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学中的运用五篇

时间:2019-05-12 17:1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础科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学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础科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学中的运用》。

第一篇:[基础科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学中的运用

无锡市海鹰技工学校

无锡市海鹰技工学校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数学中的运用

随着高职的兴起,中职生源出现了数量、质量等方面的下降。针对这些问题适时的引入“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突破数学教学瓶颈的最佳选择。本文将对“任务驱动型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索,并将这一教学方式引入中职数学的教学工作中进行具体实践。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的驱使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二、“任务驱动”的教学步骤

1、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2、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设计好“任务”之后,教师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体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

3、分析任务

给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任务分析是必要的过程,教材与教师通过启发和帮助,使学生对该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独立或者依次可以完成的子任务,并找出哪些要用到的旧知识,哪些需要新知识,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由教师指导或组织进行的任务分析是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正确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形成。一般来说,任务分析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行任务分解;另一方面则是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突破口)。

无锡市海鹰技工学校

4、自主协作,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独立探索、亲自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由学生个人或者分组去独立完成任务。

5、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与归纳是总结、反思与巩固的阶段。在学生群体各自完成任务后,要组织交流,相互介绍中间的成果或者最后的作品。交流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相互评价,提升学生对作品的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有特色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总结完成的过程方法,发现和解决倾向性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反思,把所学会的知识内化。评价可以采用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点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做到公平、公正。

三、“任务驱动”在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揉合了当前两大教学法(探究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的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采取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把一个具体任务分析成若干个问题来驱动学生的学习。但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下面以“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的驱动教学实践为例,针对各个阶段进行简单说明。

第一阶段:设计任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分成许多模块,巧妙地隐含在一个有趣味的任务之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如《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可以设计“制作一个圆柱体被平面截开,并画出截面”的任务,为了能满足本节课的要求,可以将截面的位置进行限制,以达到截出椭圆的目的。

第二阶段:提出任务。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组学生制作一个实物,每位同学交出与截面对应的图形。学生明确任务,借助了一定的情景模式,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椭圆相关知识的积极性。

第三阶段:分析任务:给出具体的制作任务之后,老师指导学生对任务分析:

无锡市海鹰技工学校

可以将任务进行分解。

1、圆柱体的制作,并且对圆柱体的直径进行测量。

2、按照要求对圆柱体进行截取。

3、截面图形的绘制。

4、制作过程的启示。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任务分析是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帮助学生养成正确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的。

第四阶段:自主协作,完成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协作、个人探究等途径,最后完成任务。学习过程中,任务与任务之间承上启下,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初步建立对椭圆感性认识。学生可以通过协作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可以更好地补充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协作精神。教师在此阶段要正确引导学生,把握好任务的内容、进度和方向。在整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加深巩固了所学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得到了提高。

第五阶段:任务评价。评价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最能体现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先让小组间进行互相评析作品,然后教师进行评析和点拨,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修改不足之处,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和思维方法,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在实践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要通过某个任务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使其掌握知识,并获得方法和技巧。在设计任务时,尽量覆盖预定教学目标的各个知识点,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种类多样的任务体,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布局。

四、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先易后难、先具体后抽象的原则,还注意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加深对一些概念的理解。有一些知识如果只通过教师讲述,学生在字面上可以接受,但在理解深度上往往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能设计出一个涵盖这一问题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去体验,情况将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就显得尤为关键,在实践中设计任务时要注意:

1、任务要系统有度。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也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2、任务中的重点问题要强调。教师要故意给出一些错误,给学生设计一些陷阱,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让学生把错了的地方改正过来,教师强调知识点,无锡市海鹰技工学校

让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3、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要有具体评价。评价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可以为教师设置下一任务提供依据。通过具体的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得到肯定,这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激励。

五、总结

总之,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陈晓玲

2012年1月3号

第二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塘沽中心庄小学 魏军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 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中小学计算机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未来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提高起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开好上好这门课才可使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传统的“教师讲授方法、学生操作练习”的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其弊端所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将教学主客体混淆,教师一味传授方法,学生则被动无奈地接受,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烦甚至畏难情绪,那么怎样才能既让学生保持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又掌握机技能呢?我在实践中采“任务驱动法”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则应不断地引导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法”教学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法”教学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和学习。

