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入两节电池的简单电路研究”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1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连入两节电池的简单电路研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连入两节电池的简单电路研究”教学设计》。

第一篇:“连入两节电池的简单电路研究”教学设计

开发教材 让探究深入展开

“连入两节电池的简单电路研究”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

学生初步学习了一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知道电流通过小灯泡形成一条回路,小灯泡才能亮。又研究了一节电池点亮两个小灯泡的简单电路,对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初步知识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研究两节电池的连接问题。经历一个从设计到实验的探究过程。因为两节电池的连接可能出现短路的情况,因而先采用模型设计电路图,再由老师引导完成对并联的连接的探究,接着对串联电池的情况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得出两节电池的正确连接方法。最后对两种连接方式的效果做出比较。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之上,遵循从服到放的教学规律来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以及师生关系。

设计要点及反思

一、夯实建构的基础,找准新知着生点

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因此,学前检测不单是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更为本节新课的学习夯实基础,使学生明确小灯泡、电池的连接点,电路的连接方法,电路中电流如何流动的,导线的作用,两个灯泡的串联与并联连接法以及电池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以课件展示更形象)。这些是新知识的着生点,只有这些知识、方法、技巧、被学生牢牢掌握,两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的研究才能深入展开。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合理开发教材

目前在科学课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依教材而教,书上有什么教什么,不敢越雷池一步,属典型的教教材型教法;另一种是完全脱离教材,没有认真领会编者的意图就另立门户,于是教学游离于教材,与单元内容、方法体系脱节,属脱教材型教法。在科学课标中,给教师的定位之一就是教材的开发者。这种开发应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因地置宜地进行。我想应遵循缘于教材,深于教材,广于教材,活于教材的原则。且适于学生的学习。我做了如下尝试。

1、合理拆分

在教材中连入两节电池的电路与一节电池点亮两个小灯泡的电路统一安排于《我们选择了什么》一课。内容较多,且两节电池的连接方法没有探究过程直接教给学生。为开发教材中科学探究的资源,并使探究具有可行性。我把它分为两节课来上,其序列为:(1)一节电池点亮两个小灯泡的电路。(2)两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的电路。通过第一节课学习学生对串联与并联连法有所认识并掌握了一些连接技巧,这时探究两节电池的连法,难度就有所降低。

2、架桥修路

教材要求学生先画出电路图再连接电路,这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四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在成人眼中简单的示意图,他们画起来很吃力。为此我采用板画卡片,让学生先摆后,用彩笔画出电路的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连接方式的研究上,而不在如何画上花过多的时间。提高了操作的指向性与实效性。等于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架了一座桥。学生思路打开,设计出不同连接方式的各种电路图,把实验设计这一步骤落到了实处。

3、做“活”教材。

通过对不同连法的实验,学生发现由于电池的方向不同,即使相同的连法也会出现亮与不亮的情况。从中确定了正确的连接方法。同时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讨论与解释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制作了不同电路的演示课件,在大屏幕上学生亲眼看到了电流流动与小灯泡的亮与不亮的关系。使教材具有了可视性,易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四年级学生接受。

4.适度延伸。

科学教学的目的不单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会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而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完成本课探究任务后,我设计了“用4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让它最亮”的扩展性练习。这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性课题,它要求除考虑电池的连法外还应考虑小灯泡的安全问题。这是一个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综合处理实际问题的尝试。实践中,我首先让学生设计电路图再动手实验。学生设计出了串联、并联、混联的多种电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与操作能力。实验后,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产生了深入研究的冲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电学的兴趣。

三、扶放适度

有人以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是其自主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这就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过激的表现。其实,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学生自主设计出不同的电路后,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哪种连法能点亮小灯泡。如不加指导一味让学生去做实验,因并联连法中出现了短路的连接,会因瞬间放电导致以后的实验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法来指导这种连法的实验。使学生学会先连一个一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的简单电路,再用点触法连入另一节电池的实验方法。随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验证哪种连法能点亮小灯泡,就水到渠成了。

讨论不仅作为学生学习的手段,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同样可作为教学的手段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对话,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教师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引导者与参与者的价值。比如,在板画引导下,学生打开思路,设计出不同连法的电路图。尽管在展示中我提出避免重复的要求,减少了一部分重复的连法,但展出的电路图仍五花八门。因此,实验前的筛选很有必要。我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实现了分步筛选。其做法如下:

