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渗透德育教案
语文渗透德育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学写7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文词的优美。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文词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策略:
1、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学习。
2、识字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
3、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朋友,(播放课件)这是谁?板书小鱼,请你们用最甜最亮的嗓子叫叫它。
2、小鱼儿在干什么呢?(小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小鱼儿玩了一整天,它说:“玩累了,要睡了。”于是,小鱼儿进入它那甜甜的梦乡。
3、学生拿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梦”字,谁来读读这个字,注意后鼻音。
4、齐读课题。小鱼做了一个怎样梦呢?听——课文配乐朗读。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喜欢这首儿歌吗?轻轻打开书翻到P72,先择自已喜爱的方式读儿歌,可以小声读,大声读,也可以捂着耳朵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圈出。可以想哪些办法?(问老师、请教同学、看拼音、看查字表)好,开始吧!看谁读得最过瘾!
2、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带劲,瞧,儿歌中的生字宝宝带着微笑来到了我们身边,快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吧!(出示生字)
老师出示一幅图,根据图来猜猜是什么字?可要认真看!看图猜“落”字,用“落下来” 练习说话。看图猜“睡”字,“目”与眼睛有关。看图猜“尾巴”,“嘴”。b、加笔画的游戏
问:“力”字加两笔可变成什么字?(办、为)怎么记住它们? 猜谜:一点在外,一点在内,为啥分开,全靠有力。打一字(为)
总结:“办”与“为”两点的位置不同,书写顺序不同,让学生拿出写字本写“办”与“为”各一个。
C、看你们写得真认真,现在,我们轻松轻松,跟生字宝宝做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三、细读品悟。
1、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和生字宝宝成为了好朋友,有了生字朋友的帮忙,我们就可以正确读儿歌了。这回,请你们放开喉咙读儿歌,读完数一数儿歌有几句话,把它标好。
2、汇报:共有4句话。
3、这首儿歌里,你最喜欢哪一句?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4、课件随机出示相应 1第一句:
为什么喜欢?在池塘妈妈怀里睡,感到幸福。
2第二句:
a天上的星星真的会落下来吗?(不会)那“珍珠被”是什么?(板书“珍珠被”)
b星星的倒影在池塘里,一闪一闪的,像珍珠做的被子。C说话练习,(谁)_____为(谁干什么)__________。
d谁来试试,把第二句读得像画面一样美。全班也美美地读这句。3第三句:
a、听催眠曲,问:风儿真的会唱催眠曲吗?(不会,那是风声)板书催眠曲
b、风儿一吹,水面起了什么变化?(一层一层的波浪出现)。C、小鱼的摇篮是什么?
板书 摇篮推
d练习朗读(读轻一些,慢一些,别把小鱼儿吵醒了。)
4第四句
a甜甜的梦,还可以说什么样的梦?(幸福,快乐,美好„„)
b创设情境,播放催眠曲:小鱼在贝壳里美美地睡着了,还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在它甜甜的梦里会梦见什么呢?请你们轻轻闭上眼睛,尽情想像你就是这条可爱的小鱼,听着这美妙的摇篮曲,睡在星光下,躺在摇篮里,你会梦见什么?
C、来,可爱的小鱼们,把你甜甜的梦说给大家听听吧!
