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先进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发展先进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庙沟中学 田彩霞
复习目标:
1、知道我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重要组成离不开伟大的民族精神。
2、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重要性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
3、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对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考点链接:
考点81 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考解析:近三年中考中,均已考查到该考点。2012年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以第十二次省代会为切入点考查“陕西精神”)。2011年和2010年分别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2010年以玉树地震为切入点考查了民族精神)。
一、导入新课——聚焦热点时事新闻
二、知识体系
(一)民族精神
1、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
2、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分析每组材料中体现出人们怎样的精神品质?(小组合作探究)
3、通过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中华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4、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做法。
6、在弘扬的培育民族精神的生活实践中,你参加过那些具体的活动?
(二)、先进文化
1、回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了解发展先进文化的目标。
2、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根本任务。
3、青少年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贡献。
三、中考回放:
多媒体展示中考考题,分析试题所考该考点的形式和类型。
1.(2011.陕西)2010年12月7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重视发展民族教育,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这一规定的指出()
①表明我省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②体现我省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③说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我省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是因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2.陕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时代需要精神,精神需要传承。
新闻 2012年5月7日,在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省委书记赵乐际提出,要大力弘扬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陕西精神。
(1)在全省弘扬“陕西精神”有什么意义?
(2)作为陕西的中学生,应如何彰显“陕西精神”?
四、备战中考——试题精炼
1、在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面前,当地政府和群众紧急行动,全力投入抢险救灾的斗争中,芦山县城堵塞的交通渐渐得到恢复,人们重建希望的家园。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 的精神。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2、弘扬暴雨中爆发的“正能量”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有气象记载以来最强的暴雨。暴雨中,无论是排水的工作人员,还是指导交通的警察,无论是网友自发组成接人车队,还是主动提供帮助的市民,他们都用爱心传递着质朴的感动和温情,传递着不被大雨浇灭的“正能量”。
1、“正能量”是哪一种精神的集中体现?
2、为了呼吁更多的人积极弘扬“正能量”,播撒爱心。请你写一条宣传标语。
注:本文为2013年中考庙沟中学五校联片复课研讨上的做课教学设计
第二篇:第十九讲 弘扬民族精神 发展先进文化
第十九讲
弘扬民族精神 发展先进文化
1.(2009福州中考)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艺谋奥运团趴的颁奖词: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颁奖词体现了(C)
A.中华文化一直领先世界 B.中华文化取代了世界文化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解析】C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特点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2009永春)为了抢救保存各地的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2008年10月,中国语言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一位网友说:“我感觉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B)。
①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②这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必要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④对于中国优秀文化,不但要弘扬更要注意创新赋予时代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这样才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B 本题考查保护语言的重要性。3.(2009贵阳中考)
【解析】A 4.(2009山西中考)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为贵”的思想仍彰显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林和各级政府的行为中,这表明传统文化(C)
A.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与时代相结合,在实践中
D.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解析】C本题考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5.(09乌鲁木齐)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中说:“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连成一本。文化的发展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在相互影响中多元共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文化贡献在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它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这表明(C)
①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②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排斥
③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④对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C本题考查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性。②项的认识是错误的,不符合文化大交流,和谐相处的世界大趋势。6.(2009无锡)C
【解析】C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2009南京中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A.爱国主义 B.自强不息 C.勤劳勇敢 D.团结统一 【解析】A 8.(2009泉州中考)2008年,中国艰难与成功并存。三次表彰大会,三种民族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洗礼,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说明(A)
①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
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在当代,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弘扬民族精神是当前国家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A本题考查对民族精神的理解。③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④项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国家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
9.(2009安溪中考)越是大灾大难面前,越是关键时刻,民族精神越能显示其威力。
在伟大抗震救灾斗争中形成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一伟大精神体现了(D)
①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②中华民族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 ③中华民族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④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和不可战胜的雄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D 本题考查对民族精神作用的理解。
10.(2009荆州中考)
【解析】C ④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没有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11.(2009贵阳中考)
【解析】A 12.(2009浙江湖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A .思想道德建设 B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 .政治文明建设 D .民主法制建设 【解析】A
13.(2009无锡中考)C
【解析】C 14.(18分)(2009江西中考)在迎接祖国60华诞之际,让我们心系祖国,放眼世界,畅想未来。
(1)[感受中华魅力](4分)
北京奥运会以一场无以伦比的开幕式震撼了世界:击缶而歌、水墨画卷、古老汉字、传统京剧、丝绸之路、昆曲、风筝、太极、瓷器„„通过画的意境、诗的韵律、舞的飘逸、乐的悠扬,“用世界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这让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哪些魅力?