1.首先根据要使小灯泡能被点亮需要有一个完整回路来排除没有形成回路的错误连接。

2.再根据形成的回路条数分成两类:串联(一条回路)并联(两条回路)。(注:有时学生可设计出串并联混连的情况,可为第三种情况。)

3.对以上分类根据电流方向进一步筛除重复的连接方式。这时展示板上只留下两类五个电路图(串联,因电池方向导致的三种连法。并联,因电池方向导致的两种连法。)

附教案:

连入两节电池的简单电路研究

教学目标:

知道由两节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的正确连接方法。发现两种连法的不同效果。

让学生经历一次由猜想到设计再实验的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借助简图进行电路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两节电池的正确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

并联电路中可能出现短路的情况,需教师引导来完成。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电池与电池盒各两个,小灯泡与小灯座各一个,导线4条。电池与小灯泡模型。展示牌,胶棒,彩笔,磁扣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检测与导入

1.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用一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现在我们来个比赛,看哪组最先点亮。

2.说说小灯泡怎么被点亮的?

3.你看要想让小灯泡发光须要几个条件?(电流流过小灯泡,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熄灭小灯泡坐好)

4.上节课我们又用一节电池点亮了两个小灯泡,有几种连法?(学生演示,交流对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认识。)

5.在电路中小灯泡叫用电器,电池叫电源。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电器连接的问题,这节课你想研究什么?

6.猜想:一个简单电路中再加上一节电池会怎样?有几种连接方法?

二、实验设计

1.分组用模型摆出不同的连接方式。

2.根据点亮小灯泡的条件排除不正确的连法。

3.分类整理,确定待实验的连接方式。

三、引导探究

1.我们想出了这么多种连法,究竟哪种能点亮小灯泡?怎么办?

2.下面咱们一起看这个(并联而出现短路的)电路,它里面的电流可能是怎么流的?

3.先想想怎么连接。(指名交流连接方法,对先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再接入一节电池的做法给予肯定。同时指导点触法:把电池的一端接入电路,另一端接上导线,来点触。)

4.分组实验并记录。

四、自主探究

1.串联电路中哪种方法能点亮小灯泡,让我们分别做实验来证明一下吧。(注意提醒学生先猜测再想连接方法最后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2.为什么同样的连接有的能亮有的不能亮呢?先组织学生讨论,再结合课件演示,使学生明的不同连法中电流的流动情况。

五、对比实验

1.刚才通过实验我们证明两节电池的正确连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串联一种是并联。串联应该这样连,这叫首尾相连。并联应该这样连,这叫首首相连。这两种连接方法小灯泡一样亮吗?让我们来做个对比实验来证明。

2.为什么不一样亮?(一节电池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电压是3V。两节电池并联电压还是1.5V。)

六、总结升华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简单电路中连入两节电池的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像这样把几节电池连起来做电源,我们叫它电池组。如果把更多的电池连进来就会组成更大的电池组,你会连吗?

3.如果点亮一个小灯泡用4节电池的电池组,你觉得应该怎么连它才能最亮?试试吧!

第二篇:用水果电池连接串联电路教学设计

用水果电池连接串联电路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简单的水果电池;初步尝试画简单的电路图。2.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初步意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3.培养学生简单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水果(柠檬、橙子等)、导线、铜片、锌片、LED二极管等。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启动阶段

师:同学们,节日的时候是不是会收到礼物啊?刘老师收到过一张带灯光的贺卡,不过可惜的是现在灯不亮了,想让它发出亮光,需要什么?(电池)师:可是老师没有电池,怎么办呢?今天,老师让大家带了什么东西? 师: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水果制作水果电池产生电流,那你们对水果电池了解多少呢?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大胆创造,做一个有趣的“水果电池”,让小灯重新亮起来。

(二)实验准备阶段

1、在试验之前,我们先来介绍实验材料。(边出示材料,边介绍。)分别介绍金属片、发光二极管、导线。(课件出示)

铜片和锌片分别代表电池的正负极,水果充当电解质。回忆我们学过的电池结构的知识,黄褐色的这块是铜片,它代表电池的哪一极?(正极)银白色的这块是锌片,它代表电池的哪一极?(负极)发光二极管长针为正极,短针为负极。2.在水果里插入铜片和锌片,这样一个水果电池就做好了。3.那你们猜测一下几块这样的水果电池能点亮二极管? 4.将你的水果电池连接设计图画在实验记录单上。

5.讨论交流设计图的连接方式。(注意正负极的连接正确与否)

