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
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区别1和许多)
小班教案
教学内容:变魔术(“1”和“许多”)
教学目的:
1.区别“1”和“许多”,能正确说出什么是一个,什么是许多。
2.学习由同类物体组成许多,并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物体。
教学准备:
1.实物教具:扑克、玩具。
2.于幼儿人数相等的积塑粒,盛玩具的塑料筐一个,选取的物体单位名称应为“个”,便于幼儿掌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让幼儿区别“1”和“许多”的概念。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张扑克牌,让幼儿说出“一张”,继续快速的出示,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张”。以这种形式,重复2——3次,变其它的玩具。
2、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站队,继续一位,一位请......启发幼儿说出“是由一位一位小朋友组成的许多小朋友”,在请幼儿一位一位回到座位,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小朋友分成了一个一个小朋友。”
二、指导幼儿亲自参加分和操作活动,感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许多个物体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物体,一个一个的物体合起来成为许多个物体。)
1.老师拿出一筐积塑粒,让幼儿知道筐里有许多积塑。
2.把一筐积塑粒撒在地上,说明要求:请幼儿每人迅速的拿一个积塑,然后,会说自己拿了一个积塑。老师问:刚才地上有许多积塑,小朋友把积塑一个一个拿走了,地上还有吗?幼儿答:一个也没有了。
3.让幼儿把积塑放回筐里,老师说:小朋友一个一个把积塑放回筐里,你们看筐里有许 多积塑。老师应强调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三、引导幼儿独立的找出自己身上或活动室内,哪些物体只有一个,哪些物体有许多。
例如:我有一张嘴,我有许多牙齿,我有一个头,我有许多根头发......建议游戏:
1.小白兔拔萝卜
目的:通过游戏认识1和许多。
准备:玩具萝卜(于幼儿人数相等),篮子一个。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附近再画一个小圆圈假设为小白兔的家。离小圈两米远画一横线假设为山,萝卜放在山上。
玩法:幼儿扮小兔子,找出一名衣着鲜艳的“小兔”站在小圈里,其他“小兔”站在大 圈里。老师启发幼儿认数:小圈里有几只“小兔”?大圈里有多少只“小兔”?(老师最后告诉幼儿:“小圈里有一只“小兔”,大圈里有许多只“小兔”。然后“小兔”到 山上拔萝卜,每只“小兔”拔一个。由老师发信号,“小兔”从家里蹦出来,到山上拔萝卜,边蹦边念儿歌:“小白兔,乐呵呵,到山上,拔萝卜,一只小兔拔一个,放在一起是许多。每只“小兔”到横线前拔一个萝卜。老师问:“你们手中有几个萝卜?”幼儿回答后,老师让“小兔”将萝卜一个一个放在篮子里,然后问:“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一起是多少萝卜?”总结,一个一个萝卜放在一起就是“许多”萝卜。幼儿边跳边念儿歌下山。
2.小蚂蚁运粮
玩法:老师出示塑料筐(当仓库),说:仓库里一袋粮食也没有了,怎样才能使仓库里有许多粮食?请幼儿扮演小蚂蚁,每人去运一袋粮食放进仓库,然后提问:仓库里有多少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了多少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一袋粮食,仓库里就有许多粮食,一袋一袋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粮食。)老师说:今天天气真好,小蚂蚁把粮食运到外面去晒晒太阳吧!让幼儿每人运一袋粮食,看看仓库里还有没有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一袋粮食,仓库里一袋粮食也没有了,许多粮食就分成了一袋一袋......)
