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换水试验教案
大家知道每年的12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不错,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实现零——零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艾滋病相关死亡”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至今没有有效地防治手段,几乎没有救治成功的病例,因此又被称为超级癌症。”
“HIV病毒一旦侵入人体,便以免疫系统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淋巴细胞,使免疫系统崩溃,从而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而病发死亡。”
“HIV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内,其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的浓度最高。它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的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HIV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而且传播速度非常快。今天,我们一起通过一个小游戏来感受一下艾滋病传播的隐匿性和速度的惊人性。
这个游戏的名称叫做“换水游戏”。在做游戏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约定:所有参与本游戏的同学都应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参与、团结合作、真诚交流”的原则。
“大家看到讲桌上一共有28只烧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24只,第二部分4只” “第一部分的24只烧杯中有23只装的是清水,只有一只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清水表示健康人的体液,氢氧化钠表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体液。从表面上看是无法区分两者的,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是用酚酞试剂可以检测,酚酞可以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与清水没有反应。每一次换水表示发生一次性接触。”
“第二部分的四只烧杯中装的都是清水”
“我们先看游戏第一部分的规则:
1、第一次换水:与本组中对面同学换水一次。[用注射器取5mL加入对方烧杯中]
(第一次换水后每一组抽出一名同学离开游戏不再参加下面的换水)
2、第二次换水:与本组中另一名同学换水一次。(不能重复)
3、第三次换水:与相邻组的任一同学换水一次。(A组和B组,C组和D组)
4、第四次换水:与斜对组的任一同学换水一次。(A组和C组,B组和D组)”
(学生操作,完成游戏的第一部分)
“我们马上进入游戏的第二部分:4名同学,每人一只装有20毫升饮用水的透明玻璃杯,一只10毫升注射器,在经过4次液体交换的20名同学中任选一名(不能有重复选择),进行一次5毫升液体等量相互交换。”
“在每个烧杯中加入一滴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游戏结果及分析:
1、经过一次换水即退出的4只杯子都没有变色,说明双方均有单一的性伴侣,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很小。
2、经过4次换水后的20只杯子,有14杯变为红色,说明多性伴导致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速度惊人。
3、最后跟经过4次换水后的20只杯子中的任选一只进行换水的4只杯子,有3只变为红色,说明跟高危人群发生哪怕是频度很少的性接触,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也是相当高的。”
通过换水试验我们知道了,艾滋病通过性接触传播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应该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
“有哪位同学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谈一谈如何预防艾滋病呢?”
“其实艾滋病并不可怕,特别是在与艾滋病病人的交往中,日常生活和工作交往均不会感染艾滋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家庭和社会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危险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维护社会安定”
第二篇:预防艾滋病换水游戏教案
预防艾滋病换水游戏教案
说明:换水象征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之一一性行为更广泛的说,换水代表体液交换的行为,如性行为、输/供血等。下面以性行为为例来说明换水游戏,换水一次相当于有一次性行为,对几个换水对象换水相当于有几个性伙伴出现显色反应代表被HIV感染.
游戏目的:通过换水游戏,形象展示艾滋病传播速度,并引导参与者思考艾滋病传播的隐蔽性。换水游戏的方法步骤。
步骤
一、物品准备
40个小烧杯和20个注射器(去掉针头)。40克/每升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0毫升,酚酞溶液50毫升.
