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____笑了》作文教学设计
《__________笑了》作文教学设计
太平街道中心小学
王伟乐
教学内容:
以“_____笑了”为题,进行习作辅导,完成简单纪实文章的写作。教学目标:
1、练习写简单的纪实文章。
2、学习把细节写生动,把事情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能自主修改习作,并主动与同伴交换修改。教学重难点:
1、学习把细节写生动,把事情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2、能自主修改习作,并主动与同伴交换修改。教学课时:一课时 年级:五年级二班 教学过程:
一、展笑容,说笑词
1、以“笑一笑,十年少”导入新课,的确,笑是人世间美妙的语言,跟学生一起做游戏,看看学生微笑的样子。
2、根据可见提示,生做出微笑、傻笑、哈哈大笑的表情,师适当加以评价。
3、这样的笑的表情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生答师评
4、生活中有千万种笑,不论哪一种,都值得我们用富有温度的语言好好形容,开动大脑快思考,有哪些形容“笑”的词语,指生说。
5、师出示可见中的关于“笑”的词语,齐读,师评,所读词语分两类:褒义和贬义,引导学生学会区分。
二、品细节,绘笑容
1、有了词语做铺垫,写作文就得心应手,请生现在想象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哪个人的笑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2、按照可见要求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指生说一说,关注到人物的眼睛、眉毛、嘴巴等等。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把细节写生动的写法。
3、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把刚才所说的写下来,要求学生把细节写生动。配乐,学生写作,师巡视。
4、交流所写内容,师加以指导
三、问笑由,写笑事
1、由学生所写的细节的“笑”引出“笑”的背后的故事,这是本课的重点。回顾故事写作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生交流所写人物的“笑”的故事,教师和其他学生加以补充。
3、把“笑”的事情写下来。配乐,师巡视。
4、学生小组内进行修改,师提示修改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叙述的事情更具体,交流所写的故事,从交流中总结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并板书:过程要细、运用动作和神态等、内心活动、学会想象。
四、言笑理,抒胸臆
1、师总结前两个片段的所写,写了细节里的笑容和笑容里的故事,通过这样的“笑”,你体会或感受到了什么?
2、以“___的笑包含着____”为题,写写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交流所写感受和体会,师评,生补充。
4、将自己所写的三个片段联系起来,看看能否成为一个整体,还缺少什么?
五、拓笑境,写笑文
1、如果写好整篇文章,还有一个大法宝:想象。限于时间,课堂未展开交流
2、师总结本课的内容,主要学习了如何把事情写具体,把细节写生动,然后让学生把所写的三个片段连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3、今天所写的是看得见的笑,还有的笑是看不见的,比如祖国笑了,蓝天笑了,白云笑了,这样的笑该怎样写呢?感兴趣地可以写一写。
第二篇:《大家笑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次听录音,学会有目的性听录音故事,了解内容。通过看图讲故事来培养落落大方的说话态度,养成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
2、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3、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媒体出示4幅图片,要求:仔细看,同桌商量用一句话说说谁干什么。
(1)准备
(2)交流:小兔摔到了,小熊把它扶起来。
小熊背小鸡过桥。
小马踩了小熊一脚。
小猴送了一只桃子给小熊。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二、揭示课题,提出质疑
1、板书:大家笑了
2、读课题,想一想,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笑呢?
3、围绕课题,提出疑问。
问题设计:大家指的是谁?
怎么样笑?
为什么笑?
三、初听录音,听清大家指的是谁?
1、第一遍听要求听清楚题目中的大家指的是谁?
媒体出现问题:大家指的是谁?
播放录音
交流:指名2??3人说
2、那么这些小动物们在笑谁呀?
出示板书
大 家 笑 了
小兔图片
小熊图片 小鸡图片
小马图片
小猴图片
四、再听录音,听清动物们是怎么笑的。
媒体出现问题:小动物们怎么样笑的?
播放录音
学生回答后请做做动作
并板书: 大 家 笑 了
小兔 捂着嘴笑
小熊图片 小鸡 咯咯地笑
小马 哈哈大笑
小猴 笑个不停五、三听录音,结合小熊的语言了解大家笑了的原因。
1、初步说说小动物笑的原因
2、第三遍听录音,要求记一记小熊分别对小动物们说了什么
媒体出示问题:小熊对小动物们说了什么?
