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植物的种植技术
三年级小种植——植物的种植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繁殖方法,以及家庭种植植物所需要的各种小型工具、肥料等。
2、初步掌握种植的基本技法:播种法和移栽法,学会简单的种植方法,培养学生简单的生产劳动技术。
3、教育学生做事要按照一定顺序,要认真、细心。培养学生对种植的兴趣和耐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简单的种植技术。教学难点:播种后的管理。
教学准备:鸡蛋壳,菜籽、棉花、水等。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教师出示在蛋壳中播种成长出来的豆苗请学生观看。
引导:你们谁知道豆苗的生长和什么有关系?
学生自由发言: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引导:你们知道这些豆苗是通过什么繁殖出来的吗?(种子)那你还知道哪些繁殖方式?
学生自由发言:葡萄靠茎繁殖;小麦靠种子繁殖;土豆靠茎繁殖;
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呢?植物的根、茎、叶、种子都可以用来繁殖,不同的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二、自主学习方法
引导:传统农业中,植物被大面积种植在田地里。而我们的学习场地是在课堂、校园,所以只能进行简单的种植。在简单的种植中我们都需要用到哪些工具?请大家认真观察课本第32页,看看你能否正确使用它们。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介绍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进行个别补充)
引导:了解了简单的种植工具,下面我们来学习简单的种植技法:播种法和移栽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33——34页,然后分小组研讨具体的操作方法并进行重点总结。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讨。
引导:刚才大家研讨的都很认真,不知道方法总结得怎么样,谁愿意把你们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代表介绍:(估计)
1、播种的方法分为点播法、条播法和撒播法三种。撒播 多用于小粒种子。撒播要均匀,但不可过密。撒播后,用筛过的细土覆盖,以埋住种子为宜。此法由于播种量大,因此所生苗也多,过于拥挤易造成徒长或发生病虫害。盆播时多用此法。条播 在苗床上按一定距离开沟,沟底宜平,沟内播种,覆土镇压。由于行间大,日光充足,幼苗生长健壮。但在一定面积中,其幼苗数不及撒播法长出的幼苗多。此法多用于浅箱及温床中的播种。点(穴)播 多用于大粒种子。先将苗床整好,开穴,每穴播种若干粒,待出苗后根据需要确定苗数。一般每穴播种2—4粒,发芽后留1株生长健壮者,其余各株可移到他处或拔除。点播法是苗与苗之间有距离,此法日光照射及空气流通最为充分,幼苗生长也最健壮。
2、移栽法就是将育好的幼苗分别移到不同的地方,给它换个环境生长。
3、介绍种植美味蔬菜和种植朝天椒的具体方法„„
三、学生实践
引导:你知道有哪些菜籽可以用上述方法进行吗?(白菜籽、萝卜籽、生菜籽、香菜籽、朝天椒籽)
自主选择一种种植方法进行练习,拿回家仔细管理,下节课将自己的成果带来展示。学生实践,教师强调要注意安全。
四、拓展延伸 引导:你们知道植物从哪儿吸收水分和营养吗?(土壤中;营养液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种植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你知道哪些新的种植技术吗?(无土栽培和植物的“克隆”技术)你能对这些新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吗?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补充:无土栽培是当今世界上发展很快的一门学科,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来栽培作物的方法,当前主要用于蔬菜、花卉和树木育苗。植物克隆技术是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吸收国内外植物克隆技术精华而成,它是利用植物的茎叶或一个细胞在短短的几天内克隆出一个与母体完全相同的植物,且不含任何病毒(病害虫害)后代绝不变异。植物克隆不受任何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影响,一年四季均可克隆农作物、果树、花卉、蔬菜、苗木、药材等,与传统的靠种子、扦插、分株、育苗等复杂的劳作程序相比,节约种量、降低成本、丰产增益、成本仅是传统1/30。效益可增加50倍以上,该技术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调整产业结构、治理沙漠、绿化环境最有效的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业、园林、绿化、果树等领域。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认真管理自己种植的植物,还可以写一些观察日记。板书设计:
植物的种植技术
播种法:点(穴)播法、条播法、撒播法 移栽法:育苗、移栽、管理