(2)【展示中国力量】 面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党中央国务院立即研究部署防控工作,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一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这展现了中国的哪些力量?(3)【彰显大国形象】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最为国际负责任的成员,始终积极参与应当危机的国际合作。中国面临巨大困难的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缺的各项援非举措,并继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力所能及援助。这说明了什么?(4)【展望祖国明天】莫道今年春将近,明年春色倍还人。在建国60年之际,让我们展望:到建国100周年时祖国的美好蓝图。【解析】第一问可转化为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第二问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思考。第三问考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以及当今世界的主题。第四问可以从共同理想或者第三步战略目标回答。
【答案】(1)①(2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2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每个方面2分,满6分为止。①党和政府的力量。(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力量”)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③法制的力量。④科学技术的力量。⑤民族精神的力量。
(3)每个方面2分,满6分为止。①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世界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我国首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③我国致力于促进世纪和平与发展。④和平与发展乃是当今年时代的主题。
(4)从以下任意角度作答,均得2分;例答一:我国已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角度作答)
例答二: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从胜利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角度作答)
15.(10分)(2009内蒙古呼伦贝尔)材料一: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雷鸣般的击缶声中拉开序幕,中国人民以极富民族特色的方式盛情欢迎四海宾朋,把一席精美的文化盛宴呈现给全世界亿万观众。这是一场富含“中国元素”的开幕式,有网民说,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把中国文化的和谐内涵艺术地告诉了全世界,让世界更好的认识了中 国。
材料二:北京奥运会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使奥林匹克精神融 入了浓厚的中华民族风格;同时奥林匹克精神也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活力和内涵,成为鼓舞中华民族阔步前行的精神财富。
(1)结合材料一,说说你在开幕式文艺表演中看到的“中国元素”有哪些?(2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举办北京奥运会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4分)
(3)作为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你将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4分)
【解析】第一问考查中华文化的内容,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均是中华文化的内容。第二问可以从民族认同感、爱国主义、民族责任感等角度思考。第三问注意多角度答题,青少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答案】(1)如四大发明、传统书画、武术、戏剧、诗歌等。(2分)
(2)举办北京奥运会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绪,增强人们的民族责任感,从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4分)。(3)可以向奥运健儿学习、弘扬奥运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努力学习,从日常小事做起,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展开作答。(4分)
16.(12分)(2009株洲中考)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以及我们如何弘扬民族精神。【答案】第二问分值变为8分。
16.(15分)(09莆田)乡土文化
莆仙戏是中国戏曲剧种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1)知识再现:莆仙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等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3分)
(2)实践探究:为进一步探究如何发展莆仙戏事业,我市某中学九年级(1)班拟开展社会调查等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①给同学们提供两种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法。(2分)
②作为调查小组组长,你将会对参与调查的同学提哪些要求?(至少三个方面)(4分)
③请你为发展莆仙戏事业提两条合理化建议。(6分)
【解析】第一问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的继承对待传统文化。第二问对调查的同学提出的要求从文明礼貌、对调查问题的准备、工作态度等方面要求。对发展莆仙戏事业的建议可以从人财物方面考虑。【答案】(1)对待传统文化要继承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或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把批判与继承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2)①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文献调查等等。②仪表端庄大方;言谈举止文明得体、态度亲切、热情,注意礼貌用语;熟悉访谈内容;做事认真负责等。(言之有理,三个方面即可)③ 重视莆仙戏后备人才培养;加强莆仙戏的宣传工作,扩大莆仙戏影响力;政府加大对莆仙戏的事业的资金投入;推动莆仙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言之有理,两个方面即可)
第三篇:弘扬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定稿]
弘扬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胡锦涛在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今时代,当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
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实现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要对先进文化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认识。今天,就讲讲弘扬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问题。
