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说课的内容主要有:说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难点,说学情分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来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主题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共安排了三篇主体课文《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和一个“阅读链接”,一个语文天地。
三篇课文中,《长城》、《颐和园》是精读课文。
1.《长城》: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2.《颐和园》: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秦兵马俑》:了解兵马俑的特点,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26个词语。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5、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6、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7、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单元教学难点:
1、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3、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二、说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感、读中悟,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习得学习方法,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可采用抓住重点不放,兼顾非重点不忘的教学策略。
三、说教法与学法
1.立足课堂,开发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资源。
教材、教参、教案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资源,教材中的精美课文、承上启下的阅读提示、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都是很好的语言素材。但教材只是载体,要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读物,利用班级图书角,增加阅读量,还要利用制作的课件、教学光盘、影视网络中有关视频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抓住身边、自然的资源,合理地开发与利用。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只要用心观察,都会闪出珍珠般的光彩。教学中要抓住综合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播放课件
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我国的的世界遗产 本单元介绍了我国的哪些世界遗产, 气魄雄伟的长城 景色怡人的颐和园 惟妙惟肖的秦兵马俑 复习《长城》
(1)介绍了长城的哪些特点,(长、高大、坚固)(2)从那些词语句子感受长城的长及高大坚固,朗读相关的语句。(3)谈谈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4)毛泽东曾经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5)读课后资料袋,了解我国还有哪些世界遗产。(6)本篇课文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赞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长城 远景 观察长城近景 血汗 联想人民 智慧 雄伟 赞美工程 奇迹
复习《颐和园》(1)从哪几处描写颐和园,(按照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2)其中作者又通过介绍哪几处风景来描写万寿山和昆明湖,(佛香阁、排云殿和长堤、湖心岛)3)你喜欢哪处景物,就读一读描写这处景物的句子。(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总起:美丽的大公园 分述:长廊 万寿山脚下 万寿山 昆明湖
总结:美景说不尽 复习《秦兵马俑》
读一读《秦兵马俑》中你所喜欢的句子。板书: 19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勇气概 复习语文园地五
(1)背诵日积月累中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2)强调对联中易错的字。
我相信,只要我们灵活地把握教材,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语言的精美,启发学生思考,令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第十七课 长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2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难点} 教学设计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
(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
(4)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麽内容
三.图文结合,说一说。
1、说说生字新词。
崇(chong)山峻(jun)岭拍摄(she)嘉(jia)峪(yu)关扶(fu)智慧(hui)气魄(po)
2、理解字词。
(1)教师讲解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2)看图理解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方形的砖块。
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
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3、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4、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1)一条“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第十七课 长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2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难点} 教学设计
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打出幻灯。)
(1).远景怎样?(像一条龙)
(2).课文怎样写长城的(位置、宇航员所拍照片)
(3).蜿蜒盘旋和长龙有什麽内在联系(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以动喻静)
(4).长字突出怎样的特点
2、看近景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
课文中的哪句话表现拉作者的观察点(来到长城脚下)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长城的那些建筑?(六分别写作者来到长城脚下;长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外侧的垛子;城台)
(3)图文对照,指出图上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台的样子,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4)小节这一节近看长城,先整体后部分,构造科学,利于防守。
3、综合两图第三节。
(1)人民为什麽会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围绕站、踏、扶、自然)
(2)从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条石多重)
(3)为什麽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智慧完成的。
4、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麽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难,表现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表达拉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
二、总结全文。
1.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
第十八课 颐和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哪儿吗?(颐和园)颐和园在什么地方?指名读,字音都读准了,大家仔细看看这个颐字,我们在书写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吗?谁能给大家提个醒。(板书: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呢。听到这个信息,你觉得课题该怎么读?指名读,带着自豪读题,齐读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游览颐和园一番。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词语指名读齐读(注意“堤”不能读成tí;“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课文中有几个难读的句子,(出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来说说?(板书:美、大)作者也有这样的感受。哪里告诉我们了?找找看,用波浪线画出来。指名读。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直接告诉我们颐和园很美丽很大。这种写法我们叫做首尾照应法。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
4、作者游览了哪几个景点?((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5、课文的哪些语句交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呢?用直线划出来。
指名读句子,(出示)请同学们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我们发现作者走到哪里就看到了哪里,看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清楚地交代了游览的顺序,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做“移步换景”。(板书:移步换景)一般一个景点为一段,我们写游记的时候可以用上这种方法。
作者是怎样给我们描写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呢?让我们跟着作者的足迹再游览一番,从中慢慢体会吧。
三、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请同学们边读文字边想,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体会到的?(板书:长、美)
2、出示图片和句子,体会描写方法。
(1)“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这句从哪些词看出长廊的长?用上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指名读,齐读。
(2)“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提问:观看图片说说画上有哪些内容?
