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渗透德育教案
对数学德育渗透的体会
摘 要: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德育渗透,教师要合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把握德育渗透的基本要求,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数学教学不仅是基础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数学教师不但应加强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认识,而且应当努力发掘德育素材,做到寓德于教,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几年来,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努力探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力求通过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一、挖掘德育因素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渗透于对知识的理解与分析解决之中。
现行教材编排得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有很多对学生渗透德育的素材,如教材中的彩图、章头图、注释、课题学习等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等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学好数学学科的责任感。
(一)利用教材中的彩图、章头图、读一读等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数学的发源地之一。老师首先必须积累和掌握一定的数学发展史实。比如,针对初一学生对数学比较喜欢,但不稳定这一特点,在开学第一课时,可引导学生从自己小学了解的数学名人谈起,感受数学的辉煌历史,既而让学生打开课本看彩图,讲述我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故事,诸如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到七位小数的人。《九章算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公元一世纪所著,其中记载着负数的概念,而欧洲人到15世纪才承认负数。可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负数的国家。在学习几何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家在几何学上的成就,如《周髀算径》、《墨径》等。
每一章的章头图以及有关“读一读”的内容也有这方面的功效。如结合第一章章头图中呈现出的高耸的楼房、奔驰的列车、飞行的飞机,“读一读”中谈储蓄的利息等,可适时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和所取得的成就。
教师要切实转变只注重传授书本知识的旧思想、旧观念,而忽视表面上看似与所学知识无关,实则有很大关系的插图、读一读、想一想等栏目的教学。然而对这些栏目内容的导读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忱。
(二)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培养科学世界观
数学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普遍联系、发展变化、质量互变等观点。但由于这些思想都蕴藏在教材内容中,具有内隐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课标”意图,深入分析教材,努力挖掘德育因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又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对起始课、入门课及新课的教学中,应揭示数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在学习负数时,就可从社会发展历史出发,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入:原始社会人们以打猎为生,由于对猎物的计数和分配而产生了自然数,后来人们发现自然数不能解决“一个物体多人分”等类问题,于是产生了分数,随着生活的需要(如收入与支出、温度计的零上和零下温度)又产生了负数。这样,学生就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有些事实在小学成立,但在初中阶段不能成立,如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1,这样说在小学段是对的;2—5这道题则不能做。升入初中后,这些事实不再成立。还有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轨迹等都体现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圆周长、面积与半径的关系、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函数与图象的关系等又体现出事物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
(三)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既真又美的科学,它具有简洁美、统一美、和谐美、奇异美等。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把数学美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诱发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高尚的首先情操。例如在讲黄金数0.618时,可给学生讲述:生理学家认为,当外界环境温度为人体温度的0.618倍时,人会感受到最舒服;画家们发现,按0.618:1来设计腿长与身长的比例,画出的人体身材最优美;音乐家发现,二胡演奏中的“千金”分弦的比为0.618:1时,奏出的音调最悦耳;教师在讲台上、报幕员在舞台上的最佳位置分别是教育、舞台宽度的0.618处;矩形门框宽与长的比为0.618:1时最得体。再如,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之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等。
(四)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好奇心
初中生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好奇心强,急于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有目的地主动地学习,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种需要,是一种乐趣。如在教学一元一次议程时,我曾设计如下问题:同学们,现在大家心里随便想一个数,把这个数减去2,再除以3,然后加上5,把你得到的最后结果告诉老师,老师就会马上猜到你开始想的那个数(老师给几个同学验证)。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快速猜出来的吗?如果你也学会了这个本领,那回去就可考考你的爸爸妈妈了。这样一来,学生们跃跃欲试,对这章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通过例题教学,解题训练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严谨性,来不得半点马虎,小到一个小数点、一个符号或一个括号的错位或疏忽都会引起大相径庭的后果.因此,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必须做到语言精炼、逻辑严密、书写整洁、作图规范,给学生做好榜样,使他们逐步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另外,教师不能就题论题,而要着重分析和探索解题思路,通过对题目的问题变换、引伸、一题多解、多题一法等训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我讲初二几何题: 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高,AD的中点为M,CN的延长线交AB于点K。求证:AB=3AK,学生很容易想出一两种作辅助线的方法我就顺差他们的思路,引导、鼓励他们再大胆地再去尝试,终于得出14种证法。这不仅教给了他们做这类题的方法,而且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勇气。我又让学生从14种证法中选择比较复合的方法,不仅训练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又训练了他们的收敛思维能力。
