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综合测试三(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测试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A 2.B 3.D 4.A 5.A 6.B 7.C 8.B 9.D 10.A 11.D 12.D 13.B 14.A 15.C 16.B 17. A 18.B 19.B 20.C 21.A 22.A 23.A 24.C 25.D 26.C 27.D 28.C 29.B 30.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出如下六个趋势: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32.简述在按照目标模式进行的课程开发中,如何确定教育目标。(1)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对学习者的研究,是经由两个步骤而实现的:一是了解学生现状;二是把学生的现状与可接受的常模作比较从而找出差距。(2)对当代生活的研究。
生活情境与学习情境在许多方面明显相似;为掌生提供将校内所学内容应用于校外生活领域的练习。因此,教育目标中应合理地反映校外当代生活的内容。(3)学科专家的建议。
对学科专家的建议的看法,是要求学科专家站在学科的立场上、从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出发而提出教育目标的。
33.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2)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3)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34.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征:(1)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2)教师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3)学生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
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征:
(1)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2)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3)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35.(1)情境教学的内涵:
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2)基本特征:
第一,“学习者中心”,每一学习者都是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的主体,不同学习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平等交往、合作学习。
第二,“情境中心”,源于现实世界的活生生的情境是学习者进行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的“平台”,这种情境是与学习者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的。
第三,“问题中心”,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解决每一真实的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意义建构的过程,一个个真实的问题是学习者思想汇集的中心和焦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将人的认知教育目标依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如下六类。
第一,知识(knowledge)。包括对特定事物和普遍事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对某一式样、结构或环境的回忆。
第二,领会(comprehension)。包括表明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各种目标、行为或者反应。
第三,应用(application)。指在特殊和具体情境中使用抽象概念。
第四,分析(analysis)。指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
第五,综合(synthesis)。指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第六,评价(evaluation)。指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等的价值作出判断。
(2)“教育目标分类学”可发现它有以下三个典型特征:
首先,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目标分类学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较高级的目标建立在较低级的目标的基础之上并包含了较低级的目标。
其次,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制定教育目标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操作,为了能够客观地交流与评价。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教育目标以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而小能用模棱两可的、可随意解释的行为来陈述。再次,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不论哪一门学科,不论哪一个年级,都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级结构作为框架,填人相应的内容。由此形成包含“内容侧面”和“行为侧面”统一的两维的教育目标明细规格。37.(1)班级授课组织具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首先,学生被分配于各自固定的班级。其次,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再次,教学一般分学科进行。
最后,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加以确定。
概括起来说,班级授课组织即是将学生分配到固定的班级,教师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确定。(2)班级授课组织具有下列优势。
首先,相同或相近年龄和水平的学生组织到一起,教师可以同时教授许多学生,全体学生因此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前进。而且,在集体中,学生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交流,有助于学生社会性的健全发展。
其次,教学按规定的课时来安排,可以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预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再次,分科教学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对规定学科进行系统讲授,学生也可借此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
最后,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可以保证所有公民的基础学力的形成。(3)班级授课组织也存在些先天不足和缺陷。
首先,班级授课组织在某种意义上是应现代工业——科技文明提高效率的需求而在实践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所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走向“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
其次,班级授课组织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
再次,班级授课组织尽管便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易于充分发挥。
最后,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导致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养成。
针对其优势与不足,选择怎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要看教学是基于什么样的教育目的、教授什么样的内容、教学的对象是什么。而且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可以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实践的需要作出一定的修改。班级授课组织之所以极富生命力,就是因为这种组织形式不是僵硬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富有弹性的,可以根据特定的需求对之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6分)
38.(1)根据题意可知,这则案例中的教学活动采用了自主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是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2)这种教学方法的最根本的特征是:
学生的自我活动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学生的“自我活动性”、“自主性”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教师当然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与帮助,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活动更加健康地进行,而不是要用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
(3)组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活动,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定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未必所有的素材都适合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第二,准备有助于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手段。自主性学习的有效开展要求具备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手段。教师要协助学生准备这些手段。第三,分配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有效开展自主性学习同对学习课题的恰当分配密切相关。
第四,估计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在组织自主性学习时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针对这些困难所可能提供的帮助。
第五,正确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评价是组织自主性学习的有机环节,是自主性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对自主性学习的评价首先需要做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对自主性学习而言,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要注意让学生陈述其学习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这种陈述的基础上给予鼓励与指导。组织理想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自我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形成学生的自主性人格,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教”。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激增”的背景下,自主型教学方法的价值空前地凸现出来。
第二篇:课程与教学论答案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
一、简答题:
1、简述哲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P40
2、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类型。P77
3、简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P159