看图想象说话:有的画着(),有的画着()有的画着(),还有的画着()。
“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各不相同。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辉煌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
谁来向游客介绍这么美的长廊?该用什么语气?(喜欢、惊奇、赞叹)
(3)“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提问:这句写什么?从哪些词看出?(“栽满、谢、开”看出长廊两旁花木众多、鲜花常开、景色宜人的特点,从侧面看出长廊的美。)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你读到连老师也闻到花香了。
(4)“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点明了长廊的位置在昆明湖的右边。理解:神清清爽,你有过神清气爽的时候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这样的感觉?
3、小结:描写长廊时作者抓住两个特点来写:一个是“长”,一个是“美”。突出了长廊的精致美观,以及那些创造者的高超技艺。1990年这条长廊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呢。让我们一齐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对这条又长又美的长廊发出由衷地赞叹!
四、作业课作第5题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颐和园这篇课文的内容,认识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在跟随作者的脚步游赏长廊的同时,还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收获真是不小!下一节课,让我们用这堂课学到的方法,再到万寿山和昆明湖去看一看,去领略颐和园中更多的美景。
第十八课 颐和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颐和园》,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颐和园,那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了颐和园各个景点的美丽景色)
出示颐和园景点图片,学生欣赏老师简介,师生共同领略颐和园得美。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细细地游览颐和园各个景点。
二、了解颐和园,感受颐和园的美
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得,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的景色
板书:参观游览: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一)学习第二段
1、师:作者不但把参观游览的顺序介绍得很清楚,而且,描写颐和园的语句也很优美。现在就让我们一处一处细细地游览颐和园各个景点。(出示第二段)我们先去走长廊,谁带用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入长廊中?
指名读第二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长廊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生:长、美(美如果没讲出来,放到后面引导)(板书)
师:长,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1)一眼望不到头。怎么说?
师作解释:作者可能站在那里,望不到头,踮起脚尖看,看不到头,往左看看,看不到,向右看看,还是看见很多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总之不管怎么看,就是——一眼望不到头。谁来读读这一眼望不到头的感觉。(出示长廊图片)
评价:读得好的:这长廊果真长啊!
读得不是很好:我觉得就快望到头了。谁能通过读告诉大家,这长廊很长,是望不到头的!
师:还从哪里看出这长廊很长?
(2)七百多米长,273间。告诉你们,这条长廊的实际长度是72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哦!这里用具体的数字,告诉我们这长廊怎么样?生:很长。谁能读读
师:写长廊的长,除了用文字来描写,还用了数字,这种描写方法使我们更形象具体的体会了长廊的长。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到我们以后的习作中。
师:还从哪看出长廊很长的?
(3)有几千幅画。
师:是啊,这条长廊的横槛上雕刻着几千幅画,确实很长,从这几千幅画里,你除了看到长廊的长,还看到长廊的什么?(美)
师:美在哪儿?(点横线)“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出示图片)横槛在哪里?指出来。每一间是这么长,有多少间?(273间)可想而知,这长廊怎么样?这273间上面有多少幅画?(几千幅)这些画上都画着些什么?你知道吗?引:告诉你们,这上面画得都是些奇花异草,还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物呢!(生想象画上的内容)总之,这几千幅画里,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绘画艺术多么高超啊!
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画的美,画的不同!
指名生读
(4)还从哪里看出,这长廊是很长很美的?
“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生读。读的不好评价:接的不够快。好象过了一个星期,才接上去开。再读。
师:这说明花的种类很——多。这么多的花,我谢了,你开,你谢了,它开,总之一年四季都有花儿在——开放。是啊!这怎么能不说明长廊是很长,很美的呢!
