭圆; <3>领舞学生快速转圈,其他学生按顺序抬手,同时碎步走,变换两个 数列队形,然后坐在地面,双脚在前,缓慢抱住双脚; <4>缓缓起立,两手手背朝上,平行抬起,左右脚分别挪动; <5>两手位置保持不变,大幅度由上向下甩动; <6>两手四指并拢,垂直向下,同时向前推动,两脚分别向前跨一步; <7>甩肩部动作; <8>左右分别开胯部,坚定有力,两手并拢,手心由朝上转而朝下; <9>按顺序分别踮起,继而走位;(3)整体复习。

第 18 周《梦中的额吉》 训练专题学习《梦中的额吉》舞蹈动作。课时安排:5 组织形式:集中练习教法:(1)基本功训练: 勾绷脚、古典手位、压腿、踢腿、地面组合整体复习。(2)歌曲《梦中的额吉》剩余舞蹈动作学习: <1>分成两组,分别从左、右进入舞台中心,以左右腿交叉向左、右方 向走位; <2>左脚向左后方向贴着地面滑步,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分别画圈抱住 自己,相同的动作,相反的方向再做一次; <3> 两手四指并拢,垂直向下,同时向前推动,两脚分别向前跨一步;

<4> 肩部动作,左右肩分别向前、后推动,手指四指并拢,利用手腕的 力度向上翻,向下压,压的同时右脚向前踮起,随后滑向左腿后面; <5> 右手手心贴住左手手背,放在额头前,缓缓蹲下,直至手贴住地面;(3)整体复习。

第 19 周 训练专题 复习《梦中的额吉》 课时安排5 通过整体复习,强化学生对舞蹈 《梦中的额吉》 的掌握。训练过程:

组织形式:集体复习分别检查 细节辅导 教法:(1)基本功训练: 勾绷脚、古典手位、压腿、踢腿、地面组合整体复习。(2)整体复习舞蹈《梦中的额吉》 ;(3)分别检查;(4)针对每一个舞蹈动作进行细节方面的指导;(5)老师整体示范,学生模仿,注意带上感情模仿;(6)听音乐《梦中的额吉》,整体复习一遍。(7)轻松组合

第三篇:舞蹈队训练计划

舞蹈队训练计划

一、训练目的:

1、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为舞蹈队员 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

2、提高舞蹈专业素质,使其达到学习舞蹈的初步要求──具有健美、灵活的体态。

3、通过训练,让队员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4、使队员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

5、为参加各种演出及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训练内容

1、热身运动:每天早晨利用10—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使队员的身体和情绪适应课堂训练的准备,避免用力过度。

2、地面训练:软度开度是舞蹈动作的根本点,所以要运用平整的地板来帮助队员们进行软度和开度的训练。

具体内容有:(1)脚背和膝盖的训练(2)肩的开度和前腿的软度训练(3)旁腰和旁腿的软开度训练(4)胸腰和腹肌的训练(5)脊椎和胯骨的训练(6)胯部和臀部的训练(7)胯部和腿部的综合训练(8)节奏和方位的训练(9)后腿和背肌的训练(10)踢腿和力量的练习。

3、把上训练:遵循先双手扶把,熟练以后单手扶把为中间训练打下基础。

具体内容有:(1)直立和半蹲训练(2)擦地推脚背练习3)压腿练习,分为压正腿和压旁腿(4)大踢腿(5)下腰游戏。

4、中间训练:这是使队员掌握、熟悉、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在中间训练中,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形体、重心、控制和呼吸。

具体内容有:(1)手的姿态的训练(2)小跳训练(3)控制。

5、能够随着音乐的旋律做动作,要求节奏准确,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队员的即兴创编能力。

6、排练几个小型的舞蹈,通过这些组合来锻炼学生。

三、具体措施:

1、队员要坚持经常,要认真刻苦,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训练时间,不能随意缺勤。

2、舞蹈基本功训练采取芭蕾和古典相结合的方法。

3、为了尽快提高队员的表演水平,在训练过程中,采取基本功训练与舞蹈组合、成品舞蹈相结合的方法。

4、定期观看舞蹈录像资料及视频资料,以提高队员的表演水平水平,开拓每位舞蹈队员的视野。

四、训练要求:

1、队员在舞蹈队内,不要大声喧哗,要保持屋内的环境卫生。

2、队员每天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按时训练。

3、经常不训练或不遵守训练时间的队员,要给予适当的惩罚。

4、队员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

5、训练要积极、主动、刻苦,树立为校争光的思想。

2014年2月

第四篇:舞蹈队训练计划

2015-2016学第二学期舞蹈队训练计划

为搞好学校音乐舞蹈工作,落实学校全面发展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精神,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一批音乐舞蹈素质较高的人才,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以便为以后各级的比赛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学期学校舞蹈队训练计划如下:

一、总任务:

建立校舞蹈队后,能在学生学好各课的时间下参加舞蹈训练,从基础训练开始,练好基本功,学好各个动作到成品舞蹈的排练,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舞蹈技能,坚持基本功训练,坚持舞蹈动作的训练直到成品舞蹈,争取获得好的成绩,为学校挣得荣誉。

二、训练原则:

1、训练工作中突出练毅力,不怕吃苦不怕流泪。并强调舞蹈基本功的练习。

2、基本功训练要从严,在此基础上加强舞蹈意识的培养。

3、训练过程中学生老师严密配合,抓紧时间,每一分钟都能利用起来。

4、每周训练时间40分钟。

5、实践和看相结合,在练习的同时还要看好的舞蹈作品,从中学习。

6、训练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严格要求。

三、训练时间:

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兴趣活动课

四、训练内容:

1、基本功训练。

(1)韧带:在学习舞蹈动作之前,最重要是把韧带拉开,为以后学习舞蹈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体力耐力:在做每个动作都能坚持,这就需要体力和耐力相结合。

2、在基本功基础上加上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1)中国古典舞手位,脚位。(2)手形,手势。(3)勾绷脚的练习(4)眼神,方位。

3、舞蹈动作的训练。(1)接触简单的舞蹈动作。(2)各个动作学习后,一一串连。(3)培养学生的节奏。(4)能较好的掌握舞蹈动作。

(5)最后舞蹈动作和音乐能有效的结合,达到统一。

4、成品舞蹈的排练。

(1)在单个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加上过度动作,使之连贯,和谐,最后成为小段舞蹈动作。

(2)成品舞蹈的排练需要动作统一,一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默契培养。(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掌握能力。

(5)成品舞蹈最后要带入表情,情绪进行表演。

五、技能、技巧的训练:

(1)除了舞蹈动作的训练还有技巧的加入。(2)腰部训练。(3)腿部训练。

(4)撤手翻,前乔,后乔。(5)简单的转的训练。六、十八周训练重点安排:

1、第一周:了解基本的基础训练。

2、第二周:韧带的训练。

3、第三周:腿部训练。勾绷脚,圆场。

4、第四周:腰部训练。能自己下腰和涮腰。

5、第五周:复习腿部和腰部的训练。

6、第六周:腿部和腰部能协调的结合起来。

7、第七周:在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加入少许舞蹈动作开份。

8、第八周:复习动作。

9、第九周:教学生单个舞蹈动作。

10、第十周:进行动作之间的串联和衔接。

11、第十一周:进行动作之间的串联和衔接。

12、第十二周:练习串连后的舞蹈动作。

13、第十三周:结合音乐练习成品舞蹈(包含串联后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14、第十四周:复习舞蹈动作和练习技巧。

15、第十五周:结合音乐练习成品舞蹈(包含串联后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16、第十六周:复习舞蹈动作和练习技巧,练习成品舞蹈。

17、第十七周:学期训练观摩、总结。

2016-2017学第一学期舞蹈队训练计划

“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他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是学生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舞蹈兴趣小组更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一个社团,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别做出如下的训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优化基础型课程,积极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为学生提供可选择、满足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需要的优质教学。

二、活动目标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智力,舞蹈队主要训练形体和舞蹈基本功,锻炼身体各部位以及站、坐、走路等姿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素质。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以及训练人体的内在气质,形成良好的品格。

三、活动任务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2、以提高灵活性、增强可塑性为目的,通过形体素质的基本训练和技巧训练,修饰、改善和矫正身体的不良姿态,提高对正确姿态的控制能力,塑造健康、健美的体形。

3、通过对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性的反复感受,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初步培养动作表现力,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

4、提高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能力,使其终身受益。

四、活动时间

每周三下午大课间

五、活动地点

学校舞蹈训练教室

六、指导教师

张霞 七、十八周活动内容及具体安排:

1、组团,提出要求,明确目标,确定活动主题

2、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头颈部练习、肩部练习

3、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肘部练习、腕部练习

4、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臂的摆动、绕环和波浪练习

5、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大腿、小腿、膝盖、脚背

6、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下前腰练习、下后腰练习

7、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下旁腰练习、甩腰练习

8、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拧腰转体练习

9、舞蹈基本功组合训练

(一)10、舞蹈基本功组合训练

(二)11-16:排练成品舞蹈 17:汇报表演

注: 舞蹈队员均从三四年级各班中选拔,共24人。

2017-2018学第一学期舞蹈队训练计划

一、训练目标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舞蹈队的学生是本学期新招收的学生,基本没有接受过舞蹈训练,大部分学生连压腿、下叉等动作完成都不是很好。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基本条件的不同,(舞蹈队一共24人,都为1—4年级女同学。)所以不能要求同一标准,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软度和开度要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因此,我结合我们舞蹈对的实际情况,特别做出如下的训练计划:

三、训练步骤

1、经过选拔组建舞蹈小队,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教师通过有趣的基训,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规范而且简化的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通过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4、舞蹈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呼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四、基本功训练内容: 手、头颈、胯、胸肩、腰、腿等

地面部分的练习:坐姿、勾绷脚、腿的外开、肩和头部的练习、后背挺直的练习、伸腿练习、压腿练习、胯膝屈伸、踢腿组合、背肌和腰肌的练习、腹肌的练习。

腿的练习:前压腿、旁压腿、吸腿、压胯。

身体协调训练:腰组合、头肩组合、手臂动作配合、步伐训练。

五、训练时间 每周三下午大课间

六、训练地点: 学校舞蹈教室 七、十八周训练重点安排:

1、第一周:了解基本的基础训练。

2、第二周:韧带的训练。

3、第三周:腿部训练。勾绷脚,圆场。

4、第四周:腰部训练。能自己下腰和涮腰。

5、第五周:复习腿部和腰部的训练。

6、第六周:腿部和腰部能协调的结合起来。

7、第七周:在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加入少许舞蹈动作开份。

8、第八周:复习动作。

9、第九周:教学生单个舞蹈动作。

10、第十周:进行动作之间的串联和衔接。

11、第十一周:进行动作之间的串联和衔接。

12、第十二周:练习串连后的舞蹈动作。

13、第十三周:结合音乐练习成品舞蹈(包含串联后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14、第十四周:复习舞蹈动作和练习技巧。

15、第十五周:结合音乐练习成品舞蹈(包含串联后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16、第十六周:复习舞蹈动作和练习技巧,练习成品舞蹈。

17、第十七周:学期训练观摩、总结。2016-2017学第二学期舞蹈队训练计划

为搞好学校音乐舞蹈工作,落实学校全面发展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精神,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一批音乐舞蹈素质较高的人才,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以便为以后各级的比赛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学期学校舞蹈队训练计划如下:

一、总任务:

建立校舞蹈队后,能在学生学好各课的时间下参加舞蹈训练,从基础训练开始,练好基本功,学好各个动作到成品舞蹈的排练,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舞蹈技能,坚持基本功训练,坚持舞蹈动作的训练直到成品舞蹈,争取获得好的成绩,为学校挣得荣誉。

二、训练原则:

1、训练工作中突出练毅力,不怕吃苦不怕流泪。并强调舞蹈基本功的练习。

2、基本功训练要从严,在此基础上加强舞蹈意识的培养。

3、训练过程中学生老师严密配合,抓紧时间,每一分钟都能利用起来。

4、每周训练时间40分钟。

5、实践和看相结合,在练习的同时还要看好的舞蹈作品,从中学习。

6、训练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严格要求。

三、训练时间:

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兴趣活动课

四、训练内容:

1、基本功训练。

(1)韧带:在学习舞蹈动作之前,最重要是把韧带拉开,为以后学习舞蹈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体力耐力:在做每个动作都能坚持,这就需要体力和耐力相结合。

2、在基本功基础上加上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1)中国古典舞手位,脚位。(2)手形,手势。(3)勾绷脚的练习(4)眼神,方位。

