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物理曲线运动教案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曲线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
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
3、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三、教学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四、教学方法:
实验、讲解、归纳、推理法
五、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下边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直线运动?
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1、知道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3、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曲线运动
(1)放录像,展示几种物体所做的运动
a:导弹所做的运动;汽车转弯时所做的运动;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
b:归纳总结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2)提问:上述运动和曲线运动除了轨迹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呢?
(3)用CAI课件对比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和弯道上行驶的情况。
学生总结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
过渡: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呢?
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放录像:
a:在砂轮上磨刀具时,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有火星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
b:撑开的带着水的伞绕伞柄旋转,伞面上的水滴沿伞边各点所划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2)分析总结得到: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推理:
a: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的一个或两个同时变化,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变化。
b:由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过渡:那么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做曲线运动呢?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用CAI课件模拟实验:一个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钢珠,如果从旁给它施加一个侧向力,它的运动方向就会改变,不断给钢珠施加侧向力,或者在钢珠运动的路线旁放一块磁铁,钢珠就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做曲线运动。
(2)观察完模拟实验后,学生做实验。
(3)分析归纳得到: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4)学生举例说明:物体为什么做曲线运动。
(5)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产生的加速度也在这条直线上,物体就做直线运动。
如果合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产生的加速度就和速度成一夹角,这时,合力就不但可以改变速度的大小,而且可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以改变速度的方向,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六、小结
1、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上。
3、当合外力F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有一夹角a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七、板书设计:
运动轨迹是曲线时间相等,互不影响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速度方向对应于该点的切线方向当F合与V有一夹角时做曲线运动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高一物理《曲线运动》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知识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一开始提出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明显区别,引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紧接着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的现象,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的这一点(或这一时刻)的切线方向.再结合矢量的特点,给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从实验入手得到:当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再通过实例加以说明,最后从牛顿第二定律角度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教材的编排自然顺畅,适合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互渗透,适合对学生进行探求物理知识的训练:创造情境,提出问题,探求规律,验证规律,解释规律,理解规律,自然顺畅,严密合理.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法建议
“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教学建议是:首先让学生明确曲线运动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图片、动画,或让学生举例,接着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可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展示录像资料,让学生总结出结论.接着通过分析速度的矢量性及加速度的定义,得到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教学建议是: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先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提问题: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得到结论,再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加以解释.如果学生基础较好,也可以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先从理论上分析,然后做实验加以验证.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一)让学生举例:物体做曲线运动的一些实例
(二)展示图片资料
1、上海南浦大桥
2、导弹做曲线运动
3、汽车做曲线运动
(三)展示录像资料:l、弯道上行驶的自行车
通过以上内容增强学生对曲线运动的感性认识,紧接着提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
(四)让学生讨论或猜测,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
(五)展示录像资料2:火星儿沿砂轮切线飞出 3:沾有水珠的自行车后轮原地 运转
(六)让学生总结出曲线运动的方向
(七)引导学生分析推理:速度是矢量→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变化→具有加速度→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方案一]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沿水平直线滚动的小球,若在它前进的方向或相反方向施加外力,小球的运动情况将如何?若在其侧向施加外力,运动情况将如何?
(二)演示实验;钢珠在磁铁作用下做曲线运动的情况,或钢珠沿水平直线运动之后飞离桌面的情况.(三)请同学分析得出结论,并通过其它实例加以巩固.(四)引导同学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方案二]
(一)由物体受到合外力方向与初速度共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引入课题,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如果合外力垂直于速度方向,速度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吗?进而将问题展开,运用力的分解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力改变运动状态的两种特殊情况:
1、当力与速度共线时,力会改变速度的大小;
2、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时,力只会改变速度方向.最后归结到:当力与初速度成角度时,物体只能做曲线运动,确定物体做哪一种运动的依据是合外力与初速度的关系.(二)通过演示实验加以验证,通过举生活实例加以巩固:
展示课件三,人造卫星做曲线运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课件2,抛出的手榴弹做曲线运动,加强认识.探究活动
观察并思考,现实生活中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实例,并分析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情况与各点速度的关系.