4、简述新课程结构的特点。P145
5、简述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P126
6、简述学习的几种隐喻。
(1)“学习是反应的强化”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学习是形成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即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反应。行为主义者认为,通过对刺激反应的强化,可以加强学习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不去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这些观点是与受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深刻影响分不开的。
(2)“学习是信息加工与知识获得”
学习实质上是由习得和使用信息构成的。他们的一个基本假设是:行为是由有机体内部的信息流程决定的。由于这种信息流只是一种猜想,是永远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所以,心理学家们构建了不同的模式来推导这种信息;这取决于理论家想要说明哪一种内部过程。也许,可供选择的许多信息流程图都是站得住脚的。
但就一般而言,信息加工论者主要关注的是这样两个问题(1)人类记忆系统的性质;(2)记忆系统中知识表征和贮存的方式。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许多思维过程,使得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不再那么神秘了。借助合理的科学方法,人们将对这种心理过程有更多的了解。
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信息加工理论在以下几方面是有启迪的:(1)刺激选择不像埃斯蒂斯所说的那样是一种随机的过程,因此,不能仅仅考虑到刺激的特征,而且还要关注学习者已有的信息或认知图式。(2)短时记忆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不给他们留有加工或思考的时间,结果必然会像狗熊拣苞米一样,拣一个丢一个。(3)“组块”理论,为了尽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我们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块状,减少机械学习。(4)信息编码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教师在帮助学生使用各种策略来编码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与此同时,人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加工理论注意系统、编码系统和记忆系统的分析,是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上的。(3)“学习是知识的建构”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的),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他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和产生这些经验的过程和社会文化——历史的背景的不同,导致每个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迥异不同。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学习的过程应该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与皮亚杰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实现的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致的。只是当今建构主义者更重视后一种建构,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起一种仅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题网络,恰恰相反,他们所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应该是丰富的、是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使学习者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
3.任何学习都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是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应该注意的是就外部信息本身而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意义是学习者通过在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而建构成的。因此,学习不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建构主义者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4)“学习是意义的社会协商”
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社会性对话的过程。它强调了学习者在到达个人的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与他人的分享。这是“有意义学习”属性之一“合作”的一个理论基础。
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是通过协商过程共享对象、事件和观念的意义的。社会协商是社会建构主义解释学习的一个重要概念,个体通过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中介、转化以建构、发展知识来学习。具体包括:
1、关于学习条件。首先,社会建构主义注重学习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先前经验的意义。其次,关注知识所赖以产生的社会情境。知识的意义总是情境性的,知识源于现实,知识寓于现实,知识用于现实,知识的理解需要相关的感性经验(主要通过社会协商获得),知识的建构不仅依靠新信息与学习者头脑中的已有信息相互作用,而且需要学习者与相应社会情境的相互作用。第三,强调“学习共同体”、“学习者共同体”的作用,提倡师徒式的传授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与学习。
2、关于学习过程。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在他人协助下,在社会情境中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强调个体的社会协商和在协商中的发展,也把个体的持续发展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结果。根据维果茨基的观点,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社会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发展正是将外部的、存在于主体间的东西转变为或内化为内在的、为个人所特有的东西的过程。英国著名数学教育专家珀尔·欧尼斯特(Paul Ernest)也指出,社会建构主义的中心论点:只有当个人建构的、独有的主观意义和理论跟社会和物理世界“相适应”时,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因为发展的主要媒介是通过交互作用导致的意义的社会协商。两位学者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建构主义对学习过程的主张。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三部分主张不是各自独立,零乱组合,而是相互依存地有机统一在一起的,有一主导思想贯穿其中。这一主导思想是:承认社会性的客观知识存在并可被认知,个体通过与社会的协商(主客体间的互动),充分利用符号、语言、活动等中介或个体被中介,来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学习,获得持续发展。(5)“学习是实践的参与”
这个没找到,个人认为还是可以用行为主义解释的,如果将实践看做是经验的话。但好像用社会学习理论中亲历学习解释也是可以的。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6)学习是联通
1、提出背景:(1)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变,同时,网络也带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不断增长,其更新周期与半衰期不断缩短,而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知识,这为联通提供了前提。
(2)学习工具、方式和学习资源的转变。人们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或纸质书的学习,而是通过网络,或者是团队交流学习等获得知识。
2、知识观(1)知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就如管道中的石油,不断流通,管道就是联通的各个结点;(2)知识以片断的方式散布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拥有其中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对其中的知识进行创造、完善、更新和批判等。
3、学习观(1)学习是一个连续的、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强调人与外部关系的建立和知识网络的建立。(2)学习重心不再是知识内容本身,而是在创建个人学习网络的行为中。它主张个人可以把部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加工、运用等下放给网络中的结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创建个人学习网络中;
4、实践观(1)认为“不知道”不是因为缺乏理论知识,而是因为缺乏做的过程;(2)对联通中结点的重视,强调建立个人学习网络后,在网络中的各个联通的结点要及时的更新,否则结点有可能会断掉。
5、创新观
创造性是看到“现有思想或概念之间的新联系”,并建立新的现实的能力;
6、对课程整合的启示
(1)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根据新的时代而作适应性的调整,如以前要背诵的或者要记忆的知识,现在有网络的存在,学生可以直接在网络搜索到相应的知识,这就是联通主义中把部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下放给放落中的结点的学习观。
(2)书本上的知识都是“历史”,要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知识,那么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指导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帮助学生建立个人学习网络。
二、论述题:
1、比较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优缺点。(必选)P130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以不同知识和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 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成为学科的内容。学科课程可以分为科目 本位课程、学术中心课程、综合学科课程。学科课程的优点是:有肋于系统地传承人类的文 化遗产,有肋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有益于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它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容易忽视学生的经验、生活知识,容易导致死记硬背,容易导 致忽视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单调的教学方法,变革的 难度较大。
经验课程是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旨在培养儿童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其优点在于:能充分满足学习者的动机、需要、兴趣,能体现学习者学习的主体性。它主张把人类文化遗产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整合起来,有助儿童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其局限性表现在:经验课程容易导致忽略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经验课程难度大于学科课程,要求老师有相当高的组织能力。经验课程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学科课程学好了,为经验课程确立了知识基础,并为学习经验课程提供认知能力的准备,有肋于经验课程活动的开展和深入,而在经验课程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也有间接经验)丰富了感性认知,提高了认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发展了个性特长,对学习学科课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世界课程改革有哪些发展趋势?据此应如何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