二、使用“任务驱动法”的优势

1、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在讲授《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我以前总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什么是信息、计算机的硬件基础知识,再讲WINDOWS操作系统及有关汉字排版软件。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硬件部分的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且晦涩难懂,这往往使得学生在1节课讲完后,还不知道用计算机到底能做什么?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和吸引力转变为一种恐惧感,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丧失学好这门课的信心。

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学期开始时,先询问学生:你们想用电脑做什么?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想打字、想画画、想上网、想聊天,于是,利用学生的兴趣,围绕着一个个目标,逐个地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几周过后,学生会使用电脑完成许多操作:打字、听音乐、画画、写信等。这样,学生会觉得收获颇丰,计算机也没那么神秘、可怕了。于是,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就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了他们学好计算机的信心和勇气。至于那些枯燥的理论,我们可以在以后的讲解和实践中适时地穿插着进行讲解。

2、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课程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计算机“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找到自信、体味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例如:在学习“WORD”这一章节时,能在电脑上输入汉字了,接着就要提出新的问题:如何在文本中插入表格、图形等进行图文混排?借此上课时,我首先展示了一幅自己在Word里画的画给学生看,让学生评价一番,此时学生便纷纷地讨论开来:“这画还挺漂亮的。”“这幅画是在绘画软件里画的吧?”,“不对,绘画软件里画的画没有这样的过渡色。”,“老师,这一幅画是用什么软件画的呢?”求知的欲望在他们那一双双聪慧灵捷的眼眸中闪动,借机告诉学生“老师这幅画是在Word里画的,Word不仅能进行字处理,还能画画呢。怎么样谁能帮老师再改改这副画,使这副画变得更美丽呢?”,并引导学生将我的这幅画与以往在绘画软件里画的画进行比较。学生又讨论开来:“在Word里也能画画?”,“让我改这画,怎么改呢?”,“Word画画我还没学呢?”,“老师,这幅画是由很多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这一点跟绘画软件差不多,不同的是刚才一位同学已经说过了那就是绘画软件里所使用的颜色没有过渡色。在Word画几何图形我估计跟绘画软件里的方法差不多,可这过渡色怎么画呢?”,“老师,您快教我们吧!”学生们有点急不可待了,借机展示课题:“这一节课,老师就和大家就一起来学习使用Word的绘画功能模块。Word的绘画功能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同时又采取了与文档紧密结合的方式,使用好它就可以让我们写的文章变得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学生有了获取知识的兴趣,必将全神贯注地学习,将无意注意自主地内化为有意注意,这一时机稍纵即逝,我们教师要充分、敏锐地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自主”地探求方法,以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视窗操作系统的诞生,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功能,为学生“自主”地探求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正是在这样的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了一个个的知识点,直到学完整个计算机课程。

三、“任务驱动”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目标与操作目标要明确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任务要明确,可以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教学目标和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出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一个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例如学习“中文WORD的功能和使用”一章时,要求每一位同学编制一份精美的班级小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2)设臵字体、字号,段落排版;(3)页面设臵及文档的打印;(4)WORD的图形功能;(5)WORD的表格功能。把这5个知识点隐含在5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又把一节课的小任务分成更小的几个任务。如第一节课的任务是按要求对现有文档精心修改。要求中隐含着3个知识点,即:(1)WORD的基本概念;(2)文档的建立、打开与关闭;(3)编辑文档。这3个知识点分别设计在3个小的任务中。每一个任务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而定。

2、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

教学任务设计时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这一特点。学生接受知识能力有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教学任务,我先给学生一节复习课,前半节课复习上次课的内容,后半节课对照书自由预习练习新内容。上课时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教学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例如:在学习Windows画图时,教师首先教会学生基本操作,然后给学生布臵“任务”完成一副作品,这一作品为学生自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创作,完成作品很有特色。在这次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创新的思维。

3、“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面对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学校的计算机等设备无法快速更新,教学内容很难超前或与社会同步。学生学习到的一些计算机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往往就会过时。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应用软件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相对稳定的内容的同时,应注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常言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

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同时,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法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完成的“任务”,要注重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同时,很多学生喜欢独立地获取知识,“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小学计算机教学虽然不难,但要讲好这一门课却不容易。要教好这门课,必须充分运用小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们要以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精神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让教育信息化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以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第三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的运用[定稿]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分析了园林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教师专业能力较低、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课堂组织方式不合理等。又在此基础上,从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制定可行的课程标准,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做好任务驱动型教材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探究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希望以此促进高校园林规划设计教学的顺利发展。

