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上下诵读2+2教案
八下毛泽东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多样朗读加深理解词所描写的意境;
2、通过朗读更好的传递词的磅礴大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句话同学们熟悉吗? 学生:不熟悉!
解说:这是一首歌的歌词,老师只是知道,但我的父辈们却是非常熟悉,而且人人会唱。问:歌词中有一句——“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是对毛泽东的赞美,何以对毛泽东给以这么高的评价?你能介绍一些毛泽东的革命事迹吗?(学生介绍毛泽东的光辉业绩)
小结:毛泽东不光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毛泽东还是一个文人,而且绝对是一个大气十足的文人。不信,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亲自感受一下他的词风。(板书课题)老师介绍写作背景
二、自由朗读全文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词所描写的内容。学生读文,并能结合文章谈自己的理解。
画面一:绘北国壮丽雪景。
画面二:评历史人物,赞当代英雄。
师:刚才同学们能够结合文章,介绍画面,谈得都很好,但是却未能通过你的朗读展示词的魅力,将这首词的磅礴大气传递出来。
要想把握词的精髓,朗读很重要。朗读要收到成效,标准的普通话必不可少,但把握感情,做到适当的停顿、重读则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请同学们静心看下面的片断,酝酿感情,三、再次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并对需处理的字、词做好标记
2、个别示范朗读,自评(你是如何处理重读、停顿的);同学点评,穿插老师点拨。(把握关键处:如“冰封”和“雪飘”动静结合;望领起七句写景;山舞的“舞”、原驰的“驰”;竞折腰的“竞”;“惜”等)
四、个性创作(大组诵读)看!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和词人溶为一体,也变的气宇轩昂,意气风发。老师是灵机一动,又有了一个新的提议,看看我们同学能否给词配上必要的神态、动作等,更好地展示这首词的魅力。(以大组为单位,进行个性创作,并加以展示)。
五、齐读《七律 长征》
再次体会毛泽东诗词的情感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点评是否读出应有的气势
六、小结
通过本课诵读,我们了解了毛泽东诗词的特点,充满豪情与磅礴的气势。课后还希望大家继续品味,读出情感。
我的四季
张洁
一导入新课
二交流朗诵所积累的诗文
三自读课文
三听范读并交流感受
1范读好在哪里
2分组研讨生命四季的春、夏、秋、冬。
要求:四人小组合作,采用多种展示形式,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的认识。并谈谈这样设计的感想。
四再读课文,品味下面句子的含义
句子: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对于这句话,你又有何理解呢?
含义:
这句话告诉我,不要总沉浸在过去,要珍惜现在,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五小结
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学生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将进酒
李白
一导入新课 二生自由朗读试试 三老师指导诵读
这首诗着力刻画的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诵读时应当伴随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适当地变换声调和节奏,力求再现诗人的形象。诵读的要点如下:
1.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出,“君”,揭岑夫子、丹丘生。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即用眼前景物起兴而又具有比喻的作用,诵读时头脑中须有黄河奔流的视象。“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系承“不复回”而来,说及人生。“悲白发”,犹言人生易老,叹意极浓,“悲”字当重读,再用“朝如”句补足其意。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当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2.以下节奏逐渐加快。“人生”一联为人题语,重音当落在“尽欢”和“空对月”上。“天生”一联说明“须尽欢”的理由,显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当读得掷地有声;读后宜作一顿(这里的潜台词是“既如此,那就……”),为诗中策一个高潮蓄势。第一个高潮在“会当一饮三百杯”这句上,应当读得豪气十足,要用升调读,“三百杯”一语尤当着力加以渲染;为突出这一句,上句“烹羊宰牛且为乐”宜轻读。
以上是诗的铺垫部分,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3.“岑夫子”以下六句为诗意转换处,亦可视为下面劝酒歌的引语,应当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重者依次落在“将”“莫停”“歌”“倾耳听”请字上,突出拆请之意。读完,稍作停顿。
4“钟鼓”一句至结尾为诗的主体部分,诗人借此尽吐胸中块垒,必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