步骤
二、游戏前期准备
将40个小烧杯分成两排,每排20个,都按照1一20的顺序编号,两排相同编号的烧杯建立对照关系,每个烧杯内加入烧杯容量l/5的清水,在两排烧杯中选择相同编号的一对烧杯,各加入5毫升氢氧化钠溶液。记住这两个烧杯的编号。
步骤
三、学生分组
20名学生参加游戏,将其中一排20个烧杯分给这些学生,另外一排作为对照,把这20名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4人,第二、三组各8人。
步骤
四、开始换水游戏
第一组4名同学拿着自己的烧杯站在旁边,先不参加开始的换水。第二组的每位同学到第三组任选1人,组成第一次换水对象,两人分别从自己烧杯中用注射器取5毫升液体注入对方烧杯中,完成第一次换水.上述步骤共重复进行四次,注意每次换水对象不能重复。最后,第一组4名同学每人在这16名同学中各选1人互相换水一次.至此,换水结束.三组同学分组站好。
步骤
五、显色实验
先在第一组4名同学的烧杯中分别滴入2-3滴酚酞指示剂,看有几个烧杯中的液体变色。计算变色比例,然后在第二、三组的16个烧杯中分别滴入2一3滴酚酞指示剂,看有几个烧杯中的液体变色,计算变色比例.最后,再向作为对照一排的20个烧杯内分别滴入2一3滴盼酞指示剂,会看到只有一个烧杯内的液体变色,代表参加游戏的20名学生中只有一个是传染源。
步骤
六、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比较第一组和后两组变色的比例有何不同,谁高、谁低?就一个传染源怎么传染了那么多人?想一想,为什么?
结论:危险、无安全措施的性行为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几率越高。感染艾滋病取决于你的行为,而不是你的职业和地位。
第三篇:趣味化学试验教案
趣味化学实验教案
喷雾作画
实验原理
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显血红色,遇到亚铁氰化钾〔K4[Fe(CN)6]〕溶液显蓝色,遇到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显绿色,遇苯酚显紫色。FeCl3溶液喷在白纸上显黄色。
实验用品
白纸、毛笔、喷雾器、木架、摁钉。
FeCl3溶液、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
实验步骤
1.用毛笔分别蘸取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在白纸上绘画。
2.把纸晾干, 钉在木架上。
3.用装有FeCl3溶液的喷雾器在绘有图画的白纸上喷上FeCl3溶液。检验含碘食盐成分中的碘
实验原理
含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除此之外,一般不含有其他氧化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IO3-能将I-氧化成I2, I2遇淀粉试液变蓝;而不加碘的食盐则不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实验用品
试管、胶头滴管。
含碘食盐溶液、不加碘食盐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试液。
实验步骤
1.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含碘食盐溶液和不加碘食盐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稀硫酸,再滴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现象。
2.在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KI溶液和几滴稀硫酸,然后再滴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现象。
3.将第3支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倒入前2支试管里,混合均匀,观察现象。
电池的制作
①方法
用一根5 cm铜丝和一条2 mm宽的锌片,分别插到土豆或西红柿内;再用耳机的两端接触铜丝和锌片,便能清晰地听到声音。如果把12个土豆按上法每个都插入铜片和锌片然后串联,接上电键及1.5 V的小电珠;合键时电珠被点亮。
②原理
铜锌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土豆汁或西红柿汁为电解质溶液,起导电作用。
烧不着的棉布