第二篇: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植物与生活
三年级小种植——植物与生活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到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的生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植物,使学生产生对植物的关爱之情。
2、通过研讨,学生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懂得为保护植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认识了植物的多样性,研究了植物的生长之后,学生继续研究植物与我们的关系,使学生懂得关爱植物。教育学生要爱护植物,为共同创造我们和谐的社会而努力。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关爱植物 教学准备:
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图片。教学过程:
一、了解植物与生活的关系 分析书中的图片: 学生自由发言:(估计)我们的环境需要植物来装扮;植物是我们的食物来源;我们身边的用品需要植物来制作。
教师小结:植物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能美化家庭、公园、学校、社区的环境;蔬菜、水果、粮食等植物产品我们能吃;可以用植物做家具、门窗、布等许许多多日用品。
二、研讨植物对我们所作的贡献
引导: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离不开植物。植物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流中,处于最关键的位置。
学生分组讨论: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密切联系,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讨论“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的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本组的研讨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以下补充: 从不同角度介绍植物对人类的作用: 1.植物是天然的“氧气库”。
据测定:1 hm2阔叶林每天能吸收1 t二氧化碳,释放0.73 t氧气,可供1 000人呼吸一天。全球森林每天大约能吸收5.5×1010 t二氧化碳,同时放出4×1010 t氧气。
2.植物是天然的“消毒器”。
据统计,闹市区内氟化氢含量是绿化区含量的数百倍,植物叶面上有气孔,有毒物质可随气体进入叶的组织内,如龙柏可吸收氟化氢并储存于植物体内,经过植物的加工,放出无毒的气体。桑、桦、柳等都有较强的吸氟能力;杨、槐有较强的吸镉能力;水葫芦能转化和消除汞、银、酚。据统计,一亩水葫芦每天可从水中获取75 g银;1 hm2 柳杉每年可吸收H氧化硫720 kg。由此可见,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气等有害气体。另外,像银杏、松柏、柳树、大叶黄杨、夹竹桃等均能分泌挥发性的抗生素,“清洗”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3.植物是天然的“吸尘器”
植物的表面有表皮和腺毛,既能减少水分蒸发,又能分泌部液吸附大量的烟尘。因为
植物的叶片数目多,面积大,是城市主要污染物──烟尘的天然“吸收器”。1 hm2树林可吸附烟尘340 t。同时植物也是可吸入颗粒物──花粉的主要“克星”。据悉,原始森林中含有丰富的负离子,它不仅改善心肺功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治疗神经衰弱。所以说,植物有杀菌、吸尘、消毒的作用。
4.植物是天然的“消声器”
城市车多、人多、噪声危害大,而且声波通坚硬而平整的建筑物表面会发生强烈的反射,加大噪声的污染。而绿色植物可通过浓密的枝叶吸收不定向的反射声波,从而大大降低噪声的强度。有资料显示:20~40 m的林带可降低噪声15分贝。
5.植物是天然的“调温器”和“加湿器”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能遮挡太阳辐射热的80%,有人也称植物为气温调节器。另外,植物叶的表面积大,蒸腾作用强,使水以水蒸气形式向空气中释放,成了名副其实的空气加湿器。同时也为降水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此外,植物还有防风固沙、防止土壤沙漠化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作用。这些信息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植物的认识,明确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研讨交流明确努力方向
引导:既然植物对我们的生活这么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植物?我们平时做的哪些事是对植物有利的,哪些是对植物不好的行为呢?
1、教师介绍:学生种树、给植物浇水、折树枝、使用一次性木筷子、在树上挂东西、砍树等的情景,让学生判断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的这些行为哪些做法好?哪些做法不好?
