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定稿版[定稿]

时间:2019-05-13 20:0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定稿版[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定稿版[定稿]》。

第一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定稿版[定稿]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一、教学目标 典明中学:来爱国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意义

(2)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3)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

(1)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教学分析及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通过学习了解必须在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因此青少年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和要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本课的落脚点,也是本课思想教育的落脚点

2、学情分析

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一些中学生中也存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了解传统美德并结合新时代特点加以弘扬。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3、教育理念:体验性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实践也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陶冶性情,升华人格,发展能力,提高觉悟是初中思品课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基本理念。这也是本课的教育理念。

4、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材,因时因地制宜

5、教学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和体验法,情境

教学法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小组协作,自主学习(课前完成)

把学生分成8小组,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自主学习,时间10分钟,根据问题提示,边学习边讨论,问题提示如下:

1、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2、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3、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有着什么样的时代特点?

4、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精神又有哪些新的体现?

6、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又该怎么做?

二、课堂讨论,解答疑问(课前完成)

宣布小组进入竞赛状态,以抢答形式回答提示中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以自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在邀请不同学生回答问题的注意引导和归纳知识要点,初步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

三、情境活动,体验教学情感目标

活动一:鲁迅话:见课文P68 你认为“中国的脊粱”是什么?请用具体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

活动目的:体会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强大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气节、有志气、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多媒体展现一些图片)

[学生]略

当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欺凌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奋起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梁;

为保卫祖国的安全,无数远离自己的父母而守卫在祖国边陲的解放军战士,是民族的脊梁;

为了振兴祖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民族的脊梁;

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拼搏的千百万工人,是民族的脊梁;

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民族的脊梁„„

教师小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活动二:戴望舒诗:见课文P68-69(5分钟)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请部分学生发言)活动目的:意在引导学生温习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感悟蕴含在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生]略

活动三: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3分钟)

活动目的:让学生结合名言警句和历史典故从加深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

劳勇敢、自强不息”这四个方面的理解。

活动过程:

名言警句历史典故

团结统一“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郑成功收复台湾

爱好和平“和为贵”、“与人为善” „„

勤劳勇敢 „„愚公移山 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学生]略

活动四:飞夺泸定桥毛泽东话:见课文P70(6分钟)

1、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毛泽东的这段话。

2、你能说说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吗?

(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请部分学生发言。)

3、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收集来的长征的图片和汶川地震中的感人图片及资料,让学生感受并表述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通过情境来体验情感教学目标)活动目的:意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长征途中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取得胜利的英雄事迹,感悟体现在其中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学生]略

[教师]关于这段话的理解,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对,它就是体现了一种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是一种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教师小结: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活动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6分钟)

看教材P71的情景,思考并回答问题。

当雄壮的国歌奏响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活动目的:意在让学生体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体现在祖国面临危难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更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等,都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发言,归纳出答案。(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在归纳中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并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学生]略

[教师]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

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这些精神素质既使中华民族精神的蕴涵更加丰富,又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活动六:在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我们可以说:„„(4分钟)目的:意在让学生加深理解民族精神。

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思考:结合上述其中一点,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学生]略

[教师]“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明确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应该抛弃的,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应该从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也在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灿烂文明,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孕育了极富生命力的优良传统。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传统中吸取营养,才能陶冶情操、塑造民族性格,使民族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多年绵延不绝,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既不能因为它带来机遇而丧失警惕,更不能因为它带来挑战而畏缩不前。任何强大的民族精神都不是从温室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风雨中经受磨炼而不断发展的。只有大胆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吸取其他民族的长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不断发扬光大。

教师小结: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三)、课堂小结及巩固(4分钟)

1、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懂得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伟大作用,更应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做贡献。

2、练习巩固:完成配套练习册的练习(时间根据当场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定,计划4分钟,有时间就当场完成,没时间的话做课后练习用)

第二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2.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之一是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能力目标

1.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 2.从古典史籍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

3.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4.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理解深刻中华民族精神的涵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中国文化对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影响,那么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民族精神。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板书)

一、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板书)活动一:中国的脊梁

活动目的:体会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强大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气节、有志气、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活动过程:阅读教材p68的“中国的脊梁”这段话。思考:“中国的脊梁”是什么?用具体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学生]略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脊梁”是什么?

当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欺凌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奋起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梁; 为保卫祖国的安全,无数远离自己的父母而守卫在祖国边陲的解放军战士,是民族的脊梁; 为了振兴祖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民族的脊梁; 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拼搏的千百万工人,是民族的脊梁; 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民族的脊梁„„

教师小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活动二:“我用残损的手掌”

活动目的:意在引导学生温习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感悟蕴含在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活动过程:阅读戴望舒的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后,思考这首诗描述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生]略

[教师]当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英勇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在抗击日本侵略者这一共同的目标下,国共两党于1938年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各阶层的人们纷纷投入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中。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无数优秀中华儿女被日本侵略者逮捕入狱。在敌人的监狱中,中华儿女坚贞不屈,与敌人进行各种各样的斗争。所有的抗争与斗争都与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真挚热爱之情是分不开的。这种对祖**亲的热爱之情凝聚成无数激励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歌曲,凝聚成无数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