“钟鼓”二句是这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主旨所在。诗人说这话时,其愤激之情必当见于辞色,应当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二语当用极强音读,以见其憎恶、鄙弃之深。其下“古来”二句是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亦可见诗人盖世之气和狂放之态。两句之中,上句为宾,宜轻读,略示“风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之意;下句为主,宜重读,要表现出十足的自信。
“陈王”二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为例,可用叙述调读而略带感情色彩。重音当落在“恣欢谑”三字上,但欢中有悲,因为诗人说陈王,其实又是说自己,不过是怀才不遇借酒消愁而已。其下两句也是有主有宾:“主人”句为宾,宜轻读;“径须”句为主,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豪放之态如见,直重读。读后应稍作停顿,为结尾的抒情高潮蓄势。
结尾前三句当快读,至“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再用夸张语调读最后三字,“古”“愁”之后皆当有延长音——这是全诗的高潮,须有强大的声势,才能显示诗人的飘逸的风格,不是一般的儿女愁情。
四 听教师范读
五 学生根据指导和老师的范读,再自己读,可以同桌之间互读并纠正 六,选派诵读较好的同学为大家示范
七全班齐读,男女轮流,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
我活着,因为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欣赏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2探究作者的成长和梦之间的关系。
3根据文章对我们的启示,为自己打造一个梦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
初一时候,我们学过这样的一篇文章:《十三岁的际遇》,我记得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后半句话表达了作者要为北大创造更辉煌业绩的雄心壮志。正是这份雄心、这份壮志推动着作者去创造、去发现新的大陆、去为北大从海洋深处撷取最灿烂的珍珠。现在,田晓菲成功了,她获得了在哈佛大学任教的资格,这与她的梦想是分不开的。从美国追求平等权利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到我国古代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到近代革命的先躯孙中山先生的“以天下为己任”都告诉我们,成功背后都有梦想的支撑。其实,撇开成功不谈,人活着,就应该有梦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梦想的文章:张春林的《我活着,因为我有一个梦想》 二 初步感知课文
这篇文章的语言是十分优美的,有些句子含义是十分深刻的,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子读,读的时候注意抑扬顿挫,声音有起有伏 三 再读课文,和同桌商量怎样才能读出作者的感情
张春林也是一个有着伟大梦想的人,他曾经梦想成为„„但都没有实现。如今他成了一名普通的教师兼编辑,但他仍有他新的梦想,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作者梦想的句子,并激情朗读出作者的梦想
五、听音乐、谈梦想
欣赏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然后谈谈对这首歌的歌词的看法。附歌词: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落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着追求追求一种你想不到的温柔你是不是像我曾经茫然失措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因为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从来没有忘记我对自己的承诺对爱的执着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跟着希望在动
2、结合这首歌和文章的内容,请你们为自己打造一个梦想,并谈谈你将会为这一梦想做些什么? 六作业布置
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我的梦想
第二篇:《上下》教案
《上下》教学设计
大庆市景园小学 王巍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58页、59页“上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上下 第一站;森林里
今天是森林里树爷爷的生日,小鸟和小兔一大早就来为树爷爷庆祝生日啦!同学们看,他们倆在哪儿呢?(出示主题图)
是啊,小鸟和小兔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上下”。听了刚才两位小朋友的发言,树爷爷想提个建议:小朋友在说上下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课件点击强调)谁愿意再来用完整的语言试一试?
二、探究新知,理解上下
1、两个物体比较上下位置关系:
现在大树爷爷出了几道题来考考你,我们先一起来把前两个题目读一读。小鸟在小兔子的哪面一二读。
师:好,大家开始填。填完的同学举手!看哪位小朋友填得又快又准确!
(2分钟时间给学生填)
师:大家都填好了。现在有谁要来说一说他是怎么填的? 生:小鸟在小兔子的上面,小兔子在小鸟的下面。师:你们同意他的答案吗? 生:同意。
师:老师也同意。说得真好!