5、刚才,每位同学都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做了这么多甜甜的梦,现在让我们甜甜地来读一读小儿歌吧!可以边读边加上自己喜爱的动作。
6、试着把儿歌背下来。
四、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鱼的梦》,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请你们回家后,把小鱼的梦用美妙的图画表现出来。
第二篇:语文德育渗透教案文档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六课最后的姿势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是谁最后的姿势这个姿势是怎样的课文讲述的 故事给你怎样的感觉
3、是呀这是一个悲壮、令人感动的故事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课题。
二、浏览课文找描写最后姿势的句子。
1、要求那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谭老师最后的姿势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笔 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
三、第一次最后的姿势
1、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 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2、过渡那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4-7 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关键的词句品读品读细细地体会。
3、谁来说说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作出这选择的呢
4、出示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5、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越来越危急了
出示第五自然段
6、范读地洞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7、齐读4—7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次最后的姿势
1、过渡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对谭老师最后姿势的描述出现在人们的话语里出示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
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2、“死死地”。想象砖块掉下来了砸得谭老师鲜血直流但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
死死地护住学生楼板压下来了谭老师后脑被砸得深凹下去但是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
死死地护住学生鲜血喷涌疼痛难忍但谭老师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
3、被深深震撼的还有谁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9、10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 会。谭老师面对危险将生死置之度外他飞身一扑用他的双臂为学生牢牢地守住了生命 之门怎能不让人震撼呢读好句子。
4、出示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 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你觉得老师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如果他不顾那四位离开教室他„„如果他要留在教室 里保护四位学生他„„这就叫生死攸关。读词是呀他明知道留下来是死但他还 是果敢地留下来了飞身扑去怎能不让人震撼呢读好句子
5、谭老师为什么会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挺身而出、舍生取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 生牢牢守护生命之门呢
6、让我们一起再来看这句话出示“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 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7、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作者通过对救援人员、获救学生、老师的话得描述通过侧面 描写的方法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谭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挂在嘴上的更多的是表现
在行动里的。他最后的姿势让我们深深地震撼。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一起读好第八第十自然段。
五、学习第三次最后的姿势
1、引读十一自然段谭老师是一位特级教师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 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在教师眼里谭老师是最爱孩子的他在操场上看到一颗小 石子都会捡起来生怕学生玩耍时受伤然而音乐起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 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 最后的姿势
2、课文学到这儿你心中是否和老师一样涌起了千言万语请你用谭老师我想 对你说„„写写你此刻的感受。
3、交流、小结谭老师这最后的姿势不仅震撼了获救的四个学生不仅震撼了在场 所有的人更深深地震撼了所有的中国人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4、难怪人们会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六、总结
1、其实在5.12中在那灾难爆发的那一刻不仅仅是谭千秋老师还有很多很多的 老师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学生的生存他们都用自己最后的姿势震撼了所有的人
他们用生命铸就如天大爱诠释了最高尚的师德灵魂演绎了爱与责任最深刻的含义让我
们一起瞻仰那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图片、音乐
2、欣赏时师解说。
3、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满怀敬意、满怀感动再一次读课题最后的 姿势。
七、作业
搜集汶川地震中让你感动的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第三篇: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沙漠中的绿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想象园林工人爱护花草树木的具体行为。
情感目标: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家园,努力改造、维护美好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园,努力改造、维护美好环境的情感。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沙漠中的绿洲》。
我们先来默写四个词语。(四个学生板演,其余学生默在纸上)咸而板结 不毛之地 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 请同学们对照黑板自查
2、引入。
哪个同学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出你对这四个词语的理解 先读前两个词
读得真好!(或:在读词时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景象,你会读得更好,再试试)我们来看看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沙漠 再读后两个词
想看看鲜花遍地的城市吗?
我们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个是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一个是鲜花遍地、绿树成阴的美丽城市。其实,它们都是迪拜的照片,左边这张是改造前的迪拜(板书),右边这张是改造后的迪拜。
二、品读课文。
迪拜人民是怎样让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变成鲜花遍地、绿树成阴的美丽城市的呢?(板书“?”)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有关词句,用直线划出来。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划。指名交流。
出示相关句子,引导感悟。
预设1:
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理解“精心侍弄”。(擦去“?” 板书 精心侍弄)从哪里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 预设A:浇水。
花草树木下面埋着自来水管,能源源不断地输出淡水到花草树木的根部,为什么还需要浇水?
预设B:洗尘。
那园林工人认为他是在给花草树木洗尘吗? 预设C:洗脸
这让你体会到园林工人把花草树木当成什么了?
怪不得作者觉得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这样一洗,蒙上灰尘的花草树木变得怎样了?
请把花草树木更漂亮的句子读出来: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其实,从小苗到参天大树,从小苗到芬芳的花朵,期间,花草树木会遇到很多情况,缺少营养啦,长虫子啦,被晒蔫啦„„
我们联系生活中看到听到的,想象一下:
当花草树木蒙上灰尘时,园林工人给它们洗脸,树叶变得更绿,小草变得更翠,鲜花变得更艳;
当花草树木 时,园林工人给它们,树木长得更,小草挺得更,鲜花开得更。(小练笔)
请大家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想象。
这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那么,只有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吗? 不是?那你又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出示:我们来到迪拜访问。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者在草地上行走。的确,从迪拜的美景,迪拜人民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那么,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呢?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找有关词句,用曲线画出来。学生边默读边划线。指名交流。
原因a: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那这“很大的代价”到底有多大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据调查,把一个孩子从小学培养到大学,平均要花13万人民币。)文中哪些句子能说明国家要花很大的代价来培植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为什么要买来泥土?(土是咸的 咸而板结的沙石 这种恶劣的环境没法种植花草树木)
为什么要买来淡水?(水也是咸的 不适合种植花草树木)为什么要买来花草树木?(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寸草不生的地方)三个“买来”: “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说明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指导再读第一句)
买来了这些东西就能“鲜花遍地、绿树成阴”了吗?那还要做哪些工作?(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综合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是啊,他们要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买来的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他们要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买来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语言练习)
也就是说,除了花钱,还要人力,这代价可真大呀!所以,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所以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
阿联酋的人民为什么要花“很大的代价”去培植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并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呢?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或: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原因b:“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
原因c: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对,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会有良好生存环境,所以阿联酋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所以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所以才有了迪拜这个沙漠中的绿洲。
那么,这样的绿洲只有迪拜一个吗? 不是?你又是从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呢?
