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和钝角”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19-05-12 17:5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锐角和钝角”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锐角和钝角”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篇:“锐角和钝角”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锐角和钝角”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本课例试图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自主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有效地激发乐学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概念 1.找直角的哥哥和直角的弟弟

(1)(媒体出示“直角娃娃”和含有锐角、钝角、直角的房子)“嘿!小朋友,你们还认识我吗?”直角热情地邀请小朋友们到它家做客。瞧!直角的兄弟角也来欢迎大家,仔细观察,找找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哥哥,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弟弟?(先自己想想,然后和同桌互相说说。)

(2)集体汇报。(让学生各抒己见,屋顶上的角是直角的哥哥,屋檐上的角是直角的弟弟)“你为什么说它是直角的哥哥?”(它比直角大,它的两边叉开的比直角大。)“直角的弟弟呢?你为什么认为它是直角的弟弟?”

师:小朋友真能干,把直角的哥哥和弟弟都找到了。其实,直角的哥哥也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钝角(读两遍),直角的弟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锐角(读两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锐角和钝角)2.给角的三兄弟排排队。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3.判断:你们能很快地说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吗?练习九(第2题)要求: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其余的小朋友当小老师评判,答对的送给掌声。

【师:最后一个角有的说是直角,有的说是钝角,还有的说是锐角。究竟谁说的是对的呢?像这个角,用眼睛不能很快地看出来,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助判断?(三角板的直角)(电脑演示)这是什么角?为什么?(因为它比直角大)我们再请直角来帮助检查前面这两个角是不是锐角。(电脑演示)】

4.探索用直角进行判断的方法。“谁想提醒大家,用三角板的直角帮助判断要注意什么?”

【师:用直角帮助判断要特别注意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再看另一条边。(电脑演示)】

5.找生活中的角。找找下面物体中哪里有什么角?(红心、背心、红领巾、剪刀)

二、操作实践,综合内化 1.做角。

师:用桌上的纸片、活动角和其他的学具做出这三种角。要求:小组合作,由小组长安排,一个做直角、一个做锐角、一个做钝角。待会儿由组长汇报。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好。(1)小组展示汇报。(2)学生评价。

(3)全班展示。请做锐角、钝角的学生分别展示。最后展示直角。2.画角。

要求:老师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并写上它们的名字。画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画几个。比一比,看谁画得又多又好。(1)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3)在小组里展示,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互相帮助。3.数角。

数出每个图形有()个锐角,()个钝角,()个直角。

三、联系实际,应用概念

当“小小设计师”,设计要求:应用直角、锐角和钝角以及所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先构思,再动手画,比一比,谁画的图案最美,并给自己的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最后展示作品,评价。

四、总结质疑,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的表现怎样?还有什么数学问题?和大家交流交流。【反思]

一、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生活中自主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

儿童学习概念一般都要经过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征——内化成概念这一过程。锐角和钝角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考虑到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要以直角为判断标准,我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角出发,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且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角的家,让学生在角的家族 里找出直角的哥哥和直角的弟弟在哪里。学生先自己探索,然后和同桌交流,准确地找出屋顶上的角是直角的哥哥,屋檐上的角是直角的弟弟,自主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直观地认识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再抽象出锐角和钝角的平面图形(几何角),顺应儿童认识的规律。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无限趣味,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萌发了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在有趣的综合活动中巩固和应用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活动化、个性化是课堂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演绎数学,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把练习九的第2题的一个直角设计为学生用眼睛不能很快看出来的钝角。有的学生说直角,有的学生说钝角,产生争辩。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探索用三角板的直角进行判断的方法,在矛盾冲突中自然地突破了难点。然后通过“找平面上的锐角和钝角”“走进生活找锐角和钝角”“小组合作做锐角、钝角和直角”“用巧巧手画出锐角和钝角”和“数图形中直角、锐角和钝角的个数”等活泼有趣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兴趣盎然,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让学生应用锐角、直角和钝角以及所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副美丽的图案,学生思维活跃,有的画导弹,有的画汽车和房子,有的画坦克,有的画浇花机器人,有的画书,还有的画闹钟,等等。既加深了对这三种角的认识,又还原于生活,让学生个性化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还渗透了数学美,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相互评价、共同发展

