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听课评语二
1、教师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教师善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
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励他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但在鼓励学生想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都得到了 共同的发展。
2、教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几乎没有代替学生做过任何结论,教师总是引
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得学习体验。
3、教师大胆冲破教材原有的框架,活用教材,将套圈的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活动,比赛极
具开放性,让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
4、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首先是这节课以套圈的游戏引入新课连加,并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玩中学,乐中悟,更是因为教师营造了一种亲切,平等,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自然的融入 课堂,让他们的热情始终高涨。
5、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最后设计的应用延伸题目,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
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实践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新课程基本理念。
不足之处:教师在有一个环节擦掉了第一个学生的板书,这对那个学生是个小小的打击;
教学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化,例如在中间设计学生以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形式环来调节课堂;教师驾驭课堂 的能力也有待加强,在课堂中有的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有几个小朋友却在玩东西,这说明还有一 部分学生没有带动起来。
第二篇:小学数学听课评语
小学数学听课评语
3月8日听了李春涛老师的《分式的加减法》,认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处理好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的关系,做到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并不是等值对应。因为教学内容来自于师生对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还包括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活动的全部,教材内容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成分。况且,教材本身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在处理教材上,教师的任务在于用教材教学,而不只是教学教材。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做到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
3月12日听了顾惠芳老师的《我的老师》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3月13日听了狄永伟老师的《鸟(专题)》一课,认为该专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积淀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参与多,课件精美,涉及知识范围广,开阔学生眼界,点面结合加练笔,让学生对鸟的认识逐步深入,效果较好。
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了课堂,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课堂上,他们除教师评语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因此,学生课堂学习远不只是学习知识,还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审美情操、培养个性等。他们是把整个生命投入课堂的,这就要求教师能立足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课堂教学,要把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群体工作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的培养也作为教学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刘西明小学数学听课反思
前几天,我有幸听了几位中老年教师的课,发现参赛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上课时精神饱满,善于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和调动学生,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勃勃生机。如:有的老师的课生动有趣环环相扣,表情丰富,课堂气氛活跃,整节课让人感觉意犹未尽。有的老师的课和在教学环节上环环相扣,设计流畅,语言幽默风趣,教态是那么的自然而亲切,一堂课不仅出色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还把所学内容向课外延伸。与实际相联系,真正把数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同时在学习中领悟了应用题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一、重视培养学生从情境图中捕获数学信息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总是把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图与小精灵的对话连成一道例题,把解决问题简化成了解应用题,究其原因还是不放心学生,担心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够强,不能正确判断条件的先后顺序,不能正确处理情境中的信息,如果让其自主探究,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只能又回到单一的应用题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情境图给学生展示才能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参与分析问题,知道分析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和复习时,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各种呈现方式,培养学生善于从各种生活情境中捕捉数学信息、寻求数学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学会概括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加强学习策略训练,优化知识结构。
在教学中,关键是让学生有机会去思考、去发现,让他们有机会经历尝试与探索的过程,教师作为引导者,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知道基本数量关系,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解法,在比较中自主进行“优化与筛选”,指出其思维分析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在理解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同时渗透问题解决方法的优化思想。
三、重视渗透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总结、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想。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去,给学生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让探究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用好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当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取得点滴进步时,应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当学生理解得不够准确、表达不够完整时,教师不要急于作出否定性评价,采用延时评价,应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这一生成性资源,补充设问,点拨学生引发思考,使学生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小学数学听课体会
2012年3月30日,我镇主办“四步教学法”课堂模式研讨会,我参加听了三位数学教师的课,这三位位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执教水平、个人的专业知识,应变能力以及个人风格都让我收获很多。下面从以下几点谈谈本人认识和体会。
第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例如:李文玉老师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首先让学生猜一个有关三角形的谜语导入课堂,学生通过猜谜语的活动,激趣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之后,教师再适时地导入新知,教师这样做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创造了愉悦的氛围和情境。
第二,运用了启发性的原则。即教师在课堂上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知识间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有计划地设置有内在联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系统,使学生的思路地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徐徐展开、不断深入。例如:陈郑老师在讲《小数的产生与小数的意义》时,通过播放课件将1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一份分别是1/