棉布是由棉花制成的,棉花主要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分子构成的,它含有碳、氢、氧元素,所以是可燃的物质。布条事先浸过30%的磷酸钠溶液,晾干后再浸入30%的明矾溶液中,再晾于,这样,布条上就有两种化学药品,磷酸钠和明矾,磷酸钠在水中显碱性,而明矾在水中显酸性,它们反应之后除生成水外,还生成不溶解于水的氢氧化铝。所以实际上棉布条被一层氢氧化铝薄膜包围了,氢氧化铝遇热后又变成了氧化铝和水,就是这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了布条,才免于火的袭击。经过这样处理过的棉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上都广泛的应用。
红糖制白糖
【实验原理】
红糖中含有一些有色物质,要制成白糖,须将红糖溶于水,加入适量活性炭,将红糖中的有色物质吸附,再经过滤、浓缩、冷却后便可得到白糖。
【实验步骤及现象】
称取5 g~10 g红糖放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水,加热使其溶解,加入0.5 g~1 g活性炭,并不断搅拌,趁热过滤悬浊液,得到无色液体,如果滤液呈黄色,可再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直至无色为止。将滤液转移到小烧杯里,在水浴中蒸发浓缩。当体积减少到原溶液体积的1/4左右时,停止加热。从水浴中取出烧杯,自然冷却,有白糖析出。
“琥珀”标本的制作
把买来的优质松香(用量的多少根据昆虫大小来决定,一般100克左右就能做一块),放在烧杯内,加少量酒精(它们的比例一般采用10:1),用酒精灯加热,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松香熔化,含的酒精基本上蒸发就好了
然后,把要做标本的蝴蝶、甲壳虫、小植物放在事先用硬纸折好的小纸盒内(先在折好的纸盒内衬一层蜡纸)。纸盒折成象火柴盒芯子的形状。再把熔化的松香慢慢倒入盒内。当松香凝结变硬以后,撕去纸盒,用快刀小心地削去标本四周多余部分,这是琥珀标本的毛坯,只有上面透明,可以看清楚里面的小昆虫,其余的五面是毛糙、不透明的,看不清里面的小昆虫,还必须经过酒精洗涤,晾干,这样整块人造琥珀通身透明,小昆虫象冬眠般地睡在里面,微细的结构都看得一清二楚,好象一块真的昆虫琥珀一样。装在玻璃盒内,标本就制成功了。
制作不易生锈的铁钉(带有氧化膜)材料:铁钉
仪器: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试管
药品: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固体,硝酸钠,亚硝酸钠,蒸馏水
原理:
亚硝酸根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有一定的氧化性,在强碱溶液中,与铁反应生成亚铁酸钠(Na2Fe2O4)和一水合氨,生成的亚铁酸钠不稳定,在亚硝酸根和铁的作用下在铁表面分解为致密氧化膜。步骤:
1、先用试管量取适量稀氢氧化钠,把铁钉投进,除去油膜
2、再用试管量取适量稀盐酸,把铁钉投进,除去镀锌层,氧化膜和铁锈
3、称取2g固体氢氧化钠,0.3g硝酸钠和一角匙亚硝酸钠,在烧杯中溶于10ml蒸馏水
4、把铁钉投入烧杯中,加热至表面生成亮蓝色或黑色的物质为止 注意:
NaOH有强烈腐蚀性,并且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而亚硝酸钠为剧毒物质,做完实验要彻底把手洗干净。
指纹检查
一、碘蒸气法
试验原理
碘受热时会升华变成碘蒸气。碘蒸气能溶解在手指上的油脂等分泌物中,并形成棕色指纹印迹。
实验用品
试管、橡胶塞、药匙、酒精灯、剪刀、白纸。碘。实验步骤
1.取一张干净、光滑的白纸,剪成长约4 cm、宽不超过试管直径的纸条,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个手印。
2.用药匙取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试管中。把纸条悬于试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贴在管壁上),塞上橡胶塞。
3.把装有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热一下,待产生碘蒸气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纸条上的指纹印迹。
二、硝酸银溶液法:
向指纹印上喷硝酸银溶液,指纹印上的氯化钠就会转化成氯化银不溶物。经过日光照射,氯化银分解出银细粒,就会象照相馆片那样显示棕黑色的指纹,这是刑侦中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可检测出更长时间之前的指纹。
自制豆腐
【实验步骤及现象】
(A)浸泡:加 300 mL水浸泡 24 小时(若气温较高时,中间可更换一次水),使黄豆充分膨胀,然后倒掉浸泡水。
(B)研磨:将泡好的大豆放在家用粉碎机内,加入200 mL水,进行粉碎。
(C)制浆:将研磨好的豆浆和豆渣一并倒入放有双层纱布的过滤器中抽滤,另取100 mL水,分多次冲洗滤饼,充分提取豆渣中的豆浆。滤液即为浓豆浆。
