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5000字

时间:2019-05-12 17:5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50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5000字》。

第一篇: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5000字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我阅读了《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读完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读后使我的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完美结合。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包括了三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从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使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更新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应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所以我们教师要知道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4、教师必须学好教学心理学才能使习得的学习论原理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我们的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教师必须知道并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用必须适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个人收获和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

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没有智慧,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的事,要创造学习化的社会,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建立灵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通过对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更新了评价观,评价决不仅仅是考试,老师的评语。同时也要重视自我评价,而它才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更多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超越。

整本书比较实用,很好地解释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将心理学知识转化为教师教学能力。学与教心理学的出现是现代学习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发展的产物。它首先阐明学生的学习规律,提出系统的课堂学习理论。然后在学习论的基础上阐明教学的一般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学习任务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课堂管理、学生动机的激发、课堂纪律的维持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学与教的心理学的出现把学习论、教学论和教学法统一在一个学科体系之中。有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搞清自己的教学的风格与特点。

阅读《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深有感触,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使我们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完美结合.《学与教的心理学》包括三个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下面谈谈对教与学的心理学的认识: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一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还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目前来说个人收获和体会是:《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没有智慧,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的事,要创造学习化的社会,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让学生更新了本身原有的学习观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情感,态度,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而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注重学习活动的创新性,以前习惯于接受老师或书本的现成知识,懒得思考。因为只要掌握了老师讲的东西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自己的懒惰情绪,而现在要转变成发现式,创造性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建立灵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通过对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更新了评价观,评价决不仅仅是考试,老师的评语。同时也要重视自我评价,而它才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更多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超越.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获益匪浅,今后还需要多多阅读这类的好书。相信有丰实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如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我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路也会走得越来越扎实,越来越宽广。

本书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结合起来,主要论述了三方面的内容: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不仅阐述了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而且详尽地阐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的心理,以及如何根据目标进行有效教学等。最深刻的对我们冲击最大的观点是: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

看了《学与教的心理学》,我们对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学习心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的陈述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结合这些心理学理论知识,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和努力方向更加清晰、明确。

就教学而言,制定目标是关键。教学目标的设立得正确与否,是一节课成败的先决条件。第九章“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让我加深了对目标的认识。我们知道,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读过本书后,深感自己以前教学目标太随意,导致“目标”这个这个“指挥棒”失效或者低消。我明确了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原则,走出了目标陈述的误区。目标的指导性功能

1、指导教学方法,技术,媒体的选择与运用。今天的教学目标是

2、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明确的目标直接指导我们的课后测量与设计课后练习题。如我今天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会朗读课文,课后的检测和作业就要侧重于朗读。

3、指引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而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我们也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明白当天的学习后,他们将获得什么新的本领,有那些新的知识。有方向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二、把握目标的陈述

目标的陈述也是很专业,不可以随意。比如,目标的动词运用,分类框架的选用等。

1、合格的目标陈述必须有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名词词组)。

目标的陈述还应有助于导学,导教,导测评,目标中应暗含教会学生的知识、技能、认知策略是什么,还应暗含观察学生学习结果的条件。

2、分类框架的选用 克服教学目标含糊性

行为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这样含糊不清的陈述会导致对学习结果无法观察和测量。

马杰的良好的行为目标认为应该是可观察的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目标。应具有三个要素:

1、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目标目标陈述不是描述教师做什么,也不是陈述学生学什么,而是应该陈述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

2、规定学生行为产生条件;

3、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

在阅读本书前,我常常思考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总有些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他们甚至各科全面崩溃,破罐破摔,甚至一些成绩不错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不够浓烈,家长对后进生往往束手无策。不是我们的教学媒体不先进,不是我们的教师备课不认真,为什么还是出现与新课改不协调的现象呢?通过阅读本书我明白了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心理学家麦克莱伦认为动机是个体原意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任务,并力求达到完美程度的一种内在力量。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包括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实际上都包含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只是何者占优势而已。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催化剂:学习动机强烈的学生,唤醒水平高,注意力集中,容易为学习立即做好准备,从而较易反生学习行为。