10、1/100、1/1000,用小数表示分别为0.1、0.01、0.001,通过诱导自已去探究、比较、归纳、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然后教师又乘胜追击,通过闯关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邻两个小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这种启发性的由旧知过渡到新知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第三,正确对待教材,用好、用足教材。以前的优质课、公开课都愿意重新创造教材,这一现象至今还影响着我们,课改教材中的主题图、准备题、例题以及练习题,都来自一线的教师和专家,经过严格的层层论证和审批才通过进渗入渗出教材的,具有普遍和推广性。作为实验教师,我们首先要用好它,在用好它的基础上,再作创新。这次听到的7节课,只是不同的教师,在引渗入渗出课题时各有不同,但在入行新知学习时,基本上都是用了教材上的例题,同样创造了精彩的课堂。既然他们都这样尊重教材,不轻易抛开教材,我们就更应该脚踏实地研究好教材,使用好教材。
第四,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例如:陈芳老师在讲《众数》一课时,开始的两家公司的招聘广告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最后练习题让学生说一说商店的老板最关心的是什么数,给选手打分一般选用什么数,说明员工的工资情况应看什么数,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解答,又令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用数学。
第五,讨论交流的主体是学生。合作交流是数学重要的学习方式,以前听课观到的合作交流,多是师生的对话,老师对学生汇报进行汇总或评价订正。重形式,重结果,轻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总之,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小学数学听课反思
听了这七堂数学课,让我感受颇深,有年龄大的老师,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的课有太多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地方,下面我就谈一下听了这几课以后给我的启发一、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有语言魅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语言要做到严谨简练,并且要具有亲和力,对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张春老师虽然是一名男教师,但语言很轻柔,很具有亲和力,他儿童化的语言一直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及时的表扬孩子,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逯琳老师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其语言已经做到了严谨简练。这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应时刻注意的一点。
二、数学源于生活,最后必须要回到生活当中。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如果脱离实际来学知识的话,其学习的意义不大。所以在数学课上,必须让学生知道在现实中的应用。这几位老师在讲课的最后,都会把今天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也是我以后课堂上应该做的。
三、教师灵活的教育机智,在巩固练习环节,翟丽华老师反馈纠正及时,分解了题的难度。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
总之,这几位老师的课基本功过硬,充分展示了教师的综合魅力,很值得我学习。今后一定多向其他教师学习,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在教学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小学数学听课体会
2月22日,城关中心校组织数学“说课大赛”。聆听了30位教师的说课和我的说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置身于其中,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让我收获颇丰,感受颇多,下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1、重视创设教学情景。30位说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例如,老师在导课时由游戏导入,通过扑克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如奚明智老师通过出示他本校学生上课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提问题并解答。再如老师的练习题设计中让学生猜测下雨天是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为什么?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及验证。这些都是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3、还学生一个生本课堂。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比如:刘文艳老师把例题变幻题型,让学生自己探究,猜想,验证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数学问题。
4、这30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巧妙地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今天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短短的时间里,我有幸观摩了小学数学等优质课的展评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1、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认知的理念。
2、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各课都展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老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4、对认识《新课标》的感受.通过一天的学习使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新的认识,即教师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注意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5、对《新课标》的新思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单纯依模仿与记忆.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我们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收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听课体会
10月21号上午,我有幸参加了临江市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主题研讨会,听了四节数学课,几位教师精彩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1、解决问题会交流、合作、探究,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这几节课,我看到老师们只起引领的作用,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怎样思考,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感悟所学内容的重点,和学习目标、学习的法,从而突破了难点。在同伴互助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解决问题时要学能找到数学信息,并能理解信息之间的关系。这需要学生有种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并能从信息中寻找联系,然后学会数学化的提问。提问之后要学会解决,也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析解决是核心,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这样的能力,并且还要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思维碰撞,当出现多种方法,意见时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的思维方法。最后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找到数学信息后要弄清信息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弄清数学关系,如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等。掌握了这些数量关系,学生们在解题时才能够有章可循,才能提高他们分析题的能力。在李雨峰老师的课中就表现出这一特点,教师首先通过“你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这一问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速度,再举例说明什么是时间和路程,通过画线段图来理解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优化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优化问题的能力。
通过听这几节课,使我受益匪浅,感觉到自己还相差甚远,以后要不断学习,努力研究教学方法,熟悉了解学生,做到课堂教学向自然高效迈进。
9月中旬,无锡市教研室组织的全市小学数学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无锡新区实验小学举行。这所学校的前身是锡山梅村实小,也是一所百年老校。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课堂教学展示高年段的观摩活动。我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高年段的七位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教学方面的思考。
下面我用几个关键字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第一个关键词字——“苦”。听课是一件辛苦并快乐着的事,我们早上6点出发到无锡,8点准时听第一节课,中午听完四节课已是11点半。参加活动的老师一天听7节课很辛苦,参与上课的老师自然更是辛苦。我有一位同学也参加了此次比赛,听她介绍从第一次备课到最后成稿的教案共有9稿。还有一位参赛女教师,年龄已近45岁,从前期准备的煎熬走到了今天,成功的公开课展示也浸透了她的心血。