(三)实验探究阶段

1.根据你的设计,利用手中的材料尝试点亮二极管。实验要求:(1)小组合作,轻声有序。

(2)连接时,注意铜片和锌片的顺序,一铜一锌有序连接。(3)实验时要小心,注意安全。

(4)认真观察发光二极管,记录你的发现。2.发放实验材料。

3.交流产生的情况(有亮的,有没有亮的)师:发光二极管亮与不亮,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电压不够,电流不够大?二极管是坏的,接触不好等等

师:水果电池的电压较低,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个水果电池是不是真的有电?简单快速的方法来检验。

(高年级学生和龚老师帮助我们检测这个电池是否有电流的产生。)师:水果确实可以成为电池,只是电量很小,需要多个串联。(简单分析水果电池工作原理。)

4.完成点亮二极管的水果电池串联电路图。

5.生活中除了柠檬还有许多的水果,是不是也能成为电池呢?简单了解一下。

(四)活动总结阶段

师:我们今天做了水果电池,也研究了它们的一些小秘密,你认为有什么收获吗?

师:我们下课后可以结合今天的活动,继续研究其他水果电池,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或阅读书籍,来写写科技小日记,或者科技小论文。这样,你的收获会更多。

第三篇:电路的研究教学设计

电路的研究

内容标准:

1.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2.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简单电路。2.知道开关的作用。

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能力培养

1.经历用电线、电池、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的闭合回路的活动过程,学会画电路的连接装置图。

2.学会用简单电路图做实验记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记录、整理、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2.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设计思路: 设计意图

第8课“电路的研究”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先从学生生活的常见现象、已有的经验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和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共安排了四课。在本课里,先从“奇妙的电”入手,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电的理性认识。而第二课“有趣的磁现象”及第三课“指南针”则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磁的理性认识。教材力图通过这种编排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前后相关联的系统知识。

在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观察“小铁环闯关”游戏机时提出了“为什么小铁环一碰到铁丝,灯就亮了呢?”和“小铁环能顺利通过铁丝吗?”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一个闭合的简单电路”及“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所以教材安排了活动一“怎样让灯泡起来?”、活动二“开关加在哪里?”、活动三“判断容易导电的物体”及拓展“制作数学游戏机”。最后形成了有关电的知识。教学流程

问题——猜测——尝试——归纳。

重点难点

经历观察、记录、整理、分析、比较等的研究,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和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准备

小开关,电池盒, 大号电池, 小灯泡,灯座,导线,PP胶片,不干胶,铜销钉等。

活动过程: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活动指引

通过孩子们在观察“小铁环闯关”游戏时提出的“为什么小铁环一碰到铁丝,灯就亮了呢?”和“小铁环能顺利通过铁丝吗?”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一个闭合的简单电路”及“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问题

如果小金属环碰到金属丝,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目的

创设情景,引入活动主题。

活动一

活动一:让灯亮起来

活动指引

本活动包含了三个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给出的电池、导线、灯泡组合成为一个闭合回路,明白这就是一个简单电路,并在实验中令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

教材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利用图中的材料,让灯泡亮起来。活动开始时,可把问题提出,先让学生尝试动手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同时,在书上“我的连接图”框中画下电路连接简图,并小结这样一个闭合回路就是一个简单电路。教材中提出的第二个问题:电路中利用了哪些材料?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我的连接图”中所用到的材料。但“我的连接图”是应该有多种方法完成的,不要求千篇一律。可以选择“一节电池、一条导线、一个灯泡”,也可以选择“一节电池、两条导线、一个灯泡”。教材中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如果要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应该怎样连接?有多少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这个问题是基于研究完“一个简单电路”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可让学生根据“我的连接图”先讨论、交流,再利用在图中连线的方法尝试组成两种不同方法的闭合电路,接着用电池、导线、两个灯泡组成两种不同方法的闭合电路,最后老师要适当进行小结。教材中提出的第四个问题:在连接好的电路中,如果取下其中一只灯泡,另一只灯泡还亮吗?与其他的连接方法进行比较,现象是否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是让学生对两种不同方法连接的闭合电路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

友情提示

可通过这种顺序进行教学:

①尝试让学生用一节电池、一条导线点亮一个灯泡;②再尝试让学生用一节电池、两条导线点亮一个灯泡;③接着让学生用一节电池、三条导线点亮两个灯泡;④最后让学生用一节电池、四条导线点亮两个灯泡。把每次的连接都用图画表示出来。

引申的问题

你能用一节电池、四条导线最多点亮几个灯泡?灯泡的亮度相同吗?为什么?