(D)凝固变性:将自制的浓豆浆(或直接用市售的袋装浓豆浆)倒入一个洁净的500 mL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80 ℃左右,然后边搅拌,边向热豆浆中加入饱和石膏水,直至有白色絮状物产生。停止加热,静置片刻后,就会看到豆浆中有凝固的块状沉淀物析出。
(E)成型:将上述有块状沉淀物的豆浆静置20分钟后过滤,再将滤布上的沉淀物集中成一团,叠成长方形,放在洁净的桌面上,用一个盛有冷水的小烧杯压在包有豆腐团块的滤布上,大约30分钟后,即可制成一小块豆腐。若用市售的浓豆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更为细嫩洁白。
(F)保存:为了使制成的豆腐保鲜而不变质,将新制成的豆腐浸于2%~5%的食盐水中,放在阴凉处,可使豆腐数天内保鲜而不变质。
豆腐中钙质和蛋白质的检验
用品: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精密pH试纸。
草酸钠、浓硝酸。原理:豆腐中的钙质与草酸钠溶液反应便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白色沉淀。
Ca2++Na2(COO)2-→Ca(COO)2↓+2Na+ 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微热后呈黄色沉淀析出,冷却后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沉淀就变成橙黄色。因为蛋白质分子中一般有带苯环的氨基酸,浓硝酸和苯环发生硝化反应,能生成黄色的硝基化合物,故可用来检验蛋白质。
操作:
1.豆腐的酸碱性试验:取200克豆腐放入烧杯中,加入20毫升蒸馏水,用玻棒搅拌,并捣碎到不再有块状存在。过滤,得到无色澄清的滤液和白色的滤渣。
用精密pH试纸测试豆腐滤液的酸碱性(一般测得的pH值为6.2,显弱酸性)。
2.豆腐中钙质的检验取上述豆腐滤液2毫升于试管中,再滴入几滴浓草酸钠溶液,试管中立即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说明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质,而且能溶于水,不一定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3.豆腐中蛋白质的检验取上述白色的豆腐滤渣少许,放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浓硝酸,然后微热,可以看到白色的豆腐滤渣变成黄色。冷却后,加入过量的氨水,黄色转变成橙黄色,这就是蛋白质的黄色反应。
注意事项:
1.在制豆腐滤液前,一定要把豆腐捣碎,才能使钙离子溶解到水中。
2.由于豆腐中含有较多蛋白质,形成胶体,故过滤较慢。但蛋白质一般不易透过滤纸,所以滤液不会有黄色反应。
烧不断的棉线
在一杯热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取一根20 cm~30 cm的棉线,在一端缚上一个回形针,然后将棉线浸没在浓盐水中数分钟,取出后将棉线吊起来晾干。把晾干的棉线再次浸入浓盐水中,取出晾干,重复多次。
将这条特制棉线的一头扎在铁丝上,让缚有回形针的那端悬在下面。用燃着的火柴去点棉线的下端。只见火焰慢慢地向上燃烧,一直燃到铁丝后熄灭,棉线会被烧成焦黑却没有断,回形针还挂在那里。这是因为特制棉线中充满了食盐晶体,点燃后,棉线的纤维虽然已烧掉,但熔点高达800 ℃的食盐却不受影响,仍然能保持棉线的原有形状。
在点燃棉线时,注意保持铁丝稳定,防止因为抖动而使棉线断开。如用明矾代替食盐,将棉线换成一块棉布,做这个实验的效果也很好,棉布燃烧过后,也能保持原样不断裂。
褪字灵的制作
药品:草酸、蒸馏水、高锰酸钾、浓盐酸、漂白粉。
步骤:
先配甲液(草酸溶液),用角匙取少量草酸晶体、放入烧杯或锥形瓶中、加蒸馏水使之溶解。然后将此溶液倒入一只滴瓶中,标签注明甲液。
再配制乙液(氯水或漂白粉溶液)。
①氯水的配制方法:将一角匙高锰酸钾晶体加入烧瓶中,然后再向烧瓶中加入浓盐酸,将烧瓶塞和导管连接好,固定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导管导入装有蒸馏水的锥形瓶中,片刻后将锥瓶中新制成的氯水装入乙滴瓶中。
②漂白粉溶液的配制:如果没有条件准备一套制氯水的装置,就可以用漂白粉溶液代替氯水。配制漂白粉溶液的方法比较简单。用角匙将漂白粉加入到烧杯中,然后加蒸馏水溶解。漂白粉的溶解度较小,因此配制的溶液有些浑浊。将此液倒入乙滴瓶中即可。
这样,消字灵就制成了。去字迹时,先用甲液滴在字迹上,然后再将乙液滴上一滴,字迹会立即消失。注意晾干后再将修改的字迹写上去。
用鸡蛋做的趣味实验 趣味实验一:鸡蛋入瓶 将鸡蛋浸在10%的醋酸中,待鸡蛋壳变软后,将蛋取出,找一个瓶口略比鸡蛋小的广口瓶,往广口瓶中投入一燃着的酒精棉球,火焰熄灭后,迅速将鸡蛋的小头对准瓶口,鸡蛋很快被吸入瓶中。这是因为瓶中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的缘故。过一段时间蛋壳会稍变硬,似鸡蛋原样。这是为什么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趣味实验二:蛋壳刻画