日常活动教育:
1.用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人、物作观察比较,一张桌子、许多张桌子。一张纸、许多纸......2.在吃副食时,分碗或拿杯子时,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区别1和许多,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亲子游戏:母鸡和小鸡。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有益的学习经验:
一、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二、在亲身参与有趣的情景活动中提高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速度。
三、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视机、录放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实物图形饼干;拱形门、货架、货筐;大嘴动物头;围裙。
活动过程:
一、做个饼干屋小员工。谈话引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开心分饼干。
1、按形状分类。
(1)观看采购员到饼干批发市场上货的录像。
(2)明确第一项工作任务---请小员工将饼干按形状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乐趣。
(3)师生共同检查按形状分类的结果,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2、按颜色及形状分类。
(1)接到订购电话,明确第二项工作任务。
(2)看实物投影,再次明确顾客的要求,开始分类工作。
大班—红色包装的圆形饼干
中班—黄色包装的正方形饼干
小班—绿色包装的长方形饼干
托班—蓝色包装的三角形饼干
(3)师生共同检查按饼干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的结果。
3、游戏《我喂动物吃饼干》。请小员工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喂相应的 饼干。
三、神秘礼物。
请小员工们摸一摸神秘袋里的礼物,并说出它的形状。
第二篇: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 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区别1和许多)小班教案
教学内容:变魔术(“1”和“许多”)教学目的:
1.区别“1”和“许多”,能正确说出什么是一个,什么是许多。2.学习由同类物体组成许多,并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物体。教学准备:
1.实物教具:扑克、玩具。
2.于幼儿人数相等的积塑粒,盛玩具的塑料筐一个,选取的物体单位名称应为“个”,便于幼儿掌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让幼儿区别“1”和“许多”的概念。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张扑克牌,让幼儿说出“一张”,继续快速的出示,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张”。以这种形式,重复2——3次,变其它的玩具。
2、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站队,继续一位,一位请......启发幼儿说出“是由一位一位小朋友组成的许多小朋友”,在请幼儿一位一位回到座位,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小朋友分成了一个一个小朋友。”
二、指导幼儿亲自参加分和操作活动,感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许多个物体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物体,一个一个的物体合起来成为许多个物体。)
1.老师拿出一筐积塑粒,让幼儿知道筐里有许多积塑。
2.把一筐积塑粒撒在地上,说明要求:请幼儿每人迅速的拿一个积塑,然后,会说自己拿了一个积塑。老师问:刚才地上有许多积塑,小朋友把积塑一个一个拿走了,地上还有吗?幼儿答:一个也没有了。3.让幼儿把积塑放回筐里,老师说:小朋友一个一个把积塑放回筐里,你们看筐里有许 多积塑。老师应强调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三、引导幼儿独立的找出自己身上或活动室内,哪些物体只有一个,哪些物体有许多。
例如:我有一张嘴,我有许多牙齿,我有一个头,我有许多根头发......建议游戏: 1.小白兔拔萝卜
目的:通过游戏认识1和许多。
准备:玩具萝卜(于幼儿人数相等),篮子一个。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附近再画一个小圆圈假设为小白兔的家。离小圈两米远画一横线假设为山,萝卜放在山上。
玩法:幼儿扮小兔子,找出一名衣着鲜艳的“小兔”站在小圈里,其他“小兔”站在大 圈里。老师启发幼儿认数:小圈里有几只“小兔”?大圈里有多少只“小兔”?(老师最后告诉幼儿:“小圈里有一只“小兔”,大圈里有许多只“小兔”。然后“小兔”到 山上拔萝卜,每只“小兔”拔一个。由老师发信号,“小兔”从家里蹦出来,到山上拔萝卜,边蹦边念儿歌:“小白兔,乐呵呵,到山上,拔萝卜,一只小兔拔一个,放在一起是许多。每只“小兔”到横线前拔一个萝卜。老师问:“你文档仅供参考
们手中有几个萝卜?”幼儿回答后,老师让“小兔”将萝卜一个一个放在篮子里,然后问:“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一起是多少萝卜?”总结,一个一个萝卜放在一起就是“许多”萝卜。幼儿边跳边念儿歌下山。2.小蚂蚁运粮
玩法:老师出示塑料筐(当仓库),说:仓库里一袋粮食也没有了,怎样才能使仓库里有许多粮食?请幼儿扮演小蚂蚁,每人去运一袋粮食放进仓库,然后提问:仓库里有多少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了多少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一袋粮食,仓库里就有许多粮食,一袋一袋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粮食。)老师说:今天天气真好,小蚂蚁把粮食运到外面去晒晒太阳吧!让幼儿每人运一袋粮食,看看仓库里还有没有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一袋粮食,仓库里一袋粮食也没有了,许多粮食就分成了一袋一袋......)日常活动教育:
1.用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人、物作观察比较,一张桌子、许多张桌子。一张纸、许多纸......2.在吃副食时,分碗或拿杯子时,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区别1和许多,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亲子游戏:母鸡和小鸡。文档仅供参考
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有益的学习经验:
一、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二、在亲身参与有趣的情景活动中提高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速度。
三、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视机、录放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实物图形饼干;拱形门、货架、货筐;大嘴动物头;围裙。
活动过程:
一、做个饼干屋小员工。谈话引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开心分饼干。
1、按形状分类。
(1)观看采购员到饼干批发市场上货的录像。
(2)明确第一项工作任务---请小员工将饼干按形状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乐趣。
(3)师生共同检查按形状分类的结果,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2、按颜色及形状分类。
(1)接到订购电话,明确第二项工作任务。
(2)看实物投影,再次明确顾客的要求,开始分类工作。
大班—红色包装的圆形饼干
中班—黄色包装的正方形饼干 小班—绿色包装的长方形饼干 托班—蓝色包装的三角形饼干
(3)师生共同检查按饼干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的结果。
3、游戏《我喂动物吃饼干》。请小员工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喂相应的 饼干。
三、神秘礼物。
请小员工们摸一摸神秘袋里的礼物,并说出它的形状。
第三篇:小班数学教案:小动物变魔术
小班数学教案:小动物变魔术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操作中感知各种动物的特点。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范图;各种小动物的拼图。
3、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观察完整的小动物拼图。
教师出示完整的小动物拼图。宝宝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你们认识它们吗?
