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丽花《班级旧物市场》教学设计
《班级旧物市场》
五华县周江镇第二小学 周丽花
一、教材分析
《班级旧物市场》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这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我们息息相关。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了加减混合运算、认识人民币、学会了乘除法计算的知识以及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能力来完成这次活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有趣的旧物交换和买卖活动,复习学过的乘除法及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利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旧物买卖和等价交换的问题,能够正确付钱找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从小培养热衷公益的良好品德。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感受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破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小组讨论,可行性分析比较,最终确定方案,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五、教学方法
引导法、交流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六、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学生买卖物品图)他们在做什么?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很多东西旧了以后我们有时会当做是废品不要了,但是这些东西对于别人来说是可以再利用的。今天,我们就来办一个班级旧物市场,把我们的的旧东西出售给别人或换给别人,好不好?(板书:班级旧物市场)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让学生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二)活动开展 1议一议
在实际开展活动之前,先将全班分成小组,然后讨论如何布置场地、想交换哪些物品、物品的定价,如何交换等。2 介绍各小组的货品信息 小组宣传员介绍本组商品信息。3活动中注意问题(1)、礼貌用语,文明买卖;(2)、正确付钱、找钱;(3)、不拥挤、不争抢„„ 4买卖活动
教师巡视活动情况并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学生了解活动的过程,使活动有序地展开。)
(三)活动成果展示(1)小组交流
在小组讨论你都收获了什么物品?它的价钱是多少呢?你是如何进行付钱的?同学们是怎么给你付钱的呢?(2)分组汇报
组1:我收获了一本3元钱的书,我付了3张1元;
组2:我们组卖出了一辆坦克,收获了8元,他付给我了10元,我找了2元; „„
师: 看到大家在这个活动中玩的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可是我今天没有带钱来,只带了些精美的卡片和礼品盒,那我怎么样才能从同学们的手中得到我喜欢的物品呢? 生:交换!
师(1):同学们的办法真不错!我这张卡片2元钱一个,礼品盒3元钱一个,刚才在巡视的过程中我看中了一本4元钱的书,我可以怎样进行交换呢? 生:用两张卡片换!
师(2):真是聪明的孩子,谢谢你替我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早上着急来给同学们上课,早饭都没有吃,我想换一个8元钱面包,谁能帮帮我呢?换两个需要多少钱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汇报)(3)小结:从刚才的活动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能正确的付钱、找钱,还能用等价交换的方式得到自己喜欢的物品,你们都是一群细心、爱动脑的同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练习:
课前老师告诉了淘气我们今天的活动,他也非常想参加,让我们一起看看他都准备了哪些好东西吧!(课件展示,指名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综合训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总结
1你们觉得淘气想把将刚才的收入捐给希望小学,你们觉得他这个想法好吗?
2在活动过程中你运用了哪些数学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3如果再举行一次这样的活动,你认为有哪些方面改进一下?(组内讨论,指名汇报)
(板书:复习人民币知识;用乘法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从复习的知识中进行总结,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对数学的感受,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六)自我评价和作业布置
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请根据你的表现为自己打分吧!在这次活动中,我的表现是: 认真思考问题。
好
好
一般
一般
难过
难过
好
一般
难过 能够与同学交流合作。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作业:回家后将这次的活动讲给爸爸妈妈,并和他们在家里开展一个小型的家庭旧物市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带到课后,继续探索数学知识。)板书设计
班级旧物市场复习人民币知识
2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板书简洁明了。)
七、教学反思
在实践中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回顾、整理与交流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班级旧物市场活动策划书
班级旧物市场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本次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认识人民币、学会了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活动方式很多学校都组织过,有的学校叫“跳蚤市场”。活动主要以物品的买卖和交换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全员参加。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有趣的旧物交换和买卖活动,复习学过的乘除法及有关人民币的知识。2.能够利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旧物买卖和等价交换的问题,能够正确付钱、找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回顾、整理与交流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三、主办单位:二年级数学组