导入

出示实物:1节电池连电池盒、2个灯泡连灯座、4段导线。问题

如果用1节电池让1个灯泡亮起来,可以怎样用导线连接?怎样画图表示? 如果用1节电池让2个灯泡亮起来,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实验

各小组按步骤互相配合设计并制作电路,探究出现现象的原因。观察

不同的连接方法,出现了哪些不同的现象?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进行记录。引导

电路图的绘制要点。

区别使用2个灯泡的串联、并联电路。

活动二

活动二:开关加在哪里?

活动指引

教材中虽然只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两个灯泡同时亮的电路里,要加上几个开关,才能比较方便地控制灯泡的亮与灭?加在哪里更好一些呢?用什么做开关呢?但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可以出现相当多的情况。《课程标准》中提出“在电路中要强调开关的功能”原因在于:“简单电路”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对简单电路的学习,了解简单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电路工作的基本条件,知道任何电器工作都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电路中的开关就是用来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是电路中不可缺少的控制部件。所以教科书中要求学生“多做一些尝试,体会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引申的问题

你能设计和装配2个房间(即2个灯泡)的照明电路吗?可以让学生像电工那样用一个硬纸盒房子来布线。

导入

出示2个灯泡的并联电路、2个开关装置、多条导线。问题

在2个灯泡的并联电路中,加几个开关才能分别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思考

开关加在哪里更好? 实验

小组内学生互相合作进行探究,并记录连接的方法。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经过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引导

如何使一个灯泡断路而另一个灯泡保持通路?多用几条导线试一试。如果先画个电路图会更显而易见。你还见过哪些种类的开关?

活动三

活动三:判断容易导电的材料

活动指引

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是:在一个带开关的简单电路中,拆下开关,把橡皮等物体接在开关原来的位置,灯泡还会发光吗?用其他物体替换又会怎样呢?

本活动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能令灯泡发光的材料是容易导电的材料,而不容易导电的材料不能令灯泡发光。

友情提示

课前应布置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小物品,但数量应控制在每人2~3件,以免影响活动的效果。在学生用各种物品做是否导电的实验时,应适当指导学生,让其思考物体的不同部位由于应用材料不同,可能导电的效果也不同,如铅笔、剪刀、圆珠笔等。

导入

出示一个带开关的简单电路,以及一些身边的小物品(如橡皮擦、铅笔杆等)。问题

把这些物品连接到电路里,灯泡会继续发光吗? 思考

怎样利用这个简单电路判断身边的小物品容不容易导电? 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 实验

小组活动。设计实验,并按照设计的实验过程进行探究,并记录对各种物品的检测结果。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经过讨论后归纳总结。

拓展

拓展:制作数学游戏机

活动指引

教材安排这个拓展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电路知识,设计制作一些生活或学习上的有趣的小玩具,并学会综合利用完整闭合回路的知识,加深相关知识的作用。

友情提示

可以让学生制作其他电路玩具,可与小发明结合起来。

准备

准备制作数学游戏机所需的材料和用具。媒体

出示课本图。问题

数学游戏机里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思考

数学游戏机背面应该怎样连接线路,才能让它能正常使用? 设计

根据电路原理和公式的连接需要,设计连接方式。制作

小组合作,根据设计进行制作,并尝试进行游戏。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交流连接方法。延伸

你还希望模仿这部数学游戏机,设计、制作什么游戏机呢?

资料:安全用电

活动指引

通过让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为什么要注意用电的安全,并且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由于之前我们强调了“开关”的重要作用,所以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应该知道最起码的安全用电的常识:一旦电器发生事故,首先利用开关断开电路。1.身体不要触及电器的带电部分。

2.电线霉烂或电器破损时,应停止使用。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4.清洁电器时要先断开电源。

5.遇见不正常的放电或触电事故时,应先断开电源。

第四篇:电路的研究 教学设计

《电路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电路的研究》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奇妙的电与磁》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经历设计操作简单电路的过程,让学生对基本电路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层层深入的实验研究,让学生在认识到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从而让学生对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理解得更加清晰。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简单的电路。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经历用导线、电池、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的闭合回路的活动过程,学会画电路的连接装置图。

2、学会用简单的电路图做实验记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创造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记录、整理、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教学重、难点:

通过经历简单的电路的不同连接方法,懂得用闭合的回路来分析、解释灯泡亮灭的原因,并能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自己设计的电路和连接方法。教学准备:

PPT课件、电流实验盒、电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电脑显示用许多发光小电珠点缀的圣诞树。)

谈话引入,然后提出问题:这些小电珠是怎样亮起来的?