播放录音
老师叙述故事中的场景,请学生反馈听到的内容
随机贴出卡片: 大 家 笑 了
“ 没关系 ” 小兔 捂着嘴笑
“对不起” 小鸡 咯咯地笑
“谢谢你 ” 小马 哈哈大笑
“不用谢 ” 小猴 笑个不停六、四听录音,四人小组合作讲故事。
1、听录音??小组准备??学生交流(要求:讲故事的同学们要求声音响亮,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听,他们有没有把故事的内容说清楚)
2、随机引导对“笑”的正确理解??不是嘲笑,是善意的笑。
六、说说演演,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1、听说模仿,帮助小熊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老师示范:当小熊不小心撞到了迎面走来的小白兔时,应该说:“对不起。”
2、学生练习用(当……的时候,应该说……)练习说话
调整板书
大 家 笑 了
“对不起” 小兔 捂着嘴笑
“不用谢” 小鸡 咯咯地笑
“没关系” 小马 哈哈大笑
“谢谢你” 小猴 笑个不停
3、同桌合作演一演。
4、回归整体,再次点题。
5、布置作业:今天回家请同学们把大家笑了的故事讲给父母听一听,也可以把“大家又笑了”的故事讲给父母听,好吗?
第三篇:石榴笑了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 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S版 一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 文: 15 石榴笑了 第一课时 执教者:黄坪中心小学
梁 静
教学目标:
1.认识“石、棵、什、时、就、王、力、不、讲、还、出、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3.让学生明白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12个会认生字,通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榴笑了”的含义。
教学重点:
体会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喜欢猜谜语,而且一个一个都很厉害。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看谁最聪明,能把它猜出来。大家听好了:
小小房子圆又圆,里面装着红珠宝,珠宝好看不能戴,吃到嘴里酸又甜。猜一种水果。
二、认识石榴
小朋友们真是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那石榴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出示课件:石榴的样子)这就是石榴,看清楚了吗?
指导认读,“石榴”的“石”是翘舌音,“榴”在这里要读轻声。一起跟老师读“石榴”„„(读两遍)。
这节课我们要和石榴交朋友。出示课题:15 石榴笑了
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石榴会笑吗?石榴笑起来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范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有趣吗?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平时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有的句子 1 一下子读不通顺又该怎么办? 生:„„
师:小朋友真有办法!我们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问同学或问老师;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读,把长句子读成短句子,把它读通读顺了。现在,大家捧好书本,开始自己读读吧!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让学生先自己拼读,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去掉音节,用多种形式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小火车读、小组读„„)(师生共同评价,对于错得多的生字词多指导,教师范读.)
(五)朗读课文。
现在,我们把认会的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读一读吧!
三、理解课文,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抽生读段。
师:课文写谁盼着石榴笑?(王力力)她为什么盼着石榴笑呢?谁再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谁想读第一句?这句话很难读,谁有信心把它读好?
2.抽生读句。
师:这句话中有“院子里”,有“石榴树”,还有“石榴”。大家看(屏幕出现一个院子和院子里的一颗石榴树),地点是在哪里呀?院子。这就是“院子”,请大家跟我读“院子里”。
师:(指“石榴树”)旁边的这棵就是“石榴树”,跟老师读“有棵石榴树”。
师:现在,我们把“院子里”和“有棵石榴树”连起来读。
生:“院子里有棵石榴树”。
师:石榴树上有什么?(石榴)石榴多不多?(多)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石榴树”旁出示句子:“石榴树上挂满了石榴”。)“挂满”这个词语说明树上的石榴怎么样?(多)再读读这半个句子。
(读不好再指导,再读。读得好的表扬他读出了高兴的意境)
这么多的石榴,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幅插图,看王力力是什么心情?(咧嘴笑,高兴)是呀,王力力也非常高兴。
师:现在,我们看课文把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连起来再读一读。
师:谁愿意看着大屏幕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望着满树的石榴,小朋友们,你们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
师:小朋友们的想法真有意思!想的都是心里话。是啊,这么多石榴,什么时候可以吃昵?王力力也是这么想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呢?谁来把妈妈的话读一读。
生:读“妈妈说:‘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
师:对呀,谁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一起读读。
3.再读第一段,回归整体。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石榴会笑吗?王力力想了哪些办法让它笑?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数一数这段有几句话?有没有不常见的标点符号?