任务驱动;园林设计;运用

园林规划设计作为高校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理论性和综合性,这门课程包含大量信息和知识点。而若要使这门课程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就必须深入研究社会发展形势和园林专业的内部趋势,并据此革新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以其特有的条件和特征,近年来逐步被运用到高校教育中。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学生的自主?W习能力。

园林规划设计是高校园林专业的主要课程,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城市园林绿地设计方案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要求、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并要求学生了解园林设计图纸和方案。掌握常见的园林绿地文本制作和规划设计方法。园林规划设计不仅是园林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还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核心技能。由此可见,这门课程对园林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此同时,园林规划设计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若要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还必须革新教学方法。而任务驱动教学法由于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所以,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合理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当前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专业能力较低

园林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有多样化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园林规划设计教师都是刚毕业于园林专业的硕士生或本科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同时,也无法根据当前社会对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1.2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制定的园林规划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不成熟,教学计划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在教学定位方面过于关注知识积累,忽视了技能训练。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在园林规划设计专业的课时安排上,为了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大量缩减学生的实习时间,导致该专业学生未能进行必要的实践锻炼,具体操作能力得不到的有效提高。

1.3课堂组织方式不合理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目前许多高校的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仍旧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部分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园林规划设计学习中的能力、情感和智力因素。学生在园林规划设计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不仅使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而且也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大部分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就无从谈起。

2任务驱动法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要不断革新教育方法,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教学中开展校企合作,并结合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要求,将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设计项目,并将这项项目任务作为教学载体,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独立学习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正符合这种教育理念,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理念中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核心的框架,按照提出任务、探究任务、实施任务的步骤进行课堂教学。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根据企业制定的生产流程、生产目标等,设置典型的教学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比如,在学习“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这一板块的内容时,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医院绿地规划设计、学校校园绿地规划设计、工厂绿地规划设计、单位庭院设计、公司绿地规划设计等任务模块,并将这些典型的活动项目作为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进行示范,并提出具体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板块任务,且及时介入指导,加强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同时,教师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要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重视实践课程和训练,增强教学任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任务驱动教学的开展打好基础。

2.2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

检验考核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园林规划设计教学通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考试题目主要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综合论述题、选择题、简答题等,这种考试模式僵化、单一,导致学生逐渐产生抵触、应付的心理,很难正确衡量学生在园林规划设计学习中的真实状态。因此,若要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结合课程特点与性质,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将课程评价和目标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实现实践与理论的一体化,以技能操作、课堂提问、日常作业、设计实训等任务形式,综合考察学生,进而提高学生在园林规划设计学习中的综合素质。

2.3制定可行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决定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内容和目标。根据当前的社会需求,教师在制定园林规划设计的课程标准时应当增强时代性,关注职业技能和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表现性目标表达法可以增强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它要求用学生的实际行为来展现课程目标。例如,在传统的表述模式中,课程标准为“掌握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方法”,而依照表现性目标的理念,课程标准则为“准确表达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方法、特点和原则,且独自完成规划设计图纸。并配备设计说明书。”以具体任务呈现课程标准,同时,在制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标准时,要运用“正确”、“准确”、“熟练”、“独立”等表述词汇,以增强其严谨性和科学性。2.4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高校教育活动中应充当实践者、主导者和策划者。但在传统的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教师常被作为教学中心,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园林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机会和平台。以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任务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职业工作任务,并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或自主学习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实行校企合作,让学生根据相关的学习任务跟踪园林规划设计专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2.5做好任务驱动型教材开发

特色课程开发历来被视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环节,若要顺利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就必须编写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园林规划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学生掌握各种园林绿地的技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实例,科学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知识与技能。同时,在编写教材时还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的框架,首先,要提出任务,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任务并非源自于某个?O计项目。而是从多个项目中提炼、整理出来的。可见,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的任务既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包含丰富的专业知识点,又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其次,认真分析任务。学生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应当具备一定的导向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引出相关知识点。分析任务时要遵循够用、使用、解决问题的原则,避免出现冗余信息。针对行业标准、行业新增规范等,学生需要掌握,但与任务联系不紧密的知识,以链接的形式作为教材补充。再次,要积极实施任务。教师在实施任务部分,将真实操作过程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例如,在编写“校园绿地规划设计”这一章节内容时,要按照调查研究、编写设计任务书、总体规划设计局部详细设计、文本制作等阶段进行,以此加强生产和教学的结合性。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高校园林规划设计中,但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当在园林规划设计专业的教材开发与课程改革中合理引入任务驱动法,并鼓励该课程教师积极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同时,高校还应当加强实训场地建设,结合课程特点建立相应的工作场所,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保障和基础,进而提高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专业设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园林规划设计人才。