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评价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了,应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互相质疑、互相欣赏、互相帮助是本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找锐角和钝角——做角——画角——数角——设计美丽的图案”的多层次学习活动中,每一环节都有学生对同伴的质疑与帮助。例如:“请问某某同学,心形的上部是一个角吗?角应该有两条直直的边。”“我觉得他们都做对了!”“我认为他锐角画得比较好,钝角有点像直角,建议以后画钝角,要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学生回答得好,其他的学生也能热情地给予掌声肯定。在自我评价中,有的学生自信地肯定了自己的表现,有的学生谦虚地对自己提出了希望。在质疑环节中,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问“角的家族里还有其他的角吗?圆圈有角吗?”,有的提出“生活中是不是还有许多的锐角和钝角”等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欣赏、互相评价、相互帮助和自我评价、自我激励,使学生既学会了学习又学会了做人,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第二篇: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新建县百兴学校:彭文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P37、38 教材分析:本节课首先呈现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图上有直角,也有锐角和钝角。接着,从图上抽取三个角的局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我们所要观察的角。然后通过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看到这三个角的大小不同。最后,从实物图中抽象出一般的角,给出各种角的名称,并提供判断的标准。这种从句提到抽象的编排顺序,符合儿童 认识数学概念的规律。

学情分析: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人数锐角和钝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角进行比较,体现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另外,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张圆片、一对三角尺。教师准备三角尺、课件、每小组6个角(锐角、直角、钝角各2个)教学目标:

1、学会在直角的基础上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正确判断锐角和钝角。

2、通过找角、画角、做角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创造性思维。

3、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直角、锐角、钝角的表象。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节假日都喜欢去什么地方玩呢?你都玩过一些什么呢?谁愿意告诉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让学生充分说)师:今天,彭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儿童公园玩一玩,好吗?(课件出示公园场景)

师:这里的景色真美啊,瞧,同学们正玩得开心极了,他们正在玩什么呢?生:。。。

设计意图:创设这一生活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找到我们学过得图形吗?(你能根椐上学期所学有关角的知识,说说图上哪里有角?生:。。师:我们在图中找到这么多的角,在这些角中,哪些是直角呢?师:你们知道吗?在数学王国里,“角氏家族”有三兄弟,我们上学期已经认识了它们中的老二──直角。你们还想认识直角的弟弟和哥哥吗?今天,我们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最先认识它们,并和它们交上朋友!好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习新的知识作铺垫,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同学们,老师在图上也找了6个角,可是放在一起太乱了,你们能不能帮帮老师,给这些角分分类呢?什么样的角放在一起呢? 学生认真观察、分类(小组合作)

2、交流:你们是怎样分类的?(小组汇报)生:我们分为二类:直角一类,不是直角得一类

生:我们分成三类:直角是一类,比直角大得角是一类,比直角小得角是一类。

(刚刚有同学说这样分,中间二个是直角,那谁来验证一下呢)师:通过验证,这二个角就是直角,那谁验证一下左边二个角是不是比直角小呢?

师:通过验证,这二个角确实比直角小,比直角小的就是直角的弟弟,我们把这一类角称为锐角。(板书:比直角小:锐角)老师再请一位同学来验证一下右边二个角得情况?

师:通过验证,右边二个角确实比直角大,比直角大的就是直角的哥哥,我们把这一类角称为钝角。(板书:比直角大:钝角)那位同学能用大于号或者小于号把三兄弟的关系说清楚呢?师小结:我们不但认识了角得三兄弟,而且还把它们之间得关系也搞清楚了,下面我们就利用刚刚学到得知识来玩一个闯关游戏,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使学生学会倾听、交流;给两类角取名,意为理解锐角与钝角,教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3、反馈练习

(1)、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角是什么角吗?