(一)趋势:
一、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二、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而见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未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课程的生活化正是这一发展潮流的产物。它主张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认为教育活动应重视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实用取向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应只是单一形式的训练或机械记忆,课程内容也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零碎知识。所以,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课程生活化之要旨。
三、注重课程的整合化
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而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则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四、采行课程的弹性化
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与僵化的缺失而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事实上,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行不通的,这有违教育原理,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在此原则下,欧美出现了所谓“变通学校”、“开放学校”、“自由学校”和“教育公园”等具有弹性的教育环境设施,此类学校在学制、课表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伸缩性,在教学方式和学业成绩评定方面也采取多元化标准,以便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日本也有“空白课程”的安排,其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程,选择补充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目前,世界各国在课程的改革中都避免课程单一化及形式化、僵化的缺失,而力求达到弹性化、有效化的目标。国外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表明:新型意义上的,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具有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
(二)我国的课程改革措施
1、提升课程改革的决策层次, 为课程改革立法;为了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我国的课程改革也应该引起整个国民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作为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要工作来部署, 实现从教育蓝图到政府法案的实质性转变。
2、建立课程问责制度, 提高教育政策执行力;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涉及到多个部门和机构的整体工程, 课程改革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贯彻落实不力甚至随意篡改的现象, 执行结果缺乏有效评估和监督, 行动方案缺乏科学研究, 课程方案改革在推行过程中不断走样等问题,大部分学校都没有按国家课程计划实施这里存在着严重的课程政策执行力问题, 因此, 要求加强领导, 合理组织, 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地方政府要以国家赋予的权责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真正做到“ 有所为”和“ 有所不为”。
3、,提供课程改革的财政保障;
在纵向维度上, 应该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教育财政制度, 那些财政相对困难的地方政府或学校应该得到上级部门的大力扶持, 从而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地区之间的均衡。在横向维度上, 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机制, 要着力改变中央和省级政府对教育的直接投入比例低于县和乡(镇)两级政府, 而这两级政府财政又相对薄弱, 导致政府支持教育财政严重匮乏的局面;要突破传统观念,借鉴别国经验, 激活民间资本, 逐步建立教育捐赠制度, 完善各种教育基金, 如贫困学生基金、教师教育基金、图书馆专用基金等。此外, 要为特定的教育项目提供专项拨款, 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如农村教育中的教师培训, 课程资源建设等专项经费。最后, 要建立合理的有利于控制成本、提高改革效益和社会监控的经费预算、使用和审核制度。这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4、建立评价系统, 突破课程改革的瓶颈
当前课程改革面临的瓶颈不是教师的素质, 如果从横向与其他行业相比较的话, 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已经相当不错了;其实课程改革真正的瓶颈是评价, 是管理。
一直以来, 我们的教育质量评价基本上等同于考试, 评价的组织和管理维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尤其是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缺失造成了严重后果。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需要建立一个国家、地方和学校在教育质量评价上各司其职的评价系统
5、完善评价系统和加强课程改革基础研究, 提高课程改革决策的科学性等。明确研究与决策的关系。为了保持研究的独立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研究与决策的主体应适当分离。一方面, 研究为决策提供依据但不能取代决策, 决策要以研究为基础但不能完全依赖于研究, 需要决策者的独立判断。我们的研究一方面要保持独立的学术品格, 为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 作为决策者应该首先意识到所有的决策都应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 特别是事关如此复杂的课程改革的决策, 绝不能“ 想当然”、凭经验。
3、分析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原则,并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对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调适。P107
4、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教师创新教学的一种表现,使教师的教学能在一个更高平台上展开,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共同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地理课程资源包括“除教材以外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电教器材,教学实践场所”。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使地理教学的信息容量增大,使学生及时了解地理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了解地理科学的实际应用,同时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决策能力,可以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可以将知识讲授与科学探究结合起来,这样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下面我就平时的教学经验及今天的学习谈谈如何开发周边的课程资源并用于教学中。
一、开发和有效利用图像的课程资源
运用图像来进行地理的直观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地理事物,解决思维能力和地理问题的能力,比如:用冬季风的示意图,这冬季风的示意图非常形象直观,它可以直接让学生看到冬季风的来源,冬季风刮的风向,以及它离我们国家哪个地方是非常近的,所以说给学生的印象是非常直观形象的,效果也非常的好。
二、开发和利用多媒体的课程资源
幻灯投影片、挂图、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都是常用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创设地理课程的情境,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热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
三、尽可能发掘学生、教师、班级、学校周围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
电视和广播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电视是一种普及的大众传播媒介,学生每天从电视上获取的科技信息是非常重要和直观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生动的课程信息,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如某地理教师在电视上播放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新闻后,组织学生探究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是什么?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等。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探究活动,尽管他们提出的答案很不完善,但所经历的探究过程将使他们永生难忘。
科技馆、少年宫、工厂、农村、科研单位是社会科学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科技馆、少年宫集中了许多有趣的大中型科学教育的器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科学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但在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时,目的性应该明确。参观工厂、农村、科研单位,这些地方可以使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样的参观往往具有科学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等多种功能,可以由不同学科的教师联合组织。
总之,地理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将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地理课程实施的计划之中,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5、LICC范式课堂观察框架
(1)学生学习(L)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2)教师教学(I)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3)课程性质(C)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4)课堂文化(C)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传统的听评课存在听课无合作、评课无依据、听评课无研究的症状,体现了专业性的丧失。课堂观察LICC范式从当前作为一种课堂研究的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出发,坚持科学实用主义,通过对课堂的解构,倡导教师组建不同的合作体,采用类似科学观察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LICC范式是一种新出现的课堂研究范式,旨在推进人们对学校教育主阵地——课堂作进一步的关注与研究。“范式”指涉的三大核心要素:共同体,问题域,解题方法或思考方法我们按照这三个要素来分解课堂观察LICC 范式。