2、三个物体比较上下位置关系:
师:小松鼠也是树爷爷的好朋友,它也赶来为大树爷爷过生日了,现在请大家看看有几只小动物来陪树爷爷过生日啊? 纵生:小鸟,小松鼠,小白兔。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三只小动物,想想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等下老师要请认真观察的小朋友来帮帮忙。(1分钟)哪位小朋友愿意帮老师出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的? 生:小鸟的小松鼠的哪面?
师:恩,谢谢你!为老师提了一个这么好的数学问题!有哪位小朋友要来为大家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小鸟在小松鼠的上面。师:他说得对不对啊?
众生:对。
师:真棒。还有谁也来帮老师出个数学问题的? 生:小兔子在小松鼠的哪面?
师:哪位小朋友来为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生:小兔子在小松鼠的下面。师:大家同意吗? 众生:同意。
师:很好。刚才出的数学问题都被你们轻而易举的解决了。看来老师得出几个难一点的来考考大家。大家注意听问题了哦。小白兔的上面有那些小动物?
生:小白兔的上面有小松鼠和小鸟。师:小白兔的上面有小松鼠和小鸟。对不对? 众生:对。
师:连这个问题都被你们这么快解决啦。你们真棒!
3、一只动物位置的相对性
师:好,下面呢。请大家看看小松鼠在哪里呢?有哪位小朋友能说清楚小松鼠的位置的? 请你们开始填。填完的同学举手哦。(2分钟时间给学生填)
生:小松鼠站在小鸟和小白兔的中间。
师:那小松鼠在小鸟的哪面?在小白兔的哪面啊? 生: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在小白兔的上面。师:说得真好。还有哪位小朋友会说的? 生: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在小白兔的上面。
师:很好,谁也来说一说。
生: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在小白兔的上面。师:很好。
师:你们看看着两题现在老师有疑问了,为什么一会儿说小松鼠在上面,一会儿又说小松鼠在下面呢?
生1:说小松鼠在上面是说它在小兔的上面,说小松鼠在下面是说它在小鸟的下面。
(或生2:小松鼠与小鸟比较是在下面,小松鼠与小兔比较是在下面。)师:哦,说小松鼠在上面是因为它和小兔子在比,说小松鼠在下面是因为它和小鸟在比。是不是? 生:是。
师:那有三只动物比较的时候,我能不能直接说小松鼠在上面? 生:不能。
师:那能不能直接说小松鼠在下面啊? 生:不能。师:那要怎么说?
生:要说清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师:说得真好,三种动物在比较的时候,要说清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三、巩固练习,进一步体会上下 第二站:淘气房间
1、介绍书柜
师: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吗?
众生:记得。
师:淘气家的书房里东西可多了。看他正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大家介绍他家的书柜呢。小朋友们,你们认真观察看看他家的书柜里有哪些物品?请小朋友来告诉大家。
生:花瓶,小猫,书,闹钟,船,镜子。师:很好。
师:大家观察下这些物品在哪里。看看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吗?先轻轻地向自己的同桌介绍一下。等下淘气有几道题要考大家。师:我们现在来看看淘气给大家出了什么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众生:齐读
现在请你们打开书本P58填一填。(3分钟时间给学生填)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这两题的答案的? 生:船在花瓶的下面,花瓶在船的上面。师:对不对啊? 生:对。
师:很好。请一个同学来说说这两题怎么填。生:闹钟在小猫的下面,闹钟在船的上面。师:对不对啊? 生:对。师:很好。
2、律动(配乐说儿歌、做手势)。(1)老师说口令,学生听口令指五官。(2)请同桌面对面地说一说五官的位置关系。
(3)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五官的位置关系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一听?(师配乐示范说)(4)请学生配乐说儿歌做手势。
两只小手伸出来,上上下下分明白,左手在上右手下,右手在上左手下,我们一起指一指,鼻子上面是眼睛,眼睛下面是鼻子,嘴巴长在鼻子下,五官端正真好看!真好看!(设计意图:优美的音乐,朗朗上口的儿歌,灵活的动作让数学变枯燥为乐趣,放松学生的心理,真正让学生“玩中学,学中悟”。)
四、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第三站:动物家园
请你分房子。动物园里建了一栋新楼房,准备分给小狗、小兔、小猫和大象,请你给它们分一分(动手贴动物头像),并用“上”、“下”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学生动手操作)