第二个关键字——“新”,当天七位上课的老师有三位是男教师,在这样的赛教活动中实属罕见。这无疑给这次活动以及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他们没有女教师们亮丽的容貌,甜美的声音,但是他们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机智的应变能力让女同胞们深深折服。教师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开放引导的课堂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比如《认识百分数》中有一道习题,给你一些生活场景及实例,让学生根据题意选择相应的分数及百分数。《最小公倍数》中的集合圈,如《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中的精彩的导课,“老师有一枝钢笔,你想不想用你的铅笔换我的钢笔?你愿意吗?(愿意)可是我愿意,为什么?”„„这些静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三个字是“思”,以人为镜,才能更好地体察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次外出听课,我都会感慨自己学识粗浅,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觉得自己要学习的地方很多。要学习新颖的教学理念,学习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学习处理、把握教材的独到方法,学习教师灵活的教育机智„„
听课虽然很快结束,但是工作还在继续,努力不能停止,我们不仅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而且要把所学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一本活的教材,只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才会提高。这样所教的学生才能学的更好,学的更多。俞正强老师上了《面积的认识》这节课,俞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体验和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唤醒、加工和改造,联系之前学过的质量、长度单位让学生自己理解面积单位,并在教室里找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的东西,在班上进行汇报。在教学面积的时候,俞老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叫面积,而是让同学们讨论什么是面积,当有一个学生说面积是放在东西上的东西时,俞老师就顺势引出了面积的概念,然后再结合生活情境理解面积。俞老师的这节课对于我这个新数学老师来说启发和帮助都是很大的,特别是他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的理念,强调教师教学数学概念的时候要分清什么是前概念,什么是后概念,前概念是由内而外的,也就是利用学生之前学过的概念来理解的;后概念是由外而内的,是要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通过思考、加工、讨论总结出来的。俞老师诙谐的教学语言,恰如其分的表扬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上午的第二节课是朱国荣老师上的《折现统计图》,朱老师环环相扣的设计,以及凌驾课堂的智慧深深地折服与感染了我.他的课让我有三个感悟
1.比知识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策略;
如果仅仅从知识的传授来说,只要告诉学生课堂教学的最后结论就可以了。告诉学生什么是折线统计图,折现统计图有什么好处,怎样做这线统计图,相信学生大都也能心领神会。但是朱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刘老师巧妙地改造了教材,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引出了2012伦敦奥运会,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再由奥运会切入到校运会,引出了班主任怎样挑选学生参加校运会这个问题,通过对条形统计图的分析引发学生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班主任挑选学生呢?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比传授重要的是引导,比引导更重要的是等待;
启发式的教学总是要求我们不要灌输,这一点我们都会认同并努力后能做到。但是对于引导,有时我们难免遭遇“启而不发”,然后着急,“越启越不发”。朱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们有时“静静的等待就是一种最好的引导”。让更多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不是教师说,也不是一师一生对话,而是生生对话,全体的思考。
3、适当的教学机智,可以化解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活跃课堂气氛。
朱老师刚上课的时候,和学生们聊天,问了学生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问他的问题,一个学生就问,朱老师,我们老师姓马,你为什么姓朱啊?顿时,会场一阵哄笑,学生们也是笑得四叉八仰的,换作是一个新老师,这个时候估计乱了阵脚,不知所措了。朱老师不愧为见多识广的特级教师,只见他面不改色地问,这位同学你姓什么呢?为什么姓这个呢?好一个反驳,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更是拉近了朱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为整堂课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朱老师在设计时肯定没有想到学生会问这个问题,但他还是答得那么艺术。想想自己班上有时学生问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自己往往是打哈哈,或者是恶语相向,觉得自己和朱老师差距很大,要好好向他学习教学机智的艺术。
最后,我要谈谈我对张齐华老师课堂的感觉,被誉为数学王子的他不但上了一节课《用数对确定位置》还做了一个专题讲座《让课堂充满活力的秘密》。听了他的课,数学王子的美誉果然名不虚传,听他的课真是一种享受,让人受益匪浅。
前几天,我有幸赴灵宝市实验小学,欣赏了许朝晖、杨艳锐、雷书红三位教学标兵、能手的的数学巡回展示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一谈听取了许老师这节课后的感受。
一、常态长效
许老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可以用一个形象的词语来概括:朴实无华、课如其人,这也正是对许老师人品与课堂作品的概括和总结。朴实更显典雅和庄重,无华更增添了教学艺术返朴归真的魅力。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紧张进行着,常规、高效的课堂正处于构建阶段。我经常外出听课,而许老师的课堂教学是首次让我感受到了常规、高效课堂理念的重要性。许老师整堂课的教学形式就是一堂常态课、家常课,没有更多的修饰和虚华的成分,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没有临场作秀的氛围,自然、得体、和谐,这是我应该努力去学习的。
二、理性教学理性教学是许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许老师讲的是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这节课,上课伊始,许老师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面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太熟悉不过了,每周一站在国旗下,每天从国旗下经过,她的形状、颜色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许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刚才脑海中的情境,提出相除关系的问题。紧跟着,许老师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启发学生把想到的问题和数学学习相联系,尝试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刚才的问题,这样,就把数学知识系统的连在了一起,不仅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引发的情境,带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们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兴趣油然而生,兴致高涨。教师即时又通过画重点内容、标重点字词等理解概念的意义,尤其在比的读法上许老师并没有刻意纠正,而是让学生读,发现问题让学生纠正,又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严谨认识,学生学的积极,教师课上的流利、连贯、自然。这也正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
三、道法自然
数学课堂教学,忌教师和学生背道而驰。许老师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教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教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了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联想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我想了很多:
1、没有备好课
对于备课,我感觉到了它的重要性,许老师之所以课堂上运用自如,就在于她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学内容的要旨,而我平时备课还达不到这种严谨的态度,今后我会尽力做到。
2、不懂角色换位
平日的数学课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当做学生去体验自己的教学过程,而从许老师身上,我看到了这种教学态度的必要性。
3、教学效果不好
许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收益颇多,既学到了数学知识,还掌握了方法。我在课堂上很少涉及这么多,唯恐时间不允许,造成了包办的情况,致使课堂效果不好,今后我应努力研究的教学方法,熟悉了解学生,做到课堂教学向自然高效迈进。
小学数学听课体会
2011年5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泰安市小学数学“送教下乡”活动,收获颇丰。首先开讲的是泰安市第一实验小学的李路燕老师。她讲的是《因数与倍数》,整堂课给人感觉,思路清晰,引导适度,讲解细致。第二堂课是宁阳第一小学的顾成业老师讲授的《确定位置》,这堂课顾老师采取了活动导入的形式,通过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掌握了数对的概念及用法。两堂课听下来,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很有参考、学习、借鉴的价值。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下面浅谈下我的体会:
第一、情景的使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例如:泰安市南实小的李路燕老师上的《因数与倍数》,李老师首先出示12个相同大小的小方块,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成一个长方形,然后让学生再用乘法的形式表示。这样的操作式引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为课堂学习做准备。提高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求知欲,进而促进其思维。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第二、教师的适度引导。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要注意适度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指导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第三、教法的灵活。
听完两堂课后,我感受到了不同教师教学方法是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办法来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培养老师和学生之间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第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
教师不但驾驭教材的能力强,应变能力也很强,在练习中出现了一点小失误,教师立刻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多听多练,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三篇:小学数学听课评语
数学源自生活,运用于生活,学生生活中就有许多“数学问题”存在,如果教师只是用叙述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讲解,那些零散、无意识的知识,他们只会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怎样引导学生轻松自主的学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听课评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数学听课评语1
一、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三、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听课评语2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龙活虎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王老师能恰当的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王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王老师的课中,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王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的学习效率。
五、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六、王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王老师通过精心准备,为我们奉献了一节精彩的示范研讨课,从这节课中我们既看到了课改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和教师积极践行新课程的有力步伐,同时又为我们后阶段的课改方向指明了航标。我想,我们镇的全体教师一定会以本次活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课改力度,逐步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子,为了让我们的课堂达到民主和谐、轻松高效而共同努力。
小学数学听课评语3张老师的这堂课在导入部分设计非常新颖。寻宝的这一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从实际生活的需求中引出圆这一图形,而非如同以往我们在设计导入部分时为了情景而情景。而且通过这一情景同学们已经对圆有了一个初步概念。然后在摸一摸的环节中,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圆,而且老师的点评非常及时,使学生明确圆是一个平面图形,而不是一个立体球形。
在后面的环节中,张老师更加有创造性地将用圆规画圆这一环节提前。以往我们总是先认识圆,再画圆,但我发现在介绍如何使用圆规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圆的圆心和半径,事实证明,这个设计是成功的,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对半径有了良好的感性认识。
在认识圆的对称轴、半径和直径的过程中,张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折一折自己画的这个圆,用折的方式寻找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心,学生都比较感兴趣,操作的效果也不错。通过折,学生对“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对称轴,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这些概念有了充分的认识。
在最后的设计投币孔这个环节更是体现了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精神。随着争当设计师的活动的展开,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测量硬币的直径,更重要的是,学生意识到了为什么要测量圆的直径,掌握直径的意义何在,从某种程度上说,启发思维比掌握技能似乎更重要些。
在张老师的这堂课中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要真正认识圆,就必须联系实际。同时,也要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启发学生的思维。
小学数学听课评语4万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与6、7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内容略有不同,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用同一情境图反映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二是例题和习题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决定,教材未作任何提示,这里“用数学”的要求要比第47页高;三是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直接告诉已知数量。
作为一名新教师,上课前,要在钻研教材上下足功夫,找准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可以便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本节课,万老师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正确选用方法,使学生学会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整堂课,在关注全体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方面还显得不太够。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因此创设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学习情境尤为重要。可以设计引导学生去游玩大森林的教学情境,把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有机地串起来,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愉快的旅途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学中乐。不但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还能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前面已经解决过用数学这样的问题,他们对这样的内容不陌生,所以,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观察动态情境图,根据已知数量和所求问题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弄清算理,突出加、减法间的关系。这个阶段的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因此,为他们提供语言的“拐杖”非常关键,可以降低表达的难度。
第四篇:数学听课评语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科学、全面、明确,符合校本教材教学规律。
2、教学要求具体、合理、切合学生实际。
教学内容
1、知识结构合理、重点突出、衔接自然。
2、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体现时代性。
教学方法
1、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程度,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启发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去获取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掌握学习方法。
3、启发学生合作学习和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实效
4、注重过程体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教学能力
1、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时间安排合理,应变 能力表现突出。
2、教具直观,手段先进,示范设计合理,指导操作规范,运用熟练。
3、语言生动严谨,准确流畅,表达清晰,板书
4、设计恰当。
教学效果
1、目标达成度高:知识与技能要求得到落实;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建立过程得到体验。
2、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学生能够展示成果。
3、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交流和谐。
教学特色
1、课堂设计、操作设计具有创新意识。
2、反映课程改革理念。
能精选习题,题目设置有梯度,提问面向中下等学生。注意知识的衔接,运用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懂。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够,有待提高。