小结:判断一个角是哪类角,可以先用眼睛观察,当我们不能直接用眼睛判断出它是什么角时,我们就可以借助三角板的直角来摆一摆,顶点对着顶点,直角的一条边对着角的一条边,再看另一条边,就可以知道这个角是钝角还是锐角了。

(2)、用桌上的纸片、活动角和其他的学具做出钝角、直角和锐角这三种角。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好!(3)、找生活中的角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角,而正是因为这些角使我们生活中的景物变得更美丽了。你能来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角吗?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对角的认识更使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的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这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请你用你身体得一部分来表示锐角、直角、钝角。

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我们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三个兄弟,但光认识还不够,还要会把它们画下来。

怎样画锐角?(从一个点出发用直尺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叉开的角度要小于直角)再看看钝角怎样画?

2、同学们把三兄弟画一画,看谁把它们画得既准确又漂亮。学生画角,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做角、折角、拼角、画角一系列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能力及合作意识

四、拓展活动:拼角

1、我们都有三角板,看看三角板上都有哪些角啊?

2、同学们在研究角的过程中,三角板帮了我们的大忙,为了感谢三角板,我们来一起陪它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你们能不能用几块三角板摆出不同角呢?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摆出的角最多?

3、交流:你拼出了什么图形,出现了什么样的角,是由三角板上的什么角组成的。

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锐角和钝角

直角 锐角 钝角

比直角小的角 比直角大的角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本课例试图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自主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有效地激发乐学的情感。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力求做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充分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创新和想象能力。课后,我有如下几点感受:

一、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 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习概念一般都要经过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征──内化成概念这一过程。锐角和钝角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在第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创设了参观游乐园的具体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二、让学生在有趣的综合活动中巩固和应用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活动化、个性化是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演绎数学,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第二环节选取各种各样的角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给角分类,引导学生去独立探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然后学生在找一找、议一议、分一分、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锐角和钝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亲身体验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让学生通过折角、拼角、比角、找角、动手去量角,感受角的大小。整个环节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利用电脑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再一次更加形象直观地对知识进一步强化。通过“找平面上的锐角和钝角”、“走进生活找锐角和钝角”、“用巧巧手折角”、“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比画角”和“生活中三种角相互转换的例子”等活泼有趣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数一数,看谁的眼力棒!”主要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再一次感受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对锐角和钝角形成更深刻的印象。

三、不足与困惑

1、课堂中,学生的数学语言不够规范,教师在教学中虽能及时纠正和引导,但还有待他们去加深理解,反复训练。

2、在整节课中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时间很充分,但真正操作起来,比较耽误时间,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处理不好会适得其反,该如何把握,我一直在思索。通过这节课我感受到只有教学设计上紧扣新课程理念,学生在课堂上才会乐学、愿学,学到真正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中也存在某些问题:1.关注的面不够广,也就是说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关注不够;2.本节课我力求自己放手让学生动手去体验,去探究新知,但还是没能“放开”;3.语速过快:这些问题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应给予足够重视的。

第三篇:《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角和直角,也多次观察过锐角和钝角这两类角的形状,并在头脑中存储了它们的表象。但是因为学生对其本质特征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既叫不出它们的名称,也没有形成锐角和钝角的概念。面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锐角、钝角的认知特点,怎样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似曾相识的知识呢?一方面深挖教材,准确地把握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另一方面也挖掘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不落俗套,精心设计了具有新视角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锐角和钝角》。

三、教材分析:

《锐角和钝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体现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实例,建立直角、锐角、钝角的表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学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直角、锐角、钝角的表象。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是节概念课,小学的数学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低年级的孩子对具体的材料和经验性的知识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在设计这节课时,这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同桌合作交流,自主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在抽象出几何图形,让他们经历形成过程。学生再通过联系生活的实际,感受生活中也有锐角和钝角,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这节课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新旧知识相联系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讲清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出示一个直角

师:这是一个什么角?谁来说一说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出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师:这两个又是什么角呢?它们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呢?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找一找

师:同学们喜欢到儿童乐园玩吗?这节课,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儿童乐园去玩玩,好吗?