引导幼儿跟每个小动物问好。
2、小动物变魔术。
教师出示小猴子拼图:小朋友们看,小猴子来变魔术了。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用神秘的变魔术的动作把猴子的身体故意变掉,贴在黑板后。
变魔术的游戏可真好玩,其他两个动物:狗熊和大象也想来变一变。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把狗熊和大象的身体也变到黑板后。
呀,现在小动物只剩下头了,咦,他们的身体变到哪里去了呢?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我们再来变魔术,把小动物的身体变回来。
教师把黑板转过来:瞧,小动物的身体变回来了,可是,到底哪个身体是哪个小动物的,我有点搞糊涂了,小朋友来帮帮忙吧。
教师请个别幼儿把动物的头拼到相应的身体上,并进行集体验证。
3、幼儿操作活动
(1)幼儿操作幼儿用书44页,请幼儿把动物的头和身体连线。
(2)找找右边的一部分身体是哪个小动物的,并连线。
4、评价
检查自己的操作纸上的作业是否正确。
表扬书面整洁的幼儿。
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有益的学习经验:
一、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二、在亲身参与有趣的情景活动中提高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速度。
三、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视机、录放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实物图形饼干;拱形门、货架、货筐;大嘴动物头;围裙。
活动过程:
一、做个饼干屋小员工。谈话引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开心分饼干。
1、按形状分类。
(1)观看采购员到饼干批发市场上货的录像。
(2)明确第一项工作任务---请小员工将饼干按形状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乐趣。
(3)师生共同检查按形状分类的结果,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2、按颜色及形状分类。
(1)接到订购电话,明确第二项工作任务。
(2)看实物投影,再次明确顾客的要求,开始分类工作。
大班—红色包装的圆形饼干
中班—黄色包装的正方形饼干
小班—绿色包装的长方形饼干
托班—蓝色包装的三角形饼干
(3)师生共同检查按饼干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的结果。
3、游戏《我喂动物吃饼干》。请小员工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喂相应的 饼干。
三、神秘礼物。
请小员工们摸一摸神秘袋里的礼物,并说出它的形状。
第四篇: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区别1和许多)
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区别1和许多)
小班教案
教学内容:变魔术(“1”和“许多”)教学目的:
1.区别“1”和“许多”,能正确说出什么是一个,什么是许多。
2.学习由同类物体组成许多,并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物体。教学准备:
1.实物教具:扑克、玩具。
2.于幼儿人数相等的积塑粒,盛玩具的塑料筐一个,选取的物体单位名称应为“个”,便于幼儿掌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让幼儿区别“1”和“许多”的概念。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张扑克牌,让幼儿说出“一张”,继续快速的出示,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张”。以这种形式,重复2——3次,变其它的玩具。
2、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站队,继续一位,一位请......启发幼儿说出“是由一位一位小朋友组成的许多小朋友”,在请幼儿一位一位回到座位,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小朋友分成了一个一个小朋友。”
二、指导幼儿亲自参加分和操作活动,感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许多个物体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物体,一个一个的物体合起来成为许多个物体。)
1.老师拿出一筐积塑粒,让幼儿知道筐里有许多积塑。
2.把一筐积塑粒撒在地上,说明要求:请幼儿每人迅速的拿一个积塑,然后,会说自己拿了一个积塑。老师问:刚才地上有许多积塑,小朋友把积塑一个一个拿走了,地上还有吗?幼儿答:一个也没有了。