板书工整清晰,语言流畅有条理,课堂条理清楚,题目设置有梯度,课堂容量足,要加大学生参与面。
知识点详尽,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并能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如能适当增添一些互动环节,气氛会更好。语言幽默风趣,将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的传授,能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双基落实,效果大为显著。
本课从书法欣赏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内容安排有序,但学生反映稍显沉闷。能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程,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传授形式多样。
通过分数运算类比引出分式的约分,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课堂容量较大,但习题还需优化。老师讲解较多,师生双边活动需增多。
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整堂课围绕找公因式这个关键,设计了多种题型,并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探索、学生口答、学生模拟练习、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生回忆复习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和整理。结合知识点辅以相关例题、习题,讲练结合。例题规范,针对学生基础少扎实,采用此类复习方法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值得肯定。
能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海燕的优秀品质,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领、导航作用。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课堂内容略显单薄,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知识面。
能采用类比引入新课,讲解例题详细,对个别容易出错的地方能反复强调,及时反愧巩固。选题类型较全面,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有待拓展。
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由浅入深。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但师生双边活动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板书工整有条理,分析透彻,提示恰到好处。但二倍角的相对性要着重强调。
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教学中无科学性错误,详略得当,布局合理,字迹工整规范。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对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恰当,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容量适度,环节连贯、紧凑。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准确,课堂结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
教学目的全,准,科学性强,切合实际。教学重点明确,突出重点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难点找到,解决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内容信息量最大,教学结构安排科学,从容自然,有张有弛。教学过程体现两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积极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调动了学生。教学方法灵活有效,课堂反馈渠道畅通无阻,形式多样,方向多维,矫正及时有效。
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节重过程、重发现、重生活、重主体的具有探究精神和启发教育的课,让人耳目一新,感触颇多。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
对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恰当,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容量适度,环节连贯、紧凑。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准确,课堂结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目的全,准,科学性强,切合实际。教学重点明确,突出重点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难点找到,解决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内容信息量最大,教学结构安排科学,从容自然,有张有弛。
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处理较好,过程操作符合学生实际,注重分层教学,课堂整体结构的安排、环节的处理、作业的设置,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符合特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智发展规律。教学过程清晰,能引导学生先想再算,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语言简练,平时扎实有效的教学工作在本课中初显成效。
老师对新授课的课堂授课模式掌握的很好,重视知识产生的过程(导入)和知识掌握的过程。教师激励评价学生语言精练、亲切、得体,过渡自然,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新旧知识迁
移)学数学的方法,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如果能联系实际,丰富多媒体内容,会更精彩。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安排容量适当,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讲授清晰、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点拨得法,总结、归纳、反馈等过程及时、到位。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安排容量适当,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讲授清晰、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点拨得法,总结、归纳、反馈等过程及时、到位。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重点、难点突出,课堂容量适当,符合学生认知;能有效创设学生自主、合作的情境,重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师生、生生互动,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学生参与性强,气氛融洽。
教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都做得非常好,预习要求适当、贴合学生实际,有一定自学要求,高而不高。学生思考积极,课堂气氛非常好,回答踊跃;教师讲授环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完成目标情况良好,课堂效率较高;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讲授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分析到位,基本功扎实,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考积极;教学设计合理、科学,教学要素配合默契,各种关系处理得当。
教师精心设计了课堂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教授语言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操作演示正确规范,课堂容量、密度适当,符合认知与发展规律。能有效地创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重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启发得当,发问有利于学生思考,学生练习充分,作业量适当。1 教学目标制定的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思路清晰,所教知识准确;从实际出发,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讲练结合;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非常具有亲和力,教学效果较好。
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教学目标正确、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的要求,符合教材要求,符合学生实际,适合学生发展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全面关注学生,与学生互动好
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课件使用正确恰当,能有效配合学生的学习。创设模拟面试情景,老师能进行适当的点评,抓住学生的特点。教师知识面广,态度和蔼可亲,语言规范、流畅。
教学设计合理、科学。课堂容量适当,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的知识面广,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心理特点透彻,到位,让学生能深入其中,听的津津有味。课堂的民主意识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学生积极主动
教学目标正确、明确,符合学生的实际,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课前做足准备工作,创设模拟课文情景,让学生自主表演,能够深刻体会文中人物特点和心理特征,学生能主动学习
教学设计合理、科学。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恰当、熟练。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师生互动氛围好,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能积极回答问题。