第三篇:高一物理人教版曲线运动教案
曲线运动教案
1.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定义: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性质:
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一定存在加速度,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物体做直线运动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或所受合外力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4)物体作曲线运动条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有关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几个概念:
如果某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那么这物体实际运动就叫做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那几个运动叫做这个实际运动的分运动。已知分运动情况求合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情况求分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分解。
合运动的位移叫做合位移;分运动的位移叫分位移。合运动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叫合速度;分运动在该同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叫分速度。
(2)运动的合成及分解规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 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 分运动之间是相互不相干的。
③ 合运动和各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④ 合运动和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⑤ 特例:
<1> 初速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看成是同方向的一个匀速运动和另一个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2> 竖直上抛运动可看成是一个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另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合成后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4>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变速直线运动合成后运动轨迹是曲线(合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合运动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的定义:水平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平抛运动性质:是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分解为
结果得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定义: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性质:
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一定存在加速度,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物体做直线运动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或所受合外力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4)物体作曲线运动条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有关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几个概念:
如果某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那么这物体实际运动就叫做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那几个运动叫做这个实际运动的分运动。已知分运动情况求合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情况求分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分解。
合运动的位移叫做合位移;分运动的位移叫分位移。合运动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叫合速度;分运动在该同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叫分速度。
(2)运动的合成及分解规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 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 分运动之间是相互不相干的。
③ 合运动和各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④ 合运动和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⑤ 特例:
<1> 初速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看成是同方向的一个匀速运动和另一个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2> 竖直上抛运动可看成是一个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另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合成后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4>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变速直线运动合成后运动轨迹是曲线(合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合运动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的定义:水平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平抛运动性质:是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注意:运动学公式只适用于直线运动,因此曲线运动要分解成两个直线的分运动后才能应用运动学公式求解。
第四篇:物理曲线运动教案(写写帮推荐)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曲线运动 行星运动综合复习
二.曲线运动经典例题分析
(一)平抛运动初速度的求解方法 求解平抛运动的基本思路是: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只要求出水平方向的位移和所用的时间,就能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就可列出时间的有关方程。
例1:图1是研究平抛运动实验后在白纸上作的图和所测数据,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计算出此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图1
分析与解:
例2:如图2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那么:
(1)闪光频率是 Hz。
(2)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图2 分析与解:从图中知,A、B、C三点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均为3L;所用时间相等均为t,而t可根据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求得。