3.让幼儿把积塑放回筐里,老师说:小朋友一个一个把积塑放回筐里,你们看筐里有许 多积塑。老师应强调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三、引导幼儿独立的找出自己身上或[1][2]下一页
活动室内,哪些物体只有一个,哪些物体有许多。
例如:有一张嘴,有许多牙齿,有一个头,有许多根头发......建议游戏:
1.小白兔拔萝卜
目的:通过游戏认识1和许多。
准备:玩具萝卜(于幼儿人数相等),篮子一个。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附近再画一个小圆圈假设为小白兔的家。离小圈两米远画一横线假设为山,萝卜放在山上。
玩法:幼儿扮小兔子,找出一名衣着鲜艳的“小兔”站在小圈里,其他“小兔”站在大 圈里。老师启发幼儿认数:小圈里有几只“小兔”?大圈里有多少只“小兔”?(老师最后告诉幼儿:“小圈里有一只“小兔”,大圈里有许多只“小兔”。然后“小兔”到 山上拔萝卜,每只“小兔”拔一个。由老师发信号,“小兔”从家里蹦出来,到山上拔萝卜,边蹦边念儿歌:“小白兔,乐呵呵,到山上,拔萝卜,一只小兔拔一个,放在一起是许多。每只“小兔”到横线前拔一个萝卜。老师问:“你们手中有几个萝卜?”幼儿回答后,老师让“小兔”将萝卜一个一个放在篮子里,然后问:“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一起是多少萝卜?”总结,一个一个萝卜放在一起就是“许多”萝卜。幼儿边跳边念儿歌下山。
2.小蚂蚁运粮
玩法:老师出示塑料筐(当仓库),说:仓库里一袋粮食也没有了,怎样才能使仓库里有许多粮食?请幼儿扮演小蚂蚁,每人去运一袋粮食放进仓库,然后提问:仓库里有多少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了多少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一袋粮食,仓库里就有许多粮食,一袋一袋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粮食。)老师说:今天天气真好,小蚂蚁把粮食运到外面去晒晒太阳吧!让幼儿每人运一袋粮食,看看仓库里还有没有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一袋粮食,仓库里一袋粮食也没有了,许多粮食就分成了一袋一袋......)日常活动教育:
1.用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人、物作观察比较,一张桌子、许多张桌子。一张纸、许多纸......2.在吃副食时,分碗或拿杯子时,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区别1和许多,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亲子游戏:母鸡和小鸡。
第五篇:小班数学变魔术反思
篇一: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
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区别1和许多)
小班教案
教学内容:变魔术(“1”和“许多”)
教学目的:
1.区别“1”和“许多”,能正确说出什么是一个,什么是许多。
2.学习由同类物体组成许多,并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物体。
教学准备:
1.实物教具:扑克、玩具。
2.于幼儿人数相等的积塑粒,盛玩具的塑料筐一个,选取的物体单位名称应为“个”,便于幼儿掌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让幼儿区别“1”和“许多”的概念。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张扑克牌,让幼儿说出“一张”,继续快速的出示,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张”。以这种形式,重复2——3次,变其它的玩具。
2、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站队,继续一位,一位请......启发幼儿说出“是由一位一位小朋友组成的许多小朋友”,在请幼儿一位一位回到座位,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小朋友分成了一个一个小朋友。”
二、指导幼儿亲自参加分和操作活动,感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许多个物体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物体,一个一个的物体合起来成为许多个物体。)
1.老师拿出一筐积塑粒,让幼儿知道筐里有许多积塑。
2.把一筐积塑粒撒在地上,说明要求:请幼儿每人迅速的拿一个积塑,然后,会说自己拿了一个积塑。老师问:刚才地上有许多积塑,小朋友把积塑一个一个拿走了,地上还有吗?幼儿答:一个也没有了。
3.让幼儿把积塑放回筐里,老师说:小朋友一个一个把积塑放回筐里,你们看筐里有许 多积塑。老师应强调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三、引导幼儿独立的找出自己身上或活动室内,哪些物体只有一个,哪些物体有许多。例如:我有一张嘴,我有许多牙齿,我有一个头,我有许多根头发......建议游戏:
1.小白兔拔萝卜
目的:通过游戏认识1和许多。
准备:玩具萝卜(于幼儿人数相等),篮子一个。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附近再画一个小圆圈假设为小白兔的家。离小圈两米远画一横线假设为山,萝卜放在山上。
玩法:幼儿扮小兔子,找出一名衣着鲜艳的“小兔”站在小圈里,其他“小兔”站在大 圈里。老师启发幼儿认数:小圈里有几只“小兔”?大圈里有多少只“小兔”?(老师最后告诉幼儿:“小圈里有一只“小兔”,大圈里有许多只“小兔”。然后“小兔”到 山上拔萝卜,每只“小兔”拔一个。由老师发信号,“小兔”从家里蹦出来,到山上拔萝卜,边蹦边念儿歌:“小白兔,乐呵呵,到山上,拔萝卜,一只小兔拔一个,放在一起是许多。每只“小兔”到横线前拔一个萝卜。老师问:“你们手中有几个萝卜?”幼儿回答后,老师让“小兔”将萝卜一个一个放在篮子里,然后问:“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一起是多少萝卜?”总结,一个一个萝卜放在一起就是“许多”萝卜。幼儿边跳边念儿歌下山。
2.小蚂蚁运粮
玩法:老师出示塑料筐(当仓库),说:仓库里一袋粮食也没有了,怎样才能使仓库里有许多粮食?请幼儿扮演小蚂蚁,每人去运一袋粮食放进仓库,然后提问:仓库里有多少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了多少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一袋粮食,仓库里就有许多粮食,一袋一袋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粮食。)老师说:今天天气真好,小蚂蚁把粮食运到外面去晒晒太阳吧!让幼儿每人运一袋粮食,看看仓库里还有没有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一袋粮食,仓库里一袋粮食也没有了,许多粮食就分成了一袋一袋......)
日常活动教育:
1.用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人、物作观察比较,一张桌子、许多张桌子。一张纸、许多纸......2.在吃副食时,分碗或拿杯子时,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区别1和许多,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亲子游戏:母鸡和小鸡。
篇二:小班数学教案:小动物变魔术
小班数学教案:小动物变魔术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操作中感知各种动物的特点。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范图;各种小动物的拼图。
3、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观察完整的小动物拼图。
教师出示完整的小动物拼图。宝宝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你们认识它们吗?
引导幼儿跟每个小动物问好。
2、小动物变魔术。
教师出示小猴子拼图:小朋友们看,小猴子来变魔术了。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用神秘的变魔术的动作把猴子的身体故意变掉,贴在黑板后。
变魔术的游戏可真好玩,其他两个动物:狗熊和大象也想来变一变。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把狗熊和大象的身体也变到黑板后。呀,现在小动物只剩下头了,咦,他们的身体变到哪里去了呢?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我们再来变魔术,把小动物的身体变回来。教师把黑板转过来:瞧,小动物的身体变回来了,可是,到底哪个身体是哪个小动物的,我有点搞糊涂了,小朋友来帮帮忙吧。教师请个别幼儿把动物的头拼到相应的身体上,并进行集体验证。
3、幼儿操作活动
(1)幼儿操作幼儿用书44页,请幼儿把动物的头和身体连线。
(2)找找右边的一部分身体是哪个小动物的,并连线。
4、评价
检查自己的操作纸上的作业是否正确。
表扬书面整洁的幼儿。
篇三:小班数学--图形宝宝变魔术
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娃娃
辛兴幼儿园 李娜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认识,引导幼儿能用简单的图形组和拼搭,训练幼儿的思维组合能力。
2、培养幼儿耐心思考,大胆尝试的习惯,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的科学兴趣。
图形宝宝,三个篮筐(篮子贴上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房子标签。)衬板
人手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分男女排队入场。
师:今天我们小一班来了好多客人朋友,瞧他们是谁呀?