2、进行互换角色的体验:如果你是植物,你有什么感受?用形体、表情、动作、表现出来。如:学生当作植物,教师说一种不良行为,让学生把树的感受表演出来,使学生体会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感觉的,也需要人类的尊重和爱护。
四、课后延伸
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的植物做一件好事。还可以扩展到家、社区、公园等场所。教师提示:活动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第三篇:我与植物交朋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我与植物交朋友(小学五年级)——指导老师:崔丽君张燕
【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植物,学会观察并写生,了解植物的名称、形态、特点和一般生长规律;
2、掌握植物栽培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种植是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之一,初步掌握科学种植技术。
3、感受、感知植物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调查的方法,能够设计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较科学的归纳和总结,写出简短的调查报告。
2、能利用对比观察的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亲自动手栽培实践,获得栽培的亲身体验。
3、亲历参观、调查、栽培、计算、对比等实践过程,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亲近植物,爱护植物。
2、热爱劳动,尊重生命。
3、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活动时间】一天
【实施过程】
活动以小组形式开展,5—6人一个小组;从问题出发,师生一起走近植物;将问题分类,确定分主题:
预设三个分主题:我与植物面对面;我与植物手拉手;我与植物心连心。分主题一:我与植物面对面教学实施过程
一、学生讲述自己的观察经历,师生共同探讨观察的经验和方法。
二、根据预设调查主题和学生生成的问题,指导学生制定和修改调查计划
三、外出调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调查计划;教师负责学生的安全、回答学生的询问、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整理调查结果
教师温馨提示:对每次活动都要及时整理,进行总结和反思,成果展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幻灯片、手抄报、小作品、相声小品、顺口溜、三句半等,内容具体提示如下:
你了解和运用了哪些方法?体现在哪? 你增长了哪些见识?有什么样的感受或体会? 最让你难忘的事是什么?
你对植物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哪些的倡议或具体方案? 小组自评、互评……
分主题二:我与植物手拉手教学实施过程
一、了解植物栽培
说一说——生活中你参与过或者见过哪些栽培方式? 看一看——现代栽培是什么样? 想一想——土壤对植物起什么作用? 议一议——离开土壤,我们该如何栽培?
二、栽培实践:
1、培育种子:以豌豆苗为例介绍无土栽培育种主要技术要点:
15分钟24小时温度:25℃左右
选种——洗种——烫种(55℃水)——浸种(清水)——催芽湿度:70% 透气: 去病苗
——播种——管理喷淋——成苗采收
遮光
2、种植种子
因为植物生长是个长期的过程,本活动只有一天,所以此环节依先后顺序将种子的播种和护理循环起来,即保证每个班都能够体验播种和护理的过程,但观察的是不同班的不同天数的种苗。
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是对比试验法,即:
直接播种:没有经过科学处理的种子直接播种,并做上标记。科学播种:选健康的种子——浸泡种子吸水——保温催芽后科学播种 温馨提示:做好实验标记牌,记录好播种方式、播种日期、播种人和护理记录 活动具体内容有:
l体验科学上盆:——怎样保证盆栽花卉的透气性?怎样更能保护好根系?土加到多少适宜?怎样浇水?
l观察幼苗是否需浇水,适时浇水。
l幼苗是否需见苗,适时见苗。
l是否发现有病菌苗?怎样处理的。
l即时分苗(4——5片真叶)
l将护理过程和护理者姓名记录到实验牌
l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和幼苗的生长过程。
l积极劳动,用心填写观察记录 附观察记录表:
3、、小组整理体验资料,总结经验,做好自评和互评。
1、以实践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为主,兼顾结果评价。
2、以小组评价为主,结合自我反思和教师建议进行多元评价。
分主题三:我与植物心连心教学实施过程
一、植物用途知多少
1、参观中草药展室
2、对比分析植物对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
1).实验对比
学生通过测量种植植物多少不同的场地的温度和湿度,对比分析植物对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
不同植被的温、湿度对比试验 2).图片对比 学生通过欣赏“植物与人”的系列图片,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重要影响以及现实的差距。
3).数据对比
老师提供多个国家的国家人口、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等数据资料,学生对比分析,了解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
4)、数据计算
老师给出一颗普通白杨正常条件下的成长情况,组织学生以一次性筷子为例,计算并感受一次性筷子造成的巨大树木消耗,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自觉加入到保护植物的行列。
3、护绿点点碰:共同探讨有关植物保护的国家对策,为保护植物出谋划策;“良好行为从自身做起”,争做环保志愿者。
4、倡议幅上大联名:各个小组涉及本组的倡议口号,共同设计、完成倡议内容。
第三环节:总结题及评价
1、将整个活动所得进行总结,汇报交流。
2、各个小组在总结本次活动的基础上,制定走出基地后的活动拓展计划。
3、总结和开放性评价。
4、整理所有活动资料,存入学生活动成长记录袋。
【教师随笔】注重引领珍视生成 ——我与植物交朋友活动指导反思
一直以为植物学是自己的专长,指导五年级的学生参与“我与植物交朋友”实践活动应该是信手拈来、如鱼得水。然而,从开始的自信,到指导中的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再到有效指导学生参与活动,我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其实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活动中会时时用到,但真正出现的问题往往不在于此。