出示教材37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根据上学期所学的有关角的知识,说说图上哪里有角?哪些是直角?哪些不是直角吗?

2.操作体验,初步感知锐角和钝角。

(1)抽取出主题图中的5个角(一个直角、二个锐角和二个钝角)

师:这些角放在一起比较乱,你们能给它们分分类吗?(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把分类的结果写下来。(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全班学生以讨论、答辩的形式着重分析第二种分类方法(按照角的大小分类)。

(4)得出名称。

A.师:像你们这样根据大小可以把角分成三类:其中这一类角有它自己特有的名字叫直角,剩下的这两类你们想不想也给它取取名字?

B.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为角取名字,并说说命名的原因。C.师总结:数学家已经为他们取好了名字叫锐角(钝角),锐角就是比直角小的角(板书),钝角就是比直角大的角(板书)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锐角和钝角”

(5)读课题,读锐角和钝角的定义。

3.相互讨论: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或钝角?学生讨论(得出和直角比、用眼睛看等方法。)

A.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三角板的直角来验证。B.组织学生进行现场验证,如发现错误给予纠正。C.讨论:其他比直角小(或大)的角需要验证吗?

得出结论:能用眼睛判断的不需要用三角板验证,如果一眼看不出来,就需要用三角板来验证。

4、感知锐角、直角、钝角三者之间的关系。每个学生用活动角先表示直角,再表示锐角,同时交流是怎样操作的,得出:把直角的张口变小就是锐角。用同样的方法先表示直角,再表示钝角,得出:把直角的张口变大,就是钝角。

三、深入感知,建立表象

1.画角: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并写上它们的名字。2.你能说出下面的是什么角吗?

3.拼一 拼 摆一摆。你能用的学习用品,如:铅笔、三角板等,拼一 拼、摆一摆,做出直角、钝角、锐角吗? 4.找一找,生活中哪里有角,是什么角?

5.设计要求:

用直角、锐角和钝角以及所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先构思,再动手画,比一比,谁画的图案最美,并给自己的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四、评价小结,揭示课题

通过今天对角的进一步学习,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生活中自主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 儿童学习概念一般都要经过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征——内化成概念这一过程。锐角和钝角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考虑到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要以直角为判断标准,我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角出发,学生先自己探索,然后和同桌交流,自主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直观地认识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再抽象出锐角和钝角的平面图形(几何角),顺应儿童认识的规律。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无限趣味,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萌发了学习兴趣。

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他们或许会相信你告诉他们的,但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角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锐角和钝角是在抽象概念的基础之上进行分类、概括而得出的,更有必要让学生经历概念得出的全过程,这样他们才会有清楚、准确的认识。本节课中我主要设计了这样几个实践活动:找角、分类、交流、做角。每一个活动都给学生提供充分“看、说、想、动”的机会。使新知的学习变成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分类的活动中,让学生尝试进行“动手实验-分类思考-概括概念-表达陈述”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感受到锐角和钝角这两个概念是如何构建的,经历了分类、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洗礼,使学生把锐角、钝角的概念与已学的直角的概念纳入同一系统中,形成角的完整结识结构。

第四篇:《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反思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38-39内容。教学目标:

1、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巩固理解锐角与钝角的概念,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3、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渗透数学美。教学重点:

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难点:

正确用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一套、直尺、纸、两枝铅笔、活动角、剪刀、练习本等等。

一、观察比较

1.出示两个滑梯

“同学们喜欢玩滑梯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滑梯,请你仔细看一看,你喜欢滑哪个滑梯?为什么?”