一、什么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致的。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还正在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它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根据江泽民同志有关讲话精神,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应该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文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先进文化,能够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对于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下,在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有效抵制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侵蚀,牢固地坚守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阵地,具有重要意义。
先进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文化;先进文化是博采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先进文化应当是服从和服务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文化。先进文化应当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先进文化站在时代的前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因而它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先进文化应当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先进文化应当是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先进文化应当是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先进文化的特性:第一,它是引导人向上的。所谓“向上”,既有物质生活上的提高,也有精神上的逐步走向高尚与崇高,能够激励人,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第二,它需要适合自己的民族与国家,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第三,这种文化是人人能够享受到的。先进文化又分为三层,最表层的就是我们围绕着衣食住行所涉及到的一些文化,穿的衣服的样式、色彩、烹饪。这是物质,但是在物质上蕴含着一种人的精神,所以说它是文化。第二个层面,是借助着物质,更多的有意地体现一种理念、精神、追求等等,比如宗教、艺术、制度、法律等等。第三个层面,人是觉察不到的,人追求什么,以什么判断是否的标准,怎么理解人和人的关系,怎么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如何看待人生的和人类的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或者说是现实与未来的关系。表层的叫表层文化,也就叫物质文化。第二层是中层文化,或者称为是制度文化、艺术文化。第三层是哲学文化。这样三层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让人身体更健康、精神上更崇高还是相反。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在时间上没有中断过,在地域上有些封闭,在样式上丰富多彩,是文史一体化,有着自己独特的样式。文化是血脉,是动力,是支撑,是基石。
中华传统文化简介。中华传统文化伴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虽然在近代历史中,传统文化几经考验,一再接受历史的批判与反思,但终究显示出其不朽的生命力,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滋润与营养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魂灵与底蕴。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得以继承、发展和光大,而且还在世界上产生着巨大的广泛的影响,许多发达的西方国家,比如美、英、法、日等国家,都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占90%以上,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中华民族的形成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战争不断的时期,有“春秋战国乱纷纷”的说法;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分分合合,不太稳定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隋唐时期,也是俗称“鼎盛时期”;第四个时期是元朝蒙古族统治时期;第五个时期是清朝满族统治时期。后两个时期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也走过了光辉灿烂的历程,清朝晚年腐朽没
第四篇:学习先进人物 发展先进文化 承担社会责任 弘扬民族精神
学习先进人物 发展先进文化 承担社会责任 弘扬民族精神 1、2011年2月14日,“感动中国2010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获得“感动中国”荣誉的是:科学泰斗钱伟长,“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洗脚妹刘丽等。“感动中国”特别奖授予了三个群体,分别是: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八位维和英烈;铁道部K165次列车乘务组;中国志愿者群体。2、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2011人物评选活动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今年的评选活动中,朱光亚、刘金国、杨善洲、吴孟超、张平宜、胡忠、谢晓君夫妇、吴菊萍、孟佩杰、刘伟、阿里木获得了“感动中国2011人物”称号,节衣缩食资助众多儿童上学的白方礼老人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特别致敬。(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哪一方面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
(2)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有何重要意义呢?
①有利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③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④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构建和谐社会等等。(3)我们要学习他的那些优秀品质?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②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勇于承担责任,具有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③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积极追求生命的价值。④意志坚强,信念坚定,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4)你打算怎样向他们学习?
①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②我们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③勇于面对困难挫折,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3、刘丽是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她14岁因家贫辍学外出打工,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按摩师,俗称“洗脚妹”,她以微薄的收入,帮助上百个孩子完成了读书梦。其事迹在厦门广为流传,被誉为 “中国最美的洗脚妹”。(1)为什么说刘丽是“中国最美的洗脚妹” ?