二、实验铺垫,引入电路问题

1、讲解:教师出示一节电池、一个灯泡、一根导线,与学生一起认识这些材料。

(重点认识电池和灯泡的结构特征)

2、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地细致观察电池的正负极和灯泡的结构,同时渗透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借助大屏幕课件引导学生认识灯泡的内部结构。

4、谁能利用一节电池、一个灯泡、一根导线,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设计意图:这是电学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在生活中对电有一定的认识,但也同时对电产生畏惧的心理,特别是对干电池、小灯泡这些材料只知表面,不知道其内部结构,对学生对后续教学中电路的流动,形成闭合回路的认识造成困难。在导入新课时候,以认识材料,实验为基础,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做好了后续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教学铺垫,一箭双雕。)

三、动手操作,感知电路结构

1、请两个同学上台演示,是用手按住来点亮小灯泡的,如果松开手,小灯泡就不亮了。这样方便吗?(演示松手)那我们有没有不需要用手按住就能使小 灯泡亮的方法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两位好工具,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把手解放出来。(师介绍电池盒,小灯座。)

2、小组活动:利用下列材料:一个电池组(电池盒)、一个小灯泡(小灯座)、二根导线,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现在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一个小组能很快的点亮一个小灯泡。在实验探究卡上画出连接图。想一想,你们是怎样连接的?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要求:小组合作、轻声交流、快速组装。完成的小组请小组长举手示意,其他同学立即坐正。)

3、现在大家都点亮了小灯泡。我们请最快这一组的成员向大家展示一下他们的作品。

(学生展示作品,介绍自己连接的装置)

4、谁能告诉老师:这样连接起来后小电珠为什么就亮了呢?你知道电是怎样流动的吗?

“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灯泡,回到电池的负极”,我们把这种电流的通道称为电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电路的研究》这课。

5、教师小结:当小灯泡亮起来的时候,灯泡、电池和导线就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回路,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电路。(动画展示灯泡亮起来时,电在电路中流动的过程。)

6、师生学用简单连接图表示电路。

“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将实验的装置记录下来,怎样才能用最快、最简洁的方法记录电路图,又能让别人看懂呢?”“我们将使用一些通用的符号来表示电路图”,教师画出示电路图,学生在实验探究记录卡上画出电路意图。

(设计意图:简单电路的认识是后续学习和深化的基础,通过电流实验盒中材料的进一步认识,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小灯泡亮起来。在探究中,认识简单电路的基本结构,并用电路连接图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实验现象,再进行分析,并解释灯泡亮起来的原因,从而认识简单电路。用电脑动画形式展示电流流动的过程,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建模和理解。)

四、探究研讨,内化电路特性

1、谈话:刚才我们把灯泡、电池和导线连接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小灯泡就能亮起来。现在利用下列材料:一个电池组(电池盒)、二个小灯泡(小灯座)、三条导线,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该怎样连接?(画出电路图)

2、小组探究、完成探究卡,利用电路图说说电的流动,教师巡视指导。

3、在连接好的电路中,如果取下一个小灯泡,另一只灯泡还亮吗?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现象?

4、小组交流、汇报。

师介绍像这样把两个灯泡依次连接起来的方式叫做串联。

5、谈话:刚才我们是把两个灯泡串联连接成。现在利用下列材料:一个电池组(电池盒)、二个小灯泡(小灯座)、四条导线,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但不用串联的方式连接,又该怎样连接呢?(画出电路图)

6、小组探究、完成探究卡,利用电路图说说电的流动,教师巡视指导。

7、在连接好的电路中,如果取下一个小灯泡,另一只灯泡还亮吗?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现象?