比如选题,五年级的学生,大多数不能理智的分析哪种课题对自己成长有帮助,他们考虑的更多的是哪个有趣,哪个能跑出去“玩”等等。如果说基于兴趣是选题的宗旨,那么学生选题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还不能客观正确的明确自己的兴趣,此时的引导关系着他们整个活动的参与及成效。因此,引导学生选题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自己在某个方面有特长;自己感觉哪方面存在不足,想加以锻炼;与自己的家庭、学校等生活关系较密切的;自己常常观察、思考或存在疑惑的相关问题……不能让他们茫然选题。
活动中,指导的关键在于方法需求时的引领。不能依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哪种方法在实践中必然用到,提前系统的讲给学生。比如,校园植物调查主题需要调查方法指导、校园绿地我设计中要有园林规划基本方法的渗透、神奇的植物孕育要有育种育苗的栽培方法等等。曾经试着提前讲给学生,但是,在他们还没意识到自己必需采用这种方法时,讲、听的效果很差。因此,方法指导的时间很重要,要密切关注每个组的实践动态,体察他们迷惑的关键期,然后在需暖是送炭、饥渴时送粮,虽然这样耗费的精力要远远超过系统的讲,但孩子们掌握并应用的效果更好。
除了关注学生随时的需求外,更要随时跟踪每个组的研究情况,尤其是每一个生成的问题,那怕是生成的倾向。学生有实践的任务,经常会忽略或放弃对生成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或研究,这时需要老师的专项指导。比如:秋季落叶的观察和研究中,学生捡起落叶讨论起如何制作成书签,属于生成的问题,但对当前研究的主题关系并不是很大,我就鼓励他们课下尝试制作;而春季校园小花园规划设计中,小组成员偶然发现了南边被图书馆遮光的柳树比北边无遮拦的柳树矮,没北边的绿,而这一因素很关键,它是园林绿地设计中植被分配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就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如此关键的生成问题,一定要同学生一起研究下去,并引导他们将这个生成体现在他们的设计成果中。
结题时,有的组没有成果整理的意识,总想草草了事,有的组急于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同学,但面对自己手中一大堆资料又无从下手;此时是活动最难驾驭的时刻,容易被学生的情绪左右,每到此时心里压力都很大,有种胜败在此一举的感觉。可以说成果整理是整个实践汇总、反思、提高的关键期,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这点,所以经常提醒同学们:科学家的成功除了刻苦研究外,勤于总结,善于反思也非常重要。同时要依据不同主题引导学生以不同形式整理自己成果,比如调查应有自己的报告、栽培应有自己试验的记录或报告、绿地设计要有设计方案……。生成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体现之一,而学生们往往对实践中生成的问题又非常茫然,如果缺失了及时的发现和引领,他们会错失珍贵的成长机会。只有注重引领的时机,珍视生成的价值,活动才能真正由表及里,从浅到深,学生才能真正受益其中。
【学生感言】花开的声音——草场街小学九班 苗天元 李婉婷
我原以为,一个植物生命的诞生是如此的简单。
就像在路上一闪而过,转眼即逝。
可是今天,我才明白,一株花,一棵树的诞生都是那么不易,都要经过苦难,不畏艰难困苦,才会健康成长,成长,长成
挺拔的身躯,飒爽的丰姿
今天我亲自体验了一回。将一颗小小的豌豆芽埋入土中 看着它不断成长,开花,此时,我的心也像花蜜一样甜
我们要珍惜,保护每一个生命,今天,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第四篇:种植综合实践活动材料
“种植”综合实践活动材料
张亚坤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
上学期我和五二班全体学生尝试进行了“种植”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效果显著。下面就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活动的快乐和感受。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春天到来了,我带领学生们到校园,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缺少些什么?怎样可以让我们学习的环境更有活力?学生走遍校园,不停的观察着、讨论着,最后一致认定菜园荒芜,应该让它成为一个亮点。这样,活动主题顺理成章生成了,使活动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所以,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要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活动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
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往往学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二)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主题生成后学生自愿结组,选出一名组长。小组内确定要种植的植物。于此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请教。学生通过向家长、菜农、花匠请教,上网查询等途径,结合学校的土壤和季节,最后确定了种植的品种。
我为每组划定了种植责任区,小组合作为本组取了好听的名字(花的世界、我实践我快乐、绿的畅想、种植希望收获快乐),使活动掀起了一个小的高潮,使每组有了凝聚的核心。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领导者和参与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此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评价提供依据。
(三)亲身体验、升华感情:
小组要制定出本组的活动计划,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使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得到更大范围的发展。接下来学生使用各种农具进行播种,看着他们一本正经的样子,我也加入进去。我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为学生拍摄活动场景,留下过程性的资料。每天都能看到学生们在菜园的活动身影。所以,教师的指导性工作非常有必要。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合作意识,动手能力有了提高,尤其在使用农具上有板有眼,网络知识得到了提高。遇到困难,我们一起上网查资料,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资源共享使资料查找途径及储备更完善。