3、舞蹈动作的训练。(1)接触简单的舞蹈动作。(2)各个动作学习后,一一串连。(3)培养学生的节奏。(4)能较好的掌握舞蹈动作。

(5)最后舞蹈动作和音乐能有效的结合,达到统一。

4、成品舞蹈的排练。

(1)在单个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加上过度动作,使之连贯,和谐,最后成为小段舞蹈动作。

(2)成品舞蹈的排练需要动作统一,一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默契培养。(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掌握能力。

(5)成品舞蹈最后要带入表情,情绪进行表演。

五、技能、技巧的训练:

(1)除了舞蹈动作的训练还有技巧的加入。(2)腰部训练。(3)腿部训练。

(4)撤手翻,前乔,后乔。(5)简单的转的训练。六、十八周训练重点安排:

1、第一周:了解基本的基础训练。

2、第二周:韧带的训练。

3、第三周:腿部训练。勾绷脚,圆场。

4、第四周:腰部训练。能自己下腰和涮腰。

5、第五周:复习腿部和腰部的训练。

6、第六周:腿部和腰部能协调的结合起来。

7、第七周:在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加入少许舞蹈动作开份。

8、第八周:复习动作。

9、第九周:教学生单个舞蹈动作。

10、第十周:进行动作之间的串联和衔接。

11、第十一周:进行动作之间的串联和衔接。

12、第十二周:练习串连后的舞蹈动作。

13、第十三周:结合音乐练习成品舞蹈(包含串联后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14、第十四周:复习舞蹈动作和练习技巧。

15、第十五周:结合音乐练习成品舞蹈(包含串联后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16、第十六周:复习舞蹈动作和练习技巧,练习成品舞蹈。

17、第十七周:学期训练观摩、总结。

第五篇:舞蹈队训练计划

舞蹈队训练计划

一、教学目的: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又感情的进行唱游活动,能够随着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以及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寓教育于舞蹈活动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行为规范、尊老爱幼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舞蹈活动中享受到美和欢乐。

1、开学之后,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教师通过有趣的基训,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规范而且简化的芭蕾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下一个训练是中间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呼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4、通过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二、活动内容以及措施:

1、热身运动:在训练的15分钟左右时间里,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使孩子们的身体和情绪适应课堂训练的准备,避免用力过度。

2、地面训练:儿童的生理特点是人小稳定性差,但是软度和开度较好,而软度开度又是舞蹈动作的根本点,所以要运用平整的地板来帮助孩子们进行软度和开度的训练,主要措施有:

3、把上训练:遵循先双手扶把,熟练以后单手扶把,由于有把杆的依附,孩子们的形体和姿态容易正确,为中间训练打下基础。

具体措施有:

4、中间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在中间训练中,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形体、重心、控制和呼吸。

具体措施:

5、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活动时间:

星期一、三、五的午间三亲活动时间和综合实践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四楼多媒体教室

具体活动时间:

第周二、四下午15:30——16:10

下载舞蹈队训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舞蹈队训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舞蹈队训练总结

    舞蹈队训练总结舞蹈队不仅是作为一个学校的宣传窗口存在,还是一个学校立足于社会的关键。在中学里普及舞蹈教育,在舞蹈独特的功能方面就体现了必要性;一是培养学生健美的形体,端......

    2016舞蹈队训练计划(模版)

    淮安市袁集乡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 小百灵艺术团舞蹈队活动方案 一、训练目标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

    舞蹈队训练计划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软度训练,素质训练和舞蹈组合训练加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2.软度训练是提高学生身体的柔韧性,横叉、竖叉。通过地面大踢腿,吸伸腿等增强腿部的控制能力,为......

    小学校舞蹈队训练计划

    _______小学校舞蹈队训练计划为搞好学校音乐舞蹈工作,落实学校全面发展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精神,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一批音乐舞蹈素质较高的人才,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自......

    初中舞蹈队训练计划(范文模版)

    2014-2015年度校舞蹈队训练计划 金水初中 张淘淘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最终定稿)

    一、训练目标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 篇一:2016舞蹈队训练计划 淮安市袁集乡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小百灵艺术团舞蹈队活动方案一、训练目标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

    小学舞蹈队训练总结

    小学舞蹈队训练总结 舞蹈队作为学生活动的一个团体机构,在这一学期中严格按学校的精神指导,悉心开展教学培养工作,经过这一学期的训练和实践活动,舞蹈队的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