知识面广,教态亲切和蔼,与学生互动好,启发式、讨论式恰到好处。教学重点突出,课堂容量适当。课件制作有效到位,帮助学生更好学习
许老师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
刘老师教学内容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学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杨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设计上思路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安排妥当,抓住鲁迅先生的人格特点来分析人物形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自主地,探寻式地学习,具有实效性。教学环节的安排、问题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环节的安排、问题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有较高的课堂调控能力。
教态亲切,语音清晰,讲解层次性较强,推理正确,能突出重点,课堂严谨,解题思路清晰,教学方法使用得当,目标设置准确,内容安排合理,有思想教育的内容。结构完整时间分配合理。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安排容量适当,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讲授清晰、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点拨得法,总结、归纳、反馈等过程及时、到位。
教学中在设计、实施、内容符合课程目标,包含若干有效教学的要素,有目的性。环节设计合理,知识衔接自然,严谨流畅,疏密有致。能注意学生主体意识,积极推进学生自主活动。教学经过了认真的设计,教师能较好地实施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知识的运用和技能训练,注重能力培养。
教师授课仪态大方、声音清晰洪亮。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年龄大小、知识接受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因素,教师安排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循序渐进的获得新知 学生能够按照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活动,思考、交流、合作、演示、实验等活动,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实践,学习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够和其他同学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篇二:听课评语(2)注意:不能利用多媒体代替板书;
(3)能通过分组抢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分几组效果可能更佳)(4)教学思路清晰,符合“三维目标”要求,教学实施较好,能基本体现“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课堂容量不大,可增加教学容量,以训练接纳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2.(1)语速有点快;(2)能以例贯穿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3)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融入当时的情境,为学习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但注意不能用多媒体字幕代替板书;(4)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实施恰当,教学效果较好;(5)要注意大部分同学的听课状态,深入到学生当中,激发大部分同学参与课堂教学之中;
(6)拓展教学较好。3.(1)教学基本功较扎实(教态、语言、逻辑、引导);
(2)教学思路较清晰;(3)能利用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实施效果较好;
(4)小亮点1:能创设小活动(不同同学用不同语速朗读)让学生获得情感体会(验);
(5)小亮点2:知识拓宽与汉语言文化节活动接轨;
(6)注意板书(不能利用屏幕打字代替板书及语言的“深情”表述)。
4.楹联教育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本节课是一节校本课程选修课,教师能利用历 史上的妙对及学生不了解创作的作品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语文 学科的兴趣,还有很好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说利用楹联教学把 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合作能力。5.(1)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课堂教学能根据教学设计,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2)能利用学生扮演等活动以及高考题的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知识归纳较完整,课堂容量较大。
建议:
(1)语言节奏、语调要适当控制;
(2)要培养让学生记笔记的习惯;、(3)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总结;
(4)点评之前可先让同学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6.(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实施能以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上能体现三维目标,较好达到教学目的;(知识 的教育性)
(2)建议:
①应更“解放”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 学;
②应突出语言学科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的教学;
③注意控制语言的节奏、语调、“激情”教学(包括肢体语言和使用);
④板书!7.(1)能通过创设活动,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2)能让学生利用english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思维及口语能力;
(3)能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4)建议: ①教师应加强本身的口语水平,以创设更好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②“情感教学”方面有待加强;
③应充分“释放”(解放)(调动)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能力;(5)本节课重在知识讲授及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方面能力,基本达到教学目的。8.(1)能利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特别是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案例,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讨论,使学生不由自主参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教学设计较好,倘若教学基本技能(包括语调节奏等)再提高一些,则课堂效果将更好;
(2)本人思考:„„ 9.(1)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较直观突破“工具”)(2)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能按“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法(preparation 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思路设计并实施教学,课堂教学基本体现“三维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能注重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又能引用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师生互动性强,课堂气氛较活跃);
(3)语言节奏控制较好,能利用肢体语言“拉近”师生关系;
(4)薄弱环节:板书、课堂把握(分析例)10.(1)教学设计能按“四位一体”教学法基本要求,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
(2)教学实施(包括节奏控制、多媒体应用、师生互动等)过程很顺畅,教学效果好,特别是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这是一节较成功的公开课。11.(1)演示实验的可视度(垫高);
(2)第二个“演示实验”应该做,以验证分析的结果;
(3)注意板书的规范性;
(4)多媒体的应用不合理;
(5)教学基本功尚可,教学思路较清晰,能按教学设计思路实施课堂教学,逻辑性较强,基本达到教学目的,能利用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课堂气氛较活跃;
(6)教学设计较传统,建议把本节课改为探究性课型;
(7)应指出自感 电源;阻碍等重点概念。12.(1)利用思考题引课,让学生较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是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2)能利用多媒体及简单教具(如贺卡)化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突破了教学的一些难点;
(3)教学基本功较扎实,教学思路较清晰,逻辑思维较强,能利用例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较活跃(师生互动较频繁)教学效果较好;
(4)注意稍微放慢课堂教学节奏,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另注意克服语言的重复;
(5)建议:一道例题认真规范书写,其它例题可直接点拔思路以增加课堂容量。13.(1)教学基本功较扎实,特别是教学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2)能利用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3)能大胆进行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气氛虽不够活跃,但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方式,体现“三维目标”要求,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能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上台讲课);
(4)多媒体的应用?