取一只红壳鸡蛋(红壳鸡蛋的蛋壳稍硬),洗净,用布轻轻擦干。取10 g~20 g的蜡,加热使之熔化,用毛笔蘸取蜡液,在蛋壳上绘图或写字,待白蜡冷凝后,把鸡蛋慢慢浸入10%的醋酸中,用筷子拨动鸡蛋,使它均匀地跟溶液接触约20~30分钟。当蛋壳表面产生较多的气泡,蛋壳上有明显的腐蚀现象即可。取出鸡蛋,用清水漂洗,晾干。用铁钉在鸡蛋的两端各打一孔,用嘴吹出蛋清和蛋黄。待蛋清和蛋白全部滴出后,用小刀轻轻刮去涂在壳上的白蜡,最后将蛋壳放在热水中浸一下,就能看到明显的图案花纹或字迹,被腐蚀的蛋壳表面很容易上色
趣味实验三:蛋白留痕
取一只鸡蛋,洗去表面的油污,擦干。用毛笔蘸取醋酸,在蛋壳上写字。等醋酸蒸发后,把鸡蛋放在稀硫酸铜溶液里煮熟,12 待蛋冷却后剥去蛋壳,鸡蛋白上留下了蓝色或紫色的清晰字迹,而外壳却不留任何痕迹。
这是因为醋酸溶解蛋壳后能少量溶入蛋白。鸡蛋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球蛋白,它在弱酸性条件中发生水解,生成多肽等物质,这些物质中的肽键遇Cu2+发生络合反应,呈现蓝色或者紫色。
、切去火头和把火切为两截
实验原理
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将一张细眼铜丝网压在火焰头上,由于铜网使火焰热量散失,穿过铜网的酒精蒸气温度下降到着火 点以下而熄灭,出现网下燃烧网上无火的“火去头”的现象,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铜网上的酒精蒸气,又燃烧起来,造成火焰被“切”为两截的现象。
实验操作
取一张大小100 mm×100 mm左右、网眼l mm2左右的铜网,从酒精灯火焰上方压至火焰内焰中部,观察“火被去头”;再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网上酒精蒸气,观察火焰被“切为两截”。
叶脉书签的制作
原理
叶肉遇到腐蚀性液体就会发生腐烂。经过加热,它会腐烂得更快。叶脉比较坚韧,不容易被腐蚀。因此,可以将一些叶片坚硬、叶脉坚韧的树叶制成叶脉书签。
工具与材料
步骤
1、把约100毫升水倒入烧杯,在水中加入4克氢氧化钠,2、把树叶浸没在溶液中,继续加热15分钟左右,用镊子轻
3、当叶片变色、叶肉酥烂时,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内。
4、从清水里取出叶片,放在玻璃上,用旧牙刷在流水中轻轻地刷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刷去叶片的柔软部分,露出白色的叶脉。
56、取出压平的叶脉片,待叶脉干透后,用毛笔在叶脉两面
7、取出涂上颜料的叶脉片,在它的叶柄上系一条彩色丝线,植物指示剂 实验原理
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实验用品
试管、量筒、玻璃棒、研钵、胶头滴管、点滴板、漏斗、纱布。花瓣(如牵牛花)、植物叶子(如紫甘蓝)、萝卜(如胡萝卜、北京心里美萝卜)、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稀盐酸、稀NaOH溶液。
实验步骤
1.取一些花瓣、植物叶子、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5 mL酒精溶液,搅拌。再分别用4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分别是花瓣色素、植物叶子色素和萝卜色素等的酒精溶液,将它们分装在3支试管中。
2.在白色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入一些稀盐酸、稀NaOH溶液、蒸馏水,然后各滴入3滴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观察现象。
3.用植物叶子色素的酒精溶液、萝卜色素的酒精溶液等代替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做上述实验,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第四篇: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教案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全书编写的内容来看,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是全书的重点之一。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技术试验具有很丰富的教育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良好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内容是让学生“经历观察、设想、安装、测试、调试、测量等简单的技术试验过程,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的同时,感受技术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理、化、生的学习中,学生对科学实验已经很了解,知道科学实验目的在于甄别真伪,但对技术试验是很陌生的,甚至将两者等同起来。他们不知道技术试验目的在于选择和优先,是一种很重要的技术方法。技术试验的实施方法以及试验报告的撰写和科学实验的区别,学生并不了解。