引导幼儿说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师:等会请每个宝宝轻轻走过去拿一个图形,然后把他带会座位上坐好,跟他们打打招呼,还可以跟你旁边的好朋友说说你拿到了什么图形,是什么颜色的。
(二)送图形宝宝回家。
师:你拿到的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师:三角形是有三个叫三条边的,还有谁也拿到三角形的举起来给我们
看看。
同样的方法引出正方形和圆形。(正方形是有四个角和四条一样长的边的;长方形是有四个角,两条比较长的边两条比较短的边;圆形是没有
角的。)
教师出示三个贴有图标的篮子,问:你们知道这是干嘛用的吗?
每种图形宝宝都有自己的家,这是谁的家?请拿到三角形的幼儿把图形
送回家。
这又是谁的家?请拿到正方形的幼儿把图形送回家。
这又是谁的家?请拿到长方形的幼儿把图形送回家
还有谁没有被送回家?请拿到圆形的幼儿把图形送回家。
(三)教师用图形宝宝变魔术,幼儿观察。
1.师:图形宝宝在说很谢谢我们小一班的宝宝把他们送回了家,他们想和你们游戏呢,你们愿意吗?
2..师:图形宝宝告诉我,他们会变魔术,每个图形宝宝找到他们的好朋友可以变成另外的图形。你们相信吗?
(1)教师用一个圆形和一个三角形变成台灯(小朋友们,现在来开动
脑筋,让我们猜猜用圆形和三角形能够组成什么图形呢?)
两个三角形变成一条小鱼(小朋友们,让我们猜猜用两个三角形又能
够组成什么图形呢?)
两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变成一棵树(小朋友们,让我们来继续猜猜
用三角形、和长方形能够组成什么图形呢?好不好啊?)
鸡、小猪、小乌龟、小金鱼、小汽车。房子)让
什么?用了哪种图形宝宝。
朋友们,仔细看,原来圆形和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
唧唧„
朋友们,原来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可以组合成一
哼哼哼„
小朋友们,原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可
的 乌 龟 呢!
小朋友们,原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还
爱的 小 鱼 呢!
小朋友们,原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还
小 货 车 呢!
小朋友们,原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还
小 房 子 呢!
3.你们看原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可以组成
有可爱的小鸡、小猪、小乌龟和小鱼,有小货车和小
房子,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图形宝宝说他们还会变出许多东西来呢,你(2)教师演示,(小幼儿观察并说说像小鸡:叮叮叮,小只可爱的 小鸡 呢!小猪:叮叮叮,小只可爱的 小猪 呢!小乌龟:叮叮叮,以组合成一只可爱小金鱼:叮叮叮,可以组合成一条可小汽车:叮叮叮,可以组合成一辆 小房子:叮叮叮,可以组合成一所 师:小朋友们,这么多的新图形,们想来玩一玩吗?
相信各位小朋友还能组合出更多更有趣味的图形,大
家来开动头脑想一想哦!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师:请每个宝宝在篮子里取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宝宝,在桌子上拼一拼,变一变,看看还能变出什么东西来?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视,发现幼儿的新作品并进行简单交流,帮助
个别能力差的幼儿,鼓励幼儿变出不一样的东西。
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
(五)活动结束,活动延伸。
刚刚游戏中你们表现得真棒!刚刚老师呀听到了一个声音,图形宝宝不开心了,因为图形宝宝累了,想回家了。想让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送他们回家,你们愿意吗?(音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开始时孩子们对图形积木很感兴趣,很兴奋,拿到图形走到
座位上就开始相互交流起来自己拿到的是什么图形,是什么颜色的。当我请人介绍各种图形时,有的幼儿处于喜欢没坐神气,小手在玩着积木,我可以在此时说“图形宝宝有点累了,请你们把他们放在桌子上让他们休息一下。”这么更便于幼儿集中精神听讲。在让幼儿回忆各个图形的特征时可以让幼儿自己来表述,不该有太多老师的表述,可以让孩子表现。在说操作要求时,我发现我说了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变魔术,没有说积木数量的限制,原意是给孩子更多选择的空间,可是我发现有的幼儿一开始就抢了很多积木,结果反而没拼出具体的图案来,应该要说清楚积木“要一个一个拿出来,拿一搭一个”。以后的活动中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和生动,注意灵活的调控纪律。
篇四:小班数学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教学反思