(2)(3),其中
为竖直方向上经过B点的瞬时速度。
所以
例3: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只在竖直板面上记下了重锤线y的方向,但忘了记下平抛的初位置,在坐标纸上描出了一段曲线的轨迹,如图3所示,现在曲线上取A、B两点,量出它们到y轴的距离,可以求得小球平抛时初速度为。,以及AB的竖直距离h,用这些
图3 分析与解:设初速度为v0,则,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得
(二)有关转动的几个实际问题
同一球体或同一转盘绕同一轴线转动,各点角速度大小相等。宜选用的向心加速度公式为:;宜选用的向心力的公式:。例4:放在赤道上的物体I和放在北纬60°处的物体II,由于地球的自转,它们的()
A.角速度之比为B.线速度之比为C.向心加速度之比为D.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都等于地球自转角速度。由,即。
分析与解:物体I和物体II都在地球上,角速度于物体II的转动半径因,则答案:BC,物体I的转动半径例5:如图4所示,已知,它们距轴的关系是体与转盘表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转盘的转速逐渐增加时()
A.物体A先滑动 B.物体B先滑动
C.物体C先滑动 D.B与C同时开始滑动,三物
图4 分析与解:三物体绕圆盘转动,是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物体滑动的条件是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即,即说明三个物体哪个先滑动跟物体的质量无关,只跟半径有关,半径较大的先滑动。
。答案:B 点评:有关转动问题,应注意隐含条件,同一转轴的物体上各点角速度大小相等;同一皮带,与皮带接触的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三)平抛运动的应用
分析平抛运动的方法是分解为水平和竖直的分运动,水平方向上由于没有受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由于只受重力,初速度为零,做自由落体运动。
例6: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出h。将甲、乙两球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A.同时抛出,且C.甲早抛出,且
B.甲迟抛出,且 D.甲早抛出,且
图5 分析与解:如图5,乙击中甲球的条件,水平位移相等,甲的竖直位移等于乙的竖直位移加上h。即
①
②
由②得再结合①得 答案:选D 例7:甲乙两人在一幢楼的三楼窗口比赛掷垒球,他们都尽力水平掷出同样的垒球,不计空气阻力,甲掷的水平距离正好是乙的两倍,若乙要想水平掷出相当于甲在三楼窗口掷出的距离,则乙应(不计一楼窗口离地高度)()
A.在5楼窗口水平掷出 B.在6楼窗口水平掷出 C.在9楼窗口水平掷出 D.在12楼窗口水平掷出
分析与解:设乙在n楼窗口与甲在三楼窗口掷出的距离相等,一层楼高为h,则三楼
高为2h,n楼高为,有 ①
又甲、乙同在三楼时,甲掷的水平距离正好是乙的二倍,有
②
联立①②解得 ∴ 答案:选C 例8:如图6一农用水泵的出水管是水平的。若仅有一钢卷尺和一直棍,怎样估算水泵的流量。
图6 分析与解:流量是单位时间内流过水管的水的体积
经过时间t,从出水管流出的水的体积水管的横截面积
。为水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S为出
。只要用钢卷尺测出出水管的直径D,即可求S。
v0可通过测量射程x和水泵的高度h,求得联立可得
只要测出管口的直径、射程x和水泵的高度h,即能得出流量Q。
例9:张明在楼梯走道边将一颗质量为20g的弹子沿水平方向弹出,不计阻力,弹子滚出走道后直接落到“2”台阶上,如图7示,设各级台阶宽、高都为20cm,则他将弹子打出的速度大小在 范围,打出弹子时他消耗的体能在 范围。
图7 分析与解:弹子从D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当速度较小时落在C点。此时为弹子打出的速度最小值。
由,解得,打弹子消耗的体能为 当速度较大时落在B点,此时为弹子打出的速度最大值。由解得答案:,打弹子消耗的体能为
;~
~
三.万有引力定律章节部分易错问题例析
(一)关于万有引力表达式中的r和向心力表达式中的r 例1:两颗靠的较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两者的连线上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不会由于万有引力作用,使它们吸在一起(不考虑其他天体对它们的影响),已知两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相距为L,求它们运转的角速度。
分析:同学们在习惯了万有引力解题定势,即万有引力表达式
提供向心力的r和向心力表达式、、后可能会形成一种的r始终是同一个物理量,殊不知中的r为m、M两者间的距离,而、中的r为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两者含义并不相同。在解此题时学生由于忽略两者区别导致如下错误:
设m1、m2的运动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则得
①
③
② 联立①②③三式解得
正确答案:m1、m2间的万有引力分别提供两者的向心力,从而建立如下等式
④
联立④⑤⑥解得
⑤
⑥
(二)关于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星球的向心加速度
例2:(2002年上海卷)一卫星绕某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 度为g1,行星的质量M与卫星的质量m之比比径,行星的半径R1与卫星的半径R2之
r,行星与卫星之间的距离与行星的半
之比。设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在卫星表面有: 经过计算得出: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三千六百分之一。上述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列式证明;若错误,求出正确结果。
分析:同学们对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星球的向心加速度的概念没有从本质上搞清楚,从而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凭感觉下结论,认为题中所提供的“设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在卫星表面有:”这一句话是正确的,从而得到“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三千六百分之一”结论是正确的错误判断。
正确解答应该是首先弄清楚重力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区别:题中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应理解为忽略自转时其对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与表面物体质量的比值,假设卫星表面有一物体质量为m0,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有 ①
而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应是行星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行星运转的向心力)与卫星质量的比值。则有:。由此可见题中所列等式“”的错误就在于将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当成了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理清了重力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后,对于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可这样求解 ②
联立①、②两式并结合题中已知条件可得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2为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g1的0.16倍。
(三)关于卫星的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
例3:由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值可知,人造地球卫星在贴近地表时的第一宇宙速度最小;而由公式
可知,环绕半径r越小,其线速度v越大,即贴近地表的环绕速度为最大,这是否矛盾?