指导学生认识“?” ——问号,用在句子末尾,表示疑问的,一句完整话的结尾有时用问号。指导读文。
2.问:为了让石榴笑,力力想了哪些办法?(力力唱歌、跳舞、讲笑话。)
3.这么有趣,石榴笑了吗?(板书:不笑)4.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段,回归整体。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石榴究竟什么时候才会笑呢?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2.交流:石榴什么时候笑的?(板书:秋风来了——笑了)3.指导看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4.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结合插图和生活常识理解)石榴为什么不笑?(因为它还没有到成熟的时候)
石榴只有到了秋天才能成熟。其他植物也是一样,都有各自的生长规律。
笑是什么意思现在你们知道了吗?(板书:成熟)读一读描写石榴笑了的句子。
5.小朋友们,请你看看课文插图,想一想,石榴一笑,王力力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满树的石榴都张开嘴笑,一定很好看;我可以吃到酸酸、甜甜的石榴籽了„„)力力为什么也笑了?(他明白了石榴秋天才熟,为自己以前的行为,也为能吃石榴而笑。)
6.再读第三段,回归整体。
(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说还知道什么水果(或蔬菜、庄稼)在什么季节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样儿的,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五)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板书设计:
石榴笑了
唱
歌
王力力
跳
舞
不笑
讲笑话
秋风来了—— 笑了(成熟)
第四篇:快乐作文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快乐作文《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熟悉生活,反映生活,消除学生作文的恐惧心理。
2、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教学生作文方法,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3、通过作文,教育学生做事要有条理,学习要按一定顺序完成一件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二、教学准备
1、学生每晚为妈妈认真做一件事。
2、教师做相关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当我们遇到快乐的事,都会露出可爱的笑容。屏幕:笑了(生齐读)
日常生活中你都看到过谁笑了?(爸、妈、姥等等)
在所有这些人的笑中,你认为谁的笑最美丽?(妈妈)
师:在孩子心目当中,妈妈的笑是最美丽的。屏幕:点出“妈妈笑了”引导读出对妈妈深深的爱。
2、同学们你们做了什么事让妈妈笑了?(学生看屏幕:我,妈妈笑了。)补充完整(例如:我会洗袜子了,妈妈笑了。妈妈过生日,我为妈妈买支花,妈妈笑了。)小结过渡:听了你们的发言,我真的很感动,你们懂事了,你们成长了,懂得感恩了,妈妈怎么会不笑呢?
(二)、联系生活,练习说话
师:你做过的哪件事,让自己最满意,妈妈笑得最开心?你又是怎样做的呢?(思考一会儿)
师:做事要有始有终,要有条理,并按一定顺序去做,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屏幕:友情提示:可用句式:先„„再„„最后„„
师:同桌合作,说一说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班上汇报。(学生改正或补充)师小结:(屏幕)笑了
妈妈笑了
我做什么妈妈笑了
我做什么,怎么做的,妈妈笑了。
由一个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由一个句子又扩成几个句子,以至到一段话,事件越来越清晰了,内容越来越丰富了。你还会有补充吗?屏幕(你还会补充什么内容?)
生:(时间、地点、感想)
(如果补不出感想,可提示:当你完成了这件事,看到了妈妈会心的笑,这时你会怎样想?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屏幕:时间、地点、谁、做什么、怎么做的、感受到什么?)
这件事做完了,如果能够完整地写出来,并 展示给大家看,我相信你一定会是一名很出色的小作者,同学们想试试吗?