“这两个滑梯有什么区别?”(滑板和地面夹角不同)

“你认识哪个角?”(直角)

“另一个滑梯和地面形成的角你们认识吗?他们和直角比有什么不一样?”(一个比直角大,一个比直角小)

“这节课我们研究比直角小的锐角和比直角大的钝角”(板书)“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我们称它为锐角”(板书、课件)“锐角比直角小。”

“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我们称它为钝角”(板书、课件)“钝角比直角大。”

2.“生活中在什么地方有锐角和钝角呢?其实只要大家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做个有心的孩子,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锐角和钝角。”

3.“看看老师带给大家的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哪藏着角?是什么角?”(课件)

二、识角辨角 1.摆角

“大家都会找角了,你们能不能用手中的铅笔摆出一个角呢?自己用两枝铅笔摆一个锐角,举起来展示一下。他摆的对么?为什么?”(这个角比直角小,所以是锐角)“再摆一个钝角”(个别展示),“他摆的对么?为什么?”

2.折角

“同学们能从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也会用铅笔摆角了。那你们会折角么?下面大家用手中的纸折一个锐角或钝角,标出这个角。”

3.辨角

“如果老师把很多角放在一起,你能判断是哪种角吗?” “打开书练习九(39页)第二题。这么多角,你会区分么?试着在书上连一连吧。”(课件公布正确答案)

“第三个角不容易判断,怎么办呢?”(用三角板比一下。只要接近直角的角都要用三角板判断一下)

4.画角

“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都是什么角?”“你能用它画出一个锐角吗?”

“如果画钝角呢?想一想,角是由什么组成的?”(一个顶点,两条边)

指导画角方法:“先画一个点作为角的顶点来确定角的位置,然后由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作为角的一条边,角的另一条边也由这个顶点引出,位置要根据画的是什么角来确定。”

“下面你在本上画一个钝角,画完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5.拼角

“刚才我们说了,三角板上有我们今天学过的角,那么请你开动脑筋,用自己的两个三角板拼一拼,你能拼出哪些角?”(个别展示)

“如果小组内同学合作,用三个或者4个三角板,你又能拼出哪些角?拼好放在桌子上,看一看身边其他小组是怎么拼的。”

6.剪角

“请同学们猜一猜,一个长方形有几个,剪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先猜一猜,然后自己动手试一试。”

“说说你的结果吧!”(不同的剪法有不同的答案,只要你开动脑筋认真想)

三、思维扩展

“老师这有个特殊的角,看看它有什么特点?”出示活动的角。(演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同学们仔细看老师手中的角,这是什么角?”(锐角)一条边不动,转动另一边,“这个呢?”(直角)“在转的过程中,这些角的什么没变,而什么改变了呢?”(边长度没变,两条边之间岔开的角度变了)“说明了角的大小和边没有关系。”继续转动到平、周角、出现平角、周角时问:“他们都是角吗?是什么角?” 数学中有很多的奥秘,这是我们今后要学习到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研究一下,或者问问家长找到答案好么?

教学反思:

《锐角和钝角》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我从以下几方面完成。

<1>课的开始,引导学生从低年级学生最熟悉、最爱玩的滑梯切入教学,做到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

<2>在锐角、钝角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好的思维习惯(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锐角都比直角小)。这样既能培养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又满足教材所体现知识的阶段完整性要

求。

<3>在学生认识了锐角和钝角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系列动手操作活动。学生通过摆角——折角——辩角——画角活动,进一步掌握角的组成及锐角、钝角的概念。这一系列活动可以提高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符合快乐教学思想。

<4>课的结束部分,利用边长不等的活动角,通过旋转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过程向孩子展示了角的魅力,不仅激发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也为今后学生探索角的奥秘留下想象的空间。

总之,我认为本节课教学设计,体现新课标要求,整个教学活动学生有静、有动,动静结合,玩中学、学中玩。在有些环节的衔接上,课堂上我的处理不是很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加努力。

第五篇: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与评析

《锐角和钝角》教学实录与评析

作者:陈雪良

镇隆镇中心小学

(此课在2013年春小学教学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巡回上课活动中展示)

执教:镇隆镇中心小学

陈雪良

点评:平南县教研室

曾伟强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7~40页。

一、复习导入。

师(出示活动角模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看它是谁?