第四篇:谈在PHOTOSHOP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谈在Photoshop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 龙

现代的课堂教学,大多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声音和图像,将大量的信息展现在课堂上,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已经有很大的飞跃。但是,从多数课程来看,教学方法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我们做的课件及传授知识的顺序,基本上是先传授理论知识,再举例说明,巩固知识。而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门功课,以及学习这门课程后对学生的将来在工作中有什么用不得而知。事实上,中职学校校开设的很多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为将来打下基础,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先布置任务,再传授知识,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Photoshop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图像处理软件,其内容丰富,工具繁多,图片效果丰富多彩。对这门课的教学许多老师感觉“好上”,但要“上好”却很不容易。面对学生起点水平的参差不齐、个人兴趣、审美能力的差异,如何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想学、要学的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每一个计算机教师都曾思考过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学理念。本文是从作者的教学实践出发,谈一下在Photoshop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运用任务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实际任务作为被剖析的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任务的分析、讨论和寻找实现途径等工作。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教师出示一个个具体任务驱动式,组织学生开动脑筋思考任务驱动式中提供的矛盾,参加讨论,各抒己见,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它真正重视的是答案的思考过程。在教学任务上,要求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研究积累经验,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的独立分析研究为主,教师的传授、指导应配合学生进行。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把握信息善于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任务驱动式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景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上,总是从任务驱动式开始,然后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引导学生做好独立分析研究工作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而教学的准备、教师的指导都是为学生的分析研究服务的。例如:学习利用Photoshop的通道选取对象。上课一开始我复习了已学过的选取的所有方法,在学生已经掌握了Photoshop中的选择工具(包括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术棒工具)和通道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我提供给学生一幅图,图中有形状、大小、色彩各不相同的许多蓝色泡泡,这时我提出问题“如何将图片中的蓝泡泡选出?”。学生首先会想到利用“魔术棒工具”去选取蓝泡泡,思路是对的,但当请学生实际操作,他们会发现用学过的办法选取蓝泡泡时,可每次只能选取一个。再用增加选区的方法增选,操作慢,且易出错。学生提出疑问:有没有又快又准的方法呢?此处设下伏笔,强化学生具有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好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进行启发性说明:单色通道中的白色区域(默认情况下)可转化为选区,马上就有一位同学想到RGB模式下,有个蓝色通道,在蓝色通道中所有蓝色泡泡以白色高亮显示,可一次性转化为选区,选中所有对象。课后一位学生问:如果要选出一组杂乱、且颜色不单一的物体(如一组鲜花),如何操作?我立刻表扬他:“你的问题提得很好,有创新,有突破,建议你在实践课上把这个问题向全班同学提出,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并用操作验证。”提问的同学热情高涨,全班同学积极回应,大家带着问题相互讨论,亲自动手实验,最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学生增强了对计算机软件功能的感性理解,感受到了创新带来的喜悦,逐步形成新颖、正确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强化。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任务驱动式教学在Photoshop中的实施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即明确要教什么内容,是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的第一步。

2.选择任务即案例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选择任务了。案例的来源有很多,可以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和自己的教学经历作为案例。

3.学生课前准备。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担当台上的主角,而学生往往是观众。但是任务驱动式教学要求学生也要在课前做相应的准备,如仔细地阅读任务,以便参与课上的讨论。

(二)课堂实施阶段 1.任务的引入

任务的引入关键在于巧。对于别人的任务,可以向学生指出任务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讨论的难度、要达到的目标。而对于自己编写的任务,可以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以及趣闻,目的都是引起学生的注意。

例如: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许多学生家庭都拥有了数码照相机。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就围绕如何用Photoshop更好的处理数码相片这一主题设计了专题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图像色彩处理这一教学单元。上机课我安排了如何消除照片中的皱纹现象,如何处理曝光不足的数码照片,调整偏色照片和制作自已或他人的艺术照这些教学内容。又如滤镜是Photoshop的万花筒,可以在顷刻之间完成许多令人惊叹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强大的滤镜功能,我把原图像和用滤镜处理的效果图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比较,使他们初步体会滤镜这种图像特效工具的使用效果。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我还向他们展示了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从图片的整体构思、创意、色彩、整体效果等审美角度给学生进行讲解,在拓宽了学生视野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使他们相信自己完成Photoshop的学习后也能进行一些复杂的图像设计处理。从实践过程来看,学生们觉得这些知识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去查资料、书籍等,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目的。