(一)教师课堂观察合作体
教师的专业事务可以分两大类:一是个人实践,二是合作实践。课堂观察不是教师个体的业 务活动,而是一个合作体的专业实践。课堂观察主要不是教师的自我观察,也不是教师个体随意去“观”别的教师的课,而是指有组织、有准备、有程序的专业活动,关键在于什么样的团队或小组才是合作体。据笔者研究发现,一个合作体必须至少拥有四个元素:有主体的意愿、可分解的任务、有共享的规则、有互惠的效益。
(二)问题域:课堂教学的解构
课堂的四个要素(见下图):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课堂观察LICC 范式的命名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其中学生学习是课堂的核心,另外三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图中的箭头表明各要素 间的关系。出于观察的需要,遵循理论的逻辑,将每个要素分解成5 个视角,再将每个视角分解成3~5 个可供选择的观察点,这样,就形成了“4 要素20 视角68 观察点”。这为我们理解课堂、确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任务提供了一张清晰的认知地图和实用的研究框架。
(三)解题方式:课堂观察的程序
在明确了主体层面的“合作体”和内容层面的“问题域”后,范式的最后一个要素就是“解题方式”了。在库恩看来,运用这一层面上的范式能使常规科学解决疑难的活动得以完成,所以,范式可以“提供概念上和实验上的工具”。[10]
一个范式,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研究方式、方法、工具来解决疑难的科学问题;作为听评课的新型范式,一项专业的研究活动,课堂观察同样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在研究方法层面有两层意思。其一,课堂观察遵循可观察、可记录的原则,通过解构课堂,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其二,课堂观察的有效实施,需要借助于三个阶段的持续活动——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课前会议主要是让上课教师陈述内容主题、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学习结果检测等,以便观察者确定有针对性的观察点。课中观察主要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任务开发课堂观察工具,以便自己收集更可靠的证据,并根据课堂观察工具,选择观察位置、观察角度进入实地观察,收集那些可以作为关键性证据的课堂实录,或记下自己的思考。课后会议阶段主要关注定量或定性分析、有效学习的证据、资源利用的适宜性、预设与生成以及上课教师的自我反思等;最后,围绕课前会议确立的观察点,提出指向教学改进的、针对此情此境此教师的建议和对策。
四、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贡献与局限
课堂观察LICC 范式隶属观察/评论范式,它坚持科学实用主义,强调教师间的合作,倡导基于证据的研究,推崇评论中的对话与分享,指向教与学行为的改进,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改善与教师专业的发展。正因为它具有这样的特性,所以它能够在课堂研究范式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贡献 1.丰富了有关课堂的知识
LICC 范式的成就之一是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与“课堂文化”4个要素。其中“学生学习”占据中心地位,其他3个要素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每个要素被分解成5 个视角,每个视角又被分解成3~5 个可供
选择的观察点,这样就形成了“4 要素20 视角68观察点”。这种对课堂的解构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课堂的认识,也为开展课堂观察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基础。2.提供了一套程序与技术
LICC 范式规定了课堂观察的程序,即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保证了研究的针对性与延续性,克服了传统听评课的随意、零散、肤浅等问题。同时,还提供了观察点确定、观察与记录工具的开发、数据处理与推论、课例编制等技术,体现了教师研究的专业性。3.改善了学生的课堂学习
LICC 范式的专业性标志就在于,课堂观察的对象主要不是教师教学而是学生学习,所有的观察点都是为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而设计的。因此课堂观察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生。五年多的实践证明,课堂观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创造了更适宜的环境,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使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4.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浙江余杭高级中学生物教研组为例,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 岁的9 人教研组,通过4 年来的课堂观察,在教研系统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该组获奖论文有39 篇,其中,省、市级一等奖6 篇;发表论文18 篇,其中核心期刊14 篇;出现了人人有奖、人人发表论文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开展课堂观察把写论文的方式改变了:从坐而论道“写”论文变 成了起而行之“做”论文。
(二)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局限性
任何研究范式既是历史的,也是过程的。毫无疑问,课堂观察LICC 范式在课堂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它也存在不能回避的问题。就科学共同体而言,LICC 范式主要倡导的是教师同伴间的合作,旨在将教师的日常工作赋予研究品质,或者说“将教师带入研究状态”。因此,共同体的成员参与研究的目的是出于“实用”,即解决大家所遇到的现实问题,而不是通过规范的研究产生新的理论,如此看来,这种知识很可能是个人的、本土的、零散的,而不是公认的、普适的、系统的。就问题域而言,该范式强调的是实践的、现场的、具体的问题,而不是理论的、普遍的、抽象的问题。就解题方法而言,没有现成统一的工具或方法,证据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或使用工具的人,这样的证据也有可能是不 够严密的,因此其可靠性也是一个问题。
第三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模块专题三
1、简述泰勒原理及其意义(1)、“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泰勒认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这四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就是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它被称为“课程领域的主导范式”。(2)意义
“泰勒原理”倾向于把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的、划一性的模式,这种预设的、决定主义的课程模式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它遏制课程开发中的创造性;忽视不同学校实践的特殊性;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性、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习者是被控制的对象,在课程开发和教育过程中被置于客体地位,其主体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压抑;工具化的知识观与社会效用标准观,使课程扮演着社会适应及社会控制的手段之角色,而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改造及重建缺乏责任意识及使命感。
2、简述课程研究的两大趋势
一、从研究内容看,课程研究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
1、反思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发课程”一直是课程研究的主要问题。这种研究取向把课程观视为学校材料,课程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的程序。也有时将这种研究取向称为“程序主义”。此种倾向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占主导地位,以泰勒原理为代表,旨在提供一种一般性的、普遍性的课程开发原理。
2、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内容开始由研究课程开发为主转向以研究“如何理解”课程为主。这种研究取向把课程视为“符号象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
3、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是相辅相成的。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课程事件,但又是内在统一的。课程开发过程包含着对课程意义的某种理解,并建立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理解要通过课程开发过程赋予课程事件新的意义。二者的内在统一性,必然要求课程研究的方向趋于将课程开发与课程研究相整合。
二、从研究方法容看,课程研究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 1、20世纪70年代以前,课程研究领域主要采用“量的研究”方法,即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从大量个别情境中归纳出课程开发的规律与程序。2、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课程理解范式”的兴起,“量的研究”渐次为“质的研究”所取代。“质的研究”主要受艺术、人文学科、社会理论的影响而产生。这种方法论揭示了“量的研究”之“客观性”假设的虚假性,确立了研究者价值参与的合理性,尊重研究对象的个别性和独特性。“质的研究”包括行动研究、人种志研究、理论研究。
第四篇:课程与教学论部分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
2、怎样学习课程与教学论(26)(简)答:
(一)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1、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2、基本原理和价值观念
3、专业技能
(二)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1、学必有思
2、以思促学
3、学而知思
(三)注意扩展学习,阅读一些专业名著和专业杂志。
1、要读写课程与教学论的名著
2、要丰富课程和教学论的历史知识,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状况
3、看看专业杂志
4、要多看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专业书籍
5、学习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终生努力。总之,学习永无止境。
第二章
2、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哪些(5、6)(简或填)答:外在因素:社会、儿童和知识;内在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和课程规律。
3、了解我国和西方古代学校课程(41)(选)
第三章
1、课程目标的涵义(61)(名)答: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观和任务指标,从技术上看,又可以看成课程的水平和标准。
2、课程目标的取向(62)(填)答:
一、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1、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2、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二、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普通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特点:个性化、开放性)
