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天来了渗透德育教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美术教案
秋天来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秋天的来临和季节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全方位的感知秋天。
2、鼓励学生大胆地、有个性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秋天”,敢于用美术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3、培养学生注意发现生活美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
三、教学难点:
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大量秋天的图片,秋天的乐曲磁带,碎花布等;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各种废旧纸张,废旧材料,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拿出一张枯树叶)老师今天带来了一片叶子,仔细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生:“黄色,灰色。”
师:树叶怎么会变黄,还落在了地上呢?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美术教案
师:一叶知秋,原来秋姑娘轻轻地一吹,树叶就飘了下来,躺在大地妈妈的怀里,同时也告诉我们秋天来了(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师:“是啊,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老师发现在我们小朋友的身上就有一些秋天的迹象。”(小朋友脱下了夏装,换上了秋装,因为天凉了)
秋天来了,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老师说秋天是一首动听的歌,一起来听听。(板书:秋天是动听的歌)播放音乐《秋天多么美》
秋天就象一个淘气的娃娃,喜欢和我们捉迷藏呢,他会躲在哪儿呢?一起来找找。
师引导:秋天藏在树林里,它把树叶涂成了金灿灿的黄色,落下来的黄叶给大地披上了金黄色的地毯。你找到的秋天是金黄色的
秋天的树林还是红色的呢,满山遍野的枫树红枫树红里泛黄,特别好看。刚才我们在树林里找到了秋娃娃,下面我们到田野里看看,田野里沉甸甸的稻子笑弯了腰,原来田野里的稻子是黄绿相间的。田野里的秋天是白色的呢?认识吗,这是什么植物?胖乎乎的棉桃突出了一团团像雪一样白的棉絮。
果园里的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紫莹莹的葡萄一串一串,晶莹剔透,特别漂亮)想尝尝吗?告诉大家,你尝到得秋天是什么味道的?
秋天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把大地变得五颜六色的。瞧,秋天来了小朋友在干嘛呢?挖红薯,小朋友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小动物也很喜欢秋天,小狗正在黄地毯上追球玩得起劲呢,看来秋天不仅是个丰收的季节还是个快乐的季节。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美术教案
你能用一段完整的话语来赞美秋天吗?
有个喜欢秋天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用美美的文字记录了下来,听他来读读。(播放动画)
秋天悄悄地来了,可又会悄悄地溜走,有什么办法把它留下来呢?我呀,就想把它留在画纸上。
师示范:
1、秋天,稻子熟了,我想画个稻草人帮农民伯伯赶小鸟
2、我想把稻草人画得大大的,因为它是我画中最想表现的物体,就是整幅画的主体物。
3、添上背景,用上秋天的色彩进行涂色。这样我很快就给秋天画了一张完整的像。
聪明的小朋友画出来的秋天肯定和老师不一样,来看看吧,我们来看看几幅别的小朋友表现的秋天吧。
原来秋天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下面就请小朋友在画纸上画出秋天的容貌。
先别急,老师要讲一些作画的要求:
1、构图要大胆,东西要画大一些,可不要缩在一起。(范作欣赏)
2、除了画你还可以用粘贴的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1.学生分成四大组,拿出不同材料进行作业。(放音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美术教案
2.教师巡回辅导,并颁发“最佳纪律奖”
四、作业展评:
1.小朋友笔下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愿意来介绍介绍呢?在你最喜欢的的画下帖上小果实,老师在喜欢的画下帖上大果实
2、老师觉得小朋友把秋天画得美美的,秋天还是一首优美的小诗。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五、课堂总结,结束教学:今天我们用画笔来表现秋天,下节课我们将要用废旧纸张的现成色彩撕纸,拼贴出美丽的秋天,请小朋友好好准备哦。
六、教学反思
第二篇:《秋天来了》教案
《秋天来了》教案
教学目标:
(1)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2)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3)学习创作画的表达形式,能大胆、直率地表现。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教学难点: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教学内容:
让学生从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色之中体验到生活的美,进而运用自己喜爱的多种工具和手段表现秋天。
说明:因为上课时间正值秋季,课前带领学生到校园中漫步,观察周围自然景色,让学生感觉温度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色彩,踩踩树叶“地毯”的感觉,收集秋天的物品,找找小朋友衣着打扮的变化,唱唱秋天的歌,讲讲秋天的故事、、、、感受了秋的气息。
一、导入:
1、秋天到了,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礼物(老师端出装有苹果、梨子、石榴、柿子、橘子、山楂、稻穗、玉米、高粱、棉桃、树叶的篮子,上面盖有一块布。)是什么呢?想瞧一瞧吗?揭开布,展示。
(设计意图:将秋天拟人成秋姑娘,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礼物导入,切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礼物是小朋友喜欢的,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礼物呢?老师端出盖有一块布的篮子,激发学生的渴知兴趣。展示的秋天的果实、:苹果、梨子、柿子、桔子、枣、山楂、农作物:高粱、谷穗、玉米、棉桃…使学生对秋天的各种果实、农作物有了感性的认识。)
2、这是秋姑娘带给我们的礼物,美丽的秋天已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今天朱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去欣赏这美丽的秋天好吗?