学习动机的激发,首先取决于个体的内部条件。这些内部条件主要包括学习需要、焦虑水平、学习期待和归因。个体借助于这些内部条件,实现有效的自我调节,从而激发起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取决于学生对以往学习成败的体验。一般来说,以往的成功学习会使学产生愉快的体验,激起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愿望。可以说一次成功的学习比十次规劝或教导有力得多。正如盖茨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而频繁的学习失败容易严重威胁学生的自尊心,产生过度焦距,也容易使学生觉得自己的能力,即使努力也无法获得好的成绩,从而对学习冷漠,自暴自弃,越来越缺乏学习的需要。适中的焦虑能够使学生维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产生完成任务的心向,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激发的外部条件,包括学习任务的价值;学习任务的特征;学习任务的难度;学习任务的纬度;学习结果的反馈;学习结果的评价;其中无评语的等级效果最差,给以顺应性评语(即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的评语)效果最好;奖励与惩罚;课堂的目标结构。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一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还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目前来说个人收获和体会是:《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

第二篇: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

为什么读《学与教的心理学》可以让内心强大?

——读《学与教的心理学》有感

华阳小学 赖艳

当我睡不着的时候,看学与教的心理学睡得很好,这是事实。我无数次的验证过,肖老师和林燕旋也验证过。

上一次,又信口开河说,想要内心强大,请看《学与教的心理学》,被几位好友说:“我在做传销。”为了证实我说的是实话,更是《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要传递的一种“不要好像,不要可能,不要也许,只要用实验、用数据、用铁板钉钉的事实说话。”的精神;今天我分享的题目就是:看《学与教的心理学》为什么可以让内心强大?

一、家长会上,我说: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勤奋感,此时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及由成就感所带来的师长的认可和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勤奋感,要有耐心。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发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提出著名的品德认知发展论:

第二是权威阶段(6——

7、8岁)儿童便现在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一方面,他们绝对尊姓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另一方面,他们尊敬和顺序规则本身。

第三阶段是可逆形阶段(8——10岁)儿童不在视准则为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把他们看成同伴间的一种共同约定。准则已经具有一种保证相互行动和给予的可逆特征。

二、课题上,我引用:

知识的种类:

加涅的知识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他认为,教学不过是为学习的发生创造条件,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条件一旦被阐明了,那么教学方法的设计便有了可靠的基础,依据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的不同内部和外部条件,相应进行的教学设计,变成了加涅的教学论的灵魂。

而:受苏联凯落夫教育学影响,我国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五步教学过程的模型:大致如下: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教材——巩固教材——布置课外作业,长期以来,这一模型成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的主要依据,但这一模型只反映陈述性知识学与教的规律,没有反映知识向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转化的规律。它虽然可以为教师的备课和上课提供一些方便,但忽略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因此有严重的缺陷。

这个众所周知的缺陷怎么补?)——“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奥苏泊尔在其《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一书的扉页上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教学。”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如何以学定教?首先要先学后教,那么如何先学?

——小学教学适合先学吗?先学有多少种形式?如何利用孩子的先学组织教学?—白板课技术,现代孩子所处的时代,我常常觉得作为一名老师身上的那种使命感,三、检查作业时,我理解:

1、作业的反馈

罗斯的实验不但说明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性,而且说明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因为及时的反馈能使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激起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去调整学习的精度,是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

2.作业中“鼓励性的评语”

美国心理学家佩奇做过一个实验:如下:

研究表明,评价是必要的,关键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价。应该让学生明白,分数等级评价并不反映学生的能力,但可以反映学生进步的大小,它可以作为学习进步快慢的指标。一般认为,分数等级评价若和评语评价相结合,往往能产生更大的动机激励作用。那么:老师们,写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显然是为了学生的进步,而不是为了视导的检查。3.作业量?多少才合适呢?我读的不够深入,还没有找到相应的证据证明多少作业比较合适。你们找到了吗?

四、朋友的电话

我的孩子学习不良的原因是什么?——A=f(IQ,M,K)智商、动机、原有的知识--------学生内部的原因

A代表学习成绩。该公式说明,学生的成绩高低与该生的智商分数、动机水平和原有的知识水平成函数关系。

动机是指努力程度

智商是学生的聪明程度,在一般情况下,聪明的学生学习的速度快,不聪明的学生学习速度慢,但心理学家认为动机和智商只影响学习的快慢而不决定学习的成败!