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不能将技术试验和科学实验两者很好的区别开来,这成为本节内容教学上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技术试验;
②了解技术试验的方法和分类;
③使学生能从生活、学习中的案例中分析出所用的试验方法,并能根据不同的试验内容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
④明白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技术试验中体验学习乐趣,引导学生创造、思考、观察的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利用技术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增强对技术未来的信心;并积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情景引入,充分的利用案例,以通过航天航空为主线案例分析,观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正确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技术试验及掌握技术试验的分类。并设计好情景让学生体验简单的技术试验,增强学生对技术试验的认识。
教学方法:体验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用问题“怎样拍掌拍得最响?”来设置情景,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动手拍掌进行试验。
[教师分析] 拍掌拍得响不响,同学们不知道答案不能直接回答,所以同学们要拍掌来试一下,而这种尝试,可以称之为试验,怎么样拍得最响,我们用试验的方法很容易得到答案。那我们在技术领域出现的未知问题又该怎么办呢?这就是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主题。引出课题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2、新课讲解
[案例分析]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的成就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那么为什么只有神舟5号和6号真正的载人上天,神舟1、2、3、4号又干什么去了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评析]
一项新产品设计生产出来后,其设计是否合理,性能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都需要通过技术试验来验证,同样的航天火箭发射也一样,我们开始不能保证我们的火箭能载人航天,所以我们分别进行了神舟1号到4号火箭的发射,这四枚火箭相对神舟5号6号而言都可以说是在进行技术试验。
请同学们看下面“神舟飞船返回仓回收试验”的视频。
[提问] 请问这是正式的火箭发射吗?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评析] 其实我们为了神舟5号6号的发射,并不仅仅只是发射舟1、2、3、4号来进行试验的,我们还进行“神舟飞船返回仓回收试验”这样或其它的各种技术试验很多次,这样才保证了我们的神舟5号6号的发射成功。那么到底什么是技术试验呢?
[概念] 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
[提问] 技术试验与科学实验是不是一样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评析] 科学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科学实验的目的在于甄别真伪,而技术试验的目的在于选择和优化。
[提问] 前面同学们拍掌及神舟飞船都进行了技术试验,那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技术试验呢?可不可以不进行技术试验呢?