8、小组交流、汇报。

师介绍像这样把两个灯泡并列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的连接方式叫做并联。

9、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连接方法进行分析,找出灯泡亮灭的原因。小结:串联连接只有一个回路,取下一个灯泡,这个回路就断了,所以另一个灯泡也不亮了。而并联连接中每个灯泡都有一个回路,所以取下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自己的回路没有断,所以还会亮。

10、教师小结:无论哪种电路的连接方法,甚至更加复杂的电路,当小灯泡发光时,一定有一股电流从电池的正极经过导线、小灯泡,最后回到电池的负极。(紧扣闭合的回路来分析灯泡亮与灭的原因)

11、谈话:想一想,我们教室里使用的电路,更像哪一种电路?如果采用第一种电路,其中一盏灯坏了,教室里其它的灯将会怎样?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电路的基础上,设计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再进行探究,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探究环境,具有挑战性,也是对电路进一步深化的认识,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问题研究深、研究透,通过经历两种连接电路的方式,进一步体会任何电路都要形成一个回路,体现科学探究实验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探究研讨的过程中,思维向纵深发展。)

五、总结回顾,深化电路认识

1、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电灯,想想每个房间的电灯是以什么方式连接的。(设计意图:总结回顾,课后延伸拓展,能激发学生的持续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技术应用于生活。)

第五篇:电路的研究教学设计

电路的研究教学设计

莱溪中心小学

曾志鹏

教学内容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8课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开关的功能,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到同样数量的灯泡,连接的方法不同,所表现的现象不同。

2、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根据电路图,对电路中的不同反应作出假设。

(2)在组装较为简单的闭合电路的基础上,能够组装较为复杂的闭合电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愿意与别人合作交流,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能够根据电路图,对电路中的不同反应作出假设。

2、难点:在组装较为简单的闭合电路的基础上,能够组装较为复杂的闭合电路。

课前准备:

1、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实验材料,包括两个灯泡、两节电池、导线、开关等。

2、教师准备实验用具,如多幅不同的电路图、电路展示板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疑导思。

1、复习旧知:小灯泡能够亮起来的原因?

生:由电池、灯泡、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简单闭合电路。师:这是我们上节课学的电路图。(出示上次课的电路图。)

2、再出示四幅不同的电路图,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带来四幅不同的电路图,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些电路图研究出电路来? 生:能。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组装各种电路。板书: 8 电路的研究

二、大胆猜测,研讨探究。

1、根据上节课和本节课的电路图,进行对比。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电路图的电池,跟我们上节课的电池一样吗? 生:不一样,上节课的电路图是一节电池,今天是两节电池。(帮助学生养成乐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提出问题的习惯。)

2、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研究 师: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来研究的是两节电池来供电的电路。大家再来看看今天四幅电路图开关的作用一样吗?小灯泡的亮度有什么变化呢?小组里讨论一下。

3、学生在小组里围绕“开关”、“亮度”对四幅图分别提出假设。

4、学生大胆猜测后,进行交流、汇报。(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大胆作出假设。)

师把学生的假设分别写在四幅电路图的下面,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师:我们的假设对不对,我们应该用什么来证明呢? 生:用实验来证明。

师: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四幅电路图都组装一遍,看看每幅电路图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三、实验探究,验证结论。

1、在实验前,指导学生注意电池的连接方向,用手势演示正确的连接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对四幅不同的电路图进行分析,观察小灯泡的高度。

4、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作记录。

(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和探究合作的精神,领悟科学探究。)

5、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生1:第一个电路图的灯泡是最亮的。生2:„ 生3:„

6、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证实一号是最亮的,二号是最暗的。三号和四号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老师也按照这四幅电路图,装了同样的电路演示板,大家想看看吗?

7、师演示电路板,重点与学生一起分析三号和四号电路图。

(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能把自己的实验结论与老师的对比,从而获得正确的论证。)

8、结合实际,说出这些电路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

四、课堂小结

1、小结本课学习内容。师:说说你们今天的收获。

生1:同样的电池数量,同样的灯泡数量,它的亮度不一样,因为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亮度不一样。生2:„ 生3:„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各种电路,了解了不同的电路图,电路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我们以后再研究,好吗?

2、评价小组学习情况。

下载“连入两节电池的简单电路研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连入两节电池的简单电路研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一、本节课的分析: 利用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发现了电路连接上的不方便,为了激发学生制作简单的电路;要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设计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古柏中心小学孔国华 教材分析: 《简单电路》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的第一课,既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电学的开始。通......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第3课《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简单电路》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教材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利用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发现了电路连接上的......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教案 新城区通济坊小学 郑小丽 教学目标: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会使用新的装置一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使更多的小灯......

    电路教学设计

    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初步认识电路,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2) 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牛滩小学肖祥聪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简单电路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 2.知道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闭合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 3.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4.体会制......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 教学设计 宣化第一寄宿制双语学校 温秀娥 教学目的: 1、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结构特点; 2、学会用电池盒、小灯座使小灯泡发亮; 3、学会用简单的电路图记录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