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生介绍)你考虑的真周到,我替小动物谢谢你了。第四站:寻找宝物
师:下面呢,老师要带小朋友们一起来寻找宝物。老师这里有三个盒子,分别是①号盒,②号盒,③号盒。宝物放在其中的一个盒子里面。你们猜猜在那个盒子里面? 生:(争先恐后)①号盒,②号盒,③号盒。
师:注意了,这可是个神奇的盒子,只允许我们打开一次的,不过呢,机灵狗给了我们两条提示。我们一起来看看给我们的第一条提示是什么。(提示卡片:宝物放在①号盒的下方。)众生:宝物放在①号盒的下方。
师:宝物可能在哪里? 生:②号盒,③号盒。
师:我们再来看看机灵狗给我们的第二条提示。(提示卡片:宝物放在③号盒的上方)
众生:宝物放在③号盒的上方。师:宝物在哪里呢? 生:②号盒。
师:真聪明。有哪位同学要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呢? 生:根据第一句话(宝物放在1号盒的下方),推测宝物可能在„„ 根据第二句话(宝物放在3号盒的上方),确定宝物就在„„ 因为卡片在①号盒子下方,它就可能在②号、③号盒子里,卡片还在③号盒子的上方,它就只能在②号盒子里。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判断的对不对呢?(师揭开2号盒子找到宝物)你们真能干,都能当小侦探了。第五站:小朋友的家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楼上,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请同学们把三个小朋友的头像做成小卡片,实际动手操作,贴出她们所在楼层的位置,再说一说她们的上下位置关系。第六站:南京长江大桥
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去过南京长江大桥吗?没去过的同学别遗憾,现在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你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结合图说一句话吗?(借助现实生活中的美景图,让学生深刻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可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有序地描述。)学生观察反馈的结果。
(2)正反口令游戏。
①听老师口令,学生指方向。
如:老师说“上”,学生指“上”。
②听老师口令,指相反的方向。
如:老师说“上”,学生指“下”。
(设计意图“分房子”“聪明屋”和“正反口令”等丰富多样的分层次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思维,充分体现“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一点儿也不觉得苦和累。真正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学会。)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又游览了这么多地方,开心吗?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关上下位置关系的地方,下课后请同学们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去寻找一下吧,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第三篇:《上下》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第一册
上
下
授课教师:赵 雪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2、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三、教学用具:
(1)多媒体课件;(2)语文课本、音乐课本。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口头练习:
小松鼠在()的上面;
小松鼠在()的下面;
小鸟的下面是();
小兔的上面是();
…………
3、动物调换位置:
师:如果小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它们的上、下
位置关系变了没有?
(课件:小松鼠和小鸟交换位置。)
问:谁能说说小鸟的位置?
也就是说 小鸟在小松鼠的()面; 小鸟在小兔的()面。
小结:大家看出了吗,上、下只是相对而言,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上、下位置关系也会改变。
学生口头练习。
4、四个物体间的上下(选学):
师:如果又飞来卫只动物,这些小动物的位置又该
怎样描述呢?
…………
学生完成课本58页的填空。
5、小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个小游戏,看谁玩得又快又准。
学生拿出语文课本、音乐课本,听教师说,正确摆放书本的位置。
A、把数学课本放在语文课本的上面; B、把音乐课本放在语文课本的下面。
问:现在谁在最上面?