5、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一)、(二)(78)(选、简)答:
(一)选择小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基础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二)小学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小学语文;小学数学
第四章
1、什么是校本课程(101)(名)答: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活动。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
3、校本课程开发的五个环节(112)(简)答:
1、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机构、确定负责人(重要基础)。
2、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制度,保证教师有时间和兴趣投入校本课程的开发。
3、组织教师进修学习,或是把专家请进来,或是把教师送出去,提高教师的素质。
4、建立课程决策的集体审议制度,吸纳各方人士献计献策。
5、定期组织研讨,形成良好的校本培训机构。
第五章
1、教学的定义(123或125)(名)答:教学即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教学是教育的基本形式。(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2、教学的基本要素(125)(填)答:教学内容;学生;教师
3、古、现代教学及其特征(135)(填)答:古代教学是人类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秉承着人类教学的一般特征,又深深打上了古代社会的历史烙印。
特征:
1、培养统治人才是教学的基本宗旨。
2、教学内容一认为学科为主。
3、面向少数学生。
4、一个别教学为主,教学质量和效益较低。
现代教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完善的教学形态,是以理论为指导、具有多样综合教学模式、追求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体系。
特征:
1、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心理学、脑科学对现在教学的支撑)。
2、现在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科学。
3、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
4、优化教学的含义(名)及其策略(144)(论)答:含义:首先,优化教学是基于特定标准来评判的。其次,优化教学是革故鼎新的结果。最后,优化教学有一个历史进步过程。总之,优化教学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标准而言的一种完善、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
探索、革故鼎新的产物。
策略:
1、遵循教学规律;
2、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
3、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总之,优化教学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从整体出发,从实际出发,综合治理。其中,遵循教学规律、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则是一些基本的策略。教学规律是基本依据,试验和改革是基本形式,主体性是力量源泉,只要把握好这些基本方面,才能具体有效地优化教学活动。
第六章
1、教学目标定义(名)及其功能(153)(选或填)答: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标准功能
2、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165)(选或填)答: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3、小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170)(简)答:
1、误把学习内容当做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含糊不清。
3、教学目标片面,缺乏启发性。
4、教学目标忽视差异性。
第七章
1、教学模式的定义(176)(名)答: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执行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3、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途径(176)(选或填)答:结构:
1、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
3、教学程序;
4、运用策略;
5、评价体系。特点:
1、整体性;中介性;相对性;可操作性;效益性。途径:演绎式和归纳式
5、了解近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及国内教学模式发展现状(182)(选或填)答: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杜威的教学模式。
1、学导类教学模式;
2、目标类教学模式;
3、创造类教学模式;
4、情境类教学模式;
5、技能类教学模式。
6、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185)(论)答:
1、由单一到多样。这主要是就教学模式的样式和类型而言的。当前教学模式的种类正在由单一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教学模式发展的这一趋势可以从其演变的过程中清晰地显现出来。以教学模式类型的数量为依据,我们可以把教学模式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①、单一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集大成地提出了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的教学模式,后经他弟子的改造,形成了对世界教育影响极大的五段教学模式,即分析──综合──联合──系统──方法。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以知识和经验的授受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②、两大主要教学模式相互对峙和冲突的时期。③、教学模式类型朝多样化方向发展的时期。
2、由归纳到演绎,再到两者并重。这一特点主要是就教学模式形成的途径而言的。教学模式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即演绎式和归纳式。
3、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这主要是就教学模式构建的重心而言的。不论是“教的模式”还是“学的模式”,实际上都是对教学模式的一种单维构建。现代教学理论则认为,教学永远是教与学相结合和统一的双边活动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它的实质更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当前教学模式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从教与学双方的整体联系上来构建教学模式。这是当代教学模式与进步主义教育流派的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
4、由刻板到灵活。这主要是就教学模式执行的程序和阶段而言的。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具有典型意义而又相对比较稳定的教学结构。它是人们可遵循、可仿效的标准样式和标准的结构。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比较严格的操作程序,这是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而现代教学模式在保持其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注意教学模式向灵活性的方向发展。由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课型等的不同,同一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中,其操作程序应该是有差异的。这是现代教学模式发展的一个共同特点。”因此,在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和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一方面要遵循模式;另一方面又要超越模式。
第八章
1、什么是教学方法(196)(名)答: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的总称。
2、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199)(填或简)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实习法、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研究法
3、了解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207)(选或填)答:发现学习法;程序教学法;纲要信号图示法
第九章
1、教学手段的含义(215)(名)答:教学手段是指为提高教学活动效果而采用的一切器具和设施。
2、了解根据教学手段作用的感觉通道分类(220)(填)答:
1、根据教学手段作用的感觉通道分类:视觉手段;听觉手段;视听手段;综合操作教学手段。
2、根据教学手段的载体性质分类:以人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手段;以物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手段。
5、教学手段为什么要现代化(233)(论)答:首先,教学手段现代化和社会的发展变革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必然要求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必然结果。比如,人类走向工业社会的时候,就会要求所有的劳动者都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二原有的言传身教已经无法满足工业社会的要求了,所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必须进行变革。其次,最直接影响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社会因素还是技术的发展。没有新技术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教学手段现代化。还有制约教学手段现代化最现实的社会因素是经济因素。也就是说,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状况会制约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形式和内容。最后,除了社会和经济条件外,教学手段现代化还和教育系统自身面临的一些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有关。比如,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不能保证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抽象的学习内容无法通过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手段得以有效地传递;传统的教学条件也无法保障终身教育理念的实现等。所以就要求教育手段必须依赖新技术进行更新,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总之,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系统的要求不断
提高,新技术使用费用降低,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必然的趋势。
第十章
1、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243)(名)答: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织结构。
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248)(简)答: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4、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
1、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2、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十一章