篇一:小班数学>教学反思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自然界的植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各种各样的树叶纷纷飘落给秋天涂上一种神秘的色彩,通过本次活动,我把孩子们平时最喜欢的树叶作为幼儿操作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种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开展的探究活动符合《纲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这节数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能尝试用动作表示大小,并用符号形象的对比初步体验大小的意义。学习按大小、颜色、形状等标记将树叶分类摆放,并大胆的讲述自己的分类理由。乐意参与操作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在整个分类的过程中,我始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述自己的分类结果,如在按树叶的大小分类时则引导幼儿说出“大树叶我送你进有大标记的家里,小树叶我送你进有小标记的家里。”在>数学教学中很好的渗透了语言领域,做到了个领域的相互渗透。
活动中,我采用是树叶朋友和各种标记图案的箩筐作为教具。通过有大小、形状、颜色区别的树叶,让幼儿目测、对比观察,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小朋友都能认真的观察并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发现,大部分小朋友都观察出树叶在大小、形状或颜色上的差异,这样让幼儿走在了活动前面,老师跟着幼儿的思维走,不是让幼儿当做听众,而是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的主体,老师起引导作用。活动中大多幼儿都能又快又对的发现树叶大小这一明显的差异,我又通过引导幼儿用有趣的身体动作去表现树叶大小的不同,即加深了幼儿对大小的理解和感受,又增添了活动的乐趣,使整个活动有动有静,做到动静交替,使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在接下来的根据树叶形状及颜色的不同为树叶分类时,即巩固了数学分类这一概念,又做到了学习内容上的提升。
另外,我在幼儿操作的时候,一边巡视幼儿的操作情况一边给予不对的幼儿进行指导。乐意参与操作活动。我为每一位幼儿都准备了一份操作的材料,在老师的积极鼓励,小朋友们兴趣十足,信心十足的情况下,小朋友们都在“我快乐操作,操作我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但是教育过程中,有时语句还是不够严谨。这让我体会到作为老师,除了要为每一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做到语言严谨,特别是数学活动和科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位幼儿听明白还都有操作的材料,才能让在动手,动脑,动口,动眼相结合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技巧!
篇二:小班数学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难点是区别大小并进行分类,会用语言表达“大的xx给大熊,小的xx给小熊”。在活动开始时,我首先准备了一大一小两只熊,请小朋友观察比较,哪只熊大,哪只熊小,这一环节结束后,让幼儿把两只熊送到事先准备好的两间房子里,并强调大熊喜欢住大房子,小熊喜欢住小房子,幼儿很快地比较出了房子的大小并把两只熊分别送到他们住的房子里。到了给两只熊送>礼物的环节,我说今天是大熊和小熊的生日,我们给他们送些礼物好不好,记住了大熊喜欢用大的东西,小熊喜欢用小的东西,我们送礼物的时候一定要说“大的xx给大熊,小的xx”给小熊,大多数幼儿的礼物都送对了。可是由于幼儿刚入园不久,语言表达能力还很弱。许多幼儿不会把这句话连贯地表达出来。第三个环节是今天大熊和小熊收到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想到草地上去玩了,他们邀请小动物们一起玩,大熊和大的动物玩,小熊和小的动物玩,幼儿拿出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小动物送到草地上,这一环节和第二个环节差不多,幼儿的操作很快地完成了而且兴趣浓厚。
通过上课、反思,我意识到本次活动有不足之处。在整个活动中,一个环节向下一个环节过渡时,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幼儿操作,老师过多的去牵着幼儿走,应该让他们独立完成,这样才能看出幼儿对本次活动的掌握的差异,以对个别没掌握的幼儿进行巩固辅导。此外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耽误了一些时间,使得整个活动的时间有所延长。在本次活动中,我的语言组织还不够精炼、生动有趣,导致一小部分幼儿注意力分散,与此同时更要对幼儿的常规教育做进一步的强化,这些都是以后教学中不能忽略地方。
篇三:小班数学教学反思
着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游戏犹如火花,它点燃探索和求知的火焰。”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又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活动,它能给儿童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我们小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数的活动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研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特点,我采用了游戏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小班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绕有兴趣的获取知识,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游戏是小班幼儿数学教育独具特色的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一、情境性的数学教学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情景中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并按游戏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这类游戏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节,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1、将《快乐家园》教材游戏化。