学生填空,再检验。(因学生不会写船、桥等字,可让学生在相应的物体上标号,填空时写序号即可。)
4、课本59页第四题:
师:森林里盖了一幢新房子,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可它们遇到了一个难题:它们应该住在哪一层呢?同学们愿不愿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个难题呢?
(课件:一幢四层房子、四个小动物。)
问:这幢房子共有几层?
有哪些小动物要搬到里面住?
师:谁先来帮小动物分房子?
(学生说出哪个小动物住哪能层时,老师就相应的将此小动物的头像移到那一层。)
根据学生的分房情况,口头练习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可多分几次,充分体验上下的相对性。
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上下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知道了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的。老师希望同学们回去了以后能和妈妈、爸爸说一说自己家里的东西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科学2+2教案
小 学 三 年 级 科 学 2+2 教 案
第一周
活动内容:种植我们的植物 活动目的:
活动过程:
活动结果:种子凤仙花。凤仙花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注意事项:注意安全。
学习掌握播种技能,设计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1、学习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2、观察种子变化。
3、记录生长日记:观察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4、实地指导播种:(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金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帖住杯壁。(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的中间。(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 水 里。
子。
第二周
活动内容:学习养蚕 活动目的:
学习掌握养蚕技能。
活动过程:
1、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
2、观察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3、学习怎样饲养蚕。
4、养蚕窍门:(1)、桑叶。它一 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把它刷到桑叶上。(2)、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净,切成碎片。
5、观察蚕怎样变化。
6、观察蚕茧和蚕丝。
活动结果:知道蚕的生命周期。注意事项:注意观察蚕的变化。
第三周
活动内容:土壤里有什么? 活动目的:
活动过程:活动结果:土壤里含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等物质。注意事项:要讲究卫生,不要把土块乱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让学生知道土壤中含有沙、泥土、死亡了的生物残体、水、空气、等物质,土壤是混合物。
1、用手摸土块感觉潮湿。
2、把土块放进装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到从土块中冒出气泡。
3、把水中的土块搅散,然后静止不动。
4、观察到沉降物被分成了二层,上层颗粒较细颜色较深的是粘土层,底层颗粒较大颜色较浅的是砂子。
5、用酒精灯加热土块,观察到:(1)、冒烟。(2)、闻到焦臭味。
第四周
活动内容:纸的奇遇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让学生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
活动过程:
1、把纸塞到烧杯的底部。
2、压紧,使它不掉下来。
3、杯口朝下、竖直把烧杯压入水中。
4、竖直向上取出烧杯。
5、观察到纸是干的。
活动结果:烧杯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注意事项:注意安全,不要把烧杯碰破,不准乱洒水。
第五周
活动内容:谁赶走了杯中的水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让学生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
活动过程:
1、把一只烧杯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中。
2、用另一只手把第二只烧杯斜着放入水中,是烧杯中灌满水。
3、在水下,把两只烧杯移到一起,倾斜第一只烧杯,是它里面的气泡漂到第二只烧杯里。
4、观察到:两只烧杯里的物质进行了交换。
活动结果:是空气赶走了杯中的水
注意事项:注意安全,不要把烧杯碰破,不准乱洒水。
第六周
活动内容:空气有重量 活动目的:
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空气有重量。注意事项:不要把气球弄坏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让学生知道空气有重量。
1、把两只气球吹到相同大小。
2、分别挂在细木棍的两端,并使它们达到平衡。
3、将一只气球刺破。
4、观察到:气球不平衡了。
第七周
活动内容:空气可以压缩而且压缩空气有弹性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让学生知道空气可以压缩而且压缩空气有弹性。
活动过程:
1、将注射器吸进空气。
2、用橡皮堵住出口。
3、用里压活塞。
4、等压不动时松手。
5、观察到:空气被压缩而且压缩后的空气又弹回去了。
活动结果:空气可以压缩而且压缩空气有弹性。注意事项:不要把注射器弄破了,防止刺破手。
第八周
活动内容:测量物体的温度
活动目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活动过程:实验一:测量水的温度。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实验二:测量室内室外的温度。
1、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2)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2、选择适当的地点。
3、选择不同的时间。
活动结果:学生能用温度计能测量水、空气的温度。用体温计能测量人体的温度。
注意事项:
1、使用温度计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温度计摔坏。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2、要爱护实验仪器。
第九周
活动内容:水珠从哪里来 活动目的:
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知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1、在烧杯内装入半杯热水,把干净的毛玻璃片盖在烧杯口上,几分钟后,则毛玻璃片上就出现水珠。
2、把盛有热水和的试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里(注意试管不要接触热水)。过一会,观察试管的外壁,会发现装冷水试管外壁上有水珠,盛热水的试管外壁上无水珠。
装冷水试管外壁上有水珠,盛热水的试管外壁上无水珠。
1、实验用热水温度不宜太高。
2、实验用冷水温度越低,效果越好。
3、试管外壁应先檫干净。手持试管的上部,同时放到烧杯内。
第十周
活动内容:水 的 蒸 发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活动过程:
1、在四块玻璃片上各滴等量的水。
2、用试管夹夹住其中一块在酒精灯上用微火加热,观察水滴,能很快蒸发干,而没加热的水滴仍未干。这说明水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3、用不吸水的刀片,把一块玻璃水的水滴涂散开,尽量扩大其面积,过一会被涂散开的水滴未干。这说明水与空气接触面越大,蒸发越快。
4、把另一块玻璃上的水滴放在电扇前吹风(扇子),由于空气流动加快,被吹风的水滴先蒸发干,而没有吹风的水滴仍未干。这说明水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活动结果:水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水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水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注意事项:注意安全,要爱护实验仪器,实验完毕,收拾好仪器。
第十一周
活动内容:云和雾的形成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活动过程:
1、将烧瓶内倒入半瓶温水,用直角玻璃管的胶塞塞紧瓶口,装在支架上。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使水沸腾。这时从玻璃管口冒出“白气”。
2、用试管夹夹住一个试管,把它套在玻璃管的口上,仍可见试管内有“白气”。
3、在试管下边用酒精灯加热,使试管内温度升高,则试管里“白气”消失,而在试管口外边有出现“白气”,这说明水蒸汽遇冷时才能凝结成很小的水珠。
活动结果:水蒸汽遇冷时才能凝结成很小的水珠。
注意事项:云和雾就是水蒸汽凝结成的“白气”。在高空是云,在低空就是雾。
第十二 周
活动内容:雨的形成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活动过程:
1、把温水装在烧杯里,烧杯放在支架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水沸腾后冒出大量的“白气”。
2、将装有冷水的蒸发皿、斜放在烧杯的上方。过一会就可看到水珠从蒸发皿上滴下。这是水蒸汽在空气中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许多小水珠浮在空中就
成为“云“云中的小水珠再逐渐聚合形成大的水滴,落下来就成为雨。
活动结果:云中的小水珠再逐渐聚合形成大的水滴,落下来就成为雨。
注意事项:注意安全,不要把烧杯碰破,不准乱洒水。
第十三周
活动内容:冰和霜的形成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活动过程:
1、在试管中倒入一半冷水,把插有温度计的胶塞盖在试管口上,使温度计浸入水个(不要触到试管低部),记录水的温度。
2、将碎冰块放入烧杯里并加食盐混合,然后将装有水的试管插入冰块里,当温度计逐渐下降到零度时,则停止下降。
3、取出试管,可见试管中的水完全结为冰,试管的外壁上则附着一层白霜。这说明水温降到摄氏零度时就结冰;水蒸汽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结成细小的冰粒就是霜。
活动结果:水温降到摄氏零度时就结冰;水蒸汽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结成细小的冰粒就是霜。
注意事项:试管中的水最好用冷开水,不含杂质。因含杂质的水冰点低,结冰效果不好。
第十四周
活动内容:磁铁的性质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知道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体。活动过程:
实验一:磁铁能吸铁。
1、“给磁铁找朋友”把磁铁分别拿去接近各种物体。
2、观察到磁铁只吸引铁之类的物体,不吸引其它物体。
3、归纳总结出磁铁有吸铁的性质。实验二: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