[案例分析] 青梅素皮试试验
[提问] 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评析] 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它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通过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
我们知道了技术试验的重要性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技术试验的分类。
对技术实验,我们可以根据应用的范围不同进行分类,如农业试验、工业试验、国防试验、科学技术试验等;
还可以根据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性能试验:通过改变所给的条件,测量试验对象的状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明确试验对象的性能或性能故障,如:对产品的高(低)温试验、振动颠簸试验等。
优化试验:对试验对象进行条件优化或条件组合。如农业中不同的品种的对比试验
预测试验:通过试验,预测被试对象状态的变化及产生的后果。如:天气预测。如预测台风韦帕。
信息试验:通过测量、采集、识别和处理信息来影响试验效果。如航测。
[教师评析] 当然对技术试验类型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时同样的试验,因为目的的不同,也可以从不同的类型来理解。
过渡:在技术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们总结了许多技术试验的方法。这些方法有着各自的特点,同时也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作用。下面我们来对常用的方法进行学习。
1、优选试验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这种试验方法称为优选试验法。
如:有没有施肥水稻的对比试验。
[提问] 还有没有优选试验法的应用?
[教师评析]
优选试验法有很多。比如说我们前面讲到了神舟5号航天飞船,那我们为什么选择了杨利伟做为第一位上天的航天员啊?其实这里也用到了优选试验法,当时一定是在所有的航天员中反复的选择、比较,最后认为杨利伟最合适所以选他的对不对?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宇航员的一段训练视频“航天员失重训练”。
[提问] 航天员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训练啊?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评析] 因为在太空中是没有空气没有重力的,宇航员在太空时都是处于失重状态的,为了让宇航员很好的适应失重状态,所以要地球上对宇航员进行失重训练,而这种训练是模拟的太空环境来进行的,利用失重飞机完成的。它可以使宇航员感受、体验和熟悉失重环境,在失重的时间里可以做各种试验,如吃东西、喝水、穿脱衣服、闭眼与睁眼的定向运动,训练太空的出舱活动。
而这种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称为
2、模拟试验法。
如汽车的碰撞试验就可以选用模拟试验法进行试验,在专用的场所模拟现实中的撞车事故,以考察汽车的性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试验,可以减小风险,提高效率。模拟试验法还可以通过缩小(放大)比例来模拟所设计的现场效果。
[案例分析] 汽车碰撞试验
[提问]
在汽车碰撞试验中为什么要用模拟人试验呢?
[学生思考讨论]
用模拟人试验可以检测在事故发生时对撞击人体造成的伤害,从而总结经验,改善汽车的安全性能设计,降低事故风险。
模拟试验法还可以通过缩小(放大)比例来模拟所设计的现场效果。鸟巢模型分析,鸟巢它设计过并不是说立刻可以建好的,为了很好的把鸟巢建好,是做了很多的模型来反复认证的。
同学们前面我们看了航天员失重训练的视频,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
[提问] 这段视频是真实发生的吗?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评析] 对,我们暂时还无法直接把火星探测器登陆的视频拍下来,可是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实现,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试验方法。
3、虚拟试验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称为虚拟试验法。除了刚才我们看到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外,还有虚拟人等采用了虚拟试验法。
虚拟人――研究者利用来源于自然人的解剖信息和生理信息,集成虚拟的数字化人体信息资源,经计算机模拟构造出虚拟人,可以开展无法在自然人身上进行的一系列诊断与治疗研究。
[提问] 同学们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要成为一个宇航员不容易,要经过层层的选拔,选拔成为宇航员后还要经过很多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宇航员的训练远比我们想象的艰苦,有些训练甚至让人难以忍受。当初苏联宇航员在一年内,要骑自行车1000公里,滑雪3000公里,越野跑步200多公里。当年美国的宇航员登月前要穿几十千克重的宇航服,在炎热的佛罗里达沙漠中,每天行走二三十千米。而今我国的宇航员也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请问为什么他们要进行这么多高强度的训练啊?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评析] 宇航员进行这么多高强度的训练,是为了让他们在执行太空任务时能更好适应太空的环境,并能很好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而在技术试验中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称为
4、强化试验法。
[提问]
在前面我们讲到了宇航员要进行“失重训练”。同学们失重训练的这个环境在我们地球上本来是有没有的?