四、活动时间:2014年8月——12月
五、活动地点:各个班级(二年一班——二年十班室内)。
六、活动对象:二年级学生
七、活动形式与内容:
活动前,学生通过课上的优秀表现获得数学货币,并在活动开展前一天在家选好要卖的物品,并且根据物品的实际价值进行估价。活动当天是利用数学课时间,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买卖和交换,培养其正确付钱、找钱、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八、前期准备:
1.印制数学货币:1元张、5元张、10元张、20元张、50元张、100元张。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情况发放数学货币。
2.制作制家长的一封信,告诉家长班级将要举行班级旧物市场的活动,讲清活动的意义。(致家长的一封信附于后面)
3.每个学生都自己准备1~2个物品,物品要求还有利用或观赏的价值。学生在家和家长根据物品的新旧程度、原来的价值以及自己的喜爱程度进行定价,教师可以限制一个最高价,如每件物品不得超过20元。
九、场地布置:班级前两排桌椅向后靠,空出大片空地方便学生进行买卖和交换。
十、活动流程:
1.学生分为4组。选出组长,确定售货员、记账员、广告宣传员。2.每个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物品,其余3个小组进行买和交换。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担任两种角色,既是售货员,也是顾客,活动中争取让每个同学都有交换或购买的经历,教师也要积极参加购买活动。
3.教师组织本次活动的反思。在上面的活动你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十一、注意事项:
第三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班级旧物市场 教学设计
《班级旧物市场》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次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加减混合运算、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的素材和学校的迎新年商贸集市基本一致,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参与面广,而且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二、教材分析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对数学价值的初步认知。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彼此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旧物交换和买卖活动,复习学过的乘除法及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能够利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旧物买卖和等价交换的问题,能够正确付钱、找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公益的良好品德。
4、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回顾、整理与交流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四、教学重点
1、能够利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旧物买卖和等价交换的问题;
2、能够正确付钱、找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回顾、整理与交流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学具准备
旧物、学具人民币、统计表
八、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时间:2分钟)
1.同学们,喜欢各种各样的活动吗?今天,我们就把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搬进了教室里,一起走进我们的班级旧物市场。2.板书课题:班级旧物市场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做什么,并且激发学生对于本次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开展(时间:20分钟)1.介绍各小组的货品信息
师:老师已经看到各小组的展台上摆放了各种吸引人的物品,谁愿意打响第一炮,先来为大家宣传一下你们小组的商品呢?(小组宣传员介绍本组商品信息)2.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1)礼貌用语,文明买卖;(2)正确付钱、找钱;(3)不拥挤、不争抢…… 3.买卖活动
师:热闹有趣的班级旧物市场即将开始了,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约定开始快乐的购物之旅吧!
(各小组派三名队员外出购物,其余三名队员接待别组的购物同学。师巡视活动情况并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4.活动成果展示(1)小组交流
师:刚才的购物体验开心吗?向你小组的队员说说你都收获了什么物品?它的价钱是多少呢?你是如何进行付钱的?(2)指名汇报
生1:我收获了一本三元钱的书,我付了3张1元; 生2:我收获了一个玩具,5元钱,我直接付了1张5元;
生3:我收获了一个羽毛球,2元5角,我付了2张1元和1张5角; 生4:……
师:这些同学说的真棒!那留守组内进行卖货的同学们在刚才的活动过程中你们小组都卖出去了什么?分别收获了多少钱呢?还记得同学们是怎么给你付钱的呢?(3)指名汇报
生1:我们组卖出了一辆坦克,收获了8元,他付给我了10元,我找了2元; 生2:我们组卖出了一包干脆面,收获了1元,他付给我了1张1元; 生3:我们组卖出了一块橡皮,收获了5角,她付给我了5张1角; 生4:…… 5.交换活动
师:看到大家在这个活动中玩的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可是我今天没有带钱来,只带了精美的不锈钢叉子和可爱的食品封口夹,那我怎么样才能从同学们的手中得到我喜欢的物品呢? 生:交换!
师(1):同学们的办法真不错!我这个小叉子2元钱一个,封口夹3元钱一个,刚才在巡视的过程中我看中了一块4元钱的肥皂,我可以怎样进行交换呢? 生:用两个叉子换!
师(2):真是聪明的孩子,谢谢你替我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早上着急来给同学们上课,早饭都没有吃,我想换一包8元钱的薯片,谁能帮帮我呢?换两包需要多少钱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汇报)
6.小结:从刚才的活动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能正确的付钱、找钱,还能用等价交换的方式得到自己喜欢的物品,看来你们都是一群细心、爱动脑的同学!