1、用玻璃隔着磁铁观察能不能吸铁。
2、试一试分别用衣服、塑料、木块、布、手等隔着磁铁观察能不能吸铁。
3、观察到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活动结果:
1、磁铁有吸铁的性质。
2、磁铁能隔着东西吸铁。
注意事项:
1、磁铁要轻拿轻放、防止摔断。
2、不要使磁铁受到敲击和剧烈震动。
3、注意安全。
第十五周
活动内容:磁 铁 的 两 极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极有两个磁极。活动过程:
实验:磁铁的磁性两头强中间弱。
1、“两极对中间”用磁铁的两端与中间分别去吸引图钉或铁圈。
2、观察到两端吸引的数量多,中间吸引的数量少。
3、这说明磁铁的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磁铁最强的部分叫“磁极”每一个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活动结果: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注意事项:
1、磁铁要轻拿轻放、防止摔断。
2、不要使磁铁受到敲击和剧烈震动。
3、注意安全。
第十六周
活动内容:磁 铁 的 相 互 作 用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活动过程:
1、把磁铁A放在支架上。
2、用另一个磁铁B的S极分别去靠近磁铁A的S极和N极。
3、观察到磁铁B的S极与磁铁A的S极相互排斥,磁铁A的N极相互吸引。
4、用另一个磁铁B的N极分别去靠近磁铁A的S极和N极。
5、观察到磁铁B的N极与磁铁A的S极相互吸收,磁铁A的N极相互排斥。
活动结果:磁铁有同性磁极相互排斥、异性磁极相互吸引的性质。注意事项:
1、放磁铁的支架不能是铁的,并保证磁铁能旋转。
2、轻拿轻放,不要使磁铁受到敲击和剧烈震动;
3、注意安全。
第十七周
活动内容:磁力大小会变化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活动过程:
1、“两极对中间”用磁铁的两端与中间分别去吸引图钉或铁圈。
2、观察到两端吸引的数量多,中间吸引的数量少。
3、这说明磁铁的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磁铁最强的部分叫“磁极”每一个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活动结果: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注意事项:
1、磁铁要轻拿轻放、防止摔断。
2、不要使磁铁受到敲击和剧烈震动。
3、注意安全。
第十八周
活动内容: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活动过程:
1、把木块、石头、小纸片、啤酒瓶盖(盖沿朝上)、轻轻放在水面上。
2、观察到:木块上浮,石头下沉,啤酒瓶盖上浮,小纸片先漂浮后慢慢沉下去。
3、把木块、石头、小纸片、啤酒瓶盖(盖沿朝上)、放入水中。
4、观察到:木块上浮,石头下沉,啤酒瓶盖沉,小纸片先浮上来再慢慢沉下去。
活动结果:有的物体放在水中会下沉,有的物体放在水中会上浮。注意事项:要爱护实验仪器,这些仪器易碎,不得摔打和重压。
第五篇:上下的教案
《上下》
授课时间:2012.02.13
总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义教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辨认上、下这些方位,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使学生能够将上、下这些方位运用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并能初步辨认自己或者他人的位置和方向.3、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辨认,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加数学学习兴趣。教学的重点:正确辨别上下 教学的难点: 体验方位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
挂图、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同学自由说。
板书课题:上下 二:探索新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让同学用自身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偏重引导同学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同学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同学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2.画鼻子
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同学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同学需 蒙上眼睛,其他同学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
三、巩固联系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语文书,在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下面,最后把笔放在语文书的上面,并说一说,谁在上面,谁在下面。
2、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学生画完后,展示学生画的画,师:谁来跟老师说一说,你都画了什么? 引导学生用含有“上”、“下”的句子来描述图画的内容.四、板书设计
上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