2、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假如你就置身于长廊之中,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徐徐吹来,景随步移,那几千幅各不相同的画就展现在你们的眼前,你有什么感觉?生说感觉。(神清气爽)
师:什么意思,练说句子
学生用神清气爽说话
3、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评价:从你们的读中,我感受到这长廊,更长、更美了!
4、师:想一想,要建造这样的一条长廊,需要哪些人?
生可能会说:画师,工匠,设计师、花匠„„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在当时建造的场景上,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说,师根据说的情况引导。如:你看的真仔细,为什么要重重地刻?
师:从这些美丽的景观中,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和能工巧匠的智慧,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读读这长廊。
师:谁想做一个颐和园的小导游,带我们游览这美丽的长廊。
学生先练习
指名做导游,结合图片介绍长廊
师做评价:你这名小导游真称职,把长廊的美丽景色介绍的真具体
(二)学习第3、4段
师:这长而美的长廊,我们走过了。而且走的很尽兴。颐和园里还有其他的景色等着我们去细细游赏!现在该去哪里了。
生:万寿山
师:课文的哪几自然段是写万寿山的?(第3、4自然段)
1、请同学们把这3、4两段读一读,看看万寿山上有哪些景物?(佛香阁,排云殿)出示图片
(1)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这佛香阁、排云殿是怎么样的?从课文中画出有关它们特点的词语!出示第3自然段
(2)交流
师:谁说说佛香阁的特点
学生: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琉璃瓦闪闪发光
师:佛香阁具体的位置在哪?文中用了一个词(耸立)什么意思。(引:像我这样站在这里,能叫耸立吗?)
那佛香阁耸立在半山腰说明这个佛香阁怎样?高板书
师:琉璃瓦见过吗?出示图片(边看边解释:内层用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用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一般用来铺设宫殿或庙宇的屋顶。)
师:排云殿有什么特点?金碧辉煌(板书)金碧辉煌是怎么样的,谁来形容一下。(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从“一排排”中体会出什么
学生:说明面积很大。多,整齐
3、佛香阁和排云殿一样,规模宏大、雄伟壮观。一起读读这段话。
三、板书概括
我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按照游览的顺序,游览了颐和园的几处景点,(指着板书)先去走了长廊,长廊的长和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看见了高耸的佛香阁和金碧辉煌的排云殿。不知不觉中,这几处景色我们游览完了,也该下课了,还真有点恋恋不舍。不过没关系,下节课我们继续游览颐和园的其他几处景色。
第十九课 秦兵马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
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出示课题,齐读。
二、看录象,创设情景
1、仔细欣赏。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3、说说兵马俑给你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词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
2、理解词义,可联系上下文,也可查字典。
3、指名试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四、精读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集体讨论。
(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6、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十九课 秦兵马俑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秦兵马俑》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一课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怎样表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便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学情分析
上课伊始,我准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那么,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你们认为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呢?我想学生完全有能力一针见血地提出质疑: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都是什么样子?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学生的质疑肯定是零碎的,或表达不到位,我再会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以下四个问题出示。这是学生的阅读期待,也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
1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1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设计理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价值,体现语文学习实践性与独特体验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激情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走进了秦兵马俑,你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法国总理希拉克说:“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国”。今天我们将再次出发,到这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师引导:秦兵马俑是怎样的规模宏大呢?课文的第2自然段做了具体的描述,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具体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联想到了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学生读后交流)
2、教师展示“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学生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小结写法:运用熟悉的事物作比较,列举相关的数据,这样的写法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板书:列数据、作比较)
三、学习第4--9自然段:
1、师:是啊!在我们的眼前出现的秦兵马俑规模是如此的宏大,是不是就凭这可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了呢?(提示:秦兵马俑除了规模宏大,它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师: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请同学们自由读4--7自然段,说说文中列举了哪些兵马俑类型?(学生自由读4--7自然段,交流文中列举的兵马俑类型。)
3、师引导:这么多的兵马俑近7000个啊!竟找不到两个相同的,真是太奇妙了!我们一起走近兵马俑,仔细端详这些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这里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下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和实物模型,请各组小组长上台领取一个模型,要求大家认真阅读,仔细观察,然后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多读一读,说一说,最后在全班交流。(展示图片,出示实物模型)
(1)学生观察图片、实物模型。
(2)分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例: 将军俑:
生1:我要说的是将军俑。
生2:我通过看图文资料和模型知道了将军俑是威风凛凛,沉着镇定。
师:请同学说说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真是神气啊!