例4: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 C.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D.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近地点的速度 分析:同学们在解答上述关于宇宙速度、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的类似问题时,经常会产生一些错误,诸如将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理解为同一种速度;不能判断随着运行轨道半径的增大,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的大小情况;或者产生象例题3中那样的困惑。
要解决上述问题,同学们必须真正理解透彻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的概念。运行速度是卫星在圆形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得运行速度可知:随轨道越高(即运行半径r越大),运行速度越小,而发射速度是指在地面上将卫星发射出去的速度。虽然轨道越高时运行速度越小,但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发射过程中要克服地球引力做功,增大势能,所以要想将卫星发射到离地面越远的轨道上时,在地面上所需要的发射速度就越大。例如要挣脱地球引力,需要的发射速度为,而若要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为。所以人造地球卫星发射速度越大,离地面的高度越大,其运行速度反而越小。只有当卫星贴近地面飞行时,其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才相等,此时发射速度最小,而运行速度却最大,即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大速度,也是使卫星能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四)关于卫星的稳定运行速度和动态变轨速度
例5:有两艘宇宙飞船均在同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一前一后,若后面的飞船突然加速,问能否追上前面的飞船?若不能请进一步分析后面的飞船加速后是向外飞还是向里飞?
分析:不少同学在回答前一个问题时一般都能判断得到“不能追上前面的飞船”这一正确答案,理由是由
可知,飞船稳定运行速度v与圆周轨道半径r是一一对应的,当v变化时,r必发生变化,故后面的飞船加速后会脱离原轨道,无法追上前面的飞船。但在回答后一个问题“加速后,后面的飞船是向外还是向里飞”时,很多同学就会产生“飞船向里飞”的错误结论,理由是根据等式,当增大时,必有r减小,所以,飞船向里飞,靠近地球,根据分析之所以得出错误结论,是因为不了解该式的适用对象是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物体),即是卫星的稳定运行速度,而飞船加速后(此时的速度称作变轨速度)它将离开原来的轨道,并非正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能再用等式
分析,而应根据所需向心力与所提供的向心力的大小关系来判断。设飞船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向心力为,外力提供的向心力为,只有当时,物体做近心运动;当中,飞船速度加大时,由
知,时,物体才做圆周运动;当时,物体做离心运动。本题增大。而此时的向心力仍,故后面的飞船加速后将由万有引力提供,即,有做离心运动而向外飞,减速向心。
【模拟试题】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D.曲线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2.下列关于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 B.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不指向圆心 C.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指向圆心 D.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是不变的
3.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撤掉与速度共线的一个力,其他力不变,则它有可能()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做曲线运动 4.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没有打滑,A、B、C三点位置见图示,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的关系为()
A.C.B.D.,5.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从A运动到B,这时,突然使它所受力反向,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在此作用下,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可能沿曲线Ba运动 B.物体不可能沿直线Bb运动 C.物体不可能沿曲线Bc运动 D.物体不可能沿曲线B返回A 6.如图所示,把一个长为20cm,劲度系数为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0.50kg的小球,当小球以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弹簧的伸长应为()
A.5.2cm B.5.3cm C.5.0cm D.5.4cm 的弹簧,一端固定,作为圆心,的转速在光滑水平面上
7.如图所示,一个内部光滑的圆锥桶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桶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作匀速圆周运动,则()
A.球A的线速度必定小于球B的线速度 B.球A的角速度必定小于球B的角速度 C.球A的运动周期必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
D.球A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
8.长度为的轻质杆OA,A端有一质量为的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为2m/s(g取10m/s2),则此时细杆OA受到()
A.6N的拉力 B.6N的压力 C.24N的拉力 D.24N的压力
9.如下图所示,P、Q为质量均为m的两个物体,分别置于地球上不同纬度上,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均匀球体,P、Q两质点随地球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① P、Q受地球引力大小相等
② P、Q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③ P、Q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④ P、Q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大小相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a、b为地球上两物体,a处于北纬40°,b在赤道上,c、d为地球卫星,c、d轨道都在赤道平面上,c为近地卫星,d为同步卫星,关于a、b、c、d的T,是()