出示: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点出对比图。原本白茫茫的沙漠中竟出现了这么多的绿洲,这真是人间奇迹!让我们伴着音乐,跟着画面,进入阿联酋,进入迪拜,去感受一下这人间奇迹吧!
你看,绿草如茵,鲜花如霞,高楼林立,绿树成阴,小桥如虹,美景如画,这是要花多大的代价,多少的心思,怎样爱护才能创造出来的奇迹呀?!
三、德育渗透。
走在这样的城市,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那么,走在我们苏州的街头,你又会怎样做呢?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看来,阿联酋人民的共同认识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共识: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看来,阿联酋人民的好习惯也将成为我们的好习惯: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者在草地上行走。
看来,我们苏州也将变得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如迪拜这般美若天堂!
四、作业设计。
最后,请同学们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给我们的亲朋好友介绍一下今天你看到的奇迹。
板书设计:
沙 漠 中 的 绿 洲
咸而板结 精心侍弄 绿树成阴
——————
不毛之地 美 鲜花遍地
预设2:
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为什么要买来泥土?(土是咸的 咸而板结的沙石 这种地方没法种植花草树木)为什么要买来淡水?(水也是咸的 不适合种植花草树木)为什么要买来花草树木?(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寸草不生的地方)三个“买来”: “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说明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指导再读第一句)
买来了这些东西就能“鲜花遍地、绿树成阴”了吗?那还要做哪些工作?(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综合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是啊,他们要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买来的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他们要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买来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语言练习)
也就是说,除了花钱,还要人力,这代价可真大呀!所以,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那这“很大的代价”到底有多大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据调查,把一个孩子从小学培养到大学,平均要花13万人民币。)所以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理解“精心侍弄”。(板书 精心侍弄)
从哪里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 预设A:浇水。
花草树木下面埋着自来水管,能源源不断地输出淡水到花草树木的根部,为什么还需要浇水?
预设B:洗尘。
那园林工人认为他是在给花草树木洗尘吗? 预设C:洗脸
这让你体会到园林工人把花草树木当成什么了?
怪不得作者觉得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这样一洗,蒙上灰尘的花草树木变得怎样了?
请把花草树木更漂亮的句子读出来: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其实,从小苗到参天大树,从小苗到芬芳的花朵,期间,花草树木会遇到很多情况,缺少营养啦,长虫子啦,被晒蔫啦„„
我们联系生活中看到听到的,想象一下:
当花草树木蒙上灰尘时,园林工人给它们洗脸,树叶变得更绿,小草变得更翠,鲜花变得更艳;
当花草树木 时,园林工人给它们,树木长得更,小草挺得更,鲜花开得更。(小练笔)
请大家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想象。
这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那么,只有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吗? 不是?那你又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出示:我们来到迪拜访问。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者在草地上行走。的确,从迪拜的美景,迪拜人民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阿联酋的人民为什么要花“很大的代价”去培植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并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呢?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或: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原因a:“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
原因b: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对,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会有良好生存环境,所以阿联酋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所以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所以才有了迪拜这个沙漠中的绿洲。
那么,这样的绿洲只有迪拜一个吗? 不是?你又是从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呢? 出示: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点出对比图。原本白茫茫的沙漠中竟出现了这么多的绿洲,这真是人间奇迹!让我们伴着音乐,跟着画面,进入阿联酋,进入迪拜,去感受一下这人间奇迹吧!
你看,绿草如茵,鲜花如霞,高楼林立,绿树成阴,小桥如虹,美景如画,这是要花多大的代价,多少的心思,怎样爱护才能创造出来的奇迹呀?!
三、德育渗透。
走在这样的城市,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那么,走在我们苏州的街头,你又会怎样做呢?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看来,阿联酋人民的共同认识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共识: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看来,阿联酋人民的好习惯也将成为我们的好习惯: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者在草地上行走。
看来,我们苏州也将变得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如迪拜这般美若天堂!
四、作业设计。
最后,请同学们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给我们的亲朋好友介绍一下今天你看到的奇迹。
板书设计:
沙 漠 中 的 绿 洲
咸而板结 精心侍弄 绿树成阴
——————
不毛之地 美 鲜花遍地
预设3:
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那这“很大的代价”到底有多大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据调查,把一个孩子从小学培养到大学,平均要花13万人民币。)文中哪些句子能说明国家要花很大的代价来培植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为什么要买来泥土?(土是咸的 咸而板结的沙石 这种恶劣的环境没法种植花草树木)
为什么要买来淡水?(水也是咸的 不适合种植花草树木)为什么要买来花草树木?(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寸草不生的地方)三个“买来”: “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说明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指导再读第一句)
买来了这些东西就能“鲜花遍地、绿树成阴”了吗?那还要做哪些工作?(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综合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是啊,他们要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买来的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他们要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买来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语言练习)
也就是说,除了花钱,还要人力,这代价可真大呀!所以,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怪不得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理解“精心侍弄”。(板书 精心侍弄)
从哪里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 预设A:浇水。
花草树木下面埋着自来水管,能源源不断地输出淡水到花草树木的根部,为什么还需要浇水?
预设B:洗尘。
那园林工人认为他是在给花草树木洗尘吗? 预设C:洗脸
这让你体会到园林工人把花草树木当成什么了?
怪不得作者觉得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这样一洗,蒙上灰尘的花草树木变得怎样了?
请把花草树木更漂亮的句子读出来: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其实,从小苗到参天大树,从小苗到芬芳的花朵,期间,花草树木会遇到很多情况,缺少营养啦,长虫子啦,被晒蔫啦„„
我们联系生活中看到听到的,想象一下:
当花草树木蒙上灰尘时,园林工人给它们洗脸,树叶变得更绿,小草变得更翠,鲜花变得更艳;
当花草树木 时,园林工人给它们,树木长得更,小草挺得更,鲜花开得更。(小练笔)
请大家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想象。
这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那么,只有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吗? 不是?那你又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出示:我们来到迪拜访问。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者在草地上行走。的确,从迪拜的美景,迪拜人民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阿联酋的人民为什么要花“很大的代价”去培植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并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呢?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或: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原因a:“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
原因b: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对,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会有良好生存环境,所以阿联酋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所以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所以才有了迪拜这个沙漠中的绿洲。
那么,这样的绿洲只有迪拜一个吗? 不是?你又是从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呢?
出示: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点出对比图。原本白茫茫的沙漠中竟出现了这么多的绿洲,这真是人间奇迹!让我们伴着音乐,跟着画面,进入阿联酋,进入迪拜,去感受一下这人间奇迹吧!
你看,绿草如茵,鲜花如霞,高楼林立,绿树成阴,小桥如虹,美景如画,这是要花多大的代价,多少的心思,怎样爱护才能创造出来的奇迹呀?!
三、德育渗透。
走在这样的城市,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那么,走在我们苏州的街头,你又会怎样做呢?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看来,阿联酋人民的共同认识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共识: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看来,阿联酋人民的好习惯也将成为我们的好习惯: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者在草地上行走。
看来,我们苏州也将变得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如迪拜这般美若天堂!
四、作业设计。
最后,请同学们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给我们的亲朋好友介绍一下今天你看到的奇迹。
板书设计:
沙 漠 中 的 绿 洲 咸而板结 精心侍弄 绿树成阴
——————
不毛之地 美 鲜花遍地
第四篇:德育渗透教案
云峰中学2013春季七年级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教案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检验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创造情景,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尊重长辈。情感得到升华。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例如下面的问题: 问题 某校初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这个问题用数学中的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解(328-64)÷44 = 264÷44 = 6(辆)答: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6辆.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学里还学过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
二、探究归纳
方法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办法.解 设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x辆,则共可乘坐44x人.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44x + 64 = 328 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自己试试看.评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过程是:
观察题意,找出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解所列的方程;写出答案.在家里有的同学会发现,你和你的爷爷的年龄存在着倍数关系。你是在逐渐成长,而你的爷爷年龄在逐渐增大。因此我们要尊重我们的长辈。问题 小明比较爱动脑筋,他发现,今年他年龄10岁,他爷爷今年70岁,几年后我的年龄是爷爷年龄的五分之一?方法一:我们可以按年龄的增长依次去试.方法二:也可以用列方程的办法来解.解 设x年后我的年龄是爷爷年龄的五分之一,x年后我的年龄是(13+x)岁,爷爷年龄是(45+x)岁.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得
110x(70x)
5这个方程不太好解,大家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它的解,即只要将x=1,2,3,4,„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哪个数能使左右两边的值相等,这样得到方程的解为 x=3.要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只要把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能否使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如果左右两边的值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
五、检测反馈
1.检验下列方程后面括号内所列各数是否为相应方程的解:(1)5x13x1,,3 82(2)2(y-2)-9(1-y)=3(4y-1), {-10,10} 2.根据班级内男、女同学的人数编一道应用题,和同学交流一下.3.小赵去商店买练习本,回来后问同学:“店主告诉我,如果多买一些就给我八折优惠,我就买了20本,结果便宜了1.60元,你猜原来每本价格多少?”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学反思:本节课抓住了教学的重难点,创造情景,建立师生的交流平台。学生以小组合作,做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生学得很开心,掌握得较好。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学生间能互相帮助,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学习的兴趣得到培养。
第五篇:德育渗透教案
2013—2014(上)学期音乐德育渗透教案
王醒辰
第一单元 《难忘岁月》
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积极参与歌唱、聆听等音乐实践活动。
(二)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和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背唱《游击队歌》。
(三)聆听歌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 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
(四)聆听《四渡赤水出奇兵》,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内容、音乐情绪,认识歌曲的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
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游击队之歌》 2.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课堂氛围。
互动
(一):
听一听,教师利用课前的几分钟预备时间,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地道战》。上课一开始,教师再请唱《大刀进行曲》 互动
(二):
想一想,这些歌曲反映的是哪个年代的什么事情。学生回答(略)。师:同学们回答很好。这些都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事情。
屏幕展示课题:第一单元 难忘岁月
那么同学们除了以上我们听的外,还能唱哪些反映抗日时期的歌曲。学生纷纷学唱(略)。
二、声情并茂,感悟新知识 互动
(三):
师:同学们听了不少反映抗战时期的音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
这节课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游击队之歌》,听完后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歌曲描绘了游击战士什么样的形象? 1.播放音乐《游击队之歌》。(课件展示)
这首歌曲形象的描绘了游击健儿英勇善战,灵活机智、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极为深刻的表现了革命战士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2.了解历史和作者(课件展示播放背景音乐)
历史时期:1937年,随着卢沟桥事变的隆隆炮声,我们的同胞开始了亡国奴的生活。他们被迫离开家园,扶老携幼,到处流浪,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们英勇的中国人
民不甘心做亡国奴。他们用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等同敌人展开了生与死的较量,中国人民在抗击侵略的战争中,创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描写这些事迹的歌曲很多。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歌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电影音乐《风云儿女》。
3.提问:同学们发现了没有,在这首歌中有一个象声词“嘁嚓”。他出现了几次?在模仿什么声音?这个“嘁嚓”的脚步声反映了游击军战士什么样的形象?脚步轻盈,静悄悄,不让敌人发现。机警、敏捷、灵活的音乐形象。互动
(四)1.听录音为歌曲伴奏:
同学们能不能用我们身边的、随手可得的物品,来模仿这个脚步声,为歌曲伴奏,一起来体验一下游击军战士那种机警灵活的形象。给同学们增加点难度,我要求表现出游击战士从远出走来,又渐渐远去的脚步声。2.随录音轻声演唱:控制音量,自己听见即可。
随录音轻声演唱:声音稍大点,让前后左右的同学听见即可。3.随琴演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唱准确为止。互动
(五)处理歌曲
现在这首歌曲同学们唱的非常准确了,下面咱们一起考虑一下,用什么样的情绪、声音、力度才能把游击战士那种灵活机智、英勇善战、自信、乐观的英雄形象表现出来?
1、前半部分,歌词从个到群,从少到多,从平原到高山,这说明我们的队伍不断在发展壮大。那么同学们体会一下这一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力度来演唱?(轻而有弹性,由弱到强)
2、“夺„„抢„„”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
表现了游击队员同仇敌忾、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定有信心的演唱情绪,力度递进增强。
3、“我们老百姓„„”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抗击侵略,用号召性的、自信的、坚定的声音演唱。
4、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三、再度感受 更深体会
1、舞蹈片段《游击队之歌》(课件展示)
2、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
3、小组讨论:《游击队之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判断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变化?
4、讨论结果交流。
5、教师小结
欣赏 《四渡赤水出奇兵》
一、导入:
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
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二、背景介绍
四渡赤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1935年1月19日,一渡赤水;2月中下旬,二渡赤水;3月,三渡赤水、四渡赤水。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三、课文诵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相结合。)
四、结构分析: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歌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二部分(第7—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歌词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五、(钢琴伴奏)随琴有感情齐唱《保卫黄河》的主题旋律。在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