原有知识不但决定学习难易,而且常常决定学习的成败。外部环境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

好,由上诉实例可以证明我的观点。其实今天分享的是《学与教心理学》的精髓——那就是当你发现教育中的某些现象获感到疑惑时,不仿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找文献,找资料,做实验,出结果,找到最好的方法。

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对“教有常法,而无定法”深信不疑,觉得在三尺讲台一个老师展示个人魅力舞台。“个人魅力”可以任意挥洒,当被人说我是“数学老师中语文最好的”时候,沾沾自喜。当被人说一个数学老师如此感性完不成某项工作的时候,幡然醒悟!“学有规律,教有优法”,教师在任意挥洒的时候请遵循规律,选择最优的方法,目光长远,为孩子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皮连生等认为:我国教学论的研究也可以效仿医学,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在强调整体观的同时,引进分析观,注意对学习分类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型的教学论。这样的教学论不是主张“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而是使人感到“学有规律,教有优法!”

第三篇: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

李忠栋

这段时间,我们阅读了皮连生主编的《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感觉这本书的所有内容都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息息相关,值得细读。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的教育对象是教师或未来的教师,为我们学习教育学和各科教材教法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又为我们在以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理论提供必要的基本训练,并为进一步学习心理学打好基础。刚开始读这本书的第一章就觉得对我们非常适用。它主要讲的是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尤其讲到新教师的成长过程及如何尽快缩小新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差距,这对于我们刚加入教师这个行列的学习者来说真的是受益匪浅。

中国有句古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品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保证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品质。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讲到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所需要的有效的教师特征:机敏,热心,关心学生及班级活动,愉快乐观,能自我控制,有幽默感等。上述所讲的教师所应具备的良好品质对于我们刚为人师的人来说的确应该好好学习。刚一开始就面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个性强叛逆心理强的孩子,有很多情况确实都需要有人给我们一些好的指导。对于同一情况处理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大相径庭。要想对于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我们作为教师就必须具备上述一系列的心理特征。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故。要关心学生,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 时老师一句很简单的体贴问候的话可能会让学生心里感到真的温暖,你关心他,他自然就会喜欢你,亲其师信其道,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去年是我教学的第一年,我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况。班里的一个小姑娘刚开始英语基础很差,所以对这一科也没什么兴趣。后来我发现他很喜欢闻问题,成绩也一点一点在提高。后来在有一次的作文里我发现她是这么说的。我挺喜欢英语老师因为有一次我的笔掉在地上老师给我拾起来了。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都会对孩子影响这么大,所以我觉得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有的就是对学生的爱心。爱心是我们工作的动力。

我们刚从大学毕业时间不长,跟学校的一些专家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无论在课时计划,课堂过程还是在课后评价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其中的一点我觉得说的跟我们很多新教师很像。专家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来安排教学进度,特们认为实施计划是要靠自己去发挥的。因此他们的计划就有很大的灵活性。而我们很多新教师很多情况下仅仅按照课时计划去做,并想办法完成它,去不会随着课堂情景的变化来修正计划。这就是我们与专家教师间存在很大差距的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时刻学习从一点一滴学起,尽量缩小我们新教师与专家教师间的差距。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这本书又向我们讲了对我们教师来说非常非常重要的另一个方面:课堂教学过程,方法与技术设计。教师要有爱有爱学生的心,但如何把学生教好,在同样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我们注重教学过程的方法与技巧。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的缺陷与弊端,在新的时期,面对一些思维非常灵活的新时期的学生,我们必须要探究新的 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新的教学方法。这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整本书对学生,对教师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从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课堂管理等各个方面对教师进行了指导。使我们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依据可遵循,有方法可参考。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思考。

第四篇:《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

本人本学期阅读了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十一章,本章的主要针对课堂教学过程、方法与技术设计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说明。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对教学设计这个大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发现教学设计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仔细的进行钻研,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感悟。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也就是说我在教学设计之前要先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生的学情,以相关理论指导为依托,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活动流程,力求学生的按照教学设计获得最大的学习收获。这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意义:为教师提供一种科学的、便于操作的教学技术手段,促使教师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过程为重点、以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为目的等重要的教育思想显性地凸现出来,从不自觉的教学行为发展成自觉的教学行为。

任何一种教学设计都可概括为三个问题:

1、教什么和学什么?