【设计意图】在活动之前要制定计划已经活动规则,让学生明白他们需要注意和遵守的事项。活动在老师的监督之下有序进行,遇到问题集体讨论解决,使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思考,学会遇到问题动脑思考解决,在娱乐之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活动练习(时间:8分钟)
1.师:课前老师告诉了淘气我们今天的活动,他也非常想参加,让我们一起看看他都准备了哪些好东西吧!(课件展示,指名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总结信息的能力。
(四)活动总结(时间:3分钟)
1.师:淘气说他想将刚才的收入捐给希望小学,你们觉得他这个想法好吗?希望我们的同学也可以像淘气学习,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今天这节课你开心吗?在活动过程中你运用了哪些数学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再举行一次这样的活动,你认为有哪些方面改进一下?
(组内讨论,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公益的良好品德。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回顾、整理与交流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五)自我评价(时间:5分钟)
1.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请根据你的表现为自己打分吧!【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形成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好习惯。
(六)作业布置(时间:2分钟)
1.回家后将这次的活动讲给爸爸妈妈,并和他们在家里开展一个小型的家庭旧物市场。
【设计意图】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内化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九、板书设计
班级旧物市场
约定:
1、礼貌用语,文明买卖;
2、正确付钱、找钱;
3、不拥挤、不争抢……
十、教学反思
通过举办本次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懂得旧物品和闲置物品的价值,了解等价交换的概念,建立正确的理财理念。通过爱心捐赠活动,体现出学生团结互助的高尚情操,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关爱社会、关注他人,用实际行动将爱心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活动中,学生还能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能公正地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2016年11月25日
第四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周丽娟)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十堰市竹溪县城关中心学校 周丽娟
教材分析:
《三个儿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3课的内容。课文写了三个儿子看到他们各自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时的不同表现。力气大的儿子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儿子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自己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从而告诉学生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字音、字形,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义。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学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的句型练习说话。
3、理解老爷爷的话“我只看见一个儿子”的含义。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劳动的艰辛,从而产生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深意,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启发教育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喜欢)今天,老师要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儿歌《好妈妈》,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2、播放歌曲《好妈妈》
3、师:欣赏完这首儿歌,能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呢?
4、生交流。
5、师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妈妈呀!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来了三个小朋友,他们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
6、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词,初读课文并质疑
1、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词的掌握情况,请看大屏幕,大家还认识它们吗?(1)生小声地读一遍(2)抽学生认读(3)开火车读
2、师:同学们真棒,词语读得真准确!接下来,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哪个地方是你最不明白的?
3、生读课文后交流。
4、师:对呀!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老师也搞不明白,为了弄清原因,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学习课文,相信等学完了课文,你们一定会明白的!
三、朗读感悟,解决疑问
(一)自由朗读课文1——6自然段,边读边用直线划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句子。1、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2、质疑:从你们找到的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前两位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而第三位妈妈却没有)
3、品读前两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师:同学们,你们得到过妈妈的表扬吗?她是因为什么事情表扬你的?她在表扬你的时候,心情怎样?她是怎样夸你的,你能学一学吗?
师:现在就让我们来扮演一下妈妈的角色,试着读一读前两位妈妈的话,来夸一夸她们的儿子吧!(分小组自由地练读。)(1)小组代表比赛读第一位妈妈的话。(2)评价。
(3)师总结。(可从语气和表情上体会、感受)
(4)再次自由地读,可多读几遍,边读边体会妈妈的自豪。(5)男、女生比赛读第二位妈妈的话。
师:这一次,我听到了妈妈的自豪,老师也为她们有这样的儿子感到 骄傲和自豪!
4、品读第三个妈妈的话(课件显示)(1)师:两位妈妈都在夸奖自己的儿子,第三位妈妈是怎么说的呢?理解“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表现出第三位妈妈那平和、谦虚的心态。
(2)师范读。(3)生试着读一读。(4)齐读。
(二)三位妈妈提着水回家去,为什么走走停停呢?听老师范读第8自然段。
1、听了老师的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2、从文中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或感受到水很重的呀?相机理解“晃荡” 3、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沉重吗?
4、齐读。
师:三位妈妈提着这么重的水,是多么辛苦呀!同学们,如果是你提着这么重的水,此时,你最希望出现什么?