(师唱)走、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学生一起唱)
二、新授;
(一)一起去郊游,沿途欣赏秋天的景色。
1、(1)走啊走,我们来到了树林里。秋天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走进树林里去看一看。
(2)欣赏:秋天的树林(多媒体)
秋姑娘来到了树林,把树叶涂成金灿灿的黄色,把枫叶染成红艳艳的红色。满山遍野的枫树呈现出红里泛黄的颜色,山脚就好象穿上美丽的衣裳。无数淘气的叶子娃娃,他们早早地离开了树妈妈,来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就好象给大地披上一条金黄色的地毯。五颜六色的树叶,装点在小河上面,像锦带一样。(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树林。
2、(1)走、走、走、走、走、走、我们继续向前走,我们又来到了田野里。秋天的田野是一派什么样的景象,让我们走进田野里去看一看。
(2)(欣赏)秋天的田野(多媒体)
秋姑娘来到了田野,田野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一个个胖乎乎的棉桃吐出了一团团像雪一样白的棉絮;
玉米可高兴啦,你瞧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牙; 沉甸甸的稻子也早已笑弯了腰; 高粱是最怕见生人的,低着头羞红了脸。(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田野。
3、(1)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还有很多的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2)欣赏:秋天的果园(多媒体)秋姑娘,走进果园里,把柿子抹得红彤彤,像个大红灯笼; 把葡萄擦得紫莹莹,像颗紫珍珠;
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小红灯笼; 黄澄澄的大鸭梨像一只只葫芦悬挂在枝头 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果园。
4、(1)秋天的田野、果园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花园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让我们走进花园里,嗅一嗅花的芳香。(2)欣赏:秋天的花园(多媒体)秋天,走进花园里,芳香扑鼻的桂花开了,让人陶醉; 婀娜多姿的菊花迎风而立; 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云; 这多像是一幅巨大的彩色图画啊!(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花园。
(多媒体设计意图提供大量的信息去拓宽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对秋天童话般的语言的描绘,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色的画面,私语般秋天的音乐,带领学生欣赏平时难得见到的秋天的更为夺目的秋天的景色,使学生更能体味到秋天的美丽。)
(二)秋天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如何用我们的笔把这多彩的秋天留住。
(1)这是一幅加拿大画家汤姆森的《秋》,画家是用什么来表达秋天的:画家用大块面浓浓的色彩直接涂抹,金黄色、黄色、红色、绿色大胆直率地表达出对秋天的感悟,对秋天的赞美。
(2)这位学生表现的是秋天的什么?(秋天的果园里真快乐)用的什么表现方法?水彩笔、铅笔绘画的方法。
(3)这位学生表现的是秋天的什么?(丰收的果园)用的什么表现方法?彩色纸撕贴的方法。
示范(实物投影仪):在撕贴的时候可以巧妙地利用纸张的厚薄.(将纸张团一团,叠一叠,粘在纸上表现胖乎乎的果实。)(4)再来看一幅老师这儿的作品。用的是综合的方法。
①示范(实物投影仪):它的色彩是用颜料涂抹的。是什么工具涂抹的呢?海绵。海绵本身有许多小孔,将颜料直接均匀地涂抹在上面,然后敲击,就可以很快的画出大面积的颜色。敲击的轻,颜色就淡,敲击的重,颜色就深。如果要多种颜色,可以在不同的海绵上涂色,敲击。还可以重复地在一个地方敲击,使颜色更赋予变化。
②下面的树干、果实是用的彩色纸撕贴的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开拓视野,了解创作画的多种表达的手段,进而使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大胆作画。)
(三)小朋友想不想也用我们的笔留住这多彩的秋天呢?