1、教学评价的含义(269)(名)答:教学评价就是依据一定标准,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教学评价的阶段、功能(270)(填和选)答:阶段:传统考试时期;教育测验阶段;教育评价阶段。
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发展功能;调节功能
3、了解教学评价的类型(273)(填或选)答:
1、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4、教学评价的改革(275)(论)答:当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学评价的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在中小学教学评价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获得了积极成果。具体表现在:
一、关注学生发展过程,提倡形成性评价;
二、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倡综合学力考查和质量综合评定;
三、尝试进行了小学考试取消百分数,实行等级制的探索,部分地区还试行分项、分类考试,加入口试、面试等改革措施。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价正在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呈现出以下重要 的发展趋势:第一,重视发展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现代教学评价不仅仅有管理功能,而且有教育功能。第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体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第三,强调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科学化。第四,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第五,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6、学绩测验编制的基本要求(283)(填)答:有效地学绩测验要有较高的效度、信度,适宜的难度和区分度,这是学绩测验编制的主要技术要求。
8、学生学业成就质性评价常用方法(285)(填)答:
1、观察;
2、表现性测验评价;
3、成长记录袋
9、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内容与方法(289)(填)答:内容: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
4、教学过程的组织。方法:
1、基于方式和手段区分的评价方法。a、量表评价法;b、综合分析法;c、调查法;d、随堂听课评价法。
2、基于评价主体区分的评价方法。a、督导评价;b、学生评价;c、同行评价;d、教师自评。
十二章
1、课堂教学管理的含义(298)(名)答: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2、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300)(填)答:目标到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3、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301)(填)答:权威模式;教导模式;矫正模式;关系模式;放任模式
7、课堂时间优化管理策略(311)(论)答: 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坚持时间优化意识,关注课堂时间管理的策略。
一、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损耗。首先,要做好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和组织工作。在课前准备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案。并且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开始上课时要尽量缩短教学的过渡时间,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这也需要教师具有姣好的组织能力。其次,要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再次,要建立一定的课堂惯例。
二、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心理的上课变化规律,在教学时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既要充分利用学生心理的两个兴奋区间,也要注意克服学生的心理疲劳,从而取得姣好的教学效果。而优化教学过程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
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五、提高学生专注率,提高学术学习时间的效率。提高学生的专注率,首先要抓住科教时机及时施教;其次是要选择恰当的实际处理学生行为,防止出现破坏课堂规则和形成冲突的情境,尤其是要提高过渡时间的效率,保障教学各项活动的顺利衔接。
9、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管理策略(319)(论)答:
一、实施预防性管理,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1,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一般而论,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时,应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1)所确立的行为要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2)行为要求是否影响课堂秩序和学生的学习。(3)行为要求是否体现了对课堂成员的尊重。(4)行为要求是否具有切实可行性。(5)行为要求是否具有改变或修正的可能性。课堂行为标准确立起来之后,还要及时加以巩固,必要时还要予以修正。2,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降低挫折水平。因为太容易就会导致厌倦,太难就会导致挫折,它们都会增加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教师对学生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的适度选择,有助于学生的成功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成功感受,进而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3,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因为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减少产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而且可以消解许多潜在的问题行为。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首先要保持课堂的整洁、秩序和优雅,增强课堂成员的秩序感、责任感。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调整学生的座次。第三,要把握课堂的情绪环境。
二、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1、信号暗示;
2、使用幽默;
3、创设情境;
4、有意忽视;
5、提问学生;
6、转移注意;
7、移除媒体;
8、正面批评;
9、劝离课堂;
10、利用惩罚。
三、积极开展行为矫正,有效转变问题行为。1,掌握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内容。首先,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其次,有效改正课堂问题行为。再次,塑造新的行为模式。2,遵循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首先,多奖少罚原则。其次,坚持一致性原则。再次,与心理辅导性结合原则。3,应用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有效步骤。
1、觉察课堂中的问题行为。
2、制定矫正目标及方法。
3、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和强化时间。
4、评定矫正成效。
5、塑造良好行为。
十三章
1、教学设计的特征(329)(填)答:指导性、统整性、操作性、可控性、创造性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342)(填)答:
1、备考;
2、上课(中心环节);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有机组成部分);
4、课外辅导(必要环节);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重要环节)
5、备课:三项工作三种计划(342)(填)
答:三项工作:
1、钻研教材(1)钻研学科课程标准;(2)吃透教科书(懂、透、化);(3)储备教学参考资料。
2、了解学生。
3、考虑教法
三种计划:
1、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2、课题(或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3、编写课时计划教案
6、上课:综合课结构;(343)(填)答: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
7、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344)(简)答: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组织得好;
5、教学效果好。总之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仅要看教师教得怎么样,更重要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归根结底是要看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8、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要求(344)(简)答:
1、作业内容应符合学科程序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有助于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和发展其智能。
2、选题要有代表性、典型性,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中。
3、作业应与教科书的内容有逻辑关系,但不应是教科书中的例题或材料的照搬。
4、作业应该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作业应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集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6、教师要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并作必要的讲评或个别指导。
第五篇:课程与教学论1-4答案
答:开放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在红心,而不是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虽然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它的好处确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开放教育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在教学上采用多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
开放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以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这一特点体现了面授只是起到一个辅导作用,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还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学习。
下面我谈一谈我的自主学习计划:
第一,我先了解所选的专业的教学计划,需要修读的课程,其中,由中央电大统设的必修科为10门左右,限选科不超过3门,这些课程是我必读的,我还要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集中实践环节。此外省级电大开设的必修课我也必须修读。以上 这些课程的学分加起来通常答不到最低的毕业学分,我因该从实施性教学计划中选修一些你感兴趣的课程,也可以选修若干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或跨学科的选修课。