(三)师:是呀!在这个时候要是有人能帮帮我,那该多好呀!让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儿子都在做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9——11自然段,找出相应的句子作上记号。1、交流。
2、出示课件:“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3齐读课件的内容。
4、练习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话。(课件显示)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齐读板书)
5、看到这样的三个儿子,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假如这三个儿子就站在你们面前,你想对他们中间的一个说些什么?
(四)师:老爷爷也向我们一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和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妈妈和老爷爷的对话。1、师:他们在谈论什么?哪一组愿意读给大家听?
2、质疑: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他看见的是哪一个儿子呢?
3、生交流后,老师总结。
4、齐读老爷爷的话,注意读出老爷爷的幽默和风趣。
四、真诚面对,体验孝心
1、师:老爷爷的话真是意味深长啊。同学们,学完课文后你最想学习哪个儿子啊?为什么?
2、生交流。
3、师:同学们,你们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怎么做呢?和大家谈一谈,好吗?
4、师:说得多好呀。
五、情感升华,总结延伸
1、师: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他们多辛苦呀!我们现在正渐渐长大,他们也在慢慢变老,我们应该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来帮助他们,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2、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到这里,老师想把《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课件出示):“为人子 方少时 孝于亲 所当执”
3、生齐读。
六、付诸行动,实践孝心
1、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像《三字经》里说的那样,做一个关心、体贴、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2、倡议:从现在起,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
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聪明有力 一个儿子 唱歌好听
另一个儿子 没什么特别(孝敬父母,是真正的好儿子)
第五篇: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景丽花)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玉门镇东渠中心小学
景丽花
一、情境导入:小故事:小猴子吃桃子。
二、探索规律:
1、口算初步感受规律
2、举例验证:请你照样子再写一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总结归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4、用字母表示规律
5、加法交换律的随堂练习(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数
(2)、运用加法交换律,我们还可以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三、乘法交换律
1、猜想验证:交换律在减法、除法、乘法运算中可不可以用交换律呢?
2、归纳总结乘法交换律。
3、乘法交换律的随堂练习(1)、根据乘法交换律填数
(2)、运用乘法交换律,我们还可以验算乘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四、旧知寻源:在一二年级的数学知识中寻找交换律的影子,打通知识通道。
五、拓展提升:三个数相加或相乘,可以用交换律吗?
六、回扣目标:对照目标自查,是否完成学习任务。
七、课堂总结:在一二年级的数学知识中寻找交换律的影子,打通知识通道。
八、拓展提升:三个数相加或相乘,可以用交换律吗?
九、回扣目标:对照目标自查,是否完成学习任务。
十、课堂小结。《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玉门镇东渠中心小学 景丽花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运算定律,对于加法交换律的内容,从知识的层面上看,学生学习、理解、运用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也已经渗透,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习加法的运算定律,为以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同时也为简便运算打下基础。基于对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会用字母表示。
2、经历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观察、概括能力,体验获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的快乐。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渗透变与不变和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在本节课上,本着真实有效的宗旨,让课堂焕发生活的活力,让每个孩子在民主、平等的课堂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并注重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在对话中加强情感交流,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从而让教师与学生都获取丰富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主要设计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小故事:小猴子吃桃子。
二、探索规律:
1、口算初步感受规律
2、举例验证:请你照样子再写一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总结归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4、用字母表示规律
5、加法交换律的随堂练习(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数
(2)、运用加法交换律,我们还可以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三、乘法交换律
1、猜想验证:交换律在减法、除法、乘法运算中可不可以用交换律呢?
2、归纳总结乘法交换律。
3、乘法交换律的随堂练习(1)、根据乘法交换律填数
(2)、运用乘法交换律,我们还可以验算乘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四、旧知寻源:在一二年级的数学知识中寻找交换律的影子,打通知识通道。
五、拓展提升:三个数相加或相乘,可以用交换律吗?
六、回扣目标:对照目标自查,是否完成学习任务。
七、课堂总结
在一二年级的数学知识中寻找交换律的影子,打通知识通道。
八、拓展提升:三个数相加或相乘,可以用交换律吗?
九、回扣目标:对照目标自查,是否完成学习任务。
十、课堂总结。通过对一节课学习的回顾,让学生谈谈收获,尤其是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上做出评价。
本节课基本成功,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是在拓展提升部分,可以初步渗透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二是向分数、百分数和有理数进一步提升拓展,让学习知来源明去向。