[教师评析] 这种失重的环境实际上是我们模拟的太空环境,是不是也可以说是把太空的环境移植到了地球?而这种移植也是一种技术试验方法。
5、移植试验法 在相互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的方法。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移植试验。
[提问] 同学们还知道些什么样的移植试验法的应用?
[教师提示] 小白鼠、普通班参加实验班的考试
六、教学反思
技术试验在技术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它是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更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因此,它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然而它对学生来说又是很陌生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它与他们早就熟悉的科学实验区别开来。为了打破学生对技术试验的神秘感,我用学生很熟悉的神舟飞船录像引入新课,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技术试验这个内容上。通过耳闻能详的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试验、汽车破坏性碰撞试验、青霉素皮下注射试验、原子弹试验等等这些例子让学生理解技术试验与科学试验的区别,使学生初步理解技术试验的概念及它在技术活动中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还增加了析因试验法,介绍了美国世贸大楼在911事件中倒坍的析因试验研究,学生果真很感兴趣。这两节课,学生的兴趣很高的,很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课后都认真完成了技术试验报告的写作。从学生呈上来的技术试验报告发现,绝大部分的同学是按技术试验报告的格式来完成,但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仍将试验报告写成了实验报告,还是按物理实验报告的格式来书写。这说明这部分学生的头脑里还没有完全将技术试验与科学实验区分开来。
第五篇:公益岗行测技巧:空瓶换水
http://gygks.offcn.com
行测技巧:如何破解空瓶换水题型
在很多省份的公益岗考试中,都会考到统筹问题,其中空瓶换水就属于其中的一种,它是基于生活的考虑,生活中有一些规则,比如几个空瓶可以换得一瓶水,那通过已知已有的空瓶数,求解可以喝到多少瓶水,这就属于空瓶换水问题。【例1】如果有4个矿泉水瓶可以换一瓶矿泉水,现有15个矿泉水瓶,不交钱最多可以喝()瓶矿泉水。A 3 B 4 C 5 D 6 【中公分析】这是典型的空瓶换水问题,4个水瓶=1个水+1个瓶,即3个瓶=1个水,现有15个瓶,15÷3=5,即可以不花钱喝到5瓶水,因此此题选C。
【例2】12个啤酒瓶可以免费换1瓶啤酒,现有101个啤酒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到的啤酒数为()? A 8 B 9 C 10 D 11 【中公分析】此题为空瓶换水问题,12瓶=1酒+1瓶,即11瓶=1酒,现有101个瓶,101÷11=9余2,因此可以喝到9瓶,余两个空瓶不能换酒,因此此题选B。
【例3】商家促销,5个红星二锅头空瓶可以换一瓶酒,某次聚会,客人喝了73瓶红星二锅头,其中有一些是用剩下的酒瓶换取得,那么他们至少要买多少瓶该酒? A 58 B 59 C 14 D 15 【中公分析】此题是空瓶换水的变形题,并不是直接求得,而是需要间接思考,喝了73瓶即有73个空瓶,每5个可以换一个,即73÷5=14余3,意味着73个瓶换的14瓶还给商家,即需要买73-14=59瓶酒,因此此题选B。通过上述三个题目的练习,相信大家应该对空瓶换水已经有所了解,也意识到行测题目和生活是息息相关分不开的,用更多的生活思想去做题时考察考生的思维,不必把做题只当做是做题,请回去多做些此类题目,熟练掌握该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