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解决问题》教学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7页的例4及相关内容。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2.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3.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重、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师:昨天我们来到文具店,在解决购物问题中,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看看,小丽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
课件出示第96页情境图和例4的问题。
师: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监控:引导学生梳理出题目的已知信息和问题。
(二)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1.通过写一写、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怎样做?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纸上尝试着写一写,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写完后可以先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查,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选取典型案例。2.通过说一说的活动,暴露资源,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序暴露学生资源,组织研讨,重点要让学生读懂其他同学的想法。(1)预设1:
监控:
①师: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
/ 4
生:先求出买1个文具盒后还剩3.2元。冉求出买1个笔记本和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3.1元,因为剩的3.2元大于需要的3.1元,所以小丽的钱够;而要买1个笔记本和1支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3.7元,因为剩的3.2元小于需要的3.7元,所以小丽的钱不够。
②师:你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吗?(指第一步)生:10元减6元8角等于3元2角,也就是3.2元。
③师:这是怎么算的?这步呢?(指第二步和右边的第一步)学生结合竖式的过程,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2)预设2:
监控:你能读懂他们的想法吗?他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这两位同学都是先算出买1个文具盒、1个笔记本和1支铅笔(不带橡皮和带橡皮)需要的钱数,再和1 0元比较。不同的是左边的同学是分步计算的,右边的同学列的是综合算式。
(3)预设3:
/ 4
监控: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
生:先从10元中分别减去文具盒和笔记本的价钱,再用剩下的钱分别和不带橡皮与带橡皮的铅笔的价钱比较。
(4)预设4:
监控: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与上面哪个方法比较像?又有什么不同?
生:他的思路与第二、三位同学的比较像,也是先求出三种文具的价钱。但他没有直接用小数计算,而是把每种商品的价钱都化成了角再计算的。
4.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经验。
师:在解决问题时,大家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非常棒。现在大家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在解决这一个问题时,有什么收获。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师:大家说得很好。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我们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而同学们用的不同的方法,也可以相互检验。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等数学活动,组织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表达、交流、对比、辨析的过程中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理,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三)巩固练习,深入理解 1.第97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注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解题的思路,感受多样的解题策略。2.练习二十一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限重4吨”是什么意思,确认学生都理解了题意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 4
/ 4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例4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材第97页的例4及做一做,相关练习。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2.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3.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重、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ppt出示: 小丽有10元钱,买这两种玩具,够吗?(玩具熊4元,玩具车5元)
2.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举手说。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ppt按钮点击分别出示
方法1: 4+5=9(元)方法2: 10-4=6(元)方法3: 10-5=5(元)10>9 6>5 5>4 所以钱够。所以钱够。所以钱够。在解决问题时我们是怎样做的?引出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板书:
一、阅读与理解
二、分析与解答
三、回顾与反思
3.今天我们要用小数的加减法来解决购物问题。(板书:解决问题)4.小丽来到文具店想购物,看看,小丽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
二、探究例4
(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阅读与理解)1.ppt出示第96页情境图和例4的问题。
2.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3.监控:引导学生梳理出题目的已知信息和问题。
(二)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 略与方法。(分析与解答)
1.通过写一写、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怎样做?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学习卡上尝试着写一写。写完后可以先和同桌交流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查,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选取典型案例备用。
2.通过说一说的活动,暴露资源,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拍仪有序展示收集到的解题方法,组织研讨,重点要让学生读懂其他同学的想法。
(1)预设展示1:
10-6.8=3.2 2.5+1.2=3.7 2.5+0.6=3.1 3.2<3.7 3.2>3.1 答:小丽的钱不够。答:小丽的钱够。① 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
先求出买1个文具盒后还剩3.2元。再求出买1个笔记本和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3.1元,因为剩的3.2元大于需要的3.1元,所以小丽的钱够;而要买1本笔记本和1支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3.7元,因为剩的3.2元小于需要的3.7元,所以小丽的钱不够。
② 你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吗?(指第一步)10元减6元8角等于3元2角,也就是3.2元。
③师:这是怎么算的?这步呢?(指第二步和右边的第一步)
学生结合竖式的过程,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低位加起。
(2)预设展示2:
10—6.8=3.2 0.7<1.2 3.2—2.5=0.7 答:小丽的钱不够。0.7>0.6 答:小丽的钱够。
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
先从10元中分别减去文具盒和笔记本的价钱,再用剩下的钱分别和不带橡皮与带橡皮的铅笔的价钱比较。(3)预设展示3:
6.8+2.5=9.3 9.3+1.2=10.5 9.3+0.6=9.9 10>10.5 10>9.9 答:小丽的钱不够。
答:小丽的钱够。
你能读懂他们的想法吗?
先算出买1个文具盒、1本笔记本和1支铅笔(不带橡皮和带橡皮)需要的钱数,再和1 0元比较。
(4)预设展示4:
6.8元=68角 2.5元=25角 0.6元=6角 10元=100角
100—(68+6+25)=1(角)答:小丽的钱够。
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与上面哪个方法比较像?又有什么不同?