1、小组讨论。可以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互相研究讨论想表现的内容和表现的方法。(设计意图:合作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有目的地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通过交流、互助,既学到了知识又达到了情感的融会。同时有效地节约了作画时间,提高了学生作画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画面的成功感。)
2、说一说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所用的表现方法。
(四)学生作画。完成后贴到美丽的秋天的长卷里。
1、评价:
自评:表现是秋天的什么内容。互评: 师评:
2、秋天的果实对每位学生的画奖励。
(五)结束: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秋天的香甜诱人的果实。
第三篇:秋天来了教案
《秋天来了》教案
一、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了,是秋季!你感到什么变化了吗?(生说)
师:对啊!秋姑娘带着一身清凉走来了,她将替我们赶走夏的燥热,迎来一个收获的季节。那谁能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生说)
师:呀!真美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秋天的小诗歌,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把秋天的美表达出来的。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师:请同学们举起右手,一起和老师写题目《秋天来了》。
2、齐读题目。
3、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师:听说咱班同学都在课前认真地预习这篇课文了,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预习内容。
2、全班交流。
①师随意抽学生读生字。②猜谜语。
四、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比一比,并组词。
骑()洒()奇()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秋天来了》这一课,老师先考考大家,看谁在上节课听的最认真。
二、进一步感悟课文。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全都答对了。下面啊就再次自己读读课文,再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读文。
2、生交流自己读出的感受。
3、再读文,读出这种感受。
三、感悟作者情感。
1、师:同学们读懂的可真多啊!并且能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悟,这一点啊更可贵了。
2、师:你们想没想过作者为什么写这首小诗呢?这首诗中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一下。
3、谁想说?(生交流)
4、师总结:是啊!这篇文章啊,体现了作者知道秋天来了之后的那种惊喜,以及对秋天的无限赞美。那我们就再读这首诗,读出作者的这些情感。①指名读。②师范读。③分组赛读。④全班齐读。
五、齐背这首诗。
六、拓展练习:诗歌欣赏
1、出示诗歌:
2、想一想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和同桌交流一下。
第四篇:《秋天来了》教案
《秋天来了》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内容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通过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自由自在地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能把自己看到的秋景用普通话清楚地说出来与同学交流,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逐步培养认真听的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还处在生长发育期,要训练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学生活泼好动,在交际过程中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在听后对表述者的表现进行评价。【学习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自由自在地感受秋天的美。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学习说简短的话。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评价设计】
1、针对目标1,可以通过指名说和合作交流来完成。
2、针对目标2,可以通过看关于秋天的图片,教师引导来完成。
3、针对目标3,可以通过用句式说话来完成。【教学过程概述】
(一)歌曲导入,启发说话
(二)就近交流,借画学说
(三)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四)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学习过程】
一、歌曲导入,启发说话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教师引导:同学们,歌曲里的小朋友们是在什么地方找到春天的呢?为什么从这个地方可以找到春天?让学生以同桌为小组展开讨论,个别汇报,小结:从“红花”、“绿草”、“黄鹂”等景物中,我们可以找到春天,因为“红花”在春天里开放,“绿草”在春天里发芽,“黄鹂”在春天里歌唱。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读一段话,看看从这段话中,能不能找到春天。媒体出示:“远处稻田一片金黄,庄稼成熟了。树下有落叶,孩了们在捡红叶。近处有葡萄架,两个孩子帮大人摘葡萄。”让学生齐读一遍,然后同桌一组展开讨论: ① 我们能否从中找到春天?为什么?