“绿色畅想”一组种植的萝卜没有好的收成,但学生的能力却得到了最好的发展。学生很苦恼萝卜没有长好,小组成员千方百计的查找原因,询问、上网查找资料、观察等,最后学生跑来告诉我学校的土壤不适合在这个季节种植萝卜。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探讨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过程,而非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学生的研究活动允许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也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在劳动、分享成果的同进形成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良好品格。所以我们必须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成果汇报交流展示:
到收获的时候了,有的小组提议将蔬菜拿到集市上出售,体验经商的实践感受;有的小组提议送给辛勤的老师;有的提议进行烹调比赛,让大家品尝绿色蔬菜带来的享受;还有的小组提议把种植的花栽倒校园的每个角落。按照各组的建议,由组长组织实施。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
在整个过程中,我让学生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探索与感受,最后,我指导学生写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感受,让学生尽情的抒发感情,认识到自己的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具体活动中我们发现研究小组内一开始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总是几个优秀的学生在忙乎,而平时成绩差、不太发言的学生好像并没有多少在参与,对这些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活动中来。录取以鼓励为主,以好带差的措施,及时调动差生的活动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到调查研究之中。总之我们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让几个优秀的学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要让每一个人都对研究活动都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研究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体验获得研究成果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的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要知道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五)活动评价与总结:
在阶段性评价和综合评价时,学生之间、组长与组员之间、师生之间对彼此作出了理性的评价,每组选出代表做了总结性的发言,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满足。
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才刚刚跨出一小步,但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就能在积极的反思中不断的成长;只要我们在认识上尽可能地站得高一点,在操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要求放得低一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得实一点细一点,只要以开放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理念,来进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我们坚信,它定会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第五篇:种植综合实践计划
袁堂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老师的教学,这些学生已经基本学会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技巧,如制定调查计划、开展调查活动、小组合作等,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好,课堂纪律也较好,积极进取心较强。这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但通过我的观察也发现,学生在对资料的整理能力较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趣与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对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较差,这些问题需要在接下去的学习中逐渐加以解决。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需要老师根据本地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的要求,本学期的活动以种植和木工为主线。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3、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护小动物的意识和能力。
5、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体现自身生活,对每一事物提出为什么。
2、在问题讨论会上,给学生提供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问题的机会。
3、开展学生有兴趣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确定活动主题。根据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确定研究主题。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生成主题。
5、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6、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活动方式开展活动。
7、成果展示交流时,激励学生发挥个人优势表现自己的个性。
2018年2月
教学进度
第一周 认识、种植蔬菜 第二周 辣椒 第三周 第三课时 第四周 番茄 第五周 有趣的豆芽
第六周 春天的种植第一课时 第七周 春天的种植第二课时 第八周 月季花的种植 第九周 认识木材第一课时 第十周 认识木工工具第二课时 第十一周 学会画线第三课时 第十二周 制作简易木凳第四课时 第十三周 制作相框
第十四周 设计制作简易笔架 第十五周 做简易小板凳 第十六周用木板制作一条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