他的思路与第二、三位同学的比较像,也是先求出三种文具的价钱。但他没有直接用小数计算,而是把每种商品的价钱都化成了角再计算的。4.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经验。(回顾与反思)
如何检验解题是否正确呢?这种解法怎样来检验?(不同的方法之间可以相互检验解题是否正确。)
5.在解决问题时,大家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非常棒。现在大家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在解决这一个问题时,有什么收获。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大家说得很好。今后解决问题时可以按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进行解决。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之间可以相互检验解题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等数学活动,组织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表达、交流、对比、辨析的过程中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理,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三、巩固练习
1.ppt出示第97页的“做一做”。(1)小亮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指名学生说。(2)最多能买几种东西,分别是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4、5、6、7题
学习卡:
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支
我的方法:
,还想买1个 换成,钱够吗?
和1,她的钱够吗? 如果把问题一: 问题二:
我还喜欢的方法:问题一:
问题二: 5
第三篇: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7页的例4及相关内容。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2.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3.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课件出示第96页情境图和例4的问题。
师: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梳理出题目的已知信息和问题。
(二)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1.通过写一写、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怎样做?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纸上尝试着写一写,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写完后可以先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查,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选取典型案例。2.通过说一说的活动,暴露资源,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汇报
生:先求出买1个文具盒后还剩3.2元。冉求出买1个笔记本和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3.1元,因为剩的3.2元大于需要的3.1元,所以小丽的钱够;而要买1个笔记本和1支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3.7元,因为剩的3.2元小于需要的3.7元,所以小丽的钱不够。
②师:你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吗?(指第一步)生:10元减6元8角等于3元2角,也就是3.2元。
③师:这是怎么算的?这步呢?(指第二步和右边的第一步)学生结合竖式的过程,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这两位同学都是先算出买1个文具盒、1个笔记本和1支铅笔(不带橡皮和带橡皮)需要的钱数,再和1 0元比较。不同的是左边的同学是分步计算的,右边的同学列的是综合算式。
/ 2
生:先从10元中分别减去文具盒和笔记本的价钱,再用剩下的钱分别和不带橡皮与带橡皮的铅笔的价钱比较。
3.与上面哪个方法比较像?又有什么不同?
生:他的思路与第二、三位同学的比较像,也是先求出三种文具的价钱。但他没有直接用小数计算,而是把每种商品的价钱都化成了角再计算的。
4.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经验。
师:在解决问题时,大家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非常棒。现在大家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在解决这一个问题时,有什么收获。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师:大家说得很好。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我们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而同学们用的不同的方法,也可以相互检验。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等数学活动,组织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表达、交流、对比、辨析的过程中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理,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三)巩固练习,深入理解 1.第97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注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解题的思路,感受多样的解题策略。2.练习二十一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限重4吨”是什么意思,确认学生都理解了题意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 2
第四篇:(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内容分析: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2)、指导学生读写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并写上。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 ?哪些不是?说出理由。(1)(2)(3)(4)
1、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2)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3)小结:像1/
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
(五)作业
完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反思:在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组涂色部分都是图形面积的练习,引出一道思考题“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然后老师放手让学生用一个圆自己动手去验证一下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不仅达到了强调“平均分”的目的,而且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教会了学生通过实践寻找例证的学习方法,另外,通过同桌两人互相合作折出一根绳子的等合作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从合作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实践自己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几 分 之 几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94页~95页。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具、学具准备: 正方形纸,彩纸条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
(一)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
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1/10 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2/10 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小结:像2/
4、3/
4、2/
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6、完成教科书第94页的“做一做”第1题。
(三)教学例6
1、出示例6第一组图2/5和3/5;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3)演示2/5和3/5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例6第二组图
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6/6和5/5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95页“做一做”第2题。
(四)作业:
教科书第97页第4、5、6题。
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第三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99页~100页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具、学具准备: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一)课前练习
1、填空
1)3/4里有()个1/4 2)2/5里有()个1/5 3)4/8里有()个1/8 4)5/9里有()个1/9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分数的加法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 2)学生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教学分数的减法
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5/6表示几个1/6? 2/6表示几个1/6?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教学例3 1)出示1个圆片
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 1-1/4= 5)让学生计算 6)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练习
教科书第100页的1、2题
三、作业
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
教学反思:同分母分数间进行的加减运算,学生掌握得较好,但是用整数1减一个分数的情况比较难理解,应加强教学和练习。所以在这堂课的学习中围绕这些内容设计教学和练习,学生学得较好,基本上掌握了所教内容。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注意事项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但是无论在意义、读写方式还是在计算等方面,分数与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初次学习会感到一定的困难,应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并且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分数的大小。因些,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1、创设丰富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教学时提供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例如:分月饼、分西瓜、以及根据七巧板、积木说分数等。
2、加强多种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例如:认识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后,让学生动手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比较分数大小时,让学生动手涂色,感悟分数的大小等。
3、渗透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平均分”就是认识分数的基础,教学时引入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家人,使学生感受到原有整数知识已不能解决新问题,就需要产生新的数,体会到分数的产生源于生活实际的需要,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