(二)现在我们就以《妈妈笑了》(板书)为题写一篇作文。(提示:重点写清怎么做的)(有特殊的可写“奶奶笑了”等)
学生动笔写(点课件音乐)
(三)读文、评析
(引导学生认真听,评好在哪里,不是在哪里)
总结:通过这次快乐作文课,我知道同学们都是爱妈妈的孩子,懂事的孩子,孝顺的孩子,平时应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认真做,并且有条有理,做完之后再把它写出来,这样只要每天坚持下去,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小作家。
第五篇:《奶奶笑了》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
1.知道从小要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病、做、给、讲、故、事、听;认识“病字旁”,会根据偏旁写字。
3.初步学会听写句子,会用“我给谁做什么”的句式说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认识“病字旁”,会用“我给谁做什么”的句式说话。
2.教育学生要学会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揭示课题,图文结合,学习生字“病”、做”。学习课文第一、二句。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新课。
出示课题,齐读。读了课题,小朋友,你知道课文讲了谁呀?(奶奶)奶奶怎么样呀?(奶奶笑了)奶奶为什么会笑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解决这个问题。
二、放课文录音,要求小朋友仔细听,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布置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1、读读带有音节的字,看清生字的字形。
2、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在每句话后面用“/”做上记号。
四、边观察画面,边学习课文第一、二句。
1、打开投影仪。
提问:小朋友,图上画着哪些人?(图上画着奶奶和冬冬奶奶怎么会躺在床上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2、学习生字“病”,认识病字旁。
①出示生字卡片:病。教学“病”,结合教学“病”字旁,带学生书空“病”字旁,告诉学生“病”是半包围结构,看课本上书写笔顺书空。
②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两遍。注意里边是“丙”,不是“两”。
3、指导读一。二句,帮助学生理解“病了”就是“生病了”。
4、奶奶生病了,妈妈又不在家,冬冬就来学做妈妈,照顾奶奶。出示生字卡片:做。教学“做”。
①帮助学生分析字形。
②扩词帮助理解意思“做工作、做好事、做个好学生”。
③指导书写。
5、指导朗读第一、二句,注意读好“我”,读出“我”会照顾奶奶的自豪的语气。教师范读,学生练习。
6、小结:课文的第一、二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五、课堂作业。
1、在课堂作业本上抄写“病”和“做”各三个。
2、在课堂作业本上书写“病”的笔画笔顺。
六、课外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检查,继续学习课文,学习五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
2、出示卡片:bìnɡ zì pánɡ,指名板演,并说说哪个字是病字旁?
3、指导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课文,结合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1、谈话导人: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冬冬的奶奶生病了,可是妈妈不在家,冬冬很乖,她就学着妈妈的样子照顾奶奶,那么,冬冬是怎样学做妈妈的呢?
2、打开投影仪,用投影覆盖片分别出示倒开水、拿苹果和讲故事。并出示旬式:我给奶奶做什么。让学生练习说话。(我给奶奶倒开水。我给奶奶拿苹果。我给奶奶讲故事。)让学生看图反复练说。
3、发散性练习说话:我给。
4、那么,课文里边是怎么写冬冬照顾奶奶的?指名学生读第3句话,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指导朗读。
5、读第4句话,说说这句话又告诉我们什么?理解“还”,使学生知道,因为前面已经讲了两件事了,给奶奶倒开水和拿苹果,又讲了故事给奶奶听,所以用了“还”。指导朗读。
6、奶奶后来怎么样了?齐读最后一句。
①讨论:奶奶为什么笑了?(结合插图)
②指导朗读。
奶奶/笑了。
③想象说话。
妈妈回来了,会怎么说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由练说。)
7、学习生字:给、讲、故、事、听。
三、齐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出示7个生字的卡片,认读,开火车读。
2、齐读课文。
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给、讲、故、事,听。重点指导“重”。
2、在作业本上写出讲、事的笔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练习,深化导行,进行作业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给“事、听、讲”口头组词。
3、完成课堂作业第3题。
二、感情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2、齐读课文并配上动作。
3、想象说话,冬冬把奶奶照顾得那么好,妈妈回来了,会怎么说呀?
三、深化导行
1、冬冬虽然年纪小,却非常懂事。她在妈妈不在家的情况下,把奶奶照顾得好好的,奶奶开心地笑了。小朋友,你觉得冬冬是个怎样的孩子?
出示卡片,齐读。
zūn jìnɡ zhǎnɡ bèi ɡuān xīn lǎo 人
2、学了课文,你准备怎样向冬冬学习?(启发学生用“我给谁做什么”的句式说)
3、练习《课堂作业》第5题。
四、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2、4两题。
板书:
14.奶奶笑了
倒开水
我给奶奶 拿苹果
讲故事
zūn jìnɡ zhǎnɡ bèi ɡuān xīn lǎo 人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