2、如何教和如何学?

3、教得怎样和学得怎样?

下面我用一个简单的教学实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来讲一讲我对它的理解和感悟。

分析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的目标: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分析学生的学情: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名称和画法,也就是说对边的长度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其更详细的理解还不足。

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认知过程设计教学流程:第一步:先用ppt给学生展示长方形与正方形,让学生说出名称,板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第二步:找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说一说对两者的认识(长度和角度的认识),初步探索两者的特征,并发现和提出问题。第三步:动手操作,自己使用小棒制作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操作过程中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第四步:总结提升,把刚刚的结论转化为理论知识板书在黑板上,通过齐读和提问等方式加深印象。第五步:练习巩固,利用刚刚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习题检验,了解学生的误区和不足进行纠正和巩固。

教学设计对教师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教师的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流畅,按流程操作,提高了教学质量。当然,作为年轻教师,对于教学设计还是不够熟练,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的处理还不够冷静和客观,应变能力不足,需要时间更好的积淀,相信通过不断的课堂实战,我们年轻教师终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2018年6月22日

第五篇:《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

虎丘第二中心小学 刘丰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我阅读了《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读完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读后使我的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完美结合。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包括了三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从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使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更新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应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所以我们教师要知道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4、教师必须学好教学心理学才能使习得的学习论原理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我们的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教师必须知道并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用必须适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个人收获和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

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没有智慧,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的事,要创造学习化的社会,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建立灵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通过对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更新了评价观,评价决不仅仅是考试,老师的评语。同时也要重视自我评价,而它才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更多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超越。

整本书比较实用,很好地解释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将心理学知识转化为教师教学能力。学与教心理学的出现是现代学习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发展的产物。它首先阐明学生的学习规律,提出系统的课堂学习理论。然后在学习论的基础上阐明教学的一般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学习任务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课堂管理、学生动机的激发、课堂纪律的维持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学与教的心理学的出现把学习论、教学论和教学法统一在一个学科体系之中。有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搞清自己的教学的风格与特点。

阅读《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深有感触,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使我们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完美结合.《学与教的心理学》包括三个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下面谈谈对教与学的心理学的认识: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一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还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目前来说个人收获和体会是:《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没有智慧,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的事,要创造学习化的社会,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让学生更新了本身原有的学习观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情感,态度,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而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注重学习活动的创新性,以前习惯于接受老师或书本的现成知识,懒得思考。因为只要掌握了老师讲的东西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自己的懒惰情绪,而现在要转变成发现式,创造性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建立灵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通过对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更新了评价观,评价决不仅仅是考试,老师的评语。同时也要重视自我评价,而它才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更多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超越.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获益匪浅,今后还需要多多阅读这类的好书。相信有丰实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如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我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路也会走得越来越扎实,越来越宽广。

下载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500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500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花东中学 聪眨眼,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已经六年多了,从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懵懂女孩,到一个经过两个教学循环,经历班主任和备课组长的磨练,我对教材更熟悉,......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应素珍看了这本书,第一个感受是纠正了我对一些心理学原理的认识。具体地讲,以前关于教学方面的心理学理论自己是知道一点的,但是看书之后发现,有些理论......

    学与教心理学

    1、 试论述加涅关于学生心理构成及其分类的观点 (一)先天的素质(The Nature of Learner Oualities) 在心理学中,传统的素质概念指人的心理发展的先天遗传基础,主要指神经解剖学......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样例5]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范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范......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范文合集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读《心理学与生活》有感 刚拿到《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度所震惊,心想这么厚的一本书得有多少难懂的理论知识要去理解啊!但我刚翻了几页就发现,它和我想象的......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导语:日前,该书第16版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18位教授、副教授参与翻译,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并被列入“教育部高等教育学校心理学教学知道委员......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 “生活中的心理学” 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