(5)在改变板书传统模式方面,本节课较成功,但还应多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言节奏把握及学生配合上加把劲,则会更加成功)14.(1)能大胆尝试网络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分享成果,学会搜集资料,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3)由于学生信息技术技能不熟练及设备故障缘故,导致本节课总体感觉课堂节奏把握不是很好,建议课前进行设备检查及提醒学生学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习,另应留充分时间让学生查找资料;
(4)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15.(1)引课的两个例子很好,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与正文教学的衔接还应认真推敲;(过渡自然)
(2)教学方式较传统,基本上还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师生对话方式,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且问题的深刻性值得挖掘,不要让学生一看课本就能答上来,要引发学生的思维,如可以用实例来让学生辨别发展阶段;
(3)本节课多媒体的使用作用不大有点代替板书的嫌疑;
(4)教学思路较清晰,但教学方式需改进,教学技能需进一步提高。16.(1)教学思路清晰,教态自然;
(2)传统式教学模式,师生活动局限于教师问、学生答的层面,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3)建议:
①应多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②应让学生朗读这首诗,以获得亲自体验、感受;
③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多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总之,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注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体现。17.(1)能立足双基展开教学,知识点回顾较全面、详细,能利用练习加以复习巩固,从而夯实基础知识;
(2)建议:
①分析讲解题目时要注意思维的扩散,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加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要注意创设例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复习效率;
③要注意与“高考”接轨,培养学生应试心态与应试能力;
④注意归纳的“逻辑”性。18.(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 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体现新课程的“三 维目标”;
(2)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较 扎实;
(3)建议: ①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②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
③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遇到例,可以让学生讨论)。19.(1)引课能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
合作精神;
(2)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但应留有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能体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4)这是一节整合课,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师生互动,成果分享,培养 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老师还应加强;
(5)较成功的一节课。20.(1)能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篇三:小学数学听课评语 小学数学听课评语
3月8日听了李春涛老师的《分式的加减法》,认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处理好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的关系,做到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并不是等值对应。因为教学内容来自于师生对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还包括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活动的全部,教材内容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成分。况且,教材本身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在处理教材上,教师的任务在于用教材教学,而不只是教学教材。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做到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
3月12日听了顾惠芳老师的《我的老师》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3月13日听了狄永伟老师的《鸟(专题)》一课,认为该专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积淀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参与多,课件精美,涉及知识范围广,开阔学生眼界,点面结合加练笔,让学生对鸟的认识逐步深入,效果较好。
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了课堂,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课堂上,他们除教师评语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因此,学生课堂学习远不只是学习知识,还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审美情操、培养个性等。他们是把整个生命投入课堂的,这就要求教师能立足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课堂教学,要把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群体工作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的培养也作为教学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刘西明小学数学听课反思
前几天,我有幸听了几位中老年教师的课,发现参赛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上课时精神饱满,善于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和调动学生,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勃勃生机。如:有的老师的课生动有趣环环相扣,表情丰富,课堂气氛活跃,整节课让人感觉意犹未尽。有的老师的课和在教学环节上环环相扣,设计流畅,语言幽默风趣,教态是那么的自然而亲切,一堂课不仅出色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还把所学内容向课外延伸。与实际相联系,真正把数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同时在学习中领悟了应用题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一、重视培养学生从情境图中捕获数学信息的能力。
在平时教学中总是把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图与小精灵的对话连成一道例题,把解决问题简化成了解应用题,究其原因还是不放心学生,担心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够强,不能正确判断条件的先后顺序,不能正确处理情境中的信息,如果让其自主探究,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只能又回到单一的应用题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情境图给学生展示才能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参与分析问题,知道分析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和复习时,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各种呈现方式,培养学生善于从各种生活情境中捕捉数学信息、寻求数学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学会概括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加强学习策略训练,优化知识结构。
在教学中,关键是让学生有机会去思考、去发现,让他们有机会经历尝试与探索的过程,教师作为引导者,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知道基本数量关系,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解法,在比较中自主进行“优化与筛选”,指出其思维分析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在理解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同时渗透问题解决方法的优化思想。