生2:作为一个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这个将军俑真是威风凛凛,神态自若。
师:大家说的真好,你们能把你体会到的将军俑的个性特点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生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并请同学评价。)
师:用刚才学习的方法重点学习,看图读课文,体会其他几种兵马俑的个性特点。
4、小结这部分的写法。(板书:举例子)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过渡: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引读第十自然段,兵马俑有的_________,好像_________;有的_________,好像_________;有的_________,好像_________;有的_________,好像_________;走近_________,似乎_________。
2、师:这么多的兵马俑,这么多的神态。这一句后有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3、拓展语言:发挥想象,谁能用“有的„„好象„„”的句式来替换一下?
师:这一段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不同神态。作者运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板书:打比方、排比)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一个个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
4、生齐读这一段。
5、师引导:同学们,读完后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生发言。)
五、激发鼓励,课堂小结:
1、师:的确,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出示一组组兵马俑的图片,播放音乐。
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以来,会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课件出示,学生读:
(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
国民党主席连战:游秦冢而悯万民,跨海峡为创双赢。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秦俑坑真是世界奇迹,百闻不如一见,真是名不虚传。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课文第8自然段。
2、课外再搜集一些秦兵马俑的资料,当当小导游,写写导游解说词,向来我国的外宾介绍介绍。板书设计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列数据
作比较
举世无双
类型众多
举例子
个性鲜明
打比方、排比
语文园地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 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 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 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教学过程
宽带网
◆ 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 交流方法
1 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 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 老师的建议:
(1)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2)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3)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 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语文园地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 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 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 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 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 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2 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 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 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 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 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 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 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语文园地五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教学过程
习作
◆ 创设情景,1 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 交流资料
1 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 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 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 自主完成习作
第三篇: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试卷(含答案)
教学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别: 成绩:
一、汉字识辨写。(共19分)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
shān ɡǎi jiǎnɡ shù
chánɡ yánɡ
yú yuè
zǔ
ài
jūn yún
dàn shēnɡ
diǎn fàn
áo yóu
xī xì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薄皮(báo bō)苦闷(mēn mèn)间隔(jiān jiàn)结绳(jiē
jié)
仓颉(jí jié)造诣(zhǐ yì)解剖(pāo pōu)撇捺(nà
nài)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4分)
仰()聘()楷()尊()
抑()骋()谐()遵()
4、依样画瓢。(4分)
莫(沙 漠)(薄 膜)(抚 摸)(模 仿)
俞()()()()
隹()()()()
5、字谜猜猜看(可都是本单元的生字哟)。(2分)
(1)光明正大
()
(2)一鸟卧江边
()
(3)最可靠的朋友()
(4)父亲去世了
()
二、词语积学用。(共21分)
1、在括号内用上本单元学到的词语。(2分)
(1)为了一丁点的小事就发生________________,值得吗?
(2)曹操墓地的发现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闻。
(3)中华牡丹雍容华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房间里张贴着一些名人字画,显得________________。
2、水火不容(写出词语的近义词)。(4分)
文明()肃然起敬()僵硬()井然有序()
紧凑()七嘴八舌()丰富()飘洋过海()
3、选词填空。(3分)
改进
改善
改造
改革
改良
(1)通过机构(),这个单位的人员一下子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2)农作物品种不(),产量很难再提高上去。
(3)只有不断()工作方法,我们才会有不断的进步。
(4)我们要想办法()沙漠和荒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进一步的()。