生:直角!

师:说说直角有什么特点?

生:直角有直角符号。

生:直角有两条直直的边,一个顶点。

师:你的记性真好!看看周围哪里有直角。

生:桌子上。

生:黑板上。

生:门窗上。

……

师:生活中有很多直角。我们的学习用具上有没有直角?

生:三角板上有直角。

师:拿出三角板,指给我看,哪个是直角?

(学生用手比划)

[数学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陈老师在课一开始就出示已经学习过的直角模型,引起学生的回忆直角的特点,寻找身边熟悉的直角,建立起数学上直角的表象。]

师:我们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试试看。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较。

(学生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在这个角上,直角的顶点和这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直角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和直角边也重合。)

师:这样的比较说明什么?

生齐:说明这个角和直角一样大。

师:对!这角就是直角。(板书:直角)

[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陈老师让学生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又为学习锐角和钝角打好基础。因为判断一个角是直角还是锐角、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在方法上是一致的。]

师:直角还有两个兄弟呢!想不想认识它们?

生齐:想!

师:昨晚老师睡觉的时候,梦到直角的有两兄弟在吵架,一个说:我是直角的哥哥,我比它大!另一个不服气地说:我才是直角的哥哥,我比它大!它们就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吵起来,把我吵得醒了!我想请大家来当个裁判,判断它们到底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那我们去找找它们,出发吧!

[使用童话故事引入,采用拟人化的语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直角的“哥哥”、“弟弟”与钝角、锐角的特点很贴切,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概念。

师(出示杨浦大桥图片):现在我们来到我国上海的杨浦大桥,这可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斜拉桥。这是桥面,这两根柱子,这些是钢索,连接桥面和柱子。调皮的角兄弟们就躲在这幅画中,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把它们找出来吧!

生:嗯...钢索和桥面形成角。

生:我找到的是,柱子和桥面形成角。

生:钢索和钢索形成角。

(学生说出角的时候,教师在课件上显示出相应的角。)

师:你们真棒!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现在把其中的6个角请到了学习卡上,看看,有我们认识的角吗?

生:图1和图3是直角。

师:怎么判断它们是直角?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

师:好,你们马上动手,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哪个是直角?

(学生动手操作后,让一个学生到实物展台上操作,边操作边说:我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在1号角上,直角的顶点和这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和直角边重合,另一条边和直角边也重合。说明这个角和直角一样大,这个是直角。)

师:你们听明白这个同学的判断方法吗?

生齐:明白了!

师:除了图1和图3是直角,其他的角是直角吗?

生齐:不是!

[从“杨浦大桥”的图片找角开始,从中辨认已学过的直角,发现有不是直角的角,引出新的角,然后建立锐角、钝角的概念,新旧知识实现无缝对接。]

三、建立概念,理解特点。

师:把剩下的角分类,怎么分?

生:一类是这样的角(锐角),一类是这样的角(钝角)。

师: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指着钝角这一类):这些开口比较大,是比直角大的角。

(学生把这些角和直角比一比,把角的顶点和直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和直角边重合,看另一条边,它是在直角的外面,说明这个角比直角大。)

师(板书:比直角大):这样的角叫“钝角”。读一读。

生齐:钝角!

师:连起来读,钝角比直角大。

生齐:钝角比直角大。

师:学习卡上的这些角,哪些角是钝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生:图2和图5是钝角。

师:你动作真快!你来演示下吧。

生: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

师:这是简便记忆的方法,你来具体操作。

生(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图2角上)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直角的外面,所以这个角比直角大,是钝角。

师:判断得非常正确。还有钝角吗?