二、把握渗透要求
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越来越被重视,但从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却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如愿以偿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应该在“适度”、“力度”、“结合度”等“三度”要求上花功夫。
(一)讲求适度。适度就是恰到好处,德育渗透是将思想、观点、精神、情操等有意识地扩散、影响、迁移、传递给学生,使之在无意识中演变、接受、默化,如果教育的“度数”太高,将会变为政治课,失去数学的教育本质,如果“度数”太低,就将成为单纯的知识课,失去数学的丰富思想情感因素,也失去了数学的本质特征。
(二)把握力度。即要有效的落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常有言者谆谆,听者渺渺的现象,你讲得苦口婆心,口干舌燥,而他却听得十分乏味,无动于衷,仍然故我,究其原因是力度不够,没有撞击学生的心灵,因此要动之以情。特别是差生,要以情育人,善于发现学生的细小的进步,给予足够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灵活施教,不拘一格因人因课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发扬民主平等的教风,使教与学之间产生和谐的共振效应,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要的地方作重点强化,“强其所当强,弱其所当弱”突出重点,联想升华,对一个观点,一种思想,要反复影响,重复传递,连续扩散,多次迁移,直到全部接受。
(三)处理结合度。即选准数学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火力点,然后从这一点喷射出来,注意适度,加强力度,当然,不要刻意地去寻找政治说教之处,否则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只要准确地深挖教材深层次的内涵,分析这些内容在形成和发展学生科学世界观、道德色彩和个性特征方面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和意义,水乳交融般地渗透,天衣无缝般地交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三、提高自身修养
数学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数学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教师要努力提高以下几方面的基本修养,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效运用数学教材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一)数学修养
数学教师对数学应当是情有独钟,酷爱数学,迷恋数学;数学教师应当对数字特别敏感,对运算相当熟练,对数学基础知识滚瓜烂熟,对数学教学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有一定的理论,有丰富的经验;数学教师应当有扎实的数学功底,了解数学发展史,知道著名的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及其成就,随时随地表现出一个数学教师思维活动的敏捷性和逻辑性„„这些就是我所理解的数学修养的内涵。
一个数学教师尤其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数学史。在人类历史上,数学发生和发展,是与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学科及自然学科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数学史就是人类文化史的一部分,数学的每一个新概念的诞生,每一个新问题的提出,每一个新思想、新方法的发现往往都伴随着一个生动精彩的历史故事,都与人们的社会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几何学来源于古代埃及土地面积的测量,三角学来源于古希腊的天文测量,勾股定理及,来源于中国古代测量工具———勾股的制作和在实际测量中的使用等等。在课堂教学中,联系数学史上这些生动的故事,就能将书上干巴巴的数学内容丰满起来,才能让学生看到一片辽阔无边的数学知识的原野。
(二)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的含义很广,包括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知识的了解和领会,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以及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等。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
生物学中有趣的数学问题:蝴蝶等昆虫翅膀图案的轴对称性;基因的“双螺旋结构”中的旋转对称性;植物花瓣数目与菲波那契数列等。
绘画与数学的关系则更为紧密:射影几何,画法几何源于西方近代绘画中的透视理论;数学中的“黄金分割”,则成为绘画中审美的一个准则。
体育中的数学问题还真不少。就以足球为例:足球本身是一个由正五面体和正六正面体组成的“半正多面体”;另外,如比赛场次的安排,评分的办法和计算,名次的排定;比赛场地的画定,跑道上直道和弯道的衔接等等,都存在数学。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提高文化修养是很必要的,若能成为一名文理兼通的数学教师,会让自己的课堂折射出更多的光芒。
(三)语言修养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教师是凭借语言传递信息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准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师的语言修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准确性
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学语言就没有生命。缺乏科学性的语言,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怎样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数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学学科中,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来不得半点含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逻辑地进行推理,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很多数学概念往往一字之差,便有不同的含义。如 “数”与“数字”,“增加”与“增加到”,“数位”与“位数”,“除”与“除以”等。数学教师的语言应“像敲钉子――声声入耳”。