①她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②她具有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她关爱社会,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追求生命的价值。
(2)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向刘丽学习,让自己生命更有价值?
①实现人生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就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②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③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在关心他人、奉献社会中,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4、被评为2010年“十大责任公民”的郭明义,一名普通的矿山公路管理员,被人民群众誉为“雷锋传人”“爱心使者”。他十多年来,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15年来,他每天提前两个小时步行到单位还经常加班,累计义务献工15000多个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
20年来,他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近10倍„„(1)雷锋传人郭明义积极承担了哪些责任?
①他服务社会、热心公益的,积极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②他爱岗敬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承担起对集体的责任 ③他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积极承担关爱他人的责任。(2)你打算怎样向郭明义学习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①我要增强责任意识,要自觉承担责任、主动承担责任。
②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③要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④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⑤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公民等等。构建和谐社会
民生问题
1.目前社会上存在哪些民生问题?
答:教育问题
医疗问题
住房问题
就业问题
交通问题
环境问题
社保问题
分配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 八年级(下册):生命健康权
受教育权
社会公平
社会稳定
维护正义
九年级:初级阶段的国情
主要矛盾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分配制度
共同富裕 小康特点
全面小康
和谐社会 2.构建和谐社会对应课本观点
(1)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公平正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诚信友爱: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公民道德规范。(4)充满活力: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5)安定有序: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3.改善民生问题体现了课本的哪些观点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地区发展不平衡(3)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5)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6)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4.从不同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改善民生问题?(改善民生问题有什么意义?)
(1)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2)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3)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需要。(4)是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5)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理想的需要。(6)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7)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意义:(1)只有改善民生问题,才能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才能维护人民的现实利益(3)才能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5)才能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小康(6)才能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5.怎样改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民生问题?
对于改善民生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3)优先发展教育,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实施再就业培训,增加就业岗位
(6)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7)健全法律法规,打击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6.近几年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解决民生问题的的措施?
1.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2.免除农业税
3.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4.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5.进行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6.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7.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8.建立廉租房、经适房、保障性住房建设 9.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
10.调控物价
7.材料: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温家宝同志也多次强调,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交汇点,也是落脚点。关注、保障、重视、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党为什么要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
2.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4.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2)党和国家怎样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党的领导 3.坚持以按劳分配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关注食品安全
保护生命健康专题
1.材料:3月11日,由于日本震后核危机加剧,有人传言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中国一些地方出现了抢购食盐的情况,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市场检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稳定商品价格。
1.食盐经营者哄抬价格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益?
2.国家为什么要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
(1)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3)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4)有利于社会稳定。3.你认为政府应如何净化消费市场?
(1)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2)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公民安全消费意识(3)依法行政,严格执法(4)加强监督管理,对违法行为加大惩罚力度
中学生时事政治报2012年2月26日P4页
材料
一、2012年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并讲话。他强调,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人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主动出击,坚决依法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完善全程监管体制,着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二、2011年各级公安机关共侦破食品安全类犯罪案件5200余起,抓获涉案人员7000余人,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等案件333件,刑事处罚416人,其中有286人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执行。
(1)目前,市场上“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等问题食品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食品主要有哪些危害?
①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破坏正常的消费环境;③引发社会的“信任危机”,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2)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①是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②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③有利于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④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⑤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权。⑥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⑦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为了营造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国家、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国家: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犯罪行为 经营者: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消费者:①增强安全消费意识;②增强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五篇: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揭阳市真理中学
许洪珊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时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品德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课时的内容。从教材编写的位置和目的来看,这部分知识是在讲了中华文化之后,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可以说是进一步深入,并对第六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课时既属于知识课型,又可以从中渗透责任感和国情教育,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伟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认识到当今时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本课成为第五课的重点内容。
2、学情分析:
(1)学生在通过学习第五课第一课时,看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对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的伟大意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这一课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透过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进一步探究其内在的本质,这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需要学生从形象思维能力向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提高分析文化的水平,具有正确看待文化的本领。同时,在 现代社会中,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3、整体思路:
依据新课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本课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主线,从校园文化生活资源入手,围绕“民族精神内涵和作用”基本内容开展活动,通过“创设情境---问题设置---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与播放视频资料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以及教材内容的特点,同时为了体现新课标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位一体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知道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懂得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掌握在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如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感受民族精神巨大力量的能力;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的能力。
(2)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从古典史籍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重大作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是由它在本节课的地位决定的。只有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支撑性作用,才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的重大现实意义,才能激励青年一代肩负使命,传承民族精神,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决定其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难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作用。由于“民族精神的作用”这一问题的理论性强,较抽象,距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现实生活水平较远,使其又成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
(三)教学方法
采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整合。学习方法主要为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讨论归纳法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 设疑激趣
1、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展示系列图片(2010年校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节目图片)
2、教师设疑
(1)请说出这些节目的名称?