戴望舒所写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既是中华儿女对祖国那一份不可替代的深厚感情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精神的结晶。

教师小结: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三: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活动目的:让学生结合名言警句和历史典故从加深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四个方面的理解。活动过程:

名言警句历史典故 团结统一“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郑成功收复台湾 爱好和平“和为贵”、“与人为善”„„ 勤劳勇敢„„愚公移山

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学生]略

[教师]“爱好和平”对应的历史典故是“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

“勤劳勇敢”对应的名言警句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君子以俭德辟难”,“率义之为勇”,“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勇者不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自强不息”对应的历史典故是“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忍辱著《史记》等” 活动四:飞夺泸定桥

活动目的:意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长征途中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取得胜利的英雄事迹,感悟体现在其中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活动过程:阅读教材p70的“飞夺泸定桥”思考(1)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毛泽东的这段话。(2)你能说说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教师]关于这段话的理解,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对,它就是体现了一种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是一种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江泽民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教师小结: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二、民族精神我传承(板书)活动五: 活动目的:意在让学生体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体现在祖国面临危难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更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等,都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

活动过程:看教材p71的情景,思考并回答问题。当雄壮的国歌奏响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略

[教师]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这些精神素质既使中华民族精神的蕴涵更加丰富,又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活动六:

活动目的:意在让学生加深理解民族精神。

活动过程:在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我们可以说: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思考:结合上述其中一点,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学生]略

[教师]“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明确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应该抛弃的,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应该从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也在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灿烂文明,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孕育了极富生命力的优良传统。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传统中吸取营养,才能陶冶情操、塑造民族性格,使民族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多年绵延不绝,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既不能因为它带来机遇而丧失警惕,更不能因为它带来挑战而畏缩不前。任何强大的民族精神都不是从温室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风雨中经受磨炼而不断发展的。只有大胆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吸取其他民族的长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不断发扬光大。

教师小结: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第三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基本上是15、16岁,正处于青春期,思维较活跃,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习过程有积极主动参与的欲望;他们通过语文、历史等学科的学习,对中华民族精神已有了一些感性、零碎的认知,这为本课学习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学生对民族精神缺少理性、全面、系统的认识,加上我所教的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学习知识面较窄,信息相对闭塞,学生对于收集材料,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较弱。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方法上的循序渐进和教学方案的可操作性。

二、教材分析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的内容,主要分析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问题。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知道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还学习了中华文化与传统美德,知道应该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这为本课学习作下了铺垫。本课是对中华文化与传统美德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又为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迎接挑战”作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课题又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教育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民族精神对于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

(1)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作用

教学难点: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2010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导入新课(多媒体自动展示与旁白对应的图片)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了解中华民族精神

多媒体展示民族英雄图片

请学生说一说:这四幅图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抽生回答

问:以上四种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生:(爱国主义)

请学生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课件展示出来,学生齐读并且识记,师板书关键词

(二)感悟中华民族精神

出示69页表格,请学生讨论后完成表格。

抽生回答,师展示课件。

师进行小结

出示长征图片,请学生简单介绍长征的故事。

请学生思考在长征的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展示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

请学生思考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请学生看书思考: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有哪些丰富和发展?

抽生回答,师展示幻灯片。

师播放5月19日天安门广场默哀三分钟后民众自发喊出“汶川加油”的视频。

问:当我们再次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你想到了些什么?

生:„„

多媒体展示外国媒体的评论材料。

问:外国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概?

学生:„„

问: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有什么重要作用?

生讨论后回答

问:我们作为这个伟大民族的一份子,对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生:„„

师:是的,我们应当传承民族精神。

(三)民族精神我传承

出示“赵薇穿日本军旗服装”图片

问:你对这一事件有何感受?

生:„„ 出示“大学生沦落为乞丐”图片

请学生讨论:民族精神还应增添哪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

生:„„

问: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

请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进行小结

三、课堂练习

四、总结——情感升华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的伟大,不仅在于她勤劳勇敢的人民,壮丽秀美的山河,更在于她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儿女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

让我们沿着先辈的足迹,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五、板书设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七、教学反思

1、这节课上得比较活跃,我认为也非常成功。我开始用玉树地震等近期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导入,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紧接着学生在听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朗诵以后,到了民族精神、领悟到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在收集新时代新形势下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我采用学生比赛的方式,场景异常热烈,惟恐自己那一组落后了,也显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本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工具。还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在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3、这节课,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法如活动式、启发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变抽象的理论为活生生的现实,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当,如时间上太紧,有的学生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意义(2)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3)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

(1)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教学设计思想

1、教育理念:体验性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实践也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陶冶性情,升华人格,发展能力,提高觉悟是初中思品课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基本理念。这也是本课的教育理念。

2、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材,因时因地制宜

3、教学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和体验法,情境教学法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中华民族》。

教师设疑:你认为“中华民族风吹雨打中,耸立五千年„„中华民族千秋万世直到永远„„” 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民族在面临种种巨大的困难,从不退缩,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同学们对我们的民族精神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学习第二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讲授新课:

一、小组协作,自主学习(10分钟)

把学生分成8小组,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自主学习,时间10分钟,根据问题提示,边学习边讨论,问题提示如下:

1、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2、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3、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有着什么样的时代特点?