(5)遇到棘手的事情,()以下工作的思路,说不定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教学 教学
4、词语连线。(6分)
调动
身体
传播
样品
舒展
了解
设计
活动
增进
感情
策划
历史
加深
书画
搜集
报告
欣赏
建议
了解
文明
提出
情绪
撰写
资料
5、按照恰当的顺序排列下列词语。(2分)
(1)行书
金文
小篆
甲骨文
楷书
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叔叔
外甥
爷爷
姐姐
伯父
妹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万花筒。(10分)
1、将下面的歇后语补写完整。(2分)
(1)孔夫子搬家───()
(2)上鞋不用锥子───()
(3)秃子打伞───()
(4)墙头上挂狗皮───()
2、指出下面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填序号)(3分)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排比 E、对偶
F、反问
(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儿。
()
(2)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穷。
()
(3)转眼间三十四年过了。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6)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3、句子加工厂。(5分)
(1)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真是一点值万金哪!(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仓颉创造出来了文字。(改写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懿荣是首先第一个研究和发现甲骨文的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梳理间。(5分)
1、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_________、韩国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3、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刻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甲骨文。
教学
球无去))
教学
4、《兰亭序》是____________的书法作品,他被后人誉为“___________”;《玄秘塔碑》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法作品。
5、在文字发明之前,古人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还有的人曾经使用过“物语”。
五、理解与感悟。(共20分)
(一)(9分)
真的,它们可[
]僵硬的符号,[
]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看到“太阳”这两个字,你能(感触 感觉 感受)到热和力,而望见“月亮”,眼前又闪着清亮的光辉。“轻”使人有漂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 幽静 僻静)的院落。当你写下“人”这个字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并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笔画组成的美妙图画,这些有横竖撇捺构成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
1、在文中的[
]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2、在文中的()内用“√”选择恰当的词语或注音。(1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叹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1分)
5、这段话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请将其摘抄在下面。(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作者的眼里,汉字是美妙的图画、奇妙的组合,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对不同的汉字产生了不同的感受。请模仿文中画“——”的内容,自选两个词语写出自己的感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段文字在朗读时,应当读出什么样的感情?(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广告滥用成语误导孩子(11分)
“‘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声音,连蚊子叫的声音都没有。”面对读小学的儿子的这种解释,长沙市芙蓉区的杜女士哭笑不得,她说现在这种广告滥用成语误导孩子的事越来越多了,让家长们担忧,让老师头痛。
如今迈步都(dū dōu)市,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和杂志,随时都可发现不少商家利用汉语成语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熟悉易记的特性,在做产品广告时打上了用谐音字改造成语的主意,如:“衣衣(依依)不舍”──某洗衣店广告,“随心所浴(欲)”──某洗浴中心广告,“万室(事)具备”──某房产公司广告,“步步糕(高)升”──某蛋糕广告等等。
这些散(sàn sǎn)落在大街小巷、电视报刊的醒目广告语,很容易让尚缺乏识别能力的学龄期孩子产生混(hún hùn)淆(yáo xiáo),因为这些同音字近音字混用的成语,比书本上正确的成语频率更高地出现在他们眼前,而且广告语本身又比书本内容更有感染和冲击力,久而久之,错误的写法就有可能被他们当成正确的了。这让家长和老师们无可奈何。
1、用“√”在括号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2分)
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抄段文首位照应的句子。(1分)
首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段文内容填空。(4分)
教学
教学
(1)短文第二段内容紧扣着标题中的“___________”两个字来写,第三段则是扣着“_______”这两个字来写的。
(2)第一段写到的杜女士儿子误用误解成语的故事,其目的应该有两个: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滥用的现象,主要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联系上下文理解“哭笑不得”这个成语,“哭”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意思是_____________。哭笑不得写出了老师和家长们对滥用成语现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杜绝社会上成语滥用现象,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请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口语交际角。(5分)
以走进汉字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已经进行了一个阶段了,在这一个阶段的活动中,你们都开展了哪些相关的活动?从中你都收到了哪些方面的收获?对今后一个阶段活动的开展,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请就这些话题中的一个作简短的发言。(把自己准备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展示台。(20分)
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
提示:众多的汉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你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呢?请写一篇小作文,向大家作一下介绍,好吗?注意字数尽量在400个以上,同时可一定要注意把汉字给写好哟!