A.B.,g、v正确判断C.,D.,11.宇宙飞船要与轨道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A.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速 B.只能从较高轨道上加速
C.只能从同一空间站同一高度轨道上加速 D.无论什么轨道加速都行
12.如下图所示,3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C固定在轻质硬杆上,而且,现将该装置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使杆绕过O的竖直轴匀速转动,设OA、AB、BC上的拉力分别为F1、F2、F3,则。
13.如图所示,在高为H的光滑平台上有一物体用绳子跨过定滑轮C由地面上的人以恒定速度v0向右拉动,不计人的高度,当人从地面上平台的边缘A处向右移动距离s到达B处时,物体的速度v =,物体移动的距离d=。
14.绕地球运动的二卫星,如图所示作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分别为T1和T2,此时相距最近,则两星再次相距最近所需最短时间为 ;再次相距最远所需最短时间为。
万有引力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吴社英
高中物理新教材把“万有引力定律”单独设为一章,主要讲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其中该定律的具体运用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本章虽然内容不多,概念较少,但在学习中,如果概念学不透彻,某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没有理顺,天体运动的物理过程分析不清,在具体解决天体运动的问题时,就可能只知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缺乏概念的辨析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不同公式和问题中的r,含义不同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Gm1·m2中的r指的是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对于相距很远因而2rm·v2可以看做质点的物体,指的是两个球心的距离。而向心力公式F中的r,对于椭
rr3圆轨道指的是曲率半径,对于圆轨道它等于圆半径。开普勒第三定律2k中的r指的是
T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因此,同一个r在不同公式中所具有的含义不同。
例1.如图1所示,两个靠得很近的恒星称为双星,这两颗星必须以相同的角速度绕某一中心转动才不至于因万有引力而吸引在一起,已知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相距为L,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双星转动的中心位置;(2)转动周期。
图1 解析:设双星转动中心的位置O距离m1为r,与两恒星中心的距离L不同,则:
F引F向m1r2m2Lr2
解得:rm2L
m1m2在求第二问时更应注意距离和半径的区别,对恒星m1有:
mm2G122m1r
LT得转动同期为:
2L3T2
Gm1m2
例2.飞船沿半径为R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某一点A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椭圆与地球表面在B点相切,如图2所示,求飞船由A点运动到B点所需要的时间。(已知地球半径为R0)
图2 解析:本题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求解比较简单。对地球卫星绕地运行时所有卫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对于在圆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其轨道的半长轴
R3就是圆半径,所以,当飞船在圆周上绕地球运动时,有2k,当飞船进入椭圆轨道运动
TRR02k,由两式联立得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 时,有2T'3T'RR03T8R3
故解得飞船由A运动到B点所需的时间为t12RR03T8R3
二、向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
对于向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在地球表面的不同纬度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不相等,各处的向心加速度也不同;(2)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处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向心加速度和该处的重力加速度相等。
设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m离开地心的距离为r,在该处的向心加速度为a向,重力加速度为g',则由:
Mmma向mg'2r MmG2mgRG联立得:a向Rg'g
r2注: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处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重力完全提供向心力,所以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视重为零,物体本身受的重力即万有引力并不等于零。
例3.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内物体:()A.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受重力为零 B.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仍受重力作用
C.所受的重力是维持它跟随卫星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D.处于平衡状态,即所受合外力为零 解:略。
例4.用m表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ω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该通信卫星所受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等于()
A.0 B.mgR2Rh2
24C.m3Rg
D.mg 解析:在离地心为r处的a向Rg'g这个表达式可以当做推论公式使用,这样
r2解答就显得更加简便。通信卫星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mR2gRFmg'm g2RhRhmRg2232由FRhmRh得:Rh2R2g224,则Fm3Rg,故正确选项是B、C。
三、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和发射速度