2.任务的讨论。

任务讨论旨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同一个任务,不同的学生允许提出不同的分析结果和实现方法。有的学生找到的方法比较繁杂但容易理解,有的学生则能发现较为简易的实现途径但难以理解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滤除掉任务中次要的细节,发现任务中主要的结构和任务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任务的关键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把任务中的内容与相应的若干条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教师关键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想方设法创造自由宽松的讨论氛围,在宏观上把握和指导好任务驱动式讨论,让学生成为任务讨论的真正的主角,同时又不至于出现大的方向性的偏差。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地交流研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对学生的大胆回答要及时加以鼓励,即使学生的回答有点偏离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评判,可以让他们自己反省,自我更正,使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例如:运用通道和蒙版的功能对图形进行处理。首先给出任务,1、几度夕阳红——利用色彩通道调整颜色;

2、天衣无缝——利用蒙版使图片融合;

3、金光灿烂——通道的复杂编辑,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这时就应大胆的让学生尝试练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可利用课件给出的解决问题关键步骤的提示,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能运用所学独立完成任务;在操作上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想可以通过对

1、教材的阅读,2、同学之间的帮助,3、教师的指点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新知。还完不成任务的学生可以仿照课件中给出的详细步骤操作达到目的。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

3、总结评述

总结是任务驱动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已充分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讲评和答疑。此时应注意:不要单就某人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而应当对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任务驱动式分析,做出现场评价,指出优缺点;讲清任务驱动式中容易出错的难点,回答

学生的疑问。并再次讲授任务驱动式分析中所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在学生上机实践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按照课堂上讨论的方案来实现任务驱动式。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把要求掌握的知识记牢。

(三)巩固练习阶段

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掌握一定技法,就有一种创作欲望。例如:学习完Photoshop整个教学任务后,要求学生:

1、制作鞋广告,2、在教学期间可结合某一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们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已的家乡创作一幅以“家乡美”为主题这一拓展任务的作品。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去采集素材、处理素材,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创作。

(四)评价阶段

评价是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学生可以清楚的了解教学的效果。实际上这里的评价对学生而言应该主要从学生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和是否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指标来进行评价;对教师而言主要从任务驱动式的选取,课堂实施任务驱动式以及教学艺术等方面进行评价,只有综合评价各个因素才能正确地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从而促进任务驱动式教学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发展。最后要求每名学生写出学习心得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己的得失。

三、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效果:

从学生角度来看:任务驱动式教学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能把过去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同时将学生被动听的课堂变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解释所学的知识的场所,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精心搜集任务,任务教学补充了教材内容,丰富了课本知识。同时也创造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集思广益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任务驱动式教学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合作、创新能力,所以在Photoshop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将会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也接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使教学不再是一件艰苦、枯燥无味的事情。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江县职业中专,邮编:413400.联系电话:1376270822)

第五篇: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含义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将整个知识体系分解为一个一个相对独立而相互关联的“任务”,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任务”的驱动下有序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最终达到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掌握。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1、“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的方式来调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课堂中特别注重教师的教,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用什么方法或手段来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方式而忽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而导致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而现代教学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中仅仅起到组织、指导、帮助学生的作用,因而 “任务驱动”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线性方式的知识传递过程,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实施的主要步骤

1、课前分析,教师制定具体任务。

2、课始导入,诱导学生明确任务。

3、课中指导,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4、课尾总结,帮助学生调整任务。

下载[基础科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学中的运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础科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学中的运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是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清华中学 张亚琴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已在广大中学信息技术课中使用。实践表明这是在信息技术这门课中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作为......

    任务驱动教学法

    职业教育常用教学方法简介——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其哲学心理学的依据是当前流行的“建构主......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园林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张淑英 《园林工程制图》课是园林工程专业的重要基本技能课。“工程图是......

    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运用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运用 濮阳市油田第十一小学黄永红 摘要:“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普遍......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任务式教学法应用于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教学组织过程,着重分析了学生对任务式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学生对......

    任务驱动教学法心得体会

    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因此,在教学和考核过程中......

    任务驱动教学法说明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