三、重视渗透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总结、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想。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去,给学生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让探究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用好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当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取得点滴进步时,应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当学生理解得不够准确、表达不够完整时,教师不要急于作出否定性评价,采用延时评价,应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这一生成性资源,补充设问,点拨学生引发思考,使学生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小学数学听课体会
2012年3月30日,我镇主办“四步教学法”课堂模式研讨会,我参加听了三位数学教师的课,这三位位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执教水平、个人的专业知识,应变能力以及个人风格都让我收获很多。下面从以下几点谈谈本人认识和体会。
第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例如:李文玉老师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首先让学生猜一个有关三角形的谜语导入课堂,学生通过猜谜语的活动,激趣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之后,教师再适时地导入新知,教师这样做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创造了愉悦的氛围和情境。
第二,运用了启发性的原则。即教师在课堂上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知识间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有计划地设置有内在联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系统,使学生的思路地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徐徐展开、不断深入。例如:陈郑老师在讲《小数的产生与小数的意义》时,通过播放课件将1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一份分别是1/
10、1/100、1/1000,用小数表示分别为0.1、0.01、0.001,通过诱导自已去探究、比较、归纳、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然后教师又乘胜追击,通过闯关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邻两个小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这种启发性的由旧知过渡到新知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第三,正确对待教材,用好、用足教材。以前的优质课、公开课
都愿意重新创造教材,这一现象至今还影响着我们,课改教材中的主题图、准备题、例题以及练习题,都来自一线的教师和专家,经过严格的层层论证和审批才通过进渗入渗出教材的,具有普遍和推广性。作为实验教师,我们首先要用好它,在用好它的基础上,再作创新。这次听到的7节课,只是不同的教师,在引渗入渗出课题时各有不同,但在入行新知学习时,基本上都是用了教材上的例题,同样创造了精彩的课堂。既然他们都这样尊重教材,不轻易抛开教材,我们就更应该脚踏实地研究好教材,使用好教材。
第四,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例如:陈芳老师在讲《众数》一课时,开始的两家公司的招聘广告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最后练习题让学生说一说商店的老板最关心的是什么数,给选手打分一般选用什么数,说明员工的工资情况应看什么数,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解答,又令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用数学。第五,讨论交流的主体是学生。合作交流是数学重要的学习方式,以前听课观到的合作交流,多是师生的对话,老师对学生汇报进行汇总或评价订正。重形式,重结果,轻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总之,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小学数学听课反思
听了这七堂数学课,让我感受颇深,有年龄大的老师,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的课有太多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地方,下面我就谈一下听了这几课以后给我的启发一、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有语言魅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语言要做到严谨简练,并且要具有亲和力,对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张春老师虽然是一名男教师,但语言很轻柔,很具有亲和力,他儿童化的语言一直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及时的表扬孩子,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逯琳老师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其语言已经做到了严谨简练。这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应时刻注意的一点。
二、数学源于生活,最后必须要回到生活当中。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如果脱离实际来学知识的话,其学习的意义不大。所以在数学课上,必须让学生知道在现实中的应用。这几位老师在讲课的最后,都会把今天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也是我以后课堂上应该做的。
三、教师灵活的教育机智,在巩固练习环节,翟丽华老师反馈纠正及时,分解了题的难度。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
总之,这几位老师的课基本功过硬,充分展示了教师的综合魅力,很值得我学习。今后一定多向其他教师学习,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在教学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五篇:小学语文听课评语
杭州市教研室副主任柯孔标老师说:每一次观摩研讨课分为两种:思考型和创新型的,思考型就是课听了以后,想想我能像她们这样上得好吗?;创新型就是思考如果我来上这堂课,打算怎么上,哪个地方该怎样处理。他说不写字的课,不读书的课,不当堂完成课堂作业的课,不是低段的课。
纪育华老师说小学语文要注重人文性的特点,要注意提升人的灵魂价值,这个灵魂价值要避免只是一个概念化的,而要聚焦感情内化。他说,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每一个环节设计得很巧妙精致,这是难得的,但是它就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散珍珠。要把这些散珍珠串联在一起,还得有一根线,这根线就是情感的主线。
腾春友老师说上课要注意三方面,用十六个字概括:1。忠于目标,源于文本。不管是低段还是高段,一堂课乃至一篇文章定位一定要准确,像低段的话听说读写是主要的,而主要里边最主要的还要落实在读书、识字上面。一定要体现语味,其实就是语文的味道,不要过多的把其他方面强加在语文里边儿。而拓展延伸方面,现在越来越受到了老师们的重视,在内容或形式两者当中,老师们往往选择其一。他强调一定要用语文的方式,来依托文本真正做好拓展训练。像有个老师在教丑小鸭这篇课文时,用了 “惊恐万分”“提心吊胆”“担惊受怕”这 三个词来说明丑小鸭的遭遇,这些词语是课文里边儿没有的,她及时地出示这些课外词当板书就有三个好处:有利于积累;促进情感理解;朗读得到了提升。2。敢于舍弃,善于精讲。课堂上只有宝贵的40分钟,更多的时间是要想办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要敢于舍弃精美的课件,首先要合理使用好教学资源,这里包括了教师本身自己。3。以生为本,遵循规律。在上公开课,要时时按照学生的要求,低年级的特点,认知水平去设计教学过程,不要把话说给听课的老师们听,比如说“你们去感悟感悟”,像这类词语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根本就不理解,过于深奥,这些话就是说给听课的老师听了。
对于低段学生还有三个重要:
一、读书识字最重要;
二、培养阅读兴趣比阅读本身更重要,教师要引领学生全心阅读,怎样读得有兴趣、有层次、有成效,让学生在读当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模模糊湖地积累词语比深挖细掘地理解词语更重要。像词语根本不太用理解,只要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大致了解、能运用就可以了。
最后,沈大安老师对语文新课程第一学段教学实施,提出了十条建议:
一、第一阶段教学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注意与幼儿园的衔接,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手段,让学生在游戏、表演、比赛等活动中学习拼音和汉字,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开展活动要讲究效益。
二、从入学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特别关注学生读书写字的姿势,注意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三、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识字,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要写的字应注意音、形、义的联系,并把识字和学习词语、理解课文结合,要指导学生认真写字,难写的字教师要范写。
四、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着重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人文内涵,避免孤立地抽出一些词句作过细的分析和讲解。要通过熟读、背诵、复述,引导学生积累和内化语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