数学教师语言的准确性还指教师的表述要有逻辑顺序,为什么有些孩子听完一节课下来会觉得很疲倦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语言比较混乱,没有清晰的表象,对概念的解释不能由简单到复杂、由近及远、有具体到一般的进行过渡。以至于孩子不得不用全部的力气,才能听懂一点点东西。教师要力求自己的教学语言条理清晰,层次清楚,避免言不及义的废话、不着边际的空话和不必要的重复,尽量不带“口头禅”。
2.简约性
简约性是指教师要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容。数学教师语言的简约性首先体现在提出问题的针对性要明确。如有些老师喜欢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喜欢春节吗?为什么呢?”这个的问题一提,学生的回答可就丰富多彩了,有的说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几天,有的说可以收到礼物„„这时,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拉回到本节课教学中可就要多费很多口舌了。
语言的简约性还包括对学生的“关爱”不要过多。许多教师在课堂中总是不放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回答总是要重复一遍,似乎从老师口中说出的话才是对的,老师说出的话才是学生该注意的。长此以往,一方面学生对于同学的回答不注意倾听,只关注教师的语言;另一方面学生由于自己的回答不能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不愿再回答问题;于是整个一堂课便只闻教师声,不见学生语。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做到“该放手时且放手”。对于一些需要强调或疑问的地方,不妨问一问“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谁来重复一遍?”“他的方法行吗?请大家试一试。”等等。
3.启发性
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启发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因为由“生疑”到“解疑”的过程,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要精选带有重点、关键,学生感到困惑、易错的地方,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去启发。这时,教师应注意开导学生的思路,切不可越俎代庖,先把结论交给学生;应鼓励学生见难解疑,思索争辩,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时教师要抓在关节处,要善于“引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达到活跃思想、开拓思路及发展思维的目的。
此外,语言的启发性还包括 “以情感人”。教师如果没有满怀激情,其语言必然苍白无力,其态度比如冷漠无情,不能感染、启发学生。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充满激情,教师的语言要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只有真挚的感情、和谐的语言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共鸣。
4.趣味性
教学语言的对象是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才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缺少幽默感和教育机智,常会在师生之间筑起无法理解的高墙。数学教师的语言如果能声情并茂、妙语连珠、妙趣横生,一定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特级教师的课就很精彩,而教师的课却很平淡?原因就在于特级教师的语言魅力上。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善于缓和课堂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
(四)情感修养
演员的演出,需要倾注感情;艺术家的作品,需要融入感情;数学教师的上课,更需要满腔的激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学生的一切东西,唯独忘记了一种东西——幸福。数学教师应当通过课堂教学,用自身的数学情感,去培养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会学乐学,浓厚学习数学的兴趣,品尝数学成功的喜悦,享受数学学习中温馨、和谐、协作、互助的情趣。
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教师积极的情绪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良好的情绪可以加速认识活动的进程,而认识过程又能引起良好的情绪效应。
亲切期待鼓励的眼神,富于情感的表情,大方端庄的仪表,恰到好处的手势,适时变化的位置和姿势,师生融为一体,关系亲密,就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心情舒畅地、情绪饱满地学习。端正、醒目、规范、有序的板书;教学中合乎逻辑的分析,熟练的解题技巧,敏锐的判断解答学生学习的疑问,就会使学生由衷地佩服并终身受益。鲜明个性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技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获取方法的同时,获得了美的享受,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这些都是良好的情感修养。
第二篇:德育渗透教案
云峰中学2013春季七年级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教案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检验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创造情景,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尊重长辈。情感得到升华。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例如下面的问题: 问题 某校初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这个问题用数学中的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解(328-64)÷44 = 264÷44 = 6(辆)答: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6辆.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学里还学过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
二、探究归纳
方法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办法.解 设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x辆,则共可乘坐44x人.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44x + 64 = 328 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自己试试看.评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过程是:
观察题意,找出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解所列的方程;写出答案.在家里有的同学会发现,你和你的爷爷的年龄存在着倍数关系。你是在逐渐成长,而你的爷爷年龄在逐渐增大。因此我们要尊重我们的长辈。问题 小明比较爱动脑筋,他发现,今年他年龄10岁,他爷爷今年70岁,几年后我的年龄是爷爷年龄的五分之一?方法一:我们可以按年龄的增长依次去试.方法二:也可以用列方程的办法来解.解 设x年后我的年龄是爷爷年龄的五分之一,x年后我的年龄是(13+x)岁,爷爷年龄是(45+x)岁.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得
110x(70x)
5这个方程不太好解,大家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它的解,即只要将x=1,2,3,4,„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哪个数能使左右两边的值相等,这样得到方程的解为 x=3.要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只要把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能否使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如果左右两边的值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
五、检测反馈
1.检验下列方程后面括号内所列各数是否为相应方程的解:(1)5x13x1,,3 82(2)2(y-2)-9(1-y)=3(4y-1), {-10,10} 2.根据班级内男、女同学的人数编一道应用题,和同学交流一下.3.小赵去商店买练习本,回来后问同学:“店主告诉我,如果多买一些就给我八折优惠,我就买了20本,结果便宜了1.60元,你猜原来每本价格多少?”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学反思:本节课抓住了教学的重难点,创造情景,建立师生的交流平台。学生以小组合作,做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生学得很开心,掌握得较好。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学生间能互相帮助,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学习的兴趣得到培养。
第三篇:德育渗透教案
2013—2014(上)学期音乐德育渗透教案
王醒辰
第一单元 《难忘岁月》
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积极参与歌唱、聆听等音乐实践活动。
(二)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和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背唱《游击队歌》。
(三)聆听歌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 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
(四)聆听《四渡赤水出奇兵》,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内容、音乐情绪,认识歌曲的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
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游击队之歌》 2.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课堂氛围。
互动
(一):
听一听,教师利用课前的几分钟预备时间,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地道战》。上课一开始,教师再请唱《大刀进行曲》 互动
(二):
想一想,这些歌曲反映的是哪个年代的什么事情。学生回答(略)。师:同学们回答很好。这些都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事情。
屏幕展示课题:第一单元 难忘岁月
那么同学们除了以上我们听的外,还能唱哪些反映抗日时期的歌曲。学生纷纷学唱(略)。
二、声情并茂,感悟新知识 互动
(三):
师:同学们听了不少反映抗战时期的音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
这节课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游击队之歌》,听完后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歌曲描绘了游击战士什么样的形象? 1.播放音乐《游击队之歌》。(课件展示)
这首歌曲形象的描绘了游击健儿英勇善战,灵活机智、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极为深刻的表现了革命战士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2.了解历史和作者(课件展示播放背景音乐)
历史时期:1937年,随着卢沟桥事变的隆隆炮声,我们的同胞开始了亡国奴的生活。他们被迫离开家园,扶老携幼,到处流浪,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们英勇的中国人
民不甘心做亡国奴。他们用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等同敌人展开了生与死的较量,中国人民在抗击侵略的战争中,创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描写这些事迹的歌曲很多。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歌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电影音乐《风云儿女》。
3.提问:同学们发现了没有,在这首歌中有一个象声词“嘁嚓”。他出现了几次?在模仿什么声音?这个“嘁嚓”的脚步声反映了游击军战士什么样的形象?脚步轻盈,静悄悄,不让敌人发现。机警、敏捷、灵活的音乐形象。互动
(四)1.听录音为歌曲伴奏:
同学们能不能用我们身边的、随手可得的物品,来模仿这个脚步声,为歌曲伴奏,一起来体验一下游击军战士那种机警灵活的形象。给同学们增加点难度,我要求表现出游击战士从远出走来,又渐渐远去的脚步声。2.随录音轻声演唱:控制音量,自己听见即可。
随录音轻声演唱:声音稍大点,让前后左右的同学听见即可。3.随琴演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唱准确为止。互动
(五)处理歌曲
现在这首歌曲同学们唱的非常准确了,下面咱们一起考虑一下,用什么样的情绪、声音、力度才能把游击战士那种灵活机智、英勇善战、自信、乐观的英雄形象表现出来?
1、前半部分,歌词从个到群,从少到多,从平原到高山,这说明我们的队伍不断在发展壮大。那么同学们体会一下这一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力度来演唱?(轻而有弹性,由弱到强)
2、“夺„„抢„„”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
表现了游击队员同仇敌忾、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定有信心的演唱情绪,力度递进增强。
3、“我们老百姓„„”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抗击侵略,用号召性的、自信的、坚定的声音演唱。
4、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三、再度感受 更深体会
1、舞蹈片段《游击队之歌》(课件展示)
2、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
3、小组讨论:《游击队之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判断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变化?