4、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精神又有哪些新的体现?

6、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又该怎么做?

二、课堂讨论,解答疑问(5分钟)

宣布小组进入竞赛状态,以抢答形式回答提示中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以自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在邀请不同学生回答问题的注意引导和归纳知识要点,初步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

三、案例分析,体验教学情感目标 案例一:鲁迅话:见课文P68(5分钟)

你认为“中国的脊粱”是什么?请用具体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发言,归纳出答案。在举例说明中,可引导帮助学生用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的事迹来加以说明)

案例二:戴望舒诗:见课文P68-69(8分钟)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请部分学生发言)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问题解决后可以请同学进行个人朗读、小组朗读、全班朗读等形式,创设情境来让学生体验爱国的情操)案例三:毛泽东话:见课文P70(8分钟)

1、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毛泽东的这段话。

2、你能说说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吗?

(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请部分学生发言。)

3、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收集来的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的感人图片及资料,让学生感受并表述抗震救灾精神,通过情境来体验情感教学目标)

案例四: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发言,归纳出答案。(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在归纳中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并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三)、课堂小结及巩固

1、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懂得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伟大作用,更应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做贡献。

2、练习巩固:完成配套练习册的练习(时间根据当场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定,计划4分钟,有时间就当场完成,没时间的话做课后练习用)文章

第四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doc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安岳县双龙中学

谭志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意义(2)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3)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

(1)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教学设计思想

1、教育理念:体验性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实践也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陶冶性情,升华人格,发展能力,提高觉悟是初中思品课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基本理念。这也是本课的教育理念。

2、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材,因时因地制宜

3、教学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和体验法,情境教学法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中华民族》。

教师设疑:你认为“中华民族风吹雨打中,耸立五千年……中华民族千秋万世直到永远……” 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民族在面临种种巨大的困难,从不退缩,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同学们对我们的民族精神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学习第二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讲授新课:

一、小组协作,自主学习(10分钟)

把学生分成8小组,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自主学习,时间10分钟,根据问题提示,边学习边讨论,问题提示如下:

1、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2、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3、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有着什么样的时代特点?

4、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精神又有哪些新的体现?

6、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又该怎么做?

二、课堂讨论,解答疑问(5分钟)

宣布小组进入竞赛状态,以抢答形式回答提示中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以自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在邀请不同学生回答问题的注意引导和归纳知识要点,初步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

三、案例分析,体验教学情感目标 案例一:鲁迅话:见课文P68(5分钟)

你认为“中国的脊粱”是什么?请用具体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发言,归纳出答案。在举例说明中,可引导帮助学生用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的事迹来加以说明)

案例二:戴望舒诗:见课文P68-69(8分钟)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请部分学生发言)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问题解决后可以请同学进行个人朗读、小组朗读、全班朗读等形式,创设情境来让学生体验爱国的情操)案例三:毛泽东话:见课文P70(8分钟)

1、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毛泽东的这段话。

2、你能说说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吗?(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请部分学生发言。)

3、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收集来的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的感人图片及资料,让学生感受并表述抗震救灾精神,通过情境来体验情感教学目标)

案例四: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发言,归纳出答案。(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在归纳中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并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三)、课堂小结及巩固

1、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懂得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伟大作用,更应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做贡献。

2、练习巩固:完成配套练习册的练习(时间根据当场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定,计划4分钟,有时间就当场完成,没时间的话做课后练习用)

第五篇: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懂得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民族之林。

②理解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懂得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④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伟大作用,引导学生要用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活动探究法、情感体验法、对照分析法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愿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5.教学难点: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第二部分内容,学生在全面了解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后,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事物认知和理解能力,对国情国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水平有差异,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有一定的欠缺。

(四)设计思路: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由教师讲解会显得很枯燥,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问题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继5.12之后,今年我国又遇到哪两大灾情?对!西南旱灾、玉树地震。面对灾情,我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投入抗灾救灾中,就在昨天晚上,一个晚上的募捐就达21亿多。(这时播放晚会的主题歌)。思考这里凝聚着什么精神?我们要战胜一系列灾难要靠什么精神?为什么?这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须过三关。

(二)讲授

下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定稿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定稿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中国人” 活 动 议 程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大队长):世上最美丽的画卷描绘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辅导员):世上最动人的诗篇赞美的是......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活动 一、教学目标 1、促进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承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成才报国的远大......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伟大的抗日战争是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场全民族抗战。面对民族危亡,面对装备精良、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有着强烈爱国心的中华儿女,谱写......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万冢完中2010年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11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什么是民族精神?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民族的兴衰,都与其是否有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直接关联。概括地讲,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民族精神掌握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做了丰富和发展,我们应该弘扬和培育民族......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原创)

    九年级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