因为我的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对所要选读的课程也比较有信心,所以我给我自己确定的目标是每学期要修3到4门课程,这样我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或提前毕业,开放教育的课程每学期都要滚动开设,并提供教学和考试服务,所以有一些比较难的课程,我要考虑延长修度的时间。
第二,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在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时候,我注意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指导教师比我更熟悉课程及其前修后续的关系,可以在选课的时间安排上给我提供指导,使我的个人学习计划更加合理。
处理好工学矛盾,因为我有固定的工作,业余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我要利用好这段时间来进行学习,我试着把一周的时间做了一个安排,我发现我可以挤出许多时间,接下来,我给自己拟订了一份周学习计划表,将学习分散在一周的每一天中,虽然安排了不少于20个小时的时间学习计划,但一周的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影响没,只不过时间安排的更加紧凑了,而且这样分散安排也不至于太辛苦,有利于保持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还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光制定了计划而不能坚持下去也是不行的,所以我着手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
1、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
2、按照既定的时间表来行事
3、即时复习
(二)经常向自己和他人体温
1、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2、保持适量的休息和运动
3、充分利用课程的学习资源,电大为我们提供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大纲,考核说明,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以及网上辅导和教学信息,直播课堂,VBI教学信息等。
除了文字教材是系统学习课程全部内容的主要媒体,必须选用以外其他媒体是学习课程的辅助媒体,我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使用条件选用了以下几种:
音像教材一般都“少而精”,着重讲重点,难点,讲思路和方法。教材中有些学习的内容,当我通过文字教材难以理解清楚时,可能需要看与该内容相关的教学录象或VCD,或听关于该部分内容的录音讲解。
CAI课件目前有自测联系,模拟实验和重,难点解析等几种,一般采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以求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也选择了利用CAI来帮助我的检查,复习和巩固学习的效果
直播课堂,网络和VBI教学资源的特点是更新快,信息传递及时,基本上能够同步地给学生以必要的学习信息和辅导,我会定时收看和浏览,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策略。
文字教材是最基本的学习媒体,又是联系其他媒体和学习资源的纽带,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字教材将主教材和辅导教材合二为一,这样的教材不仅系统的讲授知识,而且在重点和难点的地方会及时提醒我注意和思考,或提醒我将该知识点与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或给予思路,方法的提示等,这种教材更方便自学。
此外,还要积极参加小组学习,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交流学习信息的资料,听面首辅导课,集中精力随着教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努力判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做好听课的笔记,做好平时作业,完成集中实践环节。
以上就是我的自主学习计划,虽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有了这份计划,我的学习就会有一个方向,我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越来越完善这份计划,使自己的学习更加的有条不紊。小组讨论后学习意见
一、课程初识阶段
1、时间安排:开学后第一个月
2、学习任务:了解课程内容和网上学习活动安排,熟悉文字教材的编写体例,确定辅导及补充学习的教材,与当地辅导老师讨论制定学习计划。
二、课程研修阶段
1、学会参与网上学习活动
2、按照当地辅导老师的安排,充分使用好形成性考核作业手册开展自学
3、尽可能多地使用多种媒体教材资源帮助学习
4、关注并争取参与直播课堂教学学习
5、保证时间参加当地的面授辅导学习
6、尽可能结合本职工作开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
总之,作为一门课程,而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正好为我的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依据,为我日常教学工作指明了较为明确的理论目标,学习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对我来说运用现代远程手段学习其实根本不是问题。
答:
一、课程目标编制的实例: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Let's read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两封电子邮件。
2.了解一些有关英语信封的书写知识。
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my pen pal”。,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
【课题】Unit 4 I have a pen pal
【教学重点】
1.阅读let's read部分中的两封电子邮件。
2.了解一些有关英语信封的书写知识。
3.正确书写本课重点句型,并能够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难点】
1.本课的难点是能理解、认读句子:My twin sister Ann likes drawing pictures and making kites.We look the same, but we don't like the same things.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2.本课难点是英语信封的书写格式与中文不一样,学生很容易写反。
【教具准备】
1.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录音、课件、动画素材。
2.两个信封,分别用中文格式和英文格式写好。
3.学过的单词短语的卡片。
【教学过程】
1、Warm up(热身)
活动一:唱一唱
教学参考时间:1-2分钟
(1)教师播放第六单元Let's sing部分歌曲,学生倾听。
(2)学生试着说出歌词。
(3)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跟读歌词。
(4)教师引导学生一边唱歌曲, 一边表演,帮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单词短语。
2、Review(复习)
活动二:拼词比赛
教学参考时间:3-4分钟
1.教师播放课件,画面中快速闪动不同的画面,可以以一秒钟更换一张的频率进行一分钟。
2.画面内容为前面两节课所学的动词短语的图片。如果能够适当改变一下画面,出示学生没有见过的画面最好。
3.课件停止后,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纸,快速地记下看到的单词短语。
4.一分钟后,教师请学生停止记录,在已写的单词短语下面画一条线。
5.教师再次播放课件,30秒钟后停止。学生再次记录。
6.30秒钟后,教师请学生停止记录,在已写的单词短语下面画一条线。
7.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几次反复。同时可以选显示文字或不显示文字。
8.教师利用课件,带领学生自己订正答案。
3、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活动三:了解网络
教学参考时间:3-4分钟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吗?
你上过网吗?你上网通常做什么?
你知道哪些网站?
网络有什么功能?
你知道什么是电子邮件吗?
你发过电子邮件吗?
电子邮件有什么优点?......2.学生自由说一说。
3.教师连接网络,让学生看一看。
4.如果没有条件上网,教师出示课件:将新浪、搜狐、雅虎等几个知名网站的首页制成课件,让学生看一看。
5.教师可以边演示,边告诉学生应如何使用。
活动四:阅读理解
教学参考时间:5-6分钟
1.教师出示Dalin,Xiaolin;Zhang shu and Zhang Ren的照片。
2.提问:Do you remember them?引导学生回答:They are twins.They look the same.3.教师说:Today, we are going to know two more twins.4.学生打开书,或看课件中的课文。
5.布置任务:Let's read the first e-mail,and then answer some questions.6.学生仔细阅读第一封电子邮件。
7.教师说句子,学生判断正误:
Liu Yun is Alice's new pen pal.Alice likes swimming, diving and making kites.Alice's twins sister Ann likes drawing pictures.8.学生回答,教师订正答案。
9.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信的主要内容。
10.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跟读课文。
11.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朗读练习。
12.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学生纠正自我发音。
活动五:做练习
教学参考时间:5-6分钟
1.教师播放课件中第二封电子邮件。
2.学生听录音。
3.出示以下练习:
练习一:圈出听到的单词:
(1)画面中间为空白或第二封电子邮件的图。
(2)画面四周无序排列以下单词:mom dad sister brother grandma grandpa swimming diving singer teacher reporter doctor worker playing the violin listening to music riding a bike making kites writing emails Australia China Canada
(3)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圈出或点击单词。
4.练习二:听课文,完成拼图:
(1)刚才圈对的单词以拼图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中。
(2)周围出现写有课文其他部分的拼图块。(3)教师点击声音开关,播放课文录音。(4)学生听录音,完成拼图。
(5)拖动周围的小拼块,放入正确位置。
(6)摆放正确,拼块留下;不正确,拼块飞回原处。(7)全部拼好后,自动播放课文录音一遍。5.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课文。6.学生两人一组练习朗读。7.学生展示,学生间相互评价。活动六:回答问题
教学参考时间:3-4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p48。2.两人一组讨论,订正答案。3.教师播放课件,出示正确答案。4.学生自己纠正错误。
5.教师指导学生完成Answer the questions活动,教师订正,记忆句型。
4、Let's play(趣味操练)活动七:连词组句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1.教师播放课件:画面上出现一组幻灯片,每张幻灯片上有一个单词。2.鼠标连接每张幻灯片。
3.用鼠标点击任意两张幻灯片,他们的位置就互相交换。
4.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幻灯片的方法,使幻灯片上的单词连成一句话。
5.如果连不对,幻灯片就不播放。完成正确之后,幻灯片播放,并读出句子。6.参考题目:
(1)hobby what is your(2)same we look the but don't like the same we things(3)you something tell me about(4)fun be Australia must(5)like playing writing the I violin and emails 以上句子都选自教材,可以找到声音的出处。
5、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活动八:小知识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1.教师请学生在纸上用中文替Alice写一个给 Liu Yun的信封。2.相互检查,看是否写对了。3.请学生看p54的信封。
4.问学生:这是谁写给谁的信?