教材中提到的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都是指卫星相对于地球的发射速率。若地球表面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地球是个质量均匀的理想球体,则当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表面做匀
M·mmv2速圆周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得卫星的运行速度v2rrGMr(M为地球的质量),从式中可以看出,卫星离地面越高,其运行速度越小;卫星离地面越近,其运行速度越大。当卫星近地运行时,轨道半径rR(地球半径),这时其运行速度最大,即为7.9km·s1,因此,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为7.9km·s1,也就是说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那么7.9km·s1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还是最小的发射速度?教材讲到:“虽然距地面高的卫星运行速度比靠近地面的卫星运行速度小,但是向高轨道发射卫星却比低轨道发射卫星要困难。因为向高轨道发射卫星,火箭要克服引力做更多的功。”具体可以这样来分析: 当一质量为m的卫星以速度v绕质量为M的地球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以无穷远处作为零势能点,则它的动能和势能分别为:
Ek12Mmmv,EpG 2rM·mmv2M2,vG又因G
rrr2所以EkGMm,卫星的总能量 2rMmMmMmGG 2rr2rEEkEpG由以上推导可见,卫星飞得越高,其速度越慢,但是它的总能量却越大,这是发射高轨道卫星比较困难的原因之一。故7.9 km/s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例5.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近地圆轨道上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 C.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近地点的速度
D.它又叫环绕速度,即绕地球做圆轨道运行的卫星的速度都是第一宇宙速度 解析:该题看似简单,但由于学生往往概念不清而出错。第一宇宙速度即7.9km·s1是一个特定的数值,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由上面的概念可知,卫星做圆周运动时,离地越高,其运行速度越小,并不是绕地球做圆轨道运行的卫星速度都是第一宇宙速度。如果人造卫星进入地面附近的轨道速度大于7.9km·s1,而小于112.km·s1,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就不是圆,而是椭圆。因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
编者按:所谓近地圆轨道是指地球为理想球体,地球没有大气层的情况下紧贴地面的圆轨道。
第五篇:曲线运动:高一寒假作业答案2018
曲线运动:高一寒假作业答案2018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学习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小编准备了高一寒假作业答案2015,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本题共6道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作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D.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2.在质量为M的电动机飞轮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重物到轴的距离为R,如图所示,为了使电动机不从地面上跳起,电动机飞轮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不能超过()
A.B.C.D.3.如图有一空心圆锥开口向上放置着,圆锥绕竖直方向的中心轴匀速转动,在光滑的圆锥内表面有一物体m与壁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m所受的力为()
A.重力、弹力、下滑力,共三个力 B.重力、弹力、共两个力 C.重力、弹力、向心力,共三个力 D.重力、弹力、离心力,共三个力 4.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m/s,河岸笔直,河宽恒定,河水流速为3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船速小于流速,船不能到达对岸
B.船能沿直线过河
C.船可以垂直过河
D.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一定的
5.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B.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速率一定大于
D.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
6.某变速箱中有甲、乙、丙三个齿轮,如图所示,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三个轮相互不打滑,则丙轮边缘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A.B.C.D.二、实验题(本题共2道小)7.在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应通过多次实验确定若干个点,描绘出平抛运动的轨迹.①在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用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调到水平
B.每次实验中小球必须由静止释放,初始位置不必相同
C.每次实验小球必须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所用斜槽不必光滑
D.在实验之前,须先用直尺在纸上确定y轴方向
②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8.某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只记下斜槽末端重锤线y的方向,而未记下斜槽末端的位置O,根据测得的一段曲线,从中任取两点A和B。如图所示,测得两点离y轴的距离分别为x1和x2,并测得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0=。
三、计算题(本题共3道小题)9.从地面上方某点,将一小球以10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小球经过1s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小球的位移和落地速度.10.(计算)(2012春重庆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让摆球从图中的A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摆,正好摆到最低点B位置时线被拉断.设摆线长l=1.6m,悬点到地面的竖直高度为H=6.6m,不计空气阻力,求:
(1)摆球落地时的速度的大小.(2)落地点D到C点的距离(g=10m/s2).11.(计算)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上两半径分别为3r和r,从动轮的半径为2r,A、B、C分别为轮缘上的三点,设皮带不打滑.试求:
(1)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2)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试卷答案
1.C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曲线运动
解:A、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如平抛运动,所以A错误.B、当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可以做匀加速或者匀减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所以B错误.C、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D、当受到的力是恒力时,就是匀变速运动,如平抛运动,所以D错误.2.:重物转到飞轮的最高点时,电动机刚要跳起时,重物对飞轮的作用力F恰好等于电动机的重力Mg,即F=Mg.以重物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mg=m2R,解得=故选B
3.解:物体m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重力和圆锥内表面的弹力共两个力,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解:A、尽管船的静水速度小于河水速度,仍能到达河对岸,只是不能到达正对岸,选项A错误.B、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恒定,河水的速度也恒定,所以,船的实际运动时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C、因船的静水速度小于河水的速度,所以船不能垂直渡河.选项C错误.D、当船头始终指向河对岸时,船渡河的时间最短,所以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一定的,选项D正确.故选:BD
5.解:A、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向心力可能为重力,也可能是重力与绳子的合力,取决于小球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故A正确.B、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使绳子的拉力为零,故B错误.C、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在最高点,恰好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时,有:mg=m,v=,故C错误.D、小球在圆周最低点时,具有竖直向上的向心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拉力一定大于重力,故D正确.故选:AD
6.解:甲丙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a=知甲丙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r3:r1,甲的向心加速度a甲=r12,则a丙=.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解:(1)AB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故A正确,B错误;
C、每次实验小球必须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而斜槽不必一定要光滑,故C正确;
D、在实验之前,须先用重锺,来确定纸上y轴方向,故D错误;
(2)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y=gt2;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x=vt;
联立可得:y=,因初速度相同,故为常数,故y﹣x2应为正比例关系,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①AC;②C.8.9.解:小球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公式:
(1)竖直方向:=水平方向:x=v0t=101m=10m
落地位移时的位移:,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为,.(2)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vy=gt=101m/s=10m/s
落地速度:
落地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答:(1)小球的位移为m,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rctan
(2)落地的速度为m/s,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10.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
解:(1)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受重力和线的拉力,只有重力做功;球从B到D做平抛运动,也只有重力做功,故小球从A点到D的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取地面为参考平面.则得:
mg(H﹣lcos60)=mvD2
得:vD===10.8m/s
(2)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l(1﹣cos60)=
得:vB===4m/s
小球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在竖直方向上有:
H﹣l=,得:t==s=1s;
水平方向上,落地点D到C点的距离为:
x=vBt=41m=4m
答:(1)摆球落地时的速度的大小是10.8m/s.(2)落地点D到C点的距离是4m.11.(1)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2:2:1.(2)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3:1:1
(1)A、B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B、C两点功传送带传动,则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r知,B:C=rC:rB=2:1,所以A:B:C=2:2:1.(2)A、B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vA:vB=rA:rB=3:1,B、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则v A:vB:vC=3:1:1.答:(1)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2:2:1.(2)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3:1:1
高一寒假作业答案2015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