八、能力拓展营。(选做题)(10分)
运用到比喻修辞方法的成语
有很多成语,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把它们逐一填写完整吗?(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月光如(水)
挺拔如(峰)
浩瀚如()
清亮如()
凝滑如()
水平如()
心急如()
烈日如()
暴跳如()
岁月如()
人流如()
挥汗如()
教学
教学
第五单元素质测评试卷
一、1、删改 讲述 徜徉 愉悦 阻碍 均匀 诞生 典范 遨游 嬉戏
2、báo mèn jiàn jié jié yì pōu nà
5、魅 鸿 恭 遵
二、1、口角纠纷 轰动天下 名冠天下 古色古香
2、愚昧
无动于衷 灵活
杂乱无章
松散
异口同声 贫乏
足不出户
3、改革
改良
改进
改造
改善
改变
4、调动情绪
舒展身体
增进了解
加强深感情 欣赏书画
提出建议
传播文明 设计样品
策划活动 搜集资料 撰写报告 了解历史
5、(1)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属
楷书
草书
行书
(2)爷爷 伯父
叔叔
姐姐
妹妹
外甥
三、1、净是输(书)
真(针)好
无法(发)无天
不像话(画)
2、A、E、B、D、F、C
3、(1)文字带来灵性。(2)这难道不是一点值万金吗?(3)文字被仓颉创造出来了。(4)例句: 考场上静得连一根绣花针掉到地上都能够听得到。(5)删去“首先”或“第一个”之一。
四、1、参加人员 分工情况
2、汉字日本
3、龟甲 兽骨
4、王羲之 书圣 柳公权
5、结绳记事
五、(一)
1、不是……而是……
2、感触 宁静
3、产生严肃恭敬的心情
赞叹不停
4、……精灵。∥你看……赞叹不已。∥这些笔画……
5、第一句
7、对汉字的喜爱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1、dū sǎn hùn xiáo
2、文中指广告中对成语胡乱地改造和应用
文中指滥用成语的现象对小学生产生了严重的错误的影响
3、首句:让家长担忧,让老师头疼。尾句:让家长和老师们无可奈何。
4、(1)滥用
误导(2)引出下文 强调(突出了)成语滥用对孩子产生的误导危害之大。(3)谐音字改造(4)成语滥用的现象孩子产生误导的现象令人气愤 感到可笑
八、海
溪
脂
镜
焚
火
雷
歌
潮
雨
教学
第四篇:人教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A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huǎng hū
fèng xì
yì lì
qí tóu bìng jìn
()()()()
zhèn jìng
zhào yào
huī fù
ruò yǐn ruò xiàn()()()()
二、辨字组词。(12分)
卉()涛()梢()
奔()滔()稍()
崩()茫()张()绷()芒()涨()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昂()东()焦()不()久()()雨
神()莫()()()飞瀑()()细流
四、选词填空。(9分)
横贯 横卧
1.青藏铁路()羌塘草原,游客可以在火车上领略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
2.长城像一条巨龙()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
继续 连续 持续 3.我们班()三周获得流动红旗。4.大雨整整()了三个小时。5.下雨了,球赛仍在()进行。
注意 保护 遵守 爱护 保持
6.()交通秩序,()公共安全,()公共财产,()环境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五、句子加工厂。(6分)
1.火烧云的形状变换无穷。(改为带感叹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2.爸爸终于答应给我买电脑了,我非常高兴。(改为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扩句)
六、选择正确的答案。(6分)1.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是()A.他的作文提纲写得很好。B.我们要刻服困难,努力学习。
C.既使遇到困难,他也能想方设法解决。2.下列句子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件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B.我们要发挥成绩,改正缺点。
C.他在赛场上非常冷静,发扬了正常水平。
3.“你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不能把它作为骄傲自大的资本”。给这句话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是()A.因为„„所以„„ B.即使„„也„„ C.无论„„也„„
七、古诗人留下了许多有关钱塘江潮的著名诗句,如范仲淹的“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把你收集的这一类有名的诗句写下来吧!(至少两句)(6分)
八、课内阅读与练习。(10分)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句话中“犹如”和“如同”都是 的意思。“浩浩荡荡”是形容浪潮。“山崩地裂”是形容浪潮。
2.这句话有 层意思。前半句是写大潮涌来时的,后半句是写大潮涌来时的。
九、课外阅读与练习。(17分)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漂。有时像要碰着山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善良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山巅”的“巅”是()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除部首外还有()画。
2.这篇文章第2、3、4段的结构相同,都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三是,(用两个字概括)。全文通过对 的描绘,反映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文中的过渡句是第 自然段,它所起的作用是。
4.作者把山比作、、,把水比作,还用、来比喻船。
十、习作。(20分)
假如你是生活在“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请你写一段话来赞美南国风光或感谢当地农民。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huǎng hū
fèng xì
yì lì
qí tóu bìng jìn
(恍 惚)(缝 隙)(屹 立)(齐 头 并 进)
zhèn jìng
zhào yào
huī
fù
ruò yǐn ruò xiàn(镇 静)(照 耀)(恢 复)(若 隐 若 现)
二、辨字组词。
卉(花卉)涛(波涛)梢(树梢)
奔(奔跑)滔(滔滔江水)稍(稍微)
崩(山崩地裂)茫(苍茫)张(开张)绷(绷带)芒(光芒)涨(涨水)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昂(首)东(望)焦(灼)不(安)久(旱)(逢)雨
神(秘)莫(测)(帘)(帘)飞瀑(涓)(涓)细流
四、选词填空。
1.青藏铁路(横贯)羌塘草原,游客可以在火车上领略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
2.长城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3.我们班(连续)三周获得流动红旗。4.大雨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5.下雨了,球赛仍在(继续)进行。
6.(遵守)交通秩序,(注意)公共安全,(爱护)公共财产,(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五、句子加工厂。
1.火烧云的形状可真是变换无穷!