4、讨论结果交流。
5、教师小结
欣赏 《四渡赤水出奇兵》
一、导入:
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
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二、背景介绍
四渡赤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1935年1月19日,一渡赤水;2月中下旬,二渡赤水;3月,三渡赤水、四渡赤水。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三、课文诵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相结合。)
四、结构分析: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歌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二部分(第7—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歌词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五、(钢琴伴奏)随琴有感情齐唱《保卫黄河》的主题旋律。在歌声中结束。
第四篇:德育渗透教案
课题:蜻蜓飞飞
德育渗透教案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学会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蜻蜓的美。
3、掌握创作的基本方法并以蜻蜓为主题创作一幅作品。教学重、难点:
1、蜻蜓的结构及绘画方法。
2、结合不同的材料,大胆的表现画面。德育渗透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保护益虫的习惯。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蜻蜓观赏VCD、标本、有关蜻蜓的绘画作品。
2、学生准备彩色笔、油画棒、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导入语:“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昆虫世界去认识一个朋友。”播放蜻蜓观赏VCD。
2、小朋友来说说这个朋友长着什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小朋友想不想了解这个新朋友的更多秘密啊,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蜻蜓的家吧!
4、揭示课题:蜻蜓飞飞
三、发展阶段
1、展示蜻蜓标本。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蜻蜓分为:头、胸、腹。胸部有三对足,这是昆虫特有的特征,还有两对透明的对称的大翅膀,上面有很多翅脉。头部有一对触角,还有一双复眼,占据头的大部。腹部较长,上面有很多不同的花纹。)
2、让学生自由提问,还想了解蜻蜓的哪些问题,师引导作答。并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蜻蜓生活习性,如:蜻蜓好湿、下雨天飞得很低,捕捉虫子等。
3、请小朋友一起来讨论:蜻蜓是美丽的,那你们觉得它美在哪呢?
4、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它的美呢?”并请几位同学到黑板进行现场绘画。
5、欣赏书本范图及线描的蜻蜓绘画作品,自由讨论:“看看其他小朋友跟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们好在哪,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四、作业设计
1、作业:请小朋友来为蜻蜓画一个故事,看看谁画的故事最特别,最好。
2、要求:仔细观察蜻蜓的结构,大胆发挥想象力,结合不同的材料把蜻蜓的美表现出来。
五、学生绘画,师巡视并进行辅导
六、收拾与整理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复习知识:蜻蜓分为:头、胸、腹。胸部有三对足,这是昆虫特有的特征,还有两对透明的对称的大翅膀,上面有很多翅脉。头部有一对触角,还有一双复眼,占据头的大部。腹部较长,上面有很多不同的花纹。蜻蜓生活习性,如:蜻蜓好湿、下雨天飞得很低,捕捉虫子等。
2、检查作业:让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给蜻蜓画了一个什么故事。
3、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
展示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大家都来说说,最成功的画和还需努力的地方。(师生互议)
四、课后拓展
提倡小朋友要保护蜻蜓,因为蜻蜓是专吃害虫的益虫,所以不能随意捕捉它!
第五篇:德育渗透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十分”说话。
3.能通过阅读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国王为什么选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机、红笔、奖励学生的小五角星、在黑板上画好一个开满鲜花的花盆和一个空花盆以及一个田字格。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拿出你们做的绿豆实验看看、说说。
一、观看黑板简笔画,导入新课
1.示简笔画(一个开满鲜花的花盆和一个空花盆)揭题。师击掌:小眼睛,看这里,你们喜欢哪幅图?(生说喜欢开了花的花盆)
师:我们都喜欢开满鲜花的花盆,可有一个国王却被一个空花盆吸引住了,(板书:空花盆)更喜欢一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板书:手捧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篇课文。(板书:29)(多媒体播放课题)
2.齐读课题二遍。
3.这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谁?