例如,小班幼儿学习一一对应的活动,教师创设了《小熊请客》这一游戏情境,在活动中,“主人”小熊请小朋友帮助他,给每位“客人”(请来的小动物)送去它爱吃的水果。当幼儿看到教师出示的小熊请来的客人——各种动物(玩具)及其食物,立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幼儿愉快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知道了每种动物爱吃哪种水果,尝试用一一对应的摆放方法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幼儿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
2、《快乐家园》活动在游戏中的拓展。例如《看谁吃的多》这一活动中后,在“娃娃家”游戏时,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分发碗、勺等活动,理解“一一对应”等数学概念,发展幼儿分类和比较等数学能力。在提供物品时,教师可以先提供一样多的物品,再提供不一样多的物品,逐渐提高要求。
二、操作性数学游戏:是幼儿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进行的一种游戏。这类游戏通过幼儿动手实践,体验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如:在进行《小猫钓鱼》的活动时,幼儿亲自将小鱼粘到小猫的鱼竿上,不仅进一步理解了一一对应,而且能用并置的方法比较出小猫和鱼的多少,开始小猫和鱼一样多,幼儿又粘上一只小猫后,幼儿通过亲自操作发现出小猫多,小鱼少;又粘上一条鱼后,发现小猫和小鱼又变得一样多了。
还有就是我们幼儿园发明的数学书,孩子们在翻翻(翻开书)、看看(看清书中的标记)、做做(按标记进行操作)中,在轻松的氛围中感知并理解了数学知识。
其实,我所说的这两种游戏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常常是融为一体的。
我觉得只要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掌握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的数学游戏,就能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玩得开心,玩有所得。篇五:小班数学教案 神奇的魔术师 小班数学教案 神奇的魔术师(圆形 方形 三角形)
活动目标:
复习巩固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认识。
活动准备:
魔术师的衣服、帽子各一件,三种图形卡片各一张,头饰各一个,不同表情的三种图形卡通挂饰每人一个,三种图形的彩色卡片若干(粘在“图形妈妈”身上),三种图形的标志牌各一个,户外布置好“小商场”,三种不同形状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打扮成魔术师的样子对孩子们说:“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边说边转一圈,从袖子里拿出三角形)。
提问:(1)我变出了什么?
(2)三角形有几条边?(伸出手点数)
(3)你见过什么东西是三角形形状的?
2、用同样方法,从左兜里变出正方形,提问相似问题。
3、用同样方法,从右兜里变出圆形,提问相似问题。
(二)进行游戏:图形娃娃找家
1、以魔术师的身份变出图形娃娃,送给孩子们。
师:我的本领可大了,还能把你们变成图形娃娃,看我变变变(从隐蔽的地方拿出卡通图形娃娃挂饰,让幼儿辨认形状),你喜欢哪一个,就自取一个挂在脖子上,自己摸一摸,看一看你是什么形状的娃娃?
2、变出“图形妈妈”
(1)师:图形娃娃也有自己的妈妈,你们愿意和自己的妈妈一起做游戏吗?妈妈在哪呢?看我变变变(从屏风后面拉出头戴三角形头饰,身上粘有三角形标志的“妈妈”)
图形妈妈:我是三角形娃娃的妈妈,我的孩子们,你们在哪呢?(三角形宝宝跑到妈妈这,大声地说:我在这里)
(2)用同样方法变出“正方形妈妈”,引导幼儿找自己的妈妈。
(3)用同样方法变出“圆形妈妈”,引导幼儿找自己的妈妈。
3、“图形妈妈”带幼儿找自己的家,介绍游戏规则。
“图形妈妈”:今天咱们一起玩一个“图形娃娃找家”的游戏,先来看看咱们的家在哪呢?(带幼儿找和自己
形状相同的标志牌)
介绍规则:孩子们听音乐跳舞,自己随意表现,音乐一停,就去找自己的家,看哪个宝贝找得又快又准。
4、进行游戏,游戏时可随意变换标志牌的位置,老师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兴趣,随时结束。
(三)结束:
师:孩子们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真高兴,我还能给你们变出一个“小商场”,看我变变变,商场在哪呢?请娃娃们到外面看一看。(带幼儿到户外)
“图形妈妈”:孩子们,妈妈带你们到商场买东西,你们每人去商场买一件和自己形状相同的东西带回家,看哪个宝宝又聪明又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