生:还有图5的角也是(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5号角上)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直角的外面,所以这个角比直角大,也是钝角。

师:你不仅操作正确,而且叙述很简洁易记。真棒!另外一类的角呢?(锐角)

生:它们比直角小。

(学生演示把它和直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直角的里面)

师:这样的角比直角小(板书:比直角小),叫“锐角”(板书:锐角)。读。

生齐:锐角。

师:连起来读,锐角比直角小。

生齐:锐角比直角小。

[把角进行分类,从而明确钝角、锐角的特征:钝角比直角大,锐角比直角小。通过操作与直角对比,很形象地表达出概念的特点。]

四、初步运用概念进行判断。

师:找一找学习卡中哪个是锐角,看谁动作快。

生:图4和图6是锐角。

师:你肯定掌握方法了!来演示下吧。

两个学生把三角板的直角分别放到图4和图6的角上,边摆边说: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直角的里面,所以这个角比直角小,是锐角。

师:完全正确,看来大家对这个方法是非常熟悉!

[学生建立起锐角的概念后,判断锐角的过程中学会理性思考,也就是懂得用概念的特点去判断,进一步巩固概念,学会方法。学生是否掌握概念就看他能否通过思考后能操作出来。]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位新朋友,分别是“锐角和钝角”。谁是直角的哥哥?谁是直角的弟弟?

生:钝角是直角的哥哥,锐角是直角的弟弟。

生:直角是二师兄。

(生笑。)

师:你们帮了我一个大忙,这兄弟俩终于不吵了,钝角是哥哥,锐角是弟弟是拿什么来比较的?

生齐:直角。

师:怎样知道一个角是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还是直角?

生齐:用三角板的直角来判断。

[再一次回顾童话故事,解决“哥哥”、“弟弟”之争,前后呼应,也是对直角、钝角、锐角的知识做一个总结,新旧知识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五、在活动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师:下面我们拿出活动角,按要求做一个角:做一个直角。

师:做一个角比直角大。这是什么角?

生齐:钝角。

师:做一个角比直角小。这是什么角?

生齐:锐角。

师:看我手中的锐角,把它变小一点,这是什么角?

生齐:锐角。

师:再变小一点。什么角?

生齐:锐角。

师:我把它变小变小再变小,是什么角?

生齐:还是锐角。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所以的锐角比直角小。

生:锐角有很多个。

师:很多个是多少个?

生:无数个。

师:非常棒!看我手中的角,这是什么角?

生齐:钝角。

师:我把它拉大一点,这是什么角?

生齐:钝角。

师:再拉大一点,什么角?

生齐:还是钝角。

师:我把它拉大再拉大,什么角?

生齐:还是钝角。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所有的钝角都比直角大,钝角有无数个!

[在做活动角的过程中巩固了对三种角的理解,加深了对这三种角的联系与区别,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比较感兴趣,并且在活动中不断的总结,发现规律。如:比钝角小的角有直角,也有锐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锐角小的是锐角;等等。这些都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的概括能力。]

六、在练习中深化提高。

师:现在把活动角放到一边。你们喜不喜欢玩游戏?我们开始闯关的第一关,打开书本39页第2题。

师:第一个是什么角?

生齐:直角。

师:第二个是锐角。第三个呢?

生:直角。

生:锐角。

生:钝角。

师:这么多不同的意见。该怎么办?

生:用三角板比一比就知道了。

师:对!你上来操作。(生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在这个角上),大家仔细看,这是什么角?

生齐:直角。

师:好,第四个什么角?

生齐:钝角。

师:第五个什么角?

生齐:锐角。

师:第六个什么角?

生齐:钝角。

师:我们在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的时候,有些能用眼睛判断的,如第2,4,5,6可以直接判断,遇到一些角和直角很接近的角,如1,3,这时我们就应该用三角板来比一比,就能准确判断了。

师:第一关闯关成功!看第二关:在学习卡上画一个直角、锐角和钝角。看谁画的又快又好。

(学生用2—3分钟画角,师巡视,展示学生作品)

师:觉得他画的有问题吗?