2.爸爸终于答应给我买电脑了,我能不高兴吗?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六、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是(A)2.下列句子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3.“你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不能把它作为骄傲自大的资本”。给这句话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是(B)
七、古诗人留下了许多有关钱塘江潮的著名诗句,如范仲淹的“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把你收集的这一类有名的诗句写下来吧!(至少两句)
苏东坡: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李白: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杜甫: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倾堆琉璃。
八、课内阅读与练习。
1.这句话中“犹如”和“如同”都是好像的意思。“浩浩荡荡”是形容浪潮规模大,气势壮。“山崩地裂”是形容浪潮声势浩大。
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前半句是写大潮涌来时的形状,后半句是写大潮涌来时的声音。
九、课外阅读与练习。
1.“山巅”的“巅”是(上下)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山)部,除部首外还有(16)画。
2.这篇文章第2、3、4段的结构相同,都采用了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山奇,二是水急,三是船险,(用两个字概括)。全文通过对三峡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喜爱三峡、赞美三峡的思想感情。3.文中的过渡句是第5自然段,它所起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4.作者把山比作蘑菇、骆驼、仙女,把水比作野马,还用摇篮、竹叶来比喻船。
十、不提供答案。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游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介绍长城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星光旅游公司的导游李经纬。
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长城。万里长城在八达岭这一段保存最为完好,也是最坚固的一段。曾经有许多国家首脑和领导人到这里参观,从而成了旅游胜地。
长城全部由条石和城砖筑成,从山海关到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长城每隔一米就有一个供射箭用的射口。每隔三百米就有一个正方形的城台,必要时可以相互呼应,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如果有敌军突袭,可以在城台顶上点火,以表示有敌军或请求支援。
另外,大家在游玩时请注意安全,带孩子的游客请看住自己的孩子,否则出意外的话,我们旅游公司不负任何责任。
本次旅行(导游)到此结束,谢谢各位游客的支持。
2介绍长城导游词
各位亲爱的旅客们,大家好。我是北京导游社的导游吴兴宇。请大家随我到长城细细游玩。
长城平均高度约7.5米,墙的下宽约6.5米,顶上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或士兵十人并行。城墙上每隔30~40米或100~200米,于险要处筑一堡垒式堡台。堡台建筑于山脊的高处、城墙的转角处或险要之地。说到长城,我会想起传说“孟江姜女哭倒长城”。
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征用大量的百姓男丁。
孟姜女的丈夫就是被征去建长城的一个。一去很多年,孟姜女的丈夫一直没有回来,孟姜女离开家乡去寻找丈夫。结果发现丈夫已经劳累过度而死。由于悲痛欲绝,在修筑一半的长城边哭了三天三夜,哭倒了长城。
在长城,我提醒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不随地吐谈、不在墙上乱涂粘遗产乱画不要口香糖吐到长城的任何一处地方。
时间过得可真快,长城已经游玩过了,希望下次我还能为大家介绍长城。
3亲爱的游客们,今天由我来当大家的导游,我感到十分荣幸。希望在这美好的一天给大家带来快乐。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长廊,你看它多美呀!红漆的栏杆,绿漆的柱子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说到这儿,你有点不信了吧,但是这的确是真的,这能表现出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才修建成这美丽的长廊。
走完长廊,如果大家想到昆明湖中心的小岛上玩,就必须通过一座石桥。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的旅程就到这里了,亲爱的游客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