二、认识花盆宝宝,快乐学字 1.借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个要求:借拼音认真读课文;圈出课后的生字多读几遍;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一标。(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2.反馈:演示多媒体课件(带拼音的12个生字),我们来喊出这些花盆里的生字宝宝。指名一排排读,再齐读。
师:你发现什么?(后鼻音、平舌音的字等,重点“盛”)
演示多媒体课件:(4个前鼻音、2个后鼻音、2个翘舌音、1个平舌音的字)。归类齐读。
演示多媒体课件:(去拼音的字)去掉它们的帽子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指名读12个生字再齐读)
演示多媒体课件:(花盆、挑选、宣布、十分、发芽、规定、盛开、一丝、表情、煮熟)我们来做游戏,给生字找个小伙伴,读对了花盆会开出美丽的花来。(学生开火车读)
3.写字(我发现你们的嘴巴都很会读书,现在再来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示多媒体课件:田字格的“分”字(1)观察田字格中的部位。(上八下刀)
(2)怎样写得好看?(结构挨紧,四边留地方,写在田字格正中)表扬学生真会观察,真细心。(奖励小五角星)
(3)在田字格中范写:左上格撇,右上格捺,横折勾在横中线上,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点上起笔写撇。
(4)生在田字格中练写“分”字。描红一个,写两个,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5)在幻灯机下展示写得不够好的字,用红笔纠正,再展示写得好的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感悟 1.我们把这些字送回课文读读看,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听听他读得怎么样?(生评一评)
2.理解“继承人”的意思:就是要继承王位的人,要做国王的人。
四、观察插图,感读第二自然段
1.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开心,都在想:我要种出最美的花,做国王继承人。其中有个叫雄日的孩子也这么想,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种花的?
2.(多媒体演示文中第一幅插图)种出花来了吗?是不是他不用心?你们自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哪句话写这个意思,用笔画出来。
3.从文中哪句话中读出来的?(生回答)
演示多媒体(他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请生读读,初步感悟。老师这还有一句,演示多媒体(他用心地培育花种。)看看有什么不同处。(生回答,师表扬:你眼睛真亮)再指生读:让生用读声告诉我。注意重读“十分”。(你们真是一些会读书的孩子。)
你还能给“十分”换个什么词吗?个性化朗读。(学生很用心地读,非常用心地读、特别用心地读)从你的语言、神态中我看出了你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
4.示多媒体课件引读:(十天过去了,种子没发芽;他很着急,一个月过去了,种子却还没发芽;他更加着急了,又给种子施肥浇水,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五、情境体验,师生表演读第三自然段
1.国王规定的日子到了,种子仍旧没发芽,雄日只好捧着这个空花盆来到街头。这时许许多多的孩子怎样来的?多媒体演示:“国王规定的日子……许许多多的孩子……”师生配合读。
2.现在我们就是这些捧着鲜花的孩子们,你们想想我们手上捧的花有什么颜色的?(用上“有……有……有……还有……”)很多颜色可以用“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来形容。瞧,有的同学脸上都有笑容了,美滋滋地想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
3.是呀,花盆里的花儿多美呀,孩子们笑得多甜呀。国王是怎么做的?学生表演不高兴。你看他表演得真好,脸上一点儿高兴的表情也没有。“一丝”就是“一点儿”。老师再来当国王,表演不高兴。师边读边演。
4.国王看到手捧空花盆的雄日,说了什么?请一个同学扮演这个高兴的国王,老师扮演雄日,我们来演演说说(师填补文中空白:雄日回答国王的话)。同桌配合演。
六、观察插图,感悟第四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文中第二幅插图,生观察手捧鲜花的孩子们表情怎样?心情会怎样?引出第四自然段读读。(生回答,并请生用不高兴、不服气、很生气、难过、伤心地语气读读)
2.他们还会说些什么?
全班学生扮演孩子们,老师扮演国王,再由生带着自己的感受问:为什么您让他做继承人呢?师直接回答文中最后一句话(多媒体出示句子)。你们自己读读,看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再指名读。读出问句的语气,齐读,练习读。
拿老师做的绿豆实验给孩子们观察,让学生明白煮熟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
3.那些孩子手捧的鲜花哪来的?生想象说。雄日捧了一个空花盆来,你觉得他怎么样?(最诚实)
4.现在知道国王为什么要选雄日做继承人了吗?(板书:诚实)5.你就做国王,当孩子们面说说吧。(生再读文中最后一句话)谁还想读?
6.师指黑板上的鲜花说:盛开的鲜花是很美丽,但最美的花却是心灵之花,(板书:最美的花)是什么呢?(画诚实花)
七、拓展
1.你还想对文中的谁说句什么。2.关于诚实有许多名言谚语,送名言谚语(1)火要空心,人要实心(2)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你们下课后可以收集一些这样的名言谚语。
八、结束语
今后,我们要像这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学习,学习他做一个诚实的人,让我们再把“诚实”读三遍。就让这朵诚实之花永远地开在雄日的心中,也开在(生:我们的心中吧!)
板书设计:
诚
实
手捧(空花盆图)的孩子
(鲜花盛开的花盆)
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