生:他画的角的两条边都是弯弯的,不对。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的?

生:两条边应该都是直直的,有顶点,直角有直角符号。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师:接下来我们活动活动筋骨:用身体,学具等摆出直角,钝角或锐角。你摆出一个角,让你同桌说出这是什么角。看谁摆出的角多,使用的方法最多。开始吧!

生(一手平举一手斜举):我摆出一个钝角。

生(两个手掌交叉):我摆出一个直角。

生(两支笔交叉):我摆出一个锐角。

生(两个三角板拼):我拼出一个钝角。

生(用纸折):我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生(双脚叉开,一手叉腰一手斜举):我摆出了锐角,还有钝角!

……

师:你们的创意真多!我为你们感到骄傲!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生:认识了两位新朋友,它们是锐角和钝角。

师:说说锐角和钝角各有什么特点。

生: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练习的设计很有层次,从课本最基础的训练入手,逐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练习形式丰富,先是判断,再到画角,然后用身体、学具摆角,充满童心童趣,也能表达出概念的本质。]

七、欣赏生活中的角,并判断是什么角。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逐张展示。)

师:你的收获真多!现在我们来欣赏生活中的角。

师:在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角?

生33:我发现了锐角和钝角。

生34:我也发现图片中有锐角,还有直角,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学生仔细观察本组生活图片,发现锐角、直角、钝角。)

……

师: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如果你们平常多观察,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这些角的存在。

[欣赏角的图片,就是欣赏美,欣赏数学之美。从课本到生活,由图片表现出的外在美到理解数学的本质美。做为老师,我们要教给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我们的世界。]

总评:

陈老师这节课有以下的特点:一是符合小学低年级教学特点。陈老师整节课使用大量的儿童化的语言表扬和鼓励学生,象你的记性真好、你真棒、动作真快、用你们的火眼金睛,等等。还有很多生活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比如角有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开口比较大,做个裁判,闯关游戏等等。使用一些拟人化的语言,使学生感到很亲切,比如直角的“哥哥”、角“兄弟”等。还有课的开头创设童话的故事情境,用自己的身体和学具表示出直角、钝角、锐角等,这些环节都使学生的学习非常投入,感到非常有趣味。二是给学生以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操作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较判断这三种角,这是理解三种角的特点的标志。陈老师的这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通过操作去理解数学知识,从开始比较辨认直角,到后来操作比较得出“比直角大,比直角小”建立起锐角、钝角,最后还是用操作判断哪个是直角、锐角、钝角。三是概念的教学明确到位。概念的引入自然,从生活中的各种角去辨认直角,发现有些角不是直角,那是什么角呢?水到渠成引入新的概念。通过分类,让学生初步抽象形成概念的特点,到明确概念的本质: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因为是二年级的学生,对于锐角钝角的概念仅学到此为止,随着后续知识的学习还会对锐角钝角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最后陈老师还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比如从活动角中去感悟三种角的变化,从闯关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加深对这三种角的本质认识。这些环节都可圈可点。最后通过欣赏图片使这节课得到了升华,学生感觉意犹未尽,兴趣盎然。

下载“锐角和钝角”的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锐角和钝角”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锐角......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这节课早已经上过,也复习过,可是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太好。连续考了两次试,都不理想。特别是有一道题:用剪刀减去长方形纸的一角,还剩几个角?学生做到第三遍还是有很多人做错,说明......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1 整节课我合理重组教材,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采取了找......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杨桂香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中,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已经建立了正确的表象。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学生对角的......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整节课我合理重组教材,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采取了找一找、分一分、做一做、画一画、拼一拼、说......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力求做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充分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创新和想象能力。课......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锐角和钝角 三骏乡第一中心小学 朱雪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让学生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2、会用相关的工具画出......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37~3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