5.教师订正答案:这是Alice写给 Liu Yun的信封。
6.请学生与刚才用中文写的信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7.小组讨论。
8.汇报讨论结果:写信人收信人的位置不同。地址的写法不同。
9.请学生试着写一个给教师的信的信封。
10.相互检查,教师订正答案。
活动九:练一练
教学参考时间:4-5分钟
1.完成活动手册P35 6。
2.学生打开书,阅读对话。
3.学生尝试进行回答问题的练习。
4.学生之间相互说一说答案。
5.教师播放录音,或配套课件。
6.学生修正自己的答案。
7.教师请学生订正答案。
8.如果学生能力能够达到,可以让学生朗读。
9.学生完成练习,写在书上。
10.如果学生完成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口头回答,然后再写。
11.教师订正答案。
活动十:小结
教学参考时间:1-2分钟
1.教师请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的重点内容。
2.教师展示板书内容,带读重点句。
3.学生将板书内容抄写在练习本上。
4.请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单词短语进行替换造句练习。
二、对本课教学内容而编制的教学目标的讨论论点:
讨论点一:本课教学目标是否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讨论点二:本课教学目标能否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讨论点三:本课教学目标能否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讨论点四:本课教学目标能否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小组讨论后总结:
本课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基本符合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内容,比较成功,但本课教学目标的确立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可适当修改,添加表现性目标,如:给好朋友写一篇简短的电子邮件等。
三、讨论的情况:
本组成员针对四个讨论论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本课教学目标中以行为目标为主。教学目标能够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也能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课程实施、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但是课程目标中缺少表现性目标。
四、自己吸收到的观点
教学目标的层次不同,指导的范围就不同,目标的类型不一样,针对的对象也各异,但是不管什么样的目标的都应该具备相同的功能,就是通过明确教育活动的目标,提示旨在达到目标的最优的过程和方法,并且成为评价教育活动结果的一种标准。
五、自己对讨论中焦点问题的认识
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后,我能更深刻的体会到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标准的深刻意义:
1、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
2、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
3、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课程目标形成体系。
答: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简述:
校本课程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改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补充,具有学校特色,能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能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第一阶段: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
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负责审议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大决策,研究制定开发、管理条例,检查、监督开发方案执行情况。
第二阶段:需求评估:
我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前期和启动后问卷调查,根据我校校本课程委员会提出的方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评估学生、学校及社区的需求,校领导 探索出以“情感关怀”育人模式为主导,创建艺体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这既体现了我校的办学思想及教育特色,又体现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
第三阶段:课程目标:
我们学校的办学目标: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由此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总体目标为:
? 学会生活,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健全人格,珍爱生命。
? 学树立自信心,张扬个性,展示自我。
? 学会交往,诚实、自信、合作,顾全大局,爱护集体,享受茁壮成长的快乐。
? 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形成创新意识。
具体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5月--2010年7月)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开展调查研究,评估校本课程开发主题资源,撰写调查报告,并构建目标体系,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用问卷、座谈等形式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组织有关人员、专家对学校周边的社区和学校自身的资源开展调查和评价,修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3、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以及掌握文本编写的方法。
(二)实施阶段:(2010年1月起)
1、2010年1月:
撰写调查报告,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探索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实施策略并对其进行评估调整。编写校本课程文本、课程纲要。
2、2010年2月:
① 根据我校学生特点、需求和学校、社区特色资源,探索校本课程的内容。
②开展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验证,并对其进行评估调整,形成校本课程纲要。
③审核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纲要、活动方案等。
④形成校本课程教师操作文本。
⑤形成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
3、2010年3月:
上报我校校本课程所有资料。根据审核意见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操作文本资料等文本进一步进行评估、整理、完善。
(三)小结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1、撰写工作总结、研究报告。
2、修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教师操作文本。
3、课程评价:根据课程研究的资料,对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修订。
在上述三个阶段内,我们明确了我校的办学目标和特色,掌握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家长的愿望,摸清了教师的业务专长,把握了学校周围环境和和学校的办学条件;确立了校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为:我们的家乡、民族文化----我国的传统节日、艺术探究领域、安全与心理教育四个方面。课程内容的来源如下:“我们的家乡”部分的相关资料从镇政府处取得;“民族文化----我国的传统节日”、“艺术探究领域”和“安全与心理教育”部分从国内有关的报刊、杂志、书籍、音像资料中,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取。评价方法采取自评、互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师生参与过程、学习过程、创新过程。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二、校本开发与实施的主要成果:
1、学校教师合作形成了本校校本课程课本《我爱祖国,我爱家》。
2、教师参与课程的决策与实施,发挥了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3、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对课程开发方案,提出讨论的要点:
讨论点一: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体现教育的服务性?
讨论点二: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
讨论点三: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讨论点四: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小组讨论后修改意见: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体现教育的服务性,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本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中,未能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这一方面,讨论后有方案中得到及时修改,方案中增加学习内容:我们的家乡。
二、讨论的情况:
本组成员针对四个讨论论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体现教育的服务性,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本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中,未能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三、自己吸收到的观点:
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的预设内涵就包括要充分利用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学校内以及学校外社区的课程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师生身边现有的各种资源,最大额度的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有效的实施校本课程。
四、自己对讨论中焦点问题的认识
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后,我能更深刻的体会到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改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我们课程学习的基本内容就是这样。不需要死记硬背这些内容,但这个主要内容的线索,也就是重点内容的提示,是很重要的。
第三点,是我们要强调的,本课程的实践运用价值很强,因而我们要充分重视活学活用,也就是要关注教育实践层面的信息,将与我们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专门进行必要的深入的学习,并且加以运用,以课程学习促进实践的发展。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可以增强我们学习的兴趣,二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三可以培养起自主学习的习惯,还可以提高学习的能力水平,引导我们深化学习更多的东西。
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其实就是要努力去做到将教材和我们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