② 我们从中能够找到什么?是怎么找到的?
让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相机板书“秋天来了”。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就以“秋天来了”为题进行口语交际。就这个题目,我们能说些什么?让学生讨论,汇报,一小结,可以说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说秋天里的景色,比如,“远处稻田一片金黄,庄稼成熟了”,“树下有落叶”,这是秋天才会有的景色。二是说秋天里人的活动,比如,“孩子们在捡红叶”,“两个孩子帮大人摘葡萄”,这是秋天里才有的人的活动。(通过上述环节,意在让学生打开思路、有话可说并且说的时候能抓住秋天的特点。)
二、就近交流,借画学说
1.以同桌同学为一组,就课前自己绘画的内容互相说说画中秋天的景色。要求:
①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秋天的景色。
②刚才所读的几个句子见了“远处”、“近处”显得有条理,大家说的时候,最好也能这样有条理。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对同桌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的是不是秋天的景色,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组织学生评议。评议着重围绕上述两点要求展开,对发言同学表达是否清楚明白和语言是否规范也应予以适当的评价,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接着,另请一对同桌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教师提出“说的景色和说法最好与前一对同学不一样”的要求,以鼓励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语言表达的创造性。随后,可以提出“他们说的好在哪里”、“他们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认为他们说的有不足的地方吗”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2.以前后桌同学为一组,就绘画的内容,互相说说秋天里人的活动。要求:
①说的必须是秋天里才有的人的活动。②说的活动要有人物、时间、地点。
学生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评议时,以上述两点要求为侧重点,但应兼顾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听说态度等。
三、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画中以外的秋天的景色或者发生在秋天里的有趣的事。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四、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回家以后,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邻居小朋友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秋天的景色或者秋天里有趣的事。意在沟通课内外联系,学用结合,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经受实际锻炼,养成真正的交际能力。
第五篇:德育渗透教案
云峰中学2013春季七年级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教案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检验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创造情景,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尊重长辈。情感得到升华。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例如下面的问题: 问题 某校初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这个问题用数学中的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解(328-64)÷44 = 264÷44 = 6(辆)答: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6辆.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学里还学过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
二、探究归纳
方法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办法.解 设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x辆,则共可乘坐44x人.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44x + 64 = 328 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自己试试看.评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过程是:
观察题意,找出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解所列的方程;写出答案.在家里有的同学会发现,你和你的爷爷的年龄存在着倍数关系。你是在逐渐成长,而你的爷爷年龄在逐渐增大。因此我们要尊重我们的长辈。问题 小明比较爱动脑筋,他发现,今年他年龄10岁,他爷爷今年70岁,几年后我的年龄是爷爷年龄的五分之一?方法一:我们可以按年龄的增长依次去试.方法二:也可以用列方程的办法来解.解 设x年后我的年龄是爷爷年龄的五分之一,x年后我的年龄是(13+x)岁,爷爷年龄是(45+x)岁.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得
110x(70x)
5这个方程不太好解,大家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它的解,即只要将x=1,2,3,4,„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哪个数能使左右两边的值相等,这样得到方程的解为 x=3.要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只要把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能否使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如果左右两边的值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
五、检测反馈
1.检验下列方程后面括号内所列各数是否为相应方程的解:(1)5x13x1,,3 82(2)2(y-2)-9(1-y)=3(4y-1), {-10,10} 2.根据班级内男、女同学的人数编一道应用题,和同学交流一下.3.小赵去商店买练习本,回来后问同学:“店主告诉我,如果多买一些就给我八折优惠,我就买了20本,结果便宜了1.60元,你猜原来每本价格多少?”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学反思:本节课抓住了教学的重难点,创造情景,建立师生的交流平台。学生以小组合作,做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生学得很开心,掌握得较好。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学生间能互相帮助,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学习的兴趣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