(2)这些节目虽然内容不同,但围绕哪一个共同的主题而展开?
(3)长征精神是否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4)这里涉及的精神与我们前面学习的中华文化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3、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这个课时内容属于知识课型,较为抽象,通过创设情景,从上一课时知识的基础上进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点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为下个内容做好准备。
环节二:思考探究 民族精神我知晓
1、通过鲁迅关于“中国的脊梁”的话,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教师点评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民族精神内涵。
3、学生例举所知道能体现民族精神的人物和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内容。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材料,谈谈英雄的故事,加深认识和理解。(注意可以先从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谈。)
4、让学生欣赏《神舟七号发射》的视频,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从中感悟民族精神。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核心内容。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永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5、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具体表现的相关信息。教师通过图片按照历史时间的线索来加以展示和简要说明。
设计意图: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举例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本重点的认识,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完成教学目标,又不失时机地结合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感悟民族精神的同时,认识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精神表现,充分体现出思想品德科在德育教育上的主要作用,寓情于景,顺理成章的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环节三:寻找英雄 感悟民族精神
1、观看视频《汶川地震》
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问题
(1)同学们,看来这段视频后,你最想说点什么?(2)有人说:中华民族越挫越勇,你是怎么认为的?
(3)是什么让中华民族能够历经磨难而信念越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这种精神又有什么作用?
3、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4、设计导思:如果各个时期缺乏民族精神我们的社会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学生讨论反思,由此强化对教材“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的认知。
5、我的感受:从视频中寻找英雄,并由学生谈谈自身是否具备民族精神所要求的品质。
设计意图: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一问题理论性强,较抽象,通过视频资料的视觉性强的特点,让学生从身边发生的事情来感受中华民族精神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事实是最好的证明材料,通过设置逐渐深入本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并通过反思来强化对教材知识的认知,通过体会让学生由人及己,认识到弘扬民族精神是每个人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为下个内容学习做铺垫。
环节四:学以致用 为民族精神添光彩
1、联系实际,说说学校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己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中可以做些什么?
3、学生完成“我为民族精神添光彩”倡议书内容。
设计意图: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践,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使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将责任教育、民族精神的传承真正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
环节五:畅所欲言 巩固新课
1、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点评讲解。
2、学生提出存在的疑问,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3、布置作业:提出希望:用实际行动去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用爱国之心去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四、教学反思:
1、知理统一。本课涉及的内容都是比较抽象、理论性强的,这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能不能通过学习,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就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但课时内容多,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而生成知识就非常的关键,这就要求各环节都非常的紧凑,因而事先一些活动的设计意图应该让学生了解,并做一定必要的准备。同时,知识的学习是教学的重头戏,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同样不能忽视,这也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个特点,因而如何设置情境、设置问题就非常的关键,因为这是一个导入,引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和参与,从而在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
2、重视能力培养。本课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主线,以“分析民族精神内涵和作用,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为宗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探究的意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其归纳概括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并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能够善于分析问题。注重引导学生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认同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优良品格,保持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真正达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要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3、不足之处。时间仓促,为了突破重难点,在民族精神内涵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方面内容教学实现效果比较好,但是在落实理论联系实践方面还